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下 第一单元 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下   第一单元 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认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历史原因。

2.对比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异同,理解二者结果不同的根源。

3.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在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中的主要事迹及杰出作用,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

”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西班牙__和__葡萄牙__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美国独立战争__和__法国大革命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__反抗殖民统治__、__争取民族独立__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__玻利瓦尔__解放了__哥伦比亚__、__委内瑞拉__和__厄瓜多尔__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圣马丁__领导了__阿根廷__、__智利__、__秘鲁__的独立运动。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__解放者__”。

4.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__经济掠夺__和__政治压迫__。

5.1857年,__印度土兵_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年轻的__章西女王__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章《近代化的探索》、第二章《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内容涵盖近代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大事年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脉络,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第一章《近代化的探索》,分析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讲解第二章《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分析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史事件,强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重大历史事件。

4. 例题讲解:(1)分析近代化探索中的洋务运动,讲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2)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为例,分析其经验教训。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重要历史事件。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

2. 黑板右侧: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一单元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一单元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通过阅读资料、自学课文、观看历史地图等,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中的原因,知道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出现的民族英雄。

3.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难点: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同学们,你们知道南美解放者杯是为纪念谁而设立的吗?为解答今天的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程《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自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拉丁美洲的地理范围。

(2)19世纪初,在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有哪些?(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4)在南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过程中,杰出的领导人是谁,他解放了哪些国家,他被誉为什么?(5)南美民族解放运动成功的原因。

2.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并在教材中作出标记。

探究一:引导学生看课件的PPT,认识拉丁美洲。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拉丁美洲的语言、人种、范围等。

1.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2.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3.就居民的语言而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属于拉丁语系,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探究二: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力量有哪些?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原因)是什么?1.黑人奴隶、大批的印第安人、混血人种、土生白人;2.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统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统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拉丁美洲独乂15动时间19世纪上半期背景(1)16世纪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2)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的影响概况1810年起,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掀起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范围)。

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是典型代表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参加者土生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影响(1)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2)建立的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3)为拉丁美洲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时间:1813年开始斗争对象:西班牙殖民者主要史实(1)玻利瓦尔在南美洲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①1813年,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起义;②1819年,大败西班牙军队,成立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总统,当选总统后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③1825年,独立的上秘鲁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国家玻利维亚(2)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使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评价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相互支援,领导南美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民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创建了新兴独立国家,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二、印度民族大起义时间1857—1859年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依靠东印度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印度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许多从事棉纺织业的手工业者破产(2)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引起封建王公不满(3)取消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土兵宗教信仰参加者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导火索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主要史实(1) 1857年,印度爆发了 “土兵”起义,后发展为席卷北部和中部的全民族反英大起义(2) 英军攻陷德里,乘势进攻章西城,章西女王率军抵抗。

(初中精品)第3课美国内战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初中精品)第3课美国内战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美国内战》教案一、2020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发展史中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过程、意义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史实,了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重要文件。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件。

认识这两部法律在内战中的作用,结合林肯的历史活动,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在了解美国内战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基础上,认识国家统一是发展的前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心向背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同时个人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三、教学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起的作用、历史意义;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四、教学难点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

五、导入新课出示奥巴马演讲的图片和奥巴马的一段话:我非常感激林肯总统没有林肯总统,我就不会成为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提出问题:奥巴马为什么这样说?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六、新课讲授(一)美国内战的背景1、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10—11,并结合材料一材料分析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南北双方分别代表什么经济?双方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一:南方的种植园主把棉花和其他原料运往英国,从英国输入大批工业品。

北方资产阶级希望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主张自由贸易,使其得到廉价进口货。

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占有大量劳动力;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

对于新扩张的西部领土,北方希望以自由州身份加入联邦;南部希望以蓄奴州身份加入联邦。

回答:北方代表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代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

原料、市场;关税;自由劳动力;西部的土地。

2.根据材料2思考双方矛盾的焦点在哪里?材料二:在堪萨斯州,两个陌上人相遇,见面礼是互相用枪指着问:拥护还是反对奴隶制?如果回答相北,马上开枪射击。

部编版九年级年级历史第3课 美国内战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年级历史第3课 美国内战教案

教学设计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单元: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题:第3课美国内战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美国内战属于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的典型事件。

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也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2011版的课程标准对于本课的要求如下: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南北矛盾的加剧”、“内战爆发”和“北方的胜利”。

“南北矛盾的加剧”一目详细介绍了内战爆发的背景,“内战爆发”呈现的是内战的导火线和战争初期的形势,“北方的胜利”讲解了内战的转折、结果、性质及意义,了解了前两个子目,对于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及对战局的影响,对于理解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非常重要。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基于对本课的单元地位、课程标准要求、子目呈现方式的具体分析,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即:1.危机重重:一个国家两种制度;2.同室操戈:昔日盟友兵戎相见;3.北方获胜:维护统一迅速崛起。

二、教学目标1.家国情怀方面。

认识到奴隶制的罪恶,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知道国家统一是国家强大的重要前提,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学习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而孜孜不倦、死而后已的精神,形成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勤奋好学、志向高远、意志坚强的品质。

2.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林肯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及对战局的影响,形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认知。

3.时空观念。

能够利用历史地图、历史年代尺等工具,梳理内战的发展历程。

能够将美国内战放在特定的时空进行分析评价。

4.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的大门;幕府统治危机;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明治维新的内容、意义过程与方法: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知道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意义,理解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转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明治维新的性质,理解它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及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

本课我们学习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二)、讲授新课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幕府统治危机: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外患: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民族危机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把美国总统写给目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幕府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并约定将在第二年再来日本,听取答复。

因为似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故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

1854年,美国同幕府签到《日美亲善条约》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

日本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束闭关锁国政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和掠夺的基本史实及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斗争的过程;了解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和掠夺的基本史实及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过程;认识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代表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掌握分析历史现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讲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殖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探究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愤图强的民族责任感;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学习其爱国、不畏强权等优秀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兴起、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原因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018年4月14日,在没有任何国际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所谓叙利亚政府的化学武器基地进行了轰炸。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就一份“谴责美国以及盟国对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草案进行表决。

安理会15个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中,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玻利维亚投了赞成票。

大部分国家迫于美国的淫威,是不敢强出头的,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投谴责美国的赞成票,就是拉美国家反美霸权主义的一次缩影,更是以玻利瓦尔为代表的拉美反殖独立民族精神的传承。

那么,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建立与“解放者”玻利瓦尔有何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1.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因――殖民统治与掠夺 (1)教师简述:政治版图――“拉丁美洲”的由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掠夺的概况,指出拉美地区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1课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1.2 唐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3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流2. 第2课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2.1 五代十国的政治局势2.2 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3 元朝的统一与大一统格局3. 第3课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与转型3.1 明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3.2 清朝的统一与民族政策3.3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与近代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宋元时期的多元文化交融、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衰落与转型。

2. 教学重点: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明清时期的近代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隋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特点。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 内容:1.1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2 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1.3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与转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表现。

(2)分析宋元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原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全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能力比较欠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及史料,归纳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讲述其进程,并分析归纳其意义;(重点、难点)目标3:阅读教材及史料,归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知道其概况,感受殖民地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重点、难点)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黑奴贸易出现的原因?对非洲和欧洲的影响?2.讲授新课(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教材,识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史料及教材第一子目正文及相关史事,归纳拉丁美洲爆发独立运动的背景。

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回答,教师总结。

史料: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贵重金属,到处寻找金银产地。

16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

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的不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合作探究】2.观察南北独立战争形势图,讲述玻利瓦尔与圣马丁解放拉丁美洲的进程。

学生讲述,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最新2019春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最新2019春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1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31 教学分析4【教学目标】5【重点难点】6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兴起、玻利瓦尔、章西女王7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原因82 教学过程9一、导入新课102018年4月14日,在没有任何国际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所谓叙利亚11政府的化学武器基地进行了轰炸。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就一份“谴责美国以12及盟国对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草案进行表决。

安理会15个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中,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玻利维亚投了赞成票。

1314大部分国家迫于美国的淫威,是不敢强出头的,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玻利15维亚。

玻利维亚投谴责美国的赞成票,就是拉美国家反美霸权主义的一次缩影,更是以玻利16瓦尔为代表的拉美反殖独立民族精神的传承。

那么,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建立与“解放者”玻17利瓦尔有何关系?18二、新课讲授19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201.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因——殖民统治与掠夺21(1)教师简述:政治版图——“拉丁美洲”的由来2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掠夺的概况,指出23拉美地区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

24(2)图解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源(内因)2526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殖民统治与掠夺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内因)。

272.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外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28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归纳: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美人29民的民族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

30目标导学二:概述拉美独立运动反殖斗争史实311.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独立运动的时空状况。

32提示:①独立运动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战、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

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通过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19世纪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和日本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力量的增强与拉丁美洲、印度等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相比,势头更迅猛,这也是19世纪印度等地民族独立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还要使其掌握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单元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不是很强,同时,教材是主题式的编写,使学生在全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上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适当地补充一定的课外知识,这样既能够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四、单元学习目标1.知道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2.知道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发展。

3.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内战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

4.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课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11年改革法案的颁布及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2. 第2课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背景政治体制、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作用3. 第4课第一世界大战战争的背景、导火索及主要战役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了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

2. 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一世界大战等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一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重点: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各国改革举措及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对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讲解:(1)俄国农奴制改革详细讲解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危机,分析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阐述11年改革法案的颁布及主要内容,探讨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2)日本明治维新介绍明治维新的背景,分析日本在面临民族危机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详细讲解明治维新在政治体制、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3)第一世界大战分析战争的背景、导火索及主要战役,了解各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

探讨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3.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危机主要内容:11年改革法案影响:促进俄国社会转型2. 日本明治维新背景:民族危机改革措施:政治、经济、教育作用:推动日本现代化3. 第一世界大战背景、导火索及主要战役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影响世界格局七、作业设计1. 习题:(1)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2.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把政治、经济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人民。

教师: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说出拉丁美洲的范围以及这一地区名称的由来。

教师活动31.出示背景材料:史料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最先侵入拉丁美洲。

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几乎全部拉丁美洲,葡萄牙独占巴西,他们残酷屠杀当地居民。

为了补充劳动力,殖民者又从非洲掠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残酷地剥削和虐待他们。

他们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统治是落后的、残暴的、纯粹掠夺性的封建主义性质的殖民统治。

史料2独立前的拉丁美洲。

教师:思考殖民侵略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什么?史料3长达300年的殖民剥削和压迫,使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鸿沟愈来愈深,矛盾愈来愈尖锐,尤其是土生白人,强烈要求控制政权、发展民族经济。

史料4英国、美国还有法国相继完成了各自的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美国的独立战争,给拉丁美洲的人民带来了希望。

看着自己的近邻,通过战争实现了独立,他们备受鼓舞,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像美国那样,通过战争实现自己的独立。

教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教师活动42.概况史料1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个土生白人贵族家庭。

受过良好教育,游历过法国等欧洲国家,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1807年开始进行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

他带领他的人民、军队取得了很多胜利。

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他在南美独立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料2圣马丁是南美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1814年起组织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安第斯军”,并指挥它于1818年解放了智利。

1821年,率部进入秘鲁,秘鲁宣告独立。

不久,他将军队指挥权交给玻利瓦尔,悄然隐退,在欧洲度过了余生。

1878年,阿根廷、智利、秘鲁三国在共同纪念圣马丁诞生100周年时,共尊他为“祖国之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兴起、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月14日,在没有任何国际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所谓叙利亚政府的化学武器基地进行了轰炸。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就一份“谴责美国以及盟国对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草案进行表决。

安理会15个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中,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玻利维亚投了赞成票。

大部分国家迫于美国的淫威,是不敢强出头的,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投谴责美国的赞成票,就是拉美国家反美霸权主义的一次缩影,更是以玻利瓦尔为代表的拉美反殖独立民族精神的传承。

那么,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建立与“解放者”玻利瓦尔有何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1.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因——殖民统治与掠夺(1)教师简述:政治版图——“拉丁美洲”的由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掠夺的概况,指出拉美地区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

(2)图解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源(内因)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殖民统治与掠夺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内因)。

2.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外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归纳: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

目标导学二:概述拉美独立运动反殖斗争史实1.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独立运动的时空状况。

提示:①独立运动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它分为南美洲北部战场和南美洲南部战场;②运动主力: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③时间起止:19世纪初至19世纪20年代末;④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2.阅读教材,评说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反殖斗争的英雄事迹,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推断出“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

同时依据史实,帮助学生构建“历史价值观”,升华历史情感。

3.拓展延伸:在阅读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反殖民斗争事迹的基础上,讨论总结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战争的正义性;(2)有利的国际条件——美法革命的客观支持;(3)有一批杰出领袖:海地的杜桑·卢维杜尔、墨西哥的伊达尔哥、南美洲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4)革命措施正确,如玻利瓦尔建立根据地、解放奴隶、许诺战后分给士兵土地等;(5)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如海地支持玻利瓦尔;(6)参战将士英勇奋斗、吃苦耐劳、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

目标导学三: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探讨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

2.教师在学生阅读和回答基础上,展示下图归纳总结原因。

目标导学四: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与影响1.从历史要素角度,概括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程。

教师列表归纳:(学生完成下表内容)章西女王2.拓展延伸:讨论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材料展示:英国武器先进,实力强大。

英国殖民者调集军队镇压起义,甚至把派往伊朗和中国的侵略军调回印度。

由于各地的起义军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再加上有的封建王公被敌人分化,在关键时刻动摇投敌,起义城市先后失陷,起义失败。

提示:(1)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是封建王公,这些人后来很多都被英国收买了,所以逐渐退出起义;(2)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组织不严密,较为松散,各自为战,敌人分化瓦解;(3)英国实力远在印度之上;(4)缺乏统一指挥、发生内讧、叛乱和投敌等。

三、课堂总结19世纪,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是激起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②同是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拉美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却失败了。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拉美人民团结协作、联合抗战,弱国最终战胜了强敌。

而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最终起义失败。

它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成城,弱国同样可以战胜强敌!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通过使用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创设情境,把枯燥无味的历史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鼓励学生自学,通过历史问题的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学生对以往知识遗忘的较多,因此横向联系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比如在问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期,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运动,你知道是什么吗”时,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兴起、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原因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4月14日,在没有任何国际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所谓叙利亚政府的化学武器基地进行了轰炸。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就一份“谴责美国以及盟国对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草案进行表决。

安理会15个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中,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玻利维亚投了赞成票。

大部分国家迫于美国的淫威,是不敢强出头的,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投谴责美国的赞成票,就是拉美国家反美霸权主义的一次缩影,更是以玻利瓦尔为代表的拉美反殖独立民族精神的传承。

那么,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建立与“解放者”玻利瓦尔有何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1.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因——殖民统治与掠夺(1)教师简述:政治版图——“拉丁美洲”的由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掠夺的概况,指出拉美地区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

(2)图解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源(内因)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殖民统治与掠夺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内因)。

2.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外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归纳: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

目标导学二:概述拉美独立运动反殖斗争史实1.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独立运动的时空状况。

提示:①独立运动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它分为南美洲北部战场和南美洲南部战场;②运动主力: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③时间起止:19世纪初至19世纪20年代末;④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2.阅读教材,评说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反殖斗争的英雄事迹,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推断出“历史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

同时依据史实,帮助学生构建“历史价值观”,升华历史情感。

3.拓展延伸:在阅读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反殖民斗争事迹的基础上,讨论总结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战争的正义性;(2)有利的国际条件——美法革命的客观支持;(3)有一批杰出领袖:海地的杜桑·卢维杜尔、墨西哥的伊达尔哥、南美洲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4)革命措施正确,如玻利瓦尔建立根据地、解放奴隶、许诺战后分给士兵土地等;(5)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如海地支持玻利瓦尔;(6)参战将士英勇奋斗、吃苦耐劳、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

目标导学三: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探讨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

2.教师在学生阅读和回答基础上,展示下图归纳总结原因。

目标导学四: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与影响1.从历史要素角度,概括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程。

教师列表归纳:(学生完成下表内容)章西女王2.拓展延伸:讨论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材料展示:英国武器先进,实力强大。

英国殖民者调集军队镇压起义,甚至把派往伊朗和中国的侵略军调回印度。

由于各地的起义军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再加上有的封建王公被敌人分化,在关键时刻动摇投敌,起义城市先后失陷,起义失败。

提示:(1)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是封建王公,这些人后来很多都被英国收买了,所以逐渐退出起义;(2)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组织不严密,较为松散,各自为战,敌人分化瓦解;(3)英国实力远在印度之上;(4)缺乏统一指挥、发生内讧、叛乱和投敌等。

三、课堂总结19世纪,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是激起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②同是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拉美独立运动取得了胜利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却失败了。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拉美人民团结协作、联合抗战,弱国最终战胜了强敌。

而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最终起义失败。

它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成城,弱国同样可以战胜强敌!3 板书设计4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通过使用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创设情境,把枯燥无味的历史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鼓励学生自学,通过历史问题的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学生对以往知识遗忘的较多,因此横向联系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比如在问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期,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运动,你知道是什么吗”时,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

第3课美国内战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教学难点: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方式的矛盾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美国有线电视C-SPAN分别于、和对一个由美国历史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三次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林肯在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中排名第一位。

4月特朗普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曾表示,他可以做的非常有总统的样子。

“开玩笑的说,我可以比美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总统都像总统,除了林肯。

”特朗普说,“因为,你没法超越林肯!”为什么特朗普说“你没法超越林肯”?林肯在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中排名第一位说明了什么?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1.读教材和“美国南方种植园”图文,归纳美国内战的背景(社会经济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