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

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每个参数都有他的临床意义,怎样结合其它参数或临床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掌握和思考的,而且只有在临床中不断运用、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参数。

本文介绍了直接测量所得指标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心输出量。

测量指标所派生的指标:心脏排血指数、心脏搏出量、肺血管阻力、心室做功指数和PICCO参数:主要监测指标1~Hg)低于75mmHg2心率(HR)[3 3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0.49~1.18kPa(5~12cmH20)。

体循环血容量改变、右心室射血功能静脉回流障碍均可使CVP发生变化,胸腔、腹腔内压变化亦可影响CVP测定结果。

在无条件测定PC CVP对血容量的估计及输液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一般CVP增高见于右心衰,严重三尖瓣返流,心包CVP低反映血容量不足,但补液时需考虑左心功能(LVEDP)[4]。

4右心房压(RAP) 正常值:0~1.07kPa(0~8mmHg)。

反映循环容量负荷或右心室前负荷变化,比C 准确。

心包积液及右心衰竭时可造成相对性右室前负荷增加,右室流入道狭窄(如三尖瓣狭窄)时右能完全代表右室前负荷。

??超过10mmHg升高,升高见于右心衰竭(包括右心室梗死)、三尖瓣狭窄闭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心肌病、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口狭窄。

当血容量不足时,降低5右心室压(RVP) 正常值:收缩压2.00~3.33kPa(15~25mmHg),舒张压0~1.07kPa(0~8mmHg)。

收缩压>30mmHg压意义同RAP6肺动脉压~14mmHg 压1.33~肺动脉狭窄或瓣下狭窄,7LVEDP。

容量不足时,则降低。

监测的目的在于,给左心室以一个最适宜的前负荷,使之保持在不足以引起的范围内,同时又要根据原理,用足够的前负荷使心肌纤维适当的伸长以达到最大的心排血量。

临心脏病病人,一般以PCWP略高(即14~18mmHg)为正常值,这样可充分发挥Frank—Starling定律机制,维持心输出量的要求,又不至于发生肺郁血。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每个参数都有他的临床意义,怎样结合其它参数或临床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掌握和经常思考的,而且只有在临床中不断运用、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参数。

本文介绍了直接测量所得指标:上肢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心输出量。

由直接测量指标所派生的指标:心脏排血指数、心脏搏出量、肺血管阻力、心室做功指数和PICCO参数:血管外肺水、胸内血容量。

介绍了临床应用于判断左心功能、疾病的鉴别、心功能状态的治疗原则、指导疾病的治疗等。

供大家参考。

1、主要监测指标1.1直接测量所得指标1.1.1上肢动脉血压(AP) 正常值:收缩压12.0~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0~12.0kPa(60~90mmHg)。

心排量、全身血管阻力、大动脉壁弹性、循环容量及血液粘度等均可影响动脉血压。

一般用袖带血压计测量。

在休克或体循环直视心脏手术时,应以桡动脉穿刺直接测量为准[1]。

血压是反应心排量水平和保证器官有效灌注的基础,过高时增大左室后负荷和心肌耗氧,过低不能保证重要器官有效灌注。

当MAP低于75mmHg 时,心肌供血曲线变陡下降,因此,MAP75~80mmHg,是保证心肌供血大致正常的最低限度[2]。

对原有高血压病人,合理的MAP应略高于此。

1.1.2心率(HR)正常值:60~100次/min。

反映心泵对代谢改变、应激反应、容量改变、心功能改变的代偿能力。

心率适当加快有助于心输出量的增加,<50次/min或>160次/min,心输出量会明显下降[3]。

1.1.3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0.49~1.18kPa(5~12cmH20)。

体循环血容量改变、右心室射血功能异常或静脉回流障碍均可使CVP发生变化,胸腔、腹腔内压变化亦可影响CVP测定结果。

在无条件测定PCWP时,CVP对血容量的估计及输液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 禁忌证
凝血功能障碍——锁骨下静脉穿刺 局部皮肤感染 血气胸患者——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 插管途径
前路
颈内静脉
中路
后路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其他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等
颈内静脉途径(中路)
• 插管技术
体位 暴露穿刺部位 消毒 拟定穿刺点 进针 连接导管
颈内静脉途径(中路)穿刺点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途径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变化

窦性心动过速——a.c波融合

心房纤颤——v波消失

右心房排空受阻——a波

三尖瓣返流——v波

右心室顺应性下降——a.v波

急性心包填塞——x波陡峭,y波平坦
中心静脉压压力变化
正常值:4-12cmH20
中心静 脉压
低 低


正常
动脉压 原因

血容量不足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构成:a,c,x,v,y
影响中心静脉压旳原因
• 导管位置:13-15cm • 原则零点:腋中线第4肋间 • 胸内压 • 测定系统旳通畅度
动脉压波形
肺动脉导管压力波形变化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 正常值 • 异常值 • 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NIBP) •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血流动力学旳创伤性监测
• 有创性操作:

测定中心静脉压

测定周围动脉压

自深静脉插管入肺动脉
测定中心静脉压
• 适应证
休克、脱水、血容量不足 颅内较大、较复杂手术 术中需大量输血、血液稀释旳患者 控制性降压、低温 心血管功能不全、手术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 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床意义

标准零点
• 采用换能器测压时,换能器固定的 高度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当病人 体位改变时应随时调整高度
导管管口方向
血压是侧压强
采用插管测压比较正确的测法应该是管口方 向与血流方向垂直,但临床上常难以实现
通常测定动脉压的导管口是迎向血流方向, 因此测出的压力是血管内侧压强与血液流动的 动压强之和
不过当血流速度不大时,管口方向的影响可 以忽略
• 在全过程中,动脉血管壁的搏动将使袖带内的气体产 生振荡,这种振荡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存 在确定的对应关系
• 因此通过测量、记录和分析放气过程中袖带内的压力 振动波即可获得被测部位的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
振动法测量血压的优缺点
• 优点
– 消除了人为因素,其测量更具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如果保持相同的测量条件,也有很高的一致性
有创压力监测
生理



信息









有创压力监测图解
有创压力监测的基本装置
压力管道系统
• 动脉置管(A-Line) • 测压导管:特制,管壁硬,长度<100cm,尽量少的
三通
冲洗装置
• 肝素盐水(5u/1cc),压力袋(保持压力在300mmHg) 以维持2-4ml/h的冲洗
有创压力监测的基本装置
有创性动脉压监测
• 创伤性动脉压(IBP)监测的适应征:
各类危重病人、循环功能不全的病人 严重低血压、休克和需反复测量血压的病人 血流动力学波动大,病人需用血管收缩药或扩张药治疗 时,连续监测动脉内压力,不但可保证测压的准确性, 且可及早发现使用上述药物引起的血压突然变化,如嗜 铬细胞瘤病例 需进行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的病人 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分析和pH测量的病人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意义:反映左室充盈最准确的指标
05
PAWP=PADP=LVEDP
肺动脉嵌压(PAWP)
心排血量(CO)
每分钟心脏(左室)泵出的血量 正常值:4-8L/分 CO=HR×SV(每搏输出量) 意义: 取决于 心脏前负荷, 后负荷,心 肌收缩力, 判断心脏泵 功能。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
小儿 SBP=80+年龄×2
<1岁 SBP=68+(月龄×2)
各年龄组血压正常值(mmHg)
目 录
O1
无创:
O2
心率与心律的监测
O3
无创袖带血压监测
O4
指氧饱和度监测
O5
有创:
O6
动脉血压监测
无创动脉血压(NIBP)
各类休克
心脏大血管手术
大量出血病人手术(脑膜瘤,肝脏)
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
临床意义:
SBP:主要代表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其重要性在于维持脏器血流供应。SBP<70mmHg,脏器血流减少,SBP<50mmHg,易发生心跳骤停。
DBP:其重要性是维持冠状动脉的血流。
脉压:正常值30—40 mmHg,代表每搏量和血容量。
MAP:概念与正常值,1/3收缩压+2/3舒张压。
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阻力有关。
穿刺前行Allen试验
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
防止远端肢体缺血
保持测压管道通畅
防止感染
防止气栓发生
防止局部出血、血肿
监护要点及并发症预防
定义: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
01
正常值: 5~12cmH2O
02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临床意义
可无
• 防 治:
自动出现楔压则立即拔管2—3CM;测定 楔压时间缩短,完成后放松气囊。
肺动脉破裂和出血 • 原 因:
导管尖端位于肺动脉小分支,肺动脉 高压
临床表现:
咳嗽、大量咯鲜红色血液
防 治:
注意导管深度、充气速度、X线胸片
导管打结
• 表现:
导管深度增加15CM,但压力波形无变化
• 防 治:
退管重行插入、小心拔管
心脏功能监测
• 后负荷
MAP——小动脉阻力
SVR 室壁张力或应力——心肌耗氧量
心脏功能监测
• 心肌收缩力
• 每搏量 • 心输出量 Swan-Gans导管 • EF:EF<40% 提示 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 心功能曲线 • 室壁运动 (TEE)
Frank-Starling定律
有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并发症
锁骨下静脉路径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组成:a,c,x,v,y
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 导管位置:13-15cm
• 标准零点:腋中线第4肋间
• 胸内压
• 测定系统的通畅度
动脉压波形
肺动脉导管压力波形变化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 正常值
• 异常值
• 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 防 治:
中止静脉输液,降低输液容器高度,心包穿 刺减压。
• 预 防:
选用适当硬度的导管,确定并固定导管深员 度,经常检查导管,X线检查


• 原 因:
穿刺操作损伤肺尖
•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低等
• 防 治:
胸片、闭式胸腔引流
血胸、水胸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指脉SpO2监测
3.指脉波是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性的良好指标.如气管插管和切 皮时,指脉波振幅迅速变小,表明存在血管收缩。随着刺激 的结束,波形逐渐恢复。有助于判断麻醉的深浅.
4.指脉波可反映外周灌注和肾灌注.波形宽大,振幅高,表明灌 注良好,反之则差.这点在体外循环中间有明显的表现.
5.指脉波可反映心肌收缩力,其上升支倾斜表明收缩力降低.对 心衰病人的病情判断有一定价值.
Frank和Starling确定了心肌纤维长度和收缩程度之间的 关系: 在不超过生理极限的情况下,舒张期容量越大,或舒张 末期心肌纤维越长,心肌的收缩性越强。
肌原纤维长度的增加(增加到约微米的极限) 继发增加了心肌纤维在收缩时的缩短
当心肌纤维伸展超过微米的长度后,进一步 增加心室充盈不能进一步增加每搏量
• 动脉血氧分压(PaO2) • 经皮脉搏氧饱和度监测SpO2
正常值:96%~100% • 通过SpO2监测,间接了解病人动脉血氧分压
的高低,以便了解组织的情况,有助于及时发 现危重症患者的低氧血症,可以指导临床机 械通气模式和吸氧浓度的调整
指脉SpO2监测
指脉SpO2监测是一项常规监测,除了SpO2数值,反 映末梢氧情况以外,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5-15mmHg
Swan-Ganz导管可测得的压力图形
Swan-Ganz导管可测得的参数
• 右房压(RAP):
正常右房平均压力2-6mmHg 超过10mmHg 升高 深吸气时可降至-7 mmHg 深呼气时可升至+8 mmHg 影响因素:血容量
静脉血管张力 右室功能 限制性心包心肌疾病 注:1:a波,2:c波,3:v波
心功能不全的处理
• 强心、正性肌力药:直接改善心泵功能 加强心肌收缩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护理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护理

心脏射血能力
静脉回心血量
1cmH2O=0.737mmHg
*
CVP的影响因素
血容量 血管容量 肺动脉压 胸腔内压 心脏顺应性
测定结果的解释
影响因素:
血容量、静脉张力、右心功能、测定时零点的标定、药物、神经体液、CVC位置
CVP升高:
高血容量、血管收缩、心功能降低、心包填塞、IPPV、PEEP、CVC插管过浅、使用血管收缩药物
动脉轮廓分析法得到的连续性参数 连续心输出量 PCCO 动脉压 AP 心率 HR 每搏量 SV 每搏量变异 SVV 脉压变异 PPV 系统血管阻力 SVR 左心室收缩力指数 dPmx*
血液动力学和容量进行监护管理
+两部分参数
PiCCO
PiCCO是一种技术, 是一种简便、微创、 高效费比的,对重症病人 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 进行监测的工具。
[s]
0
1
0
2
0
3
0
4
0
5
0
0
,
0
0
,
2
0
,
4
0
,
6
[
°
C
]
-
D
T
注射
热稀释测量曲线
Tb = 血流温度 Ti = 注射指示剂温度 Vi = 注射指示剂容积 ∫ ∆ Tb . dt = 热稀释曲线下面积 K = 校正系数
*
0 10s 20s
0 10s 20s
0 10s 20s
120
100
80
mmHg
收缩压 心室收缩(中期)时动脉压达到的 最高值。正常值 (100-120mmHg)
舒张压 心室舒张(末期)时动脉压降到的 最低值。正常值 (60-80mmHg)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RAP RVP PAPs/PAPd PAWP/PCWP
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
肺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肺循环
支气管 肺泡
PAPd
PCWP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肺静脉 主动脉 左心房
LAP
三尖瓣 下腔静脉
右心室 左心室 LVEDP
二尖瓣
体循环
(39)
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
• 临床意义
– PAP = RVP (20~30mmHg) – PAPD 可反应LVEDP (8~12mmHg)
血流动力学不稳病人
• 嗜铬细胞瘤 • 大出血 • 大手术
频繁监测动脉血气
创伤性血压监测
优点: 反应每一心动周期内旳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经过波形能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定时屡次测定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 心电图有交流电干扰时,可经过动脉波形旳描记
了解心脏情况,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 无创措施不能测到血压时,经过动脉穿刺直接连
• 临床意义
– 心衰、休克,SVR↑↑
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
• 肺循环阻力(PVR)
– 右心室后负荷 – PVR=(MPAP-LAP)x80
CO
– PVR =(MPAP-PAWP)x80 CO
– 正常值:(20~130)250ynes/sec/cm2
• 临床意义
– 升高时有可逆和不可逆旳情况存在
续监测动脉压。
创伤性血压监测
预防桡动脉血栓形成旳措施
做Allen’s试验; 注意无菌操作; 降低动脉损伤; 经常肝素盐水冲洗; 导管针不宜太粗; 末梢循环欠佳时,拔除动脉导管。
无创伤性血压监测
手动测压法:听诊法,触诊法。 震荡技术 Penaz技术 动脉张力测定仪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和意义



人 民
是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

院 应当强心、增强心肌收缩
力,同时使用升压药维持
血压。
ICU基础知识讲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市 第
呼吸内科医生则认为,除


民 医
了心功能不全的问题外,

还有肺泡间质水肿的存在,
应严格限制补液。
ICU基础知识讲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博 市
毫无疑问,按照传统教科书和我们通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 医
②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③需行低温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
④严重低血压、休克等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手 术;
⑤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等测量的病人;
⑥需要用血管扩张药或收缩药治疗的病人;
⑦呼吸心跳停止后复苏的病人 。
ICU基础知识讲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博 市
①直接测压与间接测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使用最广的血压监测方法,它克服了手


动测压法的一些缺点,是现代心血管监
测史上的重大突破之一。
2、自动测压法分为:
1.自动间断测压法
2.自动连续测压法
ICU基础知识讲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淄 自动间断测压法



八 人
1 、 自 动 无 创 伤 性 测 压 法 ( automated
民 医
剂量越来越大,心肌负担越来越重,最
终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
ICU基础知识讲座——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淄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概念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血流动力监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监测手段,它通过对患者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流状态和心血管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血流动力监测的各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通常用“次/分钟”表示。

心率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最基础和最常见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自律性。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但在疾病状态下,心率可能会出现异常变化。

心率的增加可能提示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而心率的降低则可能与心脏传导阻滞、药物反应或神经系统失调等相关。

二、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它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字组成,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表示。

血压被普遍认为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脏泵血能力、血管阻力以及循环容量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140 mmHg和舒张压80-90 mmHg之间。

血压异常变化可能提示存在高血压、低血压、失血、休克等情况。

三、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向体循环中泵出的血液量,通常用“升/分钟”表示。

心输出量是评价心脏泵血能力和血液灌注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输出量范围为4-8升/分钟。

心输出量的增加可能与体循环负荷过重或代偿机制激活有关,而心输出量的降低可能与心脏收缩力减退、泵血功能不全等问题相关。

四、全身血管阻力全身血管阻力是指血液在体循环中通过血管所遇到的阻力大小,通常用“帕斯卡秒/升”表示。

全身血管阻力与体循环灌注和心脏负荷密切相关,它反映了血管收缩状态以及血液黏稠度等因素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全身血管阻力范围为900-1500帕斯卡秒/升。

全身血管阻力的增加可能与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有关,而全身血管阻力的降低可能与血管扩张、血液黏稠度减小等因素相关。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⑥需要用血管扩张药或收缩药治疗的患者;
⑦呼吸心搏骤停后复苏的患者 。
(二)周围动脉置管途径
①桡动脉:位置表浅相对固定,穿刺易于成功且便于管理
,穿刺前一般需行Allen实验。 ②股动脉:血管搏动清楚,穿刺成功率高,但不便管理, 潜在感染机率大,不宜长期保留导管。 ③足背动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少,但血管细难以触及。
⑤测压管道。
(六)并发症
1、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的血管阻塞,严重的有肢体缺血 和坏死;
2、出血;
3、动脉瘤; 4、感染; 5、动静脉瘘等。
预防动脉栓塞形成的措施有: ①注意无菌操作; ②减少动脉损伤;
③连续或经常用肝素稀释液冲洗;
④套管针不宜太粗; ⑤末梢循环欠佳时,应立即拔出动脉套管,恢复血供。 套管留置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的机会,一般不宜超过7日 ,必要时更换部位。
2. 相对禁忌症 ⑴ 严重心律失常:可能诱发一过性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⑵ 凝血障碍 :大静脉穿刺插管时,可能发生出血、血肿。
⑶ 近期置起搏导管者:可能导致起搏器导线脱落。
(三)检测方法
1.器材与仪器 常用Swan-Ganz四腔导管。主要用于测量CO。
所需的 仪 器有: 压 力监测 仪 、换能 器 、 CO 测 量 仪、
三 测压方法
1.器材与装置 1)中心静脉穿刺的器材主要包括:套管针、穿刺针、导
引钢丝、深静脉导管等,市场上常供应配备完善的一次
性中心静脉穿刺包。 2)测压装置可采用多功能生理监测仪(含压力监测仪) ,也可用简易的测量装置。
2.穿刺插管方法
①颈内静脉穿刺方法主要分为前路、中路和后路三种。 ②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方法:包括锁骨上和锁骨下两种。
身体各部分动脉血压波形不同,脉冲传向外周时发生 变化,越是远端动脉,压力脉冲到达越迟,上升支越 陡,收缩压越高,舒张压越低,但重搏切迹不明显。 这是动脉压波形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即远端脉搏的放 大现象。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原理与临床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1/36
麻醉基本监测标准
1、任何麻醉情况下(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 监测麻醉处理)必须一直有合格麻醉医师在 场。
2.全部麻醉中,病人氧合、通气、循环和体温 均应常规连续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2/36
麻醉基本监测标准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22/36
二氧化碳复吸入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23/36
原理
是利用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强特点作为指示剂, 依据Fick原理来测定心排血量。基本公式为: Q =VCO2/(CVCO2-CaCO2)。
测量方法--平衡法
指数法
单次或屡次法
三次呼吸法
部分重吸入法等
当前已经有整机供给市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24/36
RBCO原理
基本过程为受检者重吸入上次呼出部分气体(成人 100~200ml), 考虑到吸入二氧化碳量较少, 重吸入 时间短, 而二氧化碳在体内贮存体积较大, 故假设混 合静脉血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
经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二氧化碳 解离曲线间接推算CaCO2。
6/36
心电图
存在心电图信号并不确保有心肌收缩或血液 流动。
电极放置--抗干扰 三导联/五导联适应证 监测模式--II导联最惯用, 易于监测p波 诊疗模式--滤过干扰少, 评定ST段改变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7/36
血压(无创动脉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8/36
临床意义
36/36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赤峰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崔巍所谓血流动力学,就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流动的力学,主要是研究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与血流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临床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流动力学监测已成为抢救心脏病及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监测指标,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对病人病情、疗效和预后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

用于指导治疗过程达到满意效果。

一.循环系统功能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系统、血容量组成,其功能是为组织灌流,提供能量移走代谢产物。

这三者在循环系统中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代偿,共同完成组织灌流任务,这三者中一个或两个出现功能异常,另外两个或一个则不能有效代偿,引起循环衰竭。

心脏在循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把血液不停地输送到主动脉及肺动脉以至全身。

但心脏功能又有赖于心肌、瓣膜和传导系统功能的正常,也与血容量的质和量、血管系统的舒缩功能、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密切相关。

循环系统功能包括心功能,心功能有别与循环功能。

血容量不足或血管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循环衰竭,心功能可完全正常。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生理基础及临床意义心脏是循环的动力,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起到一种“泵”的作用,临床工作常以心输出量表示(CO)。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

CO=SV×HS(SV为每搏心输出量,HS为心率)正常时心输出量(CO)为4~8L/min。

心肌功能损害后,由于每搏心输出量(SV)下降,心输出量(CO)也降低。

一定范围内心率(HR)增加可代偿CO的降低,但如果HR过快,回心血量较少,心室得不到有效充盈,可使CO更加下降。

(一)前负荷是指心脏舒张末期回流到左或右心室内的血容量。

换句话说,就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心肌纤维的长度,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和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

因此,流入心室的血容量(LVEDV)越大,心肌收缩力越强,心输出量(CO)越高;但当心肌纤维被过度拉伸(如扩张性心肌病,长期高血压,体外循环后过渡充盈),其收缩力反而下降,当前负荷过高,超过一定范围,心肌收缩力下降,每搏心输出量(SV)下降,CO下降。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监测各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每个参数都有他的临床意义,怎样结合其它参数或临床等等都是我们应该掌握和经常思考的,而且只有在临床中不断运用、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参数。

本文介绍了直接测量所得指标:上肢动脉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心输出量。

由直接测量指标所派生的指标:心脏排血指数、心脏搏出量、肺血管阻力、心室做功指数和PICCO参数:血管外肺水、胸内血容量。

介绍了临床应用于判断左心功能、疾病的鉴别、心功能状态的治疗原则、指导疾病的治疗等。

供大家参考。

1、主要监测指标1.1直接测量所得指标1.1.1上肢动脉血压(AP) 正常值:收缩压12.0~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0~12.0kPa(60~90mmHg)。

心排量、全身血管阻力、大动脉壁弹性、循环容量及血液粘度等均可影响动脉血压。

一般用袖带血压计测量。

在休克或体循环直视心脏手术时,应以桡动脉穿刺直接测量为准[1]。

血压是反应心排量水平和保证器官有效灌注的基础,过高时增大左室后负荷和心肌耗氧,过低不能保证重要器官有效灌注。

当MAP低于75mmHg时,心肌供血曲线变陡下降,因此,MAP75~80mmHg,是保证心肌供血大致正常的最低限度[2]。

对原有高血压病人,合理的MAP应略高于此。

1.1.2心率(HR) 正常值:60~100次/min。

反映心泵对代谢改变、应激反应、容量改变、心功能改变的代偿能力。

心率适当加快有助于心输出量的增加,<50次/min 或>160次/min,心输出量会明显下降[3]。

1.1.3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0.49~1.18kPa(5~12cmH20)。

体循环血容量改变、右心室射血功能异常或静脉回流障碍均可使CVP发生变化,胸腔、腹腔内压变化亦可影响CVP测定结果。

在无条件测定PCWP时,CVP对血容量的估计及输液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血液动力学监测临床意义

血液动力学监测临床意义

血液动力学评价的重要参数
血压(MAP) 1)概念: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血液由左室到主动脉最高时的压力 100-140mmHg 舒张压:血液由主动脉到外周血管时的最低压力 70-90 mmHg
2) 临床意义:血压降低提示各脏器供血不足
血压≠组织灌注
血液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前负荷
代偿 代偿
后负荷
CI 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2.5-4.2L/min/m² 2)影响因素:
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
3)临床意义:
心脏功能评价诊断指标 血流灌注好坏的诊断指标 EF?
血液动力学评价的重要参数
2,搏出量/搏出指数(SV/SI) 1)概念:SV 每次心跳左心室泵血量。60-130ml/次 SI 按体表面积计算的每搏输出量。30-65 2)临床意义 A 、SV x HR = CO B 、导致低SV主要原因:低血容量(低前负荷)和 左心功能障碍(心肌收缩不良) C 、SV的变化是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发生变化的 早期信号
关于TFC
TFC三种成分:血管内,肺泡内,组织间隙内
无胸腔积液时TFC可以反映前负荷
有胸腔积液时TFC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前负荷
的变化趋势
液体冲击试验
实时监测SV
:200ml 晶体或胶体快速灌注,
BioZ反映前负荷的参数
每搏变异率(SVV) 临床意义: 1 、评价心脏前负荷 2 、指导临床输液治疗,实时指导输 液的量与输液速度
原有阻抗法主要存在问题
模拟信号采集,传输
——受呼吸运动,肥 胖,气胸,胸腔积液 等生理及病理状况的 影响——误差 计算公式无法解决主 动脉顺应性(年龄, 疾病)的干扰——误 差
BioZ产品优势及特点

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内容 方法及临床意义

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内容 方法及临床意义

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评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对脑血流的速度、方向和容积进行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患的脑血流情况,及时发现一些脑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异常。

一、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评估的方法1.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估方法,可以通过探头在头皮上逐渐移动并进行捕获图像,来观察颅内和颅外的血管情况。

通过评估脑血流速度、动脉和静脉的流量、脑血管的阻力指数等参数,可以有效地判断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状况。

2.经颅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是一种通过头骨进行检查的方法,可以观察大脑的深部血管情况。

通过对距颅骨较近的脑动脉和脑静脉进行监测,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大脑内血流的情况,辅助医生进行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

3.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一种将超声造影剂注入血液中,借助超声检查器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

通过超声造影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的轮廓、管腔的充盈情况,特别适用于评估脑血管的异常情况。

二、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评估的临床意义1.早期诊断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脑血栓、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等。

通过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可以及早地发现脑血管疾病的征兆,有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2.评估脑外伤后的脑血流情况脑外伤后往往伴随着脑血流的异常,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受伤后的脑血流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指导脑血管手术治疗对于需要进行脑血管手术的患者,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手术前后的脑血流情况,指导手术的进行,并且术后的监测。

4.评估脑血栓溶栓治疗效果对于脑血栓患者,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可以用来监测溶栓治疗的效果,判断血栓是否得到了有效溶解,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超声对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指导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降低患者的病残率和逝去率。

大力发展和推广这一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实时、连续地监测和评估。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流状态,包括心脏泵血功能、血压、血液容积和组织灌注等指标,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科等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提供重要的生理参数,例如心率、心律、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等指标。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循环代谢状态非常关键。

通过监测心输出量,可以了解心脏泵血功能是否正常,评估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

另外,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测心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电图异常和心律不齐等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血压监测也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血压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趋势和水平,评估血管阻力和容量状态。

这对于高血压、低血压和休克等情况的患者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血压,可以及时调整药物治疗,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避免高血压和低血压对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血液容积监测是指监测患者的血容量情况,包括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和循环血容量。

对于严重失血、感染和体液失衡等情况的患者,血液容积监测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循环血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量,避免血液循环不稳定和器官灌注不足的发生。

组织灌注监测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监测患者器官组织的灌注情况。

这是评估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组织灌注监测技术包括局部组织氧分压、皮肤温度、尿量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氧供需平衡情况,评估组织灌注是否充足。

通过监测组织灌注,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避免器官功能受损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总之,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手术和急诊等临床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血压、血液容积和组织灌注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做出相应的治疗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防 治:
中止静脉输液,降低输液容器高度,心包穿 刺减压。
• 预 防:
选用适当硬度的导管,确定并固定导管深员 度,经常检查导管,X线检查


• 原 因:
穿刺操作损伤肺尖
•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低等
• 防 治:
胸片、闭式胸腔引流
血胸、水胸
• 原 因:
穿刺将静脉或动脉壁撕破或穿透,同时 又将胸膜刺破;导管误入胸腔或纵隔
• 禁忌证
凝血功能障碍——锁骨下静脉穿刺
局部皮肤感染 血气胸患者——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 插管途径
前路
颈内静脉 中路 后路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其他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等
颈内静脉路径(中路)
• 插管技术
体位
暴露穿刺部位
消毒 确定穿刺点 进针 连接导管
颈内静脉路径(中路)穿刺点
锁骨下静脉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应用评价
• 原则:少而精 • 常用:动脉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 • 不常用:漂者情况
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公式:SVR=(MAP-CVP)/CO*80 PVR=(PAMP-PCWP)/CO*80 LVSWI=1.36(MAP-PCWP)*SI/100 RVSWI=1.36(PAMP-CVP)*SI/100
肺动脉楔嵌压变化意义
• PCWP
20-24 mmHg——左室功能不佳
18-20 mmHg——肺开始充血
心脏功能监测
• 后负荷
MAP——小动脉阻力
SVR 室壁张力或应力——心肌耗氧量
心脏功能监测
• 心肌收缩力
• 每搏量 • 心输出量 Swan-Gans导管 • EF:EF<40% 提示 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 心功能曲线 • 室壁运动 (TEE)
Frank-Starling定律
有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并发症
PAWP 偏低估计LVEDP
• 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右心室收缩推迟,肺 动脉继续下降,PAWP低于LVEDP。 • 肺叶切除后或肺栓塞时,肺动脉分支减少, 肺血管阻力明显下降。当PAC气囊充气后, 使左心室静脉回流减少,结果LAP下降, 而PAWP下降也是一种假像。
血液动力学检查意义
直接参数
• • • • • 心率 收缩压和舒张压 肺动脉压 右房压 心排出量
肺动脉插管
• Swan-Ganz导管
肺动脉导管监测项目
• 直接项目:

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
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动脉楔嵌压(PCWP)、
右心房内压(RAP)、
心输出量(CO)、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 间接项目
每搏量(SV)、 每搏指数(SI)、 心脏指数(CI)、周围血管阻力(SVR)、 肺血管阻力(PV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 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 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
低 正常 低 正常
原因
血容量不足 心功能良好,血 容量轻度不足 心功能差,心排 量减少 容量血管过度收 缩,肺循环阻力 增高 心排血功能减 少,容量血管过 度收缩,血容量 不足
处理
补充血容量 适当补充血容量 强心,利尿,供氧, 纠正酸中毒 控制补液,用血管 扩张药 强心,补液试验, 适当补液
正常

异常动脉波形
可无
• 防 治:
自动出现楔压则立即拔管2—3CM;测定 楔压时间缩短,完成后放松气囊。
肺动脉破裂和出血 • 原 因:
导管尖端位于肺动脉小分支,肺动脉 高压
临床表现:
咳嗽、大量咯鲜红色血液
防 治:
注意导管深度、充气速度、X线胸片
导管打结
• 表现:
导管深度增加15CM,但压力波形无变化
• 防 治:
退管重行插入、小心拔管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变化
• 窦性心动过速——a.c波融合
• • • • •
心房纤颤——v波消失 右心房排空受阻——a波 三尖瓣返流——v波 右心室顺应性下降——a.v波 急性心包填塞——x波陡峭,y波平坦
中心静脉压压力变化
正常值:4-12cmH20
中心静 脉压
低 低 高 高
动脉压
• 袖套测压法 • 自动化间断测压法 (NIBP) • 自动化连续测压法
血流动力学的创伤性监测
• 有创性操作:


测定中心静脉压
测定周围动脉压

自深静脉插管入肺动脉
测定中心静脉压
• 适应证
休克、脱水、血容量不足
颅内较大、较复杂手术
术中需大量输血、血液稀释的患者 控制性降压、低温 心血管功能不全、手术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 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21-25 mmHg——轻~中度充血
26-30 mmHg——中~重度充血
>30 mmHg ——肺水肿
肺动脉楔嵌压与心脏指数
压力测定的错误判断
• 正常情况下,如无二尖瓣病变,肺小动 脉嵌人压 (PAOP) ≌肺静脉压 (PVP) ≌ 左心房压 (LAP) ≌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由此可见PAOP可代表左心 室前负荷和肺毛细血管静水压 。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陈 果
血流动力学监测项目
有创性:
心脏功能监测
体循环监测 肺循环监测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无创性:
心电图
无创动脉压 超声心动图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 心率监测
最简单:手指扪脉 最常用:心电图
心电周期:去极化
复极化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 动脉压监测
•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低等
• 防 治:
B超、拔管、闭式胸腔引流
空气栓塞
• 防 治:
头低位穿刺
感 染
• 原 因:
无菌操作欠妥、多次穿刺、局部组织损伤、 血肿
• 临床表现:
寒战、发热、白细胞升高、局部压痛、炎症
• 防 治:
局部消毒、更换敷料、拔管
插入肺动脉导管的并发症
• 心律失常 • 气囊破裂 • 肺梗塞 • 肺动脉破裂和出血 • 导管打结
心律失常
• 临床表现:
室性早搏、频发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 颤、右束支传导阻滞
• 防 治:
退管、利多卡因、拔管、临时心脏起搏器
气囊破裂
• 原 因:
反复、长时间多次使用、留管时间过长
• 表现:
注气时阻力消失,注气孔有滴
防 治:
二氧化碳充气囊、拔管
肺梗塞
• 原 因:
气栓、血栓、导管尖端移位
• 临床表现:
血液动力学检查意义
间接参数 • MAP • CI • SV • SI • PVR • SVR • SW
心脏功能监测
• 前负荷
LVEDV—— ,对于非瓣膜病人表示心肌收缩力 LVEDP——间接反映PCWP 受气道压、肺血管、左心房、二尖瓣功能影响
CVP——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功能正常
无右心功能不全 呼吸系统和肺血管无异常 =LVEDP
PAWP偏高估计LVEDP
• 心动过速时,心舒张期缩短,左心室充盈减少。 H R>1l5bpm,PADP>PAWP,而PAWP又大 于LVEDP。 • 肺血管阻力增加 • 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替换术后,由于造成二 尖瓣阻塞,PAWP和LAP大于LVEDP。 • 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心室顺应性降低, 扩张受限,PAOP可高估LVEDP。
锁骨下静脉路径
中心静脉压变化意义
• CVP压力波形组成:a,c,x,v,y
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 导管位置:13-15cm
• 标准零点:腋中线第4肋间
• 胸内压
• 测定系统的通畅度
动脉压波形
肺动脉导管压力波形变化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 正常值
• 异常值
• 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意义
• 周围动脉压测定并发症 • 测定中心静脉压的并发症
• 插入肺动脉导管的并发症
周围动脉压测定并发症
• 血栓
• 栓塞
• 出血
• 感染
测定中心静脉压的并发症
• 心包填塞 • 气胸
• 血胸、水胸
• 空气栓塞
• 血肿
• 感染
心包填塞
• 原 因:
导管过长、过硬
• 临床表现:
紫绀、面颈部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心音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