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方案
生物模型制作—第二课堂方案

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生物模型制作
二、活动目的:
通过生物模型制作,体验用模型方法来揭示被模拟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增强空间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生物模型制作,体验生物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并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引导热爱生活、热爱生物。
三、活动过程:
1、班主任做活动目的介绍,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各组选出组长一人。
2、各小组集合在一起,选出小组负责人。
3、班主任解释本次活动和布置活动最后日期。
4、同学利用空余时间完成搜集资料和完成作业。
5、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请各组展示作品。
6、小组派代表简单介绍作品。
7、由各小组代表和班主任评分选出第一、第二和第三名,班主任总结并颁奖。
四、活动具体要求
生物模型制作:本次制作的模型可以是生物教材中有关模型的内容,例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核和生态瓶等。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发挥想象力,制作材料自备,不作限制,可以是纸板、泡沫塑料、橡皮泥、乒乓球、易拉罐等。
作品必须遵从客观事实,力求做工精细,可用于研究原型的结构特征、功能。
评分标准:1、科学性(40%):作品是否反映客观事实,直观、完整、科学地表现事物的形态结构。
2、实用性(30%):作品是否可长期保存,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
3、创新性(20%):作品是否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有创新和发展,体现创新能力。
4、美观性(10%):作品是否做工细致、外形美观。
作品还必须附上作品相关信息(见附件)。
附件:
作品说明。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篇一:生物第二课堂——《我要探索》活动计划生物第二课堂——《我要探索》活动计划我们学校本着:“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思国家千秋”的教学理念,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开展了生物学科的第二课堂。
我们开设的生物第二课堂绝对是把学生从课堂当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真正的回归到生物学科的自然真谛中去。
生物第二课堂——《我要探索》活动的目的:1.开阔学生的视野2.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生物第二课堂——《我要探索》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我要探索》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
2.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我要探索》活动,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
3.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生物学人才《我要探索》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
参加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学生,对生物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兴趣和专长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
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生物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励他们学好生物学,并把生物学与祖国的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联系起来,逐步树立起为祖国献身的志向和理想。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我要探索》的具体细则:1.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我要探索》是校内活动的主要形式。
活动内容主要配合课堂教学,也可扩大和加深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个人对生物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个别指导,组织他们进行阅读、观察、研究,参加生物学智力竞赛等活动。
3.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二0一四—二0一五学年度第一学期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生物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尝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周四下午第八节课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生物实验室。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做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注意保管实验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参照本学期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能力,我们现制订本学期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如下:
鞍山市第十四中学
生物组
二0一四年九月一日。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高中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一、活动宗旨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品德。
二、活动时间
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1日星期二
三、活动对象
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四、活动地点
校内及校园周围
五、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改善学校的学习氛围,丰富校园生活。
六、活动要求
1、实践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在活动中东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
勤动手。
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趣味性和实效性结合:本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从而
对课堂学习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乐于好学的习惯。
另外,本活动应该明确目的,达到效果。
3、安全性:在活动过程中,安全为重。
七、活动安排。
初二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八年级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生物课程的特点,通过开展趣味性的生物第二课堂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对生物事实获得明确的认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加充分认识各种生物的特点,并渗透思想教育和科学观点教育,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活动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时间还给学生。
二、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对一些生物学的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本学年应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动手能力。
根据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兴趣的这一个特点,培养学生对动手做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情感。
教材分析:生物学科的实验类型较多,分布有不同的章节内,有许多的实验难度较大教师应先动手做给学生观察,然后边指导边讲解,也指导学生操作,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
三、组织方式1、在上学期兴趣活动小组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共40人。
2、每7人为一小组,组长担任教师助手,负责相关工作。
3、指导教师:莫泽涛、甘丽君。
四、活动时间安排每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具体活动内容六、活动要求、措施:第二课堂活动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应力求做好,鼓励学生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观察和小实验,具体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操作,团结协作,遵守活动规则,保护好实验仪器。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科的现实条件以及学生的情况,对本学期的生物第二课堂活动作如下计划:1、设计好每一次活动课,认真钻研新课改新教材,分析学情,创设条件,准备活动用品、仪器。
2、活动前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带好需自备的工具、材料。
3、活动前,向学生宣传此次活动的意义并讲解活动的步骤、方法。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生第二课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学校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要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更好地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特长,活跃学生校园生活,拓宽学生成才之路。
二、目标要求:
1、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对初中生先着重观察能力的培养,然后指导实验设计,在实验中学会比较、分析、综合、归纳。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培养独立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操作显微镜,绘图、实验、制作标本,养殖种植等多方面动手能力。
三、具体的活动安排:。
中学生物第二课堂活教案

中学生物第二课堂活教案
中学生物第二课堂活教案
一、活动背景泡菜、果酒、果醋等是以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味道咸酸,口感脆嫩,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校园生活,我校生物科组举行发酵食品的制作活动,促使学生学习生活更融洽和谐,进一步塑造良好的校园饮食文化,并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活动要求
1.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加活动;
2.参赛者可参考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制作美味的发酵食品;
3.请参赛者自备纸张详细填写:姓名、班别、作品名称、制作过程、生产日期;
4.制作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卫生和安全。
四.活动评比时间 ------5月4日(周一)下午第三节课
注:比赛将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奖品丰厚;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发挥最好的水平。
第二课堂生物组

开展第二课堂实施方案珠河中学生物组开展生物教学的第二课堂,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
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
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开展。
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在初中两年的学习中,完成以下第二课堂实施方案:方案一: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一、活动的任务: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学生对细胞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印象还不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走近细胞,直观地感知细胞内各种各样精细而完美的结构,更深理解各种结构平凡而神奇的作用。
因此我们策划此次的细胞模型的制作活动,让同学们以身边的物品为材料动手来制作细胞的模型,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大家的生活。
二、活动主题: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三、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四、活动地点:家中、学校五、活动背景:生物模型制作作为一种现代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所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六、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思维,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开展制作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并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七年级下生物第二课堂

生物第二课堂
李俊民
一、活动主题:认识自身结构说出功能
二、活动对象:初一学生
三、活动地点:安阳市三十三中
四、活动时间:每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五、活动背景
第二课堂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开辟第二课堂,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实际展开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发展和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实际,身临其境去体察感悟,可以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和体验,而这又会转化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的强大动力。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
生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者既要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又要相对独立。
六、活动目的
通过指认自身结构,说出各部分功能能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身,并从中体会自然生命的可爱之处,珍惜生命。
七.活动安排:
按自由组合的原则将初一某班的学生分成5个兴趣小组,每组推荐一人作为组长。
老师先安排时间对各组长进行培训,带领组长认识自身结构说出各部分功能。
活动过程老师作为顾问,参与到各小组中,为同学们解答疑问。
八、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需写一份感想:可写对某一种人结构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也可写本次第二课堂活动的收获,也可以写如何珍惜生命等等。
第二课堂指导老师也需写一份活动总结,反思本次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的成果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新高中生物第二课堂

最新高中生物第二课堂认识我们的伙伴,我们的校园植物——生物学第二课堂活动一、活动主题:认识我们的伙伴,我们的校园植物,二、活动对象:生物兴趣小组(全校有兴趣的同学均可参加)三、活动地点:学校生物园、生物实验室等四、活动时间:待定五、宣传语:当你徜徉在学校的小道上,有满眼的绿色可睹,有清香的花香扑鼻,你知道为你撑起一片阴凉的树的名字吗,你知道那花香的出处吗,你了解他们的习性吗,你想给他们做个名片来让别人记忆深刻吗?你想知道那些植物在我们的文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你又能怎样永久的标本保持她的姿态呢?好的,如果你想有所收获,来参加我们的第二课堂吧!六、活动背景生物学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立足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在课外对生物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广泛兴趣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基于学校的教学条件,我们利用校园中现有的绿化植物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优点是方便开展,成本不高,时间可灵活安排,。
六、活动目的通过“认识植物”、“我为植物做名片”、“植物知识竞答”,制作植物标本,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植物,认识植物,了解植物,巩固课堂知识,增加对于校园环境的了解,留意生活中的自然美,从自然中读出知识与文化,并逐渐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活动内容1. 认识植物教师先选几个学生,(挑选原则是对植物比较有兴趣,记忆力较好的)作为本次活动的兴趣小组组长,先带这些人认识生物园的植物。
主要从茎叶花果实等方面入手。
然后再由他们带预先分好的兴趣小组进行植物认种。
最后有疑问的可向老师咨询。
认种结束后,现场可随机指出植物,请各组抢答。
2. 我为植物做名片建立在植物认种的基础上,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尽量保证校内所有类型的植物均有人选取),自由创作有自身特色的标牌。
生物工程系第二课堂活动计划2

【最新】生物工程系第二课堂活动方案2生物工程系第二课堂活动方案2生物工程系____学年第二课堂活动艺等方面的活动,以开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2.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干.3.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1.定好兴趣小组辅导教师,制定活动方案.2.做好各种兴趣小组的报名工作.3.定期检查活动情况,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在学生自愿参加的根底上,在班主任的协助下选取学生,制定各组的辅导方案,包括:情况分析.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学生名单等.5.活动成果为:制作.学生习作或心得体会.日记.活动感受和收获等.第二课堂活动一览表.阿巴百变史的讲解,了解新疆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一〕.原地练习〔二〕.行进.4.参观巴州博物馆.要求:1.每位学生必须报一项,也只能报一项.2.必须遵守每个兴趣小组的课堂要求.3.兴趣小组的出勤纳入学生的日常考勤,记入学籍.扩展阅读: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方法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及管理方法第一条为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开展,培养创新思维,加强知识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特制定本方法.第二条学生必须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并需获得6个及以上第二课堂学分方可获得学位证书,其中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学分不超过第二课堂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带三条第二课堂活动的工程包含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效劳.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开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职前教育.特色工程及其它.第四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为:参与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素质拓展工程;有方案开设的第二堂课程及讲座;学生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试考核;学生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包括获奖.授予称号.发表论文作品.取得专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证书等.第五条各专业教研室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学分的认定.第六条教学指导委员会要为学生认真设计第二课堂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向学生发放>.学生应根据第二课堂的具体工程要求〔第二条〕,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参加相应的学习实践活动,并经过认定获得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第七条学生将自己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及时据实填入〝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第二课堂活动工程记载及学分认定表〞,每年6月将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材料及>交至系部,由系部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对各专业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并将相关材料存档.学生第二课堂学分录入由教务员于6月低前录入成绩管理系统.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以及班级组织的思想政治主题活动或主题团日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的,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总计0.2个,参加班级组织的思想政治主题活动或主题团日活动的,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总计0.1个;参加或组织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政治理论相关的理论征文等竞赛活动获奖,获得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标准为:等级级别国家级市级校级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效劳等活动,以动.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经组织方或志愿效劳社会实践的效劳对象单位盖章确认后,每次达2小时的给予0.1第二课堂学分,一年累计超过1个第二课堂学分的,按照1学分计.受校级以上单位表彰的优秀志愿者或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的,可给予第二课堂学分:称号级别国家级市级区级校级主要记载学生课外所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新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造创造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方案大赛等各级竞赛并获奖的,可给予第二课堂学分:等级级别国家级市级校级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开展科学研究,论文公开发表或出版〔以收到正式刊物为准〕者,给予第二课堂学分:排名级别核心期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论文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造制作,获得专利〔专利获准以收到所交证书费的收录通知书或正式的专利证书为准〕者,给予第二课堂学分:排名类型创造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转让学生自主申报完成科研课题.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经审查合格者,给予第二课堂1学分.主要记载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身心健康锻炼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开展的其它重要经历.学生积极参加各级的艺术.体育活动的竞赛和表演活动,可给予相应的学分〔对于个人完成的工程,按照以下的第二课堂学分标准核定;集体完成的工程的领舞.编导.队长等主要成员按照以下的第二课堂学分标准核定,其他成员给予以下相应第二课堂学分×0.5〕;学生个人或集体举办专场演出并获批准且演出成功,按照以下一等奖的标准给予第二课堂学分:校级体育竞赛如下级别学分名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个人65433322集体2-41-31-31-21-21-20.5-10.5-1个人32.52.522211集体1-31-21-21-1.51-1.51-1.50.5-10.5-1个人10.60.40.20.20.2集体0.80.40.20.10.10.1全国高校比赛省级比赛校级比赛一等奖531.5二等奖3.52.51.0三等奖2.520.7优秀奖21.50.5参与表演21.50.5学生的文章在校级以上征文活动中获奖,给予第二课堂学分:等级级别国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的一学期以上的社团活动经历,所担任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团学组织中的职务,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以及在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工作半年以上考核合格,发给聘书,可以给予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不满一年的给予相应学分×0.5〕,学生兼任多项社会工作的,只计最高分,不累计加分;学生担任社会工作,累计获得第二课堂学分超过3学分的,以3学分计.系学生会副主席系学生会.团总支各部部长系学生会.0.21.510.5学分32.521.51.210.80.521.510.50.2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根底上,由于出色的工作而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奖励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学生定期参加社团活动,并且所在社团获得校级以上荣誉,协会主要负责人〔不超过3人〕及会员按照以下的第二课堂学分标准核定:校级以上优秀社团协会负责人国家级市级校级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以及其它各栏目无法记录的重要经历或成果.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大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除外〕的,经系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统一标准后酌情给予0.5~2第二课堂学分. 外的第二课堂活动工程.第二课堂活动特色工程,其学分认定标准由系教学指导委员自行确定,最高不超过2学分.2.学生听学术报告或讲座的学分认定标准:每听一场计0.1学分,总分为1分,假设超出1学分那么按1学分计.3.参与教师组织的经正式立项的科研工程,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时间,每人每项计1-3分.学分21校级优秀社团协会负责人21.50.8会员0.70.50.3合格社团协会负责人0.5会员0.2会员10.70.4321.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第二课堂活动工程记载及学分认定表第学期〔年月日年月日〕第二课堂活动工程工程名称〔包括时间及工程内容说明〕取得的成绩或获奖情况证明人签字认定学分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效劳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开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职前教育特色工程类及其它学分认定教师签字本学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获得的学分数说明:需附上有关原始材料.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第二课堂学分等级汇总表系:专业:班级:各学期学分取得情况姓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是否合格。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修改)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动植物标本制作》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修改)一、指导思想: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及审美情趣。
二、活动目的任务:1、指导学生学会采集、制作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
2、在活动中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1、学会采集、制作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
2、师生合作将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展评,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四、活动用具:采集动物标本的用具:旧报纸或草纸,刷子或纱布,标本夹或两块比台纸大一些的木板和书,吸水纸或棉絮,台纸,标签,胶水,胶带或缝衣针和线,毛笔,刀片,剪刀,玻璃纸,水彩等。
(材料用具自备)五、活动时间:1.班级活动:10月9日——11月9日;2.会合展评:11月9日。
班级活动竣事后,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通过评选,推荐不同类的动植物的标本展览。
由科代表搜集推荐的标本以班为单位在11月6日前交于生物实验室。
每小组上交2份不同类型的动植物标本,计入小组考核。
在作品上贴上填写好的标签纸(填好学名、中文名、采集地址、采集人、鉴定人、日期、编号等项,将填好的标本签贴在台纸的右下角;)。
六、活动组织:参与教师学生:八年级学生及生物任课教师七、活动地址:1.采集地址:校内或校外;2.参评地址:生物实验室8、纪律安全:构造活动的教师负责对学生进活动安全教诲,学生必需遵照安全划定,在校内、外采集标本时一定注意人身安全,对人类有安全威胁的生物,一律不准采集。
在校外采集标本必需由家长陪同采集。
九、活动步骤:1.动员阶段:任课教师组织宣传;2.标本采集阶段: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组织采集标本,并做好活动过程的记载(最好是照片的形式)。
学校生物组组织各班小组长培训标本的制作方法。
3.成果展评阶段:⑴学生观看各班标本,并投票评比。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方案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背景:生物第二课堂亦即课外活动,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在课外对生物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广泛兴趣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人类认识了许许多多生物的奥秘,在中学的生物教学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手段。
生物教学中的“第二课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长见识,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并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选取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几个可操作性强的实验作为生物“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题目。
二、活动目的: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实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掌握简单基本的生物研究方法,感受现代生物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刻理解STS的思想,培养创新的科研精神,提高生物素养。
三、活动形式:学生自主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实验,实验后将成果展示,全班同学对成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指导的作用,全部都由学生亲自完成)四、活动流程:选取若干实验项目,提供给学生选择。
并将学生以3——5人组成实验小组,以抽签的形式选择实验的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由组长安排组员自行查找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好方案交给老师及任课老师进行审查。
2、方案经修改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从旁指导,组长定期向老师报告实验进度。
观察实验中的问题和现象,可以通过组内的讨论提出解决的建议(整个活动大概持续一至两周时间)。
3、实验完成后,各组在一节课上将自己组的成果展示(展示方式由组各组定,用最好的表现方式)。
第二课堂生物策划书

有像树叶书签与叶脉书签的制作一、活动主题有像树叶书签与叶脉书签的制作二、活动对象初一、初二学生三、活动地点校园、生物实验室四、活动时间第二课堂时间,具体视情况而定五、活动背景通过实验人类认识了许许多多生物的奥秘,在中学的生物教学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手段。
生物教学中的“第二课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长见识,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我们选取趣味生物实验——制作有像树叶书签和叶脉书签作为生物“第二课堂”活动的主题。
六、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生成淀粉及淀粉遇碘变色的原理。
通过亲身动手操作实验,掌握简单基本的实验方法,感受生物这门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活动设计1、活动一个星期之前,教师先做一次预实验,确定可行后方最终采用此方案。
并准备好实验试剂和用具。
2、把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派发实验步骤,确定实验时间和地点。
布置一小组为单位课余时间拾掇干枯叶片。
3、活动进行时:老师准备好实验药品和用具,在强调实验安全问题后让学生小组独立完成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从旁指导。
4、实验完成后,让各小组汇报成果,展示小组或个人的作品,学生们一起为除本组外的其他小组打分,对最高分的小组成员给予适当奖励。
5、教师发简短言作最后的课堂总结。
实验方案A、有像树叶书签的制作(一)实验原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有光条件下进行,长时间黑暗植物叶片不能合成有机物(淀粉)。
植物合成的淀粉遇碘变蓝色。
(二)实验工具与材料:用具:烧杯(多个)、三脚架、石棉网、电炉、酒精灯、火柴、天平、镊子、夹子、玻璃片、黑色纸。
实验药品:酒精、碘酒(三)实验步骤:1、实验药品:酒精(分析纯或高浓度的)、碘酒。
113中学初中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初中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方案——趣味生物大串烧113中学谭晓东一、活动目的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的科学,通过第二课堂,拓展未能在课堂上展示的趣味生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用心领悟,提高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和喜爱之情。
二、活动主题:叶脉书签显手巧专属指纹展个性三、活动背景生物学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立足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基础之上,是组织学生在课外对生物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广泛兴趣和必要的操作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活动对象:初中学生,4人为一小组五、活动地点:课室六、活动时间:第二课堂时间七、活动内容(一)制作叶脉书签1、实验材料:各类树叶叶子2、实验药品:NaOH(具强腐蚀性,使用时应特别小心)、Na2CO3、20%双氧水(或漂白粉)、染料(红药水、紫药水、品红)。
3、实验器材:烧杯、大号镊子、牙刷、塑料盘子、玻璃棒、小塑料桶、吸水纸(或草纸)、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剪刀4.1、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颜色艳丽的叶片(如桂花叶、菩提叶),用清水洗净备用。
4.2、配制溶液:称取35gNaOH和25gNa2CO3放入烧杯中,加入1L热水,混溶,使之溶解,制成溶液。
4.3、加热:把溶液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近沸时把叶片浸入溶液内,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时间长短要根据叶片而定,以叶肉容易被刷掉为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即可。
4.4、漂洗:停止加热,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塑料桶中漂洗干净(一般在两次以上)4.5、刷洗:将叶片放在塑料盘子中,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地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以免将叶脉刷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背景:
生物第二课堂亦即课外活动,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在课外对生物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广泛兴趣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人类认识了许许多多生物的奥秘,在中学的生物教学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手段。
生物教学中的“第二课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长见识,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并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选取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几个可操作性强的实验作为生物“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题目。
二、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亲身设计实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掌握简单基本的生物研究方法,感受现代生物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刻理解STS的思想,培养创新的科研精神,提高生物素养。
三、活动形式:
学生自主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实验,实验后将成果展示,全班同学对成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指导的作用,全部都由学生亲自完成)
四、活动流程:
选取若干实验项目,提供给学生选择。
并将学生以3——5人组成实验小组,以抽签的形式选择实验的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由组长安排组员自行查找资料并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好方案交给老师及任课老师进行审查。
2、方案经修改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从旁指导,组长定期向老师报告实验进度。
观察实验中的问题和现象,可以通过组内的讨论提出解决的建议(整个活动大概持续一至两周时间)。
3、实验完成后,各组在一节课上将自己组的成果展示(展示方式由组各组定,用最好的表现方式)。
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
4、展示后,老师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和辩论,得出相关问题的结论和传统发酵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预期效果:
1、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和自主进行实验的开展,培养科学研究思维;
2、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现代生物技术,掌握简单基本的现代生物技术,并可以对自己的实验成果进行评价;
3、实验过程中,形成合作的精神。
生物组
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