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第三章泻下药 《中医药学概论》
大学医学医科中医中药《中药学》教学课件:第三章 泻下药
【临床应用】
泻下攻积——实热积滞便秘。 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 里实正虚,如黄龙汤 热结津伤,如增液承气汤 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清热泻火 血热吐衄,目赤咽肿。配黄连、黄芩等 凉血解毒 痈肿疔疮,肠痈腹痛。 烧烫伤。 逐瘀通经——瘀血经闭,如桃核承气汤 产后瘀阻,如下瘀血汤 跌打损伤。如复原活血汤 利湿退黄——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 如茵陈蒿汤,八正散
大 黄
【用法用量】煎服,3~15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或用开水泡服。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 用;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 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用药鉴别】生大黄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 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大黄所含蒽醌类成分有致癌的副作用,为治疗量的100倍。含大 黄的成药800多种。对大黄的利弊评价要持慎重的态度。
内毒素血症也可用通里攻下、荡涤肠胃、使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等排 出体外,减少内毒素吸收,降低循环内毒素诱发肠道内毒素等移位及 由此而引起的继发反应。 血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至血液,会引起发热、出 血、器官损坏等,死亡率极高,严重创伤、感染、癌症等都可能引发。
掌握大黄、芒硝;了解番性多属苦寒,苦能泄降,寒能清热,故有泻热通便的功能。 主治实热积滞,燥屎坚结,热结便秘,部分攻下药还可配合温里药或温 下药,用治寒结胃肠,冷积便秘。 其中清热泻火作用较强的又看用治外感热病,高热神昏;火热上攻, 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火毒炽盛,疮疡肿痛;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不 论有无便秘均可使用攻下药,以清热泻火,消除实热,导热下行,从而 起到“上病治下”、“釜底抽薪”的治疗作用。 对于湿热下痢,里急后重或食积泻痢,泻痢不爽,使用苦寒攻下药可 以除湿热,消除积滞,荡涤胃肠,去除病因,则泻痢腹痛自止,这就是 中医常说的“通因通用”的治疗方法。 还有对于肠道寄生虫病,本类药物与驱虫药同用,可促进虫体排出体 外。
中药学课件--泻下药 PPT课件
2019/2/14 中药学 34
郁李仁
【药用】 本品蔷薇 科植物郁 李的成熟 种子。
2019/2/14
中药学
35
郁李仁
【性味与归经】 辛、苦、甘,平。 入大肠、小肠、脾经。
2019/2/14
中药学
36
【功效主治】
功效 主治
润肠通便 特点:质润而降,兼行肠中积滞。 应用:大肠气滞,便秘兼气滞腹胀者 利水消肿 特点:下气利水消肿 应用:水肿腹胀满,脚气浮肿兼便秘者
清泄湿热 水肿、黄疸、淋证
2019/2/14
中药学
13
影响大黄泻下力量的因素
一、炮制 生用—力强 酒制--力弱、活血力强 炒炭—只有止血的作用 熟用—比生用力弱、比酒制力强
2019/2/14
中药学
14
影响大黄泻下力量的因素
二、配伍 与芒硝,增强疗效(大承气汤) 与甘草,泻下缓和(调胃承气汤)
2019/2/14
中药学
29
第二节 润下药
多为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 润滑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一切血 虚津枯所致的便秘。
合理配伍,
如热盛伤津而便秘者,可与养阴药配伍; 兼血虚者,可与补血药配伍; 兼气滞者,须与理气药配伍。
2019/2/14 中药学 30
火麻仁
【药用】 为大麻科 植物大麻 的果实。
2019/2/14 中药学 44
大戟、甘遂、芫花功效主治异同
1. 2. 3. 不同点: 甘遂又疗风痰,治癫痫; 大戟又消瘰疬等; 芫花又祛痰止咳,治寒痰咳嗽等。
2019/2/14
中药学
45
巴 豆
【药用】本品为大戟科乔木巴豆的成熟果实。
《中药学》课件——第3章 泻下药
功用
1.清热解毒----
肠痈 配牡疮丹痈皮、、丹桃毒仁初
起配金银花、
内痈 连翘
1.热毒疮痈
外痈—内服、外用
2.烫火伤
配地榆—外敷
功用
配桃仁、土鳖虫
产后瘀血腹痛配川芎、当归等 2.逐瘀通经—瘀血证 血瘀经闭癥块配桃仁、红花
损伤瘀肿
功用
配茵陈、栀子 湿热黄疸 配木通、车前子、栀子 3.利湿退黄 淋证
2.清热泻火│
玄明粉化水清水洗点口眼腔
│目赤
└疮疡—乳痈、肠痈、痔疮
本品煎汤外敷或外洗
芒 硝《名医别录》 攻下药
用法用量
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外 用适量。
使用注意
10/22/202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因含钠离子 多,水肿病人慎用。
中药学
10/22/2023
大黄
芒硝
共:1.均苦、寒
第三章
泻下药
10/22/2023
中药学
泻下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 及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 注意。
2.掌握药物2味、了解药物11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攻下、峻下药大多作用峻猛,或有毒性,要求
掌握用法(含炮制)、剂量及禁忌,以保证用 药安全。
10/22/2023
10/22/2023
10/22/2023
来源
C火麻仁
《本经》
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 熟果实。又名:麻(《诗经》)
痛、牙龈肿痛
霜
3.(止血药)凉血止血--实为清热泻火功效的延伸。
(3) 乳痈,化水或用纱布包裹外敷
(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引热(血)下行,釜底抽薪,又 (4) 肠痈,与大黄、大蒜同用,捣烂外敷
《中药学》之泻下药
中药学》之泻下药1攻下药(泻下力较强):大黄、芒硝、番泻叶2润下药(泻下力缓):火麻仁(麻仁丸)3峻下逐水药(泻下峻猛):甘遂、巴豆、牵牛子大黄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别名:川军,西军,酒军,熟军功效与应用:1.泻下攻积泻下作用强,尤适宜热结便秘。
大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大黄配巴豆、干姜:善治寒积便秘。
2.泻火解毒用于上焦火毒证(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热毒疮疡,烧烫伤。
3.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
4.活血祛瘀用于瘀血证。
还可清泄湿热,用于治疗痢疾、黄疸、淋证等湿热证。
常用饮片:生大黄(片或丁)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用法:攻下生用,后下活血祛瘀酒蒸清上焦火酒炒止血炒炭1、药味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服。
2、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芒硝来源: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Na2SO410H2O)功效与应用:1. 泻下软坚“大黄无硝不下”2. 清热消肿外用治疗痈肿疮疡,目赤咽肿口疮。
用法:冲服(芒硝入水即化)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中药学》之祛风湿药用于风湿痹证①风寒湿痹②风热湿痹③痹证日久肝肾两虚。
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徐长卿、川乌(大毒)、蕲蛇(有毒)、木瓜、乌梢蛇、桑枝。
祛风湿清热药:防己、雷公藤(大毒)。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香加皮(有毒)。
独活与羌活的比较相同点:1.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证。
2. 发散风寒湿表邪,用于风寒挟湿表证。
不同点:独活:尤善于祛风湿止痛。
作用部位偏下,以治疗下肢痹证为宜。
解表作用较羌活弱。
羌活:解表力较独活强,祛风湿止痛作用部位偏上,以治疗腰以上风寒湿痹为宜。
羌活配独活:散风寒湿力强,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川乌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有大毒,炮制后用。
(生品0.3g 可引起中毒)用法用量:1-3g 。
宜先煎,久煎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反贝母类、瓜蒌类、白蔹、白及、半夏。
(半蒌贝蔹及攻乌)化学成分:①生物碱,主要为: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
《中药学》——泻下药及大黄的临床应用
《中药学》——泻下药及大黄的临床应用
主讲:郭翠华教授
编辑:灵兰小草
一、泻下药与攻下药的区别
二、大黄的临床应用
大黄属于泻下药。
甘肃大黄纹理均匀,药效较好。
生大黄泻下力强,要后下;不能长期使用。
炙大黄泻下力缓,多用于年老体弱和幼儿。
长期大剂量用大黄会导致便秘。
大黄常用于:
1、实热积滞导致的便秘。
如:大承气汤。
2、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牙龈肿痛。
如:泻心汤、凉膈散。
3、痈肿疔疮、肠痈腹痛。
如:大黄牡丹汤。
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
4、淤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
如:下淤血汤、桃核承气汤。
5、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
如:茵陈蒿汤、八正散。
6、烧烫伤。
大黄粉配地榆粉,麻油调敷患处。
15中药学第三章泻下药
郁李仁(了解)
一、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或长柄扁桃的成熟种子。产
于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郁李仁(了解)
二、药性: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三、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四、应用:
1.肠燥便秘。 2.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松子仁(了解) 一、来源:为松科乔木红松等的种仁。主产于东北。
3.峻下逐水药:多属苦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
且能利尿,主治水饮内停之水肿,胸腹积水及痰饮喘满等实证。
第三章泻下药
四、使用注意:
1.久病体弱,脾胃虚弱者慎用。 2.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忌用。 3.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第一节攻下药
一、性能特点: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
用苦寒攻下药以清除肠道湿热或饮食积滞(有害物质),忌用收涩 药。此乃“通因通用”的用药法则。
3.多种急腹症(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肠梗阻
等)。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可用攻下药配合清热解 毒或活血化瘀药同用(或配驱虫药同用。)
大黄(掌握)
一、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
三、分类 1.攻下药:多属苦寒,其性沉降,主入大肠、胃经。既能通便,又
能泻火,主治大肠实热积滞,燥屎坚结,大便秘结等症。
2.润下药:多为植物果仁、种子,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归大肠经,
能润燥滑肠,软化大便,泻下力缓且有滋补之性。 主治年老体弱,热病后期,产后津亏,阴虚血虚之肠燥便秘。 本类药除火麻仁、郁李仁外,还有桃仁、杏仁、瓜蒌仁,松子仁、柏 子仁、苏子、决明子、桑椹、黑芝麻、胡桃肉、蜂蜜、肉苁蓉、锁阳、 当归、何首乌、天冬、麦冬等。
甘遂(熟悉)
中药学:各论 第三章 泻下药
芒硝
Hale Waihona Puke 番泻叶 芦荟共同点: 番泻叶与芦荟二者皆苦寒沉降,均能泻下通便。都
常用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 注意:二者对于孕妇、哺乳期、月经期均不宜使用。 不同点: 番泻叶泻下导滞作用和大黄相似,本品小剂量可起
缓下的作用,大剂量可起攻下的作用。 此外,番泻叶通过泻下通便,排除水湿可达行水消
取其泻下攻积之功,也可用治湿热痢疾初起或饮食 积滞,泻而不畅。
同时,大黄入血分,能泻血分实热、散血分淤血, 又具有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淤的功效, 并兼能清泻湿热。又常用于:
1.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火热上炎之目赤 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常配伍黄 芩、黄连。
2.肠痈腹痛,常配伍牡丹皮、桃仁等。
郁李仁苦降油润,润肠通便作用和火麻仁相似而药 力较强,又兼能下气(兼能行大肠之气滞),尤其 适用于大肠气滞津少之肠燥便秘。
同时,郁李仁又能利水消肿。也可用治水肿胀满, 脚气浮肿。
大麻/药材火麻仁
郁李/药材郁李仁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3.烧烫伤
4.血滞经闭,产后恶露不下、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等多种淤血证。
5.湿热黄疸(常配茵陈蒿、栀子) 、热淋涩痛(常 配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证。
芒硝味又咸,善于润燥软坚而泻下通便,善治肠胃 实热积滞,燥屎内停,大便燥结。
且外用清热消肿,又常用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目赤肿痛等证。
同时,二者外用都能清热消肿,用治痈肿疮毒, 红肿热痛。
注意:二者对于孕妇、哺乳期、月经期均不宜 使用。
不同点:
大黄又归脾肝心经。本品泻下攻积的力量强,走而 不守,如斩关夺门之势,故有将军之号,为苦寒攻 下的要药。随证配伍,可用治热结便秘,里实热结 而兼气血虚,热结便秘阴伤,以及脾阳不足、冷积 便秘等多种大便秘结,胃肠积滞者。尤宜于热结便 秘,为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
中药学课件第三章泻下药
contents
目录
• 泻下药概述 • 泻下药的种类及特点 • 泻下药的配伍与应用 • 泻下药的现代研究 • 泻下药的常见误区与正解 • 泻下药的正确选用与使用方法
01 泻下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泻下药是指能够引起腹泻或滑利 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主要用 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 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忌与补益药同用
孕妇及月经期女性体质特殊,对泻 下药应慎用或禁用,以免损伤胎气 或导致月经过多等不良反应。
孕妇及月经期慎用
在使用泻下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 忌。如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 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 药效发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应用泻下药应根据病情、药性,在有效剂量范围内,确定适宜的用量及疗程,不可过剂,以防耗伤正气,甚至 发生“脱证”或休克等。
• 润下药多含油脂,能润肠通便,使缓下而不伤正气,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 燥便秘。但火麻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
•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使体内潴留 的水液从小便排出,适用于水肿、膨胀、痰饮积聚等证。但本类药物多有毒性,易伤正气,故体虚者当慎用, 且不宜久服,使用时常配伍补益药以保护正气,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过量而发生中毒或伤 正。孕妇忌用。
服药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合理安 排服药时间。如攻下药宜清晨空腹 服用,以便借肠胃空虚之际,药物 迅速入肠发挥作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观察反应
使用泻下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如出现腹痛、腹泻过度等不 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中药性之第3章泻下药
第三章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心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2、血热妄行之处血证3、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4、瘀血诸证5、黄疸,淋证,外治烧烫伤。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大黄生用力猛,熟用力缓;用于通便煎煮时后下药,止血宜炒炭。
胎前、产后慎用[1]。
配伍1、大黄配芒硝:芒硝咸寒,功能泻下、软坚、清热。
两药相合,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润软燥屎,还善清热泻火,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2、大黄配巴豆、干姜:三药合用,巴豆得大黄,其泻下之力变缓和而持久;大黄得巴豆,其寒性可去;再加温中散寒之干姜,以助散寒之力。
故善治寒积便秘。
3、治烧汤伤及热毒疮疖,研末调敷;宫颈糜烂,以大黄浸膏棉球浸透,涂擦局部。
临床上常因症状不同配伍他药应用。
如:温热病热结便秘,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者,可用本品通腑泻热,常配伍芒硝、厚朴、枳实,加强攻下作用即大承气汤之谓。
若里实热结而气虚,配伍党参、当归等补气养血药及攻补兼施之属,热结伤阴又宜配伍生地、玄参、麦冬等养阴生津药,是谓“增水行舟”之法。
治疗疮毒取其清热解毒之效,并借通便之力使热毒下泄。
但大黄生用气味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苦泄攻伐易伤胃气,温热蕴结不可轻率采用。
以上各种大黄,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芒硝咸苦,寒,胃大肠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孕妇慎用;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1、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2、用于口疮,咽痛,目赤及疮痈肿痛3、外敷尚可回乳1.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胸腹胀满[1]。
入汤剂或开水溶化服,4.5~9g[1]。
2.治目赤肿痛,以溶液点眼;丹毒,痈肿,水化涂敷;咽痛,口疮,研细末吹搽患处;痔疮肿痛,水煎熏洗;乳痈初起及哺乳妇断奶,外敷乳房[1]。
中药学第三章、泻下药
第三章、泻下药一、攻下药二、润下药三、攻下逐水药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对应方剂:火麻仁郁李仁:甘遂:京大戟:商陆:芫花:巴豆:牵牛子:对应方剂:横向总结通利二便 :杀虫:区别寒下、温下:松子仁:用法用量: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泻心汤)逐瘀通经(抵挡汤)利湿退黄 破痰虎杖:清热解毒,利湿退黄;vs鉴别大黄异:同: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泻下、活血大黄:破痰,凉血止血虎杖:化痰止咳治疗水火烫伤常配伍的药物是地榆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下润燥软坚外用清热消肿 回乳内服,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
外用适量。
清肝 杀虫利水大承气汤(肠燥便秘)利水消肿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消肿散结 (疮痈肿毒)消肿散结消肿散结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峻下冷积(辛热,不同于其他泻下药)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癫痫)外用蚀疮去积 杀虫十枣汤番泻叶、郁李仁、峻下逐水药,冬葵子芦荟、芫花、牵牛子(苦参,贯众 ,海桐皮,雷公藤)(寒下大承气汤类,温下巴豆类)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夏蔹及攻乌遂戟藻芫反战草诸参辛芍叛黎芦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诸参:人参、西洋参、党参、丹参玄参、南沙参、北沙参、苦参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荟
叶汁液的浓缩干燥物
库拉索芦荟原植物
性能特点
味苦,性寒。入肝、心、胃、 大肠经。本品大苦大寒,沉降下行, 功能泻热通肠,凉肝清心,是治疗 肝经火旺便秘兼有烦燥失眠的常用 药。
效用
1、泻火通便:用于热结便秘及 习惯性便秘,尤以肝经火旺便秘为宜, 兼头痛目赤,烦燥失眠等症。
2、清肝除烦:用于肝经实火, 心经有热,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耳 鸣、狂燥易怒、惊痫抽搐等症。配龙 胆草、黄连、大黄等同用。共收凉肝 清心,泻火通肠,釜底抽薪之效,如 (当归芦荟丸)。
共同点(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0.6 ~ 1g , 入 丸 散 内 服 。 现 多 不 入汤剂。外用适量。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反甘草。
甘遂不同点
峻下逐水力最强,长于泻胸腹积 水。消肿散结之功较大戟弱。
京大戟不同点
峻下逐水力次之,长于泻臌胀水 肿。消肿散结作用较强且可用于痰火 凝聚所致的瘰疬、痰核。配雄黄、麝 香(紫金锭)。
附药:红芽大戟
功同京大戟,但泻下逐水力弱于 京大戟,消肿散结力强于京大戟,其 余均同。
芫花不同点
峻下遂水力稍缓,且毒性最烈。 既善泻肺逐饮又能祛痰止咳,故长于 泻胸胁痰饮积聚。
除此之外,还可杀虫疗癣,用于 虫积腹痛以及头癣。
注意
1、用于腹水甚多曾用利尿药或 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而正气还未大衰, 尚能耐受攻下者,中病即止。
火麻仁不同点
甘味为主味,长于补益润燥、润下之 力较和缓,故老人体虚之肠热便秘以及老 人、产妇之血虚津枯肠燥便秘多用。
用量用法 10~15g,煎服。打碎入 煎。
郁李仁不同点
辛、苦,性平。尚归小肠经。故具苦降下 气利水之功。长于降下通便,润下之力较强, 但无补养之力,故肠燥便秘偏实者多用。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之症。 配茯苓、苡仁等。
3、杀虫疗疳:虫积腹痛。配佐 君子等;小儿疳积发热。配胡黄连等。
《药性论》:“杀小儿疳蛔。”
第二节 润下药
一、含 义
“凡是泻下力缓和,能滑利大肠, 以润燥通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 为润下药。”
二、特点及功效
多甘平,内含油脂,泻下力弱而 和缓(多为种子或种仁,含有油脂), 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效用
1、泻热通便:用于热结食积,肠燥 便秘。可单味泡汤或配积实、厚朴。
2、行水消胀:用于腹水膨胀,通过 泻下排除水湿。较甘遂稳妥。可单用,沸 水泡汤内服。也可配牵牛子、大腹皮。
用量用法
缓下:1.5~3g,攻下:5~10g: 开水泡5分钟饮服,入汤剂须后下。
使用注意
同大黄。个别病人有恶心呕吐和 腹痛等副反应,配以木香、藿香等行 气和中药,可减少此弊。
2、清热消肿: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口疮、疮疡等。以玄明粉配冰片、硼砂 (冰硼散)。治咽喉肿痛可用西瓜霜吹喉; 用于乳痈、回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量用法
10~15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 化后服,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 年老体弱者慎,不与硫黄、三棱为 伍。
番泻叶
性能特点
甘、苦,性寒。归大肠经。本 品质粘滑润,其泻下作用类似大黄, 且比大黄迅速,但清热泻火作用远 不及大黄。
*大 黄(黄良、将军、锦纹)
药 用 大 黄 原 植 物
掌叶大黄原植物
唐古特大黄原植物
效用
1、泻下攻积:
(1)用于热结便秘(肠腑热结 证),症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大 便闭结,腹胀满痛拒按(痞满燥实), 苔黄厚而干燥,脉滑实有力。配芒硝、 厚朴、枳实(大承气汤);治里实热 结而兼气血虚者,配参、归等(黄龙 汤);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者,配 附、姜等(温脾汤)。
5、清泄湿热:用于黄疸、淋证。
用量用法
5~10g、大剂量20g,煎服。外用适 量。急腹症2~3剂/日。
生用后下或焗服,泻下力强,适用于 重、急病症和体质壮实患者。制用久煎, 泻下力减弱,适用于轻、缓病症和体质虚 弱患者。
酒制:增强活血作用。蒸制:泻下力 减弱,多用于清泄湿热和泻火解毒。炒炭: 加强止血作用。
各论第三章 泻下药
一、含义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 促进排便的药物,称泻下药。”
二、分类
根据这类药中泻下作用的强弱,以及 适应证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一)攻下药 (二)润下药 (三)峻下逐水药。
根据各类药物性能特点的不同,其具 体功用各异,分述如下:
第一节 攻下药
一、含义
“凡是泻下作用较强,以治疗实 热积滞,燥屎坚结,大便秘结为主 要作用的药物称攻下药。”
用量用法 6~12g,煎服。 使用注意 郁李仁能利水,故有伤津之弊, 故阴虚津亏及孕妇均要慎用。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一、含 义
峻—猛烈严历,有强烈之意。 逐—攻逐。 “凡是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 剧烈腹泻,以攻逐水饮为主要作用的 药物称为峻下逐水药。”
二、特点及功效
多苦寒有毒,泻下力峻猛,具有 泻水逐饮的功效。
2、三药均有毒,使用时要炮制 (多用醋制)以减低毒性。
3、为了避免损伤正气,可配补 脾等扶正药物攻补兼施,亦可先攻后 补或先补后攻。
4、体质十分虚弱、有严重心脏 病、溃疡病或伴有出血倾向者及孕 妇均应忌用。
5、反甘草。
(2)用于肠胃湿热积滞里急后重, 大便不爽的热痢初起。配黄连、木香、 枳实。
(3)急腹症:腹痛、胀满、便秘或 有发热。如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 胆结石、胆道蛔虫、阑尾炎等。
2、泻火凉血:用于火邪上炎所致 的目赤口疮、咽喉肿痛、实火牙痛。配 黄连、黄芩(泻心汤);用于血热妄行 所致的吐血、衄血配茜草根、侧柏叶、 丹皮、大蓟、小蓟。(十灰散)
三、适应证
用于年老体虚,久病产后,津 枯、阴虚、血亏所致的便秘。
*
火
大 麻
麻
仁
仁
, 麻
子
仁
大 麻 原 植 物
*郁李仁
欧 李 原 植 物
共同点(性能特点)
味甘,性平。归大肠经。这两味 药均为性平油润之品,同具润燥滑肠 之功,是治疗肠躁津枯便秘的常用药。
共同点(效用)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津枯便秘。 配杏仁、桃仁、柏子仁等。
使用注意
1、孕妇、妇女经期、哺乳期均 应慎用或忌用。
2、非实证不宜,久服易产生继 发性便秘。
*芒硝(皮消、朴消、玄明粉)
性能特点
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本品咸以软坚,寒能清热,苦则降下.
功能荡涤肠胃实热而除燥结,长 于润燥软坚除燥屎,是治疗实热积滞 大便燥结的良药。
效用
1、泻下软坚通便:用于实热积滞, 热结便秘,大便燥结。配大黄相须为伍, 如大承气汤,调味承气汤均有芒硝。
3、清热解毒:火毒壅盛所致的疮 疡疔肿,颜面丹毒。配野菊花、黄连、 蒲公英;火毒壅滞所致的肠痈。配牡 丹皮(大黄牡丹汤);水火烫伤。配 地榆研末油调外敷。
4、活血祛瘀:产后瘀滞腹痛。配 桃仁、地鳖虫(下瘀血汤);血瘀经 闭。配水蛭、虻虫等;跌打损伤、瘀 阻作痛,尤以腹腔内宿瘀阻滞为好。 配血竭、儿茶等。
二、性能特点及功效
多苦寒。多归胃、大肠经。泻下 力较强,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适用于宿食停积,肠府积滞,大便燥 结等里实证。
三、适应证
热结便秘 1、里实证
寒结便秘 高热不退,谵语发狂。
2、火热证 火热上炎所致的目赤口疮。 热迫血溢。
3、痢疾初期,泻而不爽。
4、虫积。
5、急腹症。(肠梗阻、胰腺炎、 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阑尾炎 等)
三、适应证
用于胸水、腹水及痰饮结聚水 肿停蓄之重证。
*甘 遂
甘 遂 原 植 物
*京大戟
*大戟原植物
*芫 花
芫 花 原 植 物
共同点 (性能特点)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经,功能降泄逐水,通利二便,是泻 水逐饮之峻品。
共同点 (效 用)
泻水逐饮:用于水湿壅滞,水肿 胀满,口渴气粗,二便不通,脉实的 阳实水肿。配牵牛子(舟车丸);用 于痰饮积聚,胸满气喘,胁肋疼痛的 悬饮证。配大枣(十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