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方法及练习

合集下载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的方法与练习题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的方法与练习题

十四反问句陈述句互改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例如,难道我们能言而无信吗?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例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怎”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

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5、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句式一般为:难道……是(不是)……吗?怎么……是(不是)……呢?……是(不是)……。

6、反问句改陈述句时,有些反问句中不带“难道”或“怎么”。

例如,专家说的一定都是对的吗?专家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

再如,完不成任务不会受到惩罚吗?完不成任务会受到惩罚。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6、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7、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0、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1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1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14、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15、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例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雷锋叔叔怎么会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呢?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例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怎”等反问语气词。

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及练习

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及练习
所以改成陈述句是:
你们不能破坏环境
反问句:
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在改为陈述句时 将能改为不能 去掉怎么
将呢去掉 问号改为句号
所以改成陈述句是:
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反问句:
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在改为陈述句时 将不知道改为知道 去掉难道
将吗去掉 问号改为句号
所以改成陈述句是:
我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 反问句: • 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 陈述句 • 他不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
反问句:
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在改为陈述句时 将可以改为不可以 去掉难道
问号改为句号 所以改成陈述句是:
说出的话不可以不算数
反问句:
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在改为陈述句时 将不是改为是 去掉难道
将吗去掉 问号改为句号
所以改成陈述句是:
这是天下奇观
反问句:
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在改为陈述句时 将不热闹改为热闹 去掉难道
在改为陈述句时 将用改为不用 去掉还 将吗去掉 问号改为句号 所以改成陈述句是: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反问句:
我难道有那么笨吗
在改为陈述句时 将有改为没有 去掉难道
将吗去掉 问号改为句号
所以改成陈述句是:
我没有那么笨
反问句:
你们怎么能破坏环境呢
在改为陈述句时 将能改为不能 去掉怎么
将呢去掉 问号改为句号
• 反问句: • 这不是我最喜爱的一部动画片吗 • 陈述句: • 这是我最喜爱的一部动画片
练一练
• 反问句: • 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 陈述句: •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 反问句: • 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拿得动呢 • 陈述句: • 这么重的东西我拿不动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及练习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及练习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改陈述句:
1珍珠泉这么美丽,我们能不喜欢它吗?
2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3燕子在人类的帮助下得救了,它们怎能不感谢人类呢?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6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7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8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9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0.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11楚国在南边,这个人却往北走,他怎能到得了楚国呢?。

三年级陈述句反问句-互改-方法练习

三年级陈述句反问句-互改-方法练习

述句反问句互改方法练习班级:三4班:学号: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一、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1、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4、难道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5、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6、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7、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8、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9、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0、11、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1、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2、13、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3、14、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4、15、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5、16、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6、17、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7、18、咱们早就分好了。

小学语文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习题及答案(教师版)

小学语文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习题及答案(教师版)

《小学语文专题训练: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一、什么是句型转换根据表意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甲句变成乙句,这叫句子的转换。

二、什么是陈述句陈述句,叙述或说明事实并且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句末常用的标点符号是“。

”。

如:明天要下雨。

三、什么是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

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 技巧指导+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  技巧指导+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技巧指导+练习题(含答案)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四步法"的技巧+练习题反问句改陈述句的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第三步:问号变句号。

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强调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陈述句改反问句的四步法第一步: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第二步: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第三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第四步: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题(1)→陈述句改反问句:1、要想取得好成绩,不能不刻苦学习。

2、这样糊里糊涂的背,没有什么用。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已的事。

4、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5、战士们不能离开自已的阵地。

6、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7、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8、字典是我们的朋友。

9、这件事让人高兴。

10、别人能做的事,我能做到。

11、朝鲜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

12、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很高兴。

13、你的爸爸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

14、凡卡不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

练习题(2)→反问句改陈述句: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可爱的小燕子吗2、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3、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4、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5、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6、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7、我的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8、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9、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就是真理吗10、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1、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2、几个虫子怕什么13、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14、我门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15、你怎么能这样做16、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17、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18、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19、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20、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21、难道这里面装的不是一粒种子吗22、我做清洁工难道不行吗23、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24、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25、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26、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练习题(3)→排比句改写:1、车外是忙忙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

陈述句、反问句互改专项练习

陈述句、反问句互改专项练习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4、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5、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6、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7、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8、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9、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3)在反问句上删除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和句尾疑问助词“呢、吗”(4)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8、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9、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PPT课件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PPT课件

一、认识陈述句、反问句的特点:
(一) 例1、难道我们遇到困难能退缩吗?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反问句带有: 难道……吗 能 ?
改为陈述句后:
不能 。
例2、这怎么不是伟大的奇观呢?
这是伟大的奇观。
反问句带有: 怎么……呢 不是 ?
改为陈述句后:
是。
(二)常见的反问词有 :“难道……吗、怎么(怎能、怎会)……呢”等。
改成陈述句:人不可以没有一点精神。
.
10
改为肯定词。
6、桂林山水的美景怎么不使人流连忘返呢? 改成陈述句:桂林山水的美景使人流连忘返。
3、改标点。
7、没有健康的身体,不能搞好学习。
改成反问句: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能搞好学习呢?
8、十万支箭,三天怎么能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十万支箭,三天不能造得成。
9、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改成反问句: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改成陈述句:我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2、他怎么会忘记老人对他所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呢? 改成陈述句:他不会忘记老人对他所说的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改成陈述句:人与山的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4、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是。
改为反问句后:怎么……呢 不是 ?
例2、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难道我们遇到困难能退缩吗?
陈述句带有:
不能 。
改为反问句后:难道……吗 能 ?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能、不是、不会、没有等。 常见的肯定词有: 能、 是、 会、 有等。 (三)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

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的方法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法转换方法,非常重要且有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方法,并提供一些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转换规则。

一、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转换为直陈句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基本规则:(1)反问词语的位置要保持不变,例如:"Are you going to the party?"(你要去派对吗?)转换为"You are going to the party, aren't you?"(你要去派对,对吗?)。

(2)短语动词的位置也要保持不变,例如:"Did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你完成作业了吗?)转换为"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didn't you?"(你完成作业了,是吗?)。

(3)如果反问句中有情态动词,将其转换为陈述句时,需要在情态动词后面加上主语和动词原形,例如:"Could you help me?"(你能帮我吗?)转换为"You could help me, couldn't you?"(你能帮我,对吗?)。

2.以下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实例:(1)反问句:"Isn't it a beautiful day?"陈述句:"It is a beautiful day, isn't it?"(2)反问句:"Have we met before?"陈述句:"We have met before, haven't we?"(3)反问句:"Do you like ice cream?"陈述句:"You like ice cream, don't you?"(4)反问句:"Will you come to the party?"陈述句:"You will come to the party, won't you?"(5)反问句:"Could you lend me some money?"陈述句:"You could lend me some money, couldn't you?"二、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基本规则:(1)将主谓语顺序交换,例如:"You like ice cream."(你喜欢冰淇淋)转换为"Like you ice cream?"(你喜欢冰淇淋吗?)。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9、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完整版)陈述句反问句转换练习题

完整版)陈述句反问句转换练习题

完整版)陈述句反问句转换练习题
一、方法: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首先,如果句子中有“不”,则去掉“不”,如果没有,则加上“不”。

例如,“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这么远,箭射(不)到?”第二步是去除疑问词,例如“哪能……呢”,第三
步是将问号改为句号,表示句子结束。

最后一步是将句子整理通顺,并加入表示强调的词语。

例如,“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经过这四步,反问句就变成了陈述句。

二、练: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
父母肯定感到悲痛。

2、我们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

3、这清白的梅花没有被玷污。

4、我们吃的穿的都需要群众的支持。

5、我可以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

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
民族一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7、这世界上已经有太多糟糕的诗了。

8、没有任何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9、那一次次的分离,___都___回到自己身边来了。

10、这水既不甜也不辣,喝它有什么用呢。

18、即使这些设想能够实现,也只有少数人能够去居住。

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海边上泛着白色的浪花。

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

22、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及答案

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改练习(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2、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的局面吗4、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6、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7、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8、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9、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10、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1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1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1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1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1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18、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19、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2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2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2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2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24、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2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2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7、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完整)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

(完整)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换一.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二.出示:两个句子主要掌握反问句(1)我爱我的爸爸妈妈.(2)难道我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吗?我怎么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呢?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注意: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三.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一)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和步骤:1加:即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怎么+呢”)例如:(难道)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2、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有“不"去“不”,无“不”加“不”)例如: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3、改:即把“."号改成“?”号例如: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4、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是否一样.总结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步骤:一加,二反,三改,四查做练习巩固方法步骤: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2、这幅画是我们班丽丽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步骤例句: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1、删: 先删去反问词(怎么….呢、难道….吗,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如:我们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2.反: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如: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3、改:把“?”改成“。

反问变陈述句方法

反问变陈述句方法

反问变陈述句方法
反问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通常用于表达一种强调的语气。

反问句通常以“不是吗?”或“不是吗?”开头,如果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只需要将其中的反问语气消除,并将句子简化。

以下是几种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的方法:
1. 消除反问语气:将“不是吗?”或“不是吗?”改为“不是的”,“不是吗?”改为“是的”。

例如:反问句:“你不是已经迟到了吗?”陈述句:“你已经迟到了。


2. 简化句子:将反问句中的复杂句子简化为简单的句子。

例如:反问句:“你为什么不说话?”陈述句:“你不说话。


3. 改变问句形式:将反问句改为问句形式,但是不要使用反问语气。

例如:反问句:“这不是很奇怪吗?”陈述句:“这很奇怪。


拓展: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反问句的转换方法,可以了解以下几种技巧:
1. 将反问句变成肯定句:将反问句改为肯定句只需要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去掉,并将语气加强。

例如:反问句:“你不会已经迟到了吧?”陈述句:“你已经迟到了。


2. 将反问句变成倒装句:将反问句变成倒装句需要将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提前,并将主语置于谓语动词之后。

例如:反问句:“难道不是吗?”陈述句:“不是吗?”
3. 将反问句变成设问句:将反问句变成设问句只需要将反问句中的语气加强,并在前面加上“为什么”或“是不是”。

例如:反问句:“你不是已经迟到了吗?”设问句:“你为什么会迟到呢?。

句式变换

句式变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一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第二步:去除疑问词。

第三步:把问号改为句号。

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

比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二第一步:“去”即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

第二步:“改”即把“?”改成“。

”。

第三步:“反”即把原句子的意思反过来。

第四步:“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是否一样。

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直述句改成转述句的方法1、冒号前边的内容照着写下来。

2、将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

3、将第一称的“我”改为第三人称的“他”或“她”。

4、如果句子中还有其他的人就改成人的名字。

比如:孙膑对田忌说:“我能帮你取胜。

”改成:孙膑对田忌说,他能帮田忌取胜。

转述句改直述句的方法1、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

2、第三人称的“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的“我”。

3、将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的“你”。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直接叙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

说话人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

这时候,听话人相对于说话人而言,是第二人称。

说话人所说出的每一个字、词、句,都是说话内容,应当用引号引起来,表示直接引用说话人的说话内容。

比如:妈妈笑着说:“我今天很高兴。

”间接叙述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

说话人应当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听。

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人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

比如:妈妈笑着说,她今天很高兴。

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笔者认为,应当教给学生“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练习

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练习

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练习
一、陈述句改反问句
填空
1、将句中的(是、能、会等)改为(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句中的(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是、能、会等)。

3、在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等,句末的句号改为。

5、将语句理。

练习:
1.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3.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4.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5.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6.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7.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8.网络丰富多彩,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

9.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10.我们都爱自己慈爱的母亲。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填空:
1、将反问句中的改为,或将改为。

即有去;无“不”“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等)去掉,问号改为。

4、讲语句理。

练习
1.你怎么能这样做?
2.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3.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4.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5.彼得读着这份账单,怎么能不羞愧呢?
6.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
7.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8.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9.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0.天空塌下一大块,怎么不可怕呢?
11.楚国在南边,你怎么能往北走呀?。

改写句子的方法ppt课件

改写句子的方法ppt课件
呢……) + 例: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为:我们
怎能被困难吓倒呢? + (2)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 例: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
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 (3)把“。”改成“?”
2
+ 二、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 缩写句子就是去掉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
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即谁干什么? 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但不改变句 子的主要意思 + 缩写句子的技巧和方法: + 1、“的”前的修饰都删去 + 2、“地”前的限制要删去 + 3、“得”后的补充说明删去 + 例1: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 例2: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 的苹果。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
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去掉疑问词(如: 难道、怎么、吗、
呢……) 例:这些树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
的吗?改成: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 的。
(2)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例: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改
成: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
1
+ (3)把“?”改成“。” + 2.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 (1)加上疑问词(如:难道、吗、怎么、
4
3
+ 例3“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 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 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4.时间的词语删掉 如:“有一天”“…..的时候”“…..的一天”
5.数量词删掉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6.着、了、过不能删 如:海边的沙地上种着无边无际的西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方法及练习
一、反问句改陈述句
(一)方法:
1、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怎么(能)……呢”;
2、把“”改成“。

”;
3、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方法:(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二、陈述句改反问句
(一)方法:
1、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怎么(能)……呢”;
2、把“。

”改成“”;
3、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方法:(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三、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三)巩固练习:
1、游览了长城,我怎么不受到教育呢
2、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怎么不特别喜欢呢
3、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4、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5、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6、今天是中秋节,我出差在外,难道不想念亲人吗
7、难道革命者在狱中的顽强乐观的精神不让人感到钦佩吗
8、香港回归祖国,怎么不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呢
9、我们怎能不同情那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呢
10、你做作业怎么这样粗心呢
11、澳门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怎么不真令人兴奋呢
12、我们怎能容忍台湾当局搞台独呢
13、这个时刻怎么不正是党的胜利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给他们赢来的呢
14、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15、我们怎能辜负革命前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呢
16、难道作家不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不是这样写的吗
17、十万支箭,三天怎能造得成呢
18、秦王那么凶暴,我一点儿也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19、难道狼要吃掉小羊,还需要找什么借口吗
20、自从开展尊敬师长活动之后,我校还有谁不尊重老师的呢
(二)巩固练习:
1、我这样做是没错的。

2、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

3、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4、这件事你早就答应了。

5、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6、一个人有困难,大家应该热情帮助。

7、你们没有看见这样的总理。

8、离得这么远箭是射不到的。

9、这是伟大的奇观。

10、、大家都说桦桦是个好同学。

11、听到这喜讯,我们都很高兴。

12、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3、大家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

14、女排夺魁的捷报传来,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15、老红军浴血奋战的情景,我们不能忘记。

16、鉴定会,劳动人民的子女边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上学读书。

17、在我们学校,提起王小彬同学,谁都会啧啧称赞。

18、这是福州漆筷。

19、龙岩山歌十分动听。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