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基本浇筑方法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0bff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3.png)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清水混凝土是指不添加任何着色剂或颜料的普通混凝土。
它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通常用于地面、墙面、柱子、梁等建筑部件的制作。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进行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方法。
一、材料准备清水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碎石和水。
在施工前,需要先将这些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
具体比例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而定,一般来说,水泥:砂子:碎石的比例为1:2:3,水的用量应该控制在水泥用量的50%左右。
二、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地面处理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洁和平整处理。
地面应该清除杂物,如石块、树枝、泥土等。
如果地面不平整,需要进行填平和压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
2.模板安装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安装好模板。
模板的质量和安装的稳固程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表面光洁度和外观质量。
在安装模板时,需要注意模板的密实性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钢筋布置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
钢筋的布置应该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混凝土浇筑1.浇筑顺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从低处向高处逐层浇筑。
先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中,然后用长棍或钢板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实,以去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泡。
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应该控制在10~20cm 之间。
2.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让混凝土在初凝和后期强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应该根据不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来说,养护时间应该控制在7~14天之间。
四、养护方法1.保湿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该立即进行保湿养护。
保湿养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保湿养护的方法主要有喷水、覆盖湿布、铺设塑料薄膜等。
2.防止温度变化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该注意防止温度变化。
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2738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5.png)
一、混凝土浇筑及振捣(一)普通要求1、高强混凝土搅拌完毕后,为减少坍落度损失,应尽快输送至浇筑地点,保持泵送连续进行。
2、浇筑混凝土采用泵送,墙体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个施工流水段一次连续浇捣完毕。
3、振捣器应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每次浇筑厚度 500mm,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以防止分层,振捣应密实均匀。
4、在板与柱相交处设置水平施工缝。
均匀下灰,分层浇捣,每层厚度不超过 5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5、浇筑时特殊注意柱插筋的位置,防止下灰及振捣造成倾斜及移位。
6、混凝土终凝前对柱子插筋位置进行复核,发现位移倾斜及时纠正。
7、浇筑后表面硬化后即将覆盖塑料布养护保水,使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 7-14 天。
8、混凝土到工地后,进行取样测定坍落度,坍落度达不到入泵要求时,此罐车混凝土按退回处理,严禁现场加水后再泵送利用。
混凝土罐车到现场后 2 小时内泵送完毕,混凝土在泵送浇筑的同时,用振捣棒加强各部位的振捣,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9、若浇筑混凝土必须间歇时,尽量缩短此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该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二)墙体混凝土浇筑(1)砼浇筑时的坍落度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中的坍落度应按砼实验室配合比进行测定和控制,并填写砼坍落度测试记录。
(2)厚与砼配合比相同减石子水泥砂浆。
(3)浇筑砼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普通为振捣器作用部份长度得 1.25 倍,最大不超过 500mm。
(4)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罗列,逐点挪移,须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挪移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25 倍(普通为 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连接。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此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期按所用水泥品种、(6)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普通超过 2h 应按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浇灌施工方案
![混凝土浇灌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02d1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b.png)
混凝土浇灌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灌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需要合理的施工方案。
本文将从施工前准备、材料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浇灌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1.1 场地准备在进行混凝土浇灌前,首先要对工地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无杂物和积水。
1.2 设备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浇注斗等施工设备,确保设备完好,能够正常运行。
二、材料准备2.1 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保证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2.2 骨料选择砂、石子等合格的骨料,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2.3 控制剂根据施工需要,添加减水剂、加速剂、防水剂等控制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三、施工工艺3.1 混凝土拌和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骨料、控制剂等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拌和,保证拌和均匀。
3.2 浇注将拌和好的混凝土从搅拌机输送至浇注斗,再由输送泵泵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灌。
3.3 振捣在浇灌的过程中,要采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以确保混凝土的牢固性。
四、质量控制4.1 强度检测在混凝土浇灌完成后,需要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指标的检测,以验证混凝土的质量。
4.2 表面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要进行充分的养护工作,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强度。
五、施工安全5.1 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防护,穿着符合规定的安全装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环保措施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采取环保措施,避免污染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灌的施工方案必须经过详细的计划和组织,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实现。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fde8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a.png)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清水混凝土是指没有添加任何外部物质的普通混凝土。
它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通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基础、路面、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因其价格低廉、坚固耐用、易于施工和维护而广受欢迎。
本文将介绍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材料准备清水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砂子、碎石和水。
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和检查。
首先,要检查水泥的品质和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要检查砂子和碎石的粒度和含水率,以确保其质量和适宜性。
最后,要检查水的质量和含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二、施工准备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明确施工的要求和标准。
其次,要选定施工现场,并对其进行清理和平整,以便于施工。
然后,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机具和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振动器等。
最后,要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将水泥、砂子、碎石和水按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最后,要在搅拌过程中不断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和含水率,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四、混凝土输送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
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输送方式和设备,如输送泵、皮带输送机等。
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输送速度和流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最后,要在输送过程中不断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和含水率,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五、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输送完成后,需要将混凝土浇筑到施工现场进行加固和建造。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指定的位置和高度。
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021_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
![021_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9bd4b0e0b4e767f5bcfce0c.png)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1。
允许偏差(mm)
砖混
多层大模
1
构造柱中心线位置
10
10
2
构造柱层间错位
8
8
3
标高(层高)
±10
±10
水准仪或尺量
4
截面尺寸
+8 -5
+5 -2
尺量检查
每层
10
10
用2m托线板检查
5
垂直度
10m以下
15
7.4隐检、预检记录。
7.5冬期施工记录。
7.6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7其它技术文件。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6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共 页
第 页
交底内容: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本要机具:
2.1.1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3.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
4质量标准
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法
![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26d5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a.png)
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法一、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1、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是现浇混凝土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也是保证混凝土连续性和整体性的重要环节。
在处理施工缝时,必须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小时,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予清除。
(2)注意在浇筑前,应在其上铺一层厚度为10~15mm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2、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现浇混凝土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决定了结构的强度和质量。
在浇筑时,应保证混凝土具有连续性和密实性。
同时,还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使用溜槽、串筒等工具进行辅助下料。
(2)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上下层之间结合牢固,避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3)振捣时应保证混凝土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
二、现浇混凝土施工法1、顺序施工法:顺序施工法是一种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它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层浇筑混凝土,直至完成整个结构。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结构,如楼板、梁等。
优点: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对施工空间要求较小。
缺点:施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对模板消耗较大。
适用范围:适用于小规模、结构简单的工程。
2、平行施工法:平行施工法是一种先进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法,它通过合理安排各层浇筑顺序和浇筑时间,实现多层次、多工作面的平行作业。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如高层建筑、桥梁等。
优点: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
缺点: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对施工空间和模板消耗较大。
适用范围:适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
现浇混凝土排水沟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进行技术交底,编写施工方案。
混凝土分层浇筑方法
![混凝土分层浇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1a97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7c.png)
混凝土分层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分层有三种: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向分层。
且由于采纳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淌性较好,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振捣,避开消失振捣不密实和漏振的现象。
1、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头,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其次层混凝土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2.分段分层: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状况。
3.斜面分层:混凝土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下端开头渐渐上移。
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
4.大体积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解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消失的裂缝,削减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行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留意: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脆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匀称露出粗骨料;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潮湿,但不得有水;3)对非泵送及低流淌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实行接浆措施。
最终,斜面分层的原则与平面分层基本是一样的,斜面的角度一般取小于或等于45度(视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定),每层厚度按垂直于斜面的距离计算,不大于振动棒的有效振捣深度,一般取500mm左右。
混凝土的浇筑分层有三种: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向分层。
且由于采纳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淌性较好,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振捣,避开消失振捣不密实和漏振的现象。
1、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头,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其次层混凝土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2.分段分层: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状况。
3.斜面分层:混凝土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下端开头渐渐上移。
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
4.大体积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解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消失的裂缝,削减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d556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5.png)
混凝土浇筑方案1. 介绍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混凝土浇筑方案是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工艺和施工方法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文档。
2.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等各组分的比例和配比方式。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是根据工程的性质、强度等要求来确定的。
2.1. 水泥品种选择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根据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
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石膏贴面水泥等。
2.2. 砂石配合比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确定砂石的配合比。
砂石的配合比要考虑颗粒分布、粒度曲线、坚硬度等因素。
2.3.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决定了水泥用量和配合比的确定。
3. 混凝土浇筑工艺混凝土浇筑工艺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处理和操作方法。
3.1. 浇筑顺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一般是从底层向上浇筑,从内向外进行。
3.2. 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有手摇、人工浇注、泵送等方法。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
3.3. 浇筑工具和设备混凝土浇筑需要使用手动和机械设备,如振动棒、平板、塔吊等。
根据工程的规模和要求,确定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4. 浇筑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如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振捣时间等。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4. 混凝土施工方法混凝土施工方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施工措施和操作步骤。
4.1. 模板安装和调整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安装模板并进行调整。
模板的安装和调整需要精确,以确保混凝土的几何尺寸和平整度。
4.2. 混凝土的配送和搬运混凝土需要配送到浇筑现场,并进行搬运。
搬运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质量损失。
4.3. 浇筑厚度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要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浇筑厚度的一致性。
打混泥土施工工艺流程
![打混泥土施工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f21d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a.png)
打混泥土施工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
- 水泥
- 砂
-碎石
- 水
- 必要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等)
2. 配合比设计
-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目标强度、坍落度等性能指标 - 选择合适的材料,计算出水泥、砂、碎石和水的配合比
3. 混合
- 将水泥、砂、碎石和水按照设计配合比投入搅拌机
- 搅拌混合,确保各材料充分拌和均匀
- 必要时,加入外加剂并继续搅拌
4. 运输
- 将拌和好的混凝土装入运输车辆
- 注意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得离析、泌水或其他变质
5. 浇筑
- 按照施工图,分层浇筑混凝土
- 采用振捣棒或振动器振实,排除混凝土内部气泡
- 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层高和振捣力度
6. 养护
- 浇筑后,采取遮阳、覆膜或洒水等措施
- 确保混凝土在养护期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利于水化
7. 质量检验
- 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指标检测 - 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以上是打混泥土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执行。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1d91c1011ca300a6c390dc.png)
17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工艺标准1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
17.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7.3 施工准备17.3.1 技术准备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现场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及搅拌机的搅拌能力,及时调整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环保、成品保护等书面技术交底。
17.3.2 物资准备17.3.3 施工设施准备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砂石输料斗及配套的其他设备。
手推车、铁锨等。
自动计量上料设备(采用电子计量设备)、台称、磅秤、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
17.3.4 作业条件准备磅称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
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设专人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定磅、监磅。
项目管理人员已向当地气象部门咨询,并对浇筑时的天气变化做好相应的技术、材料、施工准备。
17.4 施工工艺17.4.1 施工工艺流程本工艺流程见图17-1。
17.4.2 操作要求将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用料数量,由每立方用量换算为每盘用量。
同时,通过测定现场砂、石的含水率,调整每盘原材料的实际用量,并将最终结果和需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浇筑部位、日期等写在标识牌上,挂于混凝土搅拌站醒目位置处。
图17-1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施工a) 各种计量用器具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常态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常态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0ee2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9.png)
常态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常态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施工前的准备:包括材料准备、机械准备、人员准备和其他准备。
材料准备包括确定混凝土的方量、时间、栋号、部位以及混凝土标号,准备好养护用的绒毯、薄膜、水管等材料;机械准备包括泵管搭设、布料机架设和振捣器具的准备;人员准备是根据混凝土的方量和浇筑时间,合理组织施工人员,所有施工人员上岗前做好三级教育;其他准备包括隐蔽验收、三护人员和施工缝处理等。
2.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拌和地运至浇筑地,延续时长尽可能缩短,依据温度应保持在~1h内部。
3. 混凝土浇筑、振捣:根据墙面高度,用铲子将混凝土均匀进入模具,不用吊斗直接进模具。
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
外砖内模、外板内模大角和山墙结构柱应分层浇筑,每层不超过1250px,加强内外墙
交界处的振捣,保证密实。
墙上口找平,整理外沿抛出的建筑钢筋,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干燥表层。
以上是常态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具体操作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普通混凝土工程施工
![普通混凝土工程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9edfa58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2.png)
普通混凝土工程施工普通混凝土工程施工是指采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集料,与水(可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搅拌、成型、养护而成的工程复合材料。
以下是普通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确保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对于水泥的质量要有严格的检查和复验,确保其强度、安定性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2. 机具检查:对混凝土搅拌机、泵车、输送泵、振动棒等施工机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转,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模板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作和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尺寸准确、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
4. 钢筋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作和安装钢筋,确保钢筋的级别、直径、位置、排列方式及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搅拌和运输1. 混凝土搅拌: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外加剂和水进行搅拌,确保搅拌时间充足,搅拌均匀。
2. 混凝土运输: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浇筑地点,运输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时间,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三、混凝土浇筑和振捣1. 墙体浇筑: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一层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然后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高。
2. 板梁浇筑:按照泵管走向,由前至后,顺次拆管浇筑。
对于梁高超过500mm的情况,应分两次下料振捣。
3. 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振动棒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在浇筑完成后,应进行二次振捣,以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裂缝。
四、拆模和养护1. 拆模: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进行拆模。
拆模时要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避免损坏。
2.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干燥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养护时间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要求进行调整。
五、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天气预报,避免在雨天进行混凝土浇筑。
2. 注意施工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混凝土浇捣规范
![混凝土浇捣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5c9111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0.png)
混凝土浇捣规范篇一:混凝土浇注施工要求及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一、浇筑的一般要求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
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问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6、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问应尽量缩短。
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问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7、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
二、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法1、混凝土浇筑以两台混凝土输送泵向地下室输送为主,塔吊配合吊运,采用商品混凝土供料。
2、采用分段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地下室二层第Ⅰ、Ⅱ、Ⅲ段浇筑方向自7/oA向1/oA轴推进;第Ⅳ、Ⅴ、Ⅵ段浇筑方向自1/oA轴向D轴推进。
地下室一层第Ⅰ、Ⅱ、Ⅲ段浇筑方向自7/oA向1/oA轴推进;第Ⅳ、Ⅴ、Ⅵ段浇筑方向自1/oA轴轴向U轴推进。
三台输送泵各自的浇筑方向如附图所示。
3、混凝土浇筑前准确掌握天气情况,避开雨天,尽量安排底板筒体部位混凝土在夜间浇筑,以降低较厚处混凝土内部水化热。
浇筑混凝土流程
![浇筑混凝土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ee60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9.png)
浇筑混凝土流程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浇筑过程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浇筑混凝土的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地面平整,清除杂物和积水,同时对模板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模板的牢固和平整。
其次,配制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水泥、砂、石子和水的配比。
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然后,浇筑混凝土。
在配制好混凝土之后,需要将其倒入模板中。
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空鼓和裂缝。
同时,还需要采取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接下来,养护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
养护的时间和方法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湿养护,保持其表面湿润,以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最后,拆除模板。
经过养护期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
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
总的来说,浇筑混凝土是一个复杂的工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2e69c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4.png)
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
下面就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1.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其标号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
2.砂:应采用洁净度好、粒径分布合理的天然细砂。
3.石子:应采用洁净度好、粒型齐全、粒径分布合理的天然石子或人工碎石。
4.水:应使用洁净、无污染的水源。
5.添加剂: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增塑剂等。
二、混凝土的施工方法:1.浇筑准备: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良好的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清除施工现场的杂物等。
2.混凝土配料:根据设计要求,按比例将水泥、砂、石子和水放入搅拌车中进行搅拌,确保均匀混合。
3.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按规定的尺寸和布置安装模板,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4.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浇筑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浇筑的方式,要控制浇筑的速度和均匀性,防止出现孔洞和波浪等表面缺陷。
5.抗渗处理:对于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混凝土结构,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专门的抗渗处理,以保证结构的密闭性和耐久性。
三、施工质量控制:1.混凝土强度: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可通过现场试块养护和试验检测来控制和评定。
2.混凝土的坍落度:通过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来调整施工性能,一般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便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混凝土的密实度:浇筑后,应加强对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行控制,以排除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
4.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包括保湿、覆盖、温度控制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5.工程验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工程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和施工标准等进行检查和评定,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浇筑混凝土的最佳时间和方法选择
![浇筑混凝土的最佳时间和方法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e489c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f.png)
浇筑混凝土的最佳时间和方法选择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选择最佳的浇筑时间和方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混凝土浇筑的最佳时间和方法选择。
一、基本要素在选择混凝土浇筑的最佳时间和方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要素。
首先,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取决于天气、混凝土配比以及添加剂等因素。
其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以分为人工浇筑和机械浇筑两种。
最后,浇筑混凝土时还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风向等。
二、天气条件天气是选择混凝土浇筑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气温较高且湿度较低的天气有利于混凝土的凝固和强度的提高。
但是在极端高温天气下,混凝土容易干燥过快,导致开裂和强度不够。
因此,合理选择天气条件对于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三、混凝土配比混凝土的配比是影响混凝土凝固时间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越长,但强度也更高。
因此,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用途,选择合理的配比非常关键。
四、添加剂添加剂在混凝土浇筑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常用的添加剂有减水剂、凝结剂、增强剂等。
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黏性,增加可浇筑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凝结剂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固时间,适用于需要快速施工的项目;增强剂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机械浇筑和人工浇筑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可以分为机械浇筑和人工浇筑。
机械浇筑通常适用于大型工程,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一致性。
而人工浇筑则适用于小型工程,需要依靠人工操作。
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取决于具体工程的规模和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六、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当选择混凝土浇筑时间和方法时,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也需要考虑进去。
例如,如果风向较大且温度较低,人工浇筑的方式可能更适合,以减少混凝土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可能。
梁的混凝土浇筑方法
![梁的混凝土浇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27b0a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9.png)
梁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梁的混凝土浇筑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梁的混凝土浇筑刚开始我也是瞎摸索。
最开始啊,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往梁模子里倒混凝土,结果差点没把我给坑死。
你知道嘛,混凝土分布得那叫一个不均匀,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这梁的质量肯定没法保证啊。
后来我就想啊,这就好比做饭,你得把材料均匀分布着弄进去。
我就开始从梁的一端缓慢地倒混凝土,边倒边拿个振捣棒振捣,这振捣棒就像我们用筷子搅拌面糊一样,为的是让混凝土密实。
但刚开始我这个新手掌握不好振捣的力度,要么振捣时间太短,导致混凝土里气泡没排干净,表面坑坑洼洼的。
要么振捣时间太长,又把梁里面的钢筋位置给振捣偏了,这都是坑啊。
我又试了一次,这次我就先在梁里面挂上标记。
比如说每隔一米画个线,倒混凝土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标记来控制倾倒的量,让混凝土大致均匀分布。
而且振捣的时候,我慢慢学会了眼睛看着混凝土表面的变化来控制时间。
就看表面不再冒气泡了,变得比较平整了,就差不多了。
不过这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呢,有次我忽略了梁的高度比较高的时候,混凝土从高处落下容易离析这个问题。
当时直接就从高的地方倒进去,结果下面的混凝土石子和浆体都分开了,这能行吗?没办法又重新弄。
后来我就知道了,如果梁比较高,就要搭个小溜槽,让混凝土顺着溜槽慢慢落下去,就像从滑梯上滑下来一样,这样混凝土就不会离析了。
再就是混凝土浇筑要连续,如果中间停顿太久啊,那前后浇筑的混凝土结合就不好了,就好比缝衣服中间断了很久线再接起来,肯定不结实。
不过关于这个连续浇筑里每次允许停顿多久,我也不是特别确定,我一般就尽量减少停顿的时间,能不停就不停。
另外呢,关于振捣棒的选择也有点讲究。
有时候梁的钢筋比较密,普通的振捣棒就不好使了,得用那种小直径的振捣棒。
这就好比你要到小瓶子里面去搅拌东西,大棒子肯定伸不进去。
反正梁的混凝土浇筑就是要注意这些个细节的东西,每个都不能马虎,我也是经过好几次失败才有点经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基本浇筑方法
⑴台阶式柱基础:
浇筑单阶柱基时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砼一次卸足,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必使砼充满模板。
浇筑多阶柱基时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出现吊脚(上台阶与下口砼脱空),可在第一级砼捣固下沉2~3cm暂不填平,在继续分层浇筑第二级砼时,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将砼做成内外坡,外圈边坡的砼在第二级砼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砼浇筑后,将第一级砼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⑵柱子砼的浇筑
柱子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大于3.5m。
柱子高度不超过3m,可从柱顶直接下料浇筑,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孔分段下料浇筑;
柱子开始浇筑时应在柱底先浇筑一层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或减半石砼;柱子砼应分层下料和捣实,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动器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柱子砼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浇筑后应停歇1~1.5h,待柱砼初步沉实再浇筑梁板砼。
浇筑整排柱子时,应由两端由外向里对称顺序浇筑,以防柱模板在横向推力下向一方倾斜。
⑶梁板砼的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