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半径方法总结
离子半径方法总结归纳
离子半径方法总结归纳
离子半径方法总结
一种是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微粒,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如硫离子>铝离子,与原子半径的顺序相反;另一种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单核),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这里也只有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符合,如氧离子或氟离子半径>钠离子或镁离子或铝离子,但是记住氧离子半径>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与原子半径顺序一致。
(1)同一元素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钠原子>钠离子,氯原子(2)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微粒,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
如氧离子>锂离子
(3)同类离子与原子半径比较相同。
如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氟离子(4)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单核),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
如氧离子>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硫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钙离子
(5)同一元素高价阳离子半径小于低价阳离子半径,又小于金属的原子半径。
如铜离子硫原子>四价硫>六价硫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反而越小,
若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层数不同,则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例如卤素和碱金属,卤素离子比下一周期的碱金属要大,比同周期也要大,但一般不作比较。
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半径(都为正电荷或都为负电荷时)又如何比较
根据氧化性还原性比较,例如:Fe3+氧化性强于Fe2+,所以半径更小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简单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
简单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
简单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主要是通过不同实验手段和理论模型来确定离子的半径大小。
离子的半径是指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离子半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对于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简单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
1. 硬球模型比较法:硬球模型是最简单的模型,将离子看作是硬球,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离子的晶体结构参数,如晶胞参数、晶胞体积等,可以计算得到离子的半径大小,从而比较不同离子的大小。
2.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可以通过测量晶体的衍射图案来确定晶体结构参数,包括离子的位置和离子间距离,进而计算得到离子的半径大小。
3. 晶体结构拟合法:通过计算晶体结构中离子的排列方式和间距,结合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可以得到离子的半径大小,从而比较不同离子的大小。
4. 离子半径的规律比较法:根据离子的电子构型和周期性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规律推导来比较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如离子半径随电子层数增加而增大,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减小等。
5. 离子半径的晶体化学法:根据晶体结构的化学键类型和离子的电荷大小,可以通过晶体化学的知识来推断离子的半径大小,如在同一晶体结构中,离子半径较大的离子往往占据较大的位置,离子半径较小的离子占据较小的位置。
通过以上不同的比较方法,可以准确确定离子的半径大小,从而进行离子半径的比较分析。
离子半径的比较对于理解离子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离子大小比较方法
离子大小比较方法
离子的大小是难以直接测量的,但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比较:
1.原子半径:离子的半径可以通过其原子半径和电荷数来计算。
一般情况下,带正电荷的离子比原子半径小,而带负电荷的离子比原子半径大。
2.离子半径规律:离子半径遵循着守恒规律,即在同一族元素中,离子半径随着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而在同一周期中,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离子周围包围它的配位体(通常是水)的数目。
配位数越大,离子的大小越大。
4.雷诺数:雷诺数是用来描述液体流动速度的参数。
当离子在液体溶液中移动时,它会与溶液中的分子碰撞,这样就有了与溶液流动速度有关的参数。
离子越小,雷诺数越小,越容易在溶液中移动。
5.倾向性:离子的倾向性指的是其与其它物质(如水分子)的相互作用程度。
因为电荷的存在,带正电荷的离子更倾向于与带负电荷的物质相互作用,反之亦然。
因此,比较不同离子在特定条件下与特定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作为离子大小的比较方法。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原子和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掌握比较的方法和规律;才能正确判断粒子半径的大小..中学化学里常见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如下:1.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如rNa+<rNa;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原子半径..如rCl—>rCl;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rFe3+、rH— > r H > rH+..rFe>rFe22.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如rNa>rMg>rAl>rS>rCl、rNa+ >rMg2+>rAl3+、rO2— >rF—..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如rO2— > rLi+..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如:rF<rCl<rBr<rI;rF—<rCl—<rBr—<rI —;rLi+<rNa+<rK+..③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不同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rS2—>rCl—>rAr >rK+>rCa2+、rO2—> rF—> rNa+> rMg2+> rAl3+..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如rAr >rCl..⑤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如铝原子和氧原子;可以通过硼原子转换;rAl>rB >rO;也可以通过硫原子转换;rAl>rS >rO..对规律的理论解释: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原子或简单阴、阳离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等..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强;使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及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大于核外电子数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主族从上至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当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都相同时;只有核电荷数增大对原子半径的影响; 所以;核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当核电荷数、电子层数都相同时;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还有测定半径的方法;根据原子的不同键合形式表现的不同“大小”;有三种原子半径..1金属半径:它是金属的原子半径;就是金属晶体中两相邻金属原子的核间距的半数值..很明显;它跟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或配位数有关..一般说;配位数高;半径显得大..常见表中所列数据是折合成配位数为12的金属原子半径..金属原子半径可以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金属晶体的晶胞参数;再结合它的点阵型式计算得到..2共价半径:它指两个相同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时核间距的半数值..共价半径近似地满足加和规则;即任一共价键长约为两原子半径之和..3范德华半径:它指在分子型晶体中;不属于同一分子的两个最接近的相同原子在非键合状况下;它们核间距的一半..例如;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就是范德华半径..同一种非金属;它的共价半径和它的范德华半径数值是不同的..例如在CdCl2晶体里;测得在不同的“分子”实际是层状的大分子里Cl与Cl间的核间距为:dCl-Cl=3.76×10-10m;取其值的一半定为氯原子的范氏半径;即:图氯原子的共价半径与范氏半径对非金属元素;r范>r共;从图示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关系..图示表示出2个Cl2分子;在同一个Cl2分子里;2个Cl原子核间距的一半BF是共价半径r共;在不同的2个Cl2分子间;2个Cl原子的核间距的一半CE是范氏半径r范..显而易见;r范>r共..稀有气体在极低的温度下形成单原子分子的分子晶体..在这种晶体里;2个原子核的核间距的一半;就是稀有气体原子的范氏半径..下面列出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范氏半径..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范氏半径r范单位:10-10m从上表可以看出;r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逐渐r范Cl=3.76×10-10m/2=1.88×减小;在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在一般的资料里;金属元素有金属半径和共价半径的数据;非金属元素则有共价半径和范氏半径的数据;稀有气体只有范氏半径的数据..课本表里原子半径数据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均为共价半径..典型例题剖析例1 下列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A.Na、Mg、Al B.N、O、F C.P、Si、Al D.C、Si、P解析A中三元素同周期;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与A相类似;半径依次减小;C中三种元素同周期且核电荷数逐渐减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选项正确;D中Si原子半径最大;故不符合题意..例2 已知a A n+、bB n+1+、cC n—、dD 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B.原子序数b>a>c>dC.离子半径:D>C>B>AD.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电荷数及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对位置和粒子半径的递变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由a A n+、bB n+1+、cC n—、dD 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A、B在同一周期;C、D在同一周期;且C、D 在A、B的上一周期;由B的电荷比A高;知B在A的右边;由C的电荷比D高;知C在D的右边..其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对于A;原子半径应改为A >B>D>C;对于B;原子序数b>a>c>d正确;对于C;离子半径应改为D>C>A>B;对于D;金属性应改为A>B;非金属性D>C正确..答案为B..例3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且B和E同主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A、B、D一定在不同周期 B.A、D可能在同一主族C.D、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D.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显碱性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周期表结构的认识和周期表中存在的半径变化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短周期只有前3周期;由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B和E同主族可确定BE的相对位置;若B在第2周期则E在第3周期;由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知A与B在不同周期;则A只能在第一周期、第1主族;是氢;D的原子半径比E大;D与E同周期;且D 在E的左边某一族内;可能与A同族;C的原子序数比B大;原子半径比B 小;C与B同周期; C在B的右边某族;C一定在铍之后;不可能是金属;所以;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可能显碱性..只有D选项是不正确的..相对位置如下:例4 已知两元素A与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b;且原子半径B>A;则a与b 的相对大小关系是A.a一定大于b B.a一定小于bC.若元素A、B在同一周期;则a一定大于bD.若元素A、B不在同一周期;则a一定大于b解析考纲要求考生“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该题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B原子半径的理解和归纳推理能力..分析题干时;了解到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性变化是解题的切入点..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在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0族元素不考虑;若元素A、B同周期;而原子半径B>A;所以原子序数a>b;所以选项C正确..若在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而原子序数也增大;即当原子半径B>A时;原子序数b>a..所以两种情况都有可能;A、B、D选项不正确..答案为C..针对训练比较下列粒子的半径大小1.Na+Cl—2.H+ H—3. H— Li+4. Na+ Al3+5.O2— F—6.K Mg7.C F8.Cl Br9.F— Cl—10.Mg2+ Mg 11. Cl Cl— 12. Fe3+Fe2+13.S2— Ca2+ 14.O2— Ne答案:1.Na+<Cl—2.H+< H—3. H—> Li+4. Na+> Al3+5.O2—> F—6.K > Mg7.C > F8.Cl < Br9.F—< Cl— 10.Mg2+<Mg 11. Cl < Cl—12. Fe3+<Fe2+13.S2—> Ca2+ 14.O2—> Ne。
化学离子半径比较专题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离子半径比较专题一、规律方法总结1、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一般要掌握以下规律:(1).对原子来说: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2).对离子来说:除符合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外,经常使用的比较原则是:①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相比较,阳离子比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比相应原子半径▁▁;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如O F Na Mg Al 223--+++、、、、),随着核电荷数的▁▁▁▁,离子半径▁▁▁▁。
2、微粒半径大小判断简易规律:(1)、同元素微粒:r 阳离子 ‹ r 原子 ‹ r 阴离子(2)、同主族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3)、电子层数相同的简单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3、判断三部曲第一步...先看电子层数,因为其半径大小的决定因素是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越大。
第二步...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看核电荷数,因为核电荷数的多少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次要因素。
而核电荷数越多,其半径越小。
第三步...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相同的情况下看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最小因素。
核外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三步不可颠倒。
4、填空1)、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Na) r(Mg) r(Al) r(Si) r(P) r(S) r(Cl)2)、同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Li) r(Na) r(K) r(Rb) r(F) r(Cl) r(Br) r(I)3)、同周期阳(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
r(Na +) r(Mg 2+) r(Al 3+) r(P 3-) r(S 2-) r(Cl -)4)、同主族阳(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Li +) r(Na +) r(K +) r(F -) r(Cl -) r(Br -) r(I -)5)、同种元素的原子、离子,其电子数越多半径就r(Fe 3+) r(Fe 2+) r(Fe) r(Cl -) r(Cl)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半径r(O 2-) r(F -) r(Na +) r(Mg 2+) r(Al 3+)二、例题部分例1: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CsIB.NaFC.LiID.KCl例2.下列4种微粒,按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X 1S 22S 22P 63S 23P 4 ② Y 1S 22S 22P 63S 23P 5③Z 2- 1S 22S 22P 63S 23P 6 ④ W 1S 22S 22P 5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 、③›①›②›④D 、①›②›④›③例3: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 的原子序数比Y 小B 、X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Y 的大C 、 X 的原子半径比Y 的大D 、 X 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 的小例4: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顺序不正确的是( )(A )H <F < N (B )Fe >Fe 2+>Fe 3+(C )S 2->Cl - > Na + > Mg 2+ ( D )F ->O 2->S 2-例5: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r(K)>r(Na)>r(Li)B. r(Mg 2+)>r(Na +)>r(F -)C. r( Na +)>r(Mg 2+)>r(Al 3+)D. R(Cl -)>r(F -)>r(F)例6:如果X m+、Y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 n-的半径大于Y n-的半径,则三种元素得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Z>X>Y (B) X>Y>Z (C) Z>Y>X (D) X>Z>Y例7:W 、X 元素的阳离子与Y 、Z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W 分别与Y 、Z 形成WY 、W 2Z 型离子化合物,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关系是( )(A)X>W>Z>Y (B)W>X>Z>Y (C)W>X>Y>Z (D)X>W>Y>Z例8: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五种微粒:X +、Y 2+ 、W 、Z 2-、R 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序数:Y >X >W >R >Z B 、微粒半径:X +>Y 2+>Z 2->R ˉC 、W 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原子半径:X >Y >Z > R例9: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A. K K +B. Mg CaC. S PD. -Cl Cl 例10: 在主族元素X 、Y 、Z 中,X 与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X 的原子半径大于Y 的原子半径,X 与Z 两原子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 的离子半径大于X 的离子半径,则三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XB.YC.ZD.无法判断例11: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Na +<Mg 2+<Al 3+<O 2-B .S 2->Cl ->Na +>Al 3+C .Na<Mg<Al<SD .Cs>Rb>K>Na例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m+和Y n-与氖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B.NaF和MgI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前者小于后者2C.16O和18O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前者大于后者的稳定性,前者大于后者D.HCl和H S2三、知识拓展(我暂时还没搞清楚…先忽略它们吧~)1. 由微粒半径的大小推导原子序数(或元素的核电荷数)的大小例题. 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原子半径a>b;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c>d 。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最新整理)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原子和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掌握比较的方法和规律,才能正确判断粒子半径的大小。
中学化学里常见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如下:1.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
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
如r(Na+)<r(Na);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原子半径。
如r(Cl—)>r(Cl);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r(Fe)>r(Fe2+)>r(Fe3+)、r(H—) > r (H) > r(H+)。
2.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
如r(Na)>r(Mg)>r(Al)>r(S)>r(Cl)、r(Na+) >r(Mg2+)>r(Al3+)、r(O2—) >r(F—)。
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
如r(O2—) > r(Li+)。
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
如:r(F)<r(Cl)<r(Br)<r(I),r(F—)<r(Cl—)<r(Br—)<r(I—),r(Li+)<r(Na+)<r(K+)。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不同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S2—)>r(Cl—)>r(Ar) >r(K+)>r(Ca2+)、r(O2—)> r(F—)> r(Na+)> r(Mg2+)> r(Al3+)。
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如r(Ar) >r(Cl)。
⑤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
离子半径
一、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2、同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具体规律4、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5、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6、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①比较Na原子与Mg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②比较Na原子与Li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③比较Na与Na+的半径大小④比较Cl-与Cl的半径大小⑤比较Fe、Fe2+与Fe3+的半径大小⑥比较Na+与Mg2+半径大小⑦比较O2-与F-半径大小⑧写出下列微粒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F-、O2-、Na+、Mg2+⑨在Na、K、O、N、C.Li、F、H八种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 ____⑩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最小的是()A.NaF B.LiI C.CsF D.LiF 二、有关的微粒电子层结构1.下列微粒中,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S2-、Cl-、K+B.Cl-、Br-、I-C.Na+、Mg2+、F-D.O2-、Mg2+、Cl-2.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A.OH-、H2O、F-B.NH3、NH4+、NH2-C.H3O+、NH4+、NH2-D.HCl、F2、H2S3.A和B是前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离子A2+和B3+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 B.原子序数:A>B C.离子半径:A2+>B3+D.质量数:A>B 4.A元素的阳离子和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 B.原子序数:A>B 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B>A D.A的正价与B的负价的绝对值相等5.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且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b+m+n B.a=b-m+n C.a=b+m-n D.a=b-m-n6.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a、b两元素的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原子的半径大于b原子的半径,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 >a>c C.c>b>a D.a>c>b7.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A.n+4 B.n+6 C.n+8 D.n+10三、元素性质递变规律1、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C.N、O、F B.K、Mg、C.S C.F、Cl、Br、I D.Li、Na.K、Rb2.下列金属中,按照金属性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A.铝、镁、钠、钾B.镁、铝、钾、钠C.钙、钾、铷、铯D.钙、钾、钠、锂3.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H4>NH3>H2O>HF B.SiH4>NH3>H2S>HCl C.HF>H2O>NH3>PH3D.NH3>PH3>H2S>HBr4.下列各组中前者的碱性比后者强的是A.KOH和Al(OH)3B.Mg(OH)2和NaOH C.Al(OH)3和Mg(OH)2D.Mg(OH)2和Ca(OH)2 5.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S、H2O、HF的稳定性依次增强B.RbOH、KOH、Ca(OH)2的碱性依次减弱C.Na+、Mg2+、Al3+的半径依次增大D.H4SiO4、H2CO3、H2SO4的酸性依次增强7.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I2、B 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8.下列各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AsH3>NH3>PH3B.PH3>AsH3>NH3 C.NH3>PH3>AsH3 D.NH3>AsH3>PH39.下列的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KOH B.NaOH C.RbOH D.LiOH 10.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四、结构、位置、和性质1.某主族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它的最外层上有两个电子,下列关于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比钾的原子半径大B.其氯化物难溶于水C.原子半径比镁的原子半径大D.其碳酸盐难溶于水2.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A.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B.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Mg最外层有2个电子C.碱性NaOH>Mg(OH)2D.Na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3.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Cl>S的是A.Cl2比S易与H2化合B.HCl比H2S稳定C.酸性HCl>H2S D.Cl的最高正价为+7,S的最高正价为+64.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是()A.NaOH B.Al(OH)3C.Ca(OH)2 D.RbOH5.下列叙述中,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6.已知X、Y、Z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按X、Y、Z依次增大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7.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C.非金属性: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8.元素周期表中某Ⅰ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则同一周期的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x+25 B.x+2 C.x+12 D.x+269.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
判断离子半径大小的方法
判断离子半径大小的方法
判断离子半径大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电荷大小法:离子半径与其电荷大小成反比关系,电荷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荷越小,离子半径越大。
2. 主族规律法:同一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因为电子层数的增加会导致原子半径增大,从而使离子半径也增大。
3. 次族规律法:在同一主族和同一电子层数的前提下,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会吸引更多的电子,使得电子云缩小,从而使离子半径减小。
4. 配位数规律法:通常情况下,配位数越大的离子离子半径越大,因为在更大的配位数下,离子周围的离子或分子数增加,从而扩展了离子的电子云。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离子的电荷大小、主族位置、原子序数和配位数等因素,可以判断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互作用势的一般性质 (u(r)-r 及f(r)-r曲线) 由两原子间的互作用势可以得出其互作用力为
当r=r0 时,
01
互作用势达到极小值,由此确定原子间的平衡距离。
02
当r=rm时,
共价结合的两个基本特征: 饱和性是指一个原子只能形成一定数目的共价键。 方向性则是指原子只在特定的方向上形成共价键。 轨道杂化(sp3杂化) 电离度 3 金属性结合 金属性结合的基本特点是电子的“共有化”,原子在结合成晶体时,原来分属各自原子的价电子不再束缚于其本身,而为所有“原子实”所共有。于是,共有化电子形成的电子云和浸在这个负电子云中的带正电的原子实之间出现库仑作用,原子越紧密,势能越低,从而把原子聚合在一起。这样的结合称为金属性结合。 原子实和电子云之间的库仑力,是金属结合的主要结合力,称为金属键。
mutual function potential between two atoms total mutual function potential of crystal
ordinary form of binding energy
lattice constant bulk modulus tensile strength
元 素
共价半径
金属半径
离子半径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0.37 -- 1.23 0.89 0.80 0.77 0.74 0.74 0.72 -- 1.57 1.36 1.25 1.17 1.10 1.04 0.99 --
-- -- 1.52 1.12 -- -- -- -- -- -- 1.86 1.60 1.43 -- -- -- -- --
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
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离子半径是指离子在晶体中的大小,是晶体结构和离子半径的性质之一。
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经验法。
一、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晶体中离子间距和离子电荷数来确定离子半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1.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是一种利用晶体的结构对入射的X射线进行散射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定两个相邻离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它们的离子半径。
这种方法精度比较高,但需要高精度的仪器和技术。
2. 离子半径测量仪法离子半径测量仪是利用电导法或电阻法测量两个离子间相对电导或电阻的仪器。
通过测量离子间距和离子电荷数,可以计算出离子半径。
这种方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但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3.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是一种通过核磁共振现象来确定原子结构和化学成分的方法。
通过观察晶体中离子核磁共振频率的变化,可以测定离子间的距离,从而计算离子半径。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需要高精度的仪器和技术。
二、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理论或计算工具,根据离子的化学性质、原子结构和电磁性质等确定离子半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 硬球模型法硬球模型法是将离子看做一个硬球来计算离子半径。
根据Van der Waals 力和球形假定,可以得到一些离子半径的大致估计公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估算离子半径,精度相对较低。
2. 离子晶体理论离子晶体理论是利用分子轨道理论、原子轨道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来计算离子半径。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离子的电荷分布和电子结构等因素,精度较高,但需要复杂的计算工具。
3. 离子化学参数法离子化学参数法是利用一些离子化学参数,如电离势、电负性、原子半径、离子亲和能等来计算离子半径。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估算离子半径,精度相对较低。
三、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整理出的一些经验公式,用来估算离子半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经验公式。
1. 硬球半径公式硬球半径公式是根据Van der Waals力和硬球假定推导出的经验公式。
判断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方法
判断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方法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原子团半径法:它基于由具有相同结构的原子团(如氧半径、氮半
径和硫半径的总和)来确定离子的半径,因此称为原子团半径法。
2. 相对离子半径法:它根据离子的相互作用强度,把同种离子的相对
半径定义为它们间相互作用势能值的函数。
3. 静电势能法:它利用精确的计算方法,根据离子的电荷和团簇尺寸,求出离子离子之间的静电势能,反推出相应的离子半径。
4. X-射线衍射法:它利用X射线衍射强度来分析离子自由度,从而得
出离子间的距离和离子的半径。
5. 吸附法:它利用第三类原子或分子吸附在具有特定离子表面的表面上,从而计算出受限离子的半径。
6. 力学模型法:它采用一种理论模型来模拟离子之间的实际结构,根
据模型参数,计算出离子的半径。
7. 统计力学模型:它利用力学模型计算离子尺寸,同时考虑大量随机性微观量子效应,以得到更准确的离子半径。
化学物质的离子半径
化学物质的离子半径离子半径是描述化学物质中离子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
离子半径的大小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离子半径的定义及其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离子半径的定义及测量方法离子半径指的是正离子或负离子的离子层的半径,通常以离子球模型来描述。
离子半径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包括晶体结构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以及离子的动力学方法等。
其中,X射线衍射是最常用的测量离子半径的方法之一。
二、离子半径的影响因素离子半径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 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构型: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排布方式对离子半径有影响。
电子层的数量和布局决定了离子的大小。
2. 电荷数:离子的电荷数与离子半径呈反比关系,即电荷数增加,离子半径减小;电荷数减小,离子半径增大。
3. 原子核电荷:原子核电荷与离子半径呈正比关系,即原子核电荷增大,离子半径减小;原子核电荷减小,离子半径增大。
4. 周围化学环境:离子的化学环境也会对离子半径产生影响。
例如,溶液中离子的半径通常比晶体中离子的半径要大。
三、常见离子半径的规律在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减小;而在同一族元素中,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由此可以推断出,正离子的半径通常比原子半径小,而负离子的半径则通常较大。
这是因为阳离子会失去电子而变得更小,而阴离子会获得电子而变得更大。
四、离子半径的应用离子半径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化学研究中,离子半径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晶体结构:离子半径是晶体结构分析的关键参数,可以用于确定晶体中离子的排列顺序和配位数目。
2. 化学键的形成:离子半径的差异会影响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化学键的形成。
3. 化学反应速率:离子半径的不同会对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速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4. 元素周期表的研究:离子半径的规律可以帮助研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如原子半径的变化和离子电荷的变化。
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
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简介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是描述离子大小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
斯托克斯半径是由物理学家乔治·加布里埃尔·斯托克斯在19世纪末提出的。
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可以用来研究离子的溶解度、运动速率以及与其它离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等。
什么是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是指离子在溶液中受到水分子阻碍的程度,也可以理解为离子溶解度的一个指标。
斯托克斯半径与离子的电荷、尺寸以及溶剂中分子的排列方式有关。
一般来说,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越大,表示离子受到溶剂阻碍的程度越小,溶解度也会更高。
离子溶解度与斯托克斯半径的关系离子的溶解度与其斯托克斯半径有密切关系。
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溶液中能溶解的最大离子浓度。
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越大,其溶解度也会相应增大。
这是因为溶剂中的分子在离子周围形成了水合层,而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越大,其水合层也会越大而使离子更容易溶解。
离子的运动速率与斯托克斯半径的关系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还与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速率有关。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细小颗粒在粘性流体中的速度与颗粒尺寸成反比。
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越大,表示离子的体积越大,其运动速率也会相应减小。
这也意味着离子的扩散速度会慢一些。
离子与其它离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还与离子与其它离子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根据分子间力学原理,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越大,其与其它离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越弱。
这是因为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越大,离子与其它分子之间的距离也会更远,相互作用的力就会减弱。
斯托克斯半径的计算方法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可以通过一些计算方法来估算。
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实验测定离子的扩散系数来计算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
扩散系数可以通过测量离子在溶液中的扩散速率来得到。
利用斯托克斯定律,可以将扩散系数与离子的尺寸以及溶剂的性质联系起来,从而计算出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
应用领域与意义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
1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是一种测量离子大小的方法,它是根据离子的
均匀代数半径和 ionic 半径(特定的离子)的比较而获得的。
离子半
径比较方法涉及离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均匀代数半径(均半径)和ionic 半径(特定的半径)。
均半径是在一个元素中及其离子(如根
据原子半径调整后的离子)的半径的平均值。
而 ionic 半径(特定的
半径)是一种用于一种特定元素或特定离子的半径,其可以按一定方
法计算得出。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的实现过程,通常是先测量出均匀代数半径,
然后根据均匀代数半径和 ionic 半径计算比较的结果,并得出离子大
小的估计数值。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能够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结果,虽
然可能会比其他测量方法慢一点,但能有效缩小结果和实际结果的误差。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是元素化学和化学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它,我们可以有效的衡量各种离子的大小,并根据不同的离子大小,探讨其表现出的不同物理性质。
因此,离子半径比较方法一直被
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研究领域,对科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一周期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一周期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离子半径大小应该如何比较?①电子层数、②电荷数、③电子数、④阴离子还是阳离子,以上四点就是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方法,接下来我们详细的看一下具体的内容吧。
①电子层数:首先需要看的就是电子层数,在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电子层数的多少代表着半径的大小,电子层数越多半径就越大,电子层数月少半径就越小。
②电荷数:电荷数是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比较方式,如果电子层数相同的话,电荷数多半径就小,反之电荷数少半径就大,这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
③电子数:如果电子层数和电荷数都是相等的话,那我们就要来看一下电子数了,电子数数量越多半径就越大,反之电子数数量越小半径就越小。
④阴离子还是阳离子:在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微粒来比较,阴离子的半径就是大于阳离子的半径。
离子的绝对大小能够判断吗?离子的绝对大小是没有办法确定的,没办法判断绝对大小的原因就是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并不是一个以某个固定轨道进行运动的,也就是我们理解的非规律性运转,而这种运转的话,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不规律的存在,所以没办法判断绝对大小,只能通过半径来判断相对大小。
我们在比较大小的时候通畅会说到的东西就是离子半径,这也是指离子的一个有效半径,这也是可以通过各种结构分析的实验来进行测定的两个异号离子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核间距来求算出来的。
离子是什么离子就是指的是原子自身或者是外界作用下而得到或者失去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的电子数为8个或者是2个的稳定结构。
以上就是关于一些离子半径的判断大小的相关知识和一些离子方面的拓展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需要理解到离子的判断方法和一些绝对性的语言容易混淆的点,而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熟练运用相关知识。
化学中的键能和离子半径的计算方法
化学中的键能和离子半径的计算方法化学中的键能和离子半径是重要的物理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
其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两种途径,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实验测量法实验测量法通常采用光谱学和热化学方法来测量键能和离子半径。
(一)光谱学方法光谱学方法包括紫外和红外光谱学,通过测量有机分子在紫外和红外光谱区的吸收和发射谱线,可以确定分子中的键能。
例如,共振拉曼光谱学可以测量键能和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到化学键的强度和长度。
(二)热化学方法热化学方法主要采用反应焓计或热电池测量法,从反应过程中测量热量的变化来计算反应焓,从而得到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键能。
例如,用氧化铜和钾来测量镁和氧之间的键能,首先需要将镁和氧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让其与氧化铜和钾反应,测量反应物和产物热量的变化。
二、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主要是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来计算键能和离子半径。
(一)分子力学方法分子力学方法根据经验势场模型计算分子内部力场和不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到化学键的强度和长度。
例如,根据范德华力、库仑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半径计算碳氢化合物的键能。
(二)量子化学方法量子化学方法是通过求解物质粒子的薛定谔方程,计算分子内部电子的分布和多电子相互作用的影响,从而得到化学键的强度和长度。
例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来计算分子的电子结构,可以得到分子的键能和氢键的能量。
此外,还有哈特里-福克方法和耦合簇方法等方法,都可以用于计算化学键的特性。
总之,计算化学中的键能和离子半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实验或计算的结果来确定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机理,为化学研究提供帮助。
简单离子半径百科
简单离子半径百科
简单离子半径:
1. 摩尔半径:指分子团或原子团表面处的给定离子的球面半径,是离
子的大小的测量标准,是离子形状的度量标准,也是离子的红外光谱
的量子能量的度量单位。
摩尔半径是衡量物质尺度的一个测量指标,
其值通常用米来表示,一般为几十纳米,或者更小些。
2. 电解质半径:即离子团簇半径,是一个修正量,表示原子小于原子
半径时给定离子形成团簇的半径,也称离子球面表面尺寸。
可以通过
电势计分子团或者微粒子计算得出。
3. 杂化(共价)半径:即在有机分子分子中,某些原子团的杂化半径,给定离子的杂化球面半径,它描述的是在原子团的表面上的球形的真
正的半径,一般约等于普通原子的半径减去共价半径。
4. 静电半径:即离子团的静电半径,是指离子 - 离子结合作用的静电势能边界的长度的百分之八十,主要依据不同离子的大小而有所差异,
可用来评估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 表面半径:是指给定离子在物质表面上的半径,表面半径是一个物
理参数,它可以衡量表面和离子之间吸引力的强度和弱度。
化学离子半径比较专题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离子半径比较专题一、规律方法总结1、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一般要掌握以下规律:(1).对原子来说: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2)。
对离子来说:除符合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外,经常使用的比较原则是:①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相比较,阳离子比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比相应原子半径▁▁;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如O F Na Mg Al 223--+++、、、、),随着核电荷数的▁▁▁▁,离子半径▁▁▁▁。
2、微粒半径大小判断简易规律:(1)、同元素微粒:r 阳离子 ‹ r 原子 ‹ r 阴离子(2)、同主族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3)、电子层数相同的简单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3、判断三部曲第一步...先看电子层数,因为其半径大小的决定因素是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越大。
第二步...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看核电荷数,因为核电荷数的多少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次要因素。
而核电荷数越多,其半径越小。
第三步...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相同的情况下看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最小因素。
核外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此三步不可颠倒。
4、填空1)、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 (Na ) r(Mg) r(Al ) r (Si ) r(P) r(S) r (Cl )2)、同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Li) r(Na) r(K) r(Rb) r(F) r(Cl) r(Br) r(I)3)、同周期阳(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r(Na+) r(Mg2+) r(Al3+) r(P3-) r(S2-) r(Cl-)4)、同主族阳(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r(Li+) r(Na+) r(K+) r(F-) r(Cl-) r(Br-) r(I-)5)、同种元素的原子、离子,其电子数越多半径就r(Fe3+) r(Fe2+) r(Fe) r(Cl-) r(Cl)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半径r(O2-) r(F-) r(Na+) r(Mg2+) r(Al3+)二、例题部分例1: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
粒子半径大小的方法
判断粒子半径大小的方法一、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1、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原子半径2、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二、不同种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的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
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
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
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不同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4、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
三、隐含性质规律1、原子半径隐含性质规律在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半径越小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因此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由强渐弱,非金属性由弱渐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弱。
2、离子半径隐含性质规律(1)对于金属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与oh-结合能力越弱,则碱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弱,则氧化性越弱。
对于非金属阴离子,离子半径越大,与h+结合能力越弱,则酸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则还原性越强。
(2)对于阴阳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阳(阴)离子相同时,阴(阳)离子半径越大,其离子键越弱,熔、沸点就越低。
要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可以根据元素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判断,它们判断的口诀为:同层核大半径小,同族核大半径大.但是,这个口诀只能针对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对于其它微粒的比较,我们只要按照以下顺序操作即可(注意:需在可以比较的情况下).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可以这样理解,电子在原子核外按层排布,类似于洋葱,皮(层)多,洋葱(原子)的半径自然就大.②如果电子层数相同,则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多,则半径小.(解释: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越多,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核自然将电子的距离拉的更近!)③如果电子层数还是相同时,则比较电子数,电子数多,半径大(形象记忆:多"吃"了一个电子,则长胖了!解释:电子和电子之间存在一个排斥作用力,电子越多,相互之间的排斥越强烈,自然要占据更大的空间)钠离子<氧离子<铝离子在中学化学中,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是常见题型,相关规律总结较多,各类教辅资料都有详细介绍,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资料总结地较繁杂冗长(少则6、7条,多则10余条),甚至还有个别错误(如“电子层数多半径较大”等),学生普遍反映规律多且乱,不实用,运用较困难.笔者结合高中化学考查实际,总结出三条规律可以轻松破解这一难题.一、三条规律1.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结合原子所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判断,位于周期表左方、下方的原子半径大,位于周期表右方、上方的原子半径小,即“左下大,右上小”.需要强调的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是H,位于周期表左上方是特例.如r(Na)>r(Mg)>r(AI)>r(C)>r(N)>r(0)>r(F). 2.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如r(K十)>r(Na+)>r(U十),r(Cl一)>(Na十);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小半径大,如r(O2一)>r(F一)>r(Na)>r(Mg).3.同种元素原子、离子间半径大小比较:电子数多半径大.如:r(Na)>r(Na+),r(F一)>r(F),r(Fe)>r(Fe2十)......(本钠原子和氯原子都有三层电子,它们的等效模型是:钠的原子核的有1个正电荷,外围有1个电子围绕它旋转,而氯的原子核有7个正电荷,外围有7个电子围绕它旋转,钠的1个电子之受到1个正电荷的吸引力,而氯的每个电子受到7个正电荷的吸引力,所受到的吸引力比钠的电子大得多,所以氯原子的半径要小,钠原子的半径大 而钠离子的外层只有两层电子,且带正电,平均每个电子受到多余一个正电荷的吸引,氯离子的外层有三层电子,且带负电,平均每个电子受到不到一个正电荷的吸引,因此钠离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的半径1、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如:Cl->Na+O2-> K+2、相同结构的离子, 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 N3->O2->F->Na+>Mg2+>Al3+3. 同一主族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如: K+>Na+>Li+I->Br->Cl-一般来说,同周期主族元素,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少Na>Mg>Al>....>P>S>Cl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半径增加H<Li<Na<K<Rb<Cs<Fr离子半径:离子中电子结构相同的,价态越高半径越小同样是2-8-8结构的离子:S2- > Cl- > K+ > Ca2+同族的离子,从上到下,半径增加H+<Li+<Na+<...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依据——“三看规则”一看电子层数:在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在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三看电子数: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
离子半径比较方法
离子半径是指离子的原子或离子半径,常用的比较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电子云理论:根据电子云理论,离子的半径与其电子外层电子云的密度有关。
一般来说,正离子的半径比原子的半径要小,因为它失去了一个或多个外层电子,电子云收缩;而负离子的半径则比原子大,因为它增加了一个或多个外层电子,电子云扩张。
2. 等电子结构理论:根据等电子结构理论,具有相同电子数的离子具有相似的半径。
例如,氧离子O2-和硫离子S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因此它们的半径也相似。
3. 离子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结构也可以反映离子半径的大小。
对于具有相同阴离子的离子晶体,阳离子的半径越大,离子晶体的晶格越大。
例如,对于氯化钠晶体(NaCl),钠离子的半径比氯离子大,因此晶体的晶格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离子半径的比较方法是一种近似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离子半径受到离子电荷、配位数、配位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比较离子半径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总结
〔离子半径方法总结〕
小编免费分享我的老师告诉的离子半径比较规律,不简
洁,但也不罗嗦,很好用。
离子半径方法总结一种是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微粒,
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如硫离子铝离子,与原子半径
的顺序相反;另一种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单核),
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这里也只有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
子半径符合,如氧离子或氟离子半径钠离子或镁离子或铝离
子,但是记住氧离子半径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与原子半
径顺序一致。
(1)同一元素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钠
原子钠离子,氯原子氯离子
(2)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微粒,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
半径。
如氧离子锂离子
(3)同类离子与原子半径比较相同。
如钠离子镁离子
铝离子,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
(4)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单核),核电荷数越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