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产品质量法与电商平台责任

产品质量法与电商平台责任

产品质量法与电商平台责任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商品。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一些商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困扰。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在201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明确了电商平台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对产品质量法与电商平台责任进行探讨。

一、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目的,明确了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2.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规定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制度,通过抽样检验、定期检查等手段,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3.产品质量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他们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质量信息,对于产品质量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

4.产品质量的召回与索赔:规定了产品质量召回和索赔的程序和要求,企业需要及时处理和回应消费者的投诉,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电商平台的责任与义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平台成为了购物的主要渠道之一。

然而,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质量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电商平台作为产品的提供者,应当承担以下责任与义务:1.产品质量信息披露:电商平台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质量信息,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质量标准、价格、产地等,确保消费者能够正确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

2.商家资质审核:电商平台应当对入驻平台的商家进行资质审核,要求商家提供相关的质量认证和产品检验报告,确保商家销售的产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3.产品质量监管:电商平台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平台上存在的质量问题。

对于质量问题严重的商家,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下架商品、暂停合作等。

4.消费者维权保障:电商平台应当建立健全的消费者维权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产品质量一直是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各国普遍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产品质量法。

本文将探讨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并分析其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产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和意义产品质量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优劣的准则,它规定了产品在设计、制造、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应满足的要求。

一项合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不仅能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更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二、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1. 强制执行标准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强制性执行的产品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是由政府部门根据技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的,旨在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的要求。

例如,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2. 可选执行标准除了强制执行标准外,产品质量法还允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执行的产品质量标准。

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制定更高的质量标准,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例如,国际标准ISO 9001是一种可选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许多企业将其作为内部管理的参考依据。

3. 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产品质量法要求产品质量标准既包括过程标准,也包括结果标准。

过程标准关注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强调质量管理和控制;结果标准则关注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如外观、使用寿命等。

通过同时强调过程和结果标准,产品质量法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质量控制,并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要求。

4. 目标导向和风险导向标准产品质量法要求产品质量标准既具备明确的目标导向,又考虑风险导向。

目标导向标准注重产品在设计、制造和功能方面的质量要求,体现了消费者的期望;风险导向标准则强调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产品质量法通过目标导向和风险导向标准的要求,推动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

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遵守产品质量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产品质量法,并在其中明确了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的设立对于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质量标准。

一、法律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在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质量标准被明确定义为产品必须符合的一系列性能、规格和技术要求。

这些标准是通过相关标准化组织制定并正式发布的,具备法律效力。

法律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性能要求产品质量标准常常设定了产品的性能要求,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具备的特定功能或指标。

比如,对于电器产品来说,产品质量标准可能要求其在耗电量、使用寿命、安全性等方面满足特定的要求。

2. 规格要求产品质量标准还可以规定产品的具体规格,涵盖了产品的尺寸、重量、形状等方面。

这有助于消费者根据标准规格进行选择,同时也有利于生产者合理调整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技术要求产品质量标准还会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检测方法等进行相应的技术要求。

这有助于生产者掌握生产工艺的关键点,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并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便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二、产品质量标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产品质量标准的设立对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标准的存在强制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产品,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

标准明确了产品质量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这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形象和市场声誉,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质量标准的设立帮助消费者准确了解产品的质量水平,为购买合适的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标准规定了产品应该具备的性能和参数,消费者可以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产品比较和选择,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同时,标准的存在也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了消费者购买时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释义: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释义:第二十六条

第⼆⼗六条⽣产者应当对其⽣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不存在危及⼈⾝、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释义】本条是关于⽣产者对其⽣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及对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法定要求的规定。

⼀、本条第⼀款规定了⽣产者对产品质量负责。

这⾥所规定的⽣产者对其⽣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包括两⽅⾯的含义:⼀是指⽣产者必须严格履⾏其保证产品质量的法定义务,⼆是指⽣产者不履⾏或不完全履⾏其法定义务时,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产品质量责任。

所谓⽣产者的法定产品质量义务,是指⽣产者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为保证其⽣产的产品的质量必须作出⼀定⾏为或者不得作出⼀定⾏为。

⽣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者违反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履⾏或者不完全履⾏法定的产品质量义务时所应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

产品质量责任是⼀种综合责任。

包括承担相应的⾏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在本法第四章和第五章中,对⽣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产者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通过从事产品的⽣产活动以获取利润,谋求发展。

⽣产者⽣产的产品最终总要进⼊消费领域,为消费者使⽤。

⽣产者只有努⼒使⾃⼰⽣产的产品在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等质量指标上,都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才能满⾜消费者的需要,实现产品的价值,⽣产者也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存和发展。

鉴于⽣产者是产品的直接创造者,其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制造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全部特征和特性,产品的⽣产环节对其质量好坏具有根本的作⽤。

因此,法律规定,⽣产者必须对其⽣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者应当将保证产品质量作为其⾸要义务,通过强化质量管理,增加技术投⼊,增加产品的花⾊、品种、性能,改进产品售后服务等措施,不断提⾼其产品质量⽔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第三条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第四条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五条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六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第七条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八条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九条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准许企业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第十条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用户、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但是要防止重复抽查;产品质量抽查的结果应当公布;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但不得向企业收取检验费用;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第十一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第十二条用户、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有关部门应当负责处理;第十三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任人民法院起诉;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一节生成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十四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第十五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相应予以标明;四限期使用的产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相应予以标明;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第十六条剧毒、危险、易碎、储运中不能倒置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必须符合相应要求,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储运注意事项;第十七条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第十八条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第十九条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第二十条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二节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二十一条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贷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第二十二条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第二十三条销售者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第二十四条销售者销售的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本法第十五天的规定;第二十五条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第二十六条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第二十七条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四章损害赔偿第二十八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贷;给购买产品的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消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推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以下简称供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销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由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产品购销、加工承揽合同有不同约定的,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执行;第二十九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第三十条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入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三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成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象产品的销售者追偿;第三十二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产补助费等费用;造成积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霸费、抚恤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力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第三十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金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第三十五条因产品则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十六条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有关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第五章罚则第三十七条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八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九条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第四十条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一条生产者、销售者伪造产品的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公开更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第四十二条以行贿、受贿或者其他非法手段推销、采购本法第三十七条至第四十条所列产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三条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十五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可以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第四十四条伪造检验数据或者伪造检验结论的,责令更正,可以处以所收检验费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五条本法规定的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范围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出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调执行;第四十七条从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第四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对明知有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九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从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从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第六章附则第五十条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第五十一条本法自1993年9月1日起实施; 附:刑法有关条款第一百六十七条伪造、变造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奶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白五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或者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日期:1993年2月22日。

质量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

质量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

质量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在现代企业中,质量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以及符合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并分析它们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一、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一)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要求产品质量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1.《产品质量法》该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产品的质量安全、符合合同约定、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等。

企业应依法对产品进行检测、监督和管理,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企业对产品进行条码管理,保证产品的真实、准确、标准化,以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必须满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1.《环境保护法》该法规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履行的环境保护义务,包括减少和防治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2.《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控制排放、降低污染物浓度、实现废物综合利用等,以保护环境和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三)劳动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的质量管理也涉及到员工的劳动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1.《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等。

企业应依法落实这些要求,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2.《安全生产法》该法规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包括安全教育培训、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等。

二、质量管理的合规要求除了法律法规的要求,质量管理还需要满足各种合规要求,包括:(一)行业标准要求不同行业都有相应的标准,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应遵循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行业要求。

(二)ISO体系认证要求ISO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

简述中国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

简述中国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

简述中国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之一,产品质量在保证消费者权益和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管理产品质量,中国政府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并于2000年修订。

《产品质量法》是中国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法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产品质量基本要求。

《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包括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同时,还规定了产品质量的评价方法和程序,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二,产品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法》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等各方在产品质量方面的责任。

生产者应当保证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销售者应当保证销售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并提供产品质量信息;进口者应当保证进口的产品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同时,还规定了产品质量纠纷的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方式。

第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产品质量法》明确了国家对产品质量实施的监督管理措施。

包括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抽检和检验,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处置。

同时,还规定了对产品质量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方式。

第四,产品质量标志。

《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标志的使用管理,包括强制性的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标志和自愿性的中国质量认证(CQC)标志等。

生产者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必须按照规定使用相应的质量标志,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五,法律责任和处罚。

《产品质量法》明确了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法律责任和处罚的措施。

对于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将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

同时,还规定了消费者维权的方式和途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产品质量法》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质量认证活动,推动中国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

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产品质量法第十二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产品应当检验合格的规定,是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三、条文释义:一、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

产品在出厂前,都应当经过生产者的内部质量检验部门或者检验人员的检验,未经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产品质量“合格”,是指产品的质量指标符合有关的标准和要求。

作为合格产品,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2)符合生产者自行制定的产品质量的企业标准或技术要求,但该企业标准或技术要求不得与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抵触,并应保证产品具备应当具有的使用性能;对在产品买卖合同中约定了产品质量标准的,或者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了所采用产品标准的,或者生产者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了产品的质量状况的,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或质量状况。

二、对不合格产品,不得冒充合格产品出厂。

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产品。

不合格产品分为劣质产品和处理品,对劣质产品,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判定:一是看其是否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不符合上述标准的产品是劣质产品。

如电冰箱不符合国家用电安全标准,该电冰箱为劣质电冰箱;二是看其是否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不具备使用性能的是劣质产品。

如电冰箱不制冷,该电冰箱为劣质产品。

劣质产品不得出厂销售,更不得冒充合格产品出厂。

处理品是指不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仍有使用价值,但产品在使用性能上有瑕疵或者产品的质量与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所规定的质量指标、产品说明中明示的质量指标,以及以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不符的产品。

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难免会生产出一些残次品,这些产品在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出厂销售,但根据本条的要求,这类产品出厂时必须向消费者明示该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不得将这类产品冒充质量合格的产品出厂、销售。

产品质量法规范

产品质量法规范

产品质量法规范一、引言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证。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应当遵守相应的产品质量法规范。

本文将探讨产品质量法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执行。

二、产品质量法规的基本要求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之一。

企业应当通过了解和遵守适用的国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同时,企业还应当定期关注国家标准的变化,并及时进行产品更新和改进。

2.质量认证质量认证是企业证明产品符合特定质量标准的有效途径。

通过申请相关质量认证,企业能够向消费者和市场证明其产品质量可靠。

常见的质量认证标准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3.法律法规合规在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企业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这些法律法规涉及产品的安全性、质量标准、标识和标牌、产品召回等方面。

企业应当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来确保合规。

三、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保障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

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对消费者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并导致企业声誉受损。

通过遵守产品质量法规范,企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2.增强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优质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重要竞争力。

通过执行产品质量法规范,企业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3.提升企业形象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通过遵守产品质量法规范,企业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良好的企业形象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有效执行产品质量法规范的建议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和售后服务等环节,通过内部审核和监督,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标准要求。

经济法之产品质量法

经济法之产品质量法

经济法之产品质量法一、概述产品质量法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法律,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该法律规定了产品质量监管的相关要求和措施,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产品质量法是以以下基本原则为指导的:1.保护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法的核心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符合标准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依法监管:产品质量法强调依法监管的原则,要求相关监督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3.完善市场机制:产品质量法鼓励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促进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提升。

4.公开透明:产品质量法倡导公开透明的原则,要求企业应向消费者公示产品质量信息,以便消费者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三、主要内容产品质量法主要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1. 产品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可靠性和符合标准等方面。

企业在生产、销售产品时必须保证产品符合这些基本要求。

2. 产品质量监管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监管的主体和职责。

相关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依法履行产品质量监管责任。

同时,该法律还规定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问题的维权途径和程序。

3. 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相关标准应当科学合理,能够反映产品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

同时,该法律还鼓励企业自主制定更高的产品质量标准,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

4. 缺陷产品责任产品质量法对缺陷产品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当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损失时,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召回产品等。

5. 产品质量宣传和投诉处理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企业在产品质量宣传中的要求,要求企业向消费者公示真实、准确的产品质量信息,禁止虚假宣传。

同时,该法律还设立了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鼓励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投诉,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产品质量法,以下是两个产品质量法案例分析:案例一:汽车制造企业质量问题某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部分汽车存在安全隐患。

产品质量法相关法规

产品质量法相关法规

产品质量法相关法规一、产品质量法的背景和意义产品质量是保证消费者安全和满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产品质量法是为了监管和管理商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质量法的出台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培育公平竞争环境、加强产品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基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是我国最重要的产品质量管理法规之一,对于产品质量的监管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明确了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

1.质量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明确了生产者的质量责任,规定了生产者应当保证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质量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

同时,生产者还应当承担产品质量保证、召回和法律责任等。

2.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鼓励制定和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规定了相关单位应当对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监督。

3.质量检验产品质量法强调了质量检验的重要性,规定了产品质量检验的程序和要求。

生产者应当确保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上市销售。

4.质量投诉和召回产品质量法赋予了消费者质量投诉和要求召回产品的权利,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消费者可以要求生产者承担相应的退货、换货、赔偿等责任。

三、其他相关法规和标准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进一步完善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实施条例》该条例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进一步解释和细化,明确了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责和执法措施,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指导。

2.《产品质量基本要求》该标准是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进行具体规定,包括生产环节、产品性能和使用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3.《产品质量安全法》这是我国对于产品质量安全层面的法律法规,该法规对于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简述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简述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产品质量法是指对商品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法律规定。

在企业生产和销售商品过程中,必须遵守它的基本原则,以保证消费者权益和产品的质量可靠性。

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商品最基本的质量要求,产品必须能够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因此,在生产时应严格监管产品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生产环节等,并进行技术标准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实行等方面的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

二、合格性原则合格性是商品在市场上合法经营、生产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一个合格的商品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和符合消费者需求。

因此,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和经营者必须对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负责,确保产品达到合格性标准,对不合格产品必须停止生产和销售。

三、公平竞争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是指在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各生产和经营企业必须遵循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不得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如虚假宣传、低价倾销、垄断商品,以及挤占他人市场)等方式扰乱市场秩序、影响消费者利益。

四、保护环境原则保护环境原则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绿色、环保的方式,符合环保要求,减少污染,降低排放废弃物的危害,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态环境。

五、依法依规原则依法依规原则是指生产和销售企业必须遵循产品质量法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贯彻质量控制制度,保障商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一定要遵循基本原则,加强质量监管,以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这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产品质量法的质量控制要求

产品质量法的质量控制要求

产品质量法的质量控制要求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产品质量法是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格性而设立的一项法律法规。

产品质量法通过规定质量控制要求,促进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本文将介绍产品质量法的质量控制要求,并分析其在保障产品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一、产品质量法的背景和意义产品质量法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而制定的。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品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不合格的产品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和负面影响,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因此,通过制定质量控制要求,可以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安全性。

二、质量控制要求的主要内容产品质量法的质量控制要求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根据产品特点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格性。

2.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等环节。

企业应当建立质量控制档案,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数据,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质量检测和检验: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检验体系,保证产品出厂前的质量合格。

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检验方法,配备合格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和抽样检验。

4.召回和处置: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召回和处置制度,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和进行追溯调查。

如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不合格的情况,企业应当主动采取措施,包括召回、停产或者修复等,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5.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投诉处理:产品质量法要求企业公开产品质量信息,包括产品质量标准、质量认证等。

同时,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渠道,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产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并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以下是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1. 安全原则:产品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不能对使用者或公众造成伤害或危害。

2. 可靠性原则:产品应具有持久的性能,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其功能正常。

3. 适用性原则: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能够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运作良好。

4. 一致性原则:产品的质量应与其宣传和标识一致,不得误导消费者。

5. 可维修性原则:产品应设计为易于维修和保养,以确保长期使用时的性能和质量。

6. 可追溯性原则:产品必须能够追溯其制造和供应链过程,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于后续跟踪和解决质量问题。

7. 责任原则:制造商和供应商应承担对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责任,并为消费者提供适当的服务和保障。

8. 反欺诈原则:产品的市场宣传和宣传材料必须真实准确,不得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9. 法律合规原则: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律要求。

10. 持续改进原则:制造商和供应商应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并适时采取措施纠正和预防质量问题。

以上是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权益,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品质量法律法规

产品质量法律法规

产品质量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法律法规》一、引言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购买产品时,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质量。

而产品的质量则受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管。

本文将介绍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该法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首先,该法规定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任何生产、销售的产品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约定的质量要求。

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换货或者索赔。

3.其次,该法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生产者和销售者在销售产品前应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质量、性能、安全等相关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

而消费者则有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4.再次,该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受教育权和咨询权。

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提高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认知。

同时,消费者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构咨询和投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5.最后,该法规定了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追责机制。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相关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产品质量标准化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主要规定了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根据该法,国家对各类产品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该法还规定了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质量监督的制度。

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产品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对于通过质量认证的产品,应当标明相应的标志,方便消费者辨识。

四、生产者责任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生产者责任法》对产品生产者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该法规定了生产者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和安全负有的责任,以及对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遭受损害时进行的赔偿。

2.生产者应当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并提供充分的产品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以确保用户正确使用产品。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 适用性原则:产品质量法适用于所有产品,不论其种类、用途或者制造者。

2. 公平原则:产品质量法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公正、公平的评判,不偏袒任何一方利益。

3. 安全原则:产品质量法要求产品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 监管原则:产品质量法要求政府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5. 信息透明原则:产品质量法要求制造商必须提供准确、明确的产品质量信息,以便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6. 条件陈述原则:产品质量法要求制造商在销售产品时必须做出准确、明确的产品质量陈述,不能进行虚假宣传。

7. 追责原则:产品质量法要求制造商对其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如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制造商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8. 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产品质量法要求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退换货、维修保养、索赔等权利。

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 质量第一原则:保障产品质量是企业和生产者的首要责任。

2. 依法负责原则:企业和生产者应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履行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责任。

3. 技术措施原则:企业和生产者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 信息公开原则:企业和生产者应向消费者公开产品质量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真实、准确的产品质量信息。

5. 公平竞争原则:企业和生产者应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不得采取虚假宣传、恶意垄断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

6. 消费者权益优先原则:企业和生产者应始终将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 安全可靠原则: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技术标准,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8. 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企业和生产者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9. 追溯和召回原则:企业和生产者应建立追溯和召回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10. 相互协作原则: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应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

生产者应当使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哪些要求

生产者应当使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哪些要求

⽣产者应当使其⽣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哪些要求⽣产者应当使其⽣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哪些要求?店铺⼩编为⼤家整理关于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的⽂章,希望能给⼤家带来⼀定的帮助和参考,欢迎浏览。

⽣产者应当使其⽣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哪些要求《产品质量法》第⼆⼗六条规定:⽣产者应当对其⽣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不存在危及⼈⾝、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相关阅读:企业如何打假企业作为社会打假的主体,打假既是权利,⼜是社会责任。

企业打假,包含产品防假和专项打假两项⼯作。

产品防假应着重于提⾼技术含量和应⽤防伪措施。

进⾏产品防假,可能会提⾼成本。

如此⼀来,对销量依赖强的企业,就要在研发和营销⽅⾯下功夫。

专项打假的具体⼯作包括:统计区域销量;分析波动原因;考察卖场具体销售状况;联络中介机构和政府;参与诉讼和打假专项活动;总结知识产权保护经验。

企业打假,⼏多⽆奈?在竞争加剧的今天,打假成了企业家们的⼀块⼼病,对于加盟问题有⼼⽽⽆⼒,成了很多企业家的基本⼼态。

在现实的打假案例中,绝⼤的企业主都在想述说⼝⽔,打假之难,何时能够解决?对于政府的职能打假部门是有爱有恨,⽆法与其正常的⾏动配合,造成了企业必须⾃⼰主动的去进⾏打假活动,⽽幸好的是市场上有着第三⽅的商业打假维权公司,正是这些公司,在慢慢竖⽴着企业的打假决⼼,⽽于第三⽅合作打假的模式,不知那天也被政府列为:企业打假要充分利⽤中介资源。

1.企业打假畏⾸畏尾,为了防⽌客户群流失考虑很多,包括⾃⾝的企业形象、法律解决对⾃⾝销售的影响等等因素。

2.政府职能部门难在企业⾃⾝不愿扩⼤影响范围,很少提出要职能部门介⼊,没有企业的申请,他们也处在⼀个很尴尬的境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产品质量法》是一部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法律,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产品质量责任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方面,法律主要规定了国家关于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体制,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的热潮职能,系统地规定了生产者、经销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法律的另一方面是产品质量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限期改正、没收产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民事责任(对产品实行“三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要赔偿)、刑事责任(依据刑法和补充规定,对犯罪者处以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一是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对产品的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所采用标准的要求,不得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具备应有的使用性能。

二是产品的标识必须符合要求。

产品必须有合格证、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等;限期使用的产品必须有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涉及使用安全的产品必须有警示说明、警示标志。

三是企业的禁止性行为。

企业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不得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产品;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不得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不得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不得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等。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以下几种:
一是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生产者和销售者进行查询,向技术监督部门申诉,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是消费者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时,有权直接找商店要求修理、更换、退货、实行“三包”。

三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中的任何一方提出赔偿的要求,赔偿范围主要包括直接损失(医疗费、误工收入等)和间接损失(生活补助费等)。

消费者享有诉讼的选择权利。

此外,法律为消费者解决产品质量纠纷规定了四种处理问题的渠道,即通过协商解决、清消费者协会或技术监督部门调解、向质量仲裁机构申请裁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