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饲养技术2

合集下载

黄粉虫的繁殖技术

黄粉虫的繁殖技术

黄粉虫的繁殖技术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

黄粉虫各虫态期和长短,因气温的冷热而延长并缩短。

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尾,交尾后一二月内是产卵高峰期。

每只雌成虫产卵280~369粒,平均304粒。

交尾时间是在下午8时至凌晨2时,产卵于饲料上,卵乳白色,呈椭圆形,长约1毫米,室温25~27℃,以3~5天即可孵出幼虫,若室温在13.5~23℃,需经22~24天。

成虫在缺食时会吞食自已产下的卵。

怎样防治病虫害(1)螨类:螨类对黄粉虫危害很大,它造成虫体瘦弱,生长迟缓,卵孵化率低,繁殖力减弱。

一般多发生于7~9月份,气温过高,饲料温度大,料中有螨时。

防治方法:严防饲料带螨,有条件的均可将糠、麸隔水蒸20分钟消毒。

平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特别是在夏季雨天湿度过大时,尽量不投或少投过湿的青料。

发现螨时,及时把饲料拿到太阳下晒10分钟。

(2)干枯病:患病后黄粉虫头部、尾部干枯,最后全身枯干而死。

防治方法:在干燥高温季节,及时投放青料或洒水于地面降温。

(3)软腐病:病虫行动迟缓,粪便稀,病虫体变黑软烂,最后死亡。

本病多发于霉雨季节,室内空气潮湿,饲料过湿,放养密度过大或虫体受伤。

防治方法:发现软虫体要及时拿出,清除残食,停止投放青料,调节室内湿度。

用0.25克氯霉素或金霉素拌麦麸250克投喂。

蚂蚁、老鼠都是黄粉虫的大敌,平时要注意消灭。

黄粉虫的饲养1.生活条件1 温度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6℃---32℃,而生长发育最快是在35℃,当温度高于35℃时,生长发育速度下降,38℃时黄粉虫则会受热致死,但是,黄粉虫较耐寒,老龄幼虫可耐受-4℃,而低龄幼虫在0℃时即大量冻死,8℃时则开始生长发育。

上述温度是指群体内部的温度,一般来说群体内部的温度往往高于室内温度8℃一10℃。

如果室内温度达26℃时,就要采取降温措施,同时减少群体的密度,以免温度过高而热死。

美洲大蠊养殖技术

美洲大蠊养殖技术

美洲大蠊养殖技术美洲大蠊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也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生物资源。

它们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营养特点,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优质的食品、药材和肥料。

因此,美洲大蠊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提高我国的生物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洲大蠊的生物学特征美洲大蠊是一种昆虫,属于蜚蠊目,科名为美洲大蠊科,学名为Periplaneta americana。

它们体型较大,身长可达5-6厘米,体重在10-15克左右。

美洲大蠊的头部呈三角形,有两个长触角和两个复眼,嘴部发达,可以咀嚼各种食物。

它们的翅膀可以飞行,但是在养殖中通常会被剪去。

美洲大蠊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可以吃各种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肉类、鱼虾等。

它们的生殖能力强,雌性美洲大蠊每次产卵可达100-150枚,一年可产卵4-5次。

美洲大蠊的幼虫期为2-3个月,成虫寿命为6-12个月。

二、美洲大蠊养殖的优点1. 营养价值高:美洲大蠊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等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是一种优质的高蛋白食品。

2. 生长速度快:美洲大蠊的生长速度很快,从幼虫到成虫只需要2-3个月时间,可以实现快速养殖。

3. 适应性强:美洲大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可以在较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生存,对食物的适应性也较强。

4. 经济效益好:美洲大蠊的养殖成本较低,但是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也较高,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美洲大蠊养殖技术1. 环境要求美洲大蠊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但是需要保持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

一般情况下,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控制在50-70%左右,通风要保证空气流通,避免出现异味和病菌滋生。

2. 饲料选择美洲大蠊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可以吃各种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肉类、鱼虾等。

在养殖中,可以选择一些廉价的饲料,如废弃蔬菜、水果、面包屑、豆腐渣等,也可以选择一些高蛋白的饲料,如鱼粉、虫粉等,以提高美洲大蠊的营养价值和生长速度。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附属于 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

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喂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具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

因干燥旳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1形态特性黄粉虫为全变态昆虫,其毕生(指一种生长周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卵:椭圆形, 乳白色, 表面有斑纹。

卵长(1.72±0.27)mm , 卵宽(0.91±0.09)mm 。

8月份室内喂养所产卵旳孵化率为88.24%。

幼虫:身体细长, 呈圆筒形, 老熟幼虫体长(24~29)mm ,初孵幼虫为乳白色, 后变为黄褐色, 各节背面前中文学名 黄粉虫别 称 面包虫界 动物界亚 门 六足亚门亚 纲 有翅亚纲亚 目 多食亚目属 粉甲属 拉丁学名 Tenebrio molitor 二名法 Tenebrio molitor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目 鞘翅目 科 拟步甲科 种 黄粉虫后缘淡褐色,节间及腹面为黄白色,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壳宽比较稳定,是幼虫分龄旳重要根据。

蛹:幼虫长到50天后,长约2-3厘米,开始化蛹。

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

蛹旳两侧呈锯齿状,棱角。

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成虫:扁平长椭圆形,体长(13.02±0.91)mm,体(4.11±0.33) mm ,刚羽化成虫旳鞘翅为米黄色,前胸背板为褐色, 3h后鞘翅变为红褐色, 3~4d后,成虫鞘翅颜色变为黑褐色,触角念珠状,第3节长度短于第1、2节之和,末节长宽相等,且长于前一节,鞘翅表面刻点很密。

成虫旳产卵前期约为3~5d,卵多为散产,既可产在饲料中,也可产在饲料底层旳纸上。

成虫在通过20目筛旳上层疏松麦麸饲料中产卵,有97.4%旳卵都产于纸上,而在同等厚度(5cm)条件下,用面粉替代麦麸,只有21.4%卵产于纸上,没有饲料时成虫一般不产卵或产卵很少。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

一、黄粉虫工厂化养殖技术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

原为一种仓储害虫。

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鞘翅目。

拟步行甲科。

粉甲属。

其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饲料之首。

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国内外著名动物园都用其做为繁育名贵珍禽和水生动物的肉食饲料之一。

黄粉虫原产于南美洲国内外均有民间饲养的纪录。

约有100年的饲养历史。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由北京动物园从苏联引进,以后逐渐传播至全国各地,成为民间观赏禽鸟和养蝎等行业的活体动物蛋白饲料的支柱。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虫体含蛋白质56.8%,脂肪28.2%,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动物生长必须的17种氨基酸。

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达874.9毫克,其个种营养成分居各类饲料之首。

据测定1公斤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5公斤麦麸.20公斤混合饲料和1000公斤青饲料的营养价值。

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是发展特种动物养殖理想的蛋白饲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国内外都喜欢吃黄粉虫,常吃黄粉虫,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抗疲劳、延缓衰老及降低血脂,促进胆固醇代谢功能,开发成功的“野葛昆虫蛋白粉”,填补了国内昆虫食品的空白。

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前景看好。

黄粉虫是饲养家禽及鱼、龟黄鳝、罗非鱼、牛蛙、林蛙、娃娃鱼、蝎子、蜈蚣、蛇等特种养殖不可多得的极好饲料。

用黄粉虫配合饲料喂幼禽,其成活率可达95%以上,喂产蛋鸡产蛋量提高20%,用黄粉虫喂养全蝎等野生药用动物,其繁殖率提高2倍。

黄粉虫虽然身价不凡,但饲养极为简单,只要容器内壁光滑能防逃即可。

成本低经济效益高,10平方米内立体生产每月可出200—400公斤。

饲养黄粉虫不受地区气候条件限制。

一个家庭妇女利用业余时间饲养20份虫卵年收益1万元以上。

二、黄粉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其品系分化1、黄粉虫的分类地位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在昆虫分类学中属于翅目,拟甲科,粉甲属。

饲养苍蝇的方法是什么优秀2篇

饲养苍蝇的方法是什么优秀2篇

饲养苍蝇的方法是什么优秀2篇苍蝇是一种会传染多种细菌性病毒的昆虫,但研究发现,苍蝇体内有多种抗生素、抗菌肽等抗菌物质,它们可以抵抗甚至消灭细菌,合理地把它们利用起来,做好防范工作,也可以为人类造福,蝇蛆内不含任何毒素,可以安全食用,而且它体内蛋白质含量很高,维生素E含量也很高,那苍蝇怎么养殖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2篇《饲养苍蝇的方法是什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蝇蛆的养殖技术篇一1、育蛆房。

与种蝇房相似,室温保持在26-35℃,湿度65%-70%,室内有育蛆架、育蛆盆、温湿度计及加温等设施。

幼虫怕光不需光照。

2、饲养方法。

育蛆盆内先装入5-8厘米厚用禽畜粪为主配成的混合食料,湿度65%-70%,然后,按每1千克食料放入1克蝇卵的比例,经8-12小时卵即孵化成蛆,每1千克猪粪可育蛆0.5千克。

3、蛆粪分离。

蛆经5天的养育即已老熟,除留种需化成蛹外,作饲料之蛆应收集利用,方法是采用“强光筛网法”或“缺氧法”逼其逃离食料进行分离。

鲜喂后余之蛆经烤干加工成蛆粉后即可代理鱼粉配制混合饲料蛹种选留。

蛆化成蛹后用筛网进行蛹料分离,然后挑选个大饱满者留种;暂不用之蛹可放入冰箱内存放15天;冬季应将种蛹移入室内保温越冬。

苍蝇的生长过程篇二苍蝇的生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卵、蛆(幼虫)、蛹、苍蝇(成虫)。

1、卵:苍蝇孵化后,经过3天至5天的人工饲养,开始交配,繁殖产卵,产卵期5-10天;接卵饲料要提前发酵,掌握水分程度及配比;蝇卵提取后马上进入孵化房进行孵化,根据季节调整温度孵化房温度、湿度及通风时间;蝇卵的孵化时间一般为8-24小时,孵化完成后,可以准备放入蝇蛆池养殖。

2、蝇蛆虫(幼虫):根据孵化幼虫的密度分配下种(注:幼虫密度太小,幼虫发育生长大,但产量过低;密度过大,导致营养不够,蛆虫个头变小);蛆池下种基层料配比要求(新鲜猪粪便水分不能太多或太少,基层料没掌握好会严重影响幼虫的发育生长,甚至导致死亡);蝇蛆虫夏季约4天成熟,冬季约6-8天成熟;根据目前的蝇蛆养殖技术,一年四季都可养殖蝇蛆。

蚂蚱的养殖方法

蚂蚱的养殖方法

蚂蚱的养殖方法蚂蚱又叫蝗虫,蚂蚱在田间会啃食庄稼,严重降低产量,影响农民的收益,令农民们都很头疼,不过近年来养殖蚂蚱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养殖项目,它体内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益处,烹饪起来非常美味。

蚂蚱养殖方法有哪些?蚂蚱的养殖方法1、场地选择: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僻静的地方,东西走向,棚养。

棚宽3~5米,长因养殖多少而定,场地应略高出周围地面。

另也应远离棉田、果园等经常喷施农药的地方,以防蚂蚱中毒死亡。

2、种卵孵化:蚂蚱卵很小,外壳很薄,在孵化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一旦碰破就会影响孵化率。

对刚引进的种卵要及时孵化,具体做法是:先在养蚂蚱的大棚内找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细耙平,然后把种卵均匀撒在上面,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即可。

此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如果棚内温度在28℃~33℃,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

若利用土粪发酵的温度来孵化种卵,效果更佳。

3、幼虫管理:刚孵化出来的蚂蚱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采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一些单子叶的嫩草。

所以在蚂蚱未孵化之前应在棚内种上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作为蚂蚱的开食饲料,这样能减少幼蚂蚱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长速度。

4、成虫管理:只要温度适宜、饲料充足,蚂蚱每5~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时间为20分钟左右,共蜕5次皮,所以蚂蚱从出壳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

其间的管理重点是:蚂蚱每蜕一次皮为一龄,三龄以前的蚂蚱采食量不大,生存能力差些,所以应精心管理,如遇大雨,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大棚,三龄之后就不怕下雨了。

三龄后的蚂蚱采食量大增,每天都要供给充足的鲜草让其吃足吃好加快生长。

30天左右蚂蚱蜕掉最后一次皮,长出了长长的翅膀,进入成年,先后开始交配产卵。

5、成虫产卵:长出翅膀的蚂蚱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发育,大都开始交配产卵了。

雌蚂蚱将卵产于土内2~3厘米处,每只蚂蚱每次产卵60~80粒,最多可达100粒。

昆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昆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昆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标题:昆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昆虫养殖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

本文将介绍昆虫养殖的基本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这一领域。

正文:第一节:昆虫养殖方法1. 确定养殖品种在进行昆虫养殖之前,需要明确选择养殖何种昆虫。

常见的昆虫养殖品种包括蚕蛹、蓟马、黄粉虫等。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2. 提供合适的环境不同昆虫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所以要提供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养殖床基质等。

在蚕蛹养殖中,温度应保持在25-2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

而黄粉虫适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湿度适中的环境中。

3. 提供合理的饲料昆虫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供合理的饲料。

可以直接采集自然界中的植物作为饲料,也可以通过人工培育植物来提供。

例如,在蓟马养殖中,我们可以通过种植菊苣等蔬菜为其提供饲料。

第二节:昆虫养殖注意事项1. 安全防护昆虫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防护,避免昆虫叮咬或蜇伤引发不良反应。

在接触有毒性昆虫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进行保护。

2. 防止疾病传播昆虫容易患病,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病害的防治。

定期巡查昆虫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可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病害防治措施。

3. 合理管理养殖环境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适宜度对维持昆虫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清理饲养床基质、调整温湿度等,确保良好的养殖环境。

4. 规范放养量和密度在昆虫养殖中,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资源竞争,影响昆虫生长和繁殖。

因此,应根据昆虫适宜的放养量和密度进行合理管理。

第三节:昆虫养殖经济效益探讨昆虫养殖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昆虫养殖可以提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另一方面,昆虫及其产物还可以应用于农业肥料、动物饲料和制药等领域。

因此,昆虫养殖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结论:昆虫养殖是一个兼具市场需求和生态效益的领域。

昆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昆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昆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昆虫的养殖是一种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新兴养殖方式。

无论是为了益虫的繁殖,还是为了昆虫的生态利用,昆虫的养殖都需要遵循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昆虫养殖的基本方法和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进行昆虫养殖。

正文:第一部分:昆虫的养殖方法1. 选择合适的品种: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适宜养殖环境和用途,因此在开始养殖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养殖目的,并选择适合该目的的昆虫品种。

比如,蜜蜂适合进行蜜蜂养殖,蝉可以用于蚕业,香椿蚕适合用于食用等等。

2. 准备合适的养殖场所:养殖场所的选择要考虑到昆虫的对环境的要求以及我们的养殖目的。

一般来说,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场所是较为理想的养殖环境。

而且要注意避免昆虫接触到农药、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因素。

3. 提供合适的养殖材料和食物:昆虫的养殖材料和食物非常重要。

根据不同的昆虫品种,我们应该提供相应的合适的材料和食物。

比如,蜜蜂需要蜜蜂箱作为养殖材料,并提供花蜜作为食物;蚕需要桑树叶作为食物等等。

确保提供足够的养殖材料和食物可以保证昆虫健康的生长和繁殖。

第二部分:昆虫养殖的注意事项1. 注意昆虫的生长周期:昆虫一般都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因此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要了解清楚昆虫的生长周期,并根据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养殖措施。

比如,蚕的生长周期包括蛹、蛹化期、蛹到羽化期等阶段,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调整蚕箱环境和提供合适的食物。

2. 控制天敌:在养殖过程中,昆虫常常会受到各种天敌的袭击,如害虫、寄生虫等。

为了保证昆虫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天敌的数量。

可通过人工摘除害虫或者使用生物防治措施来保护昆虫。

3. 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昆虫的养殖环境要保持高度的卫生。

定期清理养殖场地和养殖材料,确保干净无害;避免过多使用化学药物,对昆虫产生负面影响。

4. 确保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不同昆虫对于湿度和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我们需要根据昆虫的习性和需求,调整养殖环境的湿度和温度,确保昆虫的生长和繁殖。

昆虫饲养的技术2

昆虫饲养的技术2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选用人工饲料饲养 选用人工饲料饲养昆虫有很 多优点: 1)不受气候和寄生等因子的限制,能在室内长年 和大量饲养; 2)不受寄生、捕食和污染等因子的干扰: 3)饲料营养稳定,能获得生理标准划一的试验 用虫; 4)饲料成分能控制变动,可以研究昆虫的取食需 要和营养需要,也可以测试植物提取物或化学物 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等。
实验方法
蛹的收集 将绿色的熟幼虫用毛笔收集起来,放入干 净并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皿内放入少量 甘蓝叶,再用保鲜膜将培养皿封住,并用 昆虫针在保鲜膜上扎数孔。2-3天后,大部 分虫子化蛹。 羽化 将蛹放入养虫箱内羽化
常见昆虫的饲养方法-小菜蛾
实验记录: 1.详细记录小菜蛾的各发育阶段的变化过程; 2.统计分析各组的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
三 、饲养评价
1.饲养效果评价存活率和生长发育指标较为常用。 存活率有两种表达法,一是计算幼虫存活率,即自初孵化 到化蛹前(或饲养试验终止)的存活率;二是计算从卵到 成虫的存活率,即成虫的获得率。前者主要在一般饲养评 价中使用,指标达85%以上为佳;后者常在评价较大批 量饲养或大规模饲养时使用,指标达75%以上为佳。 生长发育的考察指标很多,如化蛹率、平均蛹重、羽化率、 平均产卵量和孵化率等。饲养目的不同,考察的项目和指 标有时也不同。试养新的虫种或进行配方筛选时,主要考 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产卵量和孵化率。如这些项目的 指标达到自然界正常生长的70%时,可认为饲养是基本 成功的。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4.饲养器具 饲养昆虫的工具,可根据昆虫的种类、生活特点 和节约的原则,自行设计制作。常见的有瓶、盆、 盒、罐、缸、皿、橱等都可以进行昆虫的饲养。 培养皿适于饲养幼虫,便于观察。 指形管适于单体饲养小形昆虫, 养虫纱罩适于饲养喜欢干燥通风环境的昆虫。也 能直接罩在田间植株上进行田间饲养。 地下昆虫饲养时需在饲养器中装入土壤,种植所 需的植物。然后将地下昆虫放入土壤中的植物根 系附近。

如何饲养螳螂的养殖方法(2)

如何饲养螳螂的养殖方法(2)

如何饲养螳螂的养殖方法(2)螳螂人工饲养技术A.饲养用具的准备:卵鞘内的卵开始孵化前(气温升至20℃前),应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

饲养螳螂的用具有:20孔铁纱制做的200厘米×100厘米×150厘米的木笼数个;直径30厘米、高50厘米的铁皮框纱罩数个;选择防涝、通风的适宜地点种植或移栽短小的多年生的灌木数丛,作为螳螂栖息之地,也是防止互相残杀的隔离物;直径35厘米的花盆及盆栽植物数盆;放人工饲料的小盒和刀具;保存饲料的冰箱或冰盒。

B. 天然活饲料的准备: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无沦若虫期或成虫期,都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尤其是3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很难饲养成功。

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

主要有蚜虫和家蝇。

蚜虫繁殖力极强,且易饲养。

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

家蝇可用人工配制的饲料大量饲养(参见蝇类饲养部分)。

C. 人工饲料的配制:3龄后的螳螂若虫食量较大,只靠有限的活饵料很难满足其在人为控制下大量成活和完成交配产卵过程,因此,必须配制人工饲料,以补充活饲料的不足。

葛德成等(1986年)报道了较为成功的人工饲料配方。

配方1:先将250毫升清水(最好是无菌无毒的蒸馏水)倒入容器中,先取其中的少量水,将5克酵母片捣碎放入水中溶解,然后将50克鸡蛋黄、20克蜂蜜、20克蔗糖全部倒入量好的清水中,经过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锅中蒸沸,冷却后备用。

配方2:将清水130毫升倒入容器中,取其中少量水将3克琼脂煮溶。

将40克搅拌好的鲜鸡蛋,20克蚜虫粉(将蚜虫晒干或烘干后研磨成粉),10克蜂蜜,同时倒入剩下的清水中,经充分搅拌,再与溶解后的琼脂浆混合后拌均匀,一同倒入锅中煮沸,即刻倒入清洁容器中,冷却后备用。

配方3:将100克鲜猪肝(其他动物肝也可)洗净切碎剁烂成糊状,加入蔗糖50克,拌匀备用(此方应随配随用)。

蝴蝶吃什么

蝴蝶吃什么

蝴蝶吃什么蝴蝶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种类丰富,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那么蝴蝶吃什么?附养殖技术介绍!一、蝴蝶吃什么1.幼虫蝶类幼虫的取食对象因虫种而各有不同,大多数幼虫嗜食叶片,有些种类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还有一些种类蛀食嫩荚或幼果,例如豆荚灰蝶蛀食嫩豆荚,栀子灰蝶蛀食栀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数种类的幼虫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专以竹蚜为食,这种肉食性的蝶类是并不多见的益虫。

2.成虫大部分蝴蝶吸食花蜜,就吸食花蜜的蝴蝶来说,它们不仅只吸花蜜,而且爱好吸食某些特定植物的花蜜,例如蓝凤蝶嗜吸百合科植物的花蜜,菜粉蝶嗜吸十字花科的植物的花蜜,而豹蛱蝶则嗜吸菊科植物的花蜜等等,部分不吸食花蜜的蝴蝶有竹眼蝶吸食无花果汁液,淡紫蛱蝶吸食病栎、杨树的酸浆,还有一部分蝴蝶会吸食葡萄的肉,在葡萄地中常见蝴蝶吸食。

二、蝴蝶养殖技术1.蝶种来源蝶种来源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野外采集种源,如卵、幼虫、蛹、成虫等均可采集,二是向蝴蝶养殖单位和个人购买稀有优质蝶种,无论是自采还是购买,均应对照蝴蝶彩图和蝴蝶检索表,以鉴定其种类和鉴别真假。

2.饲养设备蝴蝶的养殖方法与养蚕相似,饲养笼为用木条制成长2m、宽1.5m、高1.8~2m的木架,上覆16~18目铜纱、铁纱或尼龙布即可。

3.产卵孵化野捕蝴蝶必须雌雄配对或已交配正在产卵的,一般雌蝶喜欢在叶面、果面、平滑枝干或粗糙缝隙处产卵,室内饲养应根据各种蝴蝶的不同习性准备适宜的产卵场所,如折叠的纸条、谷草、枝干、纱布等,卵期要注意保湿,可用湿纱布覆盖,过干会降低孵化率。

4.幼虫饲养大多数蝴蝶幼虫以植物叶片、茎秆、花果为食,可采集饲喂,用不了的可插瓶或用湿棉球包根以防萎蔫,饲养密度以每10平方厘米1~2只为宜,某些具相互残杀性的蝶种,密度宜稀或单只饲养,幼虫发育至5~6龄后化蛹。

昆虫养殖环境保护技术

昆虫养殖环境保护技术

昆虫养殖环境保护技术随着市场对昆虫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昆虫养殖业逐渐兴起。

然而,昆虫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养殖环境,以确保昆虫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昆虫养殖环境保护技术。

一、合理规划养殖场地选择适宜的场地是保护养殖环境的基础。

首先,应选择距离居民区、农田和水源等敏感区域一定距离的场地。

其次,应考虑场地的排水条件和适宜的光照条件。

养殖场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水源污染。

同时,对于日光养殖的昆虫,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场地,以提供养殖所需的自然光。

二、控制废弃物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是昆虫养殖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合理处理废弃物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首先,可以采取分类处理的方式,将废弃物按照可回收和难以回收的性质进行分类处理。

其次,可以将可回收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制作肥料或其他农业用途的再利用。

对于难以回收和处理的废弃物,应采取安全合规的处理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昆虫养殖过程中需要用到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首先,应控制用水量,避免浪费。

其次,可以收集和处理昆虫养殖过程中的废水,将其进行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同时,还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降低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四、合理使用饲料昆虫饲料的选择和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大。

应优先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饲料,并合理控制饲料的用量。

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可以通过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制定科学的投喂方案等途径实现。

五、定期监测和评估对养殖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监测内容可以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噪音等方面,以确保环境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此外,还可以将监测结果与先进的养殖环境管理技术相结合,对养殖环境进行优化调整。

六、推广环保养殖理念推广环保养殖理念是促进昆虫养殖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撰写专业文章等形式,向养殖户宣传环保养殖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指导,以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皇竹虫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皇竹虫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皇竹虫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皇竹虫又称圆缘夜蛾,是一种以皇竹为食的昆虫。

其幼虫体长约2厘米,外观呈绿色带黄色斑纹,寿命较短。

皇竹虫养殖是一项逐渐兴起的产业,在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下,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皇竹虫的养殖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正文:一、皇竹虫养殖方法1. 准备工作在开始养殖之前,需要为皇竹虫准备一个适宜的养殖环境。

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的场所,用竹笼或饲养箱装入养殖基质,并保持较好的通风条件。

此外,购买一批健康的皇竹虫种苗作为养殖群体。

2. 饲养基质皇竹虫以皇竹叶为主要食物,因此需要在养殖箱中铺设足够的新鲜皇竹叶作为饲料。

为确保饲养基质的绝对新鲜,应在每天将虫箱打开换一次新叶。

3. 温湿度控制对于皇竹虫的养殖来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温度保持在25℃-30℃之间比较合适,湿度保持在70%-80%左右。

可以通过使用恒温恒湿设备来进行温控湿度调节。

4. 病虫害防治皇竹虫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及时清理虫体及排泄物。

其次,用专用药剂喷洒虫箱,定期消毒。

另外,若出现大规模感染虫体的情况,要及时进行灭菌处理。

二、皇竹虫养殖注意事项1. 物理隔离为了避免虫体逃亡或者出现扩散,应该采取有效的物理隔离措施。

可以使用带有网格结构的养殖箱、筐等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防止毛孔变大导致虫体逃逸。

2. 饲料选择皇竹虫是一种以皇竹叶为主要食物的昆虫,在养殖过程中,选择新鲜、无农药残留的皇竹叶作为饲料是至关重要的。

需谨慎使用农药,以免对皇竹虫产生不良影响。

3. 繁殖规划在进行皇竹虫养殖时,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繁殖规划。

通过控制虫体的数量和年龄结构,合理利用资源,达到高效养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4.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虫体的生长情况、繁殖情况和饲料消耗情况等,并及时调整养殖条件,以保证养殖效果的稳定与优化。

禾虫养殖知识点汇总大全

禾虫养殖知识点汇总大全

禾虫养殖知识点汇总大全禾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和科研实验。

它们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备受养殖者的青睐。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禾虫养殖相关知识,本文将从禾虫的饲养环境、饲料选择和生长发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饲养环境禾虫的饲养环境对其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禾虫的饲养环境的几个关键点。

1. 温度和湿度禾虫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0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70%左右。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禾虫的正常生长发育,湿度过高则容易导致饲料发霉腐烂。

2. 光照条件禾虫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一般适合在昏暗或者间接阳光照射下生长。

过强的光照会使禾虫产生逃避的反应,导致禾虫群体的分散。

3. 通风条件禾虫饲养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证空气流通和湿度控制。

过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禾虫积水和发霉。

二、饲料选择禾虫的饲料选择是禾虫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禾虫饲料。

1. 菜叶类禾虫可以以菜叶类作物(如萝卜叶、莴苣叶等)作为饲料,这种饲料营养丰富,容易获取。

2. 种子类禾虫的饲料还包括各种种子,如小麦、玉米等。

这类饲料要事先研磨成粉末,以便禾虫摄食。

3. 有机废弃物禾虫还可以以有机废弃物为饲料,如腐烂的水果、蔬菜等。

这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饲料选择。

三、禾虫的生长发育1. 幼虫期禾虫的幼虫期为其生命周期中的快速生长期。

幼虫期一般持续7-10天,这个阶段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促进幼虫的生长。

2. 蛹期禾虫在幼虫期结束后会进入蛹期,这个过程一般持续5-7天。

蛹期是禾虫进行蜕皮和变态的关键时期,需要提供安静的环境以保证顺利完成。

3. 成虫期禾虫在蛹期结束后孵化成为成虫。

成虫期一般持续10-15天,这个阶段是禾虫进行交配和产卵的时期。

四、疾病防控在养殖过程中,禾虫可能会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

为了保证禾虫的健康生长,需要进行疾病的防控。

1. 清洁消毒定期对禾虫饲养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可有效防止病害的传播。

黑水虻养殖技术3篇

黑水虻养殖技术3篇

黑水虻养殖技术第一篇:黑水虻养殖技术介绍黑水虻,是一种常见的生态昆虫,也是一种适合养殖的经济昆虫,它可以用来制作蛋白粉、鱼饲料、鸟饲料等产品。

相对于传统的动物蛋白饲料,黑水虻蛋白饲料有着更多的优势,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就是价格更为低廉。

黑水虻因其肥胖的外观和昏昏欲睡的行为也被称为“睡蝇”,所以在一些地区也有睡蝇养殖或肥蝇养殖之称。

本篇将介绍黑水虻养殖的基本要求及技术指导。

1.母虻和父虻的配对要想顺利完成养殖,首先需要进行母虻和父虻的配对。

配对的时候最好是将一对母虻和一对父虻放在一个小笼子里,让它们自由地在笼内交配。

两天之后,可以将母虻和父虻分别收回自己的养殖箱,等待母虻产卵。

需要注意的是,配对时应尽量选择体形健康、强壮有力的黑水虻进行配对。

2.养殖箱的准备为了确保良好的养殖效果,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大小合适、深度较高的养殖箱。

箱子要有盖,这样不但可以防止蚊虫和其它昆虫的侵入,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光照和气温。

为了方便饲养,可以将底部放置一个符合要求的垫料,这种垫料可以帮助黑水虻排泄并吸收液体。

3.养殖环境的调节黑水虻的养殖环境对于养殖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在环境调节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可以促进黑水虻的生长和繁殖。

(2)湿度控制:湿度在60%-70%之间,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和繁殖环境。

(3)养殖箱内部的光照:应该保持光线充足,建议在白天让光线进入养殖箱,晚上再拉上遮光布控制光线。

(4)通风:在养殖箱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通风不良会导致箱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从而导致黑水虻的患病率增加。

4.黑水虻的饲料黑水虻的饲料种类较多,包括水蜜桃、香蕉、苹果、菜叶、面包和蛋白等。

需要注意的是,黑水虻天生好食腐肉,尽量不要将其投放新鲜食物,应该使用一些快要变质的食材,这样可以保证它们的健康和营养。

第二篇:黑水虻养殖技术实践1.养殖箱的制作为了更好的养殖黑水虻,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标准化的养殖箱。

蜈蚣的繁殖方法有哪些(2)

蜈蚣的繁殖方法有哪些(2)

蜈蚣的繁殖方法有哪些(2)蜈蚣养殖的方式一、常温养殖常温养殖即完全依赖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来进行蜈蚣养殖,随着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蜈蚣也相应地出现复苏期、生长繁殖期、催肥期和冬眠期几个过程。

常温养殖具有如下特点:①技术简单,管理方便;②投资少,无需建造暖房及安装取暖设备。

因此常温养殖是一种较好的养殖形式。

从立冬到小雪前后,气温逐渐下降至10℃以下,蜈蚣开始进入冬眠状态。

这时要在养殖池内盖草帘防止寒风吹袭。

在整个冬季养殖池半月通风一次,同时往池内垛体四周洒水保证垛体潮湿,给蜈蚣提供一个良好的越冬场所。

这一切操作活动均应选在风和日丽的中午进行,时间以2小时左右为宜。

立春后气温回升,蜈蚣慢慢苏醒,气温上升至15℃时,少数蜈蚣开始出来活动。

气温升至20℃时大部分蜈蚣开始出来活动觅食,这时蜈蚣处于恢复期,活动和消化能力都不旺盛,这期间应少量喂食,循序渐进,逐步增大喂食量,切忌大量喂食,以免造成腹涨死亡。

同时还要注意对意外寒潮的保温工作。

随着气温的继续升高,可适量增大饲料投喂量,清明至小满,气温增至25℃左右,绝大部分蜈蚣出动觅食,消化能力强,食量大增,这时应供应充足的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同时由于气温升高,池内水分蒸发加快,因此必须每日往池内喷洒足量的水分,随着气温的升高喷水量逐渐加大,蜈蚣进入最佳生长期,活动量大,食量骤增,生长发育旺盛,蜈蚣的产卵及孵化都在这段时间内进行。

秋季气温下降,当年孵出的小蜈蚣已长至5~7厘米,由于小蜈蚣的生长发育特别快,体内的脂肪积蓄较少,为保证其良好过冬,必须供应足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肉、蛋及豆腐类食物,使其储存足够的脂肪及能量,为期安全越冬打下基础。

二、加温养殖蜈蚣的加温养殖又称无冬眠养殖,即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打破蜈蚣的冬眠习性,使其一年四季都处于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

加温养殖最关键的设备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条件的暖房。

这些暖房可以新建,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民房、塑料大棚改造,无论那种暖房都必须符合以下四项原则:第一,经济实用;第二,具备加温和保温条件;第三,能保持较好的通风;第四,结构科学合理,便于管理。

家养昆虫喂食手册螳螂2

家养昆虫喂食手册螳螂2

家养昆虫喂食手册螳螂2一:饲养盒1.按照螳螂大小选择螳螂饲养盒:为保证螳螂正常生长发育,螳螂饲养盒的高度必须>螳螂体长2倍,饲养盒的长与宽或者半径必须>螳螂体长的1.5倍。

因为螳螂蜕皮时喜欢倒挂,有时候侧挂在饲养盒壁,但更多时候蜕皮是倒挂在盒子顶部,所以高度很重要。

所以当螳螂长大,原来的饲养盒不够大时,需要更换饲养盒。

(1)网箱网箱可大可小,可购买也可自制,可加底可不加底。

优点是方便清理,通风好,通透适合观察,不需要另设攀爬。

缺点是几乎无法控温控湿,只适合家里温湿度合适的使用、体重较大的大型螳成体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导致爪钩劳损、螳螂捕食时容易损坏纱网。

(2)酱料杯酱料杯比较小,适合几乎所有螳螂的低龄若虫使用(3)树栖盒树栖盒有大有小,适合斧螳和花螳使用。

优点是容易控温控湿。

缺点是清理时比较麻烦、不太通风。

(4)其他盒以及饲养盒的DIY制作光盘盒适合做成中号树栖盒、艾拉米苏有一款蛋糕盒适合做大号树栖盒、蝈蝈笼适合给成体大型螳使用、以及将树栖盒改成半网箱等…(手残党学不会、手巧则无师自通,故不多做阐述)2.攀爬的布置螳螂喜欢栖息在盒子侧壁或者倒挂在顶部,盒子光滑表面不适合其攀爬。

所以螳螂饲养盒侧壁和顶部必须有供螳螂抓握的东西,也就是俗称的“攀爬”。

低龄的螳螂和小型螳不重,可以用攀爬纸。

如果没有攀爬纸,也可以用输液贴或者口罩布料+双面胶代替。

当然如果你的饲养盒是侧壁和顶部是带有纱网的,纱网就可以直接供螳螂攀爬。

随着螳螂长大,大型螳的体重会增加,为了避免其倒挂时全身重量作用在跗节的爪钩上,引起爪钩劳损的风险,其攀爬应该换成攀爬网或者树枝,用热熔胶固定在盒盖。

树枝横截面直径应该≯5mm,这样螳螂抓握时会将整个树枝用跗节握住,不会有异常的劳损。

二:温湿度大多数螳螂适合25℃~30℃、湿度60%左右的环境。

家里养鱼会使用加氧泵,对提高室内空气湿度有很大帮助。

如果室内温度较低不适合螳螂生活,需要用加热垫加温。

提高饲养盒内湿度的方式是放置一个吸水的棉球,而螳螂粪便如果不及时清理,与吸水的棉球接触后会导致棉球被污染,如果螳螂去棉球那喝水很可能引起消化崩溃导致螳螂吐黑水甚至死亡!所以我的建议是:用打火机将别针烧热,然后用别针在饲养盒侧壁烫一个大小合适的小洞,将棉球塞入洞口并且使它恰好卡在那里,这样我们可以不用打开盒子就能给棉球加湿,而且棉球不容易被污染。

龙虱养殖技术

龙虱养殖技术

其抗病能力强 ,无需用药防治 ,适合全国各地养殖 。但 要注意改 良生态环境 ,如可在水 中放些水葫芦 、水浮
莲等。这样不但为龙虱提供食物 ,而且可保持水质环境 。在饲养 中要 时刻保持 水质清新 ,水 质不 好时应及时换
水 ,谨 防 污染 。

5、注意 事 项
(1)幼虫 和成虫隔离饲养 ,大小分开 ,雌雄搭配 。
黑 龙 江 水 产
2010年第 2期
龙 虱 养 殖 技 术
张 志 华 杨 秀
(黑 龙 江省 水 产 技 术推 广 总站 黑龙 江 哈 尔滨 150018)
一 、 分 类 地 位 龙虱(Dytiscidae),又名水龟子 、鳖虫 ,属水生昆虫 ,为龙 虱科 各大 小种属 的总称 ,隶属 于昆虫纲 、鞘翅 目、食 肉亚 目、龙虱科 。它 的种类很多 ,仅在我国就有约 160种 ,最常见 的有 日本 吸盘龙虱 、黑龙 虱 、东方三星龙虱等 。 二 、营 养 价 值 龙虱是一种药食兼 用型的动物性 中药 材 ,中药名 为水龟 子。人 药具有 天然 滋阴补 肾、养颜 活血 、强身 健体 等功效 ,对降低胆 固醇 、防治高血 压 、肥胖症 、肾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还 可治疗小 儿遗 尿 、疽积及老人夜尿频繁症。 我 国现有龙虱酒 。除药用外 ,龙虱还可做高级菜肴 ,其 肉质鲜美 ,酥脆 爽 口,营养丰富 ,其蛋 白质含量达 23.8% , 脂肪 含量 为 3.6% ,是一种典型 的高蛋 白、低脂肪 、低胆 固醇 的水产 品 ,可 与全蝎媲美 ,被视为 野味佳 品。龙 虱在 我 国主要产 于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湖南 、湖北等地 。目前 市场龙虱来 源大多依靠捕 捉野生资 源 ,由于水 域污 染和人为滥捕 ,龙虱数量 13渐减少 ,已致货稀 价贵 ,市场供不应求 ,在广州 、深圳售价 120~160元/l 。 三 、生 物 学 特 性 1、形 态特 征 成虫体型椭 圆 ,有光泽 ,体长 2.4~3cm,前 胸背板 ,鞘翅 为漆 黑色 ,腹 部黄褐 色。头部 略扁 、复眼 突出 ,触 角 丝 状 ,足 3对 ,前 足 细 小 ,后 足 扁 平 、有 长 毛 。 2、生 活 习 性 龙虱终生栖息于淡水环境 ,生活在 田野 、水 沟、小溪等水 体中。它入水能 游 ,出水 能飞 ,并有很强 的趋光性 。 其食性 以肉食为主 ,兼食植物性食物 。能捕食软体动物 、昆虫 、蝌蚪或小鱼 ,幼虫尤其 贪食。成 虫有趋光性 ,其臀 腺能释放苯 甲酸苯 、甾类物质 ,对鱼类 和其他水生脊椎 动物有显著毒性 ,可危害稻苗 和麦苗 。 龙虱 目前在广州 、湖北 、北京 、吉林等地已养殖成功 ,其养殖周期短 (从卵到商 品成虫约需 8个 月 ),对溶氧 、 水温 、pH等要求不高 ,且发病少 ,食性广 ,适 于鱼池 、水沟 、水缸 等大小水 体养殖 ,饲养 成本低 。因此 ,各地 可根 据 市 场 需 要 适 度 开 展 。 3、龙 虱 生 活 史 龙虱一生分为 四个 阶段 ,即卵一 幼虫一蛹一成虫 。其在早春季节 进行交配 ,雄性前 足附节前 3节膨大成 吸 盘 ,中足爪下 也有很 多小吸盘。交配时 ,吸盘基部分泌粘 液 ,粘 吸雌性 。雌性交 配后将 卵产 在水草或 沿岸水底 。 产卵期可延续 1~2个 月 ,产卵量一般 为 1000~1500粒 。在水温 20℃左 右时 ,卵粒 2~3d孵化成幼虫 。幼 虫呈 灰 白色 ,体小 而柔 软 ,容易被小鱼虾 、蝌蚪和其它昆虫摄食 。池中应清除 上述生物 ,提高幼虫 成活率 。一周后 幼 虫 外 皮 逐 渐 硬 化 ,活动 能力 增 强 而不 易被 捕食 ,此 时 可 捞 出进 行 投 放 。幼 虫 生 活 期 为 70~90d,在 此 期 间经 2次 蜕皮 ,体 型变得长而粗 壮(因形似蜈蚣俗称水蜈蚣 ),当体 内营养 物质 积累充 足时 ,便 钻到岸 边较千泥 土的几 十 厘 米 深 处 变 成 蛹 ,经 2.3周 时 间 羽 化 成 为 龙 虱 成 虫 。 四 、养殖 技术 1、养 殖 条 件 龙虱是水生昆虫 ,对农 药 、化肥 、油污等十分敏 感 ,一般在 郊外建 池养殖效 果较好 ,不 能在有 污染 ,(特别 是 有油污 )的地方养殖 。养殖 可在小鱼塘 、水池或水缸 中进行 。水池用砖 砌成 ,面积 以 5~10nf为宜 ,水深 0.5~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养昆虫(第二课时)》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养昆虫(第二课时)》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养昆虫(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养昆虫》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0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学会如何养昆虫。

教材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使学生对昆虫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于昆虫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如何养昆虫,以及昆虫的生活习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学会养昆虫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养昆虫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如何进行观察和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养昆虫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昆虫标本,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昆虫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1)介绍昆虫的主要特征,如翅膀、触角、足等。

2)讲解养昆虫的基本方法,如饲养环境、食物供给、观察等。

3.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2)学生动手养昆虫,实践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养昆虫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昆虫进行饲养,并记录饲养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昆虫的主要特征:养昆虫的基本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昆虫主要特征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养昆虫方法的运用能力。

3.学生对饲养过程中观察和记录的认真程度。

昆虫饲养技术2

昆虫饲养技术2
▪ 1.物理消毒法。此法又可分为湿热法、干热法和 煮沸法。
▪ 2.化学消毒法。①对饲料中某些易氧化物质加入 抗氧化剂,如Vc。②加防腐剂。常用的抗菌剂有 氯四环素、卡那霉
二、昆虫的人工饲料
饲料配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 1.营养问题:
适宜的营养组成有两层含义:第一,要包含昆虫 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第二,各营养成 分不但要有足够的量,而且要有适当的比例(适 当的量的比例称为营养平衡)。
试验方法
▪ 卵的收集:将长至4cm左后的菜苗放入成 虫的养虫箱中。
▪ 卵的孵化:将更换出的带虫卵的菜苗放入 人工气候箱(温度24℃,光周期L:D=14:10) 待卵孵化后,将购回的甘蓝菜叶用清水洗净 晾干,将菜叶平铺在菜苗上以供幼虫取食, 3-4天卵孵化。
实验方法
▪ 蛹的收集 将绿色的熟幼虫用毛笔收集起来,放入干 净并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皿内放入少量 甘蓝叶,再用保鲜膜将培养皿封住,并用 昆虫针在保鲜膜上扎数孔。2-3天后,大部 分虫子化蛹。
二、昆虫的人工饲料
▪ 昆虫人工饲料分为全纯饲料、半纯饲料和实用饲 料三大类。
▪ 全纯饲料 全纯饲料又称化学规定饲料或规定饲 料,由已知化学结构的纯物质组成的饲料,称为 化学规定饲料;
▪ 半纯饲料的成分多数是纯化学物质或者是经过提 纯的物质,但是还含有一种或多种来源于动物、 植物或微生物的尚未纯化的物质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选用人工饲料饲养 选用人工饲料饲养昆虫有很 多优点:
1)不受气候和寄生等因子的限制,能在室内长年 和大量饲养;
2)不受寄生、捕食和污染等因子的干扰: 3)饲料营养稳定,能获得生理标准划一的试验 用虫;
4)饲料成分能控制变动,可以研究昆虫的取食需 要和营养需要,也可以测试植物提取物或化学物 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昆虫的人工饲料
饲料配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
1.营养问题:
适宜的营养组成有两层含义:第一,要包含昆虫 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第二,各营养成 分不但要有足够的量,而且要有适当的比例(适 当的量的比例称为营养平衡)。 前者是满足昆虫营养质方面的需要,后者是满足 昆虫养在量方面的需要。
二、昆虫的人工饲料
实验方法
蛹的收集 将绿色的熟幼虫用毛笔收集起来,放入干 净并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皿内放入少量 甘蓝叶,再用保鲜膜将培养皿封住,并用 昆虫针在保鲜膜上扎数孔。2-3天后,大部 分虫子化蛹。 羽化 将蛹放入养虫箱内羽化
常见昆虫的饲养方法-小菜蛾
实验记录: 1.详细记录小菜蛾的各发育阶段的变化过程; 2.统计分析各组的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2、饲料 选用天然饲料饲养 选用自然界的食物(或寄主) 作为饲料饲养昆虫是最原始、最简便的方法。其 特点是容易被饲养的昆虫接受,存活率和繁殖系 数都较高,食性行为也不会受到影响。但这知方 法受季节、空间和土地等因素的限制,一般适宜 不完全饲养或季节性饲养,但对那些能在较小植 株或叶片上生长发育的种类.如蚜虫、小菜蛾、 二化螟等可以用室内培育的植物小苗连续饲养。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饲养,掌握小菜蛾 的饲养技术。 材料和用具: 青菜种子,生物有机复合肥,养虫杯,智 能人工气候箱,养虫箱。
试验方法
卵的收集:将长至4cm左后的菜苗放入成 虫的养虫箱中。 卵的孵化:将更换出的带虫卵的菜苗放入 人工气候箱(温度24℃,光周期L:D=14:10) 待卵孵化后,将购回的甘蓝菜叶用清水洗净 晾干,将菜叶平铺在菜苗上以供幼虫取食, 3-4天卵孵化。
昆虫饲养方法与技术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二、昆虫的人工饲料 三、饲养评价 四、常见昆虫的饲养方法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1. 虫源
卵 从野外或室内收集的卵都带有微生物。虫卵都 要消毒、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使用1-2%浓度, 多数昆虫的卵在70%左右的相对湿度下能正常发育, 通常的办法是在容器中放浸水的棉球。容器加盖时 耍适当透气,防止湿度过高引起发霉。 幼虫 多采用集体饲养。根据不同种类的取食习性, 每容器可饲养数十头、数百头或更多的幼虫。饲料 可一次性供给,也可添加或更换饲料。幼虫将蜕皮 或正蜕皮时,不要换饲料,否则会造成死亡。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选用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配合饲养 当人工饲料饲养达不到满意效果或天然饲料一时 供应不足时可用这种方法作为过度措施。 例如,三化螟幼虫有多次转株危害的习性,用稻 秧饲养不但消耗大,低龄幼虫死亡率也很高。而 用人工饲料饲养时,低龄幼虫存活率虽然很高, 但成虫活力低,产卵少。当采用人工饲料和盆栽 水稻配合饲养就取得良好结果。 再如,由人工饲料连续饲养粘虫的化蛹率常低于 50%,有些实验室就在春、夏季季采用麦苗、玉 米苗等天然饲料饲养,冬季则用人工饲料饲养。 用这种方法保持的室内种群活力良好。
二、昆虫的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一般由营养物、成形物、助食物和防腐 剂四类物质组成。 饲料中的营养物有来自动、植物体的粗制品, 成形物的作用是保持饲料的形状和调节饲料的物 理性状。例如琼脂、藻原酸钠和果胶 助食物主要在植食性昆虫的饲料中使用。它们的 作用是刺激和促进昆虫取食。助食物有的是寄主 植物的粗提物,有的是经过分离提纯的化合物, 如从桑叶中分离的桑色素, 防腐剂主要在含水量高的饲料中使用,这类饲料 如不含防腐剂,隔天就会变质。常用的防腐剂有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山梨酸及其钾盐等。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4.饲养器具 饲养昆虫的工具,可根据昆虫的种类、生活特点 和节约的原则,自行设计制作。常见的有瓶、盆、 盒、罐、缸、皿、橱等都可以进行昆虫的饲养。 培养皿适于饲养幼虫,便于观察。 指形管适于单体饲养小形昆虫, 养虫纱罩适于饲养喜欢干燥通风环境的昆虫。也 能直接罩在田间植株上进行田间饲养。 地下昆虫饲养时需在饲养器中装入土壤,种植所 需的植物。然后将地下昆虫放入土壤中的植物根 系附近。
三 、饲养评价
2.常见的异常情况 初孵幼虫很活跃,饲料也不过湿,但饲养数天就 出现大部死亡 初孵幼虫活动能力差,取食也不踊跃,在饲养第 二天就出现较多死亡。 幼虫在发育过程中陆续死亡或老熟后不化蛹或化 蛹率低于50% 成虫展翅畸形 产卵量低和孵化率低
常见农业昆虫的饲养方法-小菜蛾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选用人工饲料饲养 选用人工饲料饲养昆虫有很 多优点: 1)不受气候和寄生等因子的限制,能在室内长年 和大量饲养; 2)不受寄生、捕食和污染等因子的干扰: 3)饲料营养稳定,能获得生理标准划一的试验 用虫; 4)饲料成分能控制变动,可以研究昆虫的取食需 要和营养需要,也可以测试植物提取物或化学物 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等。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3.饲养条件 昆虫生活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条 件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影响较明显, 如光照对昆虫的休眠、滞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昆虫在5~15℃以上.才开始 生长发育,在25~35℃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 最为适宜,当温度升高到38~45℃时.便进入昏 迷状态,超过48℃,即使很短时间也会大量死亡。 气温低于5℃,则不利于其发育。 昆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湿度应为75%~85%之间 。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5.饲养规模 单虫单管饲养 该饲养方法在饲养期中昆虫间不会 发生病原物的交叉感染,还可以对昆虫进行定量 染菌,且经乙醇浸泡消毒,可以进行昆虫体内外 带菌调查。 大规模饲养 昆虫的资源化利用,如开发利用活性 物质蛋白质、肽、几丁质、低聚糖、信息素等常 需大规模饲养昆虫。利用昆虫生产天敌微生物, 特别是大量生产病毒的时候,首先应大量生产未 患病毒的健康昆虫,其次是生产病毒感染昆虫, 这样一个过程进行昆虫的大规模饲养是必要的。
1.饲养效果评价存活率和生长发育指标较为常用。 存活率有两种表达法,一是计算幼虫存活率,即自初孵化 到化蛹前(或饲养试验终止)的存活率;二是计算从卵到 成虫的存活率,即成虫的获得率。前者主要在一般饲养评 价中使用,指标达85%以上为佳;后者常在评价较大批 量饲养或大规模饲养时使用,指标达75%以上为佳。 生长发育的考察指标很多,如化蛹率、平均蛹重、羽化率、 平均产卵量和孵化率等。饲养目的不同,考察的项目和指 标有时也不同。试养新的虫种或进行配方筛选时,主要考 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产卵量和孵化率。如这些项目的 指标达到自然界正常生长的70%时,可认为饲养是基本 成功的。
二、昆虫的人工饲料
昆虫人工饲料分为全纯饲料、半纯饲料和实用饲 料三大类。 全纯饲料 全纯饲料又称化学规定饲料或规定饲 料,由已知化学结构的纯物质组成的饲料,称为 化学规定饲料; 半纯饲料的成分多数是纯化学物质或者是经过提 纯的物质,但是还含有一种或多种来源于动物、 植物或微生物的尚未纯化的物质 实用饲料 实用饲料主要由未经提纯天然营养物 质组成,能够提供昆虫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营养, 但是也含有一些昆虫不能利用的或者对昆虫取食 和生长有害的物质。
具备良好的物理性状:人工饲料的形状很 难完全模仿昆虫的天然寄主,但要尽可能 地使其形体和表面结构适应昆虫的口器和 取食习性。 抗食问题:昆虫的取食从试到连续取食, 除本身的需要外,还受食物的物理和化学 特性的支配。在化学因素中,作用于昆虫 味觉的助食因子和抗食因子对昆虫的取食 行为影响最明显。
三 、饲养评价
一、饲养的一般程序和主要环节
蛹 昆虫化蛹的场所和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室内用人 工饲料饲养时,在饲料表面化蛹、在容器盖上或壁 上化蛹、在饲料中化蛹、因条件不适合而不化蛹。 保持70~80%的相对湿度对多数昆虫的蛹是有利的。 羽化前将蛹放入成虫产卵笼中。 成虫昆虫羽化一般需85%以上的相对湿度。成虫有取 食型和不取食型。常见的不取食型中多数是鳞翅目 的一些成虫。饲养这类成虫要特别注意控制饲养条 件并及时备好产卵的场所或底物,否则就得不到足 够的虫卵 。取食型的成虫,性成熟期较长,需补充 营养才能更好地繁殖。
二、昆虫的人工饲料
通常的饲养环境中和各种饲料成分中都有很多微 生物。人工饲料中最常见的是细菌、酵母菌和属 于青霉、根霉和曲霉属的一些霉菌。因此,含水 量较高的饲料一定要加防腐剂或进行防腐处理 (高压灭菌或过滤消毒)。 1.物理消毒法。此法又可分为湿热法、干热法和 煮沸法。 2.化学消毒法。①对饲料中某些易氧化物质加入 抗氧化剂,如Vc。②加防腐剂。常用的抗菌剂有 氯四环素、卡那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