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意见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意见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意见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意见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具体指导意见包括:
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加强基础研究。

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推动相关学科理论的深化,掌握核心基本理论,提高学科的理论水平。

3. 推进交叉学科研究。

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创新,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的研究人才。

4. 强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要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5. 加强学术研究规范和伦理建设。

要加强学术研究的规范化管理,推行科学道德和学术伦理,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加强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提高国内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7. 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

要加强高水平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通过以上指导意见的实施,可以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及发展趋势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及发展趋势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及发展趋势研究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已经在中国发展了近百年。

在这个过程中,其理论不断地得以创新和发展,一些全新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出现。

本篇文章将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哲学、科学哲学、价值观念等方面。

然而,对于现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反思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哲学新问题,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出现重构。

这一重构包括面向未来的创新和批判性传统,并将新的课题和概念纳入研究范围,如生态学、全球化、民族问题、文化多元性、认知科学等。

三、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生态学是近年发展最快的跨学科领域之一,其方法和理论通常被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采纳和奉为圭臬。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注重实践与理论、人类与自然、正义与公平等,而生态学是具有时代性的新领域。

两者的结合为对抗环境危机、改善生态条件,以及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社会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四、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家间互动与文化多元性、跨国公司、国际金融体系沟通的深入,带来了新的哲学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假设是世界历史的客观性和阶级斗争。

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重新审视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方面,并且提出了一些需要探索的新问题。

五、文化多元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文化始终是其中一项重点研究。

在21世纪,全球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加剧,文化多元性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如何将文化多元性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并通过哲学思考加以应对,是当前的研究课题之一。

六、认知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接认知科学是建立在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之上的一种新兴学科,从认知和知识的角度,探讨人类在思维和知觉上的能力和效率。

这一研究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存在着共性,例如对人的理解、解释大量人类实践和如何改变环境等。

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

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

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下面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点看法:
1.坚持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活的理论体系,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来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更加注重贴近实际,关注人类实践运动中的新问题,反思和探索新的思想和发展路径。

2.注重继承与创新。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精髓,又要与现实的需要相结合,进行创新和发展。

这意味着要承继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扩展和修正,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

3.开展跨学科研究。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学科进行良性互动和交叉融合。

比如,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特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进展,来深化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理论探讨。

4.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指导社会实践而产生的,它的发展应当紧密结合实践,回应人们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理论的发展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启迪,将哲学思想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总之,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立足于当下实际,坚持开拓创新,注重跨学科研究,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发展。

哲学的8个二级学科

哲学的8个二级学科

哲学学科的二级学科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1. 哲学基础学科:包括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这些学科主要从整体上对哲学进行基础性研究,为进一步理解哲学提供理论支撑。

2. 部门哲学:包括宗教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等。

这些学科更深入地探索哲学的各个部门,如宗教、道德、美学、语言学、形而上学等,为人类精神活动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3. 交叉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二级学科,如认知科学、心灵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等。

这些学科将哲学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人类社会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对于以上这些二级学科,可以给出以下解释:哲学基础学科主要关注哲学的普遍问题和基本理论,如哲学的起源、本质、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中的重要分支,它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哲学则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部门哲学则更深入地探索了各种精神活动和观念形态,如伦理学关注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美学探讨艺术和美的本质和价值,逻辑学研究思维的逻辑结构和方法等。

这些学科对于人类精神生活和行为规范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科学的发展,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得哲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

例如,认知科学将哲学应用于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心灵哲学则将哲学应用于研究人类意识和精神世界。

这些学科为人类精神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总的来说,哲学的二级学科分类反映了哲学作为一门研究普遍问题和基本知识的学科的特点,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探讨了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交叉学科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交叉学科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交叉学科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个领域之间的融合与交叉越来越深刻,在学术领域也不例外。

一些前沿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个学科,而是需要跨越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探索。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跨学科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进行交叉学科研究。

本文将探讨交叉学科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理解交叉学科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指的是融合两个或以上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某个复杂问题的研究方式。

交叉学科研究具有明确的特点:强调学科融合和超越领域限制;利用不同学科领域的方法和理论,解决现实生活或者科学领域中的问题。

同时,交叉学科研究也需要特定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等,以达到交叉融合的目的。

二、交叉学科研究的意义交叉学科研究的意义在于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

在某些科学领域中,既有学科的体系过于庞大,又有些学科的体系单一,这导致单独学科研究的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

采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能够通过学科融合,减少甚至避免学科局限带来的限制。

例如,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只有通过交叉学科研究,才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得出更准确的解决方案。

交叉学科研究能够跨越不同学科的壁垒,为多个学科之间分享知识和信息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

同时,它也能在学科之间创造出新的研究领域。

例如,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为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提供了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

三、交叉学科研究的困难和挑战交叉学科研究需要更多的投入和精力。

学科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和局限性,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组合成的范围较为广泛。

每个学科体系内部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术语,跨学科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交流困难,会增加合作的难度。

同时,不同学科冲突和交叉可能会出现混淆、歧义和误解,甚至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未来,这些问题需要考虑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来解决。

四、跨学科研究的方法1.寻找合适的研究课题寻找合适的研究课题是跨学科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课题应该贴近问题本身,涵盖多个或全部涉及的领域和专业,且需要有现有技术工具支持研究方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是两个相互关联且互相影响的学科领域。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体系,强调经济基础对社会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而社会科学则是以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行为为主要目标的学科领域。

在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分析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

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

在政治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强调国家的阶级性质和阶级斗争在政治决策和权力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重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特别关注社会阶级的形成和演变。

同时,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深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虽然提供了对社会问题的特殊解读,但在具体研究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和补充。

社会科学研究者通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视角,不仅可以进一步发掘和验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可以发展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还有助于为社会变革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参考和支持。

同时,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研究框架,可以为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在当前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球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有益的途径。

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化和现代化对社会产生的复杂影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支撑。

交叉学科研究对科学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

交叉学科研究对科学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

交叉学科研究对科学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科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交叉学科研究以其跨越不同学科边界、整合各领域知识的特点,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本文将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突破性发现和推动跨学科合作三个方面,分析交叉学科研究对科学创新的促进作用。

首先,交叉学科研究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研究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观念交流,从而引发新的思考方式和创新思路。

例如,在生物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借鉴物理学中的模型和工程学中的技术,发展出了新的生物传感器和医学影像技术,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交叉学科研究还可以解决跨学科的复杂问题,通过从不同学科获得的信息和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和解决方案。

其次,交叉学科研究促进了突破性发现的产生。

由于交叉学科研究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研究者可以通过整合这些不同领域的资源,探索全新的研究方向和问题。

这种跨越学科边界的尝试,往往能够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理论或发展新的技术。

例如,著名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就是通过整合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实现了基因组编辑的突破性发现,为基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可见,交叉学科研究的跨界性质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

最后,交叉学科研究推动了跨学科合作的发展。

一方面,交叉学科研究需要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进行合作,从而形成跨学科的团队,共同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

这种跨学科合作可以整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协同创新。

另一方面,交叉学科研究还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形成学科间的协同创新网络。

例如,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合作共享知识和设备,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学科交叉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逻辑与路径研究

学科交叉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逻辑与路径研究

学科交叉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逻辑与路径研究作者:孙佳秦清荣李红梅来源:《公关世界》2024年第03期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长期呈现相互分离的现象。

相互间的融合严重不足,导致育人实效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学科交叉背景下,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充分引入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促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已是必然之趋,这对于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高校都需充分认知课程思政的发展逻辑,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突破学科间的界限,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但从如今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课程思政价值难以充分展现出来。

基于此,本文对学科交叉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逻辑进行探究,指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不足之处,提出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学科交叉;高校;课程思政;在线开放课程;发展逻辑引言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学科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科的独立或融合处于持续演变的状态。

视野日渐扩大的同时,学科的人为分离也将逐步消失,只有加强学科融合建设,才可为一流大学建设做好铺垫。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高校已愈发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脚步,积极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但在多元价值观交融之下,大大影响了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因此,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

学科交叉背景下,教育理论体系不断发展,跨学科整合已是必然之趋,其可促进学科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结合学科性质,基于新教育理念之上,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用以解决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推动课程思政价值的充分展现。

一、学科交叉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逻辑高校思政课和专业课都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若要确保两者的融合实效,就必须充分认知其发展逻辑,否则无法发挥课程思政应有的价值。

(一)教师独立作战发展为团结协作思政課程教师队伍包含思政教师、辅导员,成员相对单一,由于和专业课教师交流甚少,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基本是独立作战。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汇报人:2023-12-13•引言•学科定位与特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目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科研能力提升与学术影响力扩大•保障措施与政策支持01引言背景与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高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定位不够准确、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学科内容不够丰富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学科建设现状及问题VS02学科定位与特色发展学科定位明确与特色发展学科定位明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明确学科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强调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特色发展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结合地域文化、学校历史等,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科发展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学科交叉融合高校应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

创新发展通过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科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包括学术成果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社会服务评价等方面,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科建设水平和成效。

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提供科研经费支持、提供学术交流机会等方式,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学科建设,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水平。

学科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学科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03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同时注重现有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创新发展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创新发展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创新发展【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创新发展。

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高校对该学科的关注和重视。

在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研究领域拓展、与社会实践结合以及影响力提升等方面阐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

最后在展望了该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总结了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创新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校教育、创新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研究领域、社会实践、影响力、未来展望、社会主义建设、重要意义。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掌握历史发展脉络,增强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也体现在高校教育的整体素质提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推进。

只有正确引导和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1.2 现阶段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注和重视体现在多个方面。

由于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地位和重要性备受重视。

高校普遍设置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需求日益增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相关学科交叉整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相关学科交叉整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相关学科交叉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课程,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

本文将对这些相关学科进行交叉整合,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哲学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我们需要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等。

2.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指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我们需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社会形态的演变、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等。

二、政治经济学1.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的规律。

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社会经济关系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我们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对于阶级斗争的理论阐述,掌握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社会学1. 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社会形态的变迁。

我们需要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矛盾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社会形态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2. 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社会阶级的划分和分析有重要的贡献。

我们需要学习阶级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掌握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规律。

四、历史学1.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变迁的原因。

通过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过程。

2. 阶级斗争史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史观强调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我们需要运用阶级斗争史观来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相关学科的交叉整合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是至关重要的。

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启示[论文]

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启示[论文]

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启示摘要学科交叉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知识创新的时代特征。

本文从交叉学科的定义出发,明确分析交叉学科的三种不同层次,即狭义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

交叉科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要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就必须运用交叉学科的方法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交叉学科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当今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知识领域一改以前纯粹而单一的专门化格局,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近现代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显示出学科交叉点常常是科学的新的生长点、代表科学前沿的走向。

在这些领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从而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交叉学科的定义很多,我们可以理解为交叉学科是将两门及其以上的学科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

它的萌芽早在16到19世纪就出现了。

如伽利略成功地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学的研究,而后向其他学科渗透;威廉·配第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研究经济学,开创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创造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先例。

社会科学发展史表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早已形成,并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要想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就必须大力提倡学科交叉,利用交叉学科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的进程。

交叉学科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科群:首先是狭义的交叉学科,它指两门学科的结合部通过交叉渗透,或者用一门学科的方法解决另一门学科领域的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科。

如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

其次是综合学科,是指多门学科通过相互渗透交融,在研究新问题或复杂的对象时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

最后是横断学科,它是以各门学科的某些共同特点、共同运动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学习体会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

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的建立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

自然辩证法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就是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考察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这便构成了自然辩证法三部份研究对象。

其学科内容主要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技术观(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科学技术方法论(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三部份组成。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法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遵循的规律,科学和技术无论是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或者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具体、生动的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来阐明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并揭示各种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

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

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这些新趋势在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学科交叉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思想资源。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趋势。

一、理论创新与拓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在理论创新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特点。

一方面,研究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回顾,提炼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另一方面,他们也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形成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

例如,结合社会学领域的网络理论,研究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和网络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

二、方法创新与拓展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方法论上也出现了许多创新与拓展。

研究者们通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对社会现象进行详细分析,更加注重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联系。

同时,他们还积极运用大数据、计算机模拟等量化手段,提高研究的精确性和客观性。

这些方法的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工具。

三、学科交叉与融合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普遍,这种趋势也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研究者们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进行了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边界,形成了复合学科研究的新模式。

这种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内容,还为学科之间的互相借鉴和融合提供了范例。

四、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化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再局限于理论的探讨,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

研究者们深入社会实践,关注和研究当下重要的社会问题,如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矛盾等,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对策。

这种现实问题的研究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贴近实际,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感悟 (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感悟 (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感悟 (2)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

对我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通过学习,我感到自己思想上得到了提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社会现实。

以下是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得到的一些感悟。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针对人类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分析。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我们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社会不公、生态危机等等。

然而,许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就在于分析社会问题,并为社会变革提供指导。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理性地思考问题,并为改变社会作出贡献。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以各种方式阐述世界,而问题是改变它。

”这句话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理论再好,也要靠实践检验。

”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更加完善。

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更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努力做出实践成果。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了人的自由和解放。

人类的个体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每个人都应该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平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要摒弃压迫人类的制度,为人民谋取解放。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教育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劳动来实现自身价值和自由解放。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了人类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不仅要尊重个体,更要强调人类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合作。

在团结和合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自我解放和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对我们来说具有很高的意义。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积极地行动起来,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前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

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交叉研究,旨在探索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和应用,促进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渊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体系和社会理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这些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研究。

社会科学的发展根植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类对社会现象的探索。

社会科学家通过观察、实证和分析,努力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机制。

而马克思主义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基于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1. 马克思主义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分析框架。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矛盾和生产关系对社会结构的重要作用,从而使社会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

2. 马克思主义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启示。

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证观察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这使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规律,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3. 马克思主义为社会科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通过关注社会中不平等和剥削现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如阶级、剩余价值等,为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三、社会科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观点,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重塑和创新。

1. 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社会科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如文化研究、心理学研究等。

这些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广度,使之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

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突破点着力点和创新点

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突破点着力点和创新点

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突破点着力点和创新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中国哲学界最重要的并且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流派。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不断的开拓和创新。

新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着力于实践性和科学性,并在哲学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本文将从突破点、着力点和创新点三个方面来阐述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一、突破点1. 突破了对传统观念的束缚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观念的束缚也逐渐得到了突破。

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注重现实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将哲学的发展与国家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教条和概念之中,而是更加开放、包容和创新。

这对于中国哲学界的发展,意义重大。

2. 突破了学科交叉的界限新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哲学学科范畴,而是在相当程度上跨越了学科界限。

在哲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之间建立了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

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和融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着力点1. 着力于实践性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了实践性这一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推动社会现实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停留于纸上谈兵,而是更加强调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实践的检验。

这种强调实践的哲学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着力于实践性的也更加强调科学性。

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原则,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创新点1. 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它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而是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启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启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启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础和指导,对于深入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论。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
启示。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唯
物主义的方法论可以指导我们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们应该
注意到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实践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四,立足于社会实际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这
些问题。

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五,多学科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学科体系,需要综合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
来进行研究,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多个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作用,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交叉学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交叉学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交叉学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科学研究中,交叉学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交叉学科是指从多个学科领域获取知识、方法和理念,并将其整合以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

这种跨学科的方法能够带来创新性的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它涉及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和融合,从而实现创新的突破。

本文将探讨交叉学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中的益处。

首先,交叉学科鼓励创新思维。

当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交叉时,它们将产生相互激发的效应。

从而,研究者可以突破传统学科的边界,创造新的理论和观念。

例如,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产生了生物信息学,为研究和理解生物学中的大量数据提供了新的方法。

这种创新思维不仅能够推动科学领域的进步,也能够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其次,交叉学科能够解决复杂问题。

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而多维的,无法被单一学科所解决。

交叉学科的方法可以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例如,气候变化的研究需要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些学科的交叉合作可以提供更深入的理解,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

此外,交叉学科还能够促进科学的跨越性发展。

不同学科的融合可以超越传统学科的发展边界,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学科。

例如,神经经济学是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它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神经活动,以及神经机制如何影响经济行为。

这种新兴学科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人类行为和决策的理解,也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此外,交叉学科的应用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例如,交叉学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效率和精确性。

生物医学工程学将工程学和医学结合起来,致力于开发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通过将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问题,这一领域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诊断、治疗和康复方案。

同样地,环境科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然而,尽管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却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跨学科研究及其在哲学中的应用

跨学科研究及其在哲学中的应用
跨 学 科 研 究 及 其 在 哲 学 中 的 应 用
( 安徽 大 学 许 笑笑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9)
中图分类号 : G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5 8 1 1 f 2 0 1 3 ) 0 2 — 0 0 1 5 — 0 1
摘要 : 跨 学科研究是近 来科学方法讨论的 热点之_ 。跨学科的目 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 剐类的 研究方 式: 实现对问题的整 合性研 究。 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 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 跨学科研 究作为 _种新颖 的思维方法 在各个研 究领、 域中也有
随着科学 的发展 , 相继 出现 了多种形式和领域间的学科交叉 , 与亚里士多德 , 都对后来 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除了产生于勾 使交叉学科研究成为科学 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早期 , 人们对交叉科 栏 瓦舍之中的话本小说颇受佛学影响之外 , 中国正宗的诗文 , 不是 学和跨学科基本上市不加区分 的。 直到 2 0 世纪 9 0年代以后 , 有学 接 受 孔孟 哲 学 的指 导 , 就 是 接受 老庄 哲 学 的启 示 , 很 少 文本 能够 例
较 户 泛 的 应 崩 ¨ l
关键词 : 交叉 学科 哲 学 方 法论. 发展 趋 势 。
≯ 。 0 奠
_ 0
≯ 誓 0
叠 ≯
人类进行跨学科性 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的历史 ,但真正称得
所以说 ,跨学科研究最终 目的是为了达到知识和技术 的复用
上是 跨 学 科 的 ,还 是在 近 代 有 了分 门别 类 的学 科 建 制 以后 才 逐 渐 和创 新 。 成 形 的。其 中最 著名 的 当属 笛 卡儿 将 代 数学 与 几 何 学交 叉 而 发 明 三 哲 学 与 其他 学科 的跨 学科 研 究 的解 析几 何 , 它不 仅 一 改两 千 年 来这 两 门学 科 彼此 分 离 的局 面 , 而 从人 文 科 学 的 角度 看 , 跨 学 科研 究 有 着 久 远 的历 史 。例 如 , 有 且 为 微 积分 的发 明创 造 了条件 。 此后 , 随着 科 学 的发 展 相继 出现 了 学者认为哲学即应被看做是跨学科的 ,因为它跨越 了自然科学和 多 种 形式 和领 域 间 的学 科 交叉 ,使 交叉 学 科 研 究 成为 科 学 中的 一 社会科学。 哲学与其他学科之 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下面只从 种 常 见现 象 。 那 么, 究 竟 什 么事 跨 学科 呢 ?下 面我 们 从 几个 方 面来 几 个 方 面来 概要 的说 明哲 学 与其 他 学科 的跨 学科 研究 。 解 读跨 学 科 研 究 。 哲 学 与 文学 的跨学 科 研究 。 对 于文 学 与哲 学关 系 的研 究 , 一 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启示
作者:张洁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学科交叉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知识创新的时代特征。

本文从交叉学科的定义出发,明确分析交叉学科的三种不同层次,即狭义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

交叉科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要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就必须运用交叉学科的方法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交叉学科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知识领域一改以前纯粹而单一的专门化格局,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近现代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显示出学科交叉点常常是科学的新的生长点、代表科学前沿的走向。

在这些领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从而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交叉学科的定义很多,我们可以理解为交叉学科是将两门及其以上的学科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

它的萌芽早在16到19世纪就出现了。

如伽利略成功地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学的研究,而后向其他学科渗透;威廉·配第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研究经济学,开创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创造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先例。

社会科学发展史表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早已形成,并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要想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就必须大力提倡学科交叉,利用交叉学科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的进程。

交叉学科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科群:首先是狭义的交叉学科,它指两门学科的结合部通过交叉渗透,或者用一门学科的方法解决另一门学科领域的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科。

如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

其次是综合学科,是指多门学科通过相互渗透交融,在研究新问题或复杂的对象时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

最后是横断学科,它是以各门学科的某些共同特点、共同运动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系统论、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及混沌理论都属于横断学科。

从交叉学科的上述三种类型看,它们之间既有交叉性这一共同特征,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等级上的差别。

随着学科发展模式的整合以及交叉学科的继续发展,还必然出现新的交叉渗透类学科,从而推动科学技术领域新的原创性成果的实现。

交叉学科的发展对我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早已被列入我国“七五”、“八五”计划。

李鹏同志在1991年3月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讲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指出,要“重点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同时,加强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建设,完善社会科学和军事科学体系。


发展交叉学科还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繁荣和发展。

马克思曾经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总括在自己的下面,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将变成一个科学。

我们称这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一个科学的过程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体化。

”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的远见卓识。

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新的符合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的形成也必须依靠交叉学科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理论进行不断地补充。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大厦是建立在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基础上,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给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

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其自身不断地修补仍然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等仍旧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因此,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不断地完善以更好的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交叉学科的方法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在这一点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弗洛伊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德拉·沃尔佩为代表的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派别虽然在理论上有其局限性,但是都为我们研究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但是我们也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马克思所处的年代,生态问题没有明显地凸出来,因此马克思对生态环境的论述也仅仅是从属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

在当代,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科学,从而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经济问题的合理途径。

交叉学科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有着其颠扑不破的真理性,但是社会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运用到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解决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91-92.
[2] 张明根.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及其启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4(1).
[3] 郑晓瑛.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2007(3).
[4] 黄红富,归柯庭.学科交叉建设刍议[J].东南大学学报,20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