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题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完整版)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84925071fe910ef02df8ba.png)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吉余主编黎文清主审石油工业第一章、地球概述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水圈的循环作用:(1)净化空气和大自然;(2)源源不断的制造淡水供给陆地;(3)通过河流将陆地表面的松散泥沙及溶解物送入海洋。
2.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解面试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是古登堡界面。
3.地球的物理性质:重力、密度、压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4.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在热层中,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数值。
一般为0.98~5.2℃,平均为2.5℃。
5.地温深度(地热增温级):在热层中,温度每升高1℃所需加深的深度,以米表示。
6.地磁场由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三个地磁要素来表示。
7.固体潮:日月引力可以摄引地壳升降7~15cm,叫固体潮。
第二章、地质作用8.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分为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9.力地质作用:由地球部能力引起的岩石圈甚至地球的物质成分、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发展的作用。
10.力地质作用11.地壳运动:由地球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或者构造运动。
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系指地壳或岩石圈沿地球半径方向或者垂直于水准面的方向发生的大规模的升降运动。
升降运动可以引起海陆变迁、地势高低的改变、岩石的垂直位移以及层状岩石形成大型平缓弯曲。
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者岩石圈沿着水准面的切线方向的运动,表现为大规模的水平位移,主要引起地壳的拉(大洋中脊的扩)、挤压(板块的消减、碰撞)、平移甚至旋转,从而使岩层发生弯曲和断裂,地形上则形成山脉和盆地。
12.岩浆作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称为岩浆。
当地下平衡破坏或者局部压力降低时,岩浆就会向着压力低的方向流动,侵入地壳上部或者喷出。
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与周围的岩石相互作用,改变着围岩和自身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
010115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010115油气田开发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a677bc0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4.png)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岩石中有机质的演化及生烃作用,主要受细菌、()及催化剂等理化条件的影响。
A.温度、时间B.温度、压力C.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D.压力、时间答案:A2.关于油气二次运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含油气盆地具有分割性强、岩性岩相变化大等特点,运移距离最大仅几千米B.二次运移分为两个阶段,即油气到达圈闭之前在运载层中的运移、油气在圈闭范围内的运移C.石油在运移过程中,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不会发生变化D.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取决于运移通道、区域构造条件、岩性岩相变化条件、上覆盖层与断层的发育以及油气二次运移动力条件等。
答案:D3.关于圈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圈闭的有效容积大,则含油面积肯定大B.含油气盆地内所有圈闭中都聚集有油气C.作为圈闭形成要素的遮挡物,可以是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也可以由断层、岩性或物性变化、地层不整合等构成D.同一构造的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必须一致答案:C4.碎屑岩岩心含油级别主要依靠岩石新鲜断面的含油面积、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颜色、油脂感等特征来确定,按含油级别由高到低分为()等6级。
A.饱含油、油浸、富含油、油斑、油迹及荧光B.富含油、饱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及荧光C.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及荧光D.富含油、饱含油、油斑、油浸、油迹及荧光答案:C5.油层对比工作中,关于典型井的选择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选择典型井时,无要考虑地层发育是否齐全B.通常选择非取心井作为典型井C.单井各项资料齐全,测井曲线标志清楚D.无需考虑井位位置答案:C6.关于沉积微相研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沉积微相分析的相标志主要有岩石学标志、古生物标志、地球化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等B.无需考虑前期大相划分情况,直接进行微相划分C.以取心井的单井相分析为基础,无需进行剖面相分析,可直接开展平面沉积微相研究D.测井相与沉积相始终是一一对应的答案:A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与优化技术解析考核试卷
![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与优化技术解析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b46e1d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a.png)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技术进步
D.所有以上选项
19.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下列哪种方法有助于提高油气藏管理水平?()
A.实施精细化开发
B.采用传统开发方法
C.降低开发成本
D.提高采收率
20.下列哪种技术不适用于油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与优化?()
A.信息技术
B.物联网技术
C.云计算技术
C.地震勘探
D.岩心分析
16.油气田开发优化技术的应用,下列哪项不属于其范畴?()
A.提高油气产量
B.降低开发成本
C.改善油品质量
D.提高安全环保水平
17.在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中,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估算油气藏储量?()
A.物探资料解释
B.试井分析
C.经济评价
D.储层建模
18.下列哪种因素可能导致油气田开发方案调整?()
2.下列哪些技术可用于油气藏地质建模?()
A.遥感技术
B.岩心分析
C.地震勘探
D.井筒测量
3.油气田开发优化过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提高油气藏的可采储量?()
A.改进开采工艺
B.优化井网设计
C.提高采收率技术
D.增加投资成本
4.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油气田开发井网设计?()
A.油气藏的几何形状
B.油气藏的物理性质
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与优化技术解析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的第一步是:()
开发地质学_试卷2套题(DOC)
![开发地质学_试卷2套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7d17ceebf61fb7360b4c65ea.png)
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标准层2.油层有效厚度3.储层裂缝4.沉积旋回5.地温梯度6.单油层7.静水压力8.渗透率突进系数9.折算压力、10.含油层系、11..储集单元、12.孔隙结构13.储层非均质性14. 测井相15.渗透率均质系数二.填空1.钻进中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主要有_ _、__ __、__________粘土层_等四种2.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钻时录井、岩屑录井、钻井液录井和_气测录井等五种。
3.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___空白___、_____杂乱_____等模式。
4.通常将储层裂缝分为构造裂缝和_非构造裂缝__两大类。
5.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大到小可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_、砂层组、_单油层四个级别。
6.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需要含油面积__、油层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_、原始含油饱和度__、原油密度和体积系数等参数。
7.油气储集层中的蒙皂石与外来水溶液作用时,将产生晶格膨胀或分散破碎,从而堵塞孔隙或喉道,因此它属于_水敏性矿物。
8.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构造条件_、地层条件、油气水分布特点__等三类特征;油田构造图通常选择油层_和油层附近的标准层_为制图标准层。
9.碎屑岩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研究可从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等三方面进行。
10.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若两井油层中部海拔相同,当钻遇流体性质相同时,原始油层压力__相同______,反之,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___大____,密度大的压力____小___。
11.层内最大渗透率与砂层平均渗透率的比值称为渗透率突进系数,该值越大,反映层内非均质性越强。
12.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__水动力条件______和____物源供应条件_____的影响。
因此,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能反映沉积环境。
13.地层内流体始终从__压头(或折算压力)_____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
石油开发地质 Microsoft Word 文档 (6)
![石油开发地质 Microsoft Word 文档 (6)](https://img.taocdn.com/s3/m/3b60f720aaea998fcc220ebb.png)
第一阶段1.第1题单选题根据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质中,( )为最主要的生油母质。
A、高等动物B、低等水生生物C、高等植物D、贝壳类标准答案:B2.第2题单选题在下列相中,( )是有利于生油岩发育的古地理环境。
A、浅海相B、河流相C、潮坪相D、浊积相标准答案:A3.第3题单选题通常情况下,下列岩石中,( )可以成为储集岩。
A、致密灰岩B、中砂岩C、灰色泥岩D、膏岩标准答案:B4.第4题单选题通常情况下,下列岩石中,( )可以是好的生油岩。
A、岩浆岩B、中砂岩C、暗色泥岩D、细晶白云岩标准答案:C5.第5题单选题科学术语“石油”是( )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提出的。
A、班固B、沈括C、孙健初D、潘钟祥E、张华标准答案:B6.第6题单选题按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观点,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最主要的产物是( )。
A、液态烃B、生物化学气C、甲烷气D、凝析气标准答案:A7.第7题多选题在下列相中,()是有利于碎屑岩储集体发育的古地理环境。
A、三角洲前缘亚相B、河流相C、深湖相D、浊积相标准答案:A,B,D8.第8题多选题下列给出条件中,()属于碎屑岩的储集空间。
A、粒间溶孔B、鸟眼孔隙C、裂缝D、生物骨架孔隙标准答案:A,C9.第9题多选题下列给出条件中,()是油气有机成因的标志。
A、异戊间二烯型烷烃B、卟啉化合物C、甲烷D、硫化氢标准答案:A,B10.第10题多选题在下列相中,()是有利于砂砾岩储集层发育的沉积环境。
A、浊积相B、半深湖相C、生物礁相D、扇三角洲相标准答案:A,D11.第11题多选题天然气的产出状态多种多样,下列给定条件中,()属于聚集型天然气。
A、气藏气B、气顶气C、固态气水合物D、煤层气标准答案:A,B12.第12题多选题通常情况下,下列岩石中,()组成的地层可以是盖层。
A、普通砂岩B、礁灰岩C、泥页岩D、盐岩标准答案:C,D13.第13题多选题一般地,碳酸盐岩储集层经过()后,有利于发育次生孔隙。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第1章 油 气 水性质-xie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第1章 油 气 水性质-xie](https://img.taocdn.com/s3/m/475520c10c22590102029d5d.png)
(2)含氮化合物 石油中的含氮量一般在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 我国大多数原油含氮量均低于千分之五。 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碱性和非碱性两类。
碱性含氮化物多为吡啶、喹啉等及其同系物, 非碱性含氮化物主要是吡咯、卟啉、吲哚和咔
唑及其同系物。其中以金属卟啉化合物最为重 要。
9
金属卟啉化合物
在石油中钒、镍等重金属都与卟啉分子中的氮呈络合状态 存在,形成钒卟啉和镍卟啉 指相原油中卟啉类型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海相石油富含钒 卟啉,陆相石油富含镍卟啉。我国原油一般以镍卟啉为主, V/Ni比值都小于1。 有机成因动物血红素 和植物叶绿素都属卟啉 化合物,前者为铁的络 合物,后者是镁的络合 物。它们同石油中这类 化合物的结构相同,所 以,在石油中发现卟啉 化合物,可作为石油有 机成因重要证据之一 石油低温生成卟啉的稳定性较差,在高温(>250℃)或氧化条 件下,卟啉可以发生开环裂解反应而被破坏。说明石油是在相对 10 低温的条件下生成。
23
6.溶解性 石油主要由各种烃类化合物组成,由于烃类难溶于水, 因此,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若以碳数相同的分子进行比较,溶解度烷烃<环烷烃<芳香 烃。 除甲烷外,各族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均随分子量增大而减 小。 外界条件对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不同影响: (1)温度由150℃降低到25℃,石油的溶解度会降低 78~95%; (2)除烷烃中的气态馏分外,压力对烃类的溶解度影响 甚微; (3)水中无机组分含量和含盐量增加时,烃类的溶解度 会降低。 石油尽管难溶于水,但却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例如氯 仿、四氯化碳、苯、石油醚、醇等等。根据石油在有机溶剂 中的溶解性,有助于鉴定岩石中的石油含量及性质。
馏分 温度℃ 轻馏分 石油气 汽油 <35 煤油 中馏分 重馏分 柴油 重瓦斯油 润滑油 渣油 >530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含答案)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4a833a5e9856a56126035.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一.概念题1.迟到时间套管程序固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岩屑录井岩心录井泥浆录井钻时钻时录井气测井岩心收获率中途测试先期完成后期完成井身结构初流动终流动初关井终关井2. 三孔隙度法可动油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3. 地层等厚图地层等容图地下地质图标准层标准井标准剖面图综合柱状图油层对比古地质图虫眼图4.断点组合断层面图生长指数井口海拨标高古构造5. 流体静压力上覆岩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井底压力生产压差压力系数压力梯度等效深度地温级度折算压力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6. 油气储量有效厚度含油面积平衡表平衡表外储量狭义油气资源采收率废弃气层压力开发储量探明储量概算储量1.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到地面所需的时间2.套管程序钻井过程中先后向井内下入的套管次数、每次套管的直径以及套管下入的深度3.固井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后,在井壁和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4.定向井有位移且有准确方位的斜井5.丛式井海上油田开发时在钻井平台上打的井群,丛式井一般为30口左右,最多为96口6.水平井最大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且有水平延伸的井7.岩屑录井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8.岩心录井地质人员对取出的岩心整理、观察、描述、作图,这个过程就是岩心录井9.泥浆录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方法10.钻时每钻进一米所需要的纯钻井时间,单位为分钟/米11.钻时录井地质人员利用钻时装置,记录单位进尺所花费的时间,从而绘制出钻时-深度曲线,并以此来研究岩层的性质、进行地层对比工作的一项录井方法12.气测井钻井过程中对泥浆中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油气水层的测井方法13.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它是衡量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14.中途测试探井钻井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或发现重要油气显示时,中途停钻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测试15.先期完成先下入油层套管,再钻开油层,分为裸眼完成和衬管完成16.后期完成先钻开油气层,再下油层套管,分为射孔完成、贯眼完成、尾管完成17.井身结构油井井眼沿长轴方向剖面的结构形态,井身结构由构成井眼的四个要素组成:井径、各井径相应的井眼深度、套管程序和管外水泥返高18.初流动钻杆地层测试中, 地层流体在地层压力与地面常压压差的作用下迅速进入空钻杆内,开始进入流量的测试,实质上是钻杆作为液流导管的临时性地层测试过程。
油气开发地质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油气开发地质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https://img.taocdn.com/s3/m/3d4a52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3.png)
油气开发地质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绪论单元测试1.美国正式出版的《石油开发地质学》在1979年由塔尔萨大学的---完成的?()参考答案:P.A.迪基2.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is()参考答案:Static and dynamic reservoir第一章测试1.油气田开发地质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在油藏管理的全过程中,正确描述油藏开发地质特征。
()参考答案:对2.油藏的边界条件特指:()参考答案:底水;非渗透性岩性圈闭;气顶3.The recommenda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ical classification at yourChinese book is ()参考答案:according to geometry and boundary conditions;based on reservoircharacteristics and flow;by the fluid nature4.Coal, oil and natural gas all form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参考答案:对5.流体性质主要包括()参考答案:密度、粘度、凝固点及烃类、非烃类组分6.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层内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参考答案:对7.油气田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油气田开发总体系统工程中,开发地质是中心环节,它涉及到油气田开发的全过程,是油田开发的灵魂。
()参考答案:对8.油气开发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实验方法;油藏工程法;地球物理法;数学、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等方法9.石油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液态混合物,主要成分包括:()参考答案:非烃化合物;少量氧、氧、硫、氮等微量元素;烃类化合物10.石油具有极高的电阻率,是一种非导体。
油气田勘探考试题
![油气田勘探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2d13f4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4b.png)
油⽓⽥勘探考试题1、滚动勘探开发:是通过少数探井和早期储量估算,在对油⽥有⼀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将⾼产富集区块优先投⼊开发,实⾏开发时间的向前延伸;同时,在重点区块突破的同时,在开发中继续深化新层系和新区块的勘探⼯作,解决油⽓⽥评价的遗留问题,实现扩边连⽚。
这种“勘探中有开发,开发中有勘探”的勘探开发程序,称为滚动勘探开发。
2、综合录井:是在钻井过程中应⽤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分析技术,通过在钻台上、钻井液循环通道上、钻具等相关部位安装⼀定的采集仪器,来获得⼯程信息、钻井液循环动态信息、钻井液性质信息、⽓测信息和随钻测量信息等,进⽽达到发现油⽓层、评价油⽓层和实时钻井监控⽬的的⼀项随钻技术。
3、⾮常规油⽓资源:在地下的赋存状态和聚集⽅式与常规油⽓具有明显差异的⽤常规的采油⼯艺技术不能开发利⽤油⽓聚集。
4、圈闭预探:是指经盆地区域勘探优选出的有利含油⽓凹陷进⾏勘探,经过圈闭准备到圈闭钻探获得⼯业油⽓流的全过程。
5、预测储量:该储量是地震详查和其他⽅法所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业性油⽓流、油⽓层或油⽓显⽰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的分析和类⽐,对有利区域按照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6、探明储量:是指油⽓藏评价勘探阶段完成以后,经过油⽓藏精细描述评价⽅法,计算出的油⽓储量。
7、隐蔽圈闭:是指采⽤常规的勘探技术和识别⽅法难于发现的圈闭。
隐蔽圈闭⼏乎包括了地层、岩性、特殊类型圈闭以及与构造因素有关的复合型圈闭的⼤多数。
8、⼤区勘探:是指从众多盆地的地质调查开始,通过科学探索井钻探,优选出有利含油⽓盆地的过程。
勘探对象是盆地。
9、评价井:是在已经证实有⼯业性油⽓的构造、断块或其他圈闭上,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为查明油⽓藏类型、评价油⽓⽥规模、⽣产能⼒以及经济价值为⽬的的探井。
10、科学勘探程序:正确处理勘探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流程、正确处理勘探对象与勘探技术⽅法以及勘探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科学勘探程序。
智慧树知道网课《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智慧树知道网课《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d19e7d7375a417876f8f32.png)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100分)学好《电路》课的意义()A.《电路》也是多数电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课。
B.《电路》比较重要只是因为它的学分比较重。
C.《电路》是电类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通信等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D.《电路》课程的掌握程度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电流的参考方向为()。
A.负电荷的移动方向B.电流的实际方向C.正电荷的移动方向D.沿电路任意选定的某一方向2【单选题】(2分)图示电路,求u:()。
A.-4VB.4VC.-2VD.2V3【单选题】(2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
A.节点B.回路C.网孔D.支路4【单选题】(2分)在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连通电路中,可以列出独立KCL方程的个数为()。
A.b-n+1B.nC.n-1D.n+b5【单选题】(2分)图示电路中,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4V及1A,则电阻R为()。
A.1B.2C.5D.76【单选题】(2分)图示电路中电压U为()。
A.-2VB.-22VC.2VD.22V7【单选题】(2分)为()。
图示电路中电压UABA.21VB.-16VC.19VD.16V8【单选题】(2分)为()。
电路中b、c两点间的电压UbcA.8VB.-2VC.0VD.2V9【单选题】(2分)图示为某电路中的一个回路,其KCL方程为()。
A.R1I1-R2I2+R3I3-R4I4=U S1+U S2-US3-US4B.R1I1-R2I2-R3I3+R4I4=U S1+U S2-US3-US4C.-R1I1+R2I2+R3I3-R4I4=U S1+U S2-U S3-U S4D.R1I1-R2I2-R3I3+R4I4=U S1-US2-US3+U S410【单选题】(2分)图示电路中电压U S为()。
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图示电路中的I为()。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99-知识归纳整理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99-知识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4d720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5.png)
知识归纳整理《油气田开辟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烃源岩2、盖层3、岩性标准层4、沉积旋回5、地温梯度6、含油气盆地7、圈闭8、石油9、油气田 10、孔隙结构 11、可采储量 12、井位校正13、压力系数 14、滚动勘探开辟二、填空题1、石油主要由 等五种化学元素组成,通常石油中烷烃含量 、溶解气量 、温度 ,则石油的粘度低。
2、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 ,并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 方向。
3、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特征;4、压力解落法是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参数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的想法。
所以,利用压力解落法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阶段。
6、油气有机成因论以为,生成油气的原始沉积有机质随埋深的增加、古地温的升高进一步转化成大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大量生成液态烃。
7、储集层之所以可以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性。
8、石油的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分为 、 、 等三类。
9、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分布位置在不整合面 ,裂缝性油气藏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 。
10、根据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照法举行油层对照时,先利用_______________、其次利用_____________后,利用_______________,最终连接对照线,完成对照剖面图。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bf459004028915f814dc294.png)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1。
地温剔度:通常把常温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时所升高得温度值称地温剔度。
2。
地壳均衡作用:这种地壳物质为适应重力作用,力求在深部的物质上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
3。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过程。
4。
矿物的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固有性质。
5。
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6。
石油:主要由烃类和少量非烃类构成的液态可燃矿物。
7。
饱和蒸汽压:将气体液化时所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8。
临界温度:单组分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高于此温度时不管加大压力都不能使该气体转化为液体。
9。
干酪根:指沉积物中所有无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及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0。
生油窗:在油气田进入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干酪根受热迅速发生降解,一些杂原子件(N。
S。
O)键破裂形成挥发性气体散逸,同时生成大量烃类物质是主要的生油期。
11。
(天然气)溶解系数: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1.01*105Pa压力所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天然气量称为(天然气)溶解系数。
12。
孔隙度(有效孔隙、绝对孔隙、剩余孔隙)绝对孔隙度:Dt=·有效孔隙度:相互流通的能够使流体通过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残余孔隙度:·13。
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绝对渗透率:当单相流体通过岩石孔隙时,在流体在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的层流条件下,由达西定律得到的渗透率值为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当多相流体通过岩石时,各向流体发生相对作用,则得某一相流体的渗透作用与单相流体不同,此时得到的每相流体的渗透率叫做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某向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14。
盖层:指位于储油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15。
圈闭:是指地壳中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使油气聚集成油气藏的地质场所。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bb859aa8956bec0875e31e.png)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
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
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
、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含油气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富集为工业油气藏的沉积盆地。
沉积盆地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表面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
、异常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
正常地层压力可由地表至地下任意点地层水的静水压力来表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背离正常地层压力趋势线的底层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
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
![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160fc10964bcf84b9d57b30.png)
第八章储层敏感性分析通常意义上的储层五敏是指储层的酸敏性、碱敏性、盐敏性、水敏性和速敏性,这五敏同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一起构成了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造成储层伤害的几个主要因素,通过对储层敏感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储层釆用不同的开采措施。
在油气田投入开发前,应该进行潜在的储层敏感性评价,搞清楚油层可能的伤害类型以及伤害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本章介绍了不同类型储层敏感姓的评价方法,并详细探讨了油气田在注水开发过移中储层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长时间注水后,不仅仅有储层渗透率降低的问題,还有渗透率升高的情况,而且储层的其他参数也有不同的变化。
油气储层中普通存在着粘土和碳酸盐等矿物。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钻井、固井、完井、射孔,修井.注水、酸化,压裂直到三次采油.储层都会与外来流体以及它所携带的固体微粒接触,如果外来流体与储层矿物或流体不匹配,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储层渗流能力下降,影响油气藏的评价,降低增产措施的效果,减小油气的最终采收率。
油气储层与外来流体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使储层孔结构和渗透性发生变化的性质,即称为储层的敏感性,这是广义的储层敏感行的概念。
储层与不匹配的外来流体作用后,储层渗透性往往会变差,会不间程度地伤害油层,从而导致产能损失或产量下降。
因此,人们又将储层对于各种类型储层伤害的敏感性程度,称为储层敏感性。
为了防止油气储层被污染伤害.使其充分发挥潜力,就必须对储层的岩石性质、物理性质、孔隙结抅及储层中的流体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油气藏发过程中所能接触到的流体进行模拟试验,对储层的敏感性开展系统的评价工作。
第一节储层敏感性机理储层伤害是由储层内部潜在伤害因素及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潜在伤害因素主要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敏感性及流体性质等储层固有的特征。
外部条件主要指的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引起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变化,使储层受到伤害的各种外界因素。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答案总结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答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465b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e.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答案总结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复习备考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指油气田投入生产后,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开发结束全过程中围绕着计算储量、增加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等为中心而进行的地质研究工作。
二、填空整个石油地质工作可以分为勘探地质和开发地质两个部分;油气田开发地质的认识程度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一章、钻井地质一.名词解释:钻井地质是在钻进过程中,取全取准直接和间接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资料数据,为油气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预探井指在油气勘探的圈闭预探阶段,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复杂区应在三维地震评价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及经济价值,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泥浆录井根据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及槽面显示,来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录井方法。
岩屑录井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
迟到时间是指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即是岩心的岩心长度?100?%岩心收获率取心进尺。
长度与取心的进尺的比值乘以百分数。
岩心录井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井下岩石取上来反映分析地下地质特征的过程。
钻时是指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min/m。
钻时是钻速(m/h)的倒数。
钻时录井根据钻时的大小,判断井下地层岩性的变化和缝洞发育情况,帮助工程人员掌握钻头使用情况的录井方法。
二.问答题:1、影响钻时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1答:岩石性质(岩石的可钻性);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井措施与方式;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人为因素。
2、确定取心井段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新探区第一批井,应适当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
010107油气田地下地质学-18
![010107油气田地下地质学-18](https://img.taocdn.com/s3/m/0ff73a50b9d528ea80c77994.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定向井2、测井相3、可采储量4、岩心收获率5、孔隙结构6、储集单元7、断点组合8、探明储量9、沉积旋回10、异常地层压力11、油层有效厚度12、预探井13、参数井14、岩性标准层15、渗透率突进系数16、地质储量二、填空题1、压力降落法是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两个参数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的方法。
因此,利用压力降落法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又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
2、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主要模式。
利用它可以揭示地下地质构造特征或沉积环境。
3、据我国油气勘探工作条例,探井可分为地质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和水文井等类型,各类探井的钻探目的和任务不同。
4 、油层有效厚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研究有效厚度的基础资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等,三种资料均有局限性,必须综合利用。
5、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级别。
6、勘探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有油气远景的局部构造经_______________ 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本原理计算储量,该储量称为_______________ 储量。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08cc593b3567ec102d8a42.png)
石油地质测试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分布的范围是处于(B )之中。
A、地幔B、地壳C、地核D、大气层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D)元素。
A、硅B、铝C、铁D、氧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B )元素。
A、铁B、铝C、钠D、钾4、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结晶构造、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天然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D)。
A、泥岩B、页岩C、砾岩D、矿物5、(C )矿物占地壳重量的75%,是主要的造岩矿物。
A、氧化物类B、硫化物类C、硅酸盐类D、碳酸盐类6、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A )。
A、岩石B、沉积岩C、岩浆岩D、变质岩7、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油、气田中,99%以上油气是储集在(C )中。
A、岩浆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花岗岩8、下列地质作用中,(D)属于外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地震作用D、风化作用9、下列地质作用中,(A)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
A、地壳运动B、搬运作用C、沉积作用D、成岩作用10、胶结作用是(B )成岩的主要途径。
A、粘土岩B、碎屑岩C、化学岩D、碳酸盐岩11、下列成岩作用方式中,(C )发生在碳酸盐岩中。
A、压固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C、交代作用D、重结晶作用12、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风化产物、生物来源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等原始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是(B)。
A、花岗岩B、沉积岩C、岩浆岩D、变质岩13、下列颜色成因类型中,(C )不能指示出沉积岩的生成环境。
A、原生色B、继承色C、次生色D、自生色14、组成沉积岩的颗粒大小、结晶程度、形状及颗粒间的结合方式称为(D)。
A、沉积岩的颜色B、沉积岩的成分C、沉积岩的构造D、沉积岩的结构15、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方式称为( C )A、沉积岩的颜色B、沉积岩的成分C、沉积岩的构造D、沉积岩的结构16、沉积岩中最常见的构造类型是(A)。
油田开发复习题
![油田开发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c77343be1e650e52ea99cc.png)
油田开发复习题单选题1、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 A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进行开发。
A 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B 必要的生产设施C 必要的经济条件D必要的劳动力2、企业根据石油市场对原油生产的需求,从油田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出( C ),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其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率实现长期稳产至开发结束。
A 经济方案B 合理的经济方案C 合理的开发方案D 合理的布井方式3、一般油田的开发都包括( B )个阶段。
A 二B 三C 四D 五4、油田开采方式是指( A )开发油田的。
A 依靠哪种能量来驱油B 依靠人工注水来驱油C 依靠人工注聚合物来驱油D 依靠哪种机械设备采油5、目前多数油田选择的主要开发方式是( B )开发油田。
A 天然能量B 人工注水C 人工注聚合物D 人工注气6、油田开采方式分为( D )驱油两种。
A 人工注水和化学注入剂(如聚合物)B 人工注水和注气C 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注水D 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如注水、气体、化学注人剂等)7、井网部署就是指油气田的油、水、气井( A )。
A 排列分布方式(井网)、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B 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C 排列分布方式(井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D 排列分布方式(井网)、井数的多少等8、选项中,( D )不属油气田井网部署的内容。
A 排列分布方式B 井数的多少C 井距排距的大小D 井的深浅9、井网的分布方式(注采系统)分为( C )。
A 切割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B 边缘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C 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D 切割井网、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三大类10、油田注水方式有( D )三种类型。
A 边缘注水、边外注水和切割注水B 边内注水、边外注水和切割注水C 边内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D 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11、在边缘注水方式中,注水井分布在含水边缘以内,这种注水方式是( A )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固态者还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它们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中产生,是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岩石: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其中绝大部分岩石是多矿物集合体,少部分是单矿物集合体。
标志层:是地层剖面中的一些特殊层位。
具有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厚度不大,分布比较稳定等特点。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成分的熔融体。
化石: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活动遗迹。
褶皱:层状岩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曲现象称为褶皱。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过程。
平行不整合:是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要素基本一致。
在上升过程中地层没有发生明显的褶皱或倾斜,只是露出水面造成沉积间断并遭受剥蚀,直至该区重新下沉,接受新的沉积。
褶曲:是褶皱一系列弯曲中的单个弯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
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由于长期的风化侵蚀,残留难分辨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
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
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地层的外部层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地质年代符号:震旦(Z),寒武(?),奥陶(O),志留(S),泥盆(D),石炭(C),二叠(T),三叠(P),侏罗(J),白垩(K),第三系(R),第四系(Q)。
岩石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按照岩浆中SiO2的含量,将岩浆划为:超基性岩浆(岩)<45%,基性岩浆(岩)45%~52%,中性岩浆(岩)52%~65%,酸性岩浆(岩)SiO2>65%。
生物学地层对比方法:标准化石法,化石组合法,百分统计法。
地壳是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岩石构成。
碎屑岩按照粒径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
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在岩石地层学中,常用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①岩性法:根据岩性特征划分地层②利用标志层划分对比:首先是研究地层剖面中稳定沉积层的分布规律。
弄清其分布范围,在没有标志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具有某个特征的多个单元层的自然组合作为复合标志层③根据地层结构划分对比:沉积旋回反映了地壳运动、古地理环境及沉积作用的规律性变化,所以沉积旋回是划分和而建立地层单位的重要依据。
同一沉积区或构造区同一时期形成的沉积旋回性质形同或相近,所以沉积旋回是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④接触关系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应用:一段沉积间断时间较长的不整合面上常有底砾岩,或灰质铝岩、铁质岩,它们常常有标志层的作用,称为地层划分的极好界限⑤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可从不同侧面反映地下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等岩性特征、岩石组合及其中所含的流体。
在油气勘探中较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有地震、测井。
地球化学分析主要是对岩层中的某些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及它们的同位素作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然后根据化学元素的含量变化及不同层位的比例关系划分地层。
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将断层分为①正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倾向滑动,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②逆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倾向滑动,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③平移断层:断层两盘基本上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平移动,又称走向移动断层。
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沉积物的过程。
(1)物理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以及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成分的过程。
其特点是成分不变,仅体积、形态发生变化,即岩石、矿物由大变小。
物理风化作用的方式有:岩石释重、温差风化、冰冻风化、结晶撑裂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由于氧、水和水溶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生成新矿物的过程。
化学风化的方式:氧化作用、水溶液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合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泌物质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
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时化学的。
生物风化的方式: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三种。
古生物化石在地质研究中的作用①根据生物演化建立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表。
地层即具有一定特征和属性的岩层。
②确定地层时代、划分对比地层。
要探明地下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就必须确定地层的形成时代及其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即划分和对比地层。
③推断古地理、古气候。
各种生物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
生物群的组成及每一种生物的组分、结构、构造、形态及习性等方面都具备适应环境的特征,反之根据这些特征可推断其生活环境。
④研究构造问题。
古生物学为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验证和建立提供了有力证据。
对地层中生物组合面貌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地壳运动的情况。
化石还可以用来确定岩层的顶底层序及断层的性质和断距等。
⑤阐明矿产成因及分布规律,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古生物与成岩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化学化石的研究还促进了生物成矿学的发展。
地层中的化石帮助我们确定含矿地层的形成时间、环境及分布规律,从而指导矿产的勘探开发。
⑥为月、地系统演变研究提供资料。
很多生物的骨骼形态都表现出明显的日、月、年等生长周期。
综上所述,化石不仅记录了生命的演化,还蕴含着地球环境演变等事件的大量信息,所以古生物学对控制生态平衡和保护地球,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同生断层的特征①下降盘的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上升盘的地层厚度,同一层位下降盘的地层厚度与上升盘地层厚度之比称为生长指数。
生长指数越大,反映断层的同生活越强烈。
②断层的落差(或断距)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同生断层的断层面通常具有上陡下缓的犁式断层特征。
④同生断层的下降盘常发育滚动背斜(又称逆牵引背斜或反牵引背斜)和反向断层。
⑤同生断层形成的滚动背斜和断块构成等多种构造圈闭,具有形成时间短、距油源近,生储盖组合良好等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条件,因此能形成十分丰富的油气藏。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主要依据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位岩层老,向两侧岩层对称地变新,两翼岩层相背倾斜。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岩层新,向两侧岩层对称地变老,两翼岩层相向倾斜。
沉积岩的形成在地壳表层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以及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大都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沉积岩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母岩的风化与剥蚀作用阶段,也称为原岩破坏阶段,地表或接近地表以形成的岩石,在长期的温度变化、水、氧、生物因素的作用,在原地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松散的碎屑物质、新的矿物或溶解物质。
2)风化物质的搬运作用阶段,部分碎屑物质被水流、风、冰川、生物等搬运到其他地方。
一部分留于原地。
3)风化物质的沉积作用阶段,被搬运的碎屑物质在适当的地点沉积下来,包括了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等方式。
4)沉积物的固结(成岩)作用阶段。
经过压实(上覆沉积物的重力压固,空隙减少,谁被挤出)、胶结(胶结变硬)、重新结晶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