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租理论精讲
第4讲:地租地价理论解读
![第4讲:地租地价理论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256b94727d3240c8447ef43.png)
大卫.李嘉图——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 理论完成者。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地租,其地租理论的基本 观点有以下三点:
成本/收益
MVP
AVP
MFC=AFC
(二)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体系
3、地租的分类
资产阶级经济学回避地租所反映的社会经济 关系的本质,认为地租是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 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是一种经济剩余, 即总产值或总收益扣除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后的 以下部分,按照这种定义,将地租分为: 契约地租:财物所有人将利用权转让给他人所得的定期报
詹姆斯.安德森——英国资产阶级经租理论包括三个方面:
同一的市场价格是形成地租的前提; 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形成级差地租,即级差地租1; 分析了级差地租2,并指出“不是地租决定土地产品的价格,而 是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
杜能——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致 力与阐明土地的地理位置和地租的关系。在他的《孤立国农 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 的关系。论述对级差地租的理论形成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由于农业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生产力,所以能使劳动者所生产出 来的产品数量,扣除为自己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数量还有剩余,这是自然 恩赐的“纯产品”,由农业劳动者生产,但却由土地所有者占有,这就是地 租。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其地租 理论在地租发展使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在《国富论》中:
第四章 城市地租与土地区位 《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版) ppt课件
![第四章 城市地租与土地区位 《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011dc95901020206409ca8.png)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4
第二节 城市土地区位
二、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和环境 2.交通和通讯 3.基础设施 4.人口和经济集聚 5.社会文化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5
第二节 城市土地区位
三、城市土地利用的原则和功能分区
(一)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最高最佳利用原则 (二)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 1.商业区 2.工业区 3.居住区
17
第三节 土地区位与房地产业发展
二、土地区位和城市规划
(一)土地区位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相互关系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就是人类自觉地运用区位规律,合理安 排土地用途的方向和规模,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从土地经济合理利 用而言,必须实行土地规划。
(二)住宅区位与城市规划
城市住宅建设的区位选择要服从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功能分 区规划。在城市中,由于土地区位的优劣差异,产生不同的使用价 值,带来不同的土地区位的级差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级 差收益就转化为级差地租。
种情况下,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农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而利润由农业 生产成本C、农产品的市场价格P与把农产品运到市场上的运费T等三个因素决定。
这样,屠能就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利润=农产品销售价-农业成本-运输费用 用符号表示:π=P-C-T
图3-1 屠能的农业区位图
6 5
4
3
1
2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运费因素
2.工资成本
3.集聚因素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13
第二节 城市土地区位
(四)城市区位理论
克里斯塔勒从城市或中心居民点的物资供应、行政管理、交通 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即在一定区域内 城市和城市职能、规模及空间布局的学说,并概括为六边形城 市空间分布模型。
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四章 地租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38b2771168884868762d69f.png)
一、地租的概念和性质
2 地租的性质与形态
性质
“无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 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而地 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权为前 提。” ——马克思
地租的形态
劳役地租、 实物地租与 货币地租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三、屠能的地租理论
主要功绩: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土地的位置与农业生产和地 租的相关性
主内容:某产品的产地价格通常等于中心市场价格与产地 至中心市场间运费的差额,这是区位地租
局限性:采用的是孤立的静态化的分析方法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 《国富论》 詹姆斯· 安特生:“价格决定说”
地上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
肥沃程度不同产生差额地租
—— 《对谷物法本质的研究》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理论
主要功绩:运用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
P1 p2 p3
a3
a2
b2
c1
Ⅳ
b1
Ⅲ Ⅱ D1 Q1 Q2 D2 Q3 D3
p4
0
a1
Ⅰ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理论
主要内容 土地的占有产生地租 地租的存在必须有两个条件 土地的有限性 土地在肥沃度和位置上具有特殊便利 局限性: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 忽视了产生地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经 营的垄断 混洧了价值与生产价格的概念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四章 地租理论及应用
![第四章 地租理论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7df08983d049649b66587d.png)
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
1.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来源分析 2.从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分析 3.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分析
1.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来 源分析
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工 业,农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也大大低于工 业。在农业资金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 的条件下,农产品价值必然大于其社会 生产价格,其差额就是构成绝对地租实 体的那部分超额利润。这表明,在中国 现阶段,农业绝对地租的存在是有其客 观条件和来源的。
(五)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
1、由于在较好的耕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 劳动生产率降低造成的。 2、由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有更坏 的耕地投入耕作。 3、在最坏耕地上追加投资由于劳动生产 率的不同而产生级差地租。 见表4—4。
二、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一)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来 源和原因(见表4—5) 1、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 资本有机构成。 2、来源: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3、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1、条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级差地 租的客观物质条件仍然存在。这个物质 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异以 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中国 的耕地为例:见表4—6。
2、 原因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 形成级差地租的社会经济条件。马克思 主义的地租理论认为,产生级差地租的 社会经济原因是土地的经营垄断。在中 国尽管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但当有限的土地资源分别有企业、单位 或个人经营使用时,就必然形成经营上 的垄断。
(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 的条件与原因
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 原因:是由于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 经营垄断。 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 格的差额。
地租地价理论课件
![地租地价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4032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c.png)
地租地价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深化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地 租地价理论将进一步深化,研究 范围将更加广泛,研究内容将更
加深入。
跨学科融合
地租地价理论将与经济学、地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进一步融合,形成 更加综合、系统的理论体系。
动态研究
未来地租地价理论研究将更加注重 动态变化,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 间的地租地价变化趋势和规律。
土地权益与地租地价
地租地价理论涉及到土地权益问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 应保障各方土地权益的公平和合理,防止土地权益的滥用 和侵犯。
地租地价理论与房地产市场调控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地租地价视角
地租地价理论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通过调控地租地价, 可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策实施
政策效果评估
政府需要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以便 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 学合理的土地政策,并加强监管和执 行力度,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04 地租地价理论的应用
CHAPTER
地租地价理论与城市规划
01
城市规划中的地租地价理论应用
地租地价理论在政策制定中的意义
提供决策依据
地租地价理论为政府制定土地政 策、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提
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促进土地制度改革
地租地价理论对于土地制度改革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完 善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市场体系
。
推动可持续发展
地租地价理论在推动可持续发展 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
土地的供求关系是决定土地价格 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土地供应不
第4章:地租理论与土地利用模式
![第4章:地租理论与土地利用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20b752b4b73f242336c5f7c.png)
市中心
市区
郊区
城市次级中心的形成示意图
4.1.2地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 代表人物:威廉· 配第、洛克和代表重农主
义的坎提能、魁奈和杜尔阁。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和贡献
配第
17 魁奈 世纪 中期 杜尔阁
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土地价格=年租×21 提出“纯产品”学说 农业中因自然界的帮助而生产的剩余产品以 地租的形式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4.3.2城郊次级中心区形成
1.大城市房地产区位由中心区向郊区演变的趋势
• 1990-1995年,北京约20%的拆迁户搬到郊区居
• • •
住; 沈阳市规划局对1981年至1991年完成的2万平方 米以上146个住宅小区不完全统计,68%建在近 郊区; 上海市的闭行区和浦东新区2个近郊区住宅销售 面积占全市的比例,从1996年的30%上升到了l 998年的42%. 1998-1999,南京市一、二类地区(中心区)的商 品房销售面积仅占全市销售面积的21.76%、 20.22%,而六、七类地区(郊区)却占28.87 %、33.76%。
4.地租的剩余原则论
地租是一种经济剩余,即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剩余的 部分。代表人物:雷利· 巴洛维
5.地租的供求平衡论
土地的供求决定地租水平,代表人物:保罗· 萨缪 尔森。
6.地租的产权价值论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杜尔阁初步 揭示了地租和土地所有者的关系。
7.地租的垄断价格论
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 换形成的地租。
8.竞标地租理论
阿隆索以区域均衡和区位边际收益等空间经济学 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竞标地租理论。该理论接受了 不同用途地租(地价)不同,不同地段地租不同 等诸多土地经济学现象。
《地租理论》课件
![《地租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50d0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c.png)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实际案例,验证地租理论的应用 效果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预测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改进建议
01
地租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地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案例四:某旅游区土 地资源管理中,通过 地租理论,实现土地 资源的合理开发,提 高旅游收入。
房地产市场分析中的地租理论应用案例
地租理论应用:分析土地价 格、租金水平、供需关系等
案例分析:分析土地价格、 租金水平、供需关系等对房
地产市场的影响
案例背景:某城市房地产市 场
结论:地租理论在房地产市 场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垄断地租理论
垄断地租理论是地租理论的一种,主要研究垄断条件下的地租问题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是垄断企业通过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获得的超额利润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的形成是由于垄断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或技术,使得其他企业无法 进入市场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的存在会降低社会福利,因为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超 额利润,而消费者则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商品或服务
01
地租理论的实践案例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地租理论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城市土地 资源管理中,通过地 租理论,合理分配土 地资源,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
案例二:某农村土地 资源管理中,通过地 租理论,实现土地资 源的优化配置,提高 农民收入。
案例三:某工业园区 土地资源管理中,通 过地租理论,实现土 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提高企业效益。
公司
地租理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第四章 地租理论精讲
![第四章 地租理论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a97b03e7941ea76e58fa04a4.png)
准地租(quasi rent):在短时期内因使用固定 资本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其发生在短期,暂时存在,长期
即消失;是租用固定性耐久生产设备而付给占有者租赁费,其实质 也是超额利润,类似地租。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租形式和分类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主要内容
•
局限性:
同量劳动和资本而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差额地租是土 地报酬递减的结果。
• •
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否认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认为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差异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忽视 了产生地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经营的垄断。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三、屠能的地租论
主要功绩: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土地的位置与农业 生产和地租的相关性。 主要内容: 某产品的产地价格通常等于中心市场价格与产地至 中心市场间运费的差额,这是区位地租。 市场价格=产地价格+运费 局限性:采用的是孤立的静态化的分析方法。 ——《孤立国》(1826)
Ⅰ Q1
b2
c1
Ⅳ
b1
Ⅲ Ⅱ D1 Q2 D2 Q3 D3
农产品价值由最大劳动耗费量决定。差额地租量的多少取决
于不同等级土地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主要内容
土地的占有产生地租
地租是由劳动创造的由农业经营者从利润中付给土地所 有者剩余所得的一部分。
18世纪中期,亚当· 斯密“垄断价格说”
第四章 地租理论分析
![第四章 地租理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d64ed958f5f61fb736665e.png)
资本主义地租:反映了土地所有者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 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地租:反映了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根本 一致的前提下,对土地收益的分配关系;是一种经济杠杆。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1.西方经济学的地租形式和分类
契约地租或商业地租(contract/commercial rent):租赁双方通过契约形式规定承租、承包人 为占用物主的土地、不动产支付的租赁、承包金 额及期限。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地租的性质与形态 性质
“无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
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 权为前提。”
——马克思
地租形态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与货币地租
•
当今地租已不只是来自土地自然物,还来自于人们对土地 的投资(土地资本),从而使土地成为既是资源又是资产 的双重内涵的二元构成。 已利用土地的“二元构成”使狭义地租和广义地租在实质 内涵上有了性质上的根本差异: 作为自然资源的狭义地租,是由使用价值和产权价值转化 而来,是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产生的超额利润,由土地所 有权垄断所产生的。 广义地租除此以外,还附加有“土地资本”的投资和利息 及经营利润。 广义地租和已利用土地的地租均具有双重内涵的二元构成。
级差地租:优、中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与劣等土地
生产条件所决定的一般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 肥力(沃度)、区位、宁适度 投资集约度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绝对地租:又称“马克思绝对地租”,是因所 有权的作用形成的地租。是所有权垄断的结果。
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四章 地租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31ae300312b3169a551a429.png)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1.西方经济学的地租形式和分类
➢ 经济地租(economic rent):利用土地或其他 生产资源所得到报酬扣除成本的余额,是超过成 本的纯收入。 ➢ 准地租(quasi rent):在短时期内因使用固定资 本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其发生在短期,暂时存在,长期即
次边际土地:土质贫瘠、远离市场,其收益不足上述费用的土地。 超边际土地:土壤肥沃,接近市场,其收益不仅可以支付上述费
用,而且尚有余额支付地租的,称为“超边际土地”。 ✓ 边际土地的决定,除土地的肥力及位置条件外,也与农产品价格
及生产费用水平有关。例如农产品价格上涨而费用不变或降 低,则边际土地将变为超边际土地;反之,则变为次边际土地。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原因:
➢ 地租的发生在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上最为显著; ➢ 在作为非再生稀缺资源土地上的地租不易消除; ➢ 土地是关系经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1.地租(rent)的概念
➢ 当今地租已不只是来自土地自然物,还来自于人们对土地 的投资(土地资本),从而使土地成为既是资源又是资产 的双重内涵的二元构成。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 垄断地租(独占地租):因某些少数名优产品的特优土地, 由于其产品具有垄断价格而产生垄断利润,称为垄断地租。 它是由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 非农业用地的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租等。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二节 西方古典地租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早期地租理论 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屠能的地租论
第四章 地租理论及应用(土地经济学-华中农业大学,梅昀)
![第四章 地租理论及应用(土地经济学-华中农业大学,梅昀)](https://img.taocdn.com/s3/m/4f07b28e71fe910ef12df879.png)
二、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一)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和原因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农业中能够形 成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实体)的条件,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使 上述超额利润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并使之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原因。 (二)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1.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及其实现 程度。 2.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对水平。 3.绝对地租量还取决于农业投资的总量。 三、资本主义垄断地租 定义: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四、资本主义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一)矿山地租 (二)建筑地段地租 定义:建筑地段地租,是工商业资本家和房地产资本家为建造工厂、 商店和居民住宅等使用土地而支付的地租。
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
(一)社会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1.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农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也大大 低于工业. 2.中国现阶段仍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并要求在经济上加以实现. 3.中国仍存在着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这是绝对地租形成的前 提. (二)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的具体形式 三、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的特点及其来源 (一)城市地租的特点 1.土地位置对级差地租的决定性影响 2.土地所有者对地租量的变化具有完全的被动性 3.垄断地租在许多情况下占有优势 (二)城市地租量的上限和下限 下限:不能小于该区等同面积土地支付的农业地租量 上限:不能大于使用该土地企业的全部超额利润
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存在的条件和原因 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异以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级差 地租形成的物质条件。土地的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社会经济 原因。 (二)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下,国家、企业 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实体不再是资 本主义剩余价值特定部分的转化形式,而是在社会主义下由土地条 件优越的企业单位的劳动者创造的超额利润。 (三)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分配与归属 1.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级差地租Ⅰ主要应归土地所有者— — 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级差地租Ⅱ应主要由土地经营者所得。 2.在土地国有制的条件下,级差地租Ⅰ应全部归于国家。级差地租 Ⅱ应主要归于土地使用者——企业或个人所有。 但无论在1还是2的情况下,国家都应该得到一部分级差地租。
地租理论与土地利用模式课件
![地租理论与土地利用模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679d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2.png)
土地政策对地租和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
1 2
地租水平与土地利用模式
土地政策对地租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土地利 用模式的选择,如高地租区域可能更倾向于商业 或住宅开发。
土地供应与地租变化
土地政策通过土地供应的调节影响地租变化,如 增加土地供应可能导致地租下降,反之则上升。
3
土地权利与地租分配
土地政策对土地权利的规定影响地租分配,合理 的权利配置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地租分配。
高地租水平,反之则会降低地租水平。
04
土地利用模式的空间布局也会影响地租的分布。例如 ,商业中心区的地租普遍较高,而城市边缘区的地租 则相对较低。
03
不同地租理论下的土地利用模 式
古典地租理论下的土地利用模式
总结词
古典地租理论强调土地的稀缺性和市场供需关系对地租的决定作用,土地利用模 式以最大化地租为目标。
案例三:国际地租理论与土地利用模式的比较
国际地租理论
国际地租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地租差异。国际地租的高低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供 给和需求等因素。
土地利用模式
土地利用模式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的特点和方式。土地利用模式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条件和政策法规等因素。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认为地租是生产关系中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土地利用模式应该服 务于社会整体利益和阶级利益。在这种理论下,土地利用模式通常表现为对城市空间的 社会重构,以实现社会公平和阶级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在土地利用中发挥主导作用,通
过规划和管理来调节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04
地租理论与土地政策的实践
地租的特性
地租的来源
地租的来源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土 地利用的外部性。
第4章_地租理论
![第4章_地租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9d317aaf524ccbff12184d2.png)
第四章地租理论1本章内容地租是土地商品化和权利分离的产物地租是土地商品化和权利分离的产物,,是近现代经济的重要经济范畴现代经济的重要经济范畴。
本章主要对地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加以阐述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加以阐述。
2学习要点1.1.地租的形式地租的形式地租的形式、、概念和种类概念和种类;;2.2.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
3推荐书目1.1.周诚周诚周诚,,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农业出版社,,19892.2.毕宝德等毕宝德等毕宝德等,,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北京北京: : : 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2001,200144.1 4.1 地租的概念地租的概念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地租地租((rent rent))的概念概念概念::报酬或收入报酬或收入,,泛指物主把他所有的土地泛指物主把他所有的土地、、房屋或任何财物租给他人利用所获得的报酬或任何财物租给他人利用所获得的报酬。
5 4.1 4.1 地租的概念地租的概念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地租地租((rent rent))的概念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地租狭义地租::真正的地租真正的地租,,是单纯为使用土地资源所支付的成本支付的成本。
实质是凭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向土地使用者索取的报偿用者索取的报偿。
原因有三原因有三::1.在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上最为显著在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上最为显著;;2.作为非再生资源土地上的地租不易消除作为非再生资源土地上的地租不易消除;;3.土地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4.1 4.1 地租的概念地租的概念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地租地租((rent rent))的概念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地租狭义地租::是自然资源使用价值和产权价值的转化是自然资源使用价值和产权价值的转化。
是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超额利润是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超额利润。
地 租 理 论
![地 租 理 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7f8d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c.png)
西方经济学
具体地说,导致地租上升的原因主要有:生产技术不 断进步,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有所提高;城镇化不断推进, 土地被不断占用,从而导致人们对土地需求的增加。
五、准租金、经济租金
按照上面的定义,地租是当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使用 价格。在很多情况下,不仅土地可以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还有许多其他资源都可以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短期 内厂房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固定不变的资源也有相应 的使用价格,这种使用价格显然与地租非常类似。我们把这 种供给数量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租 金”。换句话说,地租是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而 租金则是一般化的地租。为了进一步研究租金,我们把它分 为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四、地租的决定
与工资一样,地租是由土地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的。土地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土地的价格, 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横坐标为土地数量N,纵坐标为地租R,土 地需求曲线D0、D1与土地供给曲线S的交点E0、E1是土地 市场的均衡点,各自对应的地租为R0、R1。当需求曲线由 D0上升到D1,地租也由R1上升到R2。可见,地租R完全取 决于需求曲线D的位置,即地租随着需求曲线的上升而上 升,随着需求曲线的下降而下降。如果需求曲线下降到 D变,但是在现实生活 中也有特殊情况。例如,人们填海造田、变沙漠为良田,从 而增加了土地的供给;又或者因为土地沙化,从而减少了土 地的供给。
这里土地供给曲线为直线还包含一个假设,即假设土地这 种生产要素没有自用用途,只有要素供给用途。如果假设土 地这种生产要素既有自用用途,又有要素供给用途,那么土 地的供给曲线就不会是垂直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二、土地供给
土地供给是指在各种可能 的地租下,人们愿意提供的土 地数量。前面假定土地的自然 供给即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 固定不变的,所以土地的供给 曲线为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如 右图中S曲线所示。在右图中, 横坐标为土地数量N,纵坐标 为地租R,供给曲线S表示:不 管地租R为多少,土地的供给 量恒为N0。
第4章 城市地租与土地区位
![第4章 城市地租与土地区位](https://img.taocdn.com/s3/m/f0cb9644c850ad02de80417c.png)
(四) 城市地租 农业地租 级差地租 垄断地租
第一节 城市地租
三、竞租(bid rent)(熟悉)
1、竞租
地租是一种市场价格,但是竞租只是一个“支付意愿”,即某个 土地使用者为了竞争得到某块城市土地所愿意支付的最高租金。
2、竞租函数
同一土地使用者对于城市空间上不同区位的土地所愿支付的租金,则 形成“竞租函数”。 家庭的竞租函数主要由区位对效用水平的影响方式确定,企业的竞 租函数主要由区位对利润水平的影响方式决定。
经济空间位置:对不同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其与相邻地块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城市土地区位
2、区位的特征(了解)
第一节 城市地租
(二)地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一节 城市地租
(三)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掌握)
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农业地租,科学地解释了
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涉及 到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一是土地所有者;二是租地 的农场主(资本家);三是农业雇佣工人。 为什么农业部门中,农业工人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 农业资本家获取平均利润以后,还有一个余额作为地 租缴给土地所有者呢?
剩余价值率 = 剩余价值 / 可变资本 =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总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
2、绝对地租 (2)绝对地租的实体表现为农业中的超额利 润,其来源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条
件下,绝对地租来源于土地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 的差额。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等级不同, 优等土地获得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优等土地有限, 导致经营垄断。
土地经济学第四章 1 地租理论及其应用
![土地经济学第四章 1 地租理论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715fd076eeaeaad1f3308a.png)
五.资本主义地租和马克思主义地租的区别 资本主义地租和马克思主义地租的区别
都承认地租范畴的存在,对地租的来源有不同的解释 都承认地租范畴的存在 对地租的来源有不同的解释. 对地租的来源有不同的解释
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一)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概念: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 、概念: 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2、来源: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与 、来源: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3、产生的条件:自然力(肥沃程度、位置;投入程度) 、产生的条件:自然力(肥沃程度、位置 投入程度 投入程度) 4、产生的原因:由于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 断。 、产生的原因:
(二)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Ⅰ
形成级差地租Ⅰ的条件: 形成级差地租Ⅰ的条件:
(1)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2)土地位置的差异 )土地位置的差异;
产生的原因: 产生的原因:
因土地沃度、 因土地沃度、区位所造成的土地与土地之间差异所 形成的差额。 形成的差额。
(三)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Ⅱ
(二)建筑地段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是工商业资本家和房地产业资本家为建造工厂、 建筑地段地租,是工商业资本家和房地产业资本家为建造工厂、 商店和居民住宅等使用土地而支付的地租。 商店和居民住宅等使用土地而支付的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既包含级差地租,也包含绝对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既包含级差地租,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成的地 租。
四、资本主义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精华版地租地价理论课件
![精华版地租地价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cdcf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a.png)
03
地租地价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土地价格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
地租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评估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土地资源价值评估
通过地租地价理论的指导,我们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详细描述
地价是土地权利的价格表现,反映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属性。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价会受到供求关系、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特点。
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行政因素等。
总结词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等,社会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社会稳定性等,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行政因素包括土地政策、城市规划、税收政策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价的形成和变化。
总结词
03
地租地价理论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市规划中的地租地价理论应用
01
在城市规划中,地租地价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土地价格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
02
通过地租地价理论,我们可以分析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以及如何通过规划来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布局
总结词: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地租地价理论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地租地价理论可以为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和法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地租(quasi rent):在短时期内因使用固定 资本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其发生在短期,暂时存在,长期
即消失;是租用固定性耐久生产设备而付给占有者租赁费,其实质 也是超额利润,类似地租。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租形、形式和种类
垄断地租(独占地租):因某些少数名优产品的特优土地, 由于其产品具有垄断价格而产生垄断利润,称为垄断地租。 它是由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非农业用地的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租等。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二节 西方古典地租理论
概念:意为报酬或收入,泛指物主将其一切不动 产如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或生产要素的使用权让 渡给他人利用所获得的报酬或收入。
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上的地租主要是经济地租或纯收 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地租:使用生产要素所得的超额利润。 狭义地租: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将其使用权让渡给他人利
用所获取的地租,其实质是凭借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所有权的垄 断向土地使用者索取报偿,是“真正的地租”( Why?)。
资本主义地租:反映了土地所有者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 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地租:反映了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根本 一致的前提下,对土地收益的分配关系;是一种经济杠杆。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1.西方经济学的地租形式和分类
契约地租或商业地租(contract/commercial rent):租赁双方通过契约形式规定承租、承包人 为占用物主的土地、不动产支付的租赁、承包金 额及期限。
地租(land rent):指利用土地资源应支付 的经济报酬。包括土地及其改良设施地租、位置 地租、土壤肥力或场地质量带来的地租。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1.西方经济学的地租形式和分类
经济地租(economic rent):利用土地或其 他生产资源所得到报酬扣除成本的余额,是超过 成本的纯收入。
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一节 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
第二节
第三节
西方古典地租理论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第四节
现代地租理论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第一节 地租的概念、性质与形式
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地租的性质、形式、种类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1.地租(rent)的概念
18世纪中期,亚当· 斯密“垄断价格说”
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分为三个基本阶级:工人、资本家和地主 三种基本收入之和等于商品的价格:工资、利润和地租; 地租是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地主的代价,来源于工人的无偿劳 动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 颠倒了地租和农产品垄断价格的因果关系,误认为地租是农产品昂 贵的原因(地租→价格)。 —— 《国富论》
级差地租:优、中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与劣等土地
生产条件所决定的一般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 肥力(沃度)、区位、宁适度 投资集约度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绝对地租:又称“马克思绝对地租”,是因所 有权的作用形成的地租。是所有权垄断的结果。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
当今地租已不只是来自土地自然物,还来自于人们对土地 的投资(土地资本),从而使土地成为既是资源又是资产 的双重内涵的二元构成。 已利用土地的“二元构成”使狭义地租和广义地租在实质 内涵上有了性质上的根本差异: 作为自然资源的狭义地租,是由使用价值和产权价值转化 而来,是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产生的超额利润,由土地所 有权垄断所产生的。 广义地租除此以外,还附加有“土地资本”的投资和利息 及经营利润。 广义地租和已利用土地的地租均具有双重内涵的二元构成。
边际土地: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生产收益正好足以补偿所 需费用(开垦土地的垫付费用和投资,以及生产过程中各项 生产费用)的土地。边际土地收付相抵,别无余额支付地租。 次边际土地:土质贫瘠、远离市场,其收益不足上述费用的土 地。 超边际土地:土壤肥沃,接近市场,其收益不仅可以支付上述 费用,而且尚有余额支付地租的,称为“超边际土地”。 边际土地的决定,除土地的肥力及位置条件外,也与农产品价 格及生产费用水平有关。例如农产品价格上涨而费用不变或 降低,则边际土地将变为超边际土地;反之,则变为次边际土地。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奴隶社会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自由的结果,以劳役地 租为主。 封建社会的地租:体现了地主剥削农民的生产关系。
二者的共同点:1)土地占有者与生产者的直接对立;
2)土地所有者占有直接生产者的全部剩余 生产物,甚至 部分必要生产物。
18世纪中期,安· 杜尔阁:
由于农业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天然生产力,使生产出的 数量大于劳动力所需的数量;是自然恩赐给劳动者的 “纯产品”,但被土地所有者所占有。
未摆脱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源泉的偏见,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地租 的本质。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早期地租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早期地租理论 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屠能的地租论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早期地租理论
17世纪后期,威廉· 配第的“剩余收入说”: 地租 = 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
造成地租差异的原因:
土壤肥沃程度 耕作技术高低 距离的远近有差异
为级差地租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原因:
地租的发生在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上最为显著; 在作为非再生稀缺资源土地上的地租不易消除; 土地是关系经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一、地租的概念和内涵
1.地租(rent)的概念
•
•
土 地 经 济 学>第四章 地租理论…
二、地租的性质、形式和种类 地租的性质与形态 性质
“无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
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 权为前提。”
——马克思
地租形态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与货币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