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型设计
圆坯孔型设计
![圆坯孔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d565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8.png)
圆坯孔型设计一、引言圆坯孔型设计是指在制造圆坯时,通过设计和制造合适的孔型,使得圆坯具备更好的性能和功能。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设计要点和设计步骤三个方面,对圆坯孔型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二、设计原则1. 合理性原则:孔型设计应符合圆坯的使用要求,满足产品的功能性和性能指标。
2. 可制造性原则:孔型设计应考虑到生产工艺的可行性,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加工的孔型设计。
3. 经济性原则:孔型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消耗和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设计要点1. 孔型形状: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孔型形状,如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2. 孔型尺寸:孔型尺寸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包括孔径、深度、间距等。
3. 孔型位置:孔型位置应考虑产品的使用特点和受力情况,合理确定孔型在圆坯上的位置。
4. 孔型分布:孔型分布应均匀、合理,避免集中在某一区域,影响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5. 孔型连接:孔型之间的连接方式应符合产品的使用要求,可以采用直通孔、盲孔等不同形式。
四、设计步骤1. 确定产品需求:明确圆坯的使用功能和性能指标,确定孔型的类型和数量。
2. 孔型形状设计:根据产品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孔型形状。
3. 孔型尺寸设计: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孔型的尺寸参数。
4. 孔型位置设计:根据产品使用特点和受力情况,合理确定孔型在圆坯上的位置。
5. 孔型分布设计:根据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求,合理分布孔型。
五、实例分析以轴承为例,进行圆坯孔型设计。
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用于支撑轴的旋转,因此圆坯的孔型设计对轴承的性能至关重要。
1. 确定产品需求:轴承需要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转动灵活性,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孔型来满足这些要求。
2. 孔型形状设计:选择圆形孔型,因为圆形孔型具有均匀分布应力的特点,能够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
3. 孔型尺寸设计:根据轴承的尺寸和使用环境,确定合适的孔径和深度,以保证轴承的性能和寿命。
孔型设计
![孔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481a64011ca300a6c39083.png)
孔型设计:将钢锭或钢坯在连续变化的轧辊孔型中进行轧制,已获得所需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为此而进行的设计和计算工作孔型设计。
孔型设计的内容:a断面孔型设计。
根据原料和成品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及对产品性能的要求,确定孔型系统,轧制道次和各道次的变形量,以及各道次的孔型形状和尺寸b轧辊孔型设计也称配辊。
确定孔型在各机架上的分配及其在轧辊上的配置方式,以保证轧件能正常轧制,操作方便,成品质量好和轧机产量高c轧辊辅件设计。
即导卫或诱导装置的设计。
诱导装置应保证轧件能按照所要求的状态进、出孔型,或者使轧件在孔型以外发生一定的变形,或者对轧件起矫正或翻转作用等。
孔型设计的要求:a保证获得优质产品。
所轧产品除断面形状正确和断面尺寸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外,表面应光洁,金属内部的残余应力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良好。
b保证轧机生产率高。
轧机的生产率决定轧机的小时产量和作业率。
影响轧机小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轧制道次数及其在各机架上的分配,对橫列式轧机来说,在一般情况下,轧制道次数愈少愈好。
对连轧机来说,则应加大坯重,提高轧速,缩短轧制节奏时间,提高小时产量。
影响轧机作业率的主要因素是孔型系统,孔型和轧辊辅件的共用性。
c保证产品成本最低。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必须降低各种消耗。
由于金属消耗在成本中占主要部分,故提高成材率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因此,孔型设计应保证轧制过程进行顺利,便于调整、减少切损和降低废品率;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尽可能按负偏差进行轧制。
同时,合理的孔型设计也应保证减少轧辊和电能的消耗d保证劳动条件好。
孔型设计时除考虑安全生产外,还应考虑轧制过程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轧制稳定,便于调整,轧辊辅件坚固耐用,装卸容易。
各道次变形量的分配:a金属的塑性。
大量研究表明,金属的塑性一般/成为限制变形的因素。
对于某些合金钢锭,在未被加工前,其塑性较差,因此要求前几次的变形量要小些。
b咬入条件。
在许多情况下咬人条件是限制道次变形量的主要因素,例如在初轧机、钢坯轧机和型钢轧机的开坯道次,此时轧件温度高,轧件表面常附着氧化铁皮,故摩擦系数较低,所以选择这些道次的变形量时要进行咬人验算。
孔型设计实例(箱形)
![孔型设计实例(箱形)](https://img.taocdn.com/s3/m/08240e5dbe23482fb5da4c01.png)
平均延伸系数为μp
箱型系统的孔型延伸系数范围是: 1.15-1.6 取平均延伸系数为1.3,利用(2)式可以求出n的值 为6.18,取整后,确定道次数为6.(对于大多数孔型 设计,轧制道次应当取单数,这里为了简化工作量, 取双数道次.)
各道次延伸系数的分配: 在前面我们已经计算出总延伸系数 和总轧制道次n的值,下面进行各道次延伸 系数的分配.
可求得F2的值为3857.14,所以第2道次轧件的
边长a2的值为62mm,同理可求得a4的值,为 48mm. 接着求1,3,5孔型的轧件尺寸
如图 所示
方进扁孔的宽展系数取小值,而扁进方孔的宽展系 数取大值,这里取β1等于0.1,β2等于0.3,(箱形孔型系统的 宽展系数为0-0.45)代入上式,可求得b 和h 的值,
2、明确计算所用的已知数据,例如坯料尺寸、 成品尺寸、道次延伸系数等,按照下述框图 进 行孔型设计计算工作。 3、将设计好的孔型绘制出来,打印结果。 4、用试件在实验轧机上进行试轧,以检验孔型 设计是否合理。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报告中要给出孔型设计计算的步骤与 数据; 2、按轧制道次给出完整的孔型图,标出孔 型的几何尺寸。
在本例情况下按下式进行计算
先设定1-6道次中任意5道次的延伸系数,然后按(3) 式进行校对,如果不合适需要进行修订. 合理的延伸系数分配: 不合理的延伸系数分配:
步骤(2) 求每一道次出孔型之后轧件的断面积 (I)先求第2道次方形的断面积 根据公式:
的值已经求
1.箱形孔型系统 已知坯料尺寸为902 ,要轧制成40mm的方形断面, 要求按照箱形孔型系统进行设计与计算,最终画 出孔型图. 求解步骤: (1)求从原料到成品的总延伸系数,轧制道次,分配 各道次的延伸系数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7a003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7.png)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孔型设计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确保产品功能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孔型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工艺和产品设计的要求。
本文将对孔型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孔型设计。
一、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孔型的先进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 先进性原则:孔型设计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合理性原则:孔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选择,并考虑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3. 可操作性原则:孔型设计应考虑到加工设备和工艺的限制,使其易于制造和维修。
二、孔型设计的关键要点孔型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点:1. 孔的形状:孔的形状应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孔形状包括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2. 孔的尺寸:孔的尺寸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进行确定。
尺寸的选择要考虑到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的要求和使用条件。
3. 孔的位置:孔的位置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进行确定。
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组装要求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4. 孔的数量:孔的数量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确定。
数量的选择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使用要求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5. 孔的布局:孔的布局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进行确定。
布局的选择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组装要求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三、孔型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孔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孔加工精度、孔形变形和孔的表面质量等。
下面是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1. 孔加工精度: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优化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使用合适的刀具和夹具。
2. 孔形变形:减少孔的形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优化孔的形状和尺寸;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
3. 孔的表面质量:提高孔的表面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切削工艺和刀具;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采用合适的切削液。
孔型设计基本知识
![孔型设计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faca0f910ef12d2bf9e76f.png)
槽底凸度的作用
使轧件断面边稍凹,在辊道上运行比较稳定,进入下一道孔型 时咬入条件也较好;另外可提高轧槽的使用寿命。 给翻钢后的孔型增加宽展余地,减小出耳子的危险性。
保证轧件侧面平直
设计原则:单鼓变形严重,f大些;成品孔不用,翻钢后如果是高轧件则要少用或不用 参考数据:f=0~6mm,以2~4mm为多。
1.2 孔型的分类
按形状分 按用途分
简单断面(方、圆、扁)
异形断面(工、槽、H 等)
延伸孔型
a
成型孔型
b
成品前孔
c
成品孔 孔型辊缝d在孔型周边之内,其水平辊缝一般位 于孔型高度中间
开口孔型 孔型辊缝在孔型周边之外
按开口位置方式分
闭口孔型
通常称为控制孔型,其辊缝常处在孔型的顶部 或底部
半开(闭)口型
c. 提高孔型的共用性(宽展余量,耳子,充满度)
d. 增大时,可以提高腿部侧压下量,减少道次
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孔型圆角
内圆角R 作用
a. 防止轧件角部急剧冷却,消除角裂产生
b. 改善轧辊强度,防止因尖角部分引起应力 集中而削弱轧辊强度
c. 改变孔型的实际面积,从而改防止刮丝现象
综合考虑出孔型轧件的形状和轧件在孔型中的稳定性。 提高孔型的共用性(宽展余量,耳子,充满度)
配置孔型的基准线称为轧制线。
参考数据: D和D’受到连接轴允许倾角的限制:万向轴≤10°,K=0.
Bk—孔型槽口宽度; bk—槽底宽度;
初轧30-50% 精轧5-10% ,延伸箱孔: 10-20% 上Dh、s=下D轧-2x辊-s作=1用16于5轧-2×件2上. 的力矩对于某水平直线相等,该水平直线h称p为—孔孔型中型性高线。度。
1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汇总
![1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cd499aaf46527d3250ce01d.png)
1 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1.1 孔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1.1.1 孔型设计的内容型钢品种规格达几千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用辊轧法生产的。
将钢锭或钢坯在带槽轧辊上经过若干道次变形,以获得所需要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而为此所进行的设计计算工作称为孔型设计。
完整的孔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内容:1)断面孔型设计根据已定坯料和成品的断面形状、尺寸大小和性能要求,确定轧件连续的变形过程,所需道次和各道次变形量以及为完成此变形过程所采用的各道次的孔型形状和各部分尺寸。
2)轧辊孔型设计根据断面孔型设计的结果,确定孔型在每个机架上的配置方式、型在机架上的分布及其在轧辊上的位置和状态,以保证正常轧制,轧辊有较高的强度,使轧制节奏最短,从面获得较高的轧机产量和良好的成品质量。
3)轧辊导卫装置及辅助工具设计根据轧机特性和产品断面形状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导卫装置。
导卫或诱导装置应保证轧件能按照要求进出孔型,或使轧件出槽后发生一定变形,或使轧件得以矫正或翻转一定角度等。
其它工具如检查样板等有时也由孔型设计者完成。
1.1.2 孔型设计的要求孔型设计合理与否将对轧钢生产带来重要影响,它直接影响到成品质量、轧机生产能力、产品成本和劳动条件等。
因此,一套完善、正确的孔型设计应该力争做到:1)成品质量好包括产品断面几何形状正确、尺寸公差合格、表面光洁无缺陷(如没有耳子、折迭、裂纹、麻点等)、机械性能良好等。
2)轧机产量高应使轧机具有最短的轧制节奏和较高的轧机作业率。
3)生产成本低应做到金属消耗、轧辊及工具消耗、轧制能耗最少,并使轧机其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较高的水平。
4)轧机操作简便应考虑轧制过程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使轧件在孔型中变形稳定,便于调整,改善劳动条件,减轻体力劳动等。
5)适合车间条件使设计出来的孔型符合该车间的工艺与设备条件,使孔型具有实际的可用性。
为要达到上述要求,孔型设计工作者除要很好池掌握金属在孔型内的变形规律外,还应深入生产实际,与工人结合,与实践结合,比较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车间的工艺和设备条件以及它们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合理和可行的孔型设计来。
孔型设计1
![孔型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54812fd5b14e852458fb5751.png)
•
•
RAL
• • • • 多槽切分轧制
孔型设计的发展
少道次或单道次轧制异型钢的技术 无孔型轧制技术 多辊孔型轧制
RAL
第一章
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
RAL
• • •
孔型设计的定义
•
热轧型钢时, 轧 槽: 热轧型钢时,往往把轧辊车削成用来轧制轧件 的环形沟槽和凸台,通常把它们称为轧槽。 的环形沟槽和凸台,通常把它们称为轧槽。 轧制面: 轧制面: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轧辊轴线的垂直平面称 为轧制面。 为轧制面。 孔型: 两个或两个以上轧辊的轧槽, 孔型: 两个或两个以上轧辊的轧槽,或者一个轧辊的 轧槽与另一个轧辊的凸台对合起来时在轧制面上所形 成的孔口叫做孔型。 成的孔口叫做孔型。 孔型设计: 钢锭或钢坯只有依次通过一系列孔型, 孔型设计: 钢锭或钢坯只有依次通过一系列孔型,经 过若干道次的轧制变形后, 过若干道次的轧制变形后,才能获得所要求的断面形 状和尺寸的型钢。把为达到此目的而确定各孔型形状, 状和尺寸的型钢。把为达到此目的而确定各孔型形状, 计算各孔型尺寸, 计算各孔型尺寸,把孔型合理地配置在轧辊上以及进 行导卫装置的设计与计算工作称为孔型设计。 行导卫装置的设计与计算工作称为孔型设计。
RAL
孔型设计的步骤
(1)掌握产品、原料和设备条件 掌握产品、 掌握产品 掌握产品的技术条件:其内容包括产品的断面形状、 ①掌握产品的技术条件:其内容包括产品的断面形状、尺 偏差要求、钢种、表面状态、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等。 寸、偏差要求、钢种、表面状态、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等。 必要时还应了解用户要求、产品使用情况等。 必要时还应了解用户要求、产品使用情况等。 掌握原料条件: ②掌握原料条件:掌握已有的钢锭或钢坯的断面形状和尺 或者是按照孔型设计的要求重新选定原料的规格。 寸,或者是按照孔型设计的要求重新选定原料的规格。 掌握轧机性能及其他设备条件:了解轧辊直径、 ③掌握轧机性能及其他设备条件:了解轧辊直径、轧制速 度及主电机能力等轧机性能; 度及主电机能力等轧机性能;还要了解其他设备条件及车 间平面布置型式等。 间平面布置型式等。 收集国内外生产该产品的有关工艺资料: ④收集国内外生产该产品的有关工艺资料:包括选用何种 孔型系统, 孔型系统,延伸系数在什么范围以及生产该产品的难点及 存在的问题等。 存在的问题等。
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
![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370fd6dfd0a79563d1e728c.png)
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孔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将钢锭或钢坯经过若干次的轧制变形,得到所需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而进行的设计和计算工作称为孔型设计。
位于一个轧辊上的棱槽叫“轧槽”;由上下轧槽所组成的面积叫“孔型”。
一、孔型设计的内容(1)断面孔型设计。
(2)轧辊孔型设计。
(3)轧辊的辅件设计。
导为和诱导装置的设计。
二、孔型设计的要求(1)优质高产。
轧件尺寸形状符合技术要求,质量好、产量高。
(2)低消耗。
轧制功率、金属消耗、轧辊消耗、电能等消耗为最少。
(3)尽可能减少孔型各部分的不均匀变形,获得轧件具有最小内应力。
(4)使操作方便、安全、尽可能使轧制机械化、自动化或减轻工人体力。
(5)使换辊时间短,调整时间少,轧制过程稳定,作业率高。
第一节孔型的分类(A用途B形状C切槽方法)一、按孔型用途分类(1)延伸(开坯)孔型:减小轧件断面,形状与成品断面无关;(2)预轧(粗轧或毛轧)孔型:继续减小轧件断面,形状接近成品断面。
(3)精轧前(成品前)孔型:尺寸和形状更接近要求的成品断面。
(4)精轧(成品)孔型:轧制产品的最后一个孔型。
二、按孔型的形状分类(1)简单断面孔型:通常用于延伸孔型。
(2)复杂(异形)断面孔型;工字形、槽形、轨形。
三、按孔型在轧槽的切槽方法分类(1)开口孔型:轧辊的辊缝S在孔型周边上的称为开口孔型。
(2)闭口孔型:轧辊的辊缝S在孔型周边之外的称为闭口孔型。
(3)半开(闭)口孔型:亦称控制孔型。
第三节孔型各部分的名称与功用一、孔型各部分名称(以方形孔型为例)b、B——孔型切槽最小与最大宽度;H——孔型切槽深度;h——孔型轮廓线的高度;tg——侧壁斜度;S——辊缝;r1和r2孔型的内外圆角二、孔型各部分功用(1)辊缝:两轧辊辊环之间的缝隙称为辊缝。
(2)孔型侧壁斜度:孔型侧边与轴向垂直面间所夹角度的正切。
是轧件正确进入孔型;减少缠棍;减少出耳子;减少轧辊重车量,降低轧辊消耗(3)孔型圆角:孔型的过度部分用圆弧连接,这个圆弧就叫圆角。
型钢孔型设计
![型钢孔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040f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c.png)
型钢孔型设计型钢是一种常用的结构钢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制造等领域。
型钢的孔型设计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结构要求和功能需求,本文将介绍型钢孔型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型钢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型钢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在进行型钢孔型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结构的受力情况:根据结构受力情况确定型钢的孔型和孔的位置,确保型钢在承受外力时能够保持稳定。
2. 强度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的力学性能,确定型钢的孔型和孔的尺寸,确保型钢在承受外力时不会发生塑性变形或破坏。
3. 功能需求:根据型钢的使用功能需求,确定孔型的形状和尺寸,以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如通风、排水、连接等。
二、型钢孔型设计的方法在进行型钢孔型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标准孔型设计:根据相关的标准规范,选择合适的孔型和孔的尺寸,确保型钢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标准孔型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2. 结构受力分析:通过对型钢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型钢的孔型和孔的位置。
结构受力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型钢的受力特点,为孔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 仿真分析: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型钢的孔型进行分析和优化,以确保型钢在承受外力时的稳定性和强度。
仿真分析可以快速评估孔型设计的效果,节省设计时间和成本。
三、型钢孔型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型钢孔型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孔型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孔型形状和尺寸,确保孔型设计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和结构要求。
孔型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结构强度不足或功能无法实现的问题。
2. 孔的位置:确定孔的位置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功能要求,避免在受力集中区域或关键部位设置孔,以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3. 孔型的数量:合理确定孔型的数量,避免过多的孔型设计导致结构的强度下降或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孔型设计
![孔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6631c108a1284ac85043bd.png)
第七章孔型设计7.1孔型设计一般概念及方法7.1.1孔型设计定义为将板带材经连续辊弯变形制成合格冷弯型钢而进行的成型方法及工具设计称为冷弯成型辊孔型设计。
冷弯成型辊孔型设计的依据是:冷弯型材产品标准、成型材料的性能、技术要求、生产机组配置及主要参数。
一套好的孔型设计应达到:(1)可以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断面形状及尺寸精度。
(2)产品通长上无水平垂直瓢曲及纵向扭转。
(3)弯折处减薄及断面残余应力最小,产品无边波、皱折及裂纹。
(4)金属出入孔型顺利,轧辊安装调整方便。
(5)孔型组合配置合理、孔型磨损小、辊耗低、能耗低。
(6)操作方便,可达最大机组生产率。
冷弯成型辊孔型设计步骤是:(1)确定坯料宽度。
(2)确定型钢对水平辊中心线的位置。
(3)选择型钢成型基本中心线(简称基轴)及基准线段。
(4)确定型钢过渡断面数量和形状(俗称花形图Section Flower)。
(5)画断面配辊图和单个轧辊及辊片图。
(6)导卫及辅助工具设计绘图。
(7)必要的校核。
7.1.2计算带钢宽度要确定一个给定型材所需的带宽,先要做一个断面图,把它划分为直线段和曲线段后,沿中性线对各段长度进行求和。
各弯曲段对应的带坯宽度由弯曲角的大小和中性线所对应的弯曲半径(称为名义弯曲半径)所确定,即弯曲段长度W (mm)为:β (1)W=rm---- 名义弯曲半径,mm;β----- 弯曲角度,rad。
式中:rm(mm)由下式确定:名义弯曲半径rmr= r+kt (2)m式中:, r---- 弯曲角内径,mm; k----系数,即弯曲因子; t带坯厚度,mm。
表7-1 弯曲因子k的选用r/r >0.65 >1.0 >1.5 >2.4 >3.8k 0.30 0.35 0.40 0.45 0.507.1.3确定轧制基准线轧制基准线是通过全部成型辊的一条直线,在理论上该线贯穿的是各轧制道次轧辊间相对滑动的点,其位置在整个变形过程中固定不变。
孔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孔型设计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71eff5f312b3169a451a4cc.png)
孔型设计的内容
1)断面孔型设计。根据原料和成品断面形状 )断面孔型设计。 和尺寸及对产品性能的要求, 确定孔型系统, 和尺寸及对产品性能的要求 , 确定孔型系统 , 轧制道次和各道次的变形量, 轧制道次和各道次的变形量 , 各道次的孔型形 状和尺寸。 状和尺寸。 2)配辊。确定孔型在各机架上的分配及其在 )配辊。 轧辊上的配置方式。 轧辊上的配置方式。 轧辊辅件设计—导卫或诱导装置的设计 导卫或诱导装置的设计。 3)轧辊辅件设计 导卫或诱导装置的设计。 保证轧件以正确的方式进出轧辊, 保证轧件以正确的方式进出轧辊,有的使轧件 在孔型外发生一定的变形。 在孔型外发生一定的变形。
1)合理的孔型系统 ) 2)合理的坯料尺寸 ) 3) 3)正确分配各道次的变形系数 4)成品孔设计应考虑负偏差轧制以及红坯 ) 尺寸(温度)的影响。 尺寸(温度)的影响。 5)适应车间的设备条件 )
1.5.1 孔型设计的要求
图1-7变形系数按道次分配的曲线
1.5.2孔型设计的步骤 孔型设计的步骤
孔型内外圆角的作用
a.减少应力集中,增加轧辊的强度; 减少应力集中,增加轧辊的强度; 减少应力集中 b.防止轧件角部急剧冷却,温降过快; 防止轧件角部急剧冷却,温降过快; 防止轧件角部急剧冷却 c.内圆角可以控制轧件的面积, 保证所需要 内圆角可以控制轧件的面积, 内圆角可以控制轧件的面积 的成品形状、连轧关系; 的成品形状、连轧关系; d.外圆角可以防止轧辊一侧切割轧件,出耳 外圆角可以防止轧辊一侧切割轧件, 外圆角可以防止轧辊一侧切割轧件 子时防止下一道产生折叠
。
1.3.2 孔型各部分的作用
图1-4 孔型斜度与轧辊车削量之间的关系
孔型侧壁的作用
a.使轧件容易进、出孔型; 使轧件容易进、出孔型; 使轧件容易进 b.用大斜度孔型可增加孔型的共用性,通过 用大斜度孔型可增加孔型的共用性, 用大斜度孔型可增加孔型的共用性 控制孔型的充满程度, 控制孔型的充满程度 , 可以轧制出尺寸不同 的轧件; 的轧件; c.便于轧辊的修复。 便于轧辊的修复。 便于轧辊的修复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4505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8.png)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孔型设计是在工程和制造领域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它涉及到机械部件的设计、制造和装配。
下面将从孔型设计的定义、设计原则、常用孔型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一、孔型设计的定义孔型设计是指对机械部件中的孔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进行设计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孔与其他部件相互配合,保证整机性能和工作可靠性。
二、孔型设计的原则1. 孔型与功能相匹配:孔的形状和尺寸应该与其功能相匹配。
例如,传动孔应该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2. 孔的加工与安装方便:孔的形状和尺寸应该考虑到加工和安装的便利性,减少加工难度和安装成本。
3. 孔型与材料相适应:孔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材料的性能选择相应的设计要求,以确保材料的强度和可靠性。
4. 孔的位置与布局合理:孔的位置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避免干扰其他部件或引起不必要的装配和维修困难。
三、常用的孔型及应用1. 圆孔:圆孔是最常见和简单的孔型,适用于一般结构中的连接和定位。
2. 方孔:方孔通常用于需要承受大载荷的连接件中,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稳定性。
3. 键槽孔:键槽孔主要用于连接带有键的轴和轴套,用于传递转矩。
4. 锥孔:锥孔通常用于连接轴和机械件之间,通过锥形形状提供更好的连接性能。
5. 摩擦连接孔:摩擦连接孔通常用于需要可拆卸和可调节的连接,例如螺纹孔和销孔。
6. 组合孔:组合孔是指具有多种孔型特征的组合,常用于复杂的机械装配中。
四、孔型设计的一般步骤1. 确定孔位置:根据装配和功能需求确定孔的位置。
2. 选择孔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孔型,考虑连接方式、载荷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3. 确定孔尺寸:根据受力和使用要求确定孔的尺寸,包括直径、深度等。
4. 孔与其他零件的协调设计:考虑到孔与其他零件的配合和协调性,保证装配的准确性。
5. 检查和验证:对孔型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可靠性。
总之,孔型设计在机械工程和制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和掌握孔型设计的定义、设计原则、常用孔型及应用以及一般设计步骤,可以提高机械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为工程和制造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孔型设计实例(箱形)
![孔型设计实例(箱形)](https://img.taocdn.com/s3/m/4b7eea7c76eeaeaad0f33037.png)
r=(0.05~ 0.15)h 方形箱形孔型的构成: △取5 ~ 8, r=(0.05~ 0.1)h,其他同上.
步骤(4)
用CAD绘图软件绘出设计好的所有孔型图,标出 孔型尺寸,打印结果.
分组计算参数: (1).90方坯轧40方 (2).70方坯轧30方,平均延伸系数取1.32 (3) 80方坯轧35方,平均延伸系数取1.31 (4) 115方坯轧50方,平均延伸系数取1.31 (5) 100方坯轧40方,平均延伸系数取1.35
分别等于93.75,52.48。
同理可求得b3和h3以 及b5和h5的值,这样,所有道次的轧 件尺寸都已经求出来了,见下图.
步骤(3)
确定所有孔型的尺寸 箱型孔形的构成如图:
孔型槽底宽度bk=B-(0~6)mm 孔型槽口宽度Bk=b+△(△为宽展余量取5 ~ 12)
孔型的侧壁斜度取10 ~ 25% 内外圆角半径R和r R=(0.1 ~ 0.2)h
(I)先求第2道次方形的断面积 根据公式:
的值已经求出了,代入公式
可求得F2的值为3857.14,所以第2道次轧件的
a a 边长 2的值为62mm,同理可求得 4的值,为
48mm. 接着求1,3,5孔型的轧件尺寸
如图 所示
方进扁孔的宽展系数取小值,而扁进方孔的宽展系 数取大值,这里取β1等于0.1,β2等于0.3,(箱形孔型系统的 宽展系数为0-0.45)代入上式,可求得b1和h1的值,
4、用试件在实验轧机上进行试轧,以检验孔型 设计是否合理。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报告中要给出孔型设计计算的步骤与 数据;
2、按轧制道次给出完整的孔型图已知坯料尺寸为902 ,要轧制成40mm的方形断面,
要求按照箱形孔型系统进行设计与计算,最终画 出孔型图. 求解步骤: (1)求从原料到成品的总延伸系数,轧制道次,分配 各道次的延伸系数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540a2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b.png)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孔型概念及分类1. 孔型概念:孔型是指在零件表面中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开口,一般用来连接零部件、通风散热、减轻重量等目的。
2. 孔型分类:(1)按形状分类:有圆孔、方孔、椭圆孔、长方形孔等;(2)按位置分类:有盲孔、通孔、过孔、阶梯孔等;(3)按用途分类:有定位孔、安装孔、通气孔、散热孔等。
二、孔径设计原则1. 过孔和盲孔的孔径选择原则:(1)过孔的孔径应大于螺栓直径;(2)盲孔的孔径应大于内螺纹直径。
2. 孔径公差选择原则:(1)过盈配合的孔径公差一般选择H7;(2)中等配合的孔径公差一般选择H8;(3)轻载配合的孔径公差一般选择H9。
三、孔型设计注意事项1. 孔径的选取:(1)避免孔径选取过大或过小,导致连接不牢固或装配困难;(2)保证孔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避免配合过紧或过松。
2. 孔的排布:(1)孔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相互干涉或影响整体结构;(2)孔的排布应合理,便于加工和装配。
3. 孔口的处理:孔的口部设计应合理,避免产生毛刺、裂纹等缺陷,影响零件质量。
4. 孔型表征:应采用标准符号表示孔型的形状和位置,便于阅读和理解。
四、孔型设计方法1. 孔型设计流程:(1)明确孔型的功能和用途;(2)选择合适的孔型形状和尺寸;(3)确定孔的位置和排布;(4)进行孔型的细节设计和加工要求。
2. 孔型设计工具:(1)CAD软件:采用CAD软件进行孔型设计,可快速、准确地绘制各种孔型;(2)UG、Pro/E等专业设计软件:提供了更多的孔型设计工具和功能。
3. 孔型设计实例分析:可以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对不同类型的孔型设计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孔型设计方法和技巧。
五、孔型设计的新技术1. 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孔型的快速制造,提高了孔型设计的灵活性和精度。
2. 激光微加工技术:激光微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微型孔型的精密加工,适用于一些高精度的零部件。
3. 智能化设计工具:一些新型的智能化设计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进行孔型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孔型设计
![孔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edea777fd5360cba1adb56.png)
1.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特点:1)速度快可缩短设计周期;2)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科学性;3)设计结果精确可靠性比较好可;4)可利用现在计算方法得到轧制过程精确的理论解2.孔型设计对产品质量的作用(目标):1)几何形状正确;2)产品质量高表面质量好;3)内部质量,机械性能好3.课程设计内容:1)孔型设计的基础知识;2)延伸孔型;3)型钢孔型设计;4)连轧机孔型设计及导卫装置的设计;5)空型优化设计的基础知识4.孔型设计:将钢锭或钢坯在连续变化的轧辊孔型中进行轧制已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而进行的设计和计算工作(将钢锭或连铸坯在帯槽的轧机上进行若干道次变形以获得所需的断面形状尺寸及性能的产品而进行的设计工作)5.孔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内容1)断面的孔型设计(确定轧制道次各道次变形量);2)轧辊孔型设计(根据1)中设计的结果确定孔型在轧机上的配置方式);3)轧辊导卫装置及辅助工具设计;(2)要求:1)成品质量好2)轧机产量高3)生产成本低4)轧机操作方便5)适合车间条件6.孔型设计的科学程序及基本原则1)了解产品的技术条件2)了解原料的条件3)了解轧机的性能及其他设备条件a轧机的布置形式b轧机的数目c棍经电机能力d加热炉等4)选择合理的孔型系统5)总轧制道次的确定6)各道次变形量的配置a金属塑性b咬入条件c 轧辊强度及电机能力d孔型的磨损7)确定孔件的断面尺寸及形状8)确定孔型的形状及尺寸9)绘制配辊图10)进行必要的校核a咬入条件b轧辊强度校核c电机能力11)轧辊附属配件设计7.孔型及其分类:孔型:两个后两个以上的轧槽在通过轧辊轴线的平面上所构成的孔洞。
轧槽:在轧辊上用来轧制轧件的工作部分或轧辊与轧件相接触的部分。
分类:1)形状:简单断面孔型方圆扁,复杂断面孔型工字型乙字形轨型2)孔型的用途:延伸孔型使金属断面不断减小,形状变化不大。
预轧或毛轧孔型减小断面并使轧件断面逐渐与成品前孔相似。
孔型设计基础
![孔型设计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fa4389abceb19e8b8f6ba8b.png)
孔型设计基础知识(一)
1、孔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将钢坯或钢锭在连续变化的轧辊中进行轧制,以获得所需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为此而进行的设计和计算工作称为孔型设计。
2.孔型设计的内容
孔型设计是型钢生产的工具设计。
孔型设计的全部设计和计算包括三个方面:(1)断面孔型设计。
根据原料和成品的断面形状和尺寸以及对产品性能的要求,确定孔型系统、轧制道次和轧制道次的变形量,以及各道次的孔型形状和尺寸。
(2)轧辊孔型设计也称为配辊。
确定孔型在各架轧机上的分配及其在各架轧机上的分配方式,以保证轧件能正常轧制,操作简便,成品质量好和轧机产量高。
(3)轧辊附件设计。
即导卫或诱导装置的设计。
诱导装置应保证轧件能按照所需要求上网状态进、出孔型,或者使轧件在孔型以外发生一定的变形,或者对轧件起矫正作用。
3.孔型设计的要求
孔型设计是型钢生产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产品的成本、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
因此,合理的孔型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保证获得优质产品。
所轧产品除断面此形状正确和断面尺寸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外,表面光洁,内部残余应力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良好。
(2)保证轧机生产效率。
(3)保证生产成本低。
(4)保证劳动条件好。
孔型设计4
![孔型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c879e5e7ba0d4a7302763aa3.png)
RAL
圆钢成品孔型系统
圆钢孔型设计
孔型尺寸设计(绘图):
基圆半径 成品孔型宽度 成品孔型的扩张角 扩张半径 辊缝 外圆角
RAL
圆钢孔型设计
成品前精轧孔型设计:大都根据经验确定,孔型尺寸并非轧件尺
寸,当充满度超过0.95时,修正孔型尺寸。
(1)椭圆-方精轧孔型的设计
尺寸与成品圆钢的尺寸关系
表4-2椭圆和方孔型构成尺寸与成品圆钢直径d的关系
成品规格d/mm 6~9 9~11 12~19 20~28 成品前椭圆孔型尺寸与d的关系
hk/d
0.7~0.78 0.74~0.82 0.78~0.86 0.82~0.83
bk/d
1.64~1.96 1.56~1.84 1.42~1.7 1.34~1.64
成品前方孔边长a与d的关系 (1.0~1.08)d (1.0~1.08)d (1.0~1.14)d (1.0~1.14)d
RAL
圆钢孔型设计
RAL
圆钢孔型设计
所谓的圆钢孔型设计是指圆钢精轧孔型的设计,也就是从
成品孔开始的3—5个孔型,在这以前的则称为延伸孔型。
轧制圆钢的孔型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椭圆-方(方-椭圆-圆)孔型系统 (2)椭圆-圆(圆-椭圆-圆)孔型系统 (3)椭圆-立椭圆-椭圆孔型系统 (4)通用孔型系统
RAL
⑤方孔型的设计
圆钢孔型设计
(4)通用孔型系统的孔型设计 指对角方孔型或箱方孔型。边长为a,尺寸如下表,孔型 构成参见延伸孔型系统,但槽底应平直,无凸度。
RAL
圆钢孔型设计
(4)通用孔型系统的孔型设计(举例说明)
⑥校核(由于大都采用经验数据,所以设计后计算轧件宽
展,要使b<Bk)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图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7639e6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4.png)
孔型设计知识点总结图在工程设计中,孔型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无论是机械设计、建筑设计还是电子设计,孔型的设计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以图形的方式总结孔型设计的知识点,以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一、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功能性:孔型设计应符合产品的功能需求,能够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2. 结构合理:孔型设计应符合力学原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3. 加工性:孔型设计应考虑到加工工艺的要求,尽量简化和方便加工过程。
4. 经济性:孔型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孔型设计的分类孔型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归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 形状分类:孔型可以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圆形孔、方形孔、椭圆孔等。
2. 尺寸分类:孔型可以根据尺寸的大小分为小孔、中孔和大孔。
3. 位置分类:孔型可以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中心孔、边缘孔、对称孔等。
4. 功能分类:孔型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通孔、盲孔、螺纹孔等。
三、孔型设计的技巧在进行孔型设计时,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技巧来提高设计的效果和质量:1. 密集排列:对于需要多个孔的情况,可以采用密集排列的方式来节省空间和材料。
2. 变换角度:通过调整孔的角度,可以增加产品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3. 考虑连接:在孔型设计中,应考虑到与其他零件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4. 融入整体:孔型应与产品整体设计协调统一,形成美观的外观效果。
四、孔型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孔型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孔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标准规定,以便与其他配件的匹配。
2. 孔的位置应符合产品的结构要求和功能需求。
3. 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应满足产品的要求。
4. 孔的数量和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通过以上对孔型设计知识点的总结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类、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来进行孔型设计,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孔型设计知识点
![孔型设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ede9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6.png)
孔型设计知识点孔型设计是指在工程设计中对孔洞的形状及其特性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在各个领域的工程设计中,孔型设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孔型设计的一些知识点,包括孔型设计的目的、孔型设计的原则、常见的孔型设计方法以及一些应用案例。
一、孔型设计的目的孔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提供一种功能性、美观性和经济性兼具的孔型形状。
具体而言,孔型设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实现材料的降重和性能的提升。
通过合理的孔型设计,可以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达到降低重量的效果。
同时,通过孔型设计还可以提升材料的强度、刚度等性能指标。
2. 优化结构和功能。
孔型设计可以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合理布置孔洞,实现优化结构和功能。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通过引入孔洞,可以减轻飞行器的重量,提升飞行器的速度、耐久性等性能。
3. 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市场竞争力。
合理的孔型设计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外观,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在进行孔型设计时也需要兼顾产品的功能性和性能。
二、孔型设计的原则孔型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设计的孔型能够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孔型设计原则:1. 结构合理性原则。
孔洞的布局需要与产品的结构相协调,保证产品的整体结构合理、稳定。
合理布局孔洞可以平衡产品的应力分布,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2. 功能性原则。
孔型设计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合理安排孔洞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例如,在机械设计中,孔洞的设计需要考虑传力、散热等功能需求。
3. 加工性原则。
孔型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加工手段,确保孔洞可以方便地加工和装配。
避免设计过于复杂的孔型,以减少加工难度和成本。
4. 美观性原则。
合理的孔型设计应考虑产品的美观性,使孔洞布局与产品整体外形相协调,提升产品的外观质量。
三、常见的孔型设计方法在孔型设计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法、最优化设计方法、形状优化设计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了解产品的技术条件
产品的技术条件包括产品的断面形状、尺寸及其允许偏差,也包括对产品表面质量、金相组织和性能的要求;对某些产品还应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及其特殊要求。
二、了解原料条件
原料条件包括已有的钢锭或钢坯的形状和尺寸,或者是按孔型设计要求重新选定原料的规格。
三、了解轧机的性能及其他设备条件
包括轧机的布置、机架数、辊径、辊身长度、轧制速度、电机能力、加热炉、移钢和翻钢设备、工作辊道和延伸辊道、延伸辊道、延伸台、剪机或锯机的性能以及车间平面布置情况等。
四、选择合理的孔型系统
五、总轧制道次数的确定
孔型系统选择之后,必须首先确定轧制该产品时所采用的总轧制道次数及按道分配变形量。
1.当钢锭或钢坯的断面尺寸为已知时
如用矩形断面的钢锭轧成矩形断面的钢坯,如图1-1所示,
则总压下量为:
∑△h=(1+β)[(H-h)+(B-b)]
总轧制道次为:n=∑△h∕△h c
式中β=△b∕△h宽展系数,β=0.15~0.25:
△h c=(0.8~1.0)△h max.
轧制型钢时,由于断面形状比较复杂,而且压下量是不均匀的,所以变形量通常用延伸系数来表示。
当坯料和成品的横断面面积为已知时,总延伸系数为:
μ∑=μ1μ2μ3μ4…μn
式中F1,F2,F3,…,Fn---各道次轧后的轧件横断面面积
F0,Fn—坯料和成品的横断面面积。
如用平均延伸系数μc代替各道的延伸系数则:
μ∑=μn
c
由此可以确定出总轧制道次数
轧制道次数应取整数,具体应取奇数还是偶数则取快于轧机的布置。
平均延伸系数μc是根据经验或同类轧机用类比法选取。
在实际设计时也可以根据轧机的具体条件,首先选择最合理的轧制道次,然后求出和产该产品的平均延伸系数
然后将这一平均延伸系数与同类型轧机生产该产品所使用的平均延伸系数相比较,若接近或小于上述数字,则说明生产是可能的,若大于这些数字很多时,则需要增加道次。
若增加道次也不能解决,则说明原料断面过大,需要首先轧成较小的断面。
然后经过再加热才能轧出成品。
2,如有几种钢坯尺寸可以任意选择时
应根据轧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轧制道次,然后求出钢坯的横断面面积
F0=Fnμn
c
钢坯的边长为.根据计算出的钢坯边长选择与其接近的钢坯尺寸。
六,各道次变形量的分配
分配各道次的变形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金属的塑性
根据对金属的大量研究表明,金属的塑性一般不成为限制变形的因素。
对于某些合金钢锭,在未被加工前,其塑性较差,因此要求前几道次的变形量要
小些。
2,咬入条件
在许多情况下条件是限制道次变形量的主要因素,例如在初轧机,钢坯轧机和型钢轧机的开坯道次,此时轧件温度高,轧件表面常附着氧化铁皮,故摩擦系数较低,所以,选择这些道次的变形量时要进行咬入验算。
3,轧辊强度和电机能力
在轧件很宽而且轧槽切入轧辊很深时,轧辊强度对道次变形量也起限制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轧辊工作直径应不小于辊脖直径。
在新建轧机上,一般电机能力是足够的,仅在老轧机上,电机能力往往限制着道次的变形量。
4,孔型的磨损
在轧制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孔型不断磨损。
变形量越大,孔型磨损越快。
孔型的磨损直接影响到成品尺寸的精度和表面的粗糙度。
同时,孔型的磨损增加了换孔换辊时间,影响轧机产量。
成品尺寸的精确度和表面粗糙度主要决定于最后几道,所以成品道次和成品前道次的变形量应取小些。
不难看出,影响道次变形量的因素是很复杂的,经常是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
下图是变形系数按道次分配的典型曲线,它的主要依据是:在轧制初期,因轧件温度高,金属的塑性、轧辊强度与电机能力不成为限制因素,而炉生氧化铁皮使摩擦系数降低,咬入条件成为限制变形量的主要因素;继之,随着炉生氧化铁皮的剥落,咬入条件得到改善,而此时轧件温度降低不多,故变形系数可不断增加,并达到最大值。
随着轧制过程的继续进行,轧件的断面面积逐渐减小,轧件温度降低,变形抗力增加,轧辊强度和电机能力成为限制变形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变形系数降低。
在最后几道中,为了减少孔型磨损,保证成品断面的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应采用较小的变形系数。
曲线的变化范围很大,是考虑其他意外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为了合理地分配变形系数,必须对具体的生产条件做具体地分析。
如在连轧机上轧制时,由于轧制速度高,轧件温度变化小,所以各道的延伸系统可以取成相等或近似相等。
如图
各道次的延伸系数被确定之后,要用其连乘积进行校核。
若其连乘稳中有积等于总延伸系数,则说明确定的各道次的延伸系数是对的;否则需调整各道次的延伸系数使其连乘积等于总延伸系数。
七确定轧制的断面形状和尺寸
根据各道次的延伸系数确定各道次轧件的横断面面积,然后按照轧件的断面面积及其变形关系确定轧件的断面形状和尺寸。
八,确定孔型的形状和尺寸
根据轧件的断面形状和尺寸确定孔型的形状和尺寸,并构成孔型。
应指出,有时孔型设计是根据经验数据直接确定孔型尺寸及其构成,这时,可不事先确定轧件尺寸。
椭圆—立椭圆孔型系统的优点如下:
1,轧件变形和冷却均匀
2,轧件与孔型的接触线长,因而轧件宽展较小
3,轧件的表面缺陷如裂纹、折叠等较少
椭圆—立椭圆孔型系统的缺点如下:
1,轧槽切入轧辊较深
2,孔型各处速度差较大,孔型磨损较快,电能消耗也因之增加。
椭圆—立椭圆的应用范围
椭圆—立椭圆孔型系统主要用于轧制塑性极低的钢材。
近来,由于连轧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水平辊机架与立辊机架交替布置的连轧机和45°轧机上,为了使轧件在机架间不进行翻钢,以保证轧制过程的稳定和消除和消除卡钢事故,因而椭圆—立椭圆孔型系统代替了椭圆—方孔型系统被广泛地用于小型和线材连轧机上。
三、变形系数,轧件在立椭圆孔型中的宽展系数
平椭圆孔型的构成
孔型宽度Bk=(1.088~1.11)b,b为椭圆轧件的宽度,相当于孔型的充满程度,即希望在椭圆孔型中留一些
宽展余量,一般以δ=0.85~0.9为好。
辊缝s=(0.2~0.3)h
椭圆孔型的圆弧半径
椭圆轧件的断面面积近似为
外圆角半径r=(0.08~0.12)Bk
摘要
介绍了椭圆—立椭圆孔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椭圆—立椭圆孔型系统的延伸系数主要取决于平椭圆孔型的宽高之比,根据它的延伸系数,逐步设计了每一道次的压下量和变形量的分配。
最后将粗轧出的钢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