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镍电镀工艺及其性能

合集下载

PKS珍珠镍电镀工艺

PKS珍珠镍电镀工艺

PKS珍珠镍电镀工艺PKS珍珠镍电镀工艺一、特性:1、本电镀配方能产生均匀而沙面的装饰性细幼镍结晶镀层,其效果犹如珍珠表面一样晶莹细致的、柔和的、有细滑的金属感及优良的而磨性能,镀层表面可镀铬及其它金属镀层。

2、本系列有多款供选择:沙镍剂K1-J能镀出幼细珍珠光泽柔和的镀层;沙镍剂K1-B能镀出沙感较大、光泽的镀层;沙镍剂K1-R则能镀出较粗晶粒镀层,适宜于套铬。

在同一个镀槽内随每日生产的操作条件不同或添加剂的量可镀出不同的粗幼晶粗。

二、操作条件:镀浴成份范围标准六水硫酸镍440-470克/升 450克/升六水氯化镍 35-40克/升 38克/升硼酸 35 -40克/升38克/升珍珠镍哑光载体K2 15-25毫升/升20毫升/升珍珠镍光亮载体K3 6-8毫升/升 6毫升/升沙镍剂K1 0.3-0.7毫升/升 0.5毫升/升pH 值 4.1-4.5(为使低区都达以均一的沙面效果,最佳为4.1-4.2)温度 50-60℃(温度过高,会使K4沙镍剂提前分解;温度过低时,高电流区域易产生凹现象。

)电压取于阴、阳极之间距离,一般电压为5-10伏特阴极电流密度3-8安培/分米2(4-6安培/分米2较佳)阳极电流密度 1-3安培/分米2阳极99.7%¥纯电解镍电镀时间3-10分钟搅拌阴极摆动(不能打气)2米/分钟过滤每天电镀完毕后必须过滤,电镀时切勿过滤电镀速度1微米/分钟(阴极电流密度为5安培/分米2时)槽内断电时限不得超过10秒(立即通电最佳)整流机能有效地输出9-12伏特电压,纹波系数须小于5.0%PKS 珍珠镍电镀工艺一、溶液配制:1、取二分之一缸纯水,加热至60℃左右,加入所需的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粉(先用纯水将硼酸粉调成糊状,再慢慢加入。

),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2、然后加入3克/升活性碳,搅拌1小时,保持温度60℃左右,静置一晚,过滤澄清;3、调节pH=4.2左右(可用10%纯硫酸调低pH值,或用碳酸镍调高pH值),补纯水至所需的水位,用1伏特的电压电解数小时(阴极用瓦楞形的不锈钢板);4、按“添加剂添加技术”要求那样加入珍珠镍K1系列添加剂后,让镀液静置10分钟,并用3伏电压弱电解10分钟(阴极用瓦楞形的不锈钢板),即可进行生产。

浅谈电镀珍珠镍工艺在汽车塑料件上的应用

浅谈电镀珍珠镍工艺在汽车塑料件上的应用

5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5.1沙感不足、起沙慢 (1)温度过低 温度控制在50~56℃较理想。 (2)主盐的质量浓度过低 及时补充主盐的质量浓度至工艺范围。 (3)AF-6沙剂量不足 按小槽试片添加、补充。 (4)电压过低 恒压控制在5~8
5.2 V。
h。每次沙剂补充为开槽量的20%~25%,也可
根据零件颜色、沙感来判断。但每次添加量不能超 过开缸量的一半。生产中可用开槽量、时间和电流 密度来控制珍珠镍的颜色及沙感。 (4)生产时计算补料时间,提前计算空槽数量, 给补料留出空余时间。 4.3镀液维护 (1)珍珠镍开槽后生产10 h左右停产滤沙,吸 附珍珠镍槽中残留的沙剂与杂质。采用0.5 gm棉 芯,加过滤粉与活性炭进行过滤,维持槽温50~ 60℃。注意先用纯水将活性炭调成糊状,防止炭粉 进入药水,滤沙剂时须对溶液彻底搅拌10~15
(2)P1,P2,AF一6添加剂加料完毕后,镀液需要 静止,并电解30 rain以上才能生产。加料时必须关 闭空气搅拌及过滤机。加料后如发现溶液表面有油 花类悬浮物,可开启无芯溢流过滤机去除。
4.2生产
(1)在珍珠镍生产及炭粉处理时不得开启空气 搅拌,只有在大处理时才允许开启空气搅拌。 (2)生产操作时切忌添加AF一6添加剂。 (3)珍珠镍一般开槽后可使用10 h左右,期间 可补充1~2次沙剂。一般第一次补沙时间在开槽 后的4~5 h;如需要第二次补料,时间为开槽后6~
(1)氯化镍的质量浓度过高 稀释溶液调整氯化镍的质量浓度至工艺范围 内。 (2)P1分散剂的体积浓度过高 减少P1分散剂的体积浓度。 (3)P2载体的体积浓度不足 补充P2载体。 (4)电镀时间不够 延长电镀珍珠镍时间。
参考文献:
[1]龙再君.浅析珍珠镍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法[J].福建表面工程.

浩德珍珠镍资料

浩德珍珠镍资料
10-20mL/L
15mL/L
FYD-B(辅助剂)
2-6mL/L
4mL/L
FYD-C (走位剂)
2-6mL/L
4mL/L
电流密度
3A-8 A/dm2
5A/dm2
温度
48℃-58℃
53℃
PH值
4.0-4.8
4.5
搅拌
摆动或旋转
循环
不间断继续空泵循环
三、各添加剂作用及特性
F1:哑粗沙剂,与FF1配合使用以达到不同效果,亦可单独使用,过多时易产生光点,能被双氧水分解,活性炭完全吸附。
FF1:细沙剂,与F1配合使用以达到不同效果,亦能单独使用,过多时会影响后续上络,能被氧化剂分解,完全能被活性炭吸附。
F-A:沙之载体,过少时哑度不足,严重过量时低区起彩,沙易分解变粗。能被活性炭部分吸附。
F-B:辅助FF1起沙,过少细沙哑度不足,成蓝色油光面,过量低区起彩虹面,沙面变粗,FF1迅速分解,F-B是FF系列工艺成功控制之关健,能为活性炭完全吸附。
4、 适合于五金、塑胶类产品高品质的珍珠色装饰性电镀。
二、 工艺条件及镀液组成
原料及条件
操作范围
标 准
硫酸镍
420 -500g/L
460g/L
氯化镍
35 -45g/L
40g/L
硼酸
40 -50g/L
45g/L
FF1(细沙)
0.4-0.8mL/L
视效果定
F1 (粗沙)
0.3-0.8mL/L
视效果定
FYD-A(开缸剂太低
1、 分析补充硫酸镍
2、 试片调整补充
3、 补充沙剂0.1-0.3mL/L
4、 过滤或碳粉处理镀液
5、 补充阳极

珍珠镍电镀工艺流程

珍珠镍电镀工艺流程

珍珠镍电镀工艺流程
珍珠镍电镀工艺流程是一项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下面将介绍一下珍珠镍电镀的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是很关键的。

需要将金属制品洗净,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可以用溶剂或者碱性清洗剂进行清洗。

清洗完成后,将金属制品漂洗干净,确保表面没有任何残留物。

接下来是钝化处理。

钝化是为了增加金属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电镀层的附着力。

一般可以采用酸性钝化剂进行处理。

将金属制品浸泡在钝化液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取出,漂洗干净。

第三步是活化处理。

活化是为了去除表面残留的氧化物和污染物,提高电镀的质量。

可以用酸性活化剂进行处理,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漂洗干净。

然后是镍电镀。

将经过前面处理的金属制品放入镍盐溶液中,加上适量的硫酸和其他添加剂。

通电后,在阳极和阴极上形成电信号,将镍湿润物质沉积在金属制品表面。

时间的长短会影响镀层的厚度和质量,需要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控制。

完成镍电镀后,需要进行抛光处理。

通过机械或化学的方式,去除镀层表面的凸起部分,使表面更加光滑。

抛光后还需要漂洗干净。

最后一步是烘干和包装。

将镀层完全干燥,避免对镀层的损害。

然后进行包装,防止镀层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以上就是珍珠镍电镀的工艺流程。

每一步都有其特定的目的,能够为金属制品提供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水性长效珍珠镍标准工艺

水性长效珍珠镍标准工艺

水性长效珍珠镍工艺一﹑特点1.沙感细腻柔和富强烈金属感,立体感强,不易被指纹污染,高下位一致镀层分布均匀,哑白中微带光泽。

2.出货快,时间短,15-30天无需任何解决﹐不用每天开缸﹑过滤,持续生产能保持沙感﹑色泽一致,镀液稳定性高﹐百分百杜绝电镀珍珠镍黑点﹑亮点一大难题,沙粗、细、哑度可随意调节控制。

3.表面活性高套铬容易,不易分解,可长时间运作。

4.此水性长效珍珠镍工艺配方,生产中不会产生油脂。

5.该工艺合用于高档五金﹑塑料。

如卫浴﹑家具五金﹑计算机、电子器件等。

6.该工艺可跟据工件规定换用细白沙剂HX-S1或中哑沙剂HX-S2。

二﹑镀液成分及操作条件﹕三、深圳韩旭化工珍珠镍镀液旳配制1.注入60%旳纯水到洗净旳代用缸中,加热至60度。

2.加入所需旳硫酸镍,氯化镍及硼酸,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3.加入活性碳2-5克/升,搅拌数小时。

4.过滤镀液至清洁旳镀槽,同步以1V电压做低电流电解6-8小时。

5.调节PH值至操作范畴后,加入纯水至所需容积。

6.边搅拌边加入珍珠镍HX-SA和HX-SB,(HX-S1需用纯水稀释10倍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持续搅拌镀液10分钟后将镀液静止电解10-20分钟,便可开始试镀). 7.生产时强烈建议用空泵循环。

四、韩旭科技珍珠镍镀液旳控制及维护镀液旳基本成分要定期分析,并调节至工艺范畴,每天操作前应做赫尔槽实验以调节添加剂含量达到最佳状况,或参照如下添加量生产调节。

1.添加剂旳消耗量如下:添加剂名称消耗量/1000安培/HHX-SA开缸剂(高区发亮发雾需要补加)120- 160毫升HX-SB辅助剂(补加太多镀层会较油光)50-100毫升HX-SC走位剂(走位剂不佳才补加) 50-80毫升。

长效型珍珠镍说明书

长效型珍珠镍说明书

长效型珍珠镍说明书1.说明珍珠镍是一种具有装饰性的镀层,高贵典雅,可在珍珠镍上覆镀其它金属镀层,以产生不同装饰效果。

本品为长效型,具有以下特点:●长效型珍珠镍工艺具有镀层洁白柔和、细致、硬度高、走位好的特点,且不易留下指印;●工艺操作简便,添加剂不易分解,镀层也不易产生黑点和光点;●连续生产延时长久,且生产过程中起沙效果前后均匀一致;●无需作经常性碳粉过滤,省工省料;●配合使用ES-1(粗沙)添加剂可产生多种沙型效果,满足个性要求。

2.工艺参数3.开缸程序3.1 加入1/2的水于备用缸中,加热至60℃;3.2 加入所需的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充分溶解;3.3 加入双氧水0.5-1ml/L,搅拌1小时,保温60℃;3.4 加入1-3克/升活性炭,搅拌数小时,然后静置一晚;3.5 通过过滤泵把镀液滤清,抽至镀槽;3.6 加水至规定体积,低电流电解12h或至波浪板颜色由黑色变浅色,调整PH值至4.8左右;3.7 加入所需的ES-A载体和ES-B辅助剂;3.8 加入所需的沙剂ES-101及ES-1①(须先用温水稀释20倍),搅匀,10分钟后开始试镀。

注①需要更粗沙感或更哑沙型时,可加入经后小试确定搭配比例的ES-1,以产生不同效果。

4.设备4.1 槽体采用PVDC, PP或其他适当的塑料制造并附溢流槽;4.2 槽液加热采用钛、石英或聚四氟乙烯加热器;4.3 配置带闭循环功能的过滤泵,保持有棉芯和碳粉时具有4-5循环/小时的过滤能力;4.4 配置独立磁力泵,循环强度为3-5循环/小时。

5.维护5.1 添加剂的作用ES-A载体:能促进高低电流密度区均匀起沙、产生光泽、减低镀层内应力增加柔软性,可提高镀层哑度;不易被活性碳吸收;ES-B辅助剂:防止镀层产生光点和针孔;添加过量沙会变粗,不足时起沙薄,基至不能沙;易被活性碳吸收。

ES-101起沙剂:细沙剂,提高浓渡,能提高镀层起沙速度,极易被活性碳、棉芯及滤纸等介质吸附,但只能被活性碳完全吸收,添加时必须用温水稀释20倍后于充分搅拌下慢慢加入,以提高沙剂分散性,使沙剂更加持久耐用。

珍珠镍电镀添加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_30-34

珍珠镍电镀添加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_30-34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3.1 添加剂的筛选结果和电镀珍珠镍工艺条件的确定3.1.1霍尔槽实验结果一般电镀镍的工作温度都控制在40~60℃的范围之内,而珍珠镍电镀的温度文献报道一般控制在50~60℃,因此,本实验将电镀温度控制在55℃左右。

另外,本实验选择以瓦特镍镀液为基础镀镍溶液,其中硫酸镍(NiSO4•7H2O)的含量在280~400g/L范围内,氯化镍(NiCl2•6H2O)的含量为40g/L,硼酸(H3BO3)的含量为40g/L。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1)珍珠镍电镀添加剂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镀镍初级光亮剂为主要成分,如糖精钠、2,7-苯二磺酸钠、对甲苯磺酰胺、萘三磺酸钠等,这类光亮剂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其主要作用是增大镍沉积的电化学极化,使镍沉积的晶粒变得细小,同时还可以减少镀层的内应力。

以糖精为例,其用量大概在0.2~2g/L的范围之内,如果用量过低,镀层发乌且镀层珠光效果不显著;如果用量过高,会影响镀液的稳定性。

第二类主要由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构成;还有中心为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这些杂环化合物有吡啶、喹啉、咪唑啉和其它相类似的物质,如电镀光亮镍的光亮剂的中间体吡啶嗡盐(PPS,PPS-OH)等。

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几种混合后加入镀液之中,其用量最好在20~100mg/L的范围之内,用量过少,珠光效果不显著,且镀液出现珠光的时间变短;用量过大,镀层的脆性增大,且结合力不好。

第三类添加剂主要是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构成,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等。

在电镀过程中,这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镀液中达到了浊点,形成了无数分散在镀液之中的小液滴,并吸附在镀件表面,其主要作用就是阻止镍离子在该处进行电沉积,使镀层表面在宏观上出现无数个小坑,其尺寸与小液滴相当,从而产生珠光效果。

添加剂的用量一般在20~100mg/L的范围之内,如果用量过少,镀层的珠光效果不显著;但如果用量过大,镀层的拉应力和脆性显著增大,且镀层发乌,镀层珠光效果的质量明显下降。

最新水性长效珍珠镍配方与工艺说明

最新水性长效珍珠镍配方与工艺说明

长效珍珠镍电镀添加剂配方与工艺说明书(周生电镀导师)•水性长效珍珠镍用于高级的电镀制品,如首饰、金属纪念品、钟表配件、餐厨具、汽车配件等,拥有高雅的珍珠色外观。

长效珍珠镍工艺性能稳定,出沙快,分解慢,能长时间连续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镀层洁白柔细,犹如珍珠表面的晶莹、哑色中带光泽,外观典雅高贵。

珍珠镍层可再镀银、金、铬、青铜等镀层。

适合挂镀和滚镀。

最新的珍珠镍配方可稳定生产一个月而不需要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操作参数(周生导师之@(Q):(3)(8)(0)(6)(8)(5)(5)(0)(9)。

)•范围最佳值•硫酸镍 400-480 克/升 450 克/升•氯化镍40-50 克/升45 克/升•硼酸35-45 克/升40 克/升•添加剂A25-35 毫升/升30 毫升/升•添加剂B6-10 毫升/升8毫升/升•添加剂C0.4-0.8 毫升/升0.6 毫升/升•PH值 4.5-5.0 4.8 •温度50-60℃ 55℃•搅拌阴极移动或打气•过滤生产时停滤,停产后有需要时过滤•($声$明):(建&群的都是假冒)(二手转卖我们配方的不完整)(请#认#准#文#中Q和WX)(广-告-长*期*有*效)••我们的配方平台帮助了很多中小企业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也有不少个人因此创业成功,帮助国内企业抢占国外知名企业市场,提升国产占有率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目前已有An美特系列,乐思系列配方,罗门哈斯,上村,麦德美,国内知名公司药水配方。

请仔细阅读关于我们。

•镀液配制(周生导师之(W)(X):(1)(3)(6)(5)(7)(2)(0)(1)(4)(7)(0))•1.将槽洗净,加纯水到2/3体积,并加热到50-60℃2.将计算量的硼酸、氯化镍、硫酸镍加入,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3.加水到标准水位,用5%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4.84.加1-2克/升活性炭处理1-3小时后过滤5.用瓦形不锈钢进行低电流电解4-8小时6.加入计量的添加剂A和B,搅拌均匀7.用20倍纯水稀释添加剂C,搅匀后加入槽液,搅拌镀液均匀后即可生产镀液维护•定期测试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含量,调整在工艺范围内,保持镀液比重在30-35Be,当比重小于30时,会导致C剂消耗加大,甚至不能起沙。

电镀镍原理工艺特点

电镀镍原理工艺特点

1. 厚度均匀性
厚度均匀和均镀能力好是的一大特点,也是应用广泛的原因之一,电镀珍珠镍避免了电镀层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而带来的厚度不均匀,电镀层的厚度在整个零件,尤其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上差异很大,在零件的边角和离阳极近的部位,镀层较厚,而在内表面或离阳极远的地方镀层很薄,甚至镀不到,采用化学镀可避免电镀的这一不足。

化学镀时,只要零件表面和镀液接触,镀液中消耗的成份能及时得到补充,任何部位的镀层厚度都基本相同,即使凹槽、缝隙、盲孔也是如此。

2. 不存在氢脆的问题
电镀是利用电源能将镍阳离子转换成金属镍沉积到阳极上,用化学还原的方法是使镍阳离子还原成金属镍并沉积在基体金属表面上,试验表明,镀层中氢的夹入与化学还原反应无关,而与电镀条件有很大关系,通常镀层中的含氢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上升。

3. 很多材料和零部件的功能如耐蚀、抗高温氧化性等均是由材料和零部件的表面层体现出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电镀珍珠镍层取代用其他方法制备的整体实心材料,也可以用廉价的基体材料电镀珍珠镍代替有贵重原材料制造的零部件,因此,电镀珍珠镍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

珍珠镍工艺介绍

珍珠镍工艺介绍

珍珠镍工艺介绍1.前言珍珠镍又称缎面镍、沙丁镍、麻面镍,是一种外观华美,色泽细腻柔和的镀层,内应力低,防腐蚀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防护装饰性镀层。

珍珠镍电镀工艺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90年代以后发展很快。

珍珠镍可以直接作为防护装饰涂层,也可以在珍珠镍上再镀覆其他金属,如铬、金、银等,形成沙铬、沙金和沙银,其防护装饰效果更强。

目前,珍珠镍镀层已经在汽车装饰、电子产品、日用五金、文化用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早期的珍珠镍镀层是通过机械法制得的,这种方法获得的镀层表面粗糙,无光泽,而且劳动强度大,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珍珠镍电镀一般常用的有2种方法:复合电镀法和乳化剂法,前一种方法因为珍珠镍镀层光泽度不理想,镀液不易维护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后一种方法是在瓦特镍镀液中加入起沙乳化剂,形成乳浊液,利用液滴在阴极表面的吸附和脱附,得到珍珠镍镀层,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珍珠镍镀层表面有无数重叠的凹坑,在宏观上表现出柔和的珍珠效果,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种镀液需要配备冷热循环装置,如无冷热循环装置沙型很快变粗3-4小时后出现乱沙,需停产加碳粉过滤,这样生产效益极低,同时浪费材料,生产成本较高。

2.KMD珍珠镍添加剂的特点传统的珍珠镍添加剂生产极不稳定,科美德公司推出的珍珠镍添加剂,采用一种全新的无乳滴浊点的珠光剂,避免了以住采用乳滴浊点起沙的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由此所引起镀液不稳定的问题,本公司采用电化学离子吸附脱附的原理所得的工艺及镀层具有如下特点:(1)达到珠光效果时间短,镀层柔软性特好,适宜各种工件。

(2)镀层洁白柔和,适宜进一步镀覆其它装饰性镀种。

(3)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油污,利于镀液的维护。

(4)镀液稳定,大处理周期长。

(5)添加剂组分少,好操作,不易添加失调。

3.基本成分对镀层的影响硫酸镍为珍珠镍镀液的主盐,在工艺范围380-420g/L内,均能得到好的珍珠镍镀层;随硫酸镍浓度的增加,镀层的珍珠效果更好,珠光出现速度更快,但浓度高于450g/L,镀液带出损失大,低于工艺范围,达到珍珠镍效果的时间长,其镀层的沙粒不均匀,且需额外加入添加剂,使珠光剂的消耗增大;镀液中氯化镍主要提供氯离子,活化阳极,促使阳极正常溶解,含量过高,易使镀层产生脆性,同时引起阳极溶解过快,导致镀液中氯离子浓度升高,增大带出损失。

专家的最详讲解:珍珠镍电镀工艺(包含故障排除)

专家的最详讲解:珍珠镍电镀工艺(包含故障排除)
1原 理 目前的沙镍是采用瓦特镍为基础液,在镀槽内加入沙镍剂。沙镍剂常用适当的表面活性 剂配制。 其机理是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温度下产生浊点,形成乳浊液。电解过程中乳浊液在十几秒内 吸附在阴极表面,遮断了电力线,接着乳浊液又从阴极表面上离开,这样在阴极表面就留 下半圆状的凹孔。 乳浊液在电解过程中的吸附与离开,使镀层在微观上形成了粗糙度,达到均匀麻面,于是 就获得了沙镍镀层。
另外,该产品是广谱除杂剂,适用于除铜、锌、铁、铝等金属离子和六价铬杂质,效果极 佳,而且其用量范围广,不会影响镀层的沙面效果,对镀层的整平性和光亮度没有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亮点与亮斑很容易产生,甚至开槽时就会有亮点。解决办法是购买合 格 棉 芯 或 改 装 过 滤 机 。 另 外 , 棉 芯 孔 径 不 要 太 大 , 应 采 用 10gm以 下 为 好 。 表1给出了珍珠镍(沙镍)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其中用到的ZS珍珠镍专用除杂剂为白色固体 结晶或粉末,用量0.5~1.5g/L。 按镀液容量计算出除杂剂的用量,将其溶于10倍的纯水后加入镀槽,无须停产,对处理黑 点、亮点、挂位黑有不错的效果,而且不破坏沙剂。
3添加剂 1 沙镍剂 沙镍剂又称起沙剂,它是产生沙面镍的关键成分,对起沙速度与沙面效果的影响最大。 沙镍剂又分有粗、中、细及短效、长效等不同品种。沙镍剂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二 醇、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等一种或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制。 2 开缸载体 开缸剂载体又称柔软剂、初级光亮剂,它的作用是细化镀层晶粒,改善镀层的平整度和分 散性,不可或缺。 自配柔软剂可选用BSI、PS、ATPN等镀镍中间体。
经试验,沙剂呈现碱性时易产生黑点,中性的不易产生黑点,或者先用纯水1:5稀释,再 用回收水稀释到规定量,也不会产生黑点。
另外,温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沙剂容易分解,继而出现黑点,镀液使用寿命缩短。

珍珠镍电镀工艺及其性能

珍珠镍电镀工艺及其性能

珍珠镍电镀工艺及其性能核心提示:在瓦特镍镀液中加入添加剂后获得较稳定的悬浊液,利用这种镀液制得珠光效果良好的珍珠镍镀层。

考察了添加剂用量、镀液温度与pH、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对珍珠镍镀层外观的影响,并对珍珠镍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

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珍珠镍镀层表面有无数重叠的圆形凹坑,直径约20~30 m,这些凹坑在光照下会发生较强的漫反射,在宏观上表现出柔和的珍珠效果。

阳极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珍珠镍镀层的耐腐蚀性优于半光亮镍镀层。

1 前言珍珠镍又称缎面镍、沙丁镍(satin nicke1),外观为乳白色,光泽柔和,内应力低,防腐蚀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防护装饰性镀层。

珍珠镍电镀工艺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90年代以后发展很快¨ 。

珍珠镍可以直接作为防护装饰性涂层,也可以在珍珠镍上再镀覆其他金属,如铬、金、银等,形成沙铬、沙金和沙银,其防护装饰效果更强。

目前,珍珠镍镀层已经在汽车装饰、电子产品、日用五金、文化用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早期的珍珠镍镀层是通过机械法制得的,这种方法获得的镀层表面粗糙,无光泽,而且劳动强度大,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珍珠镍电镀一般有2种方法:复合电镀法和乳化剂法,前一种方法因为珍珠镍镀层光泽度不理想,镀液不易维护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后一种方法是在瓦特镍镀液中加入低浊点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乳浊液,利用液滴在阴极表面的吸附与脱附,得到珍珠镍镀层,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珍珠镍镀层表面有无数重叠的凹坑,在宏观上表现出柔和的珍珠效果,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种镀液需要配备冷热循环装置,操作比较繁琐。

本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珍珠镍添加剂,制备出珠光效果优良的珍珠镍镀层。

同时对珍珠镍电沉积工艺进行了全面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且对珍珠镍镀层的耐蚀性和结合力进行了测试2 实验方法2.1 赫尔槽实验及挂片实验基础镀液为瓦特型镀镍溶液:250~400 g/LNiSO4·7H2O ,30 ~50 L NiC12·5H2O ,30 ~40 LH BO 。

珍珠镍工艺介绍

珍珠镍工艺介绍

珍珠镍工艺介绍1.前言珍珠镍又称缎面镍、沙丁镍、麻面镍,是一种外观华美,色泽细腻柔和的镀层,内应力低,防腐蚀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防护装饰性镀层。

珍珠镍电镀工艺最早出现于20 世纪50 年代末,90 年代以后发展很快。

珍珠镍可以直接作为防护装饰涂层,也可以在珍珠镍上再镀覆其他金属,如铬、金、银等,形成沙铬、沙金和沙银,其防护装饰效果更强。

目前,珍珠镍镀层已经在汽车装饰、电子产品、日用五金、文化用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早期的珍珠镍镀层是通过机械法制得的,这种方法获得的镀层表面粗糙,无光泽,而且劳动强度大,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珍珠镍电镀一般常用的有 2 种方法:复合电镀法和乳化剂法,前一种方法因为珍珠镍镀层光泽度不理想,镀液不易维护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后一种方法是在瓦特镍镀液中加入起沙乳化剂,形成乳浊液,利用液滴在阴极表面的吸附和脱附,得到珍珠镍镀层,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珍珠镍镀层表面有无数重叠的凹坑,在宏观上表现出柔和的珍珠效果,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种镀液需要配备冷热循环装置,如无冷热循环装置沙型很快变粗3-4 小时后出现乱沙,需停产加碳粉过滤,这样生产效益极低,同时浪费材料,生产成本较高。

2.KMD 珍珠镍添加剂的特点传统的珍珠镍添加剂生产极不稳定,科美德公司推出的珍珠镍添加剂,采用一种全新的无乳滴浊点的珠光剂,避免了以住采用乳滴浊点起沙的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由此所引起镀液不稳定的问题,本公司采用电化学离子吸附脱附的原理所得的工艺及镀层具有如下特点:(1)达到珠光效果时间短,镀层柔软性特好,适宜各种工件。

(2)镀层洁白柔和,适宜进一步镀覆其它装饰性镀种。

(3)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油污,利于镀液的维护。

(4)镀液稳定,大处理周期长。

(5)添加剂组分少,好操作,不易添加失调。

3.基本成分对镀层的影响硫酸镍为珍珠镍镀液的主盐,在工艺范围380-420g/L 内,均能得到好的珍珠镍镀层;随硫酸镍浓度的增加,镀层的珍珠效果更好,珠光出现速度更快,但浓度高于450g/L,镀液带出损失大,低于工艺范围,达到珍珠镍效果的时间长,其镀层的沙粒不均匀,且需额外加入添加剂,使珠光剂的消耗增大;镀液中氯化镍主要提供氯离子,活化阳极,促使阳极正常溶解,含量过高,易使镀层产生脆性,同时引起阳极溶解过快,导致镀液中氯离子浓度升高,增大带出损失。

汽配专用珍珠镍电镀工艺

汽配专用珍珠镍电镀工艺

汽配专用珍珠镍电镀工艺珍珠镍电镀工艺中使用的添加剂,又名珍珠镍添加剂、珍珠镍光剂、沙丁镍添加剂、沙丁镍光剂,水雾镍添加剂、水雾镍光剂、缎面镍添加剂、缎面镍光剂。

按照建浴后使用寿命的长短,珍珠镍电镀工艺又分为长效珍珠镍和短效珍珠镍二种工艺。

为了满足严苛的耐腐蚀性测试的要求,汽配珍珠铬电镀件的生产工艺应严格遵循“半光镍+珍珠镍+封孔镍+装饰铬”的电镀工艺流程。

但受限于长效水性珍珠镍添加剂的产品性能,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长效水性珍珠镍添加剂可以做到这一点。

替代的方案是:一是采用长效油性珍珠镍电镀工艺;二是采用“短效珍珠镍+长效机设备”工艺。

前者的缺陷是容易出现黑点、亮点和起泡,必须定期进行大处理;后者的不足则是,由于工艺的实质是边生产边过滤,珍珠镍沙剂的消耗量太大,导致电镀成本过高。

长效珍珠镍光剂哪家好?UNIMIRROR PN-66 镜牌长效珍珠镍电镀工艺是汇利龙科技针对珍珠镍电镀工艺的特点,以及汽配珍珠镍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和不断优化完善开发而成。

有效克服了二者的上述缺陷,使用该添加剂,镀完珍珠镍后可以直接镀封孔镍,完美满足“半光镍+珍珠镍+封孔镍+装饰铬”汽配专用功能性珍珠铬电镀工艺,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可以实现该工艺的长效珍珠镍产品,不仅质量可靠,维护简单,而且电镀成本极低。

UNIMIRROR PN-66 镜牌长效珍珠镍添加剂的工艺特性1.镀完珍珠镍后可以直接镀封孔镍,完美满足“半光镍+珍珠镍+封孔镍+装饰铬”汽配专用功能性珍珠铬电镀工艺,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可以实现该工艺的长效珍珠镍产品。

2.只需调整添加剂的用量和比例,即可得到不同哑度、不同粗细度的珍珠镍镀层,以满足不同的质感要求,因此本工艺被誉为“多功能珍珠镍”。

3.采用本工艺镀完珍珠镍后,可通过控制封孔镍的工艺参数来获得不同金属质感的复合珍珠镍镀层,从而轻易解决了珍珠镍电镀对色板困难的业界难题。

4.工艺稳定,电镀液不易分解,能连续生产15-30天,维护简单,生产成本极低。

珍珠镍沙丁镍工艺

珍珠镍沙丁镍工艺

珍珠镍沙丁镍⼯艺长效快速珍珠镍⼯艺⼀﹑特点1.沙感细腻柔和富强烈⾦属感,⽴体感强,不易被指纹污染﹐⾼低位⼀致镀层分布均匀,哑⽩中微带光泽。

2.出货快,时间短,30-60天⽆需任何处理,不⽤每天开缸﹑过滤,连续⽣产能保持沙感﹑⾊泽⼀致﹐镀液稳定性⾼,不易产⽣⿊点﹑亮点,沙粗幼可随意调节,易控制。

3.表⾯活性⾼,上铬容易,分解慢,⽤料少,⼀般24⼩时以上补料⼀次。

4.该⼯艺适⽤于⾼档五⾦﹑塑料。

如卫浴﹑家具五⾦﹑家⽤电器﹑⼿机﹑计算机零件等。

三﹑镀液配制1.注⼊三份之⼆的⽔于代⽤缸(或预备槽)中﹐加热⾄60℃。

2.加⼊所需的硫酸镍及氯化镍﹐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3.加⼊2-3毫升/升双氧⽔(30%)﹐搅拌打⽓两⼩时﹐加⼊前先⽤⽔稀释。

4.加⼊碳酸镍或5%氢氧化纳溶液﹐调整酸碱度(PH值)⾄5.2。

5.加⼊活性碳2-4克/升﹐搅数⼩时﹐然后静置12⼩时。

6.⽤过滤泵﹐把镀液滤⼊清洁之电渡槽内。

7.将过滤泵清洗⼲净﹐然后再填装活性碳粉(0.2克/升)及可加助滤粉(0.2克/升)⼀起过滤。

8.加⼊所需之硼酸。

9.加⼊稀硫酸﹐调整酸碱度⾄少4.5.10.⽤波浪状低电流密度(0.1-0.4安培/平⽅分⽶)连续电解4-6⼩时﹐直⾄低位颜⾊由⿊变浅灰⾊﹐加⼊所需的添加剂后﹐便可开始试镀。

四﹑各添加剂作⽤及特性﹕1.HX-99(细沙)起沙剂﹐随浓度增加沙感哑度增强﹐哑度与镀液成分浓度﹐开缸剂﹑辅助剂的⽤量成正⽐﹐⽐重提⾼﹐增⼤开缸剂﹑辅助剂⽤量则起货速度快﹐沙感好﹐反之则起货慢﹐沙感弱﹐使⽤时必须⽤纯⽔稀释20倍以上﹐并慢慢加⼊﹐⽤机械剧烈搅拌⼗分钟﹐绝不可打⽓﹐否则易产⽣⿊点﹑光点﹐沙分解变粗﹐能被活性炭吸附﹐亦为双氧⽔和⾼猛酸钾分解。

HX-99过多会影响后续上铬。

2.HX-9(粗沙)起沙剂﹐随浓度增加哑度增加﹐过多易产⽣光点﹐其哑度和沙感与其它组合添加剂(如开缸剂﹑辅助剂)⽤量⽆明显影响﹐主要协同HX-99提⾼起货速度﹐亦可以单独使⽤。

珍珠镀镍的电镀工艺参数优化

珍珠镀镍的电镀工艺参数优化
第 23卷 第 4期 2012年 8月
中原 工 学 院学 报
J0URNAL 0F ZH0NGYUAN UNIVERSITY ()F TECHNOLOGY
V o1.23 N O.4 A ug.,2012
文章 编 号 :1671— 6906(2012)04—0024— 06
珍 珠镀 镍 的 电镀 工 艺参 数 优 化
与传 统 的机 械 法 和复 合镀 法相 比 ,乳 化 液 型 电镀 工艺 不仅 可 以减 少 劳动强度 ,改 善工作 环境 ,避 免机 件 的损 失 ,防止环境 的污 染 ,而且 成 本 低 廉 ,可 以获 得 不 同种 类 的高质量 的柔 和珠光 镀层 .
珍珠镍 电镀 中的 各 种 工 艺 参 数 (温 度 、镀 液 pH、 电流 密度 、搅拌方 式 )对 珍珠 镍镀层 的效 果有 极大 的影 响.优 化 电镀工艺 参数 和配 方 ,寻求 最佳 工艺 以获 得性 能 良好 镀层 的研 究 工 作一 直 在 进 行[2 .本 文研 究 的 珍珠镀 镍 工 艺 ,是 以 瓦 特 镍 镀 液 作 为 基 础 镀 液 ,以 NiSO 为 主盐 ,NiC1 为 阳 极 活 化 剂 ,硼 酸 为 缓 冲 剂. 控制合 适 的 电镀 温度 和 pH 值 ,综 合前 人 的相关 研 究 , 制定 了珍珠 镀镍 的镀 液 配方 和 工 艺 参 数 的 大概 范 围 , 并进行 进一 步 的研 究 和优化 .
赵 尧敏 ,崔铁 兵 ,胡 可 可
(中原 工 学 院试 验 确 定 了 珍 珠镀 镍 的最 佳 工 艺 条 件 ,制 备 出 了效 果 优 良 的珍 珠 镍 镀 层 ,提 高 了镀 层 的 珠 光 外 观 和
耐 腐 蚀 性 .通 过 金 相 显 微 镜 照 片 和 电化 学技 术 表 征 (交 流 阻抗 技术 和 Tafel曲线 测 试 )对 单 层 珍 珠 镀 镍 、单 层 光 亮 镀 镍 和

镀砂镍工艺

镀砂镍工艺

镀砂镍工艺
镀砂镍工艺,也被称为珠镍、沙镍、锻面镍或麻面镍,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用于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具有特殊质感的镍层。

以下是对这项工艺的详细介绍:
1. 作用和特点:
- 无反光效果:镀砂镍工艺使得电镀出来的产品表面无反光,即使在强光直射下也能产生慢反射,减少眩目现象。

- 手感舒适:处理后的产品手感润滑舒适,增加了触摸时的质感。

- 无指纹:这种特殊的表面处理能够减少指纹的残留,保持产品的清洁度和美观性。

2. 应用领域:镀砂镍工艺适用于需要特殊表面效果的产品,如高档装饰件、汽车配件、卫浴五金等,以提升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使用体验。

3. 工艺原理:电镀镍是一种利用电化学作用在金属制件表面沉积镍层的工艺。

而镀砂镍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特定的沙剂或其他纹理形成剂,使得镀层表面形成类似砂状的细微颗粒感,从而达到上述的特殊效果。

4. 选择材料:在进行镀砂镍工艺时,选择合适的沙剂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同的沙剂会产生不同的表面效果。

因此,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预期效果,需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参数。

综上所述,镀砂镍工艺是一种提升产品外观和触感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具有特殊质感的镍层,使得产品具有独特的美学效果和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镍电镀工艺及其性能
核心提示:在瓦特镍镀液中加入添加剂后获得较稳定的悬浊液,利用这种镀液制得珠光效果良好的珍珠镍镀层。

考察了添加剂用量、镀液温度与pH、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对珍珠镍镀层外观的影响,并对珍珠镍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

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珍珠镍镀层表面有无数重叠的圆形凹坑,直径约20~30 m,这些凹坑在光照下会发生较强的漫反射,在宏观上表现出柔和的珍珠效果。

阳极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珍珠镍镀层的耐腐蚀性优于半光亮镍镀层。

1 前言
珍珠镍又称缎面镍、沙丁镍(satin nicke1),外观为乳白色,光泽柔和,内应力低,防腐蚀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防护装饰性镀层。

珍珠镍电镀工艺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90年代以后发展很快¨ 。

珍珠镍可以直接作为防护装饰性涂层,也可以在珍珠镍上再镀覆其他金属,如铬、金、银等,形成沙铬、沙金和沙银,其防护装饰效果更强。

目前,珍珠镍镀层已经在汽车装饰、电子产品、日用五金、文化用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早期的珍珠镍镀层是通过机械法制得的,这种方法获得的镀层表面粗糙,无光泽,而且劳动强度大,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珍珠镍电镀一般有2种方法:复合电镀法和乳化剂法,前一种方法因为珍珠镍镀层光泽度不理想,镀液不易维护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后一种方法是在瓦特镍镀液中加入低浊点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乳浊液,利用液滴在阴极表面的吸附与脱附,得到珍珠镍镀层,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珍珠镍镀层表面有无数重叠的凹坑,在宏观上表现出柔和的珍珠效果,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种镀液需要配备冷热循环装置,操作比较繁琐。

本文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珍珠镍添加剂,制备出珠光效果优良的珍珠镍镀层。

同时对珍珠镍电沉积工艺进行了全面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并且对珍珠镍镀层的耐蚀性和结合力进行了测试
2 实验方法
2.1 赫尔槽实验及挂片实验
基础镀液为瓦特型镀镍溶液:250~400 g/LNiSO4·7H2O ,30 ~50 L NiC12·5H2O ,30 ~40 LH BO 。

加入添加剂后进行霍尔槽实验和挂片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赫尔槽实验:采用267 mL的霍尔槽,实验时取约250 mL电解液,阳极为纯镍板,阴极为经过抛光的紫铜片,尺寸为100 mm×60 mm,厚度为1 mm,通过霍尔槽的总电流为2 A,电镀时间为15 rain。

挂片实验:镀液体积为500 mL,阳极为纯镍板,阴极镀片为经过抛光的25 mm×40 mm紫铜片。

2.2 镀层表面形貌
利用捷克TESCAN/TS-5130S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珍珠镍镀层的表面形貌,放大倍数分别为500倍、1000倍。

2.3 镀层的耐蚀性测试
利用上海辰华CHI660B型电化学工作站测量珍珠镍镀层在ω=:3.5% NaC1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扫描速率为1 mV/s,考察珍珠镍镀层的耐蚀性能。

3 结果与讨论
3.1 添加剂的用量对珍珠镍镀层的影响
添加剂A是由糖精、双苯磺酰亚胺等镀镍光亮剂组成,其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减小镀层的内应力,提高或调节镀层的光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镀液的抗杂能力,其用量限制不严,但添加量过低镀层没有光泽,过高则镀层太亮影响珠光效果,一般为2~10 mL/L。

添加剂B由琥珀酸酯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

当瓦特镍镀液中添加剂B
的加入量小于6 mL/L时,得到的镍镀层珍珠效果很淡,此时电极表面形貌如图1(a)所示;而添加剂B的加入量过大(大于20 mL/L)时,镀镍层应力增大,电极表面出现黑点(见图1(b)),镀层的珠光效果也很差。

一般添加剂B 的加入量应控制在6~20 mL/L,此时可得到珠光效果理想的镍镀层,其扫描电镜形貌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珍珠镍镀层表面存在很多重叠的凹坑,直径大约在20~30 m 之
间。

光照射时,镀层表面发生较强的漫反射,外观柔和,有珍珠效果。

添加剂B加入到瓦特镍镀液中会形成许多细小的“乳滴”,均匀地分散于镀液中。

乳滴表面因吸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而带正电,电镀时这些乳滴在电场的作用下吸附在阴极表面,阻止了镍离子在阴极上的沉积,乳滴脱附后镍离子则可以正常沉积。

这种阴极表面上乳滴的反复吸附、脱附现象导致镀层表面出现了无数的凹坑,在宏观上就使镀层产生了珍珠效果。

添加剂B含量较少时,在阴极表面
吸附的乳滴少,得到的镍镀层表面凹坑少,珠光效果很淡;而添加剂B含量较多时,镀液中颗粒在阴极表面大量吸附,严重影响了镍的正常沉积,镀镍层表面质量变差,基本无珠光效果。

3.2 镀液基础成分对珍珠镍镀层的影响
改变镀液中主盐硫酸镍的浓度,电镀珍珠镍镀层。

镀液中硫酸镍含量在250~400 g/L范围内均能得到良好的珍珠镍镀层,而且随着硫酸镍浓度的升高,镀层的出沙时间缩短。

在镀液中加入氯化镍可增加镀液的导电能力,并使阳极活化,促进阳极正常溶解,但氯化镍浓度过高会造成镀层内应力增加,并影响镍镀层的珠光效果。

硼酸作为缓冲剂,用量应控制在30~40g/L
3.3 镀液pH对镍镀层的影响
控制镀液中硫酸镍含量为400 g/L,氯化镍含量为40 g/L,添加剂A为8 mL /L,添加剂B为16 mL/L,镀液温度为55℃ ,改变镀液pH,进行挂片实验。

结果表明:镀液pH在3.8~5.2的范围内均能得到合格的珍珠镍镀层;pH过低时,沉积过程电极表面析氢较严重,镀层表面出现“气流”痕迹;pH过高时,镀镍层
的珠光效果差,而且镀层脆性大。

3.4 镀液温度对镍镀层的影响
控制镀液中硫酸镍含量为400 g/L,氯化镍含量为40 g/L,添加剂A为8 mL
/L,添加剂B为16 mI/L,镀液pH为3.8~5.2之间,改变镀液温度,进行挂片实验。

结果表明,镀液温度应控制在50~60℃ 之间。

镀液温度低于50℃ 时,镀层的珠光效果较淡:随着镀液温度的升高,镀液中镍离子的还原速度和乳滴的移动速度相应加快,出沙时间缩短,珠光效果增强;但温度高于60 cC时,添加剂易发生分解,在镀层表面形成黑点。

3.5 电流密度对镍镀层的影响
通过赫尔槽实验考察了电流密度对珍珠镍镀层的影响,赫尔槽实验样片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试片的大部分范同内都能得到珍珠镍镀层。

根据公式i =j(4.47 —4.13 lg 1)(其中f=0.5~9.5 cm)E 61,计算出电镀珍珠镍镀层的电流密度区间约为2~12 A/dm2 。

挂片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搅拌、电流密度在3~10 A/dm 之间电镀5~10 min,即可得到合格的珍珠镍镀层。

电镀时间低于5 min时,镍镀层厚度较薄,珠光效果较淡。

3.6 珍珠镍镀层的耐蚀性能
珍珠镍镀层与半光亮镍镀层在ω=3.5% NaC1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珍珠镍镀层的腐蚀电位较半光亮镍镀层正,阳极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腐蚀电位在大于一0.13 V时阳极电流密度明显要小),说明珍珠镍镀层的耐腐蚀性优于半光亮镍镀层。

3.7 珍珠镍镀层结合力
采用弯曲试验法测定珍珠镍镀层的结合力,被测试片为25 mm×40 mm镀有珍珠镍的铜片。

弯曲试验是将试片反复弯曲直到基体和镀层一起断裂,观察断口处镀层的附着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珍珠镍镀层的结合力良好,直至试片折断也未出现镀层脱落现象。

4 结论
(1)通过赫尔槽实验及挂片实验确定了电镀珍珠镍的最佳制备工艺:
(2)采用本工艺制备的珍珠镍镀层光泽柔和,耐腐蚀性和结合力良好,而且镀液无需配备冷热循环装置,操作简单,进行一般过滤后,补加添加剂即可重复使用,镀液的稳定性好于采用一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乳浊液型珍珠镍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