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精品系列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5097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1.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 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配备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 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防震减灾的措施
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体系
建立地震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地震活动,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加强建筑抗震设计: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 能,减少地震灾害 损失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防 震减灾意识和自救 互救能力
员伤亡
维护社会稳定
防震减灾可以减少灾害损失, 降低社会风险
防震减灾可以提高社会应对 灾害的能力,增强社会稳定
性
防震减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防震减灾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 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提高应急能力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公 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推进防震减灾的法制建设
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建立和完善防震减灾应急管 理体系
制定和完善防震减灾法律法 规
加强防震减灾科技研发和应 用,提高防震减灾科技水平
强化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防震减 灾意识
建立志愿者队伍, 参与防震减灾工 作
鼓励企业参与, 提供资金和技术 支持
制定应急预案:确 保地震发生后能够 迅速、有序地开展 救援和灾后重建工 作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覆盖全国,实时监测地震活动 提高地震预警技术: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提前预警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地震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确保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e146c9312b3169a451a4cb.png)
地震概况
地面破坏:如裂缝,隆起或陷落 建筑物的破坏:房屋倒塌,桥梁 断 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崩、 滑坡、 海啸 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瘟疫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德泰堂小泰博士 分析地震分布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前兆
面对地震我们应该 掌握些什么?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三位航 天英雄 胜利返 回地球 ,这艘 宇宙飞 船是我 们国家 自行研 制的, 每一个 中国人 不能不 为之骄 傲。 2. 这家工 厂虽然 规模不 大,但 曾两次 荣获省 科学大 会奖, 三次被 授予省 优质产 品称号 ,产品 远销全 国各地 和东南 亚地区 。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应急需要些 什么东西呢?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 为你已经做好准备看,因为你有求 生的机会,只要沉着应战,合理避 震,定能化险为夷的。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普及课件PPT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普及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83ba1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0.png)
地震时关火的三次机会
1.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 气炉等。
2.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 为了能够迅速灭火。
安全知识教育普及课件PPT
在家里
1.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 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 一点极为重要。
2. 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 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在公共场所
1. 在街上,要赶紧撤离到空旷处,要远离危险的地方。 2. 如果正在过桥,要紧紧抓住桥栏杆,防止在地震时颠
其他地震: 人工地震 孤立型地震 双震型地震
正确逃生知识
逃生十大法则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 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逃生十大法则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 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 避开危险之处
逃生十大法则
5.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 员的指示行动
簸摇晃中坠落桥下。主震过后立即向可靠近的岸边转 移。
家庭防震准备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1.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2.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地 震时藏身。
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3.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 的地方。
4.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 急灯、简单药品、绳索、收 音机等在内的家庭防震包, 放在便于取到处。
地震成因
关于地震成因的假说有以下几个:
弹性回跳说:地壳受挤压弹性形变,反弹回来产生地震。 核爆炸说:地壳下面核原料达到临界值发生天然核爆炸。 地下雷暴说:指地层中热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场及其感应电场之间发生剧烈放电, 形成地下型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a9ba0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4.png)
目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概述 二、地震前兆识别与预警 三、校园建筑安全与避难场所选择 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01
地震基然现象的一种,指的是大 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即地壳某个 部位的岩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 突然释放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 震动的现象。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断裂和滑动造成的。这种断裂 通常发生在地壳的板块边界附近,因为这里的应力积累到足 够大的程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极限。当岩石断裂时,储存 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释放出来,这些波会传播到地 球表面引起地面震动。
难和寻求帮助。
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果断,不 要犹豫不决。地震突发性强,从 主震发生到结束一般也就几秒到 十几秒,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 钧一发之间,容不得你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时间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避震的行动上最贴切, 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果断行
动,科学避震,化险为夷。
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书桌 旁边或下面,远离窗户,在礼堂、 食堂、体育场馆内,躲避在排椅、 桌椅、运动器具旁边或下面。在 宿舍,躲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床旁边或下面。在室外,要 远离围墙、玻璃幕墙,远离可能 倒塌的建筑物和跌落的大型物件 等。破坏性地震过程十分短暂, 如果能坚持熬过这一两分钟,就 有生存的希望。
信息。
服从指挥
在地震发生后,服从政 府或救援部门的指挥和
安排。
03
校园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常记
记住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应急 避难场所是我们“生命的保护伞 ”,一般建在城市的公园、绿地 、广场和我们学校的操场等,同 学们平时要记住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标志,了解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位置,熟悉从学校或家到应 急避难场所最近的线路,以便地 震发生后及时到应急避难场所避
《地震安全知识》课件
![《地震安全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44dd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4.png)
被埋压时的自救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冷静
在地震后被埋压时,保持冷静 和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有助 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寻找安全空间
尽可能向有光线、空间较大的 地方移动,避免在狭小、低矮
的空间内停留。
保持呼吸通畅
清理口鼻周围的尘土,尽量保 持呼吸通畅,等待救援。
保存体力
在被埋压期间,尽量保持体力 ,不要盲目挣扎,以免消耗过
地震预警只能提供一定 程度的预警时间,受到 地震震级、地表地质等 因素的影响,预警时间 可能会缩短。
包括家庭成员的紧急疏 散路线、避难所选择、 重要物品的预先整理等 。
包括便携式照明、急救 包、水、食品等,确保 在地震发生后能够维持 基本生活需求。
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家 庭成员在紧急情况下的 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地震的分类
01
02
03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 震,通常破坏程度较大, 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较 大影响。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60-300公里之 间的地震,破坏程度相对 较小,但可能引起较大的 地面振动和破坏。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 地震,通常不会造成地表 破坏,但可能引起地下岩 层的变形和破裂。
地震监测网络
建立和完善地震监测网络 ,及时捕捉地震信息,为 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快速、准确的地震预 警信息发布机制,以便公 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并采 取应对措施。
预警系统覆盖范围
扩大地震预警系统的覆盖 范围,确保更多地区能够 受益于预警系统的保护。
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防震减灾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
地震安全教育知识普及PPT课件
![地震安全教育知识普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6d050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7.png)
关于城市
地震安全教育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 表现形式。
地震安全教育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 表现形式。
地震安全教育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 表现形式。
关于山区
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 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 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
关于海上
地震安全
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 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 安全教育。
地震安全
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 教育地震安全教育。
地震安全
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 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 安全教育。
Part 2 地震征兆
通过物理现象 通过观察水位
感谢聆听
地震
安全知识教育普及
目 录
01 地震的危害 02 如何预防地震 03 地震征兆 04 如何自救
Part 1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成因 地震的危害
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每年约有 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每 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
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异常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 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Part 3
如何预防地震
《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781b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9.png)
目录 Contents
• 地震基本知识 • 地震的危害 • 地震预警与应对 • 学校地震安全教育 • 社区地震安全教育 • 地震后的心理疏导与重建
01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
总结词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变化或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震动。
详细描述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发生断裂或错动,释放出积聚的 能量而产生的。这种能量的释放会引起地面的震动,有时还会伴随有地声、地 光等现象。
对每次疏散演练的效果 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 训,不断完善疏散预案。
学校防震设施与安全提示
防震设施建设
确保学校建筑物的防震设施完 备,如抗震设计、防震缝设置
等。
安全提示标识
在学校各处设置明显的安全提 示标识,如“地震时请勿靠近 窗户”等。
紧急救援装备
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装备,如 急救箱、灭火器等,并定期检 查其完好性。
疏散。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如有余震 发生,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04
学校地震安全教育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
01
02
03
04
地震基本知识
介绍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传 播方式以及地震的破坏力等方
面的知识。
地震预警与应对
讲解如何通过地震预警系统获 取预警信息,以及在地震发生 时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
避震技巧
传授不同场合下避震的技巧, 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
力。
培训内容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人群,开展地震 预警识别、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
演练频次
定期进行,如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 练和培训。
06
地震后的心理疏导与重建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f3cf9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5.png)
加强防震减灾科 普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防震意识是防震减 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议加 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地震知 识和防震减灾技能,提高公 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
完善应急救援体 系
应急救援是减轻地震灾害损 失的关键环节。建议完善应 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 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 力和效率。同时,加强应急 物资储备和调配,确保救援 工作的顺利进行。
01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栏、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提高师生员工的防震意识。
紧急疏散演练
02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让师生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提高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
03
对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及时加固改造
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
个人自救互救技能培养
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危害
次生灾害类型
包括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危害
地震次生灾害可能加重地震直接灾害的损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火灾会烧毁房屋和财 产,造成人员伤亡;水灾会冲毁道路、桥梁和农田等;毒气泄漏和瘟疫则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资料,评估 未来地震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 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震保险制度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为制 定科学合理的防震减灾策略提供依据。
建立地震保险制度,为受灾群众提供经济 补偿和重建支持。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指挥体系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条块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地震应
2024版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2024版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0dbd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8.png)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目录CONTENCT •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危害与风险评估•防震减灾策略与措施•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心理干预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定义与分类地震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快速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震分类根据地震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的产生地震时,震源处的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传播,包括体波和面波两种。
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面波则沿地表传播。
震源、震中及震级概念震源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即地球内部岩石破裂的起始点。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
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常用里氏震级表示,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02地震危害与风险评估01020304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火灾恐慌与逃生不当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原因分析地震后火灾是一种常见的次生灾害,由于燃气泄漏、电线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地震引起的地面裂缝可能使人员陷入其中,导致伤亡事故。
地震时,建筑物的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墙体、楼板等部分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时人们往往惊慌失措,逃生不当可能导致踩踏、挤压等伤害事故。
建筑物损坏基础设施破坏文物古迹损失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财产损失统计及影响因素探讨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损坏,包括住宅、商业设施、公共设施等,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地震可能导致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严重破坏,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
地震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失。
地震烈度和震源深度是影响财产损失的重要因素。
烈度越高、震源越浅,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力越大。
不同类型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但施工质量对其影响较大。
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特别是未经抗震设计的老旧房屋。
木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变形能力,对地震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钢结构建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变形能力强等优点,抗震性能较好。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PPT课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ea8a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9.png)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演示完毕感谢大家观看
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社会公众为增强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应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组织开展的地震区划等工程性防御措施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PA RT 03
地震防御、 预警
地震防御
震害防御工作
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 部门及社会公众为增强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应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组织开 展的地震区划、抗震设防、抗震加固等工程性防御措 施,以及防震减灾法规、政策制订和防震减灾科普宣 传、教育培训、应急演练、 物资储备等非工程性措施。
应急救援特点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政府领导下,各级防震减灾相 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为减轻人员伤亡以及减小经济损失而采取 的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指挥、协调一致的救援。 早期灾情获取困难应急响应程度低、早期应急救援决策能力 偏低、目标局限、早期以自救互救、地方救援力量等救援为 主。
应急救援特点
地震预警
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以后,在某些区域可以利用“电 磁波”抢在“地震波”之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以减小相 关预警区域的灾害损失。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PA RT 04
防震减灾小 知识
地震发生后被困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如何因地制宜快速合理自救
改善生存环境
沉着冷静,树立生存的信心有条件时挪开头 部附近杂物使呼吸保持畅通。闻到不明气味 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
保存体力
2024版《防震安全教育》PPT课件[1]
![2024版《防震安全教育》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2517a4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f.png)
11
校园建筑结构类型及特点分析
常见校园建筑结构类型
包括砖混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等。
2024/1/26
各类结构特点分析
如砖混结构造价低但抗震性能差,框架结构灵活性好但刚度较弱, 钢结构强度高但耐火性差等。
校园建筑结构的特殊性
考虑到学生安全疏散和救援便利,校园建筑结构需具备较高的安全 冗余度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2024/1/26
13
典型案例分析:成功与失败经验分享
01
成功案例介绍
如某学校采用隔震技术,在地震中实现了“零死亡”的优异成绩,分析
其成功原因及借鉴意义。
02
失败案例剖析
如某校园建筑在地震中严重损毁,分析其失败原因及教训,提出改进措
施。
2024/1/26
03
经验总结与启示
从成功与失败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校园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借鉴和参
地震波传播特性
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 波沿地表传播。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影响 范围不同。
影响范围
地震波传播范围广泛,不仅影响震中附近地区,还 可能对远离震中的地区造成破坏。地震波的传播受 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
2024/1/26
9
震级、烈度等关键概念解析
震级
5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2024/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01
规定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预防措施、应急
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02
明确了地震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处置措
施等,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指导。
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03
地震安全教育知识完整ppt课件
![地震安全教育知识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14b8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f.png)
❖ 4.演习结束后,学生不回教室,按正常的时间参
加课间跑步。
精品课件
7
精品课件8精品ຫໍສະໝຸດ 件9地震时自救方案
❖ 自救方案—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
“伏”在何处?如果你在室内!
牢固的写字台或床边
哪
些
到阳台上方便求助
方
管道多、整体性好、小跨度的卫生间
案
电梯间内躲避
可
贴近窗边或窗台下 室内墙角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3
小结及思考
无论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 物质保护头部;如用明火,应迅速灭掉。总之尽量找到地震 时你所在位置最近的承重最强的空间,一般是建筑的三角区, 如墙角;一定要镇定,如果身边有手机、矿泉水,顺手抓住, 是求救与自救的必要工具。身在室外时远离一切建筑物。逃 生时头脑冷静,服从指挥。
7、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 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精品壁课,件 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 12 有人时,再呼救。
大地震后的互救原则
❖ 互救原则: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抢险营救人员对 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原则如下:
1.先多后少---先救压埋人多的地方 2.先近后远---先救近处被压的人 3.先易后难---先救容易救的人 4.先轻后重---先救轻伤和强壮的人(扩大营救队伍) 5.医务人员优先(增加抢救力量)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
4.有同伴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5.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6.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 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
体
的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
这
种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也
意
味
着
各
民
族
文
化
的
差
异
。
5
.
从
自
然
生
态
的
角
度
来
看
,
生
态
平
衡
的
维
护
就
是
要
维
护
其
生
物
物
种
的
多
样
性
,
所
以
维
护
社
会
和
谐
的
基
础
也
就
是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
6. 作为最 深层次 的认同 ,文化 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9
.
人
们
借
助
历
史
上
留
存
下
来
的
汉
代
画
像
石
可
以
对汉代社会 Nhomakorabea,
甚
至
对
先
秦
文
化
也
有
所
了
解
,
可
以
直
观
感
受
伏
羲
女
娲
的
神
话
传
说
和
荆
轲
刺
秦
王
的
历
史
故
事
。
10 .作为 中国绘 画重要 画科的 山水画 ,东晋 已经产 生,在 南朝和 隋唐得 到较快 发展, 五代和 宋代则 迎来了 其发展 的黄金 期,其 后山水 画又进 一步得 到发展 。
地下水异常
生物异常
地声异常
电磁异常
气象异常 等。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震中救命三角区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就近避震 室内选择就近结实、能掩护身体的 物体下(旁)、
地震防护知识——震后
地震防护知识——震后
自救、互救知识要点
若不幸被埋在了废墟中,应争取将双手从被压物中抽出来,以清理头 部、口部及胸腔前的杂物,保持正常呼吸。 求生意识强,无法脱险时,不要惊慌和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持体力,一 定要树立坚定的求生信念。 借助旁物如砖块、木棍等支撑残恒断壁,稳定生存空间。 听到废墟外有声音时,应用硬物敲击能产生声响的物体,发出求救信号。
震后,灾区群众应积极投入互救,这是减轻人员伤亡的最及时、最有效 的办法。 发现了生还人员后,须先将被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楚口 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 对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应小心的清楚起身上和周围的 埋压物,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墟,切忌强拉硬拖。
地震防护知识
应急需要些 什么东西呢?
11 .
今
天
我
们
提
倡
的
创
新
,
并
不
是
要
抛
开
先
哲
时
贤
的
成
果
另
起
炉
灶
,
而
是
要
站
在
前
辈
的
肩
膀
上
一
步
一
个
脚
印
地
前
进
,
并
努
力
超
越
前
人
。
12
.
微
笑
像
和
煦
的
春
风
,
微
笑
像
温
暖
的
阳
光
,
它
蕴
涵
着
一
种
神
奇
的
力
量
,
可
以
使
人
世
间
所
有
的
烦
恼
都
焕
然
冰
释
。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
地震概况
地震概况
地面破坏:如裂缝,隆起或陷落 建筑物的破坏:房屋倒塌,桥梁 断 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崩、 滑坡、 海啸 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瘟疫
德泰堂小泰博士 分析地震分布
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前兆
面对地震我们应该 掌握些什么?
震中防护措施
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自救与他救
地震防护知识——前兆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处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 身体重心。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 燃易爆气体。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在商场、书店、影剧院、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 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高耸或悬挂物。
7.
我
国
的
传
统
节
日
是
维
系
中
国
社
会
人
际
关
系
的
重
要
感
情
纽
带
。
在
节
日
里
,
人
们
尽
享
天
伦
之
乐
,
亲
朋
好
友
、
邻
里
乡
亲
互
赠
节
礼
,
使
节
日
洋
溢
着
浓
浓
的
人
情
味
。
8. 如今, 我国的 传统节 日已基 本失却 了早先 的信仰 内核, 但许多 传统节 俗活动 仍存活 在民众 的生活 中,在 传承中 发展变 化,从 内容到 形式都 更加丰 富多样 。
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 为你已经做好准备看,因为你有求 生的机会,只要沉着应战,合理避 震,定能化险为夷的。
1.
法
国
作
家
雨
果
曾
经
认
为
,
保
留
至
今
的
古
代
建
筑
物
就
好
像
是
由
石
头
堆
积
出
来
的
历
史
书
。
不
过
这
一
看
法
只
适
用
于
欧
洲
,
不
适
用
于
中
国
古
建
筑
。
2.
木
材
的
耐
久
性
远
逊
于
石
材
,
因
而
以
土
和
木
为
主
要
材
料
的
中
国
古
建
筑
留
存
至
今
的
并
不
多
,
以
致
某
些
西
方
学
者
以
为
现
在
根
本
没
有
这
种
建
筑
的
实
物
。
3 . 中 国 古代 的石建 筑并不 像欧洲 那样发 达,一 直到明 清时代 ,在技 术条件 完备且 有需求 的 情 况 下, 石建筑 在中国 依然很 少出现 。
4
.
多
样
性
意
味
着
差
异
,
我
国
的
民
族
多
样
性
决
定
了
以
民
族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