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2.《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2.《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目录《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2)一、课程概述 (2)1.1 课程的性质 (2)1.2 课程设计理念 (2)1.3 课程设计思路 (3)二、课程的培养目标 (4)2.1 总体目标: (4)2.2 职业能力目标: (4)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5)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5)五:教学单元与学习情境设计 (8)六、考核标准与方式 (22)七、实施建议 (24)7.1 教材编写 (24)7.2教学建议 (24)7.3 教学方法手段 (25)7.4 教学评价细则 (25)7.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8)7.6 其它说明 (28)《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编码:131208开设时间:第三学期课时数:60+3周校外实训一、课程概述1.1 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电子工程系其它专业的主要课程,可以扩展到校内其它如工业设计、机电一体化等专业。

通过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和工艺规范;掌握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应用操作;具有组织和从事电子产品加工生产,进行工艺技术管理、解决电子企业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等专业能力。

同时,训练学生的小组组织能力和团队分工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在收集整理、制定计划、协调沟通、自我评价、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形成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任务教学为形式、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新型职业课程教学模式。

1.2 课程设计理念以顺德和珠三角地区家电产品制造企业的岗位与能力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纽带,以校内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与行业企业共建真实工作环境为条件,以行动导向开发学习领域组织教学。

《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技术课程。

其目标是让学生把握电子产品的调试、修理技术,增强电子产品售后服务能力。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包括: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等。

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家用电子产品修理中级工、无线电调试中级工或高级工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二)课程差不多理念本课程打破了原先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各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

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本课程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即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进展,即以培养全面素养为基础,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置了若干个应用型项目,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有关知识和实践(含实验)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了理论重心,删除繁冗运算,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咨询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开始就明白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与爱好,然后针对本项目有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最后给出技能训练的目标、内容、安装、调试及评分标准,以方便学生的自我评判。

课程框架结构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把握终身进展必备的电子产品修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进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适应和职业规范,能运用有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咨询题。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是机电、电子仪器与测量、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

电子测量技术,是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电子测量除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电信号及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敏感器件和传感装置对非电量进行测量。

开设《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测量方法,使之具有电子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专业技术工作,都能为之奠定坚实的、重要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电子测量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提高测量电路的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组成原理;2、能够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结果;3、了解电子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4、掌握测量频率、时间、相位等数字量的基本方法;5、掌握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模拟量的基本方法;6、了解频域测量和数据域测量的基本知识;7、了解自动测量系统及通信技术。

三、教学内容(一)、概述(2学时)1、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2、电子测量系统的组成3、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及发展(二)、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学时)1、误差及其来源2、误差的分类3、随机误差分析4、系统误差分析5、系统误差的合成6、测量数据的处理(三)、电子示波技术(4学时)1、示波器基本原理2、模拟示波技术3、数字存储示波技术4、示波器的应用(四)、信号发生器(4学时)1、信号发生器概述2、函数发生器3、频率合成器(五)、频率和时间的测量(6学时)1、计数器2、频率计(转速仪)3、定时器(周期仪)4、相位差的测量5、频率-电压转换器(六)、电压的测量(6学时)1、模拟量的测量及其标准表头2、各种电参数的测量方法3、数字万用表(七)、频域测量(2学时)1、频谱分析基础2、频谱分析仪(八)、数据域测量(2学时)1、数据域测量基础2、逻辑分析仪(九)、自动测量系统及通信技术(2学时)1、自动测量系统概述2、通信协议四、学分及学时分配本课程2学分,授课32个学时。

《电子产品环境检验技术》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子产品环境检验技术》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电子产品环境检验技术》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510100124 学时:72 学分:4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及测量技术后续课程:LED驱动电路设计及应用、毕业设计开课单位:电子工程系合作企业: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电子产品环境检验技术》课程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安排电子产品常用的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安规检测以及产品认证等内容,通过试验目的→试验标准和方法→试验记录和报告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面电子产品检验的相关知识,了解电子产品检验人员的工作内容。

本课程学时为72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学时为40学时,实践学时为32学时。

2.课程专业定位《电子产品环境检验技术》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及测量技术。

它的后续课程:LED驱动电路设计及应用、毕业设计。

《电子产品环境检验技术》课程根据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各种产品检验员、检验技术员岗位能力要求,把质量检验知识和电子产品环境检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出货等环节各种检验要求和操作规范,以及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安规试验等的检验要求和操作规范。

通过教师讲解、观看教学视频、学生操作训练等讲练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仪器仪表规范操作能力、电子产品检验能力,并培养学生养成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保证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3.课程思政定位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立德树人,通过介绍电子产品检测应用在航天、高铁、中国制造2025、日常监管、防范未然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充分发挥该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使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感受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爱岗敬业的人才。

在学生产品检验实训过程中,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渗透到教学当中,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专业专注的进行思考和实践,才能发现各种标准对检测要求的差别,引导开拓创新思维,通过所学检测知识,培养学生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

《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课程服务于职业工作中“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这一典型工作任务。

“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是各类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流程, 其产量、质量和成本要满足企业要求, 为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生产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装配产品及设备的操作, 工程人员进行生产监控和技术指导, 从而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电子产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从事配料员, 装备员, 检测员等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相关岗位群的工作, 经过1-2年的努力工作可以胜任班线长, 技术员等工作。

《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是整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 是学习其他电子技术课程的前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 能在电路板上熟练焊接元器件, 能独立按照电路图进行产品焊接装配, 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检测产品的性能。

二、学习目标学生完成本课程后, 学生应能够从事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的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1.能分辨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类型与作用;2.能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检测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性能。

3.能分析收音机的电路工作原理;4.能够遵守电子产品装配的安全制度与作业流程;5.能根据生产条件与产品结构制定装配电子产品方案、并做好防静电措施;6.能根据生产任务独立装配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收音机等电子产品;7、能根据生产要求使用电子仪器检测电路性能检测, 收集工作频率, 电流电压等工作参数;8、对工作参数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提出改进工艺的合理化建议三、学习内容四、学习情境设计说明首先, 通过对“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这一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 明确了学习情境各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 本门课程主要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的能力, 为了突出此能力的培养, 以“装配难易”为主线把该课程划分为两个学习情境:五、实施建议1.课程考核建议本学习领域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技能考试成绩按照50%+5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

电子产品检验 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检验 课程标准
3.课程内容
本课程包含四个实训项目,分为十个实训任务,每个实训任务的主要学习与训练内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建议学时分配等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任务
名称
主要学习
与训练内容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方法与建议
建议学时
1
电子产品的抽样检验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认知
⑴电子产品的缺陷与检验要求
1.3.2 课程开发思路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高职“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
(2)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2学时,以连续2周实训的方式进行。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准则,以电子行业、企业调研为依据,以“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中、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工种的应知、应会考核标准为尺度,以前修课程已掌握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平台,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思路,以典型电子产品为项目载体,将电子产品检验实训课程划分为若干任务,通过实操、实训的方式,将职业行动中的各个元素,渗透与融合到实训过程、实训环境、实施实训指导的教师、接受实训的学生以及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与实训环境。通过过程考核评价教与学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从事电子产品整机检验与品质管理的一般工作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电子产品检验》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工艺与管理
课程类别

《电子产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电子产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层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技术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电子产品检验概述、电子产品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和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介绍做电子产品检验质量记录,如何出具电子产品检验报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帮助学生完成从课堂知识学习到生产工作实践的思想转变,加强学生的标准与规范意识,使学生具备电子测量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电子产品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其成为能够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技术和治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养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观念方面,需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树立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和基础课程教学局部优化协调统一的观念;树立加强素养教育,融知识、能力、素养教育为一体的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鼓舞个性特长进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观念;树立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观念;树立教学层次多元化、培养途径多样化的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用新的人才观念指导教学工作的观念,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需要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维空间中建构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培养方案;在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关系的同时,精选核心内容,压缩或取消陈旧和重复内容,广容先进思想,重组知识单元;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方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强化工程背景知识和应用分析,工程综合应用意识;妥善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档次、不同内容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重组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

在教学方法方面,实行精讲多练,采纳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制造性实验;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鼓舞学生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及早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进展。

《电子产品的测量与检验》课程标准[1].

《电子产品的测量与检验》课程标准[1].

《电子产品的测量与检验》课程标准[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子产品的测量与检验》课程标准1.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测量与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结构与原理,具备电子产品测量与检验岗位必备的技术、技能, 适应电子产品测量与检验岗位的工作要求;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本课程讲解了在电子测量与产品检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具备电子产品的测量与检验理论和操作技能,其中包括:电子测量基本知识,电子测量原理与方法,电子产品检验概述,电子产品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检验仪器操作规程,检验测试工装介绍,电子产品检验质量记录。

本课程以模拟电路分析与应用、数字电路分析与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论的要求开发的。

首先,根据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以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企业调试员、检验员作为主要分析的工作岗位。

然后,分析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总和,确定“行动领域”。

最后,按照教育学规律,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构建“学习领域”。

本课程依据专业调研形成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调试与检验“行动领域”设置的。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是以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积累为依据确定的。

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制造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11个学习项目: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与误差分析;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原理与使用;电子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与使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原理与的使用;扫频仪与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基本原理与使用。

《仪器仪表及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电子检测技术 )

《仪器仪表及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电子检测技术 )

《仪器仪表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检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必修课程。

为企业培养工作于现场一线的使用电子测量仪器或仪表的测试和调试人员。

通过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与应用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技能,并能对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故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分:3计划学时:36适用专业:电子检测技术1.前言本课程标准是对《仪器仪表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进行具体设计的课程文件,也是执行20级电子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还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1.1课程定位根据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要求,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课程评价和学业考核都要以“培养面向电子行业的制造、服务类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顺利地进入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等职业的产品维修试验、维修操作、电子产品装接、电子产品装接设计测试、工艺助理、电子产品制图制版、SMT操作等岗位就业,达到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纲领。

所以本课程定位在为企业培养工作于现场一线的使用电子测量仪器或仪表的测试和调试人员。

通过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与应用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技能,并能对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检测技术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该课程通过教授工作在现场一线的基本测量、测试工具的使用和调整,具有必备的测量理论、测量方法和电子测量仪器使用等专门知识,掌握从事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实际工作的对仪器设备使用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电子测量、测试是电子检测技术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实训实践的前序技能;电子测量是电子学的基本技能,要求对电子学的相关物理量有较深入的理解,要求掌握基本的测量理论和测量方法以及测量误差分析;所以该课程的前序课程是应用数学、数字电子、模拟电子、电子工艺基础、电路基础和电工识图等。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学分:2.5总学时:45,理论学时:36,实验(上机)学时:9适用专业:电子信息技术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际应用,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1章序论第一节测量的基本概念一、测量的定义二、测量的意义三、测量技术第二节计量的基本概念一、计量二、单位和单位制三、计量标准四、测量标准的传递第三节电子测量技术的内容,特点和方法一、电子测量二、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三、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第四节电子测量的基本技术一、电子测量的变换技术二、电子测量的放大技术三、电子测量的比较技术四、电子测量的处理技术五、电子测量的显示技术第五节本课程的任务重点: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难点:量值的传递准则教学要求: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信息获取原理和量值比较原理。

理解电子测量的实现原理:变换、比较、处理、显示技术。

第2章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一节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一、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二、测量误差的基本表示方法第二节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一、测量误差的来源二、测量误差的分类第三节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一、随机误差的分析与处理二、系统误差的判断及消除方法三、粗大误差的分析与处理第四节测量误差的合成与分配一、测量误差的合成二、测量测量不确定度及其合成三、误差分配及最佳测量方案第五节测量数据处理一、有效数字处理二、测量结果的处理三、最小二乘法与回归分析重点:测量误差的分类估计和处理,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判断及处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是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专业针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所从事的识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采购电子元器件(询价与下单)、分拣与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装配电子产品、检验电子产品质量等工作岗位,经过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为适应的电子产品生产、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通过“电子产品辅件的生产与检验、通孔技术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贴片技术电子产品的生产与检验”等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识别等检测工作,能熟练使用电烙铁焊接电子产品,了解一般电子产品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的特点,掌握电子产品的装接方法和过程,能根据电子产品电路进行产品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并对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通过《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电子元件的来料检验、电子元件的焊接、电子元件的组装与检验等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掌握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的通用工作流程,具备简单电子产品排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特点、主要参数、识别与检测方法;(2)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维护;(3)掌握手工焊接技术,保证焊接质量,(4)了解自动焊接技术;(5)掌握导线、双绞线的加工工艺流程(6)掌握烙铁钎焊的合格焊点评判标准;(7)掌握THT元件的预处理与插装工艺标准(8)了解电子产品一般装配流程与工艺步骤,(9)了解简单电子产品进行调试和排故的方法;(10)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流程,会简单编制工艺文件。

2.能力目标(1)能进行规范检测和识别电子元器件的来料检验;(2)能进行THT电子元件的正确预处理与插装(3)能进行正确的焊接电子产品;(4)能进行电子产品编制简单工艺文件;(5)能完成对简单电子产品的排故。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课程设计 (2)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课程设计 (2)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课程设计引言电子产品作为现代化生活必须的物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然而市面上的电子产品和配件良莠不齐,其具体品质水平由各种物理和化学指标来刻画。

对电子产品的品质掌握,对于各个层面的人群都极为重要,包括消费者、企业、政府机构等。

因此,开展电子产品检验技术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1.掌握电子产品的检测标准以及检测流程;2.学习如何选择检测设备,并对如何选择检测设备进行深入了解;3.学习如何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在实践中理解检测的具体流程;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其对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力。

实验内容实验一:电子产品认证标准初步认识实验目的了解电子产品认证标准,理解具体的标准内容。

实验步骤1.学生可以选择浏览国家实施的安全认证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2.学习安全认证实验、EMC测试等标准;3.着重解析IEC相关国际标准,理解标准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实验思考1.安规、EMC、安全标准三者有啥不同;2.国际认证与国内认证的区别。

实验二:电子产品检测流程初步审查实验目的了解电子产品的检测流程,掌握各个部分的检测内容。

实验步骤1.学生可以选择查阅EI、华为、IBSS等检测机构的电子产品检测标准;2.学习各个检测部分的检测流程;3.学习有关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实验思考1.普通用户应如何理解检测标准,并如何自行处理检测出的问题;2.产品主管部门应如何应对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

实验三:电子产品检测流程实践实验目的掌握电子产品检测的具体流程,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步骤1.学生应自备数码产品如手机、MP3以及一些常见产品;2.根据电子产品检测标准和实验二学到的检测流程进行检测;3.重点关注一些常见故障问题、如何进行判别等操作。

实验思考1.如何应对不同环境下的检测问题;2.实际检测中如何进行简单排查等处理。

实验总结电子产品是现代化生活必须物品,学习电子产品检测技术对于各个层面的人群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检验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和检验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电子产品检验的方法、流程、标准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

2. 教学内容2.1 电子产品检验方法1.目视检验法2.精密量测法3.功能检测法4.可靠性检验法5.特殊检验法2.2 电子产品检验流程1.检验准备2.检验计划3.检验执行4.检验记录5.检验评价2.3 电子产品检验标准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企业标准4.国际标准2.4 电子产品检验仪器设备1.能量仪器2.信号仪器3.显示仪器4.检定仪器3. 实验内容3.1 目视检验在实验室内,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目视检验仪器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包括产品的外观、结构、尺寸、颜色等方面的检验。

3.2 精密量测使用电子计量仪器对电子产品进行精密尺寸测量、电阻、电容等参数测量。

3.3 功能检测针对电子产品的功能进行检测,例如电视机的图像、声音质量,手机的通信、网络连接等。

3.4 可靠性检验使用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的可靠性试验设备,对电子产品进行抗振、耐温、湿度、电磁辐射等环境试验,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4. 评分标准本实验按照实验报告质量、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评分项评分标准实验报告质量实验目的清晰,操作过程详细,数据准确,结论合理操作技能操作流程规范,仪器使用熟练,注意实验安全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方法正确,图表清晰,数据分析合理结果分析结论清晰,结论合理,思考未来应用前景5. 实验要求1.实验人员必须穿戴实验服和安全鞋,并且事先了解实验规定和操作流程。

2.实验人员要掌握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实验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火源和电源的安全,保证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4.实验人员必须按照实验流程和要求完成操作,并且做好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工作。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议学时】72学时1.前言1.1课程性质《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依据“培养技能型人才掌握的基本方法,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主,了解新技术为辅”的原则,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维修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职业能力,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分析、理解被测对象及其测量要求,以便在将来为所从事电子技术应用工作中能对抽象的电信号能有效的测量及分析,对传感器数据的测量及分析。

1.2设计思路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根据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能力为本位,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施,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

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 1 -本课程以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为主线,学习万用表、毫仪表、频率计、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扫频仪、晶体管图示仪等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提高测量精确度的方法;(3)掌握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4)掌握常用电子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2能力目标(1)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气参数;(2)会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信号和元器件;(3)能运用毫伏表测量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信号;(4)能熟练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且能排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5)会使用频谱分析仪检测分析信号中的频率成份及幅度;(6)能使用扫频测试元器件的频率特性。

2.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2)养成服从组织、服从团队安排的作风;(3)养成积极、主动承担任务,并按要求高质量完成任务的作风;(4)养成事实就是,不弄虚做假的作风;- 2 -(5)养成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工作习惯和作风;(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按任务要求、安全操作的开展学习工作。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
标准、发布标准、贯彻实施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 查,并根据贯彻中产生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标准。 ② 标准是贯穿于标准化全过程的信息资源。标准化对象 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来确定。 ③ 标准化的目的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体现形 式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 技术合作。
入世后标准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标准化工作的重 要性日益凸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必要支撑条 件,标准是规范市场商品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依据; (2)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必 须有相应的高水平的标准支撑; (3)标准化是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适度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的重 要手段。 (4) 标准的形成: 中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划分为九个阶段: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 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 止阶段。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
电子产品检验要求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
电子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电子产品的概念 电子产品,是指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制造的相关产品及其配 件,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需要电源才能工作,二是工作 载体均是数字信息或模拟信息的流转。
电子产品的分类 首先根据应用领域来分,主要包括电子雷达产品、电子 通信产品、广播电视产品、计算机产品、家用电子产品、电 子测量仪器产品、电子专用产品、电子元器件产品、电子应 用产品、电子材料产品等。 其次根据应用行业来分,主要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工 控类电子产品、医疗类电子产品、军事类电子产品、航天航 空类电子产品、娱乐类电子产品等。
电子产品检验技术
质量和质量要求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213087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中德合作班)教学时数:32学时其中实践: 8学时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中德合作班的一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通过将电子产品测量知识、质量检测知识和电子产品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工艺和操作规范。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仪器仪表规范操作能力、电子产品检验能力,并培养学生养成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保证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三、考核方式本门课程考核为30%的平时成绩+70%的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以考勤、课堂讨论、作业、课堂汇报为主,卷面成绩以开卷考试卷面分数为准。

五、教学安排第一章标准及质量【教学目的】1、掌握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了解标准的分类和分级;3、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教学内容】1、标准;2、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标准;【教学重难点】重点:1、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2、全面质量管理(TQM);3、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难点:1、标准体系。

第二章电子产品检测基础【教学目的】1、了解电子产品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电子产品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学习并掌握电子产品的检验过程和检验标准;【教学内容】1、电子产品检测基本知识,包括概念、分类、检验要求和缺陷;2、电子产品检验流程和标准;【教学重难点】重点:1、电子产品检验要求;2、电子产品的缺陷;3、电子产品检验的一般流程;4、抽样检验;5、电子产品检验中规范和标准的作用;难点:1、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的相互关系;2、MIL-STD105E标准;第三章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检验【教学目的】1、了解电子产品开发过程检验的认证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和特殊要求;2、掌握寻因性检验和可靠性检验;3、了解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输出的相关检验文件;4、掌握电子产品批量生产的可行性检验确认;【教学内容】1、概述;2、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检验依据;3、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检验方法;4、电子产品开发过程应输出的相关检验文件;5、电子产品开发过程的检验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产品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层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综合技术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电子产品检验概述、电子产品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和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介绍做电子产品检验质量记录,如何出具电子产品检验报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帮助学生完成从课堂知识学习到生产工作实践的思想转变,加强学生的标准与规范意识,使学生具备电子测量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电子产品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其成为能够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
在教学观念方面,需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树立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和基础课程教学局部优化协调统一的观念;树立加强素质教育,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的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个性特长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观念;树立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观念;树立教学层次多元化、培养途径多样化的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用新的人才观念指导教学工作的观念,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需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空间中建构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培养方案;在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关系的同时,精选核心内容,压缩或取消陈旧和重复内容,广容先进思想,重组知识单元;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方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强化工程背景知识和应用分析,工程综合应用意识;妥善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档次、不同内容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重组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

在教学方法方面,实行精讲多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验;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及早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各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

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独立且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应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

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整合了《电子测量仪器》中电子电压表、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失真度、调制度及频率特性测量仪器等内容设置了二个项目,每个项目设置了若干个应用型模块,每个模块均由若干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含实验)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重心,删除繁冗计算,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针对本项目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最后给出技能训练的目标、内容、安装、调试及评分标准,方便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类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通过电子产品检测的练习,掌握电子产品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和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保证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
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具体目标
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特色在于在具体的任务指导和完成过程中,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了解电子产品检验的概况及电子产品检验工艺基础知识;
理解产品检验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的含义;
掌握典型电子整机产品性能指标检测方案;
能规范操作常用检测仪器;(如通用电子示波器、信号源、电子电压表、计数器、扫频仪等)理解检验测试工装基本概念;
能正确处理测试数据和出具规范的质量检验记录。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检测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和建立质量管理意识。

三、内容标准
项目一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与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1.学习目标
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
掌握电子测量仪器测量的内容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正确规范的使用方法。

2.工作任务
计算测量误差、处理测量数据,估算直接/间接测量时的误差;
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直流稳压电源;
利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波形、测量电压、测量频率、测量相位差、时间、调制系数等物理量;
使用信号发生器调制正弦波信号、脉冲信号、函数信号,掌握示波器观察读数;
失真度仪测量谐波失真;
扫频仪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熟练操作频率特性测试仪
模块六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
项目二电子产品的检测实训
1.学习目标
了解电子产品检验的概况及电子产品检验工艺基础知识;
理解产品检验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的含义;
掌握典型电子整机产品性能指标检测方法;
理解检验测试工装基本概念;
能正确处理测试数据和出具规范的质量检验记录。

2.工作任务
调幅收音机的检测
磁带录音机的检测
激光唱机的检测
模块三磁带录音机的检测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穿插进行实验、实训、实际操作演示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理论授课,使学生了解电子测量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电子测量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产品检测的基础知识、技术条件和方法,通过对收音机、录音机和激光唱机的性能指标的检测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整机产品检测技术的基本技能。

建议增加企业现场参观教学等比较形象的方式。

(二)考核评价建议
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考察,以考勤、作业完成、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技能、产品制作质量为依据进行成绩评定,采用过程考察为主、期终适当综合考察的方法。

(三)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差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工作项目要求,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并通过典型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典型电子产品的认识。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实训主要工作是正确规范使用各类电子测量仪器对电子产品进行检测,并出具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为完成这些任务,实训室为学生配备通用电子示波器、信号源、电子电压表、计数器、扫频仪、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等仪器仪表。

另外,还须配备一些典型的电子产品以供学生检测训练时使用。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象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
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六)其它
1、课程类别:专业课
2、适用专业: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