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
工业机器人焊接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工业机器人焊接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摘要:社会经济在快速向前发展,机器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使得焊接制造领域技术逐渐发生了更替。
本篇文章对焊接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焊接机器人的发展状况以及关键性技术的应用情况,针对焊接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焊接关键技术;应用分析引言:在智能制造领域中,机器人属于先进的装备,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国内各个领域发展的过程中,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机器人的应用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机器人应用的空间会越来越广阔。
焊接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工业发展当中的先驱者。
机器人焊接是在传统焊接工艺制造基础上对机器人进行改造,使之能够进行焊接作业成为焊接机器人,成为了现代制造技术当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1机器人焊接的关键技术1.1传感技术在焊接过程的应用传感器是机器人焊接重要的组成装置,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可以对物质的变化进行精准的感知。
焊接电弧在燃烧过程中,需要将声音作为整体的参照标准,整体的传感器应用了电流电压的大小,从而可以对熔池的瞬时状态进行有效的感知,了解焊接质量的动态性变化。
监控焊接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电弧的波动情况进行监测,以便于可以对高温熔滴的类型进行有效的判断。
机器人在进行焊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前沿的传感系统获取相应的信息,应用机器人进行焊接,可以对系统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机器人焊接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熔透情况进行精准的预测,有效了解机器人焊接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分析缺陷所形成的原因。
将温度的变化情况作为内容调整的主要参照依据,传感焊接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从而可以获取高温溶值的数据。
电弧光谱的特点就是所富含的信息比较丰富,和电弧并没有直接的接触,该方法在具体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对焊缝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保障工人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自动化的日益普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功能不断扩展,关键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本文将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和其发展趋势。
一、机器人感知技术工业机器人需要具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以便进行自动化的操作和决策。
目前,常用的机器人感知技术包括视觉感知、力触觉感知和位置感知等。
视觉感知技术能够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识别和定位目标物体,力触觉感知技术可以模拟人手的触觉反馈,帮助机器人更加精准地进行操作,而位置感知技术则能够确定机器人自身的位置和姿态,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调整和控制。
二、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工业机器人也越来越智能化。
智能控制技术是机器人实现自主决策和自适应操作的关键。
当前,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在机器人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深度学习可以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提高机器人的识别和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强化学习则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使机器人能够自动调整动作和策略,实现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工作。
三、机器人协作技术工业机器人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存在,而是与人类工作人员实现高效协作的伙伴。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人机协作,需要开发出适应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机器人设计,以及实现机器人与人类的安全交互技术。
目前,机器人的物理性能提升、人体姿态识别、语音交互技术等都在不断改进,以满足机器人与人类的协同工作需求。
四、机器人网络化与互联技术工业机器人正朝着网络化和互联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通过网络连接,不同机器人之间可以实现数据和指令的共享,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同时,机器人与其他设备的互联也可以实现更高级的任务协同,形成更加智能化的生产系统。
工业机器人网络化与互联技术的发展将为工业自动化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1.高性能和高速度:随着科技的推进,工业机器人的运行速度将继续提高,以适应更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有哪些机械设计技术:机械设计技术是的核心基础技术之一、机械设计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出机械臂、手爪、关节、传动系统等各个部件的结构,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协调运动方式。
机械设计技术不仅影响到机器人的载重能力、工作半径和精度等性能参数,还会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控制算法技术:控制算法技术是工业机器人的另一个核心技术。
控制算法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出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控制算法,通过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实现机器人的精确运动和高效作业。
控制算法技术不仅涉及到运动控制算法,还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路径规划算法、力控算法等多个方面。
控制算法技术的优化和创新可以大大提高机器人的精度和效率。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技术的关键是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获取机器人操作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比如位置、速度、力量、压力等。
传感器技术可以帮助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从而更加智能地进行操作。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人机交互技术:工业机器人的操作需要通过人机交互来完成,因此人机交互技术也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技术之一、人机交互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出简单易用、操作便捷的控制界面和交互方式,以便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作业。
同时,人机交互技术也包括机器人故障提示和维修指南等功能,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机器人。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技术、控制算法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可以大大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制造业的现代化及高效化,也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从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及应用角度探讨其背后的复杂性。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化机械设备,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控制系统、感知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算法和操作方式等。
1.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可以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动作指令转化为动作信号从而驱动机器人运动。
现代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采用开关电源与直线伺服电机控制器的结合,实时检测电机的运动状态并进行统一控制。
由于工业机器人对运动的速度和精度要求极高,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尤为重要。
2.感知系统:感知系统主要用于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识别,实现机器人的速度和精度调节。
例如,光学传感器、激光测距仪、摄像头等,能够帮助机器人在工作时及时调整角度、位置以及保证物料的准确捡取。
感知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和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3.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指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部分组成。
现代化的工业机器人一般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可以实现高效、精确控制,同时减小了机器人的体积和重量。
4.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机器人的精度、快速性、稳定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
现代化的工业机器人通常采用快速、高精和可编程控制算法,这一算法在保证机器人高效、稳定且灵活的同时,还能将人类想要的工作转化为机器人所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
5.操作方式:操作方式是指操作人员使用的人机交互方式,主要包括:手柄操作、语音控制、视觉控制和自主控制等。
现代化的工业机器人一般采用数字化、图像化和无人化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降低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一些特殊场合下可以保证操作安全。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工业机器人常见五大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
工业机器人常见五大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万台,同比增长8%。
其中,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6.6万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
但是,按机器人密度来看,即每万名员工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我国不足30台,远低于全球约为50多台的平均水平。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
2016年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此外,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生产销售达22257台,同比增长31.3%。
国产自主品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016年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趋势包括:大国政策主导,促使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汽车工业仍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户;双臂协力型机器人为工业机器人市场新亮点。
一、什么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通过重复编程和自动控制,能够完成制造过程中某些操作任务的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机电一体化自动机械装备和系统,它结合制造主机或生产线,可以组成单机或多机自动化系统,在无人参与下,实现搬运、焊接、装配和喷涂等多种生产作业。
当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在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现代制造生产中重要的高度自动化装备。
二、工业机器人的特点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工业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归纳有以下几个。
1.可编程。
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柔性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是柔性制造系统(FM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拟人化。
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电脑。
自学工业机器人知识点总结
自学工业机器人知识点总结一、应用领域1. 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航空航天制造等行业中,工业机器人被用于各种装配、焊接、喷涂、搬运等工作。
2. 医疗行业:工业机器人还被用于医疗行业中,如手术机器人可以进行微创手术,精确操作。
3. 农业:在农业领域中,工业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农田灌溉、播种、收割等作业。
4. 建筑业:工业机器人在建筑行业中也有应用,如大型机器人臂可以用于建筑物的施工。
5. 其他行业:此外,工业机器人还有应用于食品加工、包装行业等领域。
二、工业机器人的分类1. 按工作方式划分:- 固定式工业机器人- 移动式工业机器人- 可变式工业机器人2. 按结构划分:- 关节式工业机器人- 直线式工业机器人- 并联式工业机器人- 混合式工业机器人3. 按动力来源划分:- 电动工业机器人- 液压式工业机器人- 气动工业机器人4. 按使用环境划分:- 有害环境中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超洁净环境中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无人操作环境中使用的工业机器人三、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构成部分1.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工业机器人的主体部分,包括基座、关节、执行器、末端执行器等,用于支撑和实现机器人的运动。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编码器等,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
3.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电缆等,用于提供机器人的动力和能量。
4. 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包括机器人的编程软件、仿真软件等,用于实现机器人的编程和仿真。
四、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接收控制指令、进行动作执行、实现精确位置控制和多轴协同运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工业机器人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如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工作对象的位置、形状、力度等信息。
2. 控制系统实现动作规划控制系统根据采集到的环境信息和控制指令,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规划,包括路径规划、速度控制、动作协调等。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凭借其灵活性、精确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助手和关键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重点涵盖机器人智能化、感知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方面。
一、机器人智能化机器人智能化是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传统机器人往往需要人工干预或者固定的程序进行操作,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场景。
而智能机器人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感知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
1. 机器人学习能力机器人学习能力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特征之一。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机器人能够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自主学习并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
例如,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来准确定位和抓取物体,实现更精确的操作。
机器人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机器人感知能力机器人感知能力是指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能力。
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力觉传感技术等,感知并理解周围环境的信息。
例如,在装配生产线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准确辨认零件的位置和方向,实现自动装配。
机器人感知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产场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二、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传感器设备,机器人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动作。
1. 视觉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是机器人感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视觉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算法,机器人能够识别并理解周围物体的形状、颜色、位置等特征。
例如,在物流领域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准确识别货物的标签或条形码,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
视觉识别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还可以减少人工错误和提高工作效率。
工业机器人常见五大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最新整理】
工业机器人常见五大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万台,同比增长8%。
其中,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6.6万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
但是,按机器人密度来看,即每万名员工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我国不足30台,远低于全球约为50多台的平均水平。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
2016年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此外,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生产销售达22257台,同比增长31.3%。
国产自主品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016年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趋势包括:大国政策主导,促使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汽车工业仍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户;双臂协力型机器人为工业机器人市场新亮点。
一、什么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通过重复编程和自动控制,能够完成制造过程中某些操作任务的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机电一体化自动机械装备和系统,它结合制造主机或生产线,可以组成单机或多机自动化系统,在无人参与下,实现搬运、焊接、装配和喷涂等多种生产作业。
当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在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现代制造生产中重要的高度自动化装备。
二、工业机器人的特点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工业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归纳有以下几个。
1.可编程。
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柔性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是柔性制造系统(FM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拟人化。
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电脑。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工业机器人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了生产线高效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之一。
工业机器人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感知,确保运动安全和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传感技术涉及视觉传感、触觉传感、语音传感等多种技术。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感器体积缩小,精度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感知环境越来越灵敏。
2.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之一。
工业机器人需要具有高精度控制能力,才能准确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不断提高,为工业机器人注入了强大的控制支持。
3.运动学运动学是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之一。
工业机器人需要具有灵活的运动控制,才能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
运动学包括点运动、直线运动、圆弧运动、三维空间运动等多种形式。
随着运动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4.焊接技术焊接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之一。
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领域,能够实现高速、高精度、高品质的焊接。
焊接技术包括氩弧焊、电弧焊、激光焊等多种方式。
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焊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5.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
工业机器人需要具有智能控制能力,能够自主感知、分析、决策,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智能化技术包括机器视觉、人机交互、自主导航等多种技术。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1.汽车制造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工业机器人能够完成汽车零部件的焊接、涂装、装配等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已成为汽车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关键。
工业机器人ppt
详细描述
人机协作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机器人能够更 准确地理解人类的意图,从而更安全、更高 效地与人类共同工作。智能化技术则赋予了 机器人自主学习和决策的能力,使其能够适 应不断变化的工
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 人正逐渐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实时控 制等功能,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可扩 展性。
工业机器人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工业机器人概述 •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原理 •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 工业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
01
工业机器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多用 途的自动化机器,能够按照预设 程序执行重复性任务,提高生产 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05
工业机器人在各行 业的应用案例
汽车制造业
总结词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中广泛应用,涉及装配、焊接 、喷涂、搬运等环节。
详细描述
工业机器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高 精度、高质量的制造。在汽车装配环节,机器人能够快 速、准确地完成各种零部件的装配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在焊接和喷涂环节,机器人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高强度 和高危险性的工作,提高生产安全性和产品质量。
物流业
总结词
工业机器人在物流业中主要用于自动化仓库、分拣和配送等环节。
详细描述
工业机器人能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分拣和配送。在 自动化仓库中,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货物的存取和搬运工作,提高仓库管理效 率。在分拣环节,机器人能够快速识别货物信息,准确分拣到指定位置。在配送环节,
阐述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案例
阐述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案例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技术:机器人的动态性能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进行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实现快速高效的运动控制。
2. 感知与定位技术:机器人需要准确的感知和定位,以完成复杂的操作任务。
感知技术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定位技术包括SLAM等。
3. 路径规划与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需要根据操作任务的要求,规划适当的运动轨迹,并实现相应的运动控制。
这需要先进行路径规划和动态规划算法的研究。
典型应用案例:
1. 汽车制造:汽车制造中,机器人可以完成车身焊接、涂漆、装配等任务。
其中,焊接任务涉及到高温和高速的行动,需要机器人具备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技术。
2. 电子制造:电子制造中,机器人可以完成电路板打磨、贴附元件、组装等任务,以及对电子产品的测试和包装。
3. 医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可以进行微创手术、病理分析、药物输送等任务,以提高手术精度和治疗效果。
4. 物流仓储:物流仓储中,机器人可以完成货物拣选、包装、运输等任务,以提高仓库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总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核心关键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推动了机器人的不断革新和发展。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实验报告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装备,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评估。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研发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包括运动控制、感知技术、编程与算法等。
2、测试这些关键技术在不同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如装配、焊接、搬运等。
3、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一)实验设备1、工业机器人本体:选用了具有较高精度和灵活性的六轴工业机器人。
2、控制器:采用高性能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和稳定的控制性能。
3、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感知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和操作对象。
4、编程软件:使用了专业的工业机器人编程软件,方便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二)实验环境实验在专门的工业机器人实验室中进行,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实验室配备了各种工装夹具、测试设备和工具,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四、关键技术研发(一)运动控制技术1、轨迹规划:通过优化算法,实现了机器人在空间中的平滑、高效运动轨迹规划。
2、速度控制:采用自适应控制策略,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机器人的负载情况,实时调整运动速度,确保运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二)感知技术1、视觉识别: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对工件的形状、尺寸、位置等信息的快速准确识别。
2、力觉感知:通过力传感器,实时感知机器人与操作对象之间的接触力,为精确控制提供反馈。
(三)编程与算法1、离线编程:开发了离线编程系统,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机器人的运动,生成可直接下载到控制器的程序,提高编程效率。
2、智能算法:引入了人工智能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提高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适应性。
五、实验过程与结果(一)装配实验1、实验过程将机器人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装配任务,通过视觉系统识别零件的位置和姿态,机器人按照预定的轨迹和力控制要求进行装配操作。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
▪ 机器人机械设计
1.机构设计: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需要满足高精度、高速度、高负载的要求,同 时考虑稳定性和耐用性。 2.材料选择:选择适合机器人运动性能和使用环境的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 碳纤维等。 3.制造工艺: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数控加工、3D打印等,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 精度。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与融合
1.机器人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进一步融合,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主 化水平。 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和更 大的负载能力等。 3.新技术的引入将为工业机器人带来新的应用场景,例如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
▪ 机器人协同作业技术
1.协同规划:开发协同作业规划算法,实现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复杂任务的功能。 2.通信协议:制定统一的通信协议,确保机器人之间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安全保障: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机器人在协同作业过程中发生碰撞和事故。
▪ 机器人智能化技术
1.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器人自主决策、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 力。 2.大数据分析:对机器人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有用信息,优化机器 人性能。 3.云平台技术:采用云平台技术,实现机器人远程监控、数据共享和智能维护等功 能。
▪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工业机器人进入了实用阶段。 2.这一时期的机器人主要采用示教再现方式,能够按照预设的 程序进行工作。
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涵盖了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医疗卫生、教育研究等多个领域。
在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这一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将直接决定未来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成果。
一、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等工具,使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任务执行的技术。
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是实现机器人自主、灵活运动和执行复杂任务的基础。
如今的机器人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分为基于传统控制方法和基于新型控制策略的控制技术。
其中,基于新型控制策略的技术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使得机器人更加灵活、智能化。
二、机器人的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指利用多种传感器设备,实现机器人实时获取周围环境、识别商品、检测物品质量等判断信息的技术。
在机器人应用中,传感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视觉传感技术、力传感技术、声学传感技术等方面。
其中,视觉传感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领域,因为机器人需要准确感知周围的环境,计算各种躯体的位置和姿态,以便进行精确定位和操纵。
三、机器人的高效作业技术机器人的高效作业技术是指利用机器人与其他制造工艺设备的紧密配合,进行协同生产,缩短生产周期和提升产品质量的技术。
比如,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上,利用机器人进行车身检测、认证和切割等工作;在土木工程领域,利用机器人进行土壤采样、地质探测等工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效率,研究机器人的高效作业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四、机器人的移动技术机器人的移动技术是指机器人自身动力、行驶速度、转向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在汽车制造以及其他运输领域中,机器人的移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机器人在工作状态下的效率和精度。
在机器人移动技术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智能轮、电机驱动和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技术。
五、机器人的安全技术机器人的安全技术是指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不会对周围的人或物造成危险。
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与策略
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与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进步,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I机器人的出现,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还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和减少工作风险。
本文将重点介绍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与策略,并探讨其对未来的影响。
一、感知与定位技术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感知与定位技术。
感知技术是指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距离、温度、压力等。
而定位技术则是通过GPS、激光雷达等设备确定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位置。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AI机器人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和定位,提高工作的精确度和效率。
二、智能控制技术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二是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是指通过算法和模型,使机器人能够更加智能地进行决策和控制。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机器人可以自主学习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种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AI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三、协作与协调技术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三是协作与协调技术。
协作与协调技术是指多个机器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使它们能够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通过网络通信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多台AI机器人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这种协作与协调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
四、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之四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随着AI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安全和隐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护机器人和数据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网络加密、数据隐私保护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AI机器人的使用和保护用户的隐私。
五、人机协同与培训策略AI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中的关键策略之一是人机协同与培训策略。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解析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解析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代替人类完成繁重、重复或危险的工作任务的自动化设备,其应用范围广泛且不断发展。
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在于其关键技术,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进行解析,从机械结构、传感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视觉系统以及人机协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械结构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对其性能和功能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可以分为臂部、手部和连接部分。
臂部通常采用关节式结构,可以实现灵活的运动轨迹;手部则用于抓取和操作物品;而连接部分则用于连接机器人的各个部分。
机械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负载能力、运动范围和稳定性等因素,以及与制造、装配和维护的便捷性。
二、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工业机器人实现感知和交互的重要工具。
其中最常见的传感器技术包括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
视觉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感知和分析环境中的信息,判断物体的位置、形状和颜色等,从而实现精准抓取和操作;力传感器可以测量机器人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使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位置传感器则可以实时追踪机器人的位置和运动状态,提供准确的反馈数据。
三、运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是实现机器人精准运动的关键。
运动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组成。
控制器通过接收传感器反馈信号,实时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角度和速度,从而精确控制机器人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减速器的作用是降低伺服电机的转速,提高机器人的扭矩输出,使其能够应对各种工作负载。
四、视觉系统视觉系统是工业机器人实现自主感知和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视觉系统,机器人可以获取环境中的图像信息,进行物体识别、定位和跟踪等操作。
视觉系统通常由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算法等组成。
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机器人可以实现物体的识别和分类,判断物体的状态和属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
五、人机协同人机协同是目前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人机协同,机器人可以和人类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并实现更加高效和安全的生产方式。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已经在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各种重复、繁琐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关键技术1. 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实现自主操作的重要基础。
通过视觉、声音、触觉等传感器,工业机器人可以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并作出相应反应。
其中,视觉传感器的发展尤为重要,它可以实现对物体姿态、颜色、尺寸等进行识别和判断。
2. 运动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实现高精度、高速度运动的核心。
它包括伺服控制、轨迹规划、运动规划等方面。
伺服控制可以使机器人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精确运动;轨迹规划可以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路线,以便更高效地完成任务;运动规划则是将轨迹规划转化为机器人关节的控制指令,实现机器人的准确运动。
3. 操作系统技术操作系统技术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
它能够管理机器人的任务、控制资源分配、提供编程接口等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ROS、Windows等。
操作系统的发展使得工业机器人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编程和控制,并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缝连接。
4. 人机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是工业机器人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接口。
它可以通过语音、手势、触摸等方式实现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指令传递。
工业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操作人员更加方便地与机器人进行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二、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具备学习、判断、决策的能力。
通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工业机器人可以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并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
智能化的发展将使工业机器人更加灵活、智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生产任务。
2. 高性能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性能将不断提高,包括精度、速度、负载能力等方面。
同时,工业机器人的体积和重量也将进一步减小,便于在狭小的生产环境中操作和部署。
高性能的发展将使工业机器人在更多的工业领域得到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革命。
而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转型的关键设备,其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创新1.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机器人可以通过预测和学习来优化运行,自主进行决策并进行自适应和自我优化。
这样的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业场景,提高生产效率。
2. 感知技术:要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生产环境,必须具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感知能力。
因此,机器人的感知技术越来越成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识别、精确的姿态控制以及对环境和物体的感知与分析。
3. 精准控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开始采用精准控制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动态控制和制动,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移动式机器人: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变得更加灵活和可移动。
移动式机器人可以实现快速布线、自主导航和智能化的避障等功能,实现工业生产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2. 碳纤维机器人:由于碳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在工业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碳纤维机器人不但具有轻量化、高刚性、高强度的特点,而且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好。
3. 沉浸式虚拟现实(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操作员与机器人之间的实时互动和远程协作,提高了工业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操作员可以通过头盔和手套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智能的控制。
4. 人机协作:人机协作技术可以让机器人更好地与人类合作,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和制造。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具备机器人视觉、语音识别和手势识别等能力,使其能够实现更加自然和智能的人机交互。
总之,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将持续不断地进行,为制造业带来更高效、更智能、更灵活的生产和制造。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实现更加高效、智能和安全的生产和制造。
工业机器人常见五大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
工业机器人常见五大应用领域及关键技术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万台,同比增长8%。
其中,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6.6万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
但是,按机器人密度来看,即每万名员工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我国不足30台,远低于全球约为50多台的平均水平。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
2016年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此外,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生产销售达22257台,同比增长31.3%。
国产自主品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016年未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趋势包括:大国政策主导,促使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汽车工业仍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户;双臂协力型机器人为工业机器人市场新亮点。
一、什么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通过重复编程和自动控制,能够完成制造过程中某些操作任务的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机电一体化自动机械装备和系统,它结合制造主机或生产线,可以组成单机或多机自动化系统,在无人参与下,实现搬运、焊接、装配和喷涂等多种生产作业。
当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在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现代制造生产中重要的高度自动化装备。
二、工业机器人的特点自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代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和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工业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归纳有以下几个。
1.可编程。
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是柔性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是柔性制造系统(FM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拟人化。
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电脑。
工业机器人技术手册
工业机器人技术手册1. 引言工业机器人技术是当今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广泛且不断扩大。
本手册旨在介绍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早的固定程序控制机器人到现代的自适应控制机器人,其功能和灵活性不断提高。
本节将回顾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
3.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方面。
机械结构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和承载能力,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并获取必要的信息,控制系统则负责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执行。
本节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原理和相关技术。
4.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工业机器人可以根据结构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结构分类包括关节式、直线式和平行式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分类包括装配、焊接、搬运等。
本节将列举常见的工业机器人分类,并介绍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5.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包括运动规划、路径规划、机器视觉和人机交互等方面。
运动规划和路径规划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和速度进行运动;机器视觉用于实时感知环境并进行目标识别和定位;人机交互使得操作员和机器人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协作。
本节将详细介绍每个关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6.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案例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
本节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包括汽车制造、电子组装和医疗器械生产等领域。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了解到工业机器人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和效果。
7. 工业机器人的前景和挑战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节将展望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针对机器人的成本、安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8. 结论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手册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在该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 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这种机械手具有几个轴,能够借助于可编程序操作来处理 各种材料、零件、工具和专用装置,以执行种种任务。”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一般认为机器人应具有的共同点为:
龙门式喷漆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码垛机器人
喷漆机器人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机器人的组成、分类
机器人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从控制观点来看,机器 人系统可以分成四大部分:机器人执行机构、驱动装置、 控制系统、感知反馈系统。
机器人
执行机构
驱动装置
控制系统 气 压 驱 动 装 置
关键技术 攻关
新型机构 与驱动
网络化与 移动感知
多机器人 协调技术
微纳操作 技术
前沿技术 探索
材 料 感知
仿生
智能
微型
网络 交互
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涂胶机器人
SCARA型装配机器人
2010-2015年工业机器人日本销量
工业机器人销量(台)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2767 10000 5000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1903 33138 28000 增长率 80%
2015年主要国家工业机器人保有量
ABB
IRB系列
欧系
库卡(KUKA)
开源系统平台,标 汽车工业、金 准化编程、轻量化、 LBR、KR系列 属加工等 响应速度快 汽车、电子电 气、食品等 汽车工业、电 子电气、金属 加工等 高精度、双臂机器 人、多轴机器人 轻量化、标准化标 称、操作简单 Motoman、 SEMISTAR系 列 R系列、M系 列、 LR系列等
国家/ 区域 日本
产能 份额 66%
保有量 份额 23%
机器 人 密度 约300 台 /万 人 约200 台 /万 人 不足 30 台 /万 人
欧洲
26%
29%
中国
不足 1%
10%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日本是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生产国,中国为 最大消费国
广州数控
数控系统、 机器人、控 制器等
2.43亿元人 民币
为用户提供GSK全系列机床控制系统、进给伺服驱动装置和伺服电机、 大功率主轴伺服驱动装置和主轴伺服电机等数控系统的集成解决方 案。GSK工业机器人是主研发生产,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最新产品。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大规模产业化应 用而迈向研发制造的机器人公司,也是目前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工业 机器人厂商。产品迅速在汽车零部件、卫陶、五金、家电、机加工、 酿酒及消费类电子等行业进行应用渗透。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 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金属成形机床的数控 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广泛适用于各种机械装备的交流伺服系统, 以及工业机器人及成套标型机器人
3)极坐标型机器人
4)关节型机器人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台)
28680
25110
60% 40% 20% 0% -20%
350000 300000 250000
304001
200000
150000
-40% -60% -80%
100000 50000
0
韩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Analysys 易观智库・国际机器人联盟(IFR)
数控系统、机器人 等
汽车、金属加工 60亿美元 等
14亿美元
伺服电机、控制系 统、机器人等
汽车、食品、机 38亿美元 械加工等 1757亿 日元 13.4亿美 元
13亿美元
液压元器件、轴承、 汽车、机械加工 锻压机床、机器人、 等 控制系统等 工业机器人、能 源开发设备、航 空航天设备等 汽车、航空、 船舶、医疗、 石油化工等
132亿日元
未知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四家企业是全球主要的工业机器 人供货商
• 从全球来看,日本和欧洲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产地,ABB、发那科(FANUC)、库卡 (KUKA)和安川电机(YASKAWA)四家企业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供货商。 2015年四大 家族工业机器人收入合计约为50 亿美元,占据着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
上游
• 手臂、底座、转座、手腕、支柱等本体零部件 • 操作系统、传感器等
中游
• 系统集成、软件二次开发 • 手爪等定制末端执行器
下游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四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成熟度高, 中国是最具潜能的发展国家
高
领先国家
市 场 成 熟 度
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提纲
1
2 3 4
工业机器人简介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概况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 其他工业机器人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机器人构成
• 控制系统、伺服系统 • 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36560
21307 18297
23000
25110
≈40W ≈22W ≈70W
15000 10000 5000 0 德国 韩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1W
≈1W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渗透率优势明显
先发优势
•1954年,美 国率先提 出 工业机器人概 念。 •1967年日本 引进工业 机 器人技术,处 于领先。
技术沉淀
•PLC、CNC等 先进系统 源于 国外,减速机、 控制器等核心 零部件被国际 企业垄断,其 中日本在减速 机、伺服电机 等核心零部件 的研发方面处 于全球领先。
环境驱动
•上世纪70年 代,日本、德 国等国的人口 红利消失,劳 动力成本大幅 提升,而汽车、 电子等产业的 快速发展倒逼 企业提升产能。
工业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提纲
1
2 3 4
工业机器人简介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概况 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 其他工业机器人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里洛· 奇别克在其科幻剧本《罗萨姆万能机器 人制造公司》(Rossum’s Universal Robots)首次使用了ROBOT这个名词, 意思是“人造的人”。现在已被人们作为机器人的专用名词。
安川电机 Yaskawa 日系 发那科 (FANUC)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18
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盘点——上市企业
企业名称 主营业 务
机器人、控 制器等
2013年 营业收入
13.19亿元人 民 币
公司现状
新松机器人自动 化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0年. 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济南设有机器人 工程中心,新松在国内规模最大,品牌产品线齐全,最具影响力。
发展国家
低
•日本、德国的工业机器人 水平全球领先,其中,日 本在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 件(减速机、伺服电机等) 的研发方面具备较强的技 术壁垒。德国工业机器人 在原材料、本体零部件和 系统集成方面有一定优势。 •中国处于工业机器人生产 的产业链下游,多数厂商 承担系统二次开发、定制 部件和售后服务等附加值 低的工作。但市场需求正 在迅速扩大,国内企业的 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未来几年将拉近与国际厂 商的差距。
关 节 伺 服 控 制 器
感知系统
(
手 部
腕 部
臂 部
腰 部
固 定基 或 移座 动
电 驱 动 装 置
液 压 驱 动 装 置
处 理 器
内 部 传 感 器
外 部 传 感 器
)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一、执行机构 包括: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和基座等。相当于人的肢体。 二、驱动装置 包括:驱动源、传动机构等。相当于人的肌肉、筋络。 三、感知反馈系统 包括:内部信息传感器,检测位置、速度等信息;外部信息传感器,检测机器人所 处的环境信息。相当于人的感官和神经。 四、控制系统 包括:处理器及关节伺服控制器等,进行任务及信息处理,并给出控制信号。相当 于人的大脑和小脑。 内部传感器(位形检测) 控制系统 处理器 1 关节控制器 驱动 装置 执行 机构 工作对象
机械工程学院
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 CIMS Institute
机械工程学院
我国机器人当前主要研究方向
微制造 机器人装备 核工业 机器人 电力检测 机器人 油气管道 检测 仿生与生 物机器人 极地科考 机器人 助老助残 家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