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南
《心理学职业发展手册》心理学传播篇
引言概述:心理学职业发展手册是为那些希望在心理学领域获得成功的从业者提供指南和建议的重要资源。
本文主要聚焦于心理学在传播领域的职业发展。
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如何影响和与传播过程相关联的跨学科领域。
本手册将涵盖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包括教育与培训、职业选择、求职策略、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内容:一、教育与培训1.心理学与传播专业背景要求:详细介绍心理学与传播专业的相关背景知识和技能要求,包括心理学基础、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等。
2.学术课程选择建议:提供学生在选择课程时的建议,如心理学与传播基础课程、研究方法与统计学课程、媒体与传播理论课程等。
3.实习与实践经验: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介绍如何获得实习机会并提供实践指导。
二、职业选择1.传播心理学领域的职业路径:探讨传播心理学领域的不同职业路径,如媒体心理学家、社交媒体分析师、健康传播专家等。
2.行业趋势与就业前景:评估传播心理学领域的行业趋势,包括数字媒体的兴起、健康传播的重要性等,以及相关职业的就业前景。
3.个人适应性与兴趣匹配:讨论个人适应性与兴趣匹配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性,提供自我评估工具来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三、求职策略1.简历与求职信的撰写:提供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建议,包括如何强调与传播心理学相关的经验和技能、如何突出个人研究或工作项目等。
2.面试技巧:介绍传播心理学相关职位常见的面试问题,并提供面试技巧和应对策略,例如如何展示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络职业资源:推荐一些网络平台和资源,如专业社交网站、招聘网站、行业协会等,以辅助读者在传播心理学领域找到理想的职位。
四、专业发展1.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机会,以帮助读者拓展专业网络和知识。
2.发表论文与专业著作:解释为什么发表论文和专业著作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如如何选择期刊、如何进行学术写作等。
教育心理学科研指南
教育心理学科研指南第1章教育心理学研究导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范畴与方法论 (3)1.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4)第2章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4)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2.1.1 经典条件反射 (4)2.1.2 操作条件反射 (4)2.1.3 观察学习 (4)2.1.4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5)2.2 认知学习理论 (5)2.2.1 认知结构理论 (5)2.2.2 信息加工理论 (5)2.2.3 认知策略 (5)2.2.4 认知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5)2.3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 (5)2.3.1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5)2.3.2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5)2.3.3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5)2.4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5)2.4.1 激进构建主义 (5)2.4.2 社会构建主义 (5)2.4.3 认知构建主义 (5)2.4.4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5)第3章学习动机与情绪研究 (5)3.1 学习动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5)3.1.1 学习动机的理论 (6)3.1.2 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6)3.2 学习情绪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6)3.2.1 学习情绪的理论 (6)3.2.2 学习情绪的实证研究 (6)3.3 学习动机与情绪的干预策略 (7)第4章认知发展研究 (7)4.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7)4.1.1 感知运动阶段 (7)4.1.2 前运算阶段 (7)4.1.3 具体运算阶段 (7)4.1.4 形式运算阶段 (8)4.2 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 (8)4.2.1 近端发展区 (8)4.2.2 语言与认知发展 (8)4.3 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 (8)4.3.1 家庭环境 (8)4.3.2 教育教学 (8)4.3.3 同伴互动 (8)4.3.4 信息技术 (9)4.3.5 社会实践活动 (9)第5章社会性发展研究 (9)5.1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 (9)5.1.1 亲子关系 (9)5.1.2 同伴关系 (9)5.2 自我概念与自尊 (9)5.2.1 自我概念 (9)5.2.2 自尊 (10)5.3 社会性发展的干预研究 (10)第6章智力与创造力研究 (10)6.1 智力的理论与测量 (10)6.1.1 智力理论 (10)6.1.2 智力测量 (11)6.2 创造力的理论与测量 (11)6.2.1 创造力理论 (11)6.2.2 创造力测量 (11)6.3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11)6.3.1 智力培养策略 (11)6.3.2 创造力培养策略 (11)第7章教学策略与课堂管理研究 (12)7.1 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 (12)7.1.1 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12)7.1.2 教学策略的分类与选择 (12)7.1.3 教学策略的应用实例 (12)7.2 课堂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2)7.2.1 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 (12)7.2.2 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技巧 (12)7.2.3 课堂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13)7.3 教学策略与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评价 (13)7.3.1 评价方法 (13)7.3.2 评价标准 (13)7.3.3 评价结果的运用 (13)第8章师生互动与沟通研究 (13)8.1 师生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3)8.1.1 理论背景 (13)8.1.2 实证研究 (13)8.2 师生沟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3)8.2.1 理论背景 (13)8.3 师生互动与沟通的优化策略 (14)8.3.1 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14)8.3.2 提高师生沟通的质量 (14)8.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4)第9章教育心理学评估方法 (14)9.1 问卷法与访谈法 (14)9.1.1 问卷法的应用 (14)9.1.2 访谈法的应用 (14)9.2 观察法与实验法 (15)9.2.1 观察法的应用 (15)9.2.2 实验法的应用 (15)9.3 评估工具的编制与应用 (15)9.3.1 评估工具的编制 (15)9.3.2 评估工具的应用 (15)9.3.3 评估工具的修订与完善 (15)第10章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15)10.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国际动态 (15)10.2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16)10.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挑战与展望 (16)第1章教育心理学研究导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个体在学习、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精编打印版
1第一章 绪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包括以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需要: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有了需要就会产生求得满足需要的动力即动机。
兴趣:人对事物、世界好奇而进行探索认知的需要。
世界观: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决定人行为的基本方向。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个体认识世界、获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想)。
情绪过程:个体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对事物产生的态度(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即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内在的心理现象,也研究人外在的行为反应。
心理学有时也叫行为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测量和分析来揭示人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
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 :①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②研由联想,分析梦境。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他们以无意识得形式:①创始人:华生;后期是斯金纳;②研观测的行为,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 )。
对教育的影响:开发了行为矫正技术,并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思想,对今天的教学改①奈塞尔1967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诞生;②采用与人类在某种活动上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那么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的解释人类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
心理学入门指南
心理学入门指南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与行为的学科,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为读者带来一份简明扼要的心理学入门指南。
一、心理学的基本原理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并研究人类思维、情感、意识以及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
2.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识心理学的不同流派: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
这些流派代表了不同的研究取向和理论观点,对于理解心理学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具有重要意义。
- 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感知、注意、记忆、情绪、动机等。
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人类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疗法等都是临床心理学的重要治疗手段。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和教育改革中。
3.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工作环境对个体心理状态和工作表现的影响。
该领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组织设计、职业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决策。
三、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研究,如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等,将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这些研究将提供更全面且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方式。
2.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正面心理特质和积极体验,如幸福感、满意度和人格优势等。
它在揭示人类幸福与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了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3. 心理健康的关注: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
心理学将更多地关注心理疾病的预防、干预和康复,以提升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育心理学》重点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教育心理学》重点课程建设总结报告《教育心理学》自2009年确定为陇东学院校级重点课程,至此,课程建设期限已满。
三年来,课程建设小组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教育科学学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努力、认真、踏实地开展了课程建设,在课程教学和课程资源共享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立项建设三年来,经过课程组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一、形成了完善教学规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指南和课程考试大纲都已经具备和完善,形式规范,内容科学合理,能够指导教育心理学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教学日历,课堂双规考勤,学生作业、试卷等教学资料完备,并装订保存。
试题库和习题库已经建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己练习,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往年试题以及学生成绩和成绩分析都有详细的记载,从以往的成绩分析来看,成绩分布基本合理,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建立了一支高质量的教学队伍课程组现有6名教师主讲,闫淳冰副教授,郭小艳讲师,李晓华讲师,王璇(女)讲师,王璇(男)讲师和杜军讲师。
由一名副高和五名中级职称组成,五名中级职称教师全为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近三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均有主持的科研项目一项或几项。
全部教师均有多年从事本课程或相近课程教学工作的经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执教能力。
具体情况见表(1、2、3):表1:课程组成员基本情况一览表表2:课程组开设课程情况表表3:课程建设组部分成员近年主要科研成果情况表三、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我院的教育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第二个学期开设,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实践课时占30%,理论课时占70%。
心理学入门指南:了解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指南:了解心理学基础知识!1. 引言1.1 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个体和集体的内在过程以及它们对行为和体验的影响。
通过研究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探索如何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心理学的入门指南,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学基础知识。
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我们将概述心理学的定义和范围,介绍其重要性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然后,我们将探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演变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等内容。
其次,我们将探讨神经科学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并阐述感知与注意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然后,我们将涉及到发展心理学与个体差异方面的内容,包括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人发展与老年心理学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最后,我们将探讨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主题,包括社会认知、人际关系、团队合作与领导力以及心理健康的保护与促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易于理解的心理学入门指南。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对不同领域的研究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发读者对心理学更深入研究的兴趣,并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让我们开始探索心理学吧!2. 心理学概述2.1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个体内部(即心理过程)和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在心理学中,研究者关注许多不同层面和领域的内容,包括感知、注意力、记忆、情绪、个性、社会行为以及认知过程等。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内部,而且还涉及到个体与其他人以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2.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早期的心理学家如威廉·詹姆斯和赫尔曼·冯特在研究神经系统、感觉感知以及意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规范学习【圣才出品】
第8章规范学习8.1复习笔记一、规范学习概述1.规范、规范学习的含义(1)规范的含义规范,是指对人们社会行为活动的规定,而社会行为的普遍性以及社会组织的多样性使得规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规范具有广泛性,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依据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方式,可分为:道德规范、法律规范。
②依据适用范围,可分为:大型群体规范、小型群体规范。
③依据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可分为:政治规范、经济规范、社会生活规范。
④依据存在方式,可分为:成文的规范,不成文的规范。
(2)规范学习的含义规范学习,是指的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规范认识,并努力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起内部的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
规范学习的心理实质就是通过对规范的内化形成对外部行为的调节。
①规范学习的两个过程:a.通过活动不断地将现实规范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b.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已有的规范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
②规范学习的发生:规范学习不是自发发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实现的。
③规范学习的内容:规范学习通过规范自主活动的反复实践,构建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一体化结构,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基本态度,从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交往经验,包括规范的认知学习、规范的情感学习、规范的行为方式学习三方面的内容。
2.规范学习的特点和作用(1)规范学习的特点①情感性。
情感反映了规范学习的本质特征,区别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
在规范学习中,情感过程渗透认知学习和行为方式学习的所有方面,没有情感,就没有规范的内化。
②约束性。
规范不仅约束学生的认知与评价,还约束学生的行为方式。
但是规范学习的约束性并不完全是强制性的,规范学习的约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受动性相结合的体现。
倡导性规范重在唤起个体的某种精神力量;禁止性规范重在制约个体不合理的欲望与冲动。
③延迟性。
规范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发展。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10篇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10篇一、重在习惯、贵在坚持其实现在的孩子由于优生优育,智力不会相差很多,关键是习惯。
平时我就和孩子说过做任何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坚持而且要尽力做好,即使是玩某项玩具或学骑自行车、学溜旱冰、踏板车、下棋等。
其实这就在培养孩子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做事要有上进心。
要么不学,要学就应该有责任心尽力学好,至于达到什么程度,那是能力问题,而现代优生优育的孩子中习惯远远比资质重要。
二、家长应帮助孩子共度难关孩子在学任何一样内容时如钢琴、书法、画画、棋类等都会有一定时期的困难期,家长应该有耐心并鼓励、帮助他一起度过难关。
比如说:他在学写字时,我发现他写得不好,我就帮他擦了,可是不小心多擦了一笔,他就大哭。
我就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个内容是很难,不过你比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强,已经在慢慢克服了,并且比前面进步都很大,要是爸爸妈妈练得话,说不定还是你好呢?..这一遍你更会动脑筋了,凭这一点就应该给你多加两颗“爱动脑筋星”等。
三、家长潜移默化重于严肃说教有些知识我们都是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的,从来没有严严肃的像老师上课式的教孩子学什么。
比如和孩子出去散步时发现孩子对小树特别感兴趣,我就和他做过这样的游戏:每隔三米种一棵树,15米内可以中几棵树?一棵树据一次可以将树据成几段?据三次可以据成几段?早上吃牛奶时他不愿喝罐装奶粉,我就说这个奶粉营养很丰富,由铁、钙、很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小朋友喝了会很聪明的。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于是他就会乐意地喝了。
在喝的过程中,我就和他弯了另一个游戏:一罐奶粉398元,两罐是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在思考,掰手指,自立还发出叽里咕噜的声音,我看他眉头紧锁,我就笑着和他说:宝贝,妈妈叫你一个玩这种游戏的方法:妈妈:398接近哪一个大一点的整数?儿子:400。
妈妈:那么按照400算的话你多算了几块?,两罐你又多算了几元,再减去多算的不就得了?他得知还有这种聪明的算法可乐坏了,一个劲的教我再出几道。
心理学史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一、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学生试讲、主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二、讨论和答疑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与答疑可以在心理学史”课程在线答疑系统和在线讨论系统中进行互动。
三、作业提交和自测学生可以心理学史”课程在线作业提交系统、在线测试系统进行作业提交和进行试题测试,教师在作业提交系统进行作业批改。
四、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郭本禹主编,《西方心理学史》(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
主要参考资料(学生可从中选择三本左右):郭本禹主编,崔光辉、王云强副主编,《<西方心理学史>配套光盘》,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
郭本禹主编,崔光辉、王云强副主编,《<西方心理学史>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
叶浩生主编,郭本禹、彭运石、杨韶刚副主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鑫辉主编、叶浩生、郭本禹副主编,心理学通史(5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汪凤炎著,《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波林著,高觉敷译,实验心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赫根汉著,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史密斯,郭本禹等译,《当代心理学体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詹姆斯·古德温,郭本禹等译,《现代心理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韦恩·瓦伊尼等,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观点与背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9年版。
维戴·霍瑟萨尔,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
詹姆斯·布伦南,郭本禹等,《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上海2011年版。
D. P. Schultz & S.E.Schultz(2011).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10ed).CengageLearning.B. R. Hergenhahn &T. Henley(201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 gy(7ed).Cengage Learning.五、考评方式本课程的成绩评定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中考查体现过程评价,期末成绩体现结果评价。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汇总
观察并以心理表象或符号表征形式学习并存储在大脑中
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其需要,发展其整体人格,使之自我实现、自我成长
条件
给定信息、内部信息加工系统
新旧知识的联系
外部:教材;有意义的、经组织的信息
内部:原有知识;学习者注意与学习动机;新旧知识相互联系与编码;学习策略与元认知
教育理论汇总
理论名称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同化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
布鲁纳
奥苏伯尔
加涅
皮亚杰
班杜拉
马斯洛
学习本质
学习者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
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新旧知识同化的过程
对信息的加工过程(注意、知觉、复述、编码和提取)
原有经验信念
行为的榜样、榜样行为的结果(价值与强化)、学习过程、自我效能影响
尊重学习者的环境
应用价值
发现学习
有意义学习
有效学习
生成学习
观察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
学习观
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索(内在动机),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
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得、转换和使用信息
学习者获得知识就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知识意义)的过程,知识意义建构包括对新信息的理解和对原有知识信息的反思和重构
观察者在观察学习中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
《指南》解读ppt
02
技巧二
灵活应用。《指南》中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和优化。
03
技巧三
关注细节。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掌握每个环节的关键要素,提
高工作质量。
《指南》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和展望
1 2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指南》的实施将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 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指南》将帮助个人提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增加职业发展机会。
《指南》解读ppt
目录
• 背景介绍 • 主要内容概述 • 章节解读 • 重点难点分析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 结语和参考文献
01
背景介绍
《指南》的来源和重要性
《指南》源自美国心理学会(APA)于2013年颁布的《心理 学实践指南》(APA Practice Guidelines),旨在为心理学 家提供实用的临床指导和建议,提高心理学的服务质量。
02
主要内容概述
《指南》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
主要内容
解读《指南》的制定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指南》的基 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内在联系
分析《指南》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读者理解《指 南》的内在逻辑。
《指南》的关键概念和技术
关键概念
详细解释《指南》中涉及的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关 键概念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指南》的重要性体现在:提供临床实践的指导和建议,帮 助心理学家更好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和 效果,同时也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伦理标准。
《指南》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指南》适用于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等职业,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教学大纲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类别:教师教育类课程(二)修读方式:公共必修课(三)学时:36学时(四)学分:2学分(五)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生(六)适用对象:大三本科学生(七)考核方式:考查课(八)先修课程: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是职业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职业教师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这门课程的基础定位是:以学生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培养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出发点,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学生专业教育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立足于本专业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程序,熟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典型范式,能够灵活运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能技巧参与或组织开发专业课程,为日后胜任职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社会调查等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项目一职业教育课程及开发研究模块一: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开发任务一:了解课程任务二:理解职业教育课程模块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任务一:了解职教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任务二:掌握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模块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任务一:技术知识论任务二:知识论任务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知识观任务四: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教学要求:了解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开发的概念;熟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能够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解释职业教育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教学难点:掌握技术知识论、知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知识观、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自考
•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心理学学习资源
• 参与心理学论坛讨论,交流学习和考试经验
04
心理学自考学习技巧与方法
心理学自考阅读技巧与解题方法
阅读技巧
• 学会略读和扫读,提高阅读速度
• 抓住文章重点,理解文章主旨
解题方法
• 熟悉心理学自考题型和考试要求
• 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心理学自考记忆方法与技巧
排
制定心理学自考学习计划的方法
分析个人学习特点和需求
• 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优势
• 分析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 设定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
• 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
调整和优化学习计划
• 根据学习进度和效果,适时调整学习计划
• 优化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
合理安排心理学自考学习时间
06
心理学自考学习心态与自律
培养良好的心理学自考学习心态
积极心态
自信心
• 保持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克服学习困难
• 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 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 保持自信,面对学习挑战和压力
心理学自考学习过程中的自律与毅力
自律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照计划进行学习
收集学习辅助资源
• 了解心理学自考相关的辅导资料和工具书
• 收集网络上的心理学学习资源
利用学习辅助资源
• 利用辅导资料和工具书,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
• 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心理学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自考网络资源的查找与使用
查找网络资源
使用网络资源
• 了解心理学自考相关的网站和论坛
心理学专业学习的建议与指南
心理学专业学习的建议与指南心理学,这个探索人类心灵奥秘的学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那些对心理学充满热情,渴望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同学来说,如何在这个领域中迈出坚实的步伐,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心理学专业学习的建议和指南。
一、明确学习目标在开始心理学专业的学习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是希望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还是打算从事心理学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又或者是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管理等其他领域?不同的目标将决定你在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和努力方向。
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心理咨询师,那么除了掌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如沟通技巧、倾听能力、心理评估与干预方法等。
你可能需要参加相关的实习和培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如果你的志向是从事心理学研究,那么就要在统计学、研究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学会设计科学严谨的实验和研究方案,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如果是为了将心理学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教育,那么就要关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二、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众多基础学科之上的综合性学科,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首先是生物学基础,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科学等。
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对于理解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非常有帮助。
其次是统计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让你正确地处理和解读研究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再者是普通心理学,这是心理学的入门课程,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等。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你可以建立起对心理学的整体框架和基本概念的理解。
还有发展心理学,研究人在一生中的心理发展规律;社会心理学,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变态心理学,关注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等等。
教育与职业书籍介绍
教育与职业书籍介绍1. 介绍教育与职业是人们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教育为培养人才、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提供基础,而职业则是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职责。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教育与职业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来获得更多知识和启发。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教育与职业相关的书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两个重要的领域。
2. 教育书籍推荐2.1 教育心理学导论教育心理学导论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由吴作人教授编写。
该书详细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
通过该书的学习和研究,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2.2 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一本权威的教育评价学著作,由胡军教授编写。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
通过学习该书,读者可以了解和掌握教育评价的原理和技巧,提高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能力,为教学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
2.3 教育与社会学教育与社会学是一本经典的教育与社会学著作,由张帆教授编写。
该书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探讨了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通过学习该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加深对教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3. 职业书籍推荐3.1 职业生涯规划指南职业生涯规划指南是一本实用的职业规划指导书,由李明教授编写。
该书详细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帮助读者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通过该书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优势,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并制定实施计划,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3.2 职业素养培养手册职业素养培养手册是一本重要的职业行为指南,由王国强教授编写。
该书全面介绍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帮助读者提升职业道德、职业形象和职业技能。
通过学习该书,读者可以了解职业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成功率。
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指南
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指南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4)1.1 心理科学与教育的关系 (4)1.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4)1.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第2章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5)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5)2.1.1 正强化与负强化 (5)2.1.2 惩罚与消退 (5)2.1.3 程序教学与个别化教学 (5)2.1.4 模仿与观察学习 (5)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5)2.2.1 认知发展理论 (5)2.2.2 信息加工理论 (5)2.2.3 认知策略教学 (5)2.2.4 智力发展与认知风格 (5)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2.3.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5)2.3.2 情境认知理论 (5)2.3.3 合作学习 (5)2.3.4 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 (5)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2.4.1 自我实现与自我概念 (6)2.4.2 非指导性教学与学员中心 (6)2.4.3 同伴辅导与情感支持 (6)2.4.4 创造力培养与个性化学习 (6)第3章认知发展理论 (6)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6)3.1.1 理论概述 (6)3.1.2 发展阶段 (6)3.1.3 教育启示 (6)3.2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6)3.2.1 理论概述 (6)3.2.2 近端发展区 (6)3.2.3 教育启示 (6)3.3 信息加工认知发展理论 (7)3.3.1 理论概述 (7)3.3.2 认知策略 (7)3.3.3 教育启示 (7)3.4 认知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7)3.4.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7)3.4.2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7)3.4.4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第4章情绪与动机理论 (7)4.1 情绪理论 (7)4.1.1 JamesLange情绪理论 (7)4.1.2 CannonBard情绪理论 (8)4.1.3 SchachterSinger情绪理论 (8)4.2 动机理论 (8)4.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8)4.2.2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8)4.2.3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8)4.2.4 自我决定理论 (8)4.3 情绪与动机在教育中的应用 (8)4.3.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8)4.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4.3.3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9)4.3.4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9)4.3.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9)4.3.6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9)第5章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9)5.1 智力的差异 (9)5.2 学习风格的差异 (9)5.3 性别与个别差异 (9)5.4 个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0)第6章师生互动与课堂管理 (10)6.1 师生互动的理论与模式 (10)6.1.1 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师生互动 (10)6.1.2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师生互动 (10)6.1.3 交互式教学模式 (10)6.2 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10)6.2.1 课堂规则与纪律建设 (10)6.2.2 情境管理策略 (10)6.2.3 行为矫正与激励 (11)6.3 师生互动与课堂管理的关系 (11)6.3.1 师生互动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 (11)6.3.2 课堂管理对师生互动的影响 (11)6.4 师生互动与课堂管理的实践应用 (11)6.4.1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1)6.4.2 课堂管理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1)6.4.3 师生互动与课堂管理的持续改进 (11)第7章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培养 (11)7.1 创新思维的理论与特点 (11)7.1.1 理论基础 (11)7.1.2 创新思维的特点 (11)7.2.1 创造力的发展阶段 (12)7.2.2 创造力的培养 (12)7.3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在教育中的应用 (12)7.3.1 教学策略与方法 (12)7.3.2 课程设计与实践 (12)7.3.3 教育评价与激励 (12)7.3.4 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 (12)第8章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 (12)8.1 学习策略的分类与选择 (12)8.1.1 学习策略的分类 (12)8.1.2 学习策略的选择 (13)8.2 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13)8.2.1 教学策略的设计 (13)8.2.2 教学策略的实施 (13)8.3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的有效结合 (13)第9章品德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14)9.1 品德发展的理论 (14)9.1.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4)9.1.2 社会学习理论 (14)9.1.3 价值澄清理论 (14)9.2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4)9.2.1 认知行为疗法 (14)9.2.2 情绪调节训练 (14)9.2.3 团体辅导 (14)9.3 品德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应用 (14)9.3.1 学校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15)9.3.2 家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15)9.3.3 社会实践中的实践应用 (15)9.3.4 网络环境下的实践应用 (15)第10章教育心理学研究前沿与展望 (15)10.1 神经教育学的发展 (15)10.1.1 大脑可塑性在教育中的应用 (15)10.1.2 神经影像技术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5)10.1.3 神经教育学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实践 (15)10.2 网络学习与在线教育 (15)10.2.1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心理特征 (15)10.2.2 在线教育中的学习动机与策略 (15)10.2.3 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与评价 (15)10.3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研究 (16)10.3.1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6)10.3.2 文化差异对教育心理过程的影响 (16)10.3.3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案例 (16)10.4 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6)10.4.1 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整合与创新 (16)10.4.2 个性化教育心理干预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16)10.4.3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技术革新 (16)10.4.4 教育心理学在政策制定与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16)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心理科学与教育的关系心理科学作为摸索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与教育的关联密切。
2024年教师专业书籍读书心得范本(3篇)
2024年教师专业书籍读书心得范本我是一个教师,我花费了很多时间阅读专业书籍,以提高我的教学技巧和知识水平。
本文将分享我对几本重要的教师专业书籍的读书心得,这些书籍涵盖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学生评估等各个领域。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它深入探讨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学生,因此也能更好地调整我的教学策略。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设计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其次,这本书探讨了学习记忆的过程。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记忆技巧和策略的知识,例如如何帮助学生组织信息,以及如何使用联想和复习来巩固记忆。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非常有帮助。
最后,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关于课堂管理和教师学生关系的理论。
例如,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建立亲师关系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学到了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2.《教学方法与技能》《教学方法与技能》这本书是教师的实践指南。
它提供了各种教学方法和技能,帮助我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课程。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问题解决法等。
我从中学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需要掌握基础知识的课程,讲授法可能是更有效的选择;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问题解决法可能更适合。
其次,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教学技能,例如如何提问、如何组织课堂活动、如何评价学生等。
我学到了如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如何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收集学生的反馈。
这些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我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最后,这本书还讨论了如何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和问题。
例如,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纪律问题等。
我学到了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采用一些行为管理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学习操作指南
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学习操作指南一、授课内容:《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
已申报免修的课程,须按规定时间进入个人系统查看免修审核结果。
通过审核的课程,不用参加该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二、授课方式:网络授课+自学三、学时考核标准:每一门课程,均有课程学习时间要求(视频可重复观看,时间累计),只有课程学习时间达到标准后,相应学科考试申请才可审核通过,否则,将无法参加课程考试。
五、重要说明:1.请务必仔细阅读本章节内容。
2.每门课程均有特定教师讲授该门课程。
学员需按规定要求观看课程视频,观看课程视频时间将由系统自动计入考核学时。
3.观看课程视频时切忌使用任何方式拖拽视频,否则观看视频学时不予计算。
4.请勿同一账号在多端同时登陆,以免课程计时有误。
5.务必在当期网络课程开通的时间内完成网络课程学习和作业提交。
修养》四门课程学习操作指南1. 学习网址:2. 浏览器版本:推荐使用“360、火狐浏览器”观看课程,360浏览器观看时请选择“极速模式”。
3. 课程学习(PC端):(1)点击网课学习,进入培训课程列表。
点击开始学习。
进入后,点击课程视频中的播放键即可开始学习,随时可进行暂停,使用方法与其他通用媒体播放器一样。
待缓冲结束后,在左侧课程目录中可任意点击章节,自由选择目前需要观看的课程内容。
(2)点击左侧目录,可直接进入本章的下一节视频学习内容,如下图。
(3)看完视频内容后,须点击“返回课程首页”,进入下一章节的学习。
4. 学时查询:(1)每门课程达到“最少学习时长”是获得该门课程考试资格的条件。
(2)在“网课学习”页面,显示每个课程学习“最少学习时长”的标注以及个人已学习的累计时长。
5.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作业:(1)作业只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提交。
(2)逾期未交,只能查看作业内容,不能进行提交(3)编辑作业时,必须上传附件,否则,将无法提交该作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指南-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指南第一章1、识记关键概念:教育行动研究;专家型教师。
2、理解知识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3、原理的掌握与应用:教师行动研究的特点和过程;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思考如何学会学习;专家型教师的特点和成长过程。
第二章1、识记关键概念: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图式;同化与顺应;最近发展区。
2、理解知识点:记住几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研究的方法;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印刻现象的基本观点和代表性人物。
3、原理的掌握与应用: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教学心理学思想;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及其教育价值;分析狼孩卡马拉的案例。
第三章1、识记关键概念:偶发记忆;儿童多动症。
2、理解知识点:儿童注意的类型与品质;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征;思维的方式;感统失调、感觉剥夺与感觉超负荷;语义的发展;3、原理的掌握与应用: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趋势;促进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促进儿童记忆的发展;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四章1、识记关键概念:自我意识;情绪理解;依恋;亲社会行为。
2、理解知识点:儿童气质及其类型;哈洛等人的恒河猴实验;快乐的损人者现象;陌生人焦虑。
3、原理的掌握与应用:婴儿依恋的类型;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如何来帮助儿童调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第五章1、识记关键概念:程序教学;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替代性强化;自我效能感;发现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建构主义。
2、理解知识点:学习理论及其代表性人物;条件反射的种类;强化的种类;奥苏贝尔提出三种内驱力;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科勒的顿悟学习理论。
3、原理的掌握与应用: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理解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教学大纲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一、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类别:教师教育类课程(二)修读方式:公共必修课(三)学时:36学时(四)学分:2学分(五)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生(六)适用对象:大三本科学生(七)考核方式:考查课(八)先修课程: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二、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是职业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职业教师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这门课程的基础定位是:以学生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培养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出发点,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学生专业教育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教学。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立足于本专业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程序,熟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典型范式,能够灵活运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技能技巧参与或组织开发专业课程,为日后胜任职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社会调查等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项目一职业教育课程及开发研究模块一: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开发任务一:了解课程任务二:理解职业教育课程模块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任务一:了解职教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任务二:掌握当代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模块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任务一:技术知识论任务二:知识论任务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知识观任务四: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教学要求:了解职业教育课程及课程开发的概念;熟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能够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解释职业教育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教学难点:掌握技术知识论、知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知识观、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南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教育师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职业教育学》和各专业教材教法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为他们以后在职业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必要的基本训练,为学习心理学的其它分支学科打好基础。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在正确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与解决职业教育教学及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观念,培养学生对职业教育心理学情境中有关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
一、《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结构与知识点及课时安排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共40学时(具体安排见表1),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实践教学包括:讨论课5学时、影视观摩2学时、尝试教学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心理测试1学时、心理实验1学时。
课程教学强调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实现学术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的有机融合。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特点
本课程团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认识到改革创新教学过程,关键是从课堂目标、目的和教学任务出发,从师范生的专业基础和心理发展需求考虑,设计富有创意、新颖独到的教学形式,把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技术灵活融合运用,创优课程教学效果。
除了合理运用讲授法外,课程组积极探索,推陈出新,独具匠心地设计讨论教学、活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和教学评价的全方位改革。
1. 讨论教学
要求学生理解专业特点,做到“敢讲能说会思考善交流”。
重视教师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学会表达的方法和策略。
如引入专业前沿的教学主题,安排“职校生心理危机”、“职校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职校生学习动机激发”、“职校生错误操作技能消除的心理技术”等主题,按照心理家庭进行分组讨论。
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不少学生迸发出了创新的激情和思想的火花。
2. 活动教学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提高。
以心理家庭为单位,安排不同主题的测验、实验活动,学生积极投入,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独特风采,活动气氛热烈。
依托心理实验教学中心,学生踊跃参加心理实验、心理测验等活动。
3. 案例教学
团队成员把在“阳光心港”青少年心理辅导网站和职业学校的实际工作案例引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职校生学习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指导学生观摩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专题录像,观看“心灵驿站”中学心理教育课堂教学录像(本团队核心成员指导制作,东南大学出版社)和心理学专业教学电影。
针对职校生“网络成瘾”日趋严重现象,组织学生围绕典型案例讨论分析,任课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总体而言,本课程教学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
本课程理论教学30课时,实践教学10课时,既有理论讲授、练习讨论,还有影视观摩、尝试教学、心理测试、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环节,既培养学生动脑能力,也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2.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密切结合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便利的网络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师团队与学生的在线答疑与交流讨论,使得教学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学校拓展到校外。
3. 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密切结合
课程组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不仅理论课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尝试教学在微格教室进行,心理测试的教学更是在机房完成的,全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
在教师演示的同时,学生动手实时操作。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结合《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师范生在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理论、实际、实践相结合
在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下,扎实学习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原理知识,形成较为系统与完善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体系,逐步形成能够胜任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
结合影视观摩、尝试教学、心理测试、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环节,联系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及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能够充分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预习、学习与复习相结合
课前根据教师布置,预习下节课讲授内容。
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做好及时复习和学习反思,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3. 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专业期刊网、专业数据库、专业网站等进行学习。
可以通过E-mail和QQ等形式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
除此以外,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 学习目的:理论学习——应用学习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学以致用”是理论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到理论知识而不加以应用,或不会应用,这就不能算做学会学习。
作为未来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学习有利于师范生提高学习效果,是使知识得到深化、能力得以发展的主要途径。
根据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只有发展了实践性
智力才能使我们最终获得成功。
加涅将解决问题学习作为学习的最高级的形式,而且他认为“教育计划具有的重要的、终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
”应用学习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其意志力。
把你所学的东西跟你的生活联系起来会增加学习的热情。
因此,我们不应仅仅是为“学”而学,而应树立为“用”而学的观念。
一般来看,应用学习有三种水平:(1)应答式学习,应用知识来解决课堂学习问题,如回答提问、完成作业等。
(2)应试式学习,应用知识完成课程考核任务。
(3)应变式学习,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指学校环境下的应用学习,应用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等。
二是指社会环境下的应用学习,应用知识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去,使其成为自己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
师范生要加强应用学习,逐步回归生活,接近社会。
2. 学习态度:他主学习——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通俗地讲就是自学,包括三层意思,即主动学习、能动学习和独立学习。
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特征,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追求和渴望。
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始终以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摆脱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
师范生学习内容的选择范围增大,专业发展方向变化和自我支配时间增多等因素,要求师范生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和策略,能动地计划、实施、调节和评价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教自己,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晓得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
”这样,他们在面临种种情境和问题时才能及时能动地做出反应。
此外,师范生还必须注重训练独立学习、独立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 学习空间:课堂学习——社会学习
课堂和教材不再是师范生惟一的学习资源。
课堂学习仅仅能够满足师范生系统接受知识的需要。
“闭门”难以造出“好车”。
在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中,师范生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需求,增加学习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广泛接触不同人群,面向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应用和创新所学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
社会学习能给师范生提供自主操作、观察测量、科学分析、评价应用的机会,能培养师范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和途径。
与此同时,师范生可以运用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师范生不仅要在现实社会中学习,还要学会利用网络在虚拟社会中学习。
网络学习是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学习,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共享“无限”的资源,是现代社会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和手段。
4. 学习途径:经验学习——体验学习
从个体的精力和时间来看,尽管经验学习非常必要,但被动接受的经验学习使得学习普遍缺乏现实感,缺少心理体验。
在幼童时期,学生还能有一些体验的机会,但在进入中学后,书本、文字、图片和公式等单调的符号刺激物就隔开了青少年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书本上的插图也由幼儿园、小学阶段大量的照片式彩图,到中学阶段少许的黑白插图、示意图,再到大学阶段的鲜见图表的完全文字版,甚至连强调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成为教师板书的替代物。
体验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忽视教学过程的亲历性和自主性而言的。
体验学习有利于师范生亲历学习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生动的知识和丰富的情感;有助于发现、掌握、应用和创造
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反思学习,总结经验和教训;有助于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使手脑结合,身心结合。
另一方面,很多知识多为内隐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难以言传,只可意会和亲历体验。
当然,并非一切都可以体验的,也没有必要过度强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