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演变过程
![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65a7110b4e767f5acfce35.png)
发展主轴线。一核是指主城区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商业商
务核心。三环是指主城区的一98—2003年,经过5年的快速建设发展,石家庄城市建
设基本上是向四周拓展,并没有象规划那样向城市东南 发展。为此,于2003年7月,同时请中国、上海同济和南
京大学三家国内顶尖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分别编制了
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演变
◆ 第一版完成于2002年7月,并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施 仲衡先生主持的国家级评审。其依据是1998年编制完成 的《石家庄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该规划含 盖的主城区面积为142平方公里,总体结构为1+5组团, 城市空间发展主方向为东南。主城区基本格局为一轴、 一核、三环,即“1l3”模式。一轴是由中山路和裕华路 两条东西向交通干道及其中间地带所组成的城市东西向
6
7
◆ 现初步确定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为“中山路与西三环交叉
点——开发区中心的秦岭大街——东兆通停车场”,线
路长约26公里,其中地下20公里,其余高架,估算总投 资约140亿元,初步计划工期为2011—2015。工程包括 新建一个综合维修基地、一个停车场,占地约85公顷; 另外新线需要征地55公顷,合计需征地约140公顷。一 期工程建设将连通老城区和开发区,并根据客流需要随 时向滹沱新区和机场延伸。
◆ 2007年4月1日,河北省与铁道部签订了《建设新石家庄
火车站协议》。铁路穿城入地、火车站南迁,颠覆了已 经完成的2002版《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同 时此举将对石家庄城市功能的空间分配产生重大影响。
5
◆ 2008年11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石家庄规划设 计院编制完成了新版《石家庄市综合交通规划》,其中
轨道交通为7条线208公里,一号线为鹿泉——栾城走向,
2023年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3年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a10ad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e.png)
2023年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一、综述城乡规划管理是指按照国家、省、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石家庄市城乡规划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的过程。
为了适应石家庄市未来的城市发展需求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制定了本技术规定,以指导城乡规划的管理工作。
二、城市功能区划石家庄市将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划分为功能区。
功能区的划分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功能区的划定将根据市区的需求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
同时,根据不同的功能区类型,还会有相应的规划标准和规划要求。
三、城市人口规模与布局根据未来的城市发展预测和人口需求,制定石家庄市的人口规模与布局。
根据人口规模的情况,合理划定城市的人口密度,合理配置人口资源。
同时,还要根据人口布局的要求,将城市分为多个居住区,合理规划住宅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
四、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是石家庄市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交通流量预测,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网络。
道路网络的规划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交通流量、交通工具等因素,使得道路布局合理,交通畅通。
同时,还要规划步行系统、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交通网络,提倡低碳出行。
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是石家庄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地系统的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居民休闲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布局。
绿地系统要包括公园、广场、河流、湖泊等各类绿地空间,以及相应的绿化植被。
同时,还要规划绿道系统,提供良好的步行和骑行环境。
六、城市市容市貌规划城市市容市貌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建筑风貌、外观形象进行规划和管理。
根据石家庄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迹,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的风格和外观。
要求城市建筑的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保持城市的整体形象。
同时,还要规范城市道路的建筑、亮化、标识等方面,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七、农村规划管理除了城市规划管理,对石家庄市农村地区也有相应的规划管理要求。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c2e585fa1c7aa00b52acbe4.png)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长城网石家庄3月11日讯(记者冯素琴通讯员李亚楠)记者从石家庄市规划局了解到,省会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将优化都市区布局,落实城市北跨战略,强化正定组团功能,建设滨河新区、承担部分省会功能,统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聚集区布局。
同时依据“规模不变、调整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据了解,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6年底上报国务院,在待批期间,正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
在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石家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明确了城市新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策略,并经省会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
2009年12月,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申请总体规划调整,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省政府同意我市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
此次规划调整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省会职能、拓展城市空间、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省会后十年城市规划:三区定乾坤按照国务院要求,本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包括市区及17县市,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106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都市区:包括市内五区及正定、鹿泉、藁城、栾城四县市,面积2657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538万。
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居住人口300万,面积287平方公里。
省会后十年城市定位: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石家庄北站片区规划方案
![石家庄北站片区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03c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4.png)
石家庄北站片区规划方案石家庄北站片区位于石家庄市中心,是石家庄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片区的发展潜力,改善城市功能布局,促进经济文化的繁荣,特制定了石家庄北站片区规划方案。
1. 规划目标1.1 建设现代化的交通枢纽石家庄北站片区将进一步改造扩建石家庄北站,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构建现代化的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枢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
1.2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将石家庄北站片区打造成集商务、文化、休闲、住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提升石家庄市中心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1.3 促进经济文化繁荣推动石家庄北站片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和机构进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同时,建设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1.4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景观,改善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2. 基础设施建设2.1 交通设施建设加快石家庄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进度,扩大站场规模,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规划并建设地铁、公交线路等交通设施,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2.2 住房建设建设高层住宅区,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
同时,规划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促进城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3 商业设施建设规划商业中心,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商业机构和品牌,提供丰富的购物、娱乐和休闲场所,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2.4 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大型文化展览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3. 产业发展与创新3.1 产业升级推动石家庄北站片区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经济增长点。
3.2 创新支持政策给予创新企业、科技园区等支持政策,提供优惠税收、减免租金等优惠,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该片区落户。
论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论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f0d564abe1e650e52ea991c.png)
改革 开放 以来 ,石家庄城市规模 不断扩大 ,道路 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 车辆 迅猛 发展 的需 求 ,交通堵塞 现象 日趋严重。 目前的交通拥堵 问题 ,涉及多种 因素 ,一是城 市 规划布局的问题 ,应控 制中心 区的建 设规模 ,加快发 展边缘城镇和卫星城的建设 ,将有利地 减轻人 口膨胀 对石家庄中心城市的压 力 ,增加市 区可持续 发展 和产
2 轨 道 交 通 定 位
( )石家 庄 市 核 心 区交 通 拥 堵 现 象 日益 严 重。 1 同时石 家庄市 “ 大 饼 ” 式 发展 也 已成 大 势 。相 比 摊 之下 ,优先考虑 城市布局型远 比客流型 ( 时解 决几 暂 条路交通拥堵 )重要得多 。能够有效地缓 和与 改善城 市交通紧张的局面并科 学地引导城市合理 布局 ,所 以 对 石家庄市而言 ,轨道交通应首选布局型。 ( ) 目前市政 府 资本 金 的 主要 来源 是 经 营土地 2 收入 ,而中山路 线核心区沿线 可开发土地少 ,如果大 量使用贷款 ,势必提高成本 ,可持续发展 困难 。如果 选择 鹿泉线通往 卫星城 ,则 可开发土地较多 ,有利 于 市政府资本金筹集 。 ( ) 布局 型与 同等 长 度 的客 流型线 路 相 比,一 3 是投资减 少 2 0亿元 以上 ,鹿 泉线投资 2 6亿元 ,极 大 地 提高了开工可能性 ;二是年减少运营成本 。
建设 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各组 团城 市的快速轨 道 交通 ( 连接鹿泉 市 、正定县 、栾城县 、藁城市 四个卫 星城 )网络 系统 ,引导城 市合理布局 。 石家 庄 市 城 市 轨 道 ( 轨 ) 交 通 系 统 由五 线 轻
¥石 家 庄 市 快 速 轨 道 交 通 项 目研 究 。 王 坤平 ,女 , 副教 授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69a49da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a.png)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25•【字号】冀政办字〔2021〕109号•【施行日期】2021.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城乡规划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遵循,按照《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立足打造一流设施、技术、管理、服务,优化网络布局,加强统筹融合,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当好先行。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六纵六横一环”综合通道能力更加充分,基本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京津雄及环京津1小时交通圈得到强化,市县间实现一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县县间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
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运输航空服务覆盖所有市,通用航空服务覆盖85%的县(市、区)。
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进一步优化,各运输方式衔接更加高效。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面向全球的陆海空立体互联大交通格局全面构筑,联系全国主要城市群的综合运输通道全面畅通,京津冀高效便捷交通体系全面形成,城镇节点干线交通网络全面覆盖,有力支撑“513出行交通圈”(中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0.5小时连通、京津冀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石家庄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基于不同交通中区的研究
![石家庄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基于不同交通中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7e7ae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a.png)
石家庄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基于不同交通中区的研究梁丽华;付雷【摘要】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ata of the resident traffic survey data for the third time in 2007 , gets the basic data of travel intensity and modes of city residents in different traffic zones, and 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basic feature of the urban resident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which provides basis for urban traffic planning.%对2007年石家庄市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取得处于不同交通中区的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和出行方式的基础数据。
归纳总结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基本特征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石家庄市未来交通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期刊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77-81)【关键词】石家庄市;居民出行调查;出行特征;交通小区【作者】梁丽华;付雷【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11;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0 引言(1)背景。
2007年,为配合《石家庄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石家庄市开展了第三次居民出行入户调查。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范围是石家庄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20万),共收回有效调查表26 864份,实际居民抽样率为1.27%。
按照交通中区对这次“万户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得出不同交通中区各自的居民出行特征,并将其进行对比,以期能够找出居民出行特征的变化规律,为石家庄市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的预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国务院关于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129号
![国务院关于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1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371fa10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f.png)
国务院关于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国务院关于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0〕129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批准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请示》(冀政〔1999〕23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年至201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华北地区重要商埠,全国医药工业基地之一。
石家庄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把石家庄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4848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积极引导主城区向东南方向发展,严格控制向西北方向发展。
严格保护好石家庄主城区与正定、栾城、鹿泉城区以及丘头、窦妪工业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地带。
要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结构,重点发展京广、石德铁路和京深、银歧高速公路沿线的城镇。
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到2005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174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30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要控制在19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42平方公里以内(含高新技术开发区12平方公里)。
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妥善解决好京广、石太、石德铁路分割城区引起的交通问题。
石家庄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石家庄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552c445e518964bcf847cbc.png)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的要求,石家庄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接近完成,报告书送审前需要向公众公告如下内容:1. 规划名称及概要规划名称:《石家庄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20)》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2020年为线网的建设目标年。
规划范围、内容及建设时序:本规划包括4期工程,分别为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和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
共修建线路81km,其中地下线74km,高架线7km。
共设车站61座,地下车站57座、高架站4座,总投资489.2亿元。
(1)2011年-2016年修建1号线一期工程,西王-东兆通,全长23.2km,全部为地下线。
线路起点西三环,在主城区内沿中山路敷设,途经中山西路、中山东路两条主干道,至白佛口客运站后穿过京珠高速转南至长江大道,沿长江大道转东,在新城区向北转入秦岭大街,一直向北,到达终点东兆通站。
西三环附近设综合检修基地1座,占地约40公顷,东兆通站西北角绿地设停车场一处,占地18公顷。
线路预留延伸至正定新区条件。
全线共设车站20座,全部为地下站,最大站间距2300m,最小站间距900m,平均站距约1221m,投资约147.9亿元。
(2)2013年-2018年修建3号线一期工程,西三庄-北乐乡,全长27.8km,20.8km为地下线,7km为高架线。
线路西起西三庄,沿联盟路向东,至中华大街转向南,沿中华大街南行至新客站西广场,转向东,下穿新客站站房后,沿塔北路向东,穿过京珠高速后到达终点北乐乡站。
北乐乡设车辆段1座,占地约30公顷。
全线共设车站23座,西三庄至位同站采用地下车站,中仰陵至北乐乡采用高架站,最大站间距3050m,最小站间距820m,平均站距1264m,投资约161.7亿元。
石家庄市十一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
![石家庄市十一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https://img.taocdn.com/s3/m/6f482220dd36a32d737581fc.png)
石家庄市"十一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为缓解交通的瓶颈制约,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带动能力,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和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求,以及国家、省发展和改革委的部署,结合石家庄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和背景(一)“十五”建设成就1、交通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臻完善“十五”期间,相继完成一大批铁路、骨干公路、农村公路、机场设施、城市道路、运输管道建设项目,到2005年底,全市铁路、公路、城市道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367公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2564公里,增长了35.3%。
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
——新建骨干铁路120公里,到2005年铁路通车总里程达448.7公里,比“九五”期末增加了120公里,增长26.7%。
——2005年底公路网总里程达13137公里,比“九五”末增长4387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20公里,比“九五”期末增长24.5%。
——石家庄机场新建了平行滑行道等工程,向4E级机场迈进了一大步。
2005年,机场集团公司新开通航班90班,每周航班量达到150班以上,通航18个城市。
——新增城市道路总长度226.7公里,道路面积378.4万平方米。
到2005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781.1公里,道路面积1093.6万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40.9%和52.9%。
城市公共汽车营运线路达84条,营运车辆1789辆;营运线路长1095公里,年客运总量2.66亿人次,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8.3%、37.8%、9.0%和56.5%。
——运输管道长度达到698公里,比“九五”期末增长一倍以上。
其中,煤气、天然气管道总长度628公里(不含庭院支线管网);输油管道总长度70公里。
2、综合运输能力明显提高,交通瓶颈制约状况显著改善——经过京广、石太铁路提速改造和朔黄铁路建设,铁路干线主要区段新增货物运输能力2.3亿吨/年,在国家“西煤东运”、“南北运输”主通道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156b12daaea998fcc220e9c.png)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长城网石家庄3月11日讯(记者冯素琴通讯员李亚楠)记者从石家庄市规划局了解到,省会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将优化都市区布局,落实城市北跨战略,强化正定组团功能,建设滨河新区、承担部分省会功能,统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聚集区布局。
同时依据“规模不变、调整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据了解,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6年底上报国务院,在待批期间,正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
在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石家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明确了城市新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策略,并经省会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
2009年12月,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申请总体规划调整,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省政府同意我市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
此次规划调整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省会职能、拓展城市空间、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省会后十年城市规划:三区定乾坤按照国务院要求,本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包括市区及17县市,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106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都市区:包括市内五区及正定、鹿泉、藁城、栾城四县市,面积2657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538万。
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居住人口300万,面积287平方公里。
省会后十年城市定位: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石家庄地铁二期规划调整方案
![石家庄地铁二期规划调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ace3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3.png)
石家庄地铁二期规划调整方案引言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持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应对这一挑战,石家庄市计划推进地铁二期规划建设,以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出行体验。
问题分析地铁二期的规划原本涵盖了从市区南部沿着世纪大道,经过市政府、南二环、平山县,终点设在正定县的线路。
然而,在进一步调研和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有的规划存在一些问题:1. 通勤需求变化:原规划线路过于强调市区南部通往县城的快速通勤功能,忽略了其他方向的需求,不能满足全市范围的居民出行需求。
2. 环保因素:长距离地铁线路对土地资源及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3. 投资回报率:原规划中的线路将经过一些较为冷僻的区域,未充分考虑商业开发与乘客流量的关系,存在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风险。
调整方案基于上述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以下调整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石家庄市的交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 新线路规划将原有的地铁二期规划线路进行调整,主要优化方向如下:- 北部发展:增设从市区中心向北延伸的线路,连接北二环、新乐市等地,满足北部居民的出行需求。
- 东西快线:在市区南部至西部,规划一条贯穿东西的快速线路,连接南二环、辛集市和正定县,有效改善南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状况。
- 环城线:新规划一条线路,贯穿整个石家庄市的城市边界,为居民提供环城通勤和便捷出行的选择。
2. 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地铁二期规划调整后,应进一步完善与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互联互通,建设多式联运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出行便利性。
同时,在石家庄市区内,鼓励步行和骑行出行,建设更多的步行街和自行车道,减少短距离出行的机动车流量。
3. 商业开发与城市形象提升为了保证投资回报率和商业开发潜力,调整后的地铁二期规划应优先选址在人口集中、商业密集及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美观、舒适的地铁站点和周边环境。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965859ddaef5ef7ba0d3ca1.png)
2013年1月,《1、3号线一期工程环评报告》获得国家环 保部批复; 《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在国家安 监总局备案。 2013年4月,《1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获得国家发改 委批复。
2013年6月,《3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获得国家发改
委批复。
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简介
四、我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内容及实施情况
在国家批准的《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
2020)》的总体框架下,按照国家批准的我市轨道交通1、3
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内容(明确了工期,并未明确起止时 间,1号线国家评估报告中,建议开工时间为2013年1月1日) ,结合资金筹措及目前工程前期的实际进展情况,我们对 2020年前的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本期《建设
3.
3号线两端线路,东段塔北路路由还不畅通;西段一是拆迁
量较大,二是大郭村机场不能搬迁还有改线网的可能;推后 建设有利于大额减少征地拆迁费用。
4.
3号线位同车辆段,土地性质包含一般农田,在国家2012年 刚刚批复《石家庄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变性需 要报国务院,难度很大。
一期工程主要解决我市东西向主通道交通需求,同时连通铁 路新客站这个最大的客流点。一句话,一期工程线路可以解 决石家庄市最主要的交通需求,及时疏散客流,尽早发挥轨
获批《建设规划(2012-2020)》的主要内容。
本期建设规划包含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 线路总长 59.6km,车站 52座,均为地下站,《建设规 划》阶段估算工程总投资 422亿元,其中政府资本金比 例为40%。
1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骨干线,线路西起西王,沿中山
路向东敷设,穿过京珠高速后转向南至长江大道,之后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8baaad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4.png)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26•【字号】石政发[2007]31号•【施行日期】2007.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石政发〔2007〕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进一步改善我市道路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根据国家和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我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重要意义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各级和有关部门要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摆到重要位置,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运量大、价格低的优势,积极引导群众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努力营造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工作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推进、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有序竞争、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整合现有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经营模式,调整公交路网布局,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改善公交车辆档次,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安全有序、方便舒适、快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公交体系。
到2010年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公交车总数达到2800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2标台;公共汽车平均运行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9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中心城区大于70%、建成区大于50%;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分钟。
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58f3ebebed5b9f3f80f1c56.png)
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石家庄市的城市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引擎中的重要支点,首都经济圈的第三级,冀中南经济圈的经济振兴中心,河北省省会,中国医药之都,华北中南部的物资集散和交通枢纽。
建成产业强大、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功通完备、文化先进、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空间发展战略:整合重构,空间向北。
城市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向北,高端职能向北向西,基本职能向东向南,在继续建设老城区的同时,要加快滨河新区的规划建设,同时尽快启动四组团县(市)与主城区的同城化建设,使组团县(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组成部分。
一、城市布局石家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城三区三组团”。
■一城即中心城,包括现状主城区以及正定古城及其高速公路以东地区,是城市公共服务职能的聚集地区和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区。
中心城区依托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构筑石家庄“一河两岸”发展新格局,城市空间结构概括为“两带三轴多中心”,规划建设用地50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
■三区即中心城内由滹沱河和京珠高速绿带分隔的三个建设区,包括老城区、滨河新区和。
老城区位于滹沱河以南、京珠高速公路以西,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信息流通、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
滨河新区位于滹沱河以北,重点发展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职能。
东部新区位于京珠高速公路以东,滹沱河以南,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及研发中心。
(一)老城区改造1、旧城改造:推进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旧城改造项目拆除建筑203万平方米,推进主路沿线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大型旧城拆迁改造项目,其中正在实施的32个。
重点抓好正在实施的开元环球中心、远洋商贸城、“万象天成”商务城、“金世界”商业中心、“南花园”步行街、北方药博园、新华和南三条市场升级、大经街改造、缔景城、联邦名都等10个精品亮点区域建设项目。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https://img.taocdn.com/s3/m/9d14d3f3770bf78a6529543d.png)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获批媒体沟通会经石家庄市政府批准,2012年8月2日上午,《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获批媒体沟通会在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室召开。
会议由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发旺主持,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容建华围绕《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经国务院批准,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介绍了石家庄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2012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这是我市城建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全体市民翘首以盼的轨道交通项目拿到了“准生证”,我市即将步入“地铁时代”。
轨道交通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我市交通现状,对于推动我市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市规划远景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组成,总长约242km。
按照《建设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总长59.6km,车站52座。
三条线路构成了我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1号线串连了老城区、高新区(东部产业区),2、3号线以新火车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图1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骨干线,线路西起西王,沿中山路向东敷设,穿过京珠高速后转向南至长江大道,之后沿长江大道向东至秦岭大街向北,到达终点东兆通站,全长约23.9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20座。
2号线一期工程为南北向骨干线,线路北起西古城,沿胜利大街、建设大街向南延伸,经汇通路转至新火车站,在新火车站东广场站房前通过,然后沿胜利南街、107国道至终点嘉华站,全长约16.2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15座。
3号线一期工程为西北-东南向骨干线,线路西起西三庄,沿联盟路向东,至中华大街转向南,沿中华大街南行至新火车站西广场,下穿新火车站后沿规划塔北路向东至位同站,全长约19.5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17座。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7530a1f05087632301212b0.png)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石家庄市属于典型的集中式单中心城市结构,这种结构使城市长期以来一直以火车站为中心,一圈一圈“摊大饼”式向外发展,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大城市病”。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疏解中心城区的部分职能,使“负重”的老城“轻装”快步前行?经过审慎考虑,2004年,石家庄市确立了“1+4”环省会城市集群组团发展模式。
目前报国务院待批的《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更是对“1+4”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进行了详细描述。
按照新版规划,城市框架将被合理拉开,并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石家庄市城市结构将由“一枝独秀”向“众星捧月”式发展。
“1+4”构成省会城市发展新框架;构筑“一城、一环、四组团”城市格局【按照最新的“1+4”环省会城市集群组团发展模式,中心城区和正定、栾城、鹿泉、藁城四个组团城通过功能互补,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正定、鹿泉、栾城、藁城为组团城,以绿色隔离空间为保障的“一城、一环、四组团”的都市区布局结构。
到规划期末,总面积达到2657平方公里。
】“一城”即中心城,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商贸服务、信息、金融、文化科技中心。
中心城区依托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和医药、纺织工业基地优势,加强商贸流通圈的建设,构建华北制造业基地及重要商埠,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品位的提升。
“一环”即中心城区与组团城之间的绿色隔离空间。
该区域不仅是中心城区的生态缓冲带,也是组团城市结构的重要保障,能有效避免在中心城市强大吸纳作用下,周边组团城向中心的挤压发展。
绿色隔离空间的范围为自省会建成区北至滹沱河南岸行洪制导线,西北至张石高速公路,西、西南、南部至衡井公路,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外迁线,总面积约450余平方公里。
四个组团城立足自身实际,各自明确了定位。
正定组团,历史文化名城,将成为以发展教育、旅游为主的综合性功能组团城,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商贸流通业。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区道路交通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石政函[2008]131号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区道路交通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石政函[2008]131号](https://img.taocdn.com/s3/m/4fcf170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d.png)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区道路交通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正文:----------------------------------------------------------------------------------------------------------------------------------------------------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区道路交通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石政函〔2008〕131号)市内五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全面推动市区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协作、综合治理”城市道路交通工作格局,协调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重大和疑难问题,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区道路交通综合协调管理委员会。
一、人员组成主任:王大虎市委常委、副市长副主任:李文昌市政府副秘书长董玉辉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苗社祥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管局局长委员:周兴旺市建设局副局长王秋旺市财政局副局长赵宪忠市城管局副局长赵同法市园林局副局长路喜柱市交通局副局长张增法市国土局副局长韩春素市发改委轨道办主任金永安市交管局副局长郭彦军桥西区副区长张维德裕华区副区长郑丁江桥东区副区长闫卫民新华区副区长党慧建长安区副区长张江水藁城市委常委、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永会鹿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威正定县副县长王世利栾城县副县长李顺义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董玉辉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市交管局副局长金永安同志兼任。
办公室成员由市城乡规划局戎华奎、市建设局李智强、市城管局贾志伟、市交管局张增来、市园林局程军宏同志组成。
二、主要职责(一)监督贯彻国家、省有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一、项目背景
为更好地保障石家庄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落实,针对当前城市道路交通紧张加剧的趋势,石家庄市政府于2000年3月做出编制《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决定。
本次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是继1986年首次编制后的第二次编制。
本次综合交通规划年限为2010年,规划重点范围为石家庄主城区,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和范围保持一致。
至2010年石家庄主城区人口195万人,用地142平方公里,主城区为集中式布局,功能结构为“一轴”、“一核”及“三环”的格局。
二、综合交通规划指导思想
♦ 体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即符合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环境的可持续性,保证交通供需之间的平衡。
♦ 保持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和方格网式道路骨架,向外延续发展。
♦ 交通战略制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效率优先分配道路的使用空间,重视行人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的发展。
♦ 协调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通过城市交通的发展合理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以高质量、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主要规划内容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建立与石家庄市现代化发展方向相适应的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调整交通结构的不合理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与城市布局结构和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的交通运输体系,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城市用地布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城市交通系统
2.实施公交优先系统,远期建设轨道交通
依据石家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布局,石家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选择应在遵循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从优化城市交通运输模式出发,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导,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融个体交通(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协调发展的综合客运体系。
经过道路网络的完善以及公交优先发展模式的策略实施,经模型测试,石家庄市规划期的交通出行结构为步行26%,自行车47%,公交14%以上。
第一,在以近、中期为主要阶段的规划期内大力发展常规公共交通,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策略和措施,实施中山路、中华大街、裕华路、平安大街的公交专用道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运输的竞争力和在客运结构中的比例。
第二,在规划期末和远期,规划和建设城市快速轨道客运系统,缓解主要客运走廊的客流压
力。
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以城市东西发展轴线为骨架,连接城市东南、西北主要功能区,同时考虑轨道交通线网与外围正定、滦城、鹿泉组团的衔接,并与常规公共交通运输有机衔接,形成高效率的综合客运交通系统
3.完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建设
规划主城区道路系统,在现状道路网络基础上,逐步形成由环形快速路加井字形机动车主通道网络及东西、南向主干道路构成的道路主骨架。
─规划建设由二环路、和平路、仓安路—槐南路、维明街、体育大街构成的环形加井字形机动车骨干道路网络系统。
─增加城市东西、南北向通道。
新建市庄路、新华路、新石中路的京广铁路通道;调整仓丰路、新石中路、柏林庄路、广安街—富强大街、胜利大街为城市主干路。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至规划期末石家庄市的道路网密度应达到5.3-7km/km2。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2010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规模,需新增各类道路320km,其中支路增加至少240km。
道路建设中突出次干路及支路网络的完善,形成城市道路之间等级搭配合理,功能明确、通行能力相互匹配的系统网络,以达到道路系统运输最佳状态。
4.完善对外交通组织与衔接
充分发挥各种对外交通方式的运输优势,形成石家庄市公路、铁路、航空三种方式功能互补、协调运行的综合对外交通系统。
公路——以提高现有干线公路等级,加强县乡联系公路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等级协调搭配、路网完善、运输合理的公路网系统。
铁路——在对铁路枢纽东规模建设改造的基础上,提高铁路客货运中转能力和集散能力。
航空——通过对机场跑道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等级和航空运输在对外交通中的地位。
5.强化配套交通设施(停车场)的建设
适应机动化发展要求,调整不同性质、规模建设项目的停车配建指标,严格控制大型公共设施停车场的配建和使用。
加快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设施,根据各停车小区路外公共停车需求量预测结果,结合城市用地情况,规划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
制定完善的停车政策、法规、标准与准则以及公共停车设施规划,推行停车设施民营化、产业化,严格执行拥车者自备车位,鼓励配建公共化,对城市中心地区实施停车需求管理。
6.分期建设规划
分期规划原则
以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道路网规划为依据;
建设项目确定与城市结构布局调整、用地发展相协调;
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
道路交通功能与两侧规划用地相协调;
近远期相结合,保障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 分期规划主要目标
科学、合理地制定近期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建设时序
中心区内初步形成主骨架道路的分流系统
二环内建成完善的主骨架系统
建成对外联系方便、快捷的运输系统。
7.近期中心区交通改善
近期中心区交通改善范围确定为东至建设大街、南至裕华路、西至中华大街、北至和平路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占现状城市建成区的6%左右。
近期改善的主要内容为:
● 通过现状中心区交通特征和矛盾症结的判别,提出中心区交通改善的原则和关键策略;
● 进行道路系统调整和交通流组织;
● 提出道路、交叉口和局部地区的交通改善的实施措施;
● 制定针对中心区交通特点的需求管理对策。
附图
图2石家庄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