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水利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混凝土工作性能好、强度指标高、耐久性好,而且还要求混凝土结构有光洁如镜的外观,因此,混凝土表面形成蜂窝麻面,严重影响其外观。
本文分析阐述了混凝土表面严重蜂窝麻面的各种形成原因及其消除和处理的方法。
标签:蜂窝麻面模板粘稠度振捣0 引言水利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混凝土工作性能好、强度指标高、耐久性好,而且还要求混凝土结构有光洁如镜的外观,因此防治现浇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1 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1.1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砂浆和骨料分布不均匀,从而形成蜂窝。
1.2 施工中混凝土入仓不均匀,振捣质量差或漏振,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蜂窝麻面。
1.3 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筑振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凹点。
1.4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例如胶结料偏多、砂率偏大、用水量太小、外加剂中有不合理的增稠组分等,都会导致新拌混凝土过于粘稠,在搅拌时混凝土就会裹入大量气泡,即使振捣合理,气泡在粘稠的混凝土中排出也十分困难,因此导致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1.5 模板材质不同也会使混凝土结构面层出现不同的状态。
1.6 不合理使用脱模剂也会造成硬化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1.7 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结构面层的质量影响特别明显。
在施工中混凝土不可避免地裹入大量气泡,气泡内部含有气体,由于气泡体积变化对环境温度特别敏感,环境温度高时气泡体积变大,气泡承载力变小,容易破灭,形成联通气泡;环境温度低时气泡体积变小,承载力较大,不容易形成联通气泡。
春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敷着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气泡体积变化也较大,当混凝土面层水泥浆体的强度小于气泡强度时,气泡体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气泡周围的水泥浆体的强度也不断增加,当气泡周围水泥浆体达到一定强度时,再不随气泡体积变化而变化,如果此时正赶上气泡直径最大时,势必给混凝土面层留下孔洞。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可能降低其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一)裂缝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裂缝按深度不同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发展成为深层裂缝或贯穿裂缝。
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外界气温突然下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内部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裂缝。
3、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拉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4、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受到地基、模板等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以及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的现象。
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合适,或者砂率过小、石子粒径过大,都会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容易产生蜂窝麻面。
u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分析处理方案一、砼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一)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同等级的混凝土梁板,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二)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
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分,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二次浇捣。
(三)混凝土的蜂窝、孔洞。
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搅拌均匀,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
(四)混凝土露筋,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的垫块移位,或垫导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小,钢筋偏位过密,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产生露筋;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浇筋方法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本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五)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
主要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二、控制措施(一)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的主要控制措施1.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对进场材料必须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按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及调整施工配合比,正确控制加水量及外加剂掺量。
加大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力度,强调混凝土桩结构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改变其认为柱子混凝土水灰比大,易操作易密实的错误观念。
3.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混凝土坍落度值可以较梁板混凝土小一些,宜掺减水剂,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用水量。
4.振捣要均匀密实,截面积较小、高度较高的柱就大柱模侧开设洞口,分段浇筑。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在混凝土表面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蜂窝麻面问题,这种问题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面积的小孔洞和不均匀的颗粒状表面,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美观度和强度。
本文将从原因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二、问题原因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配合比掌握不好,将导致混凝土的麻面问题。
例如水灰比过大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泥糊化不良,增加混凝土表面的孔隙率和空隙率,从而形成麻面。
2. 减水剂的使用不当减水剂是指能够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化学添加剂。
如果减水剂的使用不当,将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过强,从而失去了混凝土正常的凝结性,导致麻面问题。
3. 施工操作不当混凝土表面麻面问题也与施工操作有关,例如混凝土浇注时,振动不均匀或振动时间过短,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麻面问题。
此外,混凝土表面的养护也很重要,如果养护不当,将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和紧密度。
4.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如果原材料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和气泡,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从而导致表面出现麻面问题。
三、解决方案1.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应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特性,灵活调整配合比。
例如,可以适当减小水灰比、增加砂的用量、加强骨料的级配等,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2. 减水剂的合理使用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条件,合理选用减水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例如,在加入减水剂的同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避免出现过流或失去凝结性的情况。
3. 施工操作的规范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规范施工操作,例如在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机械振动器进行振动,控制振动时间和振幅,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密度。
此外,在混凝土表面养护时,应注意保持湿润环境,避免表面干裂和裂缝。
4. 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劣质原材料。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及质量通病的处理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及质量通病的处理关键词:混凝土;蜂窝麻面;质量通病;解决对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会对建筑施工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干扰,施工中会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不仅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还对我国建筑施工业的发展产生阻碍,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加以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十分重要。
一、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1)蜂窝麻面问题严重。
在混凝土施工中,蜂窝麻面问题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结构特征,加上混凝土所用的材料配比不当,极易出现石子多,而砂浆不足以填满空隙,由此混凝土会产生很多的气泡,一旦搅拌的到位,气泡无法破裂消失,留存在表面,就会形成蜂窝麻面,严重影响的建筑工程的外观,而且气泡过多混凝土的紧实度受限,严重破坏建筑物的稳定性。
(2)钢筋严重暴露。
由于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位置的偏移,降低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减少钢筋以模板之间的距离,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钢筋暴露在外面、墙面的建造粗糙、墙体有裂缝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必须得到重视,混凝土由于自身具有粘度的特性,可以与钢筋形成结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的融合关系到建筑物是否具有较强的牢固性,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可靠,必须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结合度,但是由于施工建筑人员的松懈怠慢,不能有效的利用钢筋和混凝土的融合,不以合理高效的方法操作,使鋼筋暴露的问题无法的到改善,为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3)混凝土开裂现象严重。
在建筑施工中,如果混凝土周围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形成较大的温差,会对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产生影响,造成混凝土收缩或是膨胀,极易发生破裂,如果遇到混凝土开裂的现象,则会对构造物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比如墙体的开裂,使建筑物的稳定性失去保障,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形成原因(1)建筑施工中人员的操作不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人员的操作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相关人员如果责任意识不强,对建筑质量的关注度不高,将操作步骤进行简化,如减少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造成材料的不完全融合,则会极易产生气泡,在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振动不足,材料的密实性则难以达到要求,但振动时间过长,又会使混凝土的碎石集中起来,另外,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材料配比进行施工,石子过多、钢筋分布不合理,都会引起混凝土蜂窝麻面。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防治措施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防治措施一、前言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的一种缺陷,通常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未被充分压实而导致的。
这种缺陷不仅影响混凝土表面的美观度,还可能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于混凝土结构的长期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防治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检测方法和修补方法等。
二、预防措施1. 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彻底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和杂物,保证混凝土表面干净、平整。
另外,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充分的湿润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吸水率,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从而减少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发生率。
2. 混凝土浇筑时的注意事项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混凝土浇筑时,应该使用适当的振动器进行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压实,从而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缺陷。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过量的水泥浆,因为过量的水泥浆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下降,从而增加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发生率。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过量的空气,因为过量的空气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下降,从而增加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发生率。
三、检测方法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测法目视检测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通过目视检测,可以快速地发现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缺陷。
2. 触摸检测法触摸检测法是一种通过手感来检测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方法。
通过手感,可以感觉到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和不平整度,从而判断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蜂窝麻面缺陷。
3. 拍打检测法拍打检测法是通过拍打混凝土表面来检测混凝土表面的缺陷。
在拍打混凝土表面时,如果听到明显的空洞声或松散声,就说明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麻面缺陷。
四、修补方法1. 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补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首先要将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缺陷清理干净,然后使用适当的修补材料进行修补。
混凝土蜂窝麻面成因及处理措施详解
混凝土蜂窝麻面成因及处理措施详解一、前言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缺陷,它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美观度。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蜂窝麻面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但它也是可以避免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的水灰比过低,混凝土会变得过于干燥,难以流动,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2. 混凝土浇注不均匀混凝土浇注不均匀也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没有被均匀地分布在模板内,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平整的表面,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3. 模板表面不平整模板表面的不平整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如果模板表面没有被平整,混凝土就会在模板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表面,从而导致出现蜂窝麻面。
4. 混凝土表面没有被充分震实混凝土表面没有被充分震实也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如果在混凝土表面没有充分震实的情况下,混凝土就会出现空洞和孔隙,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5. 混凝土表面干燥太快混凝土表面干燥太快也会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
如果混凝土表面干燥太快,混凝土就会在表面出现小孔和裂缝,从而导致出现蜂窝麻面。
三、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法1.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解决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关键。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在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条件等因素。
2. 混凝土浇注均匀混凝土浇注均匀也是解决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浇注混凝土时,应确保混凝土在模板内均匀分布。
如果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出现了不均匀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修正。
3. 模板表面平整保证模板表面平整也是解决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有效方法。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模板表面的平整度,并进行必要的修整。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一、引言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缺陷,通常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出现一些小孔洞和凹凸不平的现象。
这种缺陷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本文将对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处理方法。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材料的比例。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孔洞增多,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2. 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不均匀,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孔洞分布不均匀,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3. 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混凝土振捣是为了让混凝土中的空气孔洞尽可能减少。
如果振捣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孔洞增多,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4. 混凝土固化不完全混凝土固化是为了让混凝土中的水分慢慢蒸发或渗透出去,从而形成坚硬的混凝土。
如果固化不完全,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残留,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5. 混凝土施工环境不良混凝土施工环境不良,如温度过高、风力过大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形成蜂窝麻面。
三、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法1. 重新浇筑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严重,影响美观度和使用寿命,可以选择重新浇筑混凝土。
在重新浇筑之前,需要对原来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和处理。
2. 修补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不严重,可以选择修补。
修补时需要将麻面处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用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填补。
修补后需要注意保养,让混凝土充分固化。
3. 改进配合比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导致的,可以通过改进配合比来避免蜂窝麻面的出现。
在改进配合比时需要注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4. 加强振捣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是由于振捣不充分导致的,可以通过加强振捣来避免蜂窝麻面的出现。
在振捣时需要注意振捣的时间和力度。
5. 加强保养如果混凝土蜂窝麻面是由于混凝土施工环境不良导致的,可以通过加强保养来避免蜂窝麻面的出现。
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结构中。
然而,在混凝土结构中,有时会出现表面蜂窝麻面的问题,给建筑物的美观和结构性能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表面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许多小洞,使得表面不平整、粗糙。
其主要原因如下: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是导致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水灰比过大或水泥用量不足,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差,难以填充模板内部空隙,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蜂窝麻面。
2.2 浇注工艺不当浇注工艺不当也是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之一。
浇注时过于迅速或过于慢,都会使混凝土在模板内部发生分层、空洞等现象,最终导致表面蜂窝麻面的形成。
2.3 混凝土养护不当混凝土养护不当也是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重要原因。
如果在养护期间,未及时进行湿润保养或保湿措施不到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过快,从而产生干缩裂缝和蜂窝麻面。
3. 防治措施3.1 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为了避免表面蜂窝麻面的形成,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适当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确保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
3.2 控制浇注工艺在浇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浇注速度和方式。
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浇注速度,以防止混凝土发生分层、空洞等情况。
在浇注过程中要注意振捣,确保混凝土充分填充模板内部空隙。
3.3 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防治表面蜂窝麻面的关键环节。
在浇注后,应及时进行湿润保养,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防止水分流失过快。
可以采用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表面质量。
3.4 使用适当的脱模剂脱模剂的使用对于防治表面蜂窝麻面也非常重要。
适当选择脱模剂,并正确喷涂在模板表面,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粘附力,避免在脱模时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法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空洞状缺陷,其形状类似于蜂窝和麻面,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美观性和力学性能。
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的收缩和流动性不良,导致空气被夹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空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一、成因1.水泥砂浆的收缩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收缩过大,就会在表面形成裂缝和空洞。
2.混凝土表面的流动性不良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流动性不良,容易在混凝土内部夹带空气,形成空洞。
3.混凝土表面的振捣不均匀混凝土表面的振捣不均匀,使得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未能充分填充混凝土内部,形成空洞。
4.混凝土表面的养护不当混凝土表面的养护不当,如过早脱模、干燥过快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燥过快,形成空洞。
二、处理方法1.改进混凝土配合比针对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配合比来减少水泥砂浆收缩和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流动性,从而减少空气被夹在混凝土内部的情况。
2.改进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表面的振捣不均匀也是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改进混凝土施工工艺,如调整振捣时间和频率、采用合适的振捣器具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
3.改进混凝土表面养护方式混凝土表面的养护不当也是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改进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方式,如采用喷水养护、覆盖湿布等方式来延缓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从而减少空气被夹在混凝土内部的情况。
4.修补已经出现的蜂窝麻面如果混凝土表面已经出现了蜂窝麻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修补:(1)清理蜂窝麻面周围的杂物和灰尘,然后将蜂窝麻面部分用水洗净。
(2)在蜂窝麻面部分涂上一层混凝土修补剂,如聚氨酯修补剂、环氧树脂修补剂等,待修补剂干燥后再涂上一层混凝土表面修补剂。
(3)在混凝土表面修补剂干燥后,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与原混凝土表面相同。
总之,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有效地预防和修补蜂窝麻面问题。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和有效处理方法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和有效处理方法一、引言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缺陷,其主要特征是表面呈现出蜂窝状的凹坑和麻点,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成因和有效处理方法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相关知识。
二、成因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模板不平整或表面粗糙,导致混凝土流动不良,空气和水分无法排出,形成蜂窝麻面。
2.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过大或过小,过多的水分导致混凝土流动性过强,易形成蜂窝麻面。
3. 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或振动力度不足,导致混凝土内部空气无法排出,形成蜂窝麻面。
4. 混凝土中使用的骨料过大或过小,粒径分布不均匀,容易形成蜂窝麻面。
5. 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养护效果,容易形成蜂窝麻面。
三、有效处理方法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模板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和砂眼等缺陷。
如有问题,应及时修补或更换模板。
2. 调整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是导致蜂窝麻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灰比和骨料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出现过多的水分和骨料。
同时,应选择优质的骨料,确保骨料粒径分布均匀。
3. 加强振捣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是导致蜂窝麻面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应加强振捣力度,确保混凝土内部空气充分排除,同时避免振捣过度,导致混凝土分层或出现裂缝。
4. 控制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养护效果,容易形成蜂窝麻面。
在浇筑过程中,应根据气温和湿度等环境条件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5. 加强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加强养护,保持充足的湿润度和养护时间,避免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防止表面出现龟裂和蜂窝麻面等缺陷。
四、结论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缺陷,其成因主要包括模板不平整、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充分、骨料过大或过小和浇筑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多方面原因。
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漏筋等问题解决方案
蜂窝:即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②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③下料高度太高造成混凝土离析;④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⑤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⑥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等。
防治措施:①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经常检查;②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坍落度符合要求;③下料高度超过2m要用串筒或溜槽,竖向构件根部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浇同配比减石子砂浆(一般30~50mm为宜);④浇灌混凝土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⑤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处理措施:①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②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③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麻面:即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①模板表面粗糙或杂物未清理干净,钢模板隔离剂未刷或未刷均匀,拆模时粘坏混凝土表面;②木模板未充分湿润,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被模板吸收而失水出现麻面;③模板拼缝不严、缝隙漏浆;④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⑤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拆模后形成麻点。
防治措施:①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双面胶条等堵严;②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并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③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④若出现麻面缺陷,混凝土表面作粉刷装修时,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应在麻面处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孔洞:即混凝土构件上有较大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案一、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混凝土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类似于蜂窝的麻面状缺陷,其形成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过大或过小,粉料掺量过多或过少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产生。
2. 混凝土浇筑方式不当:混凝土浇筑时,如果浇筑方式不当,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空洞和麻面等缺陷,从而形成混凝土蜂窝麻面。
3. 混凝土养护不当:混凝土养护不当也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混凝土在初凝后需要进行养护,如果养护不当,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开裂等缺陷,从而形成混凝土蜂窝麻面。
4. 混凝土振捣不充分:混凝土振捣不充分也是导致混凝土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混凝土振捣不充分会导致混凝土中空气无法排泄,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空洞和麻面等缺陷。
二、处理方案针对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案:1.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应该合理控制水灰比和粉料掺量等参数,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从而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产生。
2. 浇筑方式改进: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如震动、压实等方法,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从而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产生。
3. 养护措施加强:在混凝土初凝后,应该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喷水、覆盖等方法,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和温度,从而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产生。
4. 振捣加强:在混凝土振捣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振捣方法,如高频振动、低频振动等方法,以保证混凝土中的空气排泄干净,从而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产生。
以上是混凝土蜂窝麻面的成因及处理方案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混凝土蜂窝麻面原因分析预防及修补流程
混凝土蜂窝麻面原因分析预防及修补流程一、蜂窝麻面的概念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
蜂窝的主要表现是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麻面的的主要表现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二、产生原因分析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1.工人素质,工作责任心问题,振捣责任心不到位;2.模板表面粗糙或隔离剂涂刷不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5.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
6.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
7.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8.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9.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卡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10.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11.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够拆摸过早。
三、预防措施针对混凝土蜂窝麻面,可以采取如下的预防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3.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随时敲打模板便于气泡排出。
4.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筑,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5.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分层振捣密实。
四、修补措施1、麻面问题在麻面部位喷水湿润后,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压,将麻面抹平。
2、蜂窝问题(1)对小蜂窝冲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对较大蜂窝,要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部分及突出骨料颗粒,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洗刷干净,支模后可用粒径10~20mm细石混凝土(同标号)仔细填塞捣实;(2)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中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处理。
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外观和使用功能,还可能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1、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出现的一种缺陷,表现为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空隙,以及混凝土表面出现小凹点、麻点等。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匀;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模板表面粗糙或未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振捣不实或漏振等。
2、裂缝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根据裂缝的形态和成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收缩裂缝、温度裂缝、荷载裂缝等。
收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体积收缩而产生的;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荷载裂缝则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的荷载超过其设计承载能力而产生的。
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还会降低其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3、孔洞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
产生孔洞的主要原因有: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4、露筋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暴露在混凝土表面。
产生露筋的主要原因有: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桥涵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桥涵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桥涵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所存在的蜂窝、麻面等问题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也是很长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建筑工程难题。
本文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以寻找出彻底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标签:桥涵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形成原因;处理方法伴随着建筑科技水平的提升,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混凝土来进行施工,该材料的施工也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桥涵施工中最为常见的病害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出现有蜂窝、麻面等缺陷,严重威胁了工程的安全性。
一、桥涵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的主要因素对于桥涵项目而言,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現蜂窝麻面问题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整体项目的质量,以下对桥涵施工出现蜂窝麻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一)、混凝土的内在原因1. 混凝土配合比设置不合理,混凝土粘稠度过高,振捣过程中内部的气泡也就无法顺利排出,也是导致的硬化桥涵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病害。
因为混凝土配比设置不合理,导致了内部胶结料含量过高、砂率较大、用水量较少、外加剂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组合比例超过规定的要求就会使得混凝土材料粘稠度过高,从而导致了在搅拌过程中大量的气泡的产生,即使振捣非常的充分也无法排净内部气泡,就会造表面存在有蜂窝麻面[1]。
2.混凝土含气量超标以及引气剂质量不足所造成的。
当前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比较多,为了确保在整个过程中具有可泵性,所以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会直接加入一定量的引气剂,而不同种类的引气剂的性能相差比较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3.混凝土和易性比较差,导致了离析沁水情况的存在。
为了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出现分层的情况,在混凝土入模之后没有经过充分的振捣处理,内部很多的气泡无法顺利排出,从而造成了蜂窝麻面情况的存在。
4. 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未能达到要求。
很多水泥生产厂家在进行材料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可以提升细度,还要降低成本,就会在研磨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助磨剂,目前最常使用的是木钙、二乙二醇、三乙醇胺等材料,这些材料中很多材料都具有引气性,并且所产生的气泡比较大、不均匀。
砼浇筑出现蜂窝麻面原因及预防措施
砼浇筑出现蜂窝麻面原因及预防措施麻面、蜂窝产生1混凝土蜂窝、麻面混凝土蜂窝是指骨料间有空隙而形成蜂窝状窟窿,具体指混凝土表面缺浆、石子露出深度大于5mm,但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缺浆、起沙、粗糙,表面呈现无数小凹点,而无露筋现象。
1.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不光滑、不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湿润不够;模板缝隙过大,造成模板漏浆。
(2)混凝土没按配合比准确投料(浆少、石多);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浇筑时造成有些部位石子多而浆少。
(3)混凝土没分层下料浇筑;下料自由倾落高度过大,造成骨料分离。
(4)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质量差,造成漏振或过振。
(5)混凝土浇筑完后没有很好进行养护。
1.2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模板缝隙,发现缝隙大时要及时修补,保证模板缝隙严密;木模板要充分浇水湿润;钢模板要清除干净表面灰浆等脏物,并刷好脱模剂。
(2)混凝土要严格按照配合比准确投料(即每盘拌合料中水泥、砂石料、水、外加剂等计量要准确),且要严格控制好水灰比、塌落度及搅拌时间。
(3)混凝土要分层下料浇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采取增加滑槽、溜筒等方法下料,防止骨料分离。
(4)混凝土采用插入振捣器时,每一点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振捣器要快插慢拔,待出现泛浆后,混凝土不下沉即可停止振捣。
(5)混凝土浇筑完12h后,可采用铺盖草袋及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为14~28d。
1.3处理方法(1)蜂窝:将松动石子凿除,用冲毛机冲洗后,然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补,使其强度到达设想要求。
(2)麻面:将出现麻面混凝土表面用钢丝刷或冲毛机冲洗,用1:1或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修补完后要适时浇水养护。
2混凝土孔洞混凝土孔洞是指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较大空隙。
2.1产生原因(1)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塌落度过小。
(2)混凝土构件内钢筋密集,石子粒径大。
(3)混凝土浇筑时,一次下料过多,超过了振捣器振捣半径。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问题的背景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蜂窝、麻面的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建筑施工人员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二、问题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关系。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就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表面缺陷。
例如,水泥用量太少,混凝土的流动性不好,易出现蜂窝;砂、石用量太多,混凝土的粘结性差,表面易出现麻面。
2.混凝土浇注方式不当混凝土浇注方式不当也是导致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
如果混凝土的浇注方式不合理,就容易在表面留下气泡或空洞,导致蜂窝的出现。
例如,混凝土浇注速度过快,容易在表面形成气泡;浇注高度过高,也容易出现麻面。
3.混凝土养护不当混凝土养护不当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表面缺陷。
养护不当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从而形成裂缝或麻面。
例如,养护时间不够长,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麻面;养护水量不够,混凝土表面易出现蜂窝。
三、问题的处理方法1.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表面缺陷,我们需要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增加水泥用量、减少砂、石用量等方式来改善混凝土的配合比。
当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建议在施工前进行试验,找到最合适的配合比。
2.调整混凝土的浇注方式混凝土的浇注方式对表面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表面缺陷,我们需要调整混凝土的浇注方式。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调整浇注速度、浇注高度、浇注角度等方式来改善混凝土的浇注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分层浇注的方式,控制每一层混凝土的高度,避免浇注过高的现象。
3.合理养护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关键。
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表面缺陷,我们需要合理养护混凝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蜂窝麻面等缺陷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随着现代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混凝土工作性能好、强度指标高、耐久性长等,而且还要求混凝土有较高的观感质量和平整度,在后期装饰工程施工时,可省掉常规的混合砂浆找平层施工工序,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直接批腻子找平,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工、材料和工期。
但是在混凝土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论现场条件和管理水平如何,混凝土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裂缝、孔洞、蜂窝、麻面、露筋等表面缺陷。
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分析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并在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表面缺陷、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混凝土常见表面质量缺陷中,孔洞、露筋等的形成原因比较直观且相对容易控制,本文不再进行赘述,下面对表面裂缝和蜂窝麻面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作重点分析与阐述。
一、混凝土土表面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大都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因表面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干缩,另一类是因为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度差而引起的表面收缩。
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蒸发而收缩,因受到内部
混凝土的约束而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表层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
对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好混凝土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护。
另外,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化热使温度上升更加明显,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很高的温度差和相对变形。
表层混凝土收缩时受到阻碍,混凝土受到拉应力作用,一旦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即产生裂缝。
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约束以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就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升温速率。
相应的预防措施有: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也能及时释放水化热能。
二、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内部原因
1、混凝土含气量过大,而且引气剂质量欠佳。
一般工程泵送混凝土用量都比较大,为保证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需要在泵送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剂。
由于各种引气剂性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混凝土中呈现的状态也不尽相同,有的引气
剂在混凝土中会形成较大的气泡,而且表面能较低,很容易形成联通性大气泡,如果再加上振动不合理,大气泡不能完全排出,肯定会给硬化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造成蜂窝、麻面。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过于黏稠,振捣时气泡很难排出。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例如:胶结料偏多、砂率偏大、用水量偏小、外加剂中有不合理的增稠组分等,都会导致所拌混凝土过于黏稠,在搅拌时就会裹入大量气泡,即使振捣合理,气泡在黏稠的混凝土中排出也十分困难,因此导致硬化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3、混凝土和易性较差,产生离析泌水。
为防止混凝土分层,混凝土入模后不敢充分振捣,致使混凝土内大量的气泡排不出来,也会导致硬化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二)外部原因
1、在《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中规定“混凝土浇注分层厚度,宜为300—500 毫米”,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往往浇注厚度都偏高,由于气泡行程过长,即使振捣时间达到规程要求,气泡也不能完全排出,这样也会给硬化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造成蜂窝、麻面。
2、不合理使用脱模剂是造成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的主要原因。
目前脱模剂市场比较混乱,良莠不齐,产品大致分以下几大类:
矿物油类、乳化油类、水质类、聚合物类和溶剂类等。
矿物油类脱模剂,其不同标号的机油黏度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标号的机油,由于环境温度不同,黏度也不相同,气温高时黏度低,气温低时黏度高。
当气温较低时,附着在模板上的机油较黏,新拌混凝土结构面层的气泡一旦接触到黏稠的机油,即使合理振捣气泡也很难沿模板上升排出,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有的施工单位在机油中加入部分柴油,用来降低脱模剂的黏度,这样做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仍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水乳类脱模剂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多,但是有一些产品选用的乳化剂引气性较大,也会给混凝土结构面层造成蜂窝、麻面。
动植物油进行脂化的脱模剂出现的问题较多,其原因是产品中含有引气性比较大的乳化剂及增稠剂,会给混凝土结构面层带来极大的影响。
3、模板材质不同也会使混凝土结构面层出现不同的状态。
溶液和各种固体接触后都会形成不同的接触角,水泥浆体也不例外,接触角越小液体在固体上附着力越强。
在生产实践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使用尿醛树脂压制的竹或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面层质量比用铁模板成型的混凝土面层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4、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结构面层的质量也有影响。
由于气泡内部含有气体,因此气泡体积变化对环境温度特别敏感,环境温度高时气泡体积变大,气泡承载力变小,容易破灭。
环境温度低时气泡体积变小,承载力较大,不容易形成联通气泡。
即使混凝土结构面层有气泡,气泡也很小,对混凝土结构外观影响不大。
(三)、解决混凝土结构表面缺陷的预防措施
1、选择使用优质的引气剂。
优质的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入的气泡直径宜在10~200 微米,气泡表面能比较高,气泡在混凝土中分布比较均匀(平均间距不大于0. 25毫米)。
根据国内大量实验及施工经验,以丹宁酸和旅烯为主要原材料的引气剂综合性能较好。
2、降低混凝土黏稠度。
适当调整混凝土水灰比、砂率、胶结材料用量以及外加剂的组分,改善混凝土的黏稠性,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层的质量。
3、控制新拌混凝土和易性。
若混凝土离析泌水,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须适时进行复振。
4、如果水泥中含有引气组分,在拌制混凝土时应在其中加入消泡剂。
例如:加入适量的磷酸三丁脂、有机硅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以及表面张力低于 30 达因/厘米等助剂,都可以消除其中的气泡。
5、严格按《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中的规定执行,每层混凝土浇注厚度不应大于 50 厘米。
6、选择使用优质的脱模剂。
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尿醛树脂压制的竹、木模板进行成型。
8、复振是消除混凝土结构面层蜂窝麻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9、合理使用消泡剂。
消泡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抑泡”,即防止气泡或泡沫的产生;二是“破泡” , 即是将已产生的气饱
(或泡沫)消除掉。
消泡剂除了发泡体系的特殊要求外,还具备消泡力强,用量少;加到起泡体系中不影响体系的基本性质;化学性稳定,耐氧化性强;在起泡性溶液中的溶解性好;无生理活性,安全性高等特性。
另外使用效果与消泡剂的品种、掺量有很大关系,往往选择不当或掺加量不合适都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目前国内在混凝土外加剂中掺加消泡剂的产品比较少,尚未引起外加剂厂家(尤其是复配外加剂厂家)的足够重视。
总之,综上所述,在工程实践当中,若能够从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裂缝形成的内、外部原因着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裂缝形成,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无缺陷,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满足工程项目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