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4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第四章(有答案) (1)

管理会计第四章(有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销售一种产品,销售量为9 000件,销售收入为81 000元,变动成本45 000元,则其单位边际贡献为(D)A.1元B.2元C.3元D.4元2.已知某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为60 000元,边际贡献率为35%,固定成本总额为7 000元,则该企业营业利润为(C)A.60 000B.21 000C.14 000D.7 0003.本量利分析法的核心部分是确定(A)A.盈亏平衡点B.安全边际C.单位边际贡献D.边际贡献总量4.边际贡献率的确定公式可表示为(D)A.固定成本/贡献毛益B.销售收入/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单位贡献毛益D.贡献毛益/销售收入5.在盈亏临界图中,损益平衡点的特征是(B)A.总收入等于变动成本B.总收入等于总成本C.总收入等于固定成本D.边际贡献等于零6.在采用图解法确定产品盈亏平衡点时,盈亏平衡点是保本图中(B)A.变动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B.总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C.固定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D.变动成本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盈亏平衡点分析与完全成本计算法一致B.销售量不变,盈亏平衡点越低,可实现的利润也越低C.盈亏平衡点不变,销售量越大,可实现的利润也越高D.当变动成本率为70%,安全边际率为20%,则销售利润率为14%8.盈亏平衡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A)A.越多B.越少C.不变D.等于09.销售量不变,盈亏平衡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0.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盈亏平衡点越高,则(D)A.只引起盈利区的变化B.只引起亏损区的变化C.盈利区的面积越大,亏损区的面积越小D.盈利区的面积越小,亏损区的面积越大11.计算综合盈利平衡销售额的依据是(C)A.固定成本总额和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B.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C.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D.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12.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分别为10%、15%和30%,销售比重分别为30%、30%和40%,则该企业综合的加权边际贡献率为(B)A.55%B.19.5%C.15%D.30%13.当预计销售额确定的情况下,安全边际额受__________的影响(D)A.销售额B.销售量C.保存销售量D.盈亏平衡点销售额14.安全边际可表示如下(B)A.期望的销售收入-实际销售收入B.实际(预算)的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C.保本销售额+实际销售收入D.销售收入+固定成本15.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判断指标一般是采用(C)A.边际贡献率B.利润率C.安全边际率D.达到盈亏平衡点的作业率16.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B)A.营业利润=边际贡献率x安全边际额B.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C.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D.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17.当单价为10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安全边际量为1 000件时,企业可实现利润(A)A.40 000元B.60 000元C.2 500元D.100 000元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安全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之积大于1B.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之和大于1C.安全边际率与边际贡献率之间互为倒数D.销售利润率等于安全边际率与边际贡献率之积1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

《管理会计》第四章 成本管理

《管理会计》第四章 成本管理

《管理会计》第四章成本管理1.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实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企业营运过程中各种耗费。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 企业日常运营良好的企业不需要进行成本管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 企业应根据其内外部环境选择适合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当企业的产品具有成熟的买方市场,且产品的设计、质量、价值等呈现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时,适合使用目标成本法这个成本管理工具。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 价值工程以最高成本实现某种产品或作业应具备的必要功能,使产品或作业达到最佳价值。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 目标成本是指为实现利润或价格竞争优势而应控制的水平上限。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 财务部门人员只要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就能独立完成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 目标成本的计算是从确定可容许成本开始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 各种类型的企业的成本管理都可以使用目标成本法。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 目标成本法,要求从产品生产阶段开始,通过各部门、各环节乃至与供应商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目标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 市场容许成本,是指目标售价减去目标利润之后的余额。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 成本差异的分析是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前提和关键。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14. 材料数量差异控制的重点是材料采购环节。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 正常标准成本与现实标准成本不同的是,它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改,而现实标准成本则可以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固定不变。

管理会计第4章

管理会计第4章

先付年金现值
(1+i)-4 (1+i)-3 (1+i)-2
(1+i)-1
A
A
A
A
A
A
0
1
2
3
4
5
先付年金现值=年金×PVIFAi,n× (1+i) 或=年金×( PVIFAi,n-1 +1)
例:某企业租用一设备,在10年中每年年初要 支付租金5000元,年利息率为8%,问这些租 金的现值是多少?
类别:先付年金终值、先付年金现值
A
A
A
A
A
A
0
1
2
3
4
5
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区别:先付可以看
作是少了一个时间周期,或多了一笔等 额收付的后付年金(普通年金)
A
A
A
A
A
A
0
1
2
3
A
A
A
普通年金示意图
1
2
3
4
5
A
A
4
5
先付年金终值=年金×FVIFAi,n× (1+i) 或=年金×( FVIFAi,n+1 -1)
即现在一次存入银行59280元现金,6年后 可得130000元。
年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年金指在某一确定的期间里,每期都有一笔相 等金额的收付款项。年金实质上是一组相等的 现金流序列。理解和认识年金,最重要的有三 个方面:
时间——间隔相同 金额——每期相等 序列——连续排列
由于收付款项的时间不同,又将年金划分为普 通年金、先付年金、递沿年金、永续年金四大类
点,本题可作计算基准的时点有1997年年初、1999年年
初和2001年年末。
以2001年年末为基准计算如下:

《管理会计》作业4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4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四第四部分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行为,实在描述管理会计的哪个目标(A)。

A.规划目标B.控制目标C.预测目标D.决策目标2.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和(A)。

A.责任会计B.成本会计C.内部会计D.外部会计3.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是根据成本按其(A)分类的。

A.应用情况B.经济用途C.与决策的关系D.发生可否加以控制4.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各种方法中,必须先计算固定成本a,再计算单位变动成本b的方法是(B)。

A.直接分析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高低点法5.贡献毛益,又称边际贡献、边际利润等。

它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A)后的余额。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期间成本D.全部成本6.已知某企业生产电水壶,产品单价为500元,变动成本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90 000元,则企业的保本量为(B)件。

A.200 B.300 C.500 D.6007.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根据某项指标与其他有关指标之间的相互依存来预测的一类分析方法,在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

(A)A.本量利分析法B.指数平滑法C.边际成本D.增量成本8.(D)只适用于销售业务量比较稳定的产品的预测,如不存在季节性差别的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文具等。

A.移动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指数平滑法D.算术平均法9.在产销量上升时,经营杠杆率(C)。

A.上升B.下降C.不变D.成正比例变动10.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相关成本不包括(A)。

A.沉没成本B.差量成本C.边际成本D.专属成本1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B)是金额低的方案为优。

A.差量分析法B.相关成本分析法C.贡献毛益分析法D.利润总额对比法12.某股票每年的股利为4元,若某人想长期持有,则其在股票价格为(C)时才愿意买?假设银行的存款利率为8%。

管理会计4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4变动成本法
1. 销售毛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2. 营业利润=销售毛益-期间费用
12
前例,设销售单价为1000元,管理费用中变动 性管理费用2000元,销售费用中变动性销售费 用1000元。
在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 贡献边际=1000*40-280*40-(2000+1000) /50*40=26400(元) 营业利润=26400-(2000+2000+2000) =20400(元)
完全成本法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销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量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10
变动成本法
损益表 一、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二、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销管成本 三、边际贡献
减: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三月 合计
1 销售收入
20?=160 20?0=200 20?2=240 600
2 减:销售成本
7?=56 7?0=70 7?2=84 210
3 生产边际贡献
104
130
156 390
4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2?=16 2?0=20 2?2=24
60
5 边际贡献
88
110
132 330
6 减:固定制造费用
30
30
30 90
7
固定销管费用
40
40
40 120
8 税前净利润
18
40
62 120
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季度各月份的净收益为:
18
序号
项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合计

管理会计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1-变动成本率
(四)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 分比。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1-贡献边际率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及利润之间的关系
•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营业利润
500000 B产品的销售比重= 2000000 ×100%=25%
500000 C产品的销售比重= ×100%=25% 2000000
综合贡献边际率=5%×50%+20%×25%+50%×25% =7.5%+5%+12.5%=25%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某产品销售比重×该产品贡献毛益率)
⑶计算企业综合的盈亏平衡点
综合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⑷计算各产品的盈亏平衡点
某产品盈亏平衡点= 综合盈亏平衡点×该产品销售比重
固定成本 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综合保利额 综合贡献边际率 其中: 综合贡献边际率 某产品的 贡献边际率 销售比比重 该产品的
2.综合边际贡献法
• 是指在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的基础上,以各 种产品的预期销售收入比重作为权数,先 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毛益率,然后分 析多种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 量分析的方法。具体地,有计划总额法、 加权平均法两种方法。
方法A:计划总额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总额/计划销售收入总额 综合保本额= 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本量利分析( 简称为CVP分析)是成本—业务 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 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 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 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 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也有人将本量利分析称为量本利分析 。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边际B.贡献边际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边际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贡献边际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边际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A.33.33%B.25%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边际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A.16.40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管理会计》第四章测试试卷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四章测试试卷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四章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1.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决策主要方法的是()。

A. 差量分析法B. 本量利分析法C. 边际贡献分析法D. 以上都是2. 在亏损产品决策中,只要亏损产品提供的()大于零,就应该继续生产。

A. 边际贡献B. 销售收入C. 固定成本D. 净利润3. 下列决策方法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少发生损失的方法是()。

A.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 差别损益分析法D. 相关损益分析法4. 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就不应停产。

A. 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B. 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C. 边际贡献大于零D. 以上都对5. 下列关于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低于外购单价时,应选择自制B. 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高于外购单价时,应选择外购C. 如果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生产其他产品,那么就需要考虑机会成本D. 一般而言,零部件的自制或外购决策与固定成本无关6. 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到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 差别损益分析法D. 相关损益分析法7. 某企业生产 A、B、C 三种产品,其中 C 产品为亏损产品。

C 产品的销售收入为 2000 元,变动成本为 1500 元,固定成本为 600 元。

则 C 产品()。

A. 边际贡献为 500 元B. 边际贡献为 -100 元C. 应停产D. 不应停产8. 下列各项中,属于是否增产决策的相关成本的是()。

A. 原有固定成本B. 新增专属成本C. 不可避免成本D. 沉没成本9. 已知某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 2000 小时,生产 A 产品,单位产品耗费工时 4 小时,正常单位售价 20 元,单位变动成本 12 元,现有客户追加订货 500 件,单价 15 元。

管理会计:第四章(4)

管理会计:第四章(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节 不确定性经营决策的分析评价
例:某公司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有四种不同的 生产方案,四种方案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损益如下 表所示:
单位:万元
需求量较好 需求量一般 需求量较差 需求量很差 A B C 120 160 70 80 70 44 -30 -60 10 -70 -140 -20
D
80
55
18
-10
需求量较好 A B C D 120 160 70 80
需求量一般 80 70 44 55
需求量较差 -30 -60 10 18
需求量很差 -70 -140 -20 -10
一、乐观决策法
大中取大法 小中取大法
B
D
二、悲观决策法
三、稳健决策法
(一)最小的最大后悔值法
较好:160 一般:80 较差:18 很差:-10 B
D 1 Q TC(Q) * K (Q d) Kc * Q 2 P
2KD P Q ( ) Kc P d
d TC(Q) 2KDKc(1 ) P
存货决策

3.数量折扣
接受 成本比较法 能够享受数量折扣的数量
不接受

经济订货量
存货总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购置成本

4.保险储备
成 设半机械化与机械化的成本无差异点为x, 本 机械化与自动化的成本无差异点为y, 自动化与半机械化的成本无差异点为z x=1000 20000+60x=40000+40x 40000+40y=100000+10y y=2000 20000+60z=100000+10z z=1600 当产品生产量<1000件时,采用半机械化方式; x z 当1000≤生产量﹤2000件时,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 1000 1600 当产品生产量≥2000件时,采用自动化生产方式。 y1 y2 y3

《管理会计》4计算答案

《管理会计》4计算答案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1、资料: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实际产销量 10000件,最大生产能力 11000件,售价 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总额 60000元目标利润 40000元要求:要实现目标利润,如果其他因素不变:(1)销售量应增加多少?(2)固定成本应降低多少?解:(1)目标销售量=(60000+40000)/(20—12)=12500(件)12500—10000=2500(件)销售量应增加2500件。

(2)固定成本总额=(20—12)*10000—40000=40000(元)固定成本应降低60000-40000=20000元2.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 000元,获营业利润18 000元,假设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它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解:本年销售量=84 000÷6=14000单价=6÷40%=15固定成本=(15—6)×14000—18 000=108000下一年度的保本销售量=108000÷(15—6)=12000保本销售额=12000×15=180000元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3年的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产品单价为10 元,变动成本率为60%,获营业利润11000元,假定2004年追加投入广告费2000元,其他条件不变,要求:(1)计算2004年该企业的保本额。

(2)若实现目标利润20000元,则保利额是多少?(3)若2004年销售量比上年增加20%,则利润是多少?答案:贡献边际率=1-60%=40%销售收入=84000/60%=140000(元)固定成本=140000-84000-11000=45000(元)保本额=(45000+2000)/40%=117500(元)保利额=(45000+2000+20000)/40%=167500(元)2004年的利润:140000×(1+20%)-(45000+2000)-84000×(1+20%)=20200(元)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4年销量为1000件,单价20元,单位成本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0元。

管理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有的答案有PPT之中,请⾃⼰查阅第⼀章总论【练习题】1.第⼀本管理会计专著,即《管理会计⼊门》,它是由美国学者麦⾦西于(B )写的。

A.1923年B.1924年C.1925年D.1926年2.没有固定核算程序的是(C)。

A.财务会计B.成本会计C.管理会计D.对外报告会计3.管理会计的主体有(AB)。

A.企业整体B.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所有责任单位C.企业的最⾼领导D.责任⼈4.2014年10⽉,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组织携⼿推出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这两家机构是(A)。

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B.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5. 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 B )。

A股东B外部集团C债权⼈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6. 会计中涉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部分被称之为(C )。

A财务会计B对外报告会计C管理会计D会计核算7. 使⽤管理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是(D )。

A银⾏B债权⼈C税收机关D企业内部管理当局8. 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E )。

A预测B决策C规划D控制E考评9.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特点是(ABC )。

A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B⽅式⽅法灵活C同时兼顾企业⽣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D不具备法律责任10、管理会计不必遵守(B )。

A会计法B统⼀会计制度C公认会计原则D以上都不对【案例及应⽤】案例资料:上世纪末,江苏昆⼭某国有企业进⾏股份制改造,公司借调整之机准备改财务科为财务部,并招聘财务经理⼀名。

董事长对这项⼯作⾼度重视并亲⾃⾯试,发现某⼀位具有上市公司财务负责⼈背景的会计很有见解,就⾼薪聘⽤了他。

新经理上任后,对该公司会计流程批评较多,但却没有能⼒加以改善。

董事长觉得很纳闷,在⼤公司(上市公司)当过财务主管的⼈,怎么可能是外⾏呢?(专家建议:从现有的会计队伍中选拔⼀位资深会计担任财务部副经理,重点抓财务会计⼯作,以协助财务经理的⼯作。

管理会计4-经营决策分析

管理会计4-经营决策分析

第二节 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概念
(二)常见的相关成本概念
1.增量成本 增量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增量成本是指因 实施某项具体方案而引起的成本,如果不采纳该方案, 则增量成本就不会发生。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由于选择了某一方 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企业的某些经 济资源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用途,但在经济资源稀缺的 情况下,将资源用于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方 面。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二、决策的特征 1.决策总是面向未来 2.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3.决策要考虑人的因素
第一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策分析概述
三、决策的分类
(一)按决策对经营活动影响期的长短分类 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
(二)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分类 确定性决策 风险性决策 不确定性决策 (三)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类 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 互斥方案决策 组合方案决策
项目 产销量(件)
A产品 5 000
B产品 6 000
销售单价(元)
70
80
单位变动成本(元) 单位人工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元)
40
75
4
10
100 000(按人工工时分配)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元) 80 000(全部为固定成本)
C产品 4 000 100 40 5
要求:计算三种产品的营业利润,如果有亏损产品,问是 否要停产,并说明原因。
第四节 生产决策分析
A产品产生的营业利润 =产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产品分配到的固定制造费用 =5 000*(70-40)-20 000=130 000元 1分 B产品产生的营业利润 =产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B产品分配到的固定制造费用 =6 000*(80-75)-60 000=-30 000元 1分 C产品产生的营业利润 =产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产品分配到的固定制造费用 =4 000*(100-40)-20 000=220 000元 1分 B产品为亏损产品,因为它的边际贡献大于零(6 000*(8075)=30 000>0),能够弥补企业的固定成本,不应该停产。 2分

管理会计四-十

管理会计四-十

管理会计四-十1. 在下列产品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产品销售量急剧下降的现象通常发生在(). [单选题] *A.萌芽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正确答案)2. 在管理会计中,按目标利润预测的目标成本应当等于(). [单选题] *A.预计总产值与目标利润之差(正确答案)B.预计销售收入与目标利润之差C.预计销售收入与预计总成本之差D.变动成本总额与固定成本总额之和3. 1.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计和测算的过程,就是管理会计的(). [单选题] *A.经营决策B.经营预测(正确答案)C.生产决策D.生产预测4. 13.在利用平滑指数法对销量波动较大的产品进行预测时,应选择(). [单选题] *A.固定的平滑指数B.较小的平滑指数C.较大的平滑指数(正确答案)D.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5. 5.下列各种销售预测方法中,属于没有考虑远近期销售业务量对未来销售状况会产生不同影响的方法是( ). [单选题] *A.移动平均法(正确答案)B.算术平均法C.加权平均法D.平滑指数法6. 2.下列各项中,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的是(). [单选题] *A.趋势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指标建立法(正确答案)D.平滑指数法7. 8.因果预测分析法下用于建立预测模型的“回归分析法”与趋势外推法所采用的“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的回归系数计算公式(). [单选题] *A.完全相同B.完全不同(正确答案)C.大致相同D.大致不同8. 4.通过函询方式,在互不通气的前提下向若干经济专家分别征求意见的方法是(). [单选题] *A.专家函询法B.专家小组法C.专家个人意见集合法D.特尔菲法(正确答案)9. 7.在采用平滑指数法进行近期销售预测时,应选择的指数是(). [单选题] *A.固定的平滑指数B.较小的平滑指数C.较大的平滑指数(正确答案)D.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10. 12.下列各项中,其利润敏感度等于经营杠杆系数的百分之一的指标是( ). [单选题] *A、A.单价B、B.单位变动成本C、C.固定成本D、 D.销售量(正确答案)11. 11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11.利润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当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的时候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一种(). [单选题] *A.判断分析法B.趋势外推法C.定量分析法(正确答案)D.定性分析法13. 10.目标利润一经确定,就要纳入预算系统中的(). [单选题] *A.编制体系B.执行体系(正确答案)C.指导体系D.控制体系14.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是(). [单选题] *A.判断分析法(正确答案)B.算术平均法C.回归分析法D.平滑指数法15. 14.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 000元,单价20元,计划销售产品5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1 0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应为(). [单选题] *A.12元/件B.13元/件C.14元/件(正确答案)D.15元/件16. 6.下列各项中,不能按照统一的方法直接确定各期权数值的方法是(). [单选题] *A.移动平均法B.趋势平均法C.加权平均法(正确答案)D.平滑指数法17. 9.在管理会计中,为确定目标成本,可以考虑以下不同方案,包括(). *A.按目标利润预测目标成本(正确答案)B.以本企业历史最好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正确答案)C.以本企业历史最高的成本作为目标成本D.以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正确答案)E.以标准成本、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作为目标成本(正确答案)18. 4.下列各项中,可用于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方法有(). *A.判断分析法B.趋势外推分析法(正确答案)C.本量利分析法D.因果预测分析法(正确答案)E.产品寿命周期推断法19. 10.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成本预测的方法包括(). *A.指数平滑法B.加权平均法(正确答案)C.回归直线分析法(正确答案)D.高低点法(正确答案)E.趋势平均法20. 2.下列各项中,属于预测分析特征的有(). *A.客观性(正确答案)B.不确定性C.相对性(正确答案)D.可检验性(正确答案)E.灵活性(正确答案)21. 6.下列各项中,可用于作为目标利润率标准的有(). *A、A.投资报酬率B、B.销售利润率(正确答案)C、C.产值利润率(正确答案)D、D.资金利润率(正确答案)、E.现金回收率22. 1.下列各项中,属于预测分析内容的有(). *A.销售预测(正确答案)B.利润预测(正确答案)C.成本预测(正确答案)D.资金预测(正确答案)E.定性预测23. 5.下列各项中,属于趋势外推分析法的有(). *A.平均法(正确答案)B.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正确答案)C.因果预测分析法(正确答案)D.综合判断法E.全面调查法24. 3.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销售量的外部因素的有(). *A.市场环境(正确答案)B.竞争对手(正确答案)C.产品价格D.经济发展趋势(正确答案)E.生产条件25. 7.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应采取措施的有(). *A.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单价(正确答案)B.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销售量(正确答案)C.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固定成本(正确答案)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单位变动成本(正确答案)E.采取综合措施(正确答案)26. 8.下列各项中,能揭示利润灵敏度指标排列规律的内容有(). *A.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总是最高(正确答案)B.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之差等于销售量灵敏度指标(正确答案)C.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也可能是最低的D.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和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之差可能小于1%E.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总不是最高27. 9.在产品寿命的不同周期阶段.销售量的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8. 4.销量预测中的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加权平均法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9. 10.因果预测法就是回归分析法.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0. 2.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有时候也可以代替决策.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1. 6.饱和权数法要求各期的权数之和为1.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2. 1.预测就是对不确定的或不知道的事件做出叙述和描述.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3. 5.趋势平均法对历史上各期资料同等对待,权数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4. 3.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是相互排斥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5. 7.成本预测是其他各项预测的前提.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6. 8.销售预测中的算术平均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的预测.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7. 1 下列有关预算的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管理会计4

管理会计4
2013-8-11 13
二、多种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1、按主要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计算的方法 生产的 多种产品中,只有一种是主要产品,其他产品比 重极小,可以按主要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进行预测分析。
2013-8-11
14
2、分算法 将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按一定的标准合理分配给各产品, 然后按单一品种保本点计算法分别确定每一产品的保 本点。

2013-8-11 10
第二节 保本分析
一、保本点的意义和形式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 总称。
保本点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帮 助管理人员正确把握销售业务量与企业盈利之 间的关系。
2013-8-11 11
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 1、保本点销售量 2、保本点销售额。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保本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2013-8-11 12
二、保本点的确定 (一)单一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 =(P-b)x-a 保本量为x0 ,保本额为Px0 ,令∏为0,则 x0=a/(P-b)=a/cm P x0=aP/(P-b)= aP/cm 试计算前例中该种自行车的保本点。
2013-8-11 3
3、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假定产销平衡,即生产 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实现销量;如果生产多种产品, 假定品种结构稳定。
4、本量利分析中的利润一般假定为不考虑投资收益 和营业外收支的“营业利润”,通常假设投资收益 和营业外收支为0。 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才可进行本量利分析。
2013-8-11 4
所以固定成本是期间成本。
2013-8-11
37
企业经营开支的直销部门的门面租金是约束性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 是期间成本不同。 处于管理会计核心地位的是预测决策会计。 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仅包括固定制造费。 当企业上年期末存货为200件,本年生产5000件, 本年销售5200件,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会小 于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管理会计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一、填空题1、业务量,利润2、代数模型,几何模型3、等于,盈亏平衡4、销售收入线,总成本线5、损益分界点销售量,损益分界点销售额6、单位产品售价,损益分界点销售量7、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8、损益分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9、利润,损益分界点10、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二、名词解释1、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简称,是一种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

其基本做法是:将成本按其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利用数学公式或函数图像,定量地揭示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内在规律,为企业利润规划、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等提供信息。

2、损益分界点:又称损益平衡点、盈亏平衡点、盈亏临界点、损益两平点、保本点等,是指企业在不盈不亏时的业务量,即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也就是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

3、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计划业务量(额)超过损益分界点业务量(额)的差额。

安全边际可以用实物量或价值量指标表示,实物量指标称为安全边际量,价值量指标称为安全边际额。

计算公式如下:安全边际量=实际或计划业务量-损益分界点业务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计划业务额-损益分界点业务额4、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除以实际或计划业务量(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100% —————————————实际或计划业务量(额)5、损益分界点作业率:是指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除以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损益分界点作业率=损益分界点销售量(额)×100% —————————————实际或计划业务量(额)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四、单选题1、D2、C3、A4、A5、B6、B7、C 8、D 9、D 10、A11、C 12、C 13、C 14、B 15、A 16、A 17、A 18、D五、多选题1、ACD2、BE3、BCDE4、BC5、ACE6、BD7、BCDE8、CDE9、ABCDE 10、AB 11、ACE 12、ABC 13、BE 14、BCD 15、ABCDE 16、DE17、ABCD18、BCE 19、ABCD 20、DE六、问答题1、答:本量利分析,是成本-数量-利润分析的简称,是一种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

管理会计第四章_本量利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_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管理会计第四章_本量利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_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管理会计第四章_本量利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_东北财经⼤学第⼆版4.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分析思考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2?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3?单⼀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法有哪些?1 .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2 .单⼀品种下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对安全边际以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1?本量利关系图的含义及其类型有哪些? 2?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等指标有哪些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1 .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B ?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C ?产销平衡假设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1.已知某企业本年⽬标利润为 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 600元,变动成本率为 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关键概念 1 .本量利分析 2. 贡献边际第四章本量利分析3 .保本点 1 .安全边际1 .本量利关系图3 .保本点.保本作业率2?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4 .保利点3 ?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2 .在本量利分析中,D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A .完全成本法B .变动成本法C .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3 .进⾏本量利分析, A .税⾦成本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B.材料成本()C.⼈⼯成本D .变动成本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变量均为同⼀个A .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产销量5 ?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A .单位售价B.总成本()。

C.销售收⼊D.变动成本1 ?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 .保本量()。

贡献边际 C ?保本作业率保本额2 ?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A.不会随之变动 B ?不⼀定随之变动C ?将随之发⽣同⽅向变动D ?将随之发⽣反⽅向变动 3.已知企业只⽣产⼀种产品,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 60% A . 2000 件B . 1333件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 45元,固定成本总额该企业当期⾄少应销售的产品为().1280件60, 000元,产品单价为120C . 800件 D4?已知企业只⽣产⼀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 3元,固定成本总额 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管理会计第四章讲义

管理会计第四章讲义

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在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利用对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短期生产经营决策、特殊状态下的生产决策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决策的主要分析方法以及其在经营决策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本章主要考核内容:1. 了解决策的概念、特征和种类;2. 理解和运用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3. 运用经营决策分析方法对企业具体生产决策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1. 决策分析的含义决策分析是指为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与企业未来经营战略、方针或措施有关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

2. 决策的特征决策的特征包括:1)决策总是面向未来;2)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3)决策要考虑人的因素;3. 决策的分类A. 按决策对经营活动的影响期的长短分类一一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B. 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分类——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C. 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类——独立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和组合方案决策。

4. 决策分析的程序1)确定目标2)收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信息3)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针对可实现目标提出一系列的被选方案4)选择其中最满意的方案进行执行5)跟踪和反馈第二节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概念按照成本是否与决策分析有关,方案成本可以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一)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在经营决策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成本,是由某项特定决策方案直接引起的未来成本支出,并且是不同方案之间有差别的未来成本。

常见的相关成本包括:1. 增量成本狭义增量成本是指因实施某项具体方案而引起的成本,如果不采纳该方案,则增量成本就不会发生;广义增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相关之间的差额,又称差量成本。

增量成本是一种边际成本,由于业务量增加而增加的变动成本,是变动成本总额的变化。

边际成本是指当业务量无限小变动时,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的变动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he flow of costs through the manufacturing accounts is basically the same in both systems.
4-3
Differences Between Job-Order and Process Costing
• Process costing is used when a single product is produced on a continuing basis o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Job-order costing is used when many different jobs are worked on each period. • Process costing systems accumulate costs by department. Job-order costing systems accumulate costs by individual jobs. • Process costing systems compute unit costs by department. Job-order costing systems compute unit costs by job on the job cost sheet.
4-4
Quick Check
Process costing is used for products that are:
a. Different and produced continuously.
b. Similar and produced continuously.
c. Individual units produced to customer specifications. d. Purchased from vendors.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Applied Overhead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B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Applied Overhead
4-17
Process Costing
(In journal entry form)
4-23
Process Costing
(in journal entry form)
GENERAL JOURNAL
Date Sales To record sales on account. Cost of Goods Sold Finished Goods To record cost of goods sold. XXXXX Description Accounts Receivable Post. Ref. Debit XXXXX
Page 4
Credit XXXXX
4-22
Process Cost Flows (in journal entry form)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B
Finished Goods
•Direct •Cost of •Cost of •Cost of Materials Goods Goods Goods •Direct Manufactured Manufactured Sold Labor •Applied Overhead •Transferred Cost of Goods Sold from Dept. A •Cost of Goods Sold
Page 4
Credit XXXXX
4-20
Process Cost Flows (in T-account form)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B •Direct •Cost of Materials Goods •Direct Manufactured Labor •Applied Overhead •Transferred from Dept. A
Page 4
Credit
XXXXX
4-14
Process Cost Flows (in T-account form)
Salaries and Wages Payable
•Direct Labor
Work in Process Dels •Direct Labor
4-12
Process Cost Flows (in T-account form)
Raw Materials
•Direct Materials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A
•Direct Materials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B
•Direct Materials
Page 4
Credit
XXXXX
4-18
Process Cost Flows (in T-account form)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A •Direct Transferred Materials to Dept. B •Direct Labor •Applied Overhead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B
Finished Goods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
4-21
Process Costing
(in journal entry form)
GENERAL JOURNAL
Date Description Finished Goods Work in Process - Department B To record the completion of goods and their transfer from Department B to finished goods inventory. Post. Ref. Debit XXXXX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B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4-15
Process Costing
(in journal entry form)
GENERAL JOURNAL
Date Description Work in Process - Department A Work in Process - Department B Salaries and Wages Payable To record direct labor costs. Post. Ref. Debit XXXXX XXXXX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Jobs
Finished Goods
Manufacturing Overhead
Cost of Goods Sold
4-10
Comparing Job-Order and Process Costing
Costs are traced and applied to departments in a process cost system. Processing Department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Work in Proces s
Finished Goods
Manufacturing Overhead
Cost of Goods Sold
4-9
Comparing Job-Order and Process Costing
Costs are traced and applied to individual jobs in a job-order cost system.
4-5
Processing Departments
Any unit in an organization where materials, labor or overhead are added to the product. The activities performed in a processing department are performed uniformly on all units of production. Furthermore, the output of a processing department must be homogeneous.
Page 4
Credit
XXXXX
4-16
Process Cost Flows (in T-account form)
Work in Process Department A Manufacturing Overhead
•Actual Overhead •Overhead Applied to Work in Process
Direct Materials
Direct Labor
Finished Goods
Manufacturing Overhead
Cost of Goods Sold
4-11
T-Account and Journal Entry Views of Cost Flows
assume there are two processing departments – Departments A and B. We will use T-accounts and journal entries.
4-6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ca-cola
4-7
Learning Objective 1
Record the flow of materials, labor, and overhead through a process cost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