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

BCCAA DABCC BCBCD CCBDD

荷兰病:指一国特别是指中小国家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这种初级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现象,国际上称之为“荷兰病”。

滴落效应:意思是经济增长的果实可以滴落给穷人。这种理论认为,虽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但是,富有阶层的积累是克服贫穷的物质基础,富有阶层的财富可借助于政府的调节实现重新分配。

智力外流:指受过教育的有技能的人才,主要包括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从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母国迁移到他国定居和工作。

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也存在“低收入-投资引致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套在一起,便形成了“越穷越没有投资形成,越没有投资形成又会越穷的局面”,这就是有名的“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

展度量指标体系,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由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平三个指标构成。

结合人口转变的三个阶段,简述什么是人口过渡(转折、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食物来源、自然灾害、战争、疾病导致高死亡率。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死亡率下降。但生产的迅速扩张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社会保障制度空缺以及人类生育观念尚未改变,出生率仍较高。

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现代生产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排斥,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抚养子女成本的上升等等因素,促使人们改变生育观念。而现代节育技术和方法的发明和普及,也为降低出生率创造了条件。

人口过渡(转折、转变):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

简述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相对性。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似乎是尖锐对立的两种发展战略,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差别是次要的,对立统一才是本质特征。从长期看,如果一个社会总是不平衡发展,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产业间的不平衡增长超过一定程度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失衡。例如中国改革前长期奉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最终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不平衡发展战略是相对的。赫希曼强调不平衡增长战略,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形成约束的特征,强调有限的资源要合理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它比平衡增长战略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资本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对不平衡增长战略的作用的看法并没有绝对化,他认为不平衡增长是实现更高级发展阶段平衡增长的手段。

平衡增长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强调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平衡增长战略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缺少实施平衡增长的资源条件这一关键性因素,从而脱离了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由上述不难看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在理论上各有优缺点,由于它们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因面在发展战略的主张上产生了差别。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过程,任何将它们绝对化的做法都将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

简述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

“回波效应”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回波效应”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扩散效应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出现资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

简述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划分。

第一阶段﹕经济中存在着隐蔽性失业,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隐蔽性失业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的总产量不变,这样就会出现农业剩余,正可以满足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对粮食的需求。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没有改变,工业部门的工资也保持不变。当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完毕,经济发展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工业部门所吸收的劳动力是一些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低于农业部门平均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大于零,当他们转移出去以后,农业总产量就会下降,经济中开始出现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短缺,工农业之间的贸易条件变得有利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开始上升。这一阶段存在粮食短缺点﹕粮食短缺将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

第三阶段,当农业中全部的剩余劳动力都被吸收到工业部门就业以后,经济进入了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已进入商业化过程,农业已开始资本主义化了,农业和工业中的工资水平都由其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当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业部门相等时,经济就进入了新古典世界。

作图分析并评述刘易斯模型的主要观点与缺陷。

(1)基本假定:①劳动力的无限供给;②发展中国家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③工资水平不变

(2)经济发展的过程:

横轴L﹕劳动力供给的数量

纵轴﹕劳动的边际产量

OW﹕现行工资

OA﹕生存部门的收入

WS﹕完全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

K﹕资本存量。

S点代表农业部门的商业化点,所有部门的就业由统一的工资

水平所决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世界。

最开始的时候劳动力的需求曲线是D1(K1) ,D1FL1O是城市工

业部门的总产品,WD1F是资本家的利润,并全部用于再投资,

K1扩大为K2,城市工业部门就可以按照不变的工资水平雇用

到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一直到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完毕为止。

(3)Lewis二元经济模型的缺陷:

①不变的工资水平假定是不成立的(最低工资法﹑政府干预或工会活动造成;生存部门生产率提高造成)

②城镇工业和城市也可能存在剩余劳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