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考核大纲
新闻学专业考核大纲
新闻学专业考核大纲一、考核目的新闻学专业考核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对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考核,评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考核范围新闻学专业考核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与理论•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新闻传播理论及其应用•新闻采编与写作技巧•新闻报道的伦理与法律规范•新闻媒体与社会发展2. 实践能力•新闻采访与采编实践•新闻写作与编辑实践•新闻传媒工具与技术运用实践•新闻媒体管理与运营实践3.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新闻学研究方法与设计•新闻学研究文献综述与批判性写作•新闻学研究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三、考核形式新闻学专业考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学期课程考核每门新闻学相关课程都将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践操作、小组讨论、作业等。
考核内容以课程大纲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2. 实习考核新闻学专业要求学生参加实习实践,实习期间将进行实习考核。
实习考核主要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和表现,考察学生采访报道、写作编辑、新闻传播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3. 综合考核学年末将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涵盖新闻学专业的各个方面。
综合考核形式多样,包括综合笔试、实践操作、个人面试、小组项目等。
考核评分将综合考核内容的学生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发展。
4. 毕业论文评阅对于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需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评阅。
毕业论文撰写需要符合新闻学研究的学术规范,评阅过程将考察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水平。
四、考核标准新闻学专业考核主要根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掌握和理解学生对新闻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新闻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学生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新闻传播等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进行实践操作。
吉首大学理论课程考核大纲编写规范
吉首大学理论课程考核大纲编写规范一、课程编号二、课程性质(按教学计划中课程进程表的分类标明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是指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学科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要注意与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相一致。
)三、编写说明1、考试大纲的编写要以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2、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深入研究并确立考试目标体系。
3、要写明大纲的适用专业。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要求一般以章为单位,明确识记、理解、运用的考核知识点。
体例如下:第一章××××××××1、识记:(1)×××;(2)×××;(3)×××。
2、理解:(1)×××;(2)×××;(3)×××。
3、运用:(1)×××;(2)×××;(3)×××。
第二章×××××××××1、识记:(1)×××;(2)×××;(3)×××。
2、理解:(1)×××;(2)×××;(3)×××。
3、运用:(1)×××;(2)×××;(3)×××。
……五、课程考核实施要求1、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又可细分为笔试还是口试、纸笔考核还是操作考核,纸笔考核是闭卷还是开卷。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新闻写作与评论》课程考核大纲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写作》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新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刘明华、徐泓、张征的教材《新闻写作教程》和丁法章的教材《新闻评论教程》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新闻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对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认知1、识记:(1)新闻(报道)写作;(2)广义新闻写作;(3)狭义新闻写作。
2、理解:(1)新闻写作的重要性;(2)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关系;(3)新闻写作与新闻评论的关系。
3、运用:提高新闻写作能力的政治修养、知识修养和思维修养。
第二章新闻写作的原则和方法1、识记:(1)新闻真实性;(2)新闻真实性要求;(3)新闻失实;(4)用事实说话;(5)藏舌头的艺术。
2、理解:(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2)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3)新闻多层次真实;(4)新闻写作寓事于理中(5)用事实说话的意义。
3、运用:(1)了解新闻失实的原因;(2)新闻写作避免失实举措;(3)用事实说话方法实施。
第三章新闻写作基本要求1、识记:(1)时效性;(2)可读性;(3)针对性;(4)新闻信息量;(5)新闻通俗性;(6)新闻新鲜性。
2、理解:(1)新闻写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2)新闻写作快速与简短的关系;(3)新闻写作的具体性要求。
3、运用:新闻写作实现时效、可读和针对性的训练。
第四章新闻写作角度、跳笔和语言1、识记:(1)新闻角度;(2)新闻跳笔;(3)新闻语言;(4)白描。
2、理解:(1)新闻角度与新闻主题的关系;(2)准确作为新闻语言第一位要求的意义;(3)新闻跳笔在新闻写作中的功能;(4)新闻的功能。
3、运用:(1)寻找最佳新闻角度的方法运用;(2)新闻写作跳笔训练;(3)用新闻语言写作新闻作品。
第五章消息与通讯写作1、识记:(1)消息;(2)消息特点;(3)消息形态组成;(4)消息导语;(5)消息主体与结尾;(6)新闻背景;(7)通讯;(8)通讯主题;(9)通讯结构(内结构与外结构);(10)人物通讯。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广告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广告学《专业基础课》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广告学专业专升本课程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陈培爱的教材《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新编》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广告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一)《广告学概论》第一章广告概论1、识记:(1)广告概念的定义2、理解:(1)广告的分类第二章广告的起源与发展考生阅读,作为答题参考,不确定具体考点内容。
第三章广告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考生阅读,作为答题参考,不确定具体考点内容。
第四章现代广告业1、识记:(1)广告的功能;(2)广告的作用2、理解:(1)现代广告业的任务3、运用:(1)广告作用的两重性;(2)现代广告对社会的影响第五章广告基本原理1、识记:(1)广告定位理论;(2)USP理论;(3)整合营销传播;(4)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基础(P理论、C理论);(5)建立广告传播学的客观基础——W理论;(6)W+O理论2、理解:(1)广告定位的具体内容;(2)广告传播的基本原理;(3)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体内容3、运用:(1)消费者行为研究在营销与广告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2)广告的心理战术第六章广告运作规律1、识记:(1)广告公司的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2)广告公司的运作流程;(3)广告策划的含义及特性2、理解:(1)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2)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3、运用:(1)广告策划的一般程序第七章广告主体1、识记:(1)广告公司;(2)广告代理制度;(3)我国广告教育事业的发展;(4)吉首大学是湖南省第三所开办广告学专业的学校2、理解:(1)广告代理制的内容第八章广告信息1、识记:(1)广告主题的概念;(2)广告创意的涵义;(3)广告文案2、理解:(1)广告主题的构成要素;(2)广告主题确定的要求;(3)广告主题确定的方法;(4)广告创意的要求;(5)广告创意的方法3、运用:(1)广告主题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几个阶段;(2)广告创意的过程第九章广告媒体1、识记:(1)大众传播媒体;(2)小众传播媒体;(3)媒体计划2、理解:(1)媒体战略的制定和执行3、运用:(1)市场分析和目标市场的确认第十章广告客体1、识记:(1)广告客体的构成;(2)消费者的特性和类别2、理解:(1)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3、运用:(1)消费者行为分析第十一章广告效果的测定考生阅读,作为答题参考,不确定具体考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新闻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一、适应对象修读完本课程规定内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提出并获准免修本课程、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提出并获准副修第二专业、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非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目的考核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对于知识的理解情况,对于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通过考核,掌握学生对于此门课程学习的基本情况,对于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考核形式与方法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考核重在考察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的了解情况,考察学生对于应掌握知识的阶段性了解的情况。
期末考核重在考察学生在学习完全部知识之后,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情况,考察学生是否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对于知识形成一定程度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
四、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出勤10%+讲授20%+作业1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五、考核内容与要求导论第一节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新闻学与新闻理论二、新闻学的学科结构三、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四、新闻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一、国外新闻学研究概述二、西方不同时期的新闻理论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一、中国近现代新闻学研究二、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基础的奠定三、当代新闻学研究状况第一章新闻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一、人类原始形态的新闻传播活动二、关于新闻起源的认识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一、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二、关于新闻本源的两种观点第三节新闻的定义与特点一、新闻的定义二、新闻的特点第四节新闻的要素与类别一、新闻的要素二、新闻的类别第五节真实——新闻的生命一、新闻为什么要真实二、坚持新闻真实是记者的首要职责课内课外综合实训请学生查阅、选择近期发生的典型新闻事件或某一类新闻现象。
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全面讲解该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讲解后学生和老师进行点评,使学生对该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有全面认知,不断延伸课堂知识。
吉首大学新闻学考试题及答案
吉首大学新闻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新闻采编与发布B. 新闻伦理与法规C. 新闻传播效果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独立性D. 主观性答案:D3. 新闻采访中,记者应该避免的行为是:A. 尊重采访对象B. 保持中立态度C. 引导采访对象说出记者想要的内容D. 保护采访对象隐私答案:C4. 在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指:A. 从最重要信息开始,按重要性递减顺序排列信息B. 从最不重要信息开始,按重要性递增顺序排列信息C. 所有信息同等重要,随机排列D. 只包含最重要的信息答案:A5.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A. 提供娱乐B. 传播信息C. 引导舆论D. 记录历史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的媒介?A. 报纸B. 电视C. 广播D. 小说答案:D7. 新闻伦理中,记者应避免的行为是:A. 抄袭他人作品B. 报道未经证实的信息C. 尊重新闻来源D. 保护消息来源的匿名性答案:A8. 新闻报道中的“5W1H”指的是:A. 五个W(Who, What, When, Where, Why)和一个H(How)B. 五个W(Why, What, Where, When, Which)和一个H(How)C. 五个W(Who, Which, Where, When, Which)和一个H(How)D. 五个W(Who, What, Where, When, Which)和一个H(How)答案:A9.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价值的要素?A. 时效性B. 重要性C. 接近性D. 娱乐性答案:D10. 新闻摄影的主要目的是:A. 艺术表现B. 记录事件C. 个人表达D. 宣传推广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新闻报道的五个基本要素被称为________,即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针灸推拿学《专业基础课》考核大纲
针灸推拿学《专业基础课》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专业基础课程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针灸推拿学专业专业课程要求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一)《经络腧穴学》部分第一章经络总论1.识记:(1)经络;(2)经络学说;(3)奇经八脉;(4)十五络脉;(5)十二经别;(6)十二经筋;(7)十二皮部;(8)根结标本;(8)气街四海。
2.理解:(1)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2)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3)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4)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5)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意义和作用;(6)经络的作用。
3.运用:(1)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腧穴总论1.识记:(1)腧穴的概念;(2)十四经穴的概念;(3)经外奇穴的概念;(4)阿是穴的概念;(5)各类特定穴的概念。
2.理解:(1)腧穴的命名;(2)各类特定穴的分布规律;(3)各类特定穴的作用;(4)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3.运用:(1)腧穴的生理功能;(2)腧穴的主治规律;(3)腧穴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十二经脉1.识记:(1)十二经脉的循行;(2)十二络脉的循行;(3)十二经别的循行;(4)十二经脉的经筋循行;(5)十二经脉腧穴的定位。
2.理解:(1)十二经脉的经脉病候;(2)十二经脉的主治概要;(2)十二络脉的病症;(3)十二经筋的病症。
3.运用:(1)十二经脉腧穴的主治病症;(2)十二经脉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四章奇经八脉1.识记:(1)奇经八脉的循行;(2)督脉腧穴的定位;(3)任脉腧穴的定位。
2.理解:(1)奇经八脉的功能;(2)奇经八脉的病候。
3.运用:(1)督脉、任脉腧穴的主治病症;(2)督脉、任脉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五章经外奇穴1.识记:(1)经外奇穴的定位。
2.运用:(1)经外奇穴的主治病症;(2)经外奇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新闻考试大纲
新闻考试大纲一、新闻学基础理论1. 新闻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新闻的功能与作用3. 新闻与舆论的关系4.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5. 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二、新闻传播媒介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2.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运作方式3. 媒体融合与发展趋势4. 媒体所有权与经营模式5.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三、新闻采编实务1. 新闻采编的基本流程2. 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3.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4. 新闻编辑的职责与工作流程5. 视觉新闻的制作与传播四、新闻报道类型1. 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等报道形式2. 新闻报道的体裁与风格3. 专题报道与系列报道的特点4. 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5. 多媒体与跨媒体新闻报道五、新闻法规与政策1. 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2. 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3. 著作权法与新闻传播4. 广告法与新闻传播的关系5. 国际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六、新闻传播技术1. 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 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3. 社交媒体与新闻传播4. 大数据与新闻传播5. 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的未来七、新闻传播效果1. 新闻传播效果的理论基础2. 新闻传播效果的测量方法3. 新闻传播与社会影响4. 新闻传播与受众心理5. 新闻传播与公共舆论的形成八、新闻传播研究方法1. 新闻传播研究的类型与特点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3. 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4. 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5. 案例研究与比较研究九、新闻传播伦理问题1. 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问题2. 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问题3. 新闻报道中的偏见与歧视问题4. 新闻报道中的商业利益冲突5. 新闻伦理的国际视角十、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1. 新闻传播与社会进步2. 新闻传播与民主发展3. 新闻传播与公共利益4. 新闻传播与文化多样性5. 新闻传播与社会责任的实践十一、新闻传播的国际视角1. 国际新闻传播的特点与趋势2. 全球化与新闻传播3. 跨文化交流与新闻传播4.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权力与话语5.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伦理与责任十二、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1. 新闻传播行业的未来趋势2. 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3. 新闻传播技术的未来展望4. 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的演变5. 新闻传播与社会变革本考试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实务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传播人才。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考核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专业基础课程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要求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1、识记:(1)各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特征;(2)学前教育的价值。
2、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家庭、妇女等社会因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3、掌握:21世纪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第二章学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识记:(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2)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3)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
2、理解: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
3、运用: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总结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学前教育方案。
第三章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1、识记:近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中国主要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2、理解:(1)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主要特点;(2)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问题。
3、运用:能够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主要特点,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问题,树立以法治教的意识。
第四章幼儿与教师1、识记:(1)幼儿的特性;(2)儿童观的类型;(3)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4)幼儿教师的多元化角色;(5)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2、理解:师幼互动的内涵、特征及模式。
3、掌握: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儿童观。
第五章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1、识记:(1)我国幼儿教育目标的内涵、特点;(2)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容。
2、理解:(1)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2)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关系。
3、掌握:(1)幼儿体、智、德、美四育的内容及特点;(2)“四育”的工作原则。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设计与生态环境利用1、识记:(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及特点;(2)幼儿园课程价值的内涵。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会计学原理》课程考核大纲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会计学原理》课程考核大纲
《会计学原理》课程考核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别:会计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
1、本考核大纲参考陈国辉、迟旭升的教材《基础会计》(第五版)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识记: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方法。
2、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基本职能的相互关系;会计的属性;会计核算方法。
3、运用:结合以后学习内容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之间联系。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识记:会计对象;会计六要素;会计等式。
2、理解:明确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基本内容;理解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1、识记: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处理基础。
2、理解:会计假设内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基本内容;会计确认与计量要求;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1、识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16 《新闻理论》考试大纲
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新闻理论》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新闻理论》课程是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设置目标:第一,让学生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第二,使学生养成较好的理论概括和思辨能力,以及理论探索的兴趣;第三,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和具体案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新闻学与新闻工作的关系、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理论;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世界各国新闻学的主导理论。
第一章新闻活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和理解什么是新闻活动,以及新闻活动发展的历史,掌握新闻活动产生的原因以及新闻活动的三种渠道。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新闻事业、新闻活动,“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新闻活动的三种渠道。
第二章新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和掌握新闻的两种定义、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本源、新闻的五个构成要素、新闻的类别。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新闻的定义,报道的概念、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本源、新闻来源,新闻的五要素、软新闻、硬新闻。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掌握新闻与宣传异同,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掌握舆论的定义与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信息、宣传、舆论的定义。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宣传效益的决定因素;舆论的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的关系。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掌握几种传播方式的特点,西方报纸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掌握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及定义;了解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历史。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新闻传播的起源、过程〔一〕新闻传播的起源1、了解新闻传播活动(1)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3〕新闻传播活动的渠道2、新闻传播的本源〔1〕掌握事实──新闻传播的惟一本源〔2〕了解用事实说话——新闻的原则〔3〕掌握坚持新闻传播起源和本源问题上的唯物史观3、了解新闻的定义〔1〕新闻的种种界定〔报道说、事实说、信息说〕〔2〕熟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二〕熟悉新闻传播的过程1、新闻传播的动态观察2、新闻传播的静态分析3、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二、新闻传播的要求、选择〔一〕新闻传播的要求1、了解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1〕真实性的科学含义〔2〕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治2、了解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1〕客观性的科学含义〔2〕客观报道和客观主义3、了解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1〕公正性的含义〔2〕公正性和倾向性的关系4、了解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1〕全面性的科学含义〔2〕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5、了解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1〕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2〕抢新闻和报道时机〔二〕新闻传播的选择1、熟悉新闻传播选择的定义2、掌握新闻传播选择的标准〔1〕新闻定义〔2〕新闻价值〔3〕宣传价值〔4〕新闻法规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一〕了解新闻事业的性质1、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2、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二〕熟悉新闻事业的功能1、传播新闻,沟通情况2、反映和引导舆论3、倡导科学,介绍知识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服务经济四、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一〕新闻事业的真实性1、了解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2、掌握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新闻失实,就是新闻记者调查研究上的失职,新闻媒体就会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功能,一旦迁就这种“新闻公害”的蔓延就会彻底失去广阔传媒受众。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杨文士、焦叔斌.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吉首大学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学原理》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识记:(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职能。
2、理解:(1)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2)管理者的技能研究;(3)管理的自然属性;(4)管理的社会属性。
3、运用(或掌握):(1)人类活动的特点;(2)管理的必要性;(3)管理学的研究对象;(4)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1、识记:(1)企业再造理论;(2)学习型组织;(3)企业文化理论。
2、理解:(1)早期倡导者;(2)霍桑实验;(3)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4)管理学发展史概论;(5)早期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萌芽。
3、运用(或掌握):(1)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2)法约尔和韦伯:一般行政管理理论;(3)人际关系理论;(4)管理理论丛林;(5)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第三章计划职能概述1、识记:(1)什么是计划;(2)计划的作用;(3)计划的内容;(4)计划的性质;(5)预测的含义与作用。
2、理解:(1)使命;(2)愿景;(3)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作用;(4)目标;(5)选择预测方法考虑的因素。
3、运用(或掌握):(1)目标管理;(2)预测的方法。
第四章战略1、识记:(1)什么是战略管理;(2)战略管理的过程。
2、理解:(1)整体层次的战略;(2)事业层战略;(3)职能层战略。
3、运用(或掌握):(1)外部环境分析;(2)内部环境分析。
第五章决策1、识记:(1)决策的概念;(2)决策的步骤。
2、理解:(1)决策中的两类问题;(2)决策与管理;(3)群体决策。
3、运用(或掌握):(1)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2)决策的类型;(3)决策的方法。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检验考生对新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新闻的定义、新闻的类型、新闻报道的要素以及新闻传播的原则等方面知识。
考试范围
1.新闻的概念与定义
–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
–掌握新闻的特征和功能
2.新闻的类型
–熟悉新闻的分类
–掌握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样式
3.新闻报道的要素
–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
–掌握标题、导语、正文、结语等要素的作用和要求
4.新闻传播的原则
–熟悉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掌握新闻传播的技巧和策略
考试形式
1.单选题
2.多选题
3.判断题
4.填空题
5.简答题
考试要求
1.答题规范
–答案需简练明了
–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选项填涂要清晰
2.时间限制
–全部试题答题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每道题目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3.教材准备
–本考试主要根据新闻传播学基础教材编写
–考生答题参考应以教材内容为准
4.作弊处理
–考试中不得有作弊行为
–一经发现,属实则取消考试资格
参考资料
1.《新闻学概论》
2.《新闻写作与编辑》
3.《传播学导论》
结语
本考试旨在帮助考生系统掌握新闻基础知识,提高新闻传播能力。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文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文学概论》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文学概论专业专升本课程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童庆炳主编的教材《文学理论》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识记:(1)环境;(2)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3)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2、理解:(1)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3、运用:(1)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识记:(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理解:(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2)中国特色;(3)当代性。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识记:(1)文学四要素;(2)文学发生问题的几种学说:巫术说、宗教说、游戏说、劳动说。
2、理解:(1)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2)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1、识记:(1)文学概念三义。
2、理解:(1)文学作为文化;(2)文学作为审美;(3)文学作为惯例;(4)文学界定困扰的解决方法;(5)文学在社会中的位置;(6)文学与话语;(7)文学与社会;(8)文学与反映;(9)话语蕴藉。
3、运用:(1)文学既是无功利也是有功利的;(2)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3)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4)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1、识记:(1)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2、理解:(1)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2)雅与俗的统一;(3)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3、运用:(1)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第六章文学创作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1、识记:(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2)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3)文学创造的客体;(4)文学创造的主体。
2、理解:(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2)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3)文学创造的客体;(4)文学创造的主体。
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教育学》考核大纲
《教育学》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学科基础课程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要求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概述一、识记1、教育的含义:(1)教育作为事实形态的教育,就是教育事态。
(2)作为思想形态的教育概念和教育观念。
(3)作为语言形态的“教育”语词。
2、教育的定义:(1)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增强人们体质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称之为教育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侠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它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由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进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4、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二、理解:1、原始形态的教育。
(1)教育存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
(2)教育内容取决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3)教育手段和方法简单。
(4)教育权利平等。
2、文艺复兴后时期欧洲教育的特点:(1)以人为本的教学主张;(2)教学内容的古典注意;(3)教育导向上的世俗性。
(4)教育对象和目的的贵族性。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3)教育学作为学科,在大学里讲学,始于德国的康德。
理解:1、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3)批判教育学思潮。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识记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3)培育创新,促进教育改革(4)总结经验,开展教育研究;(5)培植教育理想,养成教育情怀;(6)为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新闻学专业理论课程考核大纲
新闻学专业理论课程考核大纲一、考试科目:1、《新闻学概论》2、《新闻采访学》二、选用教材:1、《新闻采访学》,蓝鸿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三、考核方式1、两门课程综合为一张试卷,总分为150分,其中《新闻学概论》80分,《新闻采访学》70分。
2、题型,不少于5种类型: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辨析题或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核目标学生需准确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新闻理论教程》、《新闻采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础知识;对新闻学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把握,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工作原则,对新闻实践有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索,为学习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五、主要教学内容及重点考察章节(一)《新闻理论教程》1、主要教学内容绪论第一章新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新闻传播的构成第三章新闻传受主体第四章新闻传播内容(上)第五章新闻传播内容(下)第六章新闻传播的原则与方式第七章新闻传播媒介第八章新闻收受第九章新闻传播规律第十章新闻传播业(上)第十一章新闻传播业(下)第十二章新闻自由第十三章新闻控制第十四章新闻传播环境第十五章新闻事实与新闻符号世界2、重点考察章节第二章新闻传播的构成第一节新闻传播的类型与要素构成第二节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第三节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构成第四节新闻传播模式的构成第三章新闻传受主体第一节作为新闻活动主体的共同主体第二节新闻传播主体第三节新闻收受主体第四节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新闻传播内容(上)第一节新闻的形态第二节新闻的本质、特性与功能第三节新闻的定义第四节新闻的分类第五章新闻传播内容(下)第一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律性标准第二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范性标准第三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其他标准第四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过程第五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主体机制第六章新闻传播的原则与方式第一节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第二节新闻传通的基本模式与基本方式第三节新闻传播的结果与原因第九章新闻传播规律第一节新闻传播规律的本质与特征第二节新闻传播规律的构成第三节新闻传播规律的作用方式(二)《新闻采访学》1、主要教学内容绪论第一章记者的历史第二章记者的类型第三章记者的职责第四章记者的修养第五章记者的道德第六章采访性质第七章采访意识第八章采访原则第九章采访路线第十章采访作风第十一章采访方式第十二章采访方法第十三章采访重点第十四章新闻线索第十五章新闻策划第十六章采前准备第十七章访问规程第十八章开座谈会第十九章善于观察第二十章追踪采访第二十一章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的采访第二十二章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第二十三章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第二十四章隐性采访第二十五章积累资料2、重点考察章节:第二章记者的类型:第一节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第二节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第三节地方记者第四节驻外记者第三章记者的职责:第一节采写新闻报道第二节反映情况第三节做群众工作第四章记者的修养:第一节政治修养第二节理论修养第三节知识修养第四节专业修养第六章采访性质:第一节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第二节采访决定写作第八章采访原则:第一节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或政府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组织原则第二节地方记者怎样依靠地方党委或政府开展工作第十二章采访方法:第一节上下结合第二节点面结合第三节交叉采访与跨行业采访第四节易地采访第五节抽样调查第二十四章隐性采访:第一节隐性采访的必要性第二节隐性采访的类型与应注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考核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别:新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
1、本考核大纲参考杨保军的教材《新闻理论教程》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新闻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
1、识记:(1)新闻;(2)新闻传播;(3)新闻传播业;(4)前新闻传播业时代;(5)新闻传播业时代;(6)后新闻传播业时代。
2、理解:(1)新闻与新闻传播的关系;(2)新闻活动的内容及本质;(3)新闻活动的演变;(4)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的可能特征。
3、运用:新闻传播活动三大历史时期划分的依据及具体结果。
第二章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
1、识记:(1)人际传播;(2)群体传播;(3)大众传播;(4)点对点传播模式;(5)点对面传播模式;(6)面对面传播模式。
2、理解:(1)新闻传播的类型构成;(2)新闻传播的要素构成;(3)新闻传播的矛盾构成;(4)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
3、运用:新闻传播环节的构成内容。
第三章新闻活动者
1、识记:(1)新闻活动主体;(2)高位主体;(3)本位主体;(4)现实受众;(5)潜在受众;(6)目标受众;(7)边缘受众。
2、理解:(1)传播主体的构成与作用;(2)新闻收受主体的基本类型与特征;(3)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的关系;(4)收受主体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3、运用:新闻传收主体的关系。
第四章新闻传收内容
1、识记:(1)本源态新闻;(2)传播态新闻;(3)收受态新闻。
2、理解:(1)新闻的形态;(2)新闻定义的两种范式;(4)新闻定义的基本类型;(5)新闻的功能。
3、运用:新闻的功能。
第五章新闻选择标准
1、识记:(1)新闻价值;(2)新闻选择。
2、理解:(1)新闻价值属性的构成与含义;(2)新闻选择的规律性标准;(3)新闻选择的媒介形态标准;(4)新闻选择的其他标准;(5)受众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
3、运用:新闻价值理论与新闻敏感。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1、识记:(1)新闻真实;(2)客观报道;(3)新闻正义。
2、理解:(1)新闻报道实现具体真实的三个要求;(2)新闻传播的客观理念与方法。
3、运用: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治办法;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与客观方法。
第七章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
1、识记:(1)新闻传播的党性原则;(2)新闻传播的指导性原则;(3)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原则;(4)新闻传播的批评监督原则;(5)正面报道。
2、理解:(1)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宗旨和方针;(20)当代制度新闻传播业四大特殊原则的基本要求。
3、运用:当下中国新闻传播贯彻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第八章新闻传媒
1、识记:(1)新闻媒介;(2)新闻体制(媒介制度,新闻制度);(3)新闻舆论。
2、理解:(1)新闻媒介的类型及特征;(2)新闻业的性质及特征;(3)新闻业的功能;(4)中西方新闻业特征比较。
3、运用:(1)新媒体的传播特征;(2)重庆卫视打造中国首家公共电视媒体失败的原因分析;(3)中国新闻媒体的体制特征。
第九章新闻传播规律
1、识记:(1)新闻传播规律;(2)新闻传播选择律;(3)新闻传播效用率;(4)新闻传播接近率。
2、理解:(1)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内容;(2)新闻传播规律的作用方式
3、运用:尊重、运用新闻传播规律的意义。
第十章新闻自由
1、识记:(1)新闻自由;(2)哈钦斯委员会(新闻自由委员会);(3)社会责任理论。
2、理解:(1)约翰.密尔顿的新闻自由观;(2)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过程;(3)新闻自由的内容;(4)新闻自由的实现条件及标志。
3、运用:中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差异。
第十一章新闻道德
1、识记:(1)新闻道德;(2)新闻德目;(3)新闻道德评价。
2、理解:(1)新闻职业道德的结构;(2)新闻道德的核心德目;(3)塑造新闻美德主体的机制及途径;(4)新闻道德评价的标准及功能。
3、运用:新闻道德自律的意义、手段及要求。
第十二章新闻传播环境
1、识记:(1)新闻传播环境;(2)个媒体环境;(4)媒体环境;(5)媒体内环境;(6)媒体外环境;(7)媒介环境。
2、理解:(1)新闻传播媒体的硬环境与软环境;(2)新闻传播内外环境的构成;(4)新闻传播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3、运用:(1)新闻道德失范与新闻传播环境;(2)新闻传播环境与新闻改革。
第十三章新闻关系
1、识记:(1)新闻关系;(2)媒介文化;(3)新闻文化。
2、理解:(1)政治与新闻的关系;(2)经济与新闻的关系;(3)文化与新闻的关系;(4)技术与新闻的关系;(5)技术对新闻的建构。
3、运用:(1)结合案例吕日周”新闻治市”分析政治与新闻的关系;(2)结合案例“21世纪传媒案”分析经济与新闻的关系;(3)结合“华南虎事件”分析科技与新闻的关系。
第十四章新闻符号世界
1、识记:(1)事实世界;(2)符号世界;(3)新闻事实世界;(4)新闻符号世界。
2、理解:(1)符号世界的特征;(2)创造新闻符号世界的手段;(3)新闻事实世界与新闻符号世界的关系。
3、运用:新闻符号世界的建构与信息霸权。
五、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考核大纲为新闻学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考试命题
(1)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约占30%,理解约占30%,运用约占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5%,中等占55%,较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等几种形式。
3、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考试卷面成绩即为本课程成绩。
六、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或2010).
2、参考书目:
[1]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实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刘建明.新闻学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