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2017年专升本《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考核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考核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别:新闻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
1、本考核大纲参考杨保军的教材《新闻理论教程》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新闻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新闻活动的本质与演变
1、识记:(1)新闻;(2)新闻传播;(3)新闻传播业;(4)前新闻传播业时代;(5)新闻传播业时代;(6)后新闻传播业时代。
2、理解:(1)新闻与新闻传播的关系;(2)新闻活动的内容及本质;(3)新闻活动的演变;(4)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的可能特征。
3、运用:新闻传播活动三大历史时期划分的依据及具体结果。
第二章新闻活动系统的构成
1、识记:(1)人际传播;(2)群体传播;(3)大众传播;(4)点对点传播模式;(5)点对面传播模式;(6)面对面传播模式。
2、理解:(1)新闻传播的类型构成;(2)新闻传播的要素构成;(3)新闻传播的矛盾构成;(4)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
3、运用:新闻传播环节的构成内容。
第三章新闻活动者
1、识记:(1)新闻活动主体;(2)高位主体;(3)本位主体;(4)现实受众;(5)潜在受众;(6)目标受众;(7)边缘受众。
2、理解:(1)传播主体的构成与作用;(2)新闻收受主体的基本类型与特征;(3)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的关系;(4)收受主体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3、运用:新闻传收主体的关系。
第四章新闻传收内容
1、识记:(1)本源态新闻;(2)传播态新闻;(3)收受态新闻。
2、理解:(1)新闻的形态;(2)新闻定义的两种范式;(4)新闻定义的基本类型;(5)新闻的功能。
3、运用:新闻的功能。
第五章新闻选择标准
1、识记:(1)新闻价值;(2)新闻选择。
2、理解:(1)新闻价值属性的构成与含义;(2)新闻选择的规律性标准;(3)新闻选择的媒介形态标准;(4)新闻选择的其他标准;(5)受众新闻选择的基本标准。
3、运用:新闻价值理论与新闻敏感。
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
1、识记:(1)新闻真实;(2)客观报道;(3)新闻正义。
2、理解:(1)新闻报道实现具体真实的三个要求;(2)新闻传播的客观理念与方法。
3、运用: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治办法;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与客观方法。
第七章新闻传播的特殊原则
1、识记:(1)新闻传播的党性原则;(2)新闻传播的指导性原则;(3)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原则;(4)新闻传播的批评监督原则;(5)正面报道。
2、理解:(1)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宗旨和方针;(20)当代制度新闻传播业四大特殊原则的基本要求。
3、运用:当下中国新闻传播贯彻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第八章新闻传媒
1、识记:(1)新闻媒介;(2)新闻体制(媒介制度,新闻制度);(3)新闻舆论。
2、理解:(1)新闻媒介的类型及特征;(2)新闻业的性质及特征;(3)新闻业的功能;(4)中西方新闻业特征比较。
3、运用:(1)新媒体的传播特征;(2)重庆卫视打造中国首家公共电视媒体失败的原因分析;(3)中国新闻媒体的体制特征。
第九章新闻传播规律
1、识记:(1)新闻传播规律;(2)新闻传播选择律;(3)新闻传播效用率;(4)新闻传播接近率。
2、理解:(1)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内容;(2)新闻传播规律的作用方式
3、运用:尊重、运用新闻传播规律的意义。
第十章新闻自由
1、识记:(1)新闻自由;(2)哈钦斯委员会(新闻自由委员会);(3)社会责任理论。
2、理解:(1)约翰.密尔顿的新闻自由观;(2)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过程;(3)新闻自由的内容;(4)新闻自由的实现条件及标志。
3、运用:中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差异。
第十一章新闻道德
1、识记:(1)新闻道德;(2)新闻德目;(3)新闻道德评价。
2、理解:(1)新闻职业道德的结构;(2)新闻道德的核心德目;(3)塑造新闻美德主体的机制及途径;(4)新闻道德评价的标准及功能。
3、运用:新闻道德自律的意义、手段及要求。
第十二章新闻传播环境
1、识记:(1)新闻传播环境;(2)个媒体环境;(4)媒体环境;(5)媒体内环境;(6)媒体外环境;(7)媒介环境。
2、理解:(1)新闻传播媒体的硬环境与软环境;(2)新闻传播内外环境的构成;(4)新闻传播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3、运用:(1)新闻道德失范与新闻传播环境;(2)新闻传播环境与新闻改革。
第十三章新闻关系
1、识记:(1)新闻关系;(2)媒介文化;(3)新闻文化。
2、理解:(1)政治与新闻的关系;(2)经济与新闻的关系;(3)文化与新闻的关系;(4)技术与新闻的关系;(5)技术对新闻的建构。
3、运用:(1)结合案例吕日周”新闻治市”分析政治与新闻的关系;(2)结合案例“21世纪传媒案”分析经济与新闻的关系;(3)结合“华南虎事件”分析科技与新闻的关系。
第十四章新闻符号世界
1、识记:(1)事实世界;(2)符号世界;(3)新闻事实世界;(4)新闻符号世界。
2、理解:(1)符号世界的特征;(2)创造新闻符号世界的手段;(3)新闻事实世界与新闻符号世界的关系。
3、运用:新闻符号世界的建构与信息霸权。
五、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考核大纲为新闻学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考试命题
(1)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约占30%,理解约占30%,运用约占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5%,中等占55%,较难占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等几种形式。
3、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考试卷面成绩即为本课程成绩。
六、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或2010).
2、参考书目:
[1]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实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刘建明.新闻学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