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doc
(完整版)《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计划时数:64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学生二、课程的目的、地位、任务1.目的:学习本门课程可使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达到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各类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目的,为今后学好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
2.地位:本课程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3.任务:配合专业学习,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三、知识、能力、素质培养1.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的分类和选择,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及常用材料的特征和使用方法。
2.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及现场实践达到正确地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技术。
3.素养:在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并结合实地现场考察材料和施工工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
五、教学大纲绪论室内装饰材料概述[教学内容]:1.室内装饰材料的概念、作用及分类2.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特征与装饰功能3.室内装饰的基本要求与装饰材料的选择[教学目标]:掌握室内装饰材料的定义及作用,明确装饰材料的种类,知道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特征,掌握建筑物装饰三要素,学会应用装饰材料的选择方法。
[教学重点]:室内装饰材料的定义及作用[教学难点]:建筑物装饰三要素第一章水路工程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内容]:1.暖气采暖工程2.地热采暖工程3.电热膜地热采暖工程及发热电缆地面辐射4.上、下水工程5.地源热泵[教学目标]:掌握水路工程常用材料及施工工艺验收标准,了解水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分类[教学重点]:水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名称及分类[教学难点]:水路工程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第二章电路工程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内容]:1.电路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2.电路布置的步骤3.建筑电路布置常用数据,电路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教学目标]:掌握电路工程所需主要材料,掌握强电、弱电改造设计要求及其施工工艺验收标准,可绘制简单电路系统图。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1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熟悉装饰材料的基础性能及建筑装饰材料施工相关规范要求,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通过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市场装饰材料调查以及施工工艺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装饰材料的基本种类、性质及应用和施工特点,为后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并熟悉装饰材料的基础性能及建筑装饰材料施工相关规范要求;2.理解装饰材料的基本种类、性质及应用和施工特点;3.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特点、种类、价格、注意事项,掌握材料的检验方法及应用。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与相关规范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知识,与在设计中的相关规范要求。
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特性和建筑装饰材料的相关技术规范。
本章教学重点:1.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特性。
本章教学难点:1.建筑装饰材料的相关技术规范。
本章教学内容:1.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概述;2.现行建筑装饰材料的相关技术规范。
第二章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基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
理解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掌握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本章教学重点:1.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
本章教学难点:1.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本章教学内容:1.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2.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
第三章石材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装饰石材的分类、性能属性、规格、质量标准以及装饰石材的施工工艺,掌握装饰石材的施工工艺。
本章教学重点:1.建筑装饰石材的分类,规格。
本章教学难点:1.装饰石材的施工工艺。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完整版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我们将介绍常见的装饰材料,如涂料、瓷砖、木材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基本的施工工艺,如刷漆、贴瓷砖、打木作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操作流程。
二、教学目标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施工工艺,并能够正确操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装饰材料的识别和施工工艺的操作。
难点:施工工艺的操作要领和材料的适用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装饰材料样品、施工工具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参观正在装修的房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
2. 教材讲解:通过PPT,详细讲解装饰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
3. 样品观察: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装饰材料样品,加深对材料的认识。
4. 施工工艺演示:现场演示施工工艺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施工过程。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施工工艺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装饰材料:涂料、瓷砖、木材等施工工艺:刷漆、贴瓷砖、打木作等七、作业设计1. 列举你熟悉的装饰材料,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答案:例如,涂料适用于墙面、天花板的涂饰;瓷砖适用于地面、墙面的铺设;木材适用于门窗、家具的制作等。
2. 描述你了解的施工工艺,并说明其操作流程。
答案:例如,刷漆的操作流程:清理墙面→底漆施工→面漆施工;贴瓷砖的操作流程:铺设防水层→铺设隔离层→贴砖→填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对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样品观察和施工工艺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装饰材料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
在随堂练习中,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正在装修的房间,了解更多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实际应用。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案
系 ( 部 )_
艺术系
课 程 名 称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教研室
综合设计教研室
主讲教师
刘娴
职务职称
助教
授 课 对 象 2010 级装潢 1、2 班 视传班
学 年 学 期 2011 年—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总学时数
36 学时
1
___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教室 节 星期
1~2 节
3~4 节
5~6 节
第四章 装饰线条 装饰线条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多用于划分界面、收口封边、强化结构造型、增强装饰效果和突出 装饰特色等。 一、木线条 1、种类:从形态上一般分为平板线条、圆角线条、槽板线条等 2、应用:主要用于木质工程中的封边和收口,可以与顶面、墙面和地面完美配合,也可用于门 窗套、家具边角、独立造型等构造的封装修饰。 二、石膏线条 1、性质:石膏线条以石膏为主,具有防火、阻燃、防潮、质轻、强度高、不变形、施工方便、 加工性能和装饰效果好 2、应用:多用于室内墙体构造角线、柱体的装饰 三、金属线条 1、性质:具有防火、轻质、高强度、耐磨等特点 2、应用:在室内装修中用于局部的装饰,如铁艺门窗、不锈钢楼梯扶手、家具边角、装饰画框。
第二章 装饰骨架材料 一、木龙骨架 1、性质:又称木方,是由树木加工成截面为长方形或方形的木条而成 2、应用:用于吊顶、隔墙的主龙骨、次龙骨,以及用于轻质扣板吊顶和实木地板铺设的龙骨。 3、注意事项 二、轻钢龙骨架 1、性质:是用镀锌钢带或薄钢板轧制而成,强度高、耐火性好、安装简易、实用性强。 2、分类:分为吊顶龙骨和墙体龙骨两大类,吊顶龙骨由承载龙骨、覆面龙骨及各种配件组成; 墙体龙骨由横龙骨、竖龙骨及横撑龙骨和各种配件组成 三、铝合金龙骨架 常用的铝合金龙骨架一般为 T 形,根据安装方式,分为龙骨地面外露和不外露两种,还有槽型 铝合金龙骨。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案(修订稿件)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案一、授课对象:二、授课内容:(一)绪论(二)材料的分类及基本性质(三)装饰材料施工工艺及流程三、课程性质:《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研究建筑、室内外装饰装修用材性能及工艺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是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是室内设计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四、基本要求: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基本性质;材料的检验方法及用途;了解材料的简单施工工艺及流程等。
五、授课教师:六、授课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明确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及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材料的定义;难点:材料的作用三、教学建议:本部分内容以了解、识记为主。
四、授课课时:1课时五、作业要求:识记材料的分类及基本性质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装饰材料的定义与作用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讲,它是指土建工程完成之后,对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进行功能和美化处理而形成不同装饰效果所需用的材料。
建筑装饰及其材料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象征,它与历史文化、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国的古代建筑装饰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北京的故宫、天坛和颐和园的古建筑,以金碧辉煌、色彩瑰丽著称于世。
黄、绿、蓝等各种色彩的琉璃瓦,熠熠闪光的金箔,富有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的孔雀石、银朱、石青等古代已有的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创造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近代,建筑师们把设计新颖、造型美观、色彩适宜的建筑物称为“凝固的音乐”。
这些都生动形象地告诉人们,建筑和艺术是不可分隔的。
建筑艺术不单要求建筑物的功能良好、结构型体新颖大方,还要求立面丰富多彩,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
建筑物的外观效果,主要取决于总的建筑体形、比例、虚实对比、线条等平面、立面的设计手法,而内外建筑装饰效果则是通过各种装饰材料的质感、线条和色彩来体现。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53024学时:64学时学分:3分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考核要求:考试采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林家阳《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21.09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此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其艺术艺术设计专业中也是难度较高的课程,其建筑装饰材料与其施工材料是具有实践性的一门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此课题的实践操作。
此课程的教学必须特别注意在高科技,高技术下的时代,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不断问世,与此,代莱施工方法及其装饰工艺的发生,并使在教学中逼使教学科学知识的新鲜性。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建议:目的:熟悉各种装饰材料的的性能、特点,按照建筑物及使用环境条件,合理选用装饰材料,才能材尽其能、物尽其用,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并与室内其他配套产品来体现建筑装饰性。
建议:1对装饰材料的耐久性建议,包含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三个性质方面知识点的介绍。
2:在性价比方面,材料选择方面的原则性。
3;对于同一工程中的程序,相同的施工工艺的特点。
4:材料美学。
三、学时分配章节123总计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装饰材料基础知识第二章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第三章材料应用领域与观赏学时20202464四、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强调能力的培养。
建筑装饰材料学习的一个必要点就是理论加实践,防止脱离实践,只汲取书本中的基本知识,本课程课可以把课堂设置于材料市场中,通过对凯里市建材市场实地建材的课堂教学参观,市场调研,可以更好的掌控建筑装饰材料的特性。
在施工技术教学方面,可以参观幻灯片中相同的施工场景,通过这些施工场景,教师传授其工艺,这样,就可以给学生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建筑装饰材料基础知识1、基本内容: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能建筑装饰材料的理化性能建筑装饰材料的装饰性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建筑装饰工程基础材料建筑装饰工程墙体材料和绝热材料建筑装饰工程有关规定和施工工艺基础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有关规定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基础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项目管理2、教学基本要求:对装饰材料的质感、色彩、图案等因素的效果及功能的认知。
装饰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装饰材料与工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课程内容1.装饰材料的分类、特点和用途2.装饰工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3.装饰方案的设计、规划、实施和管理4.装饰工程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5.装饰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6.装饰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关系三、课程安排章节主题授课时间备注第一章知识讲解2周讲授装饰材料分类、特点和用途第二章操作技能2周实践操作装饰工艺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三章设计规划3周设计装饰方案和规划实施方案第四章质量控制2周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第五章法律法规1周讲解装饰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第六章艺术文化2周探究装饰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关系章节主题授课时间备注第七章课程总结1周总结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授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2.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装饰工艺和技能。
3.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案例研究:对于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法。
5.课程实践:课程结束后,进行实际工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考试评估1.平时考核: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操作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2.期中考试:对学生课程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40%。
六、教材及参考书籍1.《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2.《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3.《装饰工程实施规范》4.《装饰行业法律制度》5.《建筑装饰文化历史》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装饰工程师、装饰设计师和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保证课程教学与实际工程操作的相结合和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1(2)
《建筑装饰构造》《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装饰构造二、先修课程建筑工程制图学时分配建议表(2)按材料的材质分类:1无机材料2有机材料3复合材料(3)按材料的燃烧性分类:1不燃性2难燃性3可燃性4易燃性2、建筑材料的选择:1材料的外观2材料的功能性3材料的经济性二装饰涂料(一)教学目的熟悉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外墙、内墙、地面、防火涂料主要技术性能、特点、用途及施工工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材料用途及施工工艺(三)教学建议注意通过各指标的比较来讲解,以加强学生的理解。
7、内墙涂料8、内墙涂料三建筑装饰玻璃(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混凝土各骨料的学习掌握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会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掌握砂浆的技术性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混凝土骨料的有关性质,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的应用。
(三)教学建议结合建筑装饰构造第七章,装饰幕墙—玻璃幕墙的组成及材料(四)教学内容熟悉建筑陶瓷的基本知识,掌握外墙面砖、陶瓷锦砖、内墙面砖的特点、用途及施工工艺,训练学生对建筑陶瓷的认识和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建筑陶瓷的施工工艺(三)教学建议结合建筑装饰构造第四章,墙柱面装饰构造—饰面砖类装饰构造(四)教学内容1、陶瓷的原料和基本工艺(1)陶瓷概述(2)陶瓷原料(3)釉(4)陶瓷的表面装饰(三)教学建议结合建筑装饰构造第四章,墙柱面装饰构造—饰面砖类装饰构造---着重讲解大理石干挂的方法及构造,(让学生动手临摹其节点画法)(四)教学内容1、石材基础知识(1)石材的来源与特点(2)装饰石材的一般加工2、大理石(1)天然大理石的主要化学成分(2)天然大理石的特点(3)天然大理石的性能(4)天然大理石的分类(2)石材湿挂安装施工8、结合装饰构造第四章内容,详细讲解其节点详图六装饰浆水泥和砂浆(一)教学目的了解白水泥,彩色水泥的应用,了解装饰砂浆的组成及应用,掌握装饰砂浆的组成及应用,掌握装饰砂浆的种类和饰面特点,掌握拉毛抹灰和斩假石的施工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拉毛抹灰和斩假石的施工方法(三)教学建议七墙面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一)教学目的了解墙面装饰材料的特性,掌握几种常用的墙面装饰材料(涂料,内饰面砖,饰面板,壁纸)。
(完整版)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完整版)装饰材料与施⼯⼯艺教学⼤纲装饰材料与施⼯⼯艺课程教学⼤纲课程编号:A0703061总学时:48理论学时:28实验(上机)学时:20学分:3适⽤专业:环境设计先修课程:室内设计原理、AutoCAD、建筑⼯程制图⼀、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装饰材料与施⼯⼯艺》是研究建筑⽤材料性能的⼀门科学。
其任务是使初学者了解常⽤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艺,是室内设计学科的⼀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熟悉建筑装饰材料与施⼯⼯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法;掌握材料的分类和选择,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作⽤和发展趋势及常⽤材料的特征和使⽤⽅法,使学⽣正确地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施⼯⼯艺技术。
在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课程学时分配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1.实验项⽬⼀览表2.教学要求为了使学⽣更全⾯,扎实的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必须深⼊施⼯现场进⾏实践。
本课程实践教学时间为20课时,其中部分是安排将实际⼯程图纸进⾏分析,使学⽣了解施⼯图纸的绘制⽅法及要点。
通过图纸了解⼀些常见⼯艺的施⼯⽅法及常见材料的使⽤部位。
剩余部分时间安排校外装修施⼯现场考察,通过现场参观学习使学⽣可以与施⼯技师⾯对⾯的交流,进⼀步强化所学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第⼀章建筑装饰材料基础知识(共12学时)1.教学内容第⼀部分:装饰材料概述第⼆部分:装饰施⼯⼯艺流程第三部分:装修常见问题答疑2.重点与难点重点: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装饰施⼯⼯艺流程;装饰材料的主要种类。
难点:对装饰施⼯流程有基本的认识,把握住每个施⼯环节的重要环节。
3. 课程教学要求让学⽣知道室内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材料种类。
对装饰施⼯⼯艺流程有清晰的认识,并对于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有基本的了解。
要求学⽣对装饰施⼯的基本环节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第⼆章建筑装饰材料(共12学时)1.教学内容第⼀部分:基层材料第⼀部分:饰⾯材料第三部分:涂层材料2.重点与难点重点:1、陶瓷地砖的主要品种及其应⽤2、地⾯装饰⽯材的主要种类及其应⽤3、装饰⽊地板的主要种类及其应⽤4、装饰地毯的主要种类及其应⽤5、装饰踢脚线的主要种类及其应⽤难点:陶瓷地砖、地⾯装饰⽯材、装饰⽊地板、装饰地毯、装饰踢脚线等装饰材料的选购、施⼯⼯艺及其装修常见问题的解决⽅法。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20132课程名称: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总学时:60 理论学时:30主撰人:一、编写说明(一)课程性质:《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一门关于设计材料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建筑装饰材料是装饰工程的基础及表现者,了解并熟悉装饰材料的基础性能及建筑装饰材料施工相关规范要求,是设计人员必须掌的基础课。
(二)目的和任务:在于配合专业课程学习,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通过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市场装饰材料调查以及施工工艺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装饰材料的基本种类、性质及应用和施工特点,为后续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大纲内容(一)建筑装饰材料基础概述、施工工艺基础1.了解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及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2.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础知识,与在设计中的相关规范要求重点:了解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难点:掌握建筑装饰工程的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二)石材、木材装饰材料概述1.了解建筑装饰石材的分类、性能菜蔬,规格,质量标准以及装饰石材的施工工艺2.了解木材装饰材料的分类及在施工中的施工工艺重点:建筑装饰石材、木材的分类,规格难点:装饰石材、木材的施工工艺(三)陶瓷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1.了解和掌握陶瓷装饰材料的品种分类及特点以及在相关的施工工艺重点:陶瓷装饰材料的品种分类特点难点:陶瓷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四)玻璃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1.了解玻璃装饰材料的分类特点及施工工艺重点:掌握玻璃装饰材料的分类及特点应用难点:玻璃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五)金属、石膏油漆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1.了解金属装饰材料的分类特点及施工工艺2.了解石膏制品装饰材料的的分类特点和施工工艺3.了解油漆材料的特点和施工工艺重点:掌握金属装饰材料的分类特点难点:金属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六)织物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1.织物装饰材料的分类特点和施工工艺重点:掌握织物装饰材料的分类特点难点:学会织物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七)市场调查1.去装饰材料市场做材料调研重点:掌握各种材料的分类特点难点: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三、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孙晓红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6参考书:1.王葆华,田晓,陈汗青,《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0第一版2.郭东兴,张嘉琳,杜崇刚,《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史,2010.6第二版五、考核方式形式与方法根据学生课堂作业及市场调查报告,进行考查评定。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名称(英文):Decoration the Material and Constuctional Craft 课程编号: B18049课程总学时:40 (其中,讲课40,试验,上机,实习,课外学时)课程学分: 课程分类:2必修(必修或选修)开设学期:6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先修课程: 建筑设计、空间设计。
后续课程:室内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和设计的可行性的工艺手段;掌握环境艺术设计须具备的重要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等。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教学重点:1、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和现行技术标准及校验方法;2、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市场价格;3、各种建筑材料的应用。
4、市场调研教学要求:1、掌握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和现行技术标准及校验方法;2、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市场价格;3、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的应用。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环节该课教学主要以市场调研和施工现场观摩为主。
(一)绪论(4学时)]1、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按材料的装饰部位分类1外墙2内墙3地面4顶棚。
2)按材料的材质分类:a无机材料b有机材料c复合材料。
3)按材料的燃烧性分类:a不燃性b难燃性c可燃性d易燃性2、建筑材料的选择:1)材料的外观2)材料的功能性3)材料的经济性(二)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4学时)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1)材料的密度2)材料的孔隙率3)材料的吸声性能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1)材料的强度、比强度2)材料的弹性与塑性3)材料的脆性和韧性4)材料的硬度、耐磨性3、材料的耐久性(三)地面装饰材料(4学时)1、石材地面:1)天然大理石的特点,性能,施工工艺。
2)天然花岗岩的特点和性能,施工工艺。
3)人造石材的特点和性能,施工工艺2、木地板:1)条状木地板的规格,特点,施工工艺2)块状木地板的规格,特点,施工工艺3)复合木地板的规格,特点施工工艺3、陶瓷地面砖的特点和用途,规格,施工工艺4、塑料地板的特点,常用的几种聚氯乙烯塑料地板,塑料地板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施工工艺。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发给朋友看看PostBy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设计、材料、设备及预算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建筑施工管理的基础,对于建筑室内设计的本身以及深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类装饰材料的作用、性能特点、常用规格、质量标准和适用范围;正确而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装饰材料;掌握建筑装饰各项工程施工工艺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掌握建筑装饰材料和机具的正确使用,了解不同档次建筑装饰施工工艺的规律,综合应用设计和装饰材料、装饰构造等相关课程所学内容,能在施工管理中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协调、完善由于设计、材料、工艺施工等不足所造成的问题,能理解建筑装饰施工工艺的操作规程和施工验收规范。
二、课程内容装饰材料:主要介绍目前在装饰工程中使用较多、较新的各类中高档装饰材料的性能特点、常用规格、质量标准和适用范围,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装饰材料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第二节装饰材料的分类和选择要求:了解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材料的关系,建筑装饰材料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作用。
第二章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一节材料的装饰性第二节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第三节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第四节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要求:了解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理解与材料相关的物理、力学知识。
第三章石材装饰材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用天然饰面石材第三节人造饰面石材要求:了解天然石材的特点、形成及技术性能,掌握对装饰石材的鉴别和挑选。
第四章陶瓷装饰材料第二节釉面砖第三节外墙面砖第四节陶瓷地砖第五节陶瓷锦砖第四节建筑琉璃制品要求:了解陶瓷装饰品的分类和原料,掌握常用陶瓷品的主要种类及特点。
第五章玻璃装饰材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建筑玻璃第三节安全玻璃第四节特种玻璃第五节其他玻璃装饰制品要求:了解玻璃的组成、性质与分类,着重掌握各种特种玻璃的特性。
第六章无机胶凝材料第一节石膏及制品第二节石灰第三节水泥要求:掌握石膏的成分和特性,了解石膏装饰品的特点及其运用。
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360592(二)开课对象:09高专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研究建筑用材料性能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是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是室内设计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四)教学目标:在于配合专业课程学习,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内容:重点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掌握材料的检验方法及用途,了解材料的简单施工过程及基本了解材料的保管。
(六)学时数及具体分配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4学分(七)教学方式:理论讲授+上机(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说明1.本课程属于考试课,平时教学周课时为4课时,4课时分为:2节利用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2节为上机时间,通过上机时间熟练掌握并拓展理论课所学之内容。
2. 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展览成绩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过程考评占60分,展览成绩考评占40分。
具体考核要求见下表。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室内设计制图的准备知识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明确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及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要求:本部分以了解为主。
教学内容:1、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按材料的装饰部位分类1外墙2内墙3地面4顶棚(2)按材料的材质分类:1无机材料2有机材料3复合材料(3)按材料的燃烧性分类:1不燃性2难燃性3可燃性4易燃性2、建筑材料的选择:1材料的外观2材料的功能性3材料的经济性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了解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并能计算其指标值,及由指标值判断材料性质。
教学要求:注意通过各指标的比较来讲解,以加强学生的理解。
重点:材料的密度、孔隙率、空隙率等及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材料的强度等力学性质。
难点:吸水性与吸湿性的区别,三大密度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简介
1.绪论
学习本章的意义: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和基本用途。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特点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发展概况。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结构和构造及其与材料基本性质的关系;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掌握土木工程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本章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及其分类;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土木工程材料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土木工程材料的学习方法、要求和规范。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及其对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影响:了解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掌握密度、表观密度及孔隙率,散粒材料的视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的概念;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变形、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磨损、磨耗的概念以及试验结果的条件性;了解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掌握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及抗冻性的概念;掌握材料的孔隙率及孔隙构造对材料抗冻性、抗渗性等性能的影响:了解材料与热有关的概念和性质。
本章重点: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标准与规范。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材
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及抗冻性的概念。
本章难点: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孔隙率及孔隙构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气硬性胶凝材料
学习本章的意义:掌握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了解石灰的生产、熟化与硬化、技术指标及应用;了解石膏、水玻璃和镁质胶凝材料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石骨、石灰、水玻璃及镁质胶凝材料等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性质、技术指标及
使用要点、用途。
本章重点:石灰的生产、熟化与硬化、技术指标及应用。
本章难点: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
3.水泥
学习本章的意义:熟悉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了解其硬化机理,熟练掌握硅酸盐水泥等几种通
用水泥的性能特点和选用;了解特性水泥和专用水泥的主要性能及使用特点。
本章内容:水泥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分类;硅酸盐水泥的概念,了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与水化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以及影响凝结硬化因素;水泥石的组成和结构,主要技术性质,质量要求;环境水对水泥石的侵蚀作用和防止侵蚀的措施;水泥混合材料的分类,常用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的质量要求和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的概念及技术性能上的区别;其它品种水泥及其性质(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和自应力水泥、铝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等);各种水泥的选用。
本章重点:硅酸盐水泥等几种通用水泥的性能特点、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
本章难点:对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的理解。
4.混凝土
学习本章的意义:当前国际上混凝土年产量约30亿m3,我国混凝土的总产量约占全世界的40%,
为12亿廿,是使用量最大的土木工程材料。
混凝土材料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建筑技术的进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建筑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混凝土材料的突破。
混凝土的性能与其配合比密切相关,了解混凝土各种材料组成和所起的作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不同类型混凝土及其应用等,为未来的土木丁•程师获得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混凝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在混凝土材料上获得创新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内容:本章着重介绍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及技术要求、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
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及其质量控制、其他品种混凝土及混凝土的应用。
本章重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概念、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整和易性的措施,流动性指标的选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本概念, 影响混凝十•强度的土要因素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措施;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及抗渗等级、抗冻性及抗冻等级的概念;细骨料细度模数的试验和计算方法;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原则、方法及配合比设计步骤、方法。
本章难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原则、方法及配合比设计步骤、方法;影响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因素及相互联系。
5.建筑砂浆
学习本章的意义:了解建筑砂浆的组成、分类、技术性质及应用。
本章内容:建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质;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C
本章重点和难点: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质。
6.烧结砖
学习本章的意义:了解建筑中常用的烧结砖的种类及应用情况。
本章内容:烧结砖;工业废渣砖;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
本章重点和难点: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的特点及应用。
7.建筑钢材
学习本章的意义:在建筑工程中,金属材料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钢材是最重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主要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本章内容: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压延加工及热处理的概念;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的标准和选用、钢结构用钢材和钢筋混凝上用钢材;钢材的腐蚀机理、腐蚀类型和防止腐蚀的方法。
本章重点: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
本章难点:组成结构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8.建筑塑料
学习本章的意义:建筑塑料与传统土木工程材料相比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水性及耐化学侵蚀性强、抗渗性及防水性好、装饰性好、易加工等许多特点,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
本章内容:塑料、的性质及其应用;
本章重点:塑料的性质。
本章难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9.沥青材料
学习本章的意义:掌握沥青材料的基本祖成、工程性质及测定方法;了解沥青的改性和掺配,了解主要沥青制品及其用途;掌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矿质材料的配合比的设计和配制;了解其于工程中的使用要点。
本章内容:石油沥青的组成、结构,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能及其标准利选用;改性的沥青材料、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和建筑密封材料的种类、特性与应用: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配合比设计方法:其它防水材料及其在水工中的应用O 本章重点:沥青材料的基本组成、工程性质及测定方法。
本章难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0.木材
学习本章的意义:了解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木材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质;木材的干燥、防腐及防火;木材的综合利用。
本章重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对土木工程应用的影响。
本章难点:木材的湿胀干缩性与防腐C
11.其它工程材料
学习本章的意义:了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绝热、吸声及装饰材料。
本章内容:绝热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
本章重点和难点:绝热、吸声及装饰材料的种类、特性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