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蜂》教案

古诗《蜂》教案

古诗《蜂》教案教案标题:古诗《蜂》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蜂》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古诗的朗读和表达技巧。

3. 分析古诗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蜂》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运用适当的语调和语气进行朗读和表达。

教学准备:1. 古诗《蜂》的课文材料。

2. 录音设备或多媒体设备。

3. 课堂展示材料,如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或讨论关于蜜蜂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蜜蜂的兴趣。

2. 准备一段关于蜜蜂的视频或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引发学生对蜜蜂的联想和想象。

二、朗读与理解(15分钟)1. 教师朗读古诗《蜂》,并让学生跟读。

2. 分段解读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如“雄风”、“腾蜂戏蝶”等。

三、朗诵与表达(2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读技巧,包括语调、语气和停顿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互相指导和纠正。

3. 鼓励学生进行情感表达,表演古诗《蜂》中的情景和意境。

四、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蜂》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修辞手法分析,展示给全班。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古诗《蜂》的意境和修辞特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和表达。

2.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古诗或现代诗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情况。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蜂》。

(2)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蜂》的意思,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3)学生能够背诵古诗《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3)通过让学生观看蜜蜂采蜜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蜜蜂的辛勤劳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蜜蜂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蜂》。

(2)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蜂》的意思,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不论”“无限”“尽”等。

(2)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以及诗人借蜜蜂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朗读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讨论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讨论古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法 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蜜蜂采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诗人罗隐。

(2)教师讲解古诗《蜂》的意思。

(3)教师让学生朗读古诗《蜂》。

(4)教师让学生讨论古诗《蜂》的意思。

(5)教师让学生背诵古诗《蜂》。

课堂小结 (1)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

1. 2. 3. 1. 2. 1. 2. 3. 4. 1. 2. 3.布置作业 (1)教师让学生回家后,把古诗《蜂》背诵给家长听。

《蜂》语文教案范文

《蜂》语文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蜂》。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对勤劳、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蜂》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3)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的意境和深层情感的理解。

(2)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复习诗歌的朗读和欣赏方法。

(2)简要介绍诗人罗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蜂》,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评价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四、作业布置:1. 朗读并背诵诗歌《蜂》。

2. 写一篇关于诗歌《蜂》的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诗歌《蜂》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在合作探讨和诗歌欣赏中的表现。

4.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诗歌《蜂》为例,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蜂》的朗读和背诵情况,以及对其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古诗《蜂》,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蜜蜂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3、帮助学生学习诗歌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中蜜蜂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感受诗人通过描写蜜蜂所表达的情感。

2、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能够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特别的“朋友”,它小小的身体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总是忙碌地飞来飞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甜蜜。

你们猜猜它是谁?对啦,就是蜜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蜜蜂的古诗——《蜂》。

2、初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互相纠正读音。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理解诗意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歌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如“不论”“无限”“占”等。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4、体会情感思考:诗人笔下的蜜蜂是怎样的形象?引导学生体会蜜蜂的辛勤和无私。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蜜蜂对人类的贡献。

探讨:诗人通过写蜜蜂,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5、写作手法介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来借物喻人。

6、拓展延伸展示一些描写蜜蜂的现代文,让学生对比阅读,感受不同文体的特点。

布置作业:让学生模仿《蜂》,写一首借物喻人的小诗。

7、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勤劳的蜜蜂,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它们的赞美。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蜜蜂一样勤劳、无私,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我小时候观察蜜蜂的一次有趣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跟着爸爸妈妈去乡下的奶奶家。

奶奶家有一个大大的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我在花园里玩耍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古诗诵读蜂鄂教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古诗诵读蜂鄂教版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朗读作业:学生需在家中朗读古诗《蜂》至少三遍,注意正确的节奏、韵律和停顿,家长可协助录音,学生可对比自己的朗读与老师的示范,找出差距并改进。
2.书写作业:将古诗《蜂》的字词、诗句正确书写在作业本上,特别是生僻字词,要求书写工整、美观,每个字词写三遍,以加深记忆。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关注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体验古诗的意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蜂》的字词、句式和意境,特别是对一些生僻字词的掌握。
2.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的不同基础,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启发式教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字词、句式、意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8.课后延伸,拓展学习空间: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社会等环境中继续学习,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古诗。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在本章节的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古典文化的情感。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背诵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蜜蜂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蜜蜂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提问学生对蜜蜂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蜜蜂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讲授新课 (1)介绍诗人罗隐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2)讲解古诗《蜂》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3)分析古诗《蜂》的艺术特色,让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课堂练习 (1)让学生分组朗读古诗《蜂》,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2)让学生分组讨论古诗《蜂》的意思和艺术特色,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和重点。

(3)让学生分组背诵古诗《蜂》,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和效果。

课堂讨论 (1)让学生分组讨论蜜蜂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引导学生思考蜜蜂的精神品质和价值意义。

(2)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3)让学生分组讨论古诗《蜂》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蜜蜂的精神品质和价值意义。

课堂总结 (1)让学生分组总结古诗《蜂》的意思和艺术特色,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引导学生的总结方向和重点。

(2)让学生分组总结蜜蜂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引导学生的总结方向和重点。

(3)让学生分组总结古诗《蜂》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引导学生的总结方向和重点。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蜂》这首古诗,理解诗中描绘的蜂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朗读、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勤劳、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准确流利的朗读和理解《蜂》所表达的意境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体验,体会蜂的勤劳与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古诗《蜂》的背景资料、相关图片或视频材料、生字新词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展示蜜蜂采蜜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蜜蜂的勤劳场景,提问学生对蜜蜂的了解和感受。

引出课题:介绍古诗《蜂》的作者和背景,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解朗读指导: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重音的处理,然后让学生跟读,逐渐达到准确流利的程度。

字词教学:针对诗中的生字新词,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释义,并辅助以课件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意境赏析: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现诗中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哲理感悟: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体验,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三、课堂练习个人思考:让学生独自默读古诗,思考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诗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全班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全班分享,教师给予点评和补充。

四、拓展延伸创意写作:让学生根据对《蜂》的理解,创作一篇与蜜蜂或勤劳奉献相关的短文或诗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跨学科整合:将科学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蜜蜂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蜂》语文教案范文

《蜂》语文教案范文

《蜂》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蜂》。

(2)理解诗歌《蜂》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分析诗人运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的美学价值。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诗歌《蜂》。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3)分析诗人运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诗歌意境的感悟和描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蜂》的文本。

(2)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蜂》。

(2)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与蜜蜂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蜜蜂。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与蜜蜂相关的资料。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蜂》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蜂》,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诗歌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蜂》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人运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2)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中的象征、拟人手法,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中大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蜂》的主题思想、意境和修辞手法。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诗歌《蜂》。

2. 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幅描绘蜜蜂采蜜的绘画作品。

古诗《蜂》教案

古诗《蜂》教案

古诗《蜂》教案古诗《蜂》教案导语:《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作者简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

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

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简介作者(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1、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

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点评: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

2024年古诗《蜂》教案优质7篇

2024年古诗《蜂》教案优质7篇
请看第一首《别董大》
(出示第一首诗 《别董大》)
二、 学习第一首诗《别董大》
1、指生读诗 (2名)
2、从哪个字能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别)
师:谁送谁呢?(高适送董大)
3、介绍两个人物
师:谁能间单介绍两个人物? (生介绍)
4、品读前两句的诗意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是高适送自己的好友董大,那么当时的景色如何呢?诗中是怎样描绘的? (板书 景)
生:(有感情朗读《别董大》)
师:试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好友的愁绪,以激励的语言帮好友去掉阴霾,拨云见日,一扫眼前的凄凉景象,让我们真的感到了友情的力量。
二、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出示〈〈送元二使安西〉〉
1.指名读诗(2名)
2.有了上首诗的基础,你从这首诗的题目中了解到了什么?
3.品读诗意,比较不同之处
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李白,中国伟大的诗人,被后人尊称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终身不得志,在其诗中表达出追求自由和对未来积极向上的精神。
3、岑参(约715~770)边塞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仕宦家庭。早岁孤贫,遍读经史。
“昌黎先生”。杰出的_______。
(二)学习《竹里馆》
1、读:读古诗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学读,指名读
2、解:解诗意
参照课文旁批,理解诗意
译诗: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里。
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
竹林很深,没有人知道,
只有那天晚上的月亮将我相照。
3、悟:悟情感
思考:1、诗人独自生活在这里,他每天都做什么事?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他是个什么人?作者写了哪些景,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传达出诗人怎样的的心境?

《蜂》语文教案范文

《蜂》语文教案范文

《蜂》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蜂》。

(2)理解课文《蜂》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意的表达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蜂》的意象和语言特点,学习诗歌的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

(2)领悟到诗人对蜜蜂的赞美,培养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蜂》。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诗意的表达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蜂》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2)领悟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蜂》的作者罗隐及其文学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蜂”,提问:“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蜂》,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蜂》中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蜜蜂的相关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劳动者,培养尊重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蜂》。

2. 结合课文《蜂》,写一篇关于劳动者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以及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否合理等。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蜂》。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背诵古诗《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通过让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蜜蜂的勤劳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让学生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蜂》。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不论”“无限”“尽”等。

学生能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蜜蜂的勤劳和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的作者、背景、意思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讲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不论”“无限”“尽”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2.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人对蜜蜂的赞美之情。

3. 想象法让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蜜蜂的勤劳和无私奉献精神。

让学生通过想象,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 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古诗中蜜蜂的形象和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讨论古诗对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蜜蜂采蜜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蜜蜂的行为和特点。

提问学生:蜜蜂是一种怎样的昆虫?它有什么特点和精神?引出课题:《蜂》2. 讲授新课介绍古诗的作者罗隐和写作背景。

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字音和节奏。

讲解古诗的意思,重点讲解关键词语,如“不论”“无限”“尽”等。

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让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蜜蜂的勤劳和无私奉献精神。

古诗《蜂》教案(蜂古诗教案)

古诗《蜂》教案(蜂古诗教案)

古诗《蜂》教案(蜂古诗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

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

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1、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

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点评: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

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⑤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⑥赞美蜜蜂。

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

可以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点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此时,学生的心灵迸发出了创作的火花,他们为蜜蜂送上了一首首赞歌,送上了一句句诗句。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

《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蜂》。

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大意。

掌握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蜜蜂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感受诗人借蜜蜂表达的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歌颂,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蜜蜂的辛勤与无私。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蜜蜂采蜜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蜜蜂的工作场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蜜蜂辛苦吗?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辛勤地工作呢?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诗人罗隐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

3、初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

4、理解诗意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重点解释“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中“山尖”“尽被占”等词语的含义。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大意,体会蜜蜂到处采蜜的辛勤。

5、深入探究提问:诗人为什么要写蜜蜂?仅仅是在赞美蜜蜂吗?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诗人借蜜蜂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教师总结:诗人借蜜蜂辛勤劳动却所得甚少,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歌颂了像蜜蜂一样无私奉献的精神。

6、朗读指导让学生带着对古诗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诗人的情感。

7、背诵古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背诵,然后进行抽查。

8、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蜜蜂一样无私奉献的人。

古诗诵读:蜂教学设计

古诗诵读:蜂教学设计
(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简介作者
(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1、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诵读:蜂
总课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过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
(点评: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惋惜,为蜜蜂不知疲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作者简介。
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蜂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蜂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蜂》一、教学目标1.所有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并理解课文;2.能够了解蜂的生活习性,了解蜜蜂对人类的贡献;3.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蜂的生活习性;2.学生通过阅读、讲解、讨论的方式了解蜜蜂对人类的贡献;3.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朗读方法,尤其是语气和情感上的表达;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浆果”“细碎”等生词的含义;2.学生能够理解“黄金”“商品”等意象的含义;3.学生能够掌握语调、情感等朗读技巧,达到生动、自然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蜜蜂的图片,带着学生感受蜜蜂的美丽和神奇。

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蜂》。

2. 阅读及理解课文2.1 首次阅读老师边朗读,边引导学生阅读,注意语速和语调。

2.2 理解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生词或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蜂的家庭生活”“蜂的产品”等内容;•学生和老师一起整理出蜜蜂的工作、生活习性。

3. 朗读及讲解课文3.1 阅读练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老师全程指导,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帮助学生加强语气、情感等朗读技巧。

3.2 课文深度解读•老师让学生去分析课文中的黄金、细碎等意象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作家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素国看每一个形容蜜蜂产品的形容词,及时加强理解。

4. 拓展与提高老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蜜蜂的书籍或资料,扩展学生对蜜蜂的认知。

五、作业布置•学生要求认真朗读课文,着重理解和练习语调和情感;•学生需要再阅读一些与蜜蜂相关的书籍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完成一篇题为“我的好朋友—蜜蜂”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针对此次课堂的教学反思和建议:1.课堂氛围要轻松愉快,营造学习的兴趣;2.课堂要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更好的发挥文章的深度和广度;3.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蜂》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篇二
活动目的:
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知道蜜蜂对人类的奉献,具有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歌曲《蜜蜂做工》、少儿人手一杯蜂蜜、蜂皇浆、蜂窝,蜜蜂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蜜蜂的外形特征。

1.猜谜引出课习题:“一只小小虫,飞到花丛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2.打开蜜蜂课件(图片),发问:
(1)蜜蜂的身体分为哪几局部?(头、胸、腹)
(2)蜜蜂的头上有什么?(眼睛、触角、口器)
(触角就象“天线”一样,它可以闻出花香;口器上有一根针,它用来吸花汁;)
(3)蜜蜂身上有几对翅膀?(两对)
(4)蜜蜂的有几对足?第三对足跟前面两对有什么不一样?(三对足,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篮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长什么?
小结: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局部,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对大眼睛和口器,胸部上有两对翅膀、下面有三对足,蜜蜂全身长着细细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对足上有花粉篮和花粉刷。

二、介绍蜜蜂的作用。

蜜蜂是人类的好朋友吗?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请听故事《勤劳的小蜜蜂》。

(边看课件)
故事后发问:
(1)蜜蜂是怎样采蜜的?
原来蜜蜂是用尖尖的嘴来吸花蜜的。

学学小蜜蜂采花蜜(动作表演)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
蜜蜂用中间两条毛茸茸的腿将花粉刷到后腿上的花粉蓝里。

学学小蜜蜂采花粉(动作表演)。

(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谁?
(4)柳树老爷爷怎么说?(答复后出示蜂蜜和蜂皇浆)
小结:听了故事,小朋友都知道蜜蜂对人类的奉献很大,我们跟着柳树老爷爷把夸奖它的话说一遍。

(5)蜜蜂找到哪里有花,就用跳舞的方式告诉同伴,花离家有点远,就跳8
字舞,花离家比较近,就跳圆圈舞。

原来跳舞是蜜蜂很独特的语言呢!学小蜜蜂跳着舞蹈采蜜、采花粉。

三、介绍蜂窝:
蜜蜂很勤劳,它是自然界神奇的建筑师,它是怎样造房子呢?请看VCD《蜜蜂的家》。

(1)蜜蜂的房子叫什么?
(2)蜂窝是什么形状的?
(3)蜂窝是蜜蜂用什么造的?出示实物蜂窝,解说。

四、互动式发问。

1.对于蜜蜂你还有哪些知识不懂,可以向教师发问。

2.你还知道哪些是昆虫?
五、听音乐《蜜蜂做工》跳舞。

六、品尝蜂蜜(人手一份)。

第二课时
活动目的:
1.通过观赏故事学习古诗,理解古诗含义,并学习有神韵地朗读。

2.初步懂得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果。

活动准备:课件
蜂罗隐
不管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活动过程:
一、观赏故事。

1.师:“今天教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
2.少儿观赏故事。

3.老师简略发问:
1)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
2)小蜜蜂每天都在花丛中忙着干什么?
3)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4)小蝴蝶在干什么?小蝴蝶看到小蜜蜂忙着采蜜,对它说了什么?
5)最后怎么样了呢?
6)你喜爱小蝴蝶吗?为什么?
7)引导少儿汇总出小蜜蜂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丰厚的成果,而小蝴蝶不劳动是没有收获的,应该像小蜜蜂学习。

二、导入古诗。

1.师:“有一首古诗《蜂》也是赞美勤劳的小蜜蜂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赏一下这首古诗《蜂》罗隐不管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师:“你听到了什么?喜爱古诗里的哪一句?”
3.少儿大胆讲述。

4.师:“你知道古诗的意思吗?听教师来解释给你们听!”
5.师解释古诗意思。

无论是在平地上,还是在高山上,哪里有盛开的鲜花,蜜蜂就往哪里飞去。

蜜蜂呀,你采尽百花酿成蜜,是为谁付出了辛苦有为谁取得了甘甜?
6.师:“原来古诗是要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7.少儿尝试朗诵古诗。

篇三
教材剖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奉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

教学目的:
⑴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贡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⑵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⑴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贡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⑵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贡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作者简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⑴谈话导入。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攒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赏。

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柔美的诗。

板书标题:《蜂》,并指读。

(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⑵简介作者
(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⑴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3)、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接讲诗意,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全诗,连接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3)、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
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领会蜜蜂的辛苦。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但凡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不管”、“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③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进一步通过朗诵,揣摩、领会。

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

但末二句的反问“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他人。

(点评:设置问习题情景,通过朗诵、揣摩、品味,不禁为蜜蜂短暂的生命而可惜,为蜜蜂孜孜不倦地辛勤劳作而感动,更为蜜蜂无私贡献的崇高品质而震撼。

在这一环节,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诵领会。

⑤有感情地朗诵,想象情景。

⑥赞美蜜蜂。

教师为同学们搭建一个才艺展示台,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

可以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点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此时,学生的心灵迸发出了创作的火花,他们为蜜蜂送上了一首首赞歌,送上了一句句诗句。

这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的语文实践,富裕很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稳固练习。

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搭档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翱翔、辛勤采蜜的?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

(点评: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

”确实,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是创造的雏形。

课堂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创新的王国,自由驰骋。

通过这样一种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整首诗的内容,而且更好地带学生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


(四)、师小结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奉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

蜜蜂的这些奉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

(集体品读)
三、升华心得
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