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课件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课件
作用
通过浅静脉留置针,可以建立静脉通 道,为病人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营 养支持、液体补充等,同时也可以用 于采血、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操作。
结构组成
针管
用于刺入静脉的细长金属管, 通常由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
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
导管
位于针管内部,用于引导药物 或液体进入静脉的管道,通常 由医用级别的硅胶或聚氨酯材 料制成。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回顾
浅静脉留置针基本概念与原理
01
介绍了浅静脉留置针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疗实践
中的重要意义。
操作技能与安全防护
02
详细讲解了浅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
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策略。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03
结合具体病例,深入探讨了浅静脉留置针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对浅静脉留置针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有望进一步拓展,如在重 症监护、急救医学、家庭护理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THANKS。
固定翼
位于针管两侧,用于固定留置 针在皮肤上的位置,防止其移 动或脱落。
保护套
覆盖在针管和导管外部,用于 保护针头和导管免受污染和损
伤。
工作原理
刺入静脉
固定留置针
将浅静脉留置针的针头刺入病人的浅静脉 中,使导管进入静脉内。
通过固定翼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防止 其移动或脱落。
进行输液或采血
封管与启封
通过导管进行输液或采血等操作,满足病 人的治疗需求。
输液结束后,使用封管液进行封管操作, 以防止血液回流和导管堵塞;下次使用时 再启封导管进行输液等操作。
02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ppt课件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ppt课件

封管液的选择
肝素封管液用量
一般用量为 3m1 - 5m1 成人为 5OU / m1 —125U / ml 新生儿为 0.5U / ml 小于 3 岁儿童用量为 1U / m1—5U / m1 3 岁一 7 岁儿童为 5U / ml 8 岁一 14 岁儿童为 5U / m1 —1 2U / ml
注意事项
3 凡放置留置针的患者应及时巡视,进行床头 交接班,注意观察患者体温有无变化,穿刺点有 无红肿或青紫等现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 异常疼痛及时拔管,拔管后应用干棉签压迫5 分 钟。 4 封管后注意观察管腔内有无回血,若有回血 且量较多者,可用注入生理盐水10 ml,再用肝 素钠稀释液封管,以免管腔阻塞。
LOGO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
静脉输液是重要的给药途径,常用 静脉输液只适合疗程短、静脉状况 良好的病人。而静脉留置针作为一 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近年来在 我国广泛的开展应用,通过长时间 的临床应用观察具有保留时间长、 保护血管等优点,在补液、静脉营 养支持、老年体弱病人的疾病治疗 方面已广泛应用。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特 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 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
1. 操作方法 2. 封管方法 3. 封管液的选择 4. 注意事项
5. 并发症的护理
操作方法
操作前的准备 1 病人的选择 须按时多次静脉注射药物、输液 疗程在2周内且无刺激性药物、外周血管健康的 输液病人。 2 做好宣教工作 病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存在怀 疑或拒绝心理时,护士应向病人耐心讲解留置 针导管软、不易损伤血管、可以避免重复穿刺 等优点,它保证输液时的安全,再配合合理用 药,可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的痛苦,保护病人 的血管。 3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 多根据所穿刺静脉的大小、 显示程度、穿刺部位、患者年龄来选择。

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PPT课件

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PPT课件

问题一:穿刺失败
解决方案:熟练掌握穿刺技巧,选择 合适的血管和留置针型号,提高一次
穿刺成功率。
解决方案:妥善固定留置针,避免过 度活动,加强患者宣教,提高自我保 护意识。
问题三:静脉炎
问题二:留置针脱落
解决方案:定期观察静脉情况,避免 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如出现静脉炎 症状应及时处理。
留置针使用的经验总结与建议
管条件差的患者需要使用较软的导管等。
留置针的使用范围
总结词
留置针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反复输液治疗的患者。
详细描述
留置针的使用范围包括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如肿瘤化疗、胃肠外营养等;需要反复输液治疗的 患者,如严重感染、危重病人等;以及血管条件差、难以穿刺的患者。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少反复穿 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提高护理效率,同时也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
经验总结
留置针的使用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建议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留置针穿刺技术 水平,加强患者宣教,提高患者对留 置针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ppt 课件
• 留置针的基本知识 • 留置针的使用方法 • 留置针的护理要点 • 留置针的并发症及处理 • 留置针的使用案例与经验分享
01
留置针的基本知识
留置针的定义与作用
总结词
留置针是一种在血管内留置的针头,用于输液、输血等治疗。
详细描述
留置针是一种特殊的输液工具,由不锈钢制穿刺针和塑料针座组成,通过穿刺技术将针头插入血管内,然后通过 针座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以便于长期输液或反复输液治疗。留置针的作用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 血管,提高护理效率,同时也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

PART 02 常见并发症
预防:
① 选择柔软材质的留置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② 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 ③ 熟练穿刺技术;充分的血液稀释,减慢输液速度; ④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PART 02 常见并发症
3. 导管堵塞: 血液或药物在静脉导管内形成栓子造成的堵塞。 预防: ① 间断输液或正压冲管; ② 掌握药物配伍禁忌,两种药物之间应冲生理盐水; ③ 定期观察液体输注; ④ 避免导管打折,正确选择穿刺点以及固定护理是基本要素。
置针脱出时立即用手压着针眼的上方并告知护士。 ③ 勿自行调节滴速。 ④ 局部皮肤保持清洁。 ⑤ 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
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⑥ 有注射局部皮肤或全身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⑦ 避免纱布潮湿,如有潮湿及时告知护士。
感谢聆听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2
请自行插入本院图片
PART 01 概念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一天,长者达27天。但具体留置时间一直 存在争议,卫生行政部门,院感及留置针厂家都主张留置时间不应超过 3-5天。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症反应可适 当延长留置时间。
请自行插入本院图片
请自行插入本院图片
PART 01 留置针的基本组成
PART 02 操作流程
请自行插入本院图片
5. 头皮针插入肝素帽
请自行插入本院图片
6. 排气
PART 02 操作流程
7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在穿 刺点上方10~15cm处扎止血带, 以进针点为中心,皮肤常规消 毒,直径为6~8cm,穿刺前检 查好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
请自行插入本院图片

最新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课件

最新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PPT课件

穿刺部位的选择原则
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血管主要分布在 上肢的背侧和内侧面,包括正中静脉、
头静脉、贵要静脉
对于新生儿和儿童可选择的穿刺部位可 以包括头部、颈部和下肢的静脉
由于有发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 成人不应该选择下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
不宜选择的穿刺部位
关节部位 弹性差的静脉 静脉曲张的静脉 反复穿刺的部位 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同侧肢体 已有渗漏、静脉炎、感染及血肿发生的部位
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
7. 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 糖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产 ATP(底物水平磷酸化) 骤。
人类主要依靠粮食中淀粉提供能量。
(2)由非糖物质转化生成糖
饲料以草为主的反刍动物,糖源主要是纤维素, 它不能消化生成糖,而是被瘤胃中的微生物发酵, 分解为乙酸、丙酸、丁酸等低级脂肪酸后被吸收。 淀粉也是消化为低级脂肪酸吸收。然后,在体内由 糖异生作用将低级脂肪酸转变为糖。
另外,象马、兔等种属的动物,这两方式都有
1. 糖的来源
食物中的糖源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消 化特点不同,获得糖的方式不同。
(1)由消化道吸收 (2)由非糖物质转化生成糖
(1)由消化道吸收
象单胃动物食物中的糖源主要是淀粉,唾液中 的α-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麦芽糖和糊 精。但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很短,马上经胃进 入小肠,然后淀粉和糊精在胰α-淀粉酶等酶的作 用下,继续被水解为易被小肠吸收的葡萄糖、果 糖、半乳糖等单糖。由小肠吸收的葡萄糖,首先 进入肝,再由肝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将糖送到各 组织细胞,供全身利用。
拔针的注意事项
•一手固定套管针,另一手由外周至中央水平揭除敷 料
•先拔针后按压法,即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再迅速按 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炎
3 减少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损伤: 输高浓度、大分子溶液的脂肪乳、氨基酸等液体时, 应减慢输液 的滴速, 并给予足够的稀释, 通常与葡萄糖混合输注或使用三通同时输注。对于静脉输血的患 者建议另外建立外周通路, 不使用留置针, 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避免产生化学性静 脉炎, 对血管刺激强的药物应减慢输液速度。
正确的穿刺
•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以进 针点为中心消毒皮肤2次,直径8cm,左右松动留置针,左手 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柄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 回血续进2-3mm后退针芯少许,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 松开止血带,拔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 定在穿刺部位。输液器一端与肝素帽连接,根据患者病情调 节滴速,观察局部有无漏输液是否通畅。
静脉选择------原则
静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及受伤肢体 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 穿刺手部血管比腕部和上臂血管的静脉炎发生率低 桡静脉穿刺时易发生桡神经损伤如使用应尽量靠上
肢体主要浅静脉
行程长、静脉瓣 多的,不做为静 脉治疗的首选;
股静脉置管有较 高的细菌定植率 应避免使用 。
静脉炎
7留置针保留时间:留置针的更换时间尚无统一标准, 美国 输液护理学会留置针保留时间规定为3d , 由于留置针在 血管内来回移动及刺激性药物的影响, 随着留置针时间 的延长, 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 所以即使没有穿刺部位的 异常感觉也不应长时间留置, 但多数学者主张静脉留置 针留置时间以不超过7d 为宜。
3倍) 2.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高凝状态,强碱性环境导致血管内膜粗糙 3.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损伤血壁
静脉血栓
• 措施: 1穿刺时选择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于长期卧床的 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2.对于长期卧床患者置管的肢体,可给予热敷和适当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穿刺时 尽注意保护血管。发现套管内出现血块堵塞,应该采用负压进行抽吸。一旦形成血栓, 应立即拔除套管,抬高患肢,并可适当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促进血液回流,局部 用50%硫酸镁外敷,同时予以溶栓、抗凝、理疗等处理目。
静脉炎
• 8静脉炎的治疗:红外线灯照射疗法, 每日2 次, 每次20~30min。 采用硫酸镁温热敷, 疗效较好, 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收缩 血管物质的反应性而使血管舒张;抬高穿 刺肢体 局部用药如喜疗妥、如意金黄散。
静脉血栓
原因: 1.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置管的肢体活动减少、血液淤滞 (根据报道久病卧床病人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的血栓多
肝素帽
针柄 延长管
针尖 导管
白色隔离塞 小夹子
静脉置针的优点
• 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 • 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
供方便 ; • 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
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 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
密闭式留置针
能在使用过程中, 有效避免血液外溢 而造成血液污染的 整体式留置针。
(直型)
(Y型)
安全式留置针
既防针刺伤又 防血液污染
防逆流留置针
• 防止血液逆流,减 低血液污染的危险, 达到正压封管的效 果
规格
24G 22G 20G 18G
规格型号对照表
头皮针 颜色
流速
应用
5#
19~25ml/min 小儿/脆小血管
注意事项
•8.不宜经留置针输液包括:持续腐蚀性药物治疗、 肠外营养、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等。 •9.静脉留置针不应常规用于采血。 •10.不得在置有留置针的一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 •袖带和止血带。 •11.选择穿刺部位时应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 再 次穿刺点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 •12.输液前抽回血以确认导管是否通畅。
冲管与封管
• 冲管: • 将输液装置中的液体药物血液和血液制品从血管通路装置种移出进入血液。 • 用于评估和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因溶液/药物的不相容而出现沉淀。 • 封管: • 把封管液注入血管通路装置,使血管通路装置在每次使用之间保持通畅,减
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风险。
冲管
• 冲管液: • 1、预冲液 • 2、0.9%生理盐水,不使用静脉溶液容器(如输液袋)作为获得冲管的来源; • 3、当药物与盐水不相溶时,先使用5%的葡萄糖冲管后再用0.9%的生理盐水
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
使用范围
1.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 2.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3.危重的病人 4.手术的病人 5.小儿及老年人 6.躁动不合作的病人
留置针种类
• 开放式留置针 • 密闭式留置针 • 安全型留置针 • 防逆流留置针
开放式留置针
• 提供较大输液量,但不能 完全有效避免血液外溢的 传统的留置针。
冲管; • 4、抗菌盐水。
• 冲管液的量: • 1、最小为导管系统容积的2倍; • 2、外周导管为5mL; • 3、中心导管为10mL; • 4、抗菌盐水不超过30mL/24hr
封管
何时冲管/封管
技术要点
敷料更换频率
已封管留置针的启用
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 步骤:常规消毒肝素帽,用NS10ml冲管(先抽回 血),当遇阻力时,应给予拔管,不能强行冲击, 避免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发生堵塞。冲管通畅后, 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即可。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 1.皮下血肿 • 2.液体渗漏 • 3.导管赌赛 • 4.静脉炎 • 5.静脉血栓 • 6.感染
皮下血肿
原因:1.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 2.技术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置
管针穿过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3.拔针时按压不正确。
措施: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拔针时正确按压。
静脉炎
静脉炎
措施:1 控制微粒混入药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药时针头垂直插入安瓿底部, 可减少玻璃微粒, 同时加药针头不宜过大, 以减少橡胶微粒, 所溶解药物必须完全溶解, 以 减少药物结晶微粒。以上方法均可减少各种微粒进入人体造成的伤害。 2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回流通畅、避开关节、受伤感染的静脉, 便于 穿刺、固定和观察的血管, 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下肢静脉输液易发生静脉炎, 甚至易诱发 静脉血栓形成, 特别是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更加注意。因为此类病人血流慢、血液浓度高, 易引起血栓。
液体渗漏
原因:1.操作不当穿刺过度损伤静脉后壁; 2.导管滑出血管外未及时发现; 3.患者自身如素因贫血、胶体渗透压低; 4.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进入血管内。
措施:护理人员除加强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病人避免 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输液过程加强巡视。
导管堵塞
原因:分管腔内和管腔外,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或导管冲洗不彻底、 管液种类量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以及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7#
33~36ml/min
输液
9#
56~65ml/min
输血
12#
76~105ml/min 手术/急诊
留置针的临床选择
• 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 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 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 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 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浅静脉留置针的 应用与维护
内科一病区 李娜
内容摘要
浅静脉留置针的基础知识
• 定义、分类、应用、基础知识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
• 静脉及针形选择、进针及固定、冲管封管、注意事项
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 皮下血肿、皮下血栓、静脉炎、感染
什么是浅静脉留置针?
•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 钢的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 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齐刺入血管中,当套 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 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措施: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毕要正确封管, 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 度不可过快,缓慢脉冲式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嘱病人 置管肢体不要过度用力避免回血。
静脉炎
原因:1.血管选择不当 2.无菌操作不严格 3.输注高渗 高浓度 刺激性强药物 4.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 5. 留置针选则不合适
更换透明敷料
•时间: 2~3天 (有特殊随时更换) •要点 : 更换敷料时,对穿刺部位要严格 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 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
拔针的注意事项
•一手固定套管针,另一手由外周至中央水平揭 除敷料; •洁尔碘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周围皮肤; •先拔针后按压法,即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再迅 速按压,按压时应沿血管纵行按压,时间为5分 钟。
注意事项
•1.观察滴速,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立即重新 消毒,更换敷贴 •2.更换透明贴膜后,记录当时穿刺日期并标注。 •3.留置时间一般以3-5d为宜 •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 次。 •5.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6.尽量避免肢体下垂,防血液回流阻塞。 •7.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 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静脉炎
• 6在输入高渗液、刺激性药物后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 左右, 再行肝素盐水 2.5ml 封管, 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肝素液封管可减少局部血栓性静脉炎的形 成, 掌握封管的方法, 普遍采用边推边退的封管方法仍存在弊病, 因肝素帽致密 度极强,退针时容易将针头一下子退出留置针外, 退针的均匀速度很难掌握, 易 造成负压封管, 导致凝血堵管。而只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 可避免负压封管, 先在延长管根部夹闭小开关, 再拔出针头, 可保持管内正压, 不容易导致回血。如果封管速度太快, 使血管内部压力突然增大, 血管壁通透 性增加, 可导致局部血管炎性病变, 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