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身边的物品课件
第2课身边的物品
而后面教材又展示了不同的物品,有水果、蔬菜、陶罐、球类等。就是充分展示学生身边最接近,最有感触的东西。
⑶线的表现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增强静物的体积感,结合范图分析明暗产生的原因,明暗变化的规律,明暗造型在静物表现中的作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评述明暗造型表现静物的方法。
3.实践探索
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明暗造型知识,在线造型静物练习的基础上,按照静物的光源,依据明暗变化的规律,给其上简单明暗(上明暗的工具不限,上明暗的方法不限)。
初中生不同于小学,各感知觉过程充分发展,知觉能力继续提高,对物体形状、体积特征有更强的感受力,对于空间、运动、观察等知觉过程有更好的判断力。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角度表现物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4.评价方式
(1)通过小组互相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
(2)师生共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作业。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结
让学生注意形,了解表达手法多样性,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投入到绘画之中。理解线条的粗细、轻重、产生的质感。注意表达文具用品的前后、空间,讲一些透视关系,造型要素。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
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
《熟悉的物品》课件
第2课
熟悉的物品
静物
当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 象时,我们通常称它为“静物”。
静物画
以这些静物为主的绘画就是静 物画。
思考:
1、画家描绘的对象是什么? 2、这些静物是如何组合的? 3、你最喜欢哪一幅静物画?为什么? 4、画家以什么样的方式记录静物的?
静物摆放的组合方法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 现生活中的物品,只要你用心,你的情感自然会流露 在画中,你的画会更精彩。
构图的基本形式中,三角形构图是静物画中常见的样 式,但不是唯一的样式。
梯 形
三角形
倒三角形
圆 形
多边形
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变化与统一 均衡与和谐
体验练习
确定主题,选择合适的物品, 用线造型加以表现。
要求:构图合理,协调完整,有形式美感。
小结与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重新认识了我们熟悉的物品, 体会了它们的美感,体验了创作的乐趣。
☻根据主题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适的物品 主体物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
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
☻ 物品摆放要有一定的变化 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
疏有密,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具 有美感。
这几幅画中的物 品摆放位置是否合 适?
构图
构图就是一幅画的结构。
指绘画时根据题材、主题思想和形式美 感的要求,把表现的形象适当组织起来,构成 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它对绘画作品的成 败起到决定作用。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2课熟悉的物品
目•课程导入•物品的观察与表现•物品的创意设计•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01课程导入02030104如笔、纸、书等。
如锅、碗、瓢等。
如桌子、椅子、床等。
如毛巾、牙刷、洗发水等。
家居用品学习用品卫生用品厨房用品如桌子、椅子等。
如锅、瓢等。
如牙刷、洗发水瓶等。
提供生活便利,提高生活质量。
烹饪食物,满足饮食需求。
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02物品的观察与表现结构分析了解物品的结构组成,探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细节观察仔细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细节特征,捕捉其独特之处。
使用体验亲自使用物品,感受其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与感受,理解其设计意图。
背景调查了解物品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文化背景,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其意义。
观察方法写实表现抽象表现对比与强调空间与透视表现技巧通过对比和强调手法,突出物品的主要特征,增强视觉冲击力。
运用空间透视原理,表现物品的立体感和远近关系。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真实再现物品的外观和质感。
提炼物品的典型特征,运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块表现其内在精神。
选取典型物品确定主题构思布局创作实践选择具有代表性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作为创作对象。
根据物品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确定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考虑如何安排物品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角度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视觉效果。
在画布上运用观察和表现技巧,逐步完成作品,并不断调整和完善。
01020304创作思路03物品的创意设计设计应具有创新性,打破传统思维,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设计应考虑到人的需求和习惯,使物品更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预期。
设计应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
材质功能色彩形状01020304选择合适的材质,考虑其质感、耐用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物品的功能应满足用户需求,同时考虑功能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物品的形状应符合设计理念,同时考虑生产工艺和使用的便捷性。
色彩的选择应符合设计风格,同时考虑色彩心理学和品牌形象等因素。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二课《熟悉的物品
熟悉的物品
了解: 这些生活中的物品被当做绘画对象时我 们通常称他为静物
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物品摆出 的造型都类似于那些形状?
三角形
倒三角形 圆 形
梯 形
多边 形
构图
构图指绘画时根据题材、主题思想和 形式美感的要求,把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 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它 对绘画作品的成败起到决定作用。
你遇到想不开的问题时,何不换个角度 去想想。。。。。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
作业:
选择身边的物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 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构图,完成一幅 静物素描品,搭配出组合你喜欢的构 图?
想一想
如果用红色,蓝色或其他颜色中的单一 的一种颜色画的一幅画还叫不叫素描?
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 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想一想 同
一 个 物 品 为 什 么 会 出 现 不 同 的 形 态
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使同一个物品表现出
不同的趣味,我们在平时也要这样,当
熟悉的物品-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课件(共24张PPT)
征。
12
静物画表现形式: 线描、素描
14
15
16
17
18
体积感的表现:
» 三面五调:
» 亮部、灰面、暗面、反光、投影
19
物体的结构:
20
结构素描:
21
素 描 作 画 步 骤:
22
素描的画法: 灰度的叠加
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苏少版中学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七年级上册
熟悉的物品
文具
2
水果
3
器具
4
马蒂斯 线描
5
梵高
6
毕加索
7
构图
绘画时把所画对象适当地组织 到画面中来。往往对绘画作品的成 败起到决定作用。
均衡:
三角形构图
饱满
突出主体:
» 素描:单色画,使用单一的工具作画。
表现对象的立体感、光影效果、空间感。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熟悉的物品》课件下载
七年级上册 · 课文
精品教学课件
本课时编写:
苏少版中学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七年级上 册
熟悉的物品
这几幅画中 的物品摆放的位 置是否合适?
构图
构图指绘画时根据题材、主题思想和 形式美感的要求,把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 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它 对绘画作品的成败起到决定作用。
斜线
垂直线
体验尝试
以小组为单位,用纸模或者几件你喜欢 的物品完成一幅静物画的组合。多角度的观 察后,用你喜欢的工具进行构图练习。
作业要求
构图合理,协调完整,有形式美感,用线 造型或明暗表现均可。
探究与思考
古典的、传统的静物画构图方法和 一些现代绘画艺术中的静物画构图方法 是不是有些不一样?
感谢聆听
试一试
1. 选择你们认为最合适的物品,搭配组合。 2. 摆放的物品不要太复杂。
思考
1. 选择的物品是否合适? 2. 摆放的位置是否合适?
童年的记忆
米奇、毛绒玩具这些熟悉的物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 变成我们的童年记忆。
筛匾、玉米、苦瓜、茄子、鸡蛋,散发出浓浓的乡情。
静物的选择和摆放
1. 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物品。 2. 物品摆放要有一定的变化。
静物的选择和摆放
物品在画面中的组合注意了哪些变化?
均衡
大小
理解了视觉审美的一些原则, 我们也就掌握了构图的方法。
看看老师是怎么摆的吧!
试试将原来的静物组合重新调整一下吧!Βιβλιοθήκη 构图的基本形式 三角形构图
构图的基本形式
构图的基本形式中,三角形构图是静 物画中常见的式样,但不是唯一的式样, 你能说出你看到的静物画中还有哪些不同 的式样?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熟悉的物品》(一等奖课件)
碳条,它是素描工具之一。
A.柳条
B.铅丝
C.黏土
D.水泥
(判断题)
1.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多色完成
的画作。
( ×)
2.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
便于表达不同物品的质感和情感。
(√ )
3.在进行静物构图时,要注意物品之间的大与小、前
与后、多与少、聚与散等方面的关系。
(√)Leabharlann 构图的基本形式散点式 (有受边框约束, 自由可向外发展)
1917年 乔安·米罗
思 考——构图形式
1919年 亚历山大·卡诺德
1932年 莫兰迪
思 考——构图形式
1872年 卡米耶·毕沙罗
古代静物画(壁画) 公元1世纪
这几幅画中 的物品摆放的位 置是否合适?
素描
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 一,一般只用单色完成画 作。
【投影】:即投射光照物体之后产生的影子。
作业要求
构图合理,协调完整,有形式美感, 用线造型、明暗三大面表现均可。
1.画出轮廓 2.完善形体 3.表现三大调、五调子 4.处理细节
1.生活中的(A )被当做绘画时,我们通常称它为
“静物”。
A.物品
B.动物
C.人物
D.景物
2.将( A )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经适当的燃烧即制成
凡·高 钢笔静物
毕加索 铅笔静物
明暗变化——三大面
首先,让我们分析理解【黑、白、灰】的明暗关系。
关键性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光。有光,才会有明 暗关系。如果没有光就谈不上明暗关系了,只有一片漆 黑。
【白】:离光最近的一面
【灰】:离光仅次于白面
【黑】:照不到光的一面
第二课 熟悉的物品 课件-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欣赏与发现
外形简洁 质的粗糙 纹饰原始
1.外形、质的、纹饰有什么不同? 2.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生 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器物也更加 多姿多彩
瓷器餐具(现代)
物品的变化表明了社会的发展 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物品也更 加丰富多彩。当回望这些生活的 物品时,我们会看到人类科技、 文化、艺术发展的足迹。静物画 便是对这些物品的描绘。我们把 画在画中的物品叫静物。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感悟静物画的艺术魅力。
逼真、有立体感 色彩丰富 画面有些厚重
法国·夏尔丹《堆满野草莓的柳条篮子》
线面结合 对比强烈 节奏轻松、欢快
西班牙·毕加索 《瓶花》
线条疏密有变化 饱满、圆润 画面比较欢快
法国·马蒂斯 《静物》
欣赏熟悉物品之美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
尝试与交流
4、深入刻画时要加强体积感的塑造,同时 要做到明暗过渡自然,避免失去圆球体表面 的光滑感。
?
步骤
实践与创作
选择身边熟悉的作 品进行创作
学生作业中……
In the students' homework
投影 反光
五调子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
受光面(明)
亮面(高光) 灰面(中间调子)
明暗交界线 背光面(暗) 反光
投影
明暗交界线 反光
投影
1、借助于正方形,确定好圆球体的直径 在画面中的比例,在正方形的轮廓范围内 画出圆球体。
2、找到圆球体的明暗交界线,铺大 体明暗面。
3、明暗交界线向球体上背光部 分过渡形成的球体暗面,向亮面 过渡部分形成的中间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