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物理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岩心分析及储层特征评价方法
岩⼼分析及储层特征评价⽅法岩⼼分析及储层特征评价⽅法岩⼼分析是认识油⽓层地质特征的必要⼿段,油⽓层的敏感性评价、损害机理的研究、油⽓层损害的综合诊断、保护油⽓层技术⽅案的设计都必须建⽴在岩⼼分析的基础之上。
所以,岩⼼分析是保护油⽓层技术系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油⽓层技术这⼀系统⼯程的起始点。
第⼀节岩⼼分析概述⼀、岩⼼分析的⽬的意义1.岩⼼分析的⽬的(1)全⾯认识油⽓层的岩⽯物理性质及岩⽯中敏感性矿物的类型、产状、含量及分布特点;(2)确定油⽓层潜在损害类型、程度及原因;(3)为各项作业中保护油⽓层⼯程⽅案设计提供依据和建议。
2.岩⼼分析的意义保护油⽓层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油⽓层地质研究是保护油⽓技术的基础⼯作,⽽岩⼼分析在油⽓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作⽤。
油⽓层地质研究的⽬的是,准确地认识油⽓层的初始状态及钻开油⽓层后油⽓层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即油⽓层潜在损害类型及程度。
其内容包括六个⽅⾯:(1)矿物性质,特别是敏感性矿物的类型、产状和含量;(2)渗流多孔介质的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裂隙发育程度、孔隙及喉道的⼤⼩、形态、分布和连通性;(3)岩⽯表⾯性质,如⽐表⾯、润湿性等;(4)地层流体性质,包括油、⽓、⽔组成,⾼压物性、析蜡点、凝固点、原油酸值等;(5)油⽓层所处环境,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6)矿物、渗流介质、地层流体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可能的损害趋势和后果。
其中,矿物性质及渗流多孔介质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岩⼼分析获得,从⽽体现了岩⼼分析在油⽓地质研究中的核⼼作⽤。
图2-1说明了六项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最终应指明潜在油⽓层损害因素、预测敏感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施⼯建议。
还应指出,室内敏感性评价和⼯作液筛选使⽤的岩⼼数量有限,不可能全部考虑油⽓层物性及敏感性矿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情况,岩⼼分析则能够确定某⼀块实验岩样在整个油⽓层中的代表性,进⽽可通过为数不多的实验结果,建⽴油⽓层敏感性的整体轮廓,指导保护油⽓层⼯作液的研制和优选。
属性分析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储层预测中应用
属性分析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摘要: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发育多类型岩性圈闭,因其多物源多期次砂体相互叠置,储层不易预测。
本文从地震属性入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特征,利用属性分析技术,选取合适的地震属性,预测储层。
主要针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两个地区三个储层的沉积特征,通过层位属性、剖面属性和数据体属性等三种不同提取方式的属性技术分析,结合地质资料,预测储层在平面及空间的展布特征,为合理部署井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陡坡带;储层;属性分析技术;层位属性;剖面属性;数据体属性泌阳凹陷是一个以“小而肥”而著称的新生代富含油气的小型断陷,位于河南省南部唐河县与泌阳县之间,属南襄盆地中的一个次级凹陷。
根据凹陷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和现今构造格局,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带:南部陡坡带、中部深凹带和北部斜坡带。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受南部和东部断裂的影响,不仅局部构造最发育、最复杂,沉积也最丰富、沉积作用最复杂,发育多类型岩性圈闭。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勘探开发对象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已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向精确的构造解释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和监测等范畴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地震属性技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1]。
1地震属性技术概述地震属性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已成为油藏地球物理的核心部分,在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之间起着桥梁作用[2]。
地震属性是指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统计学特征。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可以概括为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蔽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换成与岩性、物性或油层参数相关的,可以为地质解释或油藏工程直接服务的信息,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地震资料潜力,提高地震资料在储层预测、表征和监测方面能力的一项技术[3]。
储层物性和充填在其中的流体性质的空间变化,造成地震反射速度、振幅、频率等的相应变化。
这些变化是用地震属性来预测储层的主要依据。
【物理】岩石物理模型
【关键字】物理岩石物理模型综述岩石是由固体的岩石骨架和流动的孔隙流体组成的多相体,其速度的影响因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各因素对速度的影响不是单一的,是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也表明利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储层特征预测和流体识别是切实可行的,岩石的弹性表现为多相体的等效弹性,可以概括为4个分量:基质模量,干岩骨架模量,孔隙流体模量,和环境因素(包括压力温度声波频率等),岩石物理理论模型旨在建立这些模量之间相互的理论关系,它在通过一定的假设条件把实际的岩石理想化,通过内在的物理学原理建立通用的关系。
有些模型假设岩石中的孔隙和颗粒是层状排列的,有些模型认为岩石是由颗粒和某种单一几何形状的孔隙组成的集合体,其中孔隙可以是球体、椭球体或是球形或椭球形的包含体,还有些模型认为岩石颗粒是相同的弹性球体。
鉴于以上不同的实际岩石理想化过程,我们将岩石物理模型分为四类:层状模型、球形孔隙模型、包含体模型和接触模型。
1 层状模型①V oigt-reuss-hill(V-R-H)模量模型在已知组成岩石介质各相的相对含量以及弹性模量的情况下,分别利用同应变状态同应力状态估算岩石介质有效弹性模量的vogit上限reuss下限,利用两者的算术平均计算岩石的有效弹性模量,这种平均并没有任何理论的基础和物理含义,该模型比较适合于计算矿物成分的有效体积模量及可能的最大上下限,不适于求取岩石的总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气饱和岩石的情况。
②Hashin-shtrikman模量模型在已知岩石矿物和孔隙流体的弹性模量及孔隙度的情况下,Hashin-shtrikman模型能精确地计算出多孔流体饱和岩石模量的取值范围,其上下限的分离程度取决于组成矿物弹性性质的差异(均为固体矿物颗粒时,上下限分离很小;如有流体存在时,则上下限分离较大)。
③wood模量模型wood模量模型首先利用reuss下限计算混合物平均体积模量,再利用其与密度的比值估算速度,该模型比较适用于计算孔隙混合流体的有效有效体积模量,或者浅海堆积物的有效体积模量(浅海堆积物基本为悬浮状态)。
基于岩石物理和地震建模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在西伯利亚东区的成功应用
场 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 以, 隙度为 7 即骨架组 所 孔 %, 分 为 9%的地层形成地震波场时 ,3 3 9 %的地震信号 传播 信息反映 了岩石 骨架 的性 质 ,%则反 映了孔 7 隙、 孔洞 的性质。这也说 明了在储层 中实际受地震 信号属性影响的变化范围只有 5 一7 % %。
在 碳 酸 盐岩 储 层 预测 中 , 于 地震 波 场 微 妙影 对 响 的检 测是 地震一 地 质建模 的主要任 务 。为成 功解 决 这 个 问题 , 要 详 细研 究 岩石 样 本 结构 及 孔 洞空 需 间、 定量 确定 矿物 成分 、 价储层 及确 定其 有效 厚度 评
2 岩 , 是在碳酸盐储 层 中利用地震 属性变化进行储 层预测 的物理基 础和条件。 这
关键 词 : 岩石物理模 型; 地质一 声学模型 ; 地震一 地 质模 型 ; 酸盐油气 藏 碳
模型, 利用现代地球物理技术对测井资料、 岩心测试
1 简介
Y 组 段 为位 于 西 伯 利亚 台地 下 寒 武 系 的碳 酸 B
程 : 灰岩 及 白云岩 的侵 蚀 和溶解 。 石
隙, 而在这一过程 中受矿化地层水 的作用形成的盐 类矿物质沉淀 , 完全或部分封堵吼道导致孔隙变差 ,
一
在碳酸盐岩层 中, 区别是否为储层 的标准通常 使得储层变为非储层 , 这些细微 的变化需要在地震 是孔 隙度下限值 : 当岩石孔隙度小于下 限值 时为非 地质建模 中进行检测。 储层 ; 反之则为储层 。而储层与非储层之间的孔隙 本次研究所需的岩石物理信息包含在 中子测井 度差异非常小 , 通常不到一个百分点。例如 , 西伯利 亚东区储层孔 隙度平均下 限值为 6 孔隙度为 5 %, % 的地层仍为非储层 , 而当孔隙度值达到7 %时便成为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致密油储集层脆性指数预测——以柴达木盆地跃灰101井区为例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致密油储集层脆性指数预测——以柴达木盆地跃灰101井区为例张平; 夏晓敏; 崔涵; 陈园园; 王文卓【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9(040)005【总页数】9页(P615-623)【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致密油; 脆性指数; 岩石物理实验; 杨氏模量【作者】张平; 夏晓敏; 崔涵; 陈园园; 王文卓【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致密油、页岩油等已经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的新热点,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有效开发,在油气储量和产量中所占比例也逐年提高。
在柴达木盆地近年来的油气勘探中,通过开展致密油地质条件研究,发现了具有致密油特征的油气藏[1],但是致密油甜点预测关键技术相对缺乏,难以有效支撑勘探井位目标优选及潜力区带评价。
储集层可压裂性是致密油储集层改造方案设计及优化的重要依据,其中岩石的脆性被认为是表征压裂难易程度的关键参数[2]。
岩石脆性指数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如压裂)下容易破碎的性质,在致密储集层体积压裂中,岩石脆性指数越高,岩石越容易产生剪切破裂形成人造裂缝,由此改善储集层的渗流能力[3-4],提高工业开采价值。
岩石脆性指数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岩石力学实验法[5-7]、脆性矿物含量法[8-9]及弹性参数法[10-12],岩石力学实验法需要开展大量的岩石实验分析,实验成本较高,而其主要为岩心分析结果,无法对目的层脆性连续性做出评价;脆性矿物含量法对不同矿物脆性的界定缺乏明确标准,针对不同岩性组合和不同矿物组成,通常基于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或经验统计,缺乏理论依据;弹性参数法早期主要依据Barnett页岩勘探开发统计分析[13],认为高杨氏模量和低泊松比的页岩脆性更强,但是致密油藏体积压裂主要利用静态脆性指数,动、静态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研究区特点建立。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储层速度计算
Kqua 37GPa, Kcla 25GPa, Kw 2.73GPa, Ko 1.72GPa,
Vcla 0
POR=0 POR=0.05 POR=0.1 POR=0.15 POR=0.2 POR=0.25 POR=0.3 POR=0.35
0.6
0.8
1.0
α
qua 45GPa
qua 2.65
饱和度 (水、油、气)
7
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理论计算
K sat
Kd
1
Kd Kk
1 K f Kk
2
Kd
K
2 k
(Gassmann方程)
Kd Kk (1 ) p( ) (K-T模型)
孔隙纵横比
Kf
1 Kw
1 Ko
1 Kg
(wood方程)
Kk (KV KR ) / 2
KV Kqua Vqua Kcla Vcla Kclc Vclc (Vogit模型)
矿物含量 (岩性)
R 1 / (Vqua / qua Vcla / cla Vclc / clc ) (Reuss模型)
9
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理论计算
6000
随着泥质含量的增
5500
加纵波速度逐渐降低
5000
4500
VP/m/s
4000
3500
随着孔隙度的增加
3000
纵波速度快速降低
2500
2000
SW 1
POR=0 POR=0.05 POR=0.1 POR=0.15 POR=0.2 POR=0.25 POR=0.3 POR=0.35
0.0
0.2
0.4
0.6
0.8
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是利用岩石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采集和分析地质数据,构建出地下岩石体积的模型。
它是地质勘探、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在地质勘探领域,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可以提供有关地下岩石体积和结构的信息,帮助勘探人员了解地下岩石的性质,并指导勘探和开发工作的进行。
通过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岩石的孔隙度、渗透性、密度等特征,从而评估地下储集层的质量和可开发性。
此外,岩石物理体积模型还可以帮助识别地下岩石的类型和层序关系,为油气或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资源开发领域,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可以帮助预测矿体或油气储集层的分布和大小,优化资源勘探和开发方案,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获取和分析地质数据,我们可以建立起地下岩石体积的三维模型,进而计算出储层的体积、厚度和含油气或矿产的量。
这些信息对于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岩石物理体积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地下岩石的强度、稳定性和裂隙等特征,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例如,在岩体工程中,通过建立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可以评估岩石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制定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综上所述,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在地质勘探、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构建地下岩石体积的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特征,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如下: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首先概述岩石物理体积模型的研究领域和重要性,说明该模型对于岩石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勘探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地球物理与优质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在复杂岩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测井、地震和地质在复杂储层研究中的综合应用和预测技术)汇报内容一、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二、研究技术的主要进展和实例分析二三、储层预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发地质研究的核心问题:储层的预测与研究又是其中的关键,•基于岩石地球物理响应的开发测井和波动在弹性介质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开发地震勘探,是储层综合研究的两大主要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开发地震勘探是储层综合研究的两大主要手段。
开发测井特点:多信息、极高的纵向分辨率高精度测井地震勘探特点:纵向分辨率低,制约点!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地震技术具有空间覆盖面广,数据量大的特点,是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手地震技术具有空间覆盖面广数据量大的特点是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早期的地震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地下油气藏的构造,随着三维地震和各种提高地震分辨率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把地震引入到解决油田开发问题的油藏描述和动态监测中.出现了开发地震(Development Geophysics)或储层地震(Reservoir Geophysics)新技术.它们在方法原理上与以往的地震勘探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所谓开发地震就是在勘探地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针对油藏的观测方法和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地质,测井和各种测试和动态资料,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对油藏特征进行横向预测和完整描述。
地震反演、储层特征重构与特征反演、地震属性分析与烃类检测、相干体分析、定量地震相分析、地震综合解释与可视化、井间地震、VSP、时间延迟地震、多波地震及分辨率足够高的地面三维地震等缺点是,纵向分辨率低,这是储层预测和描述中的主要制约点。
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储层预测研究中具有指导作用,储层预测和表征已经远远不是在储层预测研究中具有指导作用储层预测和表征已经远远不是以单一的地质研究来解决问题,而是由一般的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综合表征的方向发展与测井地质解释、地震地层学紧密结合,可更有效地发挥储层沉积学的作用。
岩石物理模型
岩石物理模型综述岩石是由固体的岩石骨架和流动的孔隙流体组成的多相体,其速度的影响因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各因素对速度的影响不是单一的,是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也表明利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储层特征预测和流体识别是切实可行的,岩石的弹性表现为多相体的等效弹性,可以概括为4个分量:基质模量,干岩骨架模量,孔隙流体模量,和环境因素(包括压力温度声波频率等),岩石物理理论模型旨在建立这些模量之间相互的理论关系,它在通过一定的假设条件把实际的岩石理想化,通过内在的物理学原理建立通用的关系。
有些模型假设岩石中的孔隙和颗粒是层状排列的,有些模型认为岩石是由颗粒和某种单一几何形状的孔隙组成的集合体,其中孔隙可以是球体、椭球体或是球形或椭球形的包含体,还有些模型认为岩石颗粒是相同的弹性球体。
鉴于以上不同的实际岩石理想化过程,我们将岩石物理模型分为四类:层状模型、球形孔隙模型、包含体模型和接触模型。
1 层状模型①V oigt-reuss-hill(V-R-H)模量模型在已知组成岩石介质各相的相对含量以及弹性模量的情况下,分别利用同应变状态同应力状态估算岩石介质有效弹性模量的vogit上限reuss下限,利用两者的算术平均计算岩石的有效弹性模量,这种平均并没有任何理论的基础和物理含义,该模型比较适合于计算矿物成分的有效体积模量及可能的最大上下限,不适于求取岩石的总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气饱和岩石的情况。
②Hashin-shtrikman模量模型在已知岩石矿物和孔隙流体的弹性模量及孔隙度的情况下,Hashin-shtrikman模型能精确地计算出多孔流体饱和岩石模量的取值范围,其上下限的分离程度取决于组成矿物弹性性质的差异(均为固体矿物颗粒时,上下限分离很小;如有流体存在时,则上下限分离较大)。
③wood模量模型wood模量模型首先利用reuss下限计算混合物平均体积模量,再利用其与密度的比值估算速度,该模型比较适用于计算孔隙混合流体的有效有效体积模量,或者浅海沉积物的有效体积模量(浅海沉积物基本为悬浮状态)。
断层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在东濮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断层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在东濮油藏评价中的应用断层封闭性研究是油气勘探开发各阶段对圈闭评价、油气保存、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
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及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建立弹性参数与泥质含量的对应关系,利用地震反演约束泥质含量的空间展布,应用泥岩涂抹及烃柱高度法定量分析断层封堵性,该方法在东濮地区油藏滚动评价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证实方法切实可行。
标签:断层封堵性;定量分析;封堵机理1引言东濮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十分发育。
断层在油气成藏中,即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也可作为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遮挡面,这主要取决于它的形成机制与特征。
因此,要确定一个局部构造中的断层在三维空间中能否构成圈闭,油气能否聚集成藏,是油气勘探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2 主要的封堵模式及定量评价方法2.1主要封堵模式断层封堵模式是断层在形成过程中或形成以后,由于构造、沉积、成岩等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对地层流体的封堵机制。
建立了岩性配置封堵模式、时间配置封堵模式、主应力封堵模式、泥岩塑性流动封堵模式及排替压差封堵模式5种(表1-1)主要封堵类型。
在东濮凹陷乃至整个渤海湾含油气盆地内的各个沉积凹陷中,不同级别、不同期次的同生断层发育广泛,加上陆相沉积的砂泥岩互层,从而为泥岩涂抹封堵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这种封堵类型在我国东部油区比较普遍。
2.2侧向封堵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断层侧向封堵的决定性因素为排替压差,当储层与非渗透性储层对置,断层充填物的排替压力大于储层的排替压力,产生并置封堵;储层与储层直接对接时,当储层的排替压力大于断层充填物排替压力时,断层开启产生过断层泄露,反之封堵油气。
目前断层侧向封堵定量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排替压力法、泥岩涂抹法、烃柱高度法,排替压力发主要适合岩心数据较多,已建立岩性-埋深-排替压力压力关系图版地区;泥岩涂抹法主要适用于预测井的邻近地区,已确定断面岩层分布及其泥质含量;烃柱高度法主要适用于主要受断层因素控制地区,已油气藏的高度,SGR值的计算。
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在西湖凹陷低孔渗储层“甜点”预测中的应用
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在西湖凹陷低孔渗储层“甜点”预测中的应用秦德文;姜勇;侯志强;程超;孙永壮;胡伟【摘要】西湖凹陷目的层埋藏深,储层具有低孔渗特征,但局部发育物性相对好且含气的“甜点”储层,为有效刻画“甜点”储层的展布区域、优选勘探目标,开展了“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的研究.通过岩石物理分析,找到了能够识别甜点储层的弹性敏感参数;研究采用分频迭代反演解决厚储层预测问题的思路,利用反演结果结合地质及岩石物理认识刻画了西湖凹陷C构造“甜点”储层分布范围,指导评价井位的部署.经钻探验证,预测结果得到了证实.【期刊名称】《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年(卷),期】2015(005)006【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西湖凹陷;低孔渗;甜点储层;叠前同步反演【作者】秦德文;姜勇;侯志强;程超;孙永壮;胡伟【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3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3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3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3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3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43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近海重要的富生烃凹陷,目前已在凹陷内发现多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
研究区C构造砂岩储层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目的层埋藏深,受压实作用的影响,致密砂岩储层普遍发育;二是主要目的层发育百米以上的厚储层且非均质性强,局部发育孔渗条件好的甜点储层[1-2]。
由于海上钻井成本高,低孔渗砂岩气藏测试开发难度大,因此,准确刻画甜点储层的分布范围、在致密储层中找到物性较好、含气饱和度高的有利储层实施钻探,是成功勘探的关键。
与叠后反演相比,叠前同步反演利用叠前地震道集中不同偏移距的振幅信息,计算相关的弹性参数,进而来预测储层分布并分析储层的性质。
裂缝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作者简介:季玉新,高级工程师,1967年生;1988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石油物探专业;长期从事物探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工作,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地址:(100083)北京市学院路31号。
电话:(010)82312643。
E 2mail :jiyx @裂缝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季玉新(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处理解释中心) 季玉新.裂缝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天然气工业,2007,27(增刊A ):4202423. 摘 要 裂缝性油气藏有着巨大的勘探潜力,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了不少裂缝性的油气藏,且都有高产井发现。
裂缝性储层,各向异性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
为此,在研究和开发这些先进的裂缝预测技术的基础上,选择了两个典型裂缝性油藏为研究区,根据研究区的裂缝储层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技术,预测了目的层的裂缝方位和分布密度,圈出了目标储层的最有利区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将来裂缝性储层的勘探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应用思路,将会带来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题词 裂缝方位 构造应力 方位角 地震勘探 反演一、裂缝储层的特点及技术思路 地壳中所有大小不同的断裂,可以广义地归结到裂缝的概念,包括伴有岩层位移的宏观裂缝,如巨大的断裂,逆掩断层和小型断裂(一般正断层和逆断层),以及地层没有明显位移的岩石小裂缝(微裂缝)。
地层中裂缝发育与否的信息,无非从岩石力学特征、应力应变特征、地震测井等观测数据中表现出来,根据目前的技术现状和目标区的储层裂缝特征,利用综合裂缝储层预测技术来进行裂缝储层的预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新老探区往往首先具有大量翔实而准确的构造信息资料,从地质力学的角度入手,研究地质构造运动过程和对裂缝形成的作用,对于油田在裂缝性油藏尤其是构造裂缝为主的油区来说,这将是最快速、直接和有效的技术。
然后,从含有丰富地下地质信息的地震资料研究入手,在进行岩石物理特征分析和正演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的优势,得到裂缝储层的地震属性特征,用高质量地震资料做好多方位角地震信息处理,用研究的多方位地震定量计算目的层的裂缝方位和分布密度,圈出目标储层的最有利区域。
建筑设计文章分频带叠前反演在厚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文章分频带叠前反演在厚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实际工作中发现百米以上的厚储层存在预测不稳定的问题,反演结果显示随着厚度增加厚层预测结果变成两个层,而且厚度预测也不准确。
由于厚层信息主要来源于地震低频,要反演好厚层,就得充分利用低频信息。
因此提出了分频带叠前反演方法,通过分两步反演充分利用了低频信息,很好的刻划出了厚层的展布特征。
[关键词]建筑设计文章,厚储层,分频带叠前反演,低频分量,储层预测1引言地震资料是带限的,缺少低频和高频信息,这就决定了地震资料无法很好的反映出厚层和薄层信息。
在基于Jason的稀疏脉冲反演中,通过测井约束建立低频模型来补偿低频信息的常规反演方法无法很好的识别厚储层,这是因为稀疏脉冲反演是基于地震的反演,受地震资料的影响特别大,是在地震主频控制下得到的反演结果,地震资料有效频带中的相对高频和相对低频的潜力没有充分利用[1]。
因此考虑到地震低频对厚储层影响的重要性,提出了分频带进行叠前反演,进而解决厚储层预测问题的思路 [2][3]。
2技术路线分频带解决厚储层预测问题的思路为:(1)首先对地震资料做分频处理,重点得到其低频分量;(2)运用地震资料低频分量参与第一轮反演,得到第一轮反演结果;(3)这一结果一方面可以刻划出厚储层的分布趋势,另一方面做为初始模型运用原始地震参与反演,得到第二轮反演结果,即分频带反演结果,从而提高储层预测效果。
3实际资料应用某实验工区发育百米以上的厚储层,经岩石物理分析发现砂泥岩阻抗叠置严重,因此只能采用叠前反演,图1a为常规jason叠前反演得到结果,通过与测井曲线比较,H1层厚层出现了分叉现象一个层变成了两个层,刻划不稳定,此外H2层厚度预测也不准确,与测井曲线Gr曲线比较厚度偏薄。
针对以上问题了采用了分频带反演的思路,图1b为运用20hz以下地震低频参与反演得到的反演结果,与常规反演结果比较很好得刻划出了H1、H2层的分布特征,厚度预测也较准确。
浅谈物探新技术在石油勘察中的应用
浅谈物探新技术在石油勘察中的应用摘要:石油是我国交通运输、航天等领域的能源来源,其藏量、开发情况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虽然,我国石油无关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随着石油勘探条件的日益复杂化,对我国物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石油物探新技术类型及主要应用方式,以期为我国事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石油物探;新技术;碳酸盐岩我国非常规石油矿藏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具有油气和成藏类类型、低孔、低渗等特点,当前,针对非常规类油气矿藏主要依靠于常规的物探技术手段,但由于非常服油气岩石特性和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导致石油物探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新时期石油勘探要求。
随着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一些具有针对性、高效性的物探技术得到初步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限于篇幅,本文重点分析了几种新技术,并就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油气矿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石油物探新技术研究方向当前,石油物探技术主要集中于碳酸盐盐和致密砂岩、储层及流体地球物理技术和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识别新方法三个方面。
1.1 碳酸盐岩、致密性砂岩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在石油物探技术中,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技术主要是对岩石物理性状进行分析,以此研究地震岩石与石油矿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地震岩石性状、定量分析和风险评估等途径,能够提高地震岩性识别、储层勘探和流体状态预测的准确性。
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业已成为常规石油物探研究的新方向。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该技术方面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复杂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尚存在诸多问题有待紧急。
1.2 储层与流体地球识别技术储层与流体地球识别技术通过对油气储层性质特征参数的研究,以此预测油气空间分布和储量数据,对油气开采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作用。
我国油气分布广泛,储量丰富,但由于储层结构复杂、厚度过薄、岩性物质非均匀性和横向运动等问题,油气储层空间分布分散,对油气储层预测及流体地球识别技术要求较高。
地震叠前储层预测方法
作者简介:王大兴,1963年生,高级工程师,在站博士后;中国石油长庆油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及资料处理解释工作。
地址:(710021)陕西省西安市长庆兴隆园小区。
电话:(029)865961627。
E -mail:wdx1_cq@petrochin QQ:748773665地震叠前储层预测方法王大兴1,2于波2张盟勃2王娟2,3王永刚2(1.西安交通大学 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3.中国地质大学)王大兴等.地震叠前储层预测方法.天然气工业,2007,27(增刊A):314-317.摘 要 针对苏格里东部地区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主要为陆相冲积平原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的复杂储层预测的难点,从测井岩石物理学分析入手,开展叠前地震储层预测机理研究,优选叠前地震属性对气层较敏感参数进行交会分析,从而利用地震叠前高品质的道集资料预测有效储层的分布,并为勘探提供了预探井位。
实践证明多种地震叠前属性交会分析是苏里格地区进行含气储层预测的有效方法。
主题词 地震属性 泊松比 弹性阻抗 叠前反演 有效储层苏里格东部地区盒8段储集砂体为冲积平原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浅灰色中 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主砂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宽度一般为10~20km,厚15~30m,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高岭石晶间孔为主,储集物性较好。
钻探证实,该区盒8段砂体分布较稳定,但含气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
盒8段气层平均厚度8.9m,平均孔隙度10.19%、渗透率0.55 10-3 m 2,气层埋深2800~3100m 。
苏里格东部虽然砂体分布较广,但横向变化较快,根据目前的研究及认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相对致密的砂岩中寻找相对高孔渗储层(即有效储层)。
叠前预测技术充分利用了道集资料中所包含识别地层流体和岩性方面的A V O 或弹性阻抗差异的特征,能够有效降低叠后储层预测的多解性,有利于综合判别储层的物性和含气性。
模型正演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为例
第2 期
模 型 正 演 技 术在 碳 酸 盐 岩储 层预 测 中 的应 用
— —
以川 东南 地 区茅 口组 为例
何 军 , 王 奕
( 中国石化江汉油 田分公 司勘探 开发研 究 院, 湖北 潜 江 4 3 2 ) 3 1 4
[ 摘 要] 模型正演的基本原理表明。 在碳酸盐岩储层预 测时做好模型正演工作是十分必要 的。川 东南地 区茅 口组 的实例展示 了模型正演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中的 实际应用效果 , 明模型正演技术对 于减 少碳 酸盐岩储层预测 的 并表
明 显
2 应 用 实例
2 1 基本地质条件 . 川东南天堂坝 一四面 山地 区处 于 四川盆 地 的东南 部, 区内从晚震旦世开始到侏 罗纪, 除缺失晚志留世到石 炭系地层外 , 其余各时代地层发育较 齐全。碳酸盐 岩储 层主要发育在茅 口组和嘉陵江组 。茅 口组储层段岩性 为 浅灰 、 深灰色微 晶生屑灰 岩、 含生 屑粒 屑微 晶灰岩 、 亮晶 生屑灰岩等 。 储层 以“ 缝洞 系统” 的方式存在 。 物性在缝洞 系统 中显著变好 。
顶面反射被衰减的同时 , 口组内部 却形成 了中强 反射 。 茅
涉作用使茅 口组顶 面反射变弱 产生了龙潭组 与下伏茅
口组 的波阻抗差没 有变小, 但茅 口组顶界的波峰及波谷
维普资讯
江
20 0 6年 O 3月
汉
石
油
职
工
大
学
学
报
J un l f i g a erl m Un es yo tf adWok r o ra o Ja h nP t e i ri f a n res n ou v t S f
第 l卷 9
多种属性综合分析在深水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收 稿 日期 : 0 0—0 21 9—1 ; 回 日期 : 0 0—1 —2 6改 21 0 8 作 者 简 介 : 聪 , 程 师 , 9 0年 生 , 0 6年 毕 业 于 成 都 理 工 大 牛 工 18 20
学 信号 处 理 专 业 , 从 事 储 层 预 测 和 油气 检 测方 法 研 究 与 应 用 。 现
体 认 识结 果和 其他 分 析 资 料 , 助 于 精 细 地确 定 勘 有
探 的 目标 和方 向 , 油气 藏 的进 一 步 研 究 和井 位 的 为 部 署 提供 有力 的证 据 。
断 储层 的含 油 气性 。最 后使 用频 谱成 像 技术 来预 测
储 层 的横 向变 化和 厚度 。
牛 聪 等 . 种 属 性 综 合 分 析 在 深 水 储 层 预 测 中 的 应 用 多
・4 ・ 9
化 技 术 一J 画砂 体 外 形 , 过 岩 性 反 演 进 行 岩 性 4刻 通
分 析识 别储 层 与非 储 层 , 用 多 属 性 分 析 进 行 物 性 应 分 析 区分好 坏储 层 , 对 衰减 属 性 分 析 的特 点 来 判 针
气性 和 厚度 。
目标处 特征与 已知井 点处 特征对 比
预测 储层横 向范 围和厚 度
l堡 鱼 l 旦簦
图 1 区 块储 层 预 测 技 术 流 程
2 资料 分 析 及 研 究 思 路
储 层预 测和 油气检 测_ 的 主要 方法 都 是 以基 】 ]
础资 料的分 析入 手 , 有 的常 用 地 震 反演 和地 震 信 现
大, 高频 能量 的衰减 比低 频能量 的衰减快 , 样就 降 这 低 了接收 到 的信 号 的主频 。因此衰 减属性 的分析 可
岩石物理
岩石物理技术在石油应用中的前景摘要:岩石物理学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地热学、环境科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密切相关,是一个高度的交叉的边缘学科。
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而言,岩石物理将地质、地球物理、石油工程三个学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近年来,我国石油勘探的主要目标已经转变为低幅度构造、低孔低渗储集层和裂缝性复杂岩性储集层。
利用岩石物理学结合现有技术在针对低电阻油层和复杂油气藏进行测井识别和油层评价时,能充分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岩石物理学未来在石油工业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岩石物理技术;应用前景;石油一、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国内岩石物理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岩石及流体性质对弹性波传播的影响、对导电率及岩石中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和对渗透率的影响;裂缝对岩石的弹性及孔渗参数的影响;断裂力学的应用等。
在石油行业的储层勘探和开发中,如何准确的找到并划分有效储层是关键。
岩石物理学是储层描述的一个重要工具,因为大多数进行储层描述的技术都是基于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的物理性质能够反映地下岩石和储层的有用信息。
岩石物理学具有可解释性,岩石物理是一门用来研究岩石物理参数和一些相关性质学科,其测量数据可以被解释。
因此,它不仅仅是储层描述的工具,也为所有的地学家提供了物理基础。
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目前,在石油工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储层描述和采收率监测,岩石物理学主要服务有:地震和测井解释、储量估算、提高采收率。
对储层岩石物理特性的完全描述,意味着要确定各个储层、定义有关解释算法的所需岩石物理参数。
对于地学家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方向。
储层描述技术的发展是石油工业中从勘探到开发的一个实质性的转变结果。
人们估计(mark,1995)地震监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会增长到每年二十亿美元。
实际研究中利用岩石物理建模模拟各种岩石弹性参数和储集层参数之间的联系。
近几年的进展包括了Karlsruhe 大学等几家研究机构利用X 射线层析成像技术模拟了部分饱和多孔隙岩石的纵波速度;Curtin 大学采用有限元建模方法进行了非均匀岩石的Gassmann 流体替代研究; Ikon 公司还联合其他研究机构在实验室测定了石炭系灰岩样品人造裂缝的法向柔量和剪切柔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拉梅系数是压缩波系数,与岩石的压缩 性有关,对岩性反映较差,但对高孔隙 度储层反映敏感。
Houston——Beijing
1、碎屑岩储层
泥岩较高密度、较高的拉梅系 数、高泊松比。
粉砂质泥岩较高密度、较高的 拉梅系数、中低泊松比。
一类储层
粉沙质泥岩
干层最高密度、高拉梅系数、 低泊松比。 二类储层较低密度、较低的拉 梅系数、低泊松比。 一类储层最低密度、最低的拉 梅系数、低泊松比。
sh0取值0.48,是在埋藏深度(Z,垂深)0时的粘土
0 0.1 0.2 0.3 0.4 0.5
3000
3500
粘土孔隙度
孔隙度;c是粘土压实作用的因子,是上覆地层压力的 函数,对于特定的地质单元大体上是常数,采用 0.00034472。
粘土孔隙度和埋藏深度示意图
测井曲线的重建假设骨架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是常数,但 考虑流体随深度温度变化,粘土矿物弹性特征随深度变化的 是粘土束缚水含量的变化造成的。
重建密度和纵波时差与实测曲线基 本吻合。
只要组成地层岩性各矿物分量的参 数选取正确,重建的测井曲线更加 合理.
粘土蚀变
Houston——Beijing
5、改善合成记录的质量,实现井震统一
原始合 成记录 重建合 成记录
密度
声波
Houston——Beijing
5、改善合成记录的质量,实现井震统一
●第一测试层 (须二段)
Houston——Beijing
岩石物理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 储层预测遇到的问题
2.
3.
油气层特征分析
测井曲线的重建
•
•
测井曲线的重建
测井曲线重建的作用
4.
弹性参数对储层的识别
• • • 利用泊松比、拉梅系数、密度联合区分岩性和储层 在碳酸盐地层中利用VP/VS区分岩性 利用“刚性”特征区分火成岩储层
Houston——Beijing
油气层特征分析完成工作
• 分析测井资料的电性特征,结合地质录井等资料 确定岩性划分的标准。
• 储层特征参数计算(粘土含量、孔隙度、含水饱 和度等)。
• 确定储层的下线标准。 • 结合试油、试采、生产资料,储层的分类。
• 储层电性特征和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之间的 关系。
Vc
横波通过固相弹性介质的速度是:
Vs
式中 Vc:压缩波速度; K:地层的有效体积弹性模 量; :地层的有效切变弹性模量; :地层的体积 密度;Vs:横波速度。
Houston——Beijing
密度曲线的重建
• 流体部分所占的密度
f
i 1
n
f i fi
• 对于固体部分所占的密度 • 地层的体积密度
• 在冲洗带特性中,包括残余油气等,冲洗带和原状地层的 岩性、物性相比没有变化; • 固体和流体的联系用阿尔奇公式,考虑到粘土矿物等因素 导电机理的复杂性,可以采用其他含水饱和度方程; • 对流体参数的选取与估算考虑温度的影响; • 对于原状地层,矿化度在同一地质单元应该是连续的,而 电阻率是变化的。考虑到测井仪器的不准确性,取纯水层 的参数刻度最合理。
Houston——Beijing
测井曲线的重建
固体模型 固体模型 体积密度 体积密度 体积模型 体积模型 横波速度 横波速度 Vs Vs Vp/Vs 预测 Vp/Vs 预测 纵波速度 纵波速度 Vp Vp
Gassmann Gassmann 方程 方程
流体模型 流体模型
流体替换 流体替换
• 岩石固体部分的弹性模量由Kuster-Toksöz、Voigt、Reuss等模型 确定。
拉梅系数乘密度
冲 过 洗 渡 带 带
原 状 地 层
孔隙度
Houston——Beijing
3、地层弹性特征随深度的变化
1000
1500
如果不考虑粘土基质(矿物)化学性质 的变化,粘土孔隙度在已知埋藏深度采 用Masse(1971)公式估算:
埋藏深度
2000
2500
sh sh 0 e cZ
不论采用实测横波曲线还是经验公式估算横波曲线, 对于利用XuWhite模型计算横波来说只是作为测井曲线重建的质量控制手段, 用以刻度组成地层矿物各分量弹性模量选取的依据。 Houston——Beijing
测井曲线重建实例
Houston——Beijing
测井曲线重建的作用
1. 实现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的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改 善测井属性之间的统计关系。 2. 使测井属性能够反映原状地层的岩石物理特征。
Houston——Beijing
利用井资料进行岩石物理分析
井资料
油气层特征分析
Xu-White模型
岩石物理分析
测井曲线重建
测 井 曲 线 校 正
储 层 电 性 特 征 分 析
储 层 特 征 参 数 计 算
弹性特征参数(Vp、Vs、ρ等)
地震资料
测井属性分析
地震属性分析
油气/储层预测 效果分析
储层预测方案
Houston——Beijing
体积模型
固体包括:石英、长石、方解石、伊利石等矿物;
流体包括油、气和水。
水包括粘土束缚水、自由水和泥浆滤液(其中自由 水可分为束缚水和可动水两种)。
Houston——Beijing
油气层特征参数的计算
• 除了深电阻率曲线外,测井曲线反映的是地层冲洗带的状 况,深电阻率曲线是连接冲洗带和原状地层的唯一曲线;
3. 考虑地层弹性特征随深度的变化。
4. 改善测井曲线的质量。 5. 改善合成记录的质量,井震统一。
Houston——Beijing
1、改善测井属性的统计关系
骨架点
重建声波
符合骨架点、粘土点、水点之间 矿物“三角形”的规律。
水点
粘土点
孔隙度
流体替换
• 实现基于岩石物理分析的测 井曲线标准化。 • 有效的消除由于粘土蚀变造 成的实测曲线失真的影响。
在阻抗难以区分储层的情 况下,既要识别岩性,同 时也要区分渗透性储层。
APEX Solutions, Inc. Houston——Beijing
岩石物理分析
• 油水层特征分析与计算(PetroPhysics):计算储层特征参数,分 析测井电性响应特点与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之间的关系。 • 岩石物理分析(RocPhysics)作为油藏特征与地震属性的桥梁,是 面向地震的井分析技术。 • 借助于岩石物理分析技术,明确岩性与地震属性的关系;明确储层与 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储层含油性与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 • 实现井震的统一,分析弹性参数对储层的分辨能力,使储层研究更具 有针对性。
实测声波
• 测井属性随岩性物性的变化 更具规律性。
粘土蚀变
孔隙度
Houston——Beijing
2、流体替换
由于测井曲线受其径向探测深度的限制,流体的 可动性(浸入)对探测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测井资料反映的是地层冲洗带的响应状态,而地 震反映的是原状地层的响应特征。 • • 通过流体替换使测井属性能够反映原状地层的岩 石物理特征。 明确油气水之间的关系,使油气层的弹性特征更 加明显。
Houston——Beijing
4、改善测井曲线的质量
井眼不规则
密度是贴井壁测量,井眼扩径 或井眼不规则都会导致密度测 井值失真。 声波测井具有井眼补偿作用, 只要扩径不严重受井眼因素影 响较小。
Houston——Beijing
4、改善测井曲线的质量
井眼不规则
粘土吸水膨胀称为蚀变,蚀变的程 度与水基泥浆的浸泡时间等因素有 关;会导致声波和密度测量值失真。
岩石物理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张宗健
阿派斯油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APEX Solutions, Inc.
Houston——Beijing
岩石物理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 储层预测遇到的问题
2.
3.
油气层特征分析
测井曲线的重建
•
•
测井曲线的重建
测井曲线重建的作用
4.
弹性参数对储层的识别
• • • 利用泊松比、拉梅系数、密度联合区分岩性和储层 在碳酸盐地层中利用VP/VS区分岩性 利用“刚性”特征区分火成岩储层
水层
Houston——Beijing
岩石物理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 储层预测遇到的问题
2.
3.
油气层特征分析
测井曲线的重建
•
•
测井曲线的重建
测井曲线重建的作用
4.
弹性参数对储层的识别
• • • 利用泊松比、拉梅系数、密度联合区分岩性和储层 在碳酸盐地层中利用VP/VS区分岩性 利用“刚性”特征区分火成岩储层
s Vi si
i 1
n
f s
式中,fi是流体各分量的体积因子; Vi是固体各分量的体积因子; fi流体 各分量的体积密度; Si固体各分量的体积密度。
Houston——Beijing
横波曲线的估算
缺少横波测井资料,有二种经验公式估算横波曲线,一是采用Han (1986)模式,具体公式如下:
二类储层
干层
泥岩
Houston——Beijing
1、碎屑岩储层
碳酸盐 体积密度 碳酸盐 纵波阻抗 二类储层 一类储层 致密层 泥岩 孔隙度 孔隙度
二类储层
一类储层 致密层
泥岩
碳酸盐
二类储层
一类储层
致密层
泥岩 孔隙度
VP/VS
Houston——Beijing
Houston——Beijing
APEX Soluti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