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
![热工基础(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999bd27bd64783e09122b4c.png)
工程热力学一、简答题1.简要说明热量、功、热力学能的区别与联系。
2.能量方程q u w =∆+和q =v c T ∆ +⎰21pdv 的适用条件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膨胀功、推动功、轴功和技术功四者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请在p-V 图上表示膨胀功和技术功的大小。
4.卡诺循环由哪几个过程的组成?由该循环热效率计算公式可得到哪些结论?说出熵流和熵产的区别。
5.干饱和蒸汽与湿饱和蒸汽的状态参数各有何特点?(包括x, p, t, v, s, h )何谓水蒸汽参数座标图中的一个点、两条线、三个区域和五种状态?并画图表示。
6.“过热水蒸气的温度是否一定很高?未饱和水是否一定很低?为什么?7.蒸汽动力循环若改变其初参数将会使得循环发生变化,试分析当初温提高,初压、终压保持不变时的循环特点,同时绘制水蒸气T-S 图加以分析。
二、计算题1.某理想气体吸收Q 的热量作定压变化。
设该理想气体定容比热v c ,气体常数为 g R =297 J/(kg.K) ,求气体对外作的功及热力学能的改变量。
2.某朗肯循环,新蒸汽是5MPa 、500℃的过热蒸气,进入汽轮机绝热膨胀作功,汽轮机排汽压力为0.005MPa 。
(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水焓kJ/kg 77.137'2=h )1)画出循环的T-S 图;2)求该循环每kg 工质的吸热量、循环净功;3)循环的热效率、汽耗率、热耗率。
传热学一、名词解释温度梯度、导温系数、毕渥数、集中参数法、肋效率、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速度边界层、温度边界层、普朗特数、雷诺数、Nu (努赛尔数)、定性温度(特征温度)、黑体、表面辐射热阻、空间辐射热阻、辐射力、光谱辐射力、有效辐射、发射率、灰体二、简答题1、对于如图所示的两种水平夹层,试分析冷、热表面间热量交换的方式有何不同?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夹层中的流体的导热系数,应采用哪种?2、秋天22℃气温时,人在室内会感到很舒适,而跳入22℃水中时会感到寒冷?试利用传热学知识分析之3、什么是流动边界层?什么是热边界层?它们的厚度之比与什么有关?什么条件下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厚度相等3、试说明Bi 数的物理意义。
热工基础-期末总复习-重点(张学学)
![热工基础-期末总复习-重点(张学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892a2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9.png)
第四章
1.自发过程:不需要任何外界作用而自动进行的过程
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3.热力循环:工质经过一系列的状态变化,重新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全部过程。
分体积定律:理想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组元的分体积之和
理想混合气体的成分:
成分:各组元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数量份额
质量分数:某组元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的比值称为该组元的质量分数。
摩尔分数:某组元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的比值。
体积分数:某组元分体积与混合气体总体积的比值称为该组元的体积分数。
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3.写法上: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设悬念…… 4.修辞上
举例:(1)文章第一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的作用?
作用: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景物描写的衬托铺垫作用)
三:理解句子含义
(一)理解文章重要句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结合背景和语境,注意整体把握,寻找解题的隐含信息。
2.要结合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
3.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等。
4.注意句中重点词语,明确这些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一词多义等。
5.要注意结合文题。
此外,还要注意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来体会其含义。
(二)解答句子含义题的思路:找准两个方向,分三步走。
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意,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
物体吸收热辐射时:辐射能 内热能
(3)热辐射不依靠中间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工基础知识
![热工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5d13e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4.png)
热⼯基础知识热⼯基础知识1、⽔和⽔蒸汽有哪些基本性质?答:⽔和⽔蒸汽的基本物理性质有:⽐重、⽐容、汽化潜热、⽐热、粘度、温度、压⼒、焓、熵等。
⽔的⽐重约等于1(t/m3、kg/dm3、g/cm3)蒸汽⽐容是⽐重的倒数,由压⼒与温度所决定。
⽔的汽化潜热是指在⼀定压⼒或温度的饱和状态下,⽔转变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或者蒸汽转化成⽔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Kg。
⽔的⽐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每升⾼1℃所吸收的热量,单位是KJ/ Kg· ℃,通常取4.18KJ。
⽔蒸汽的⽐热概念与⽔相同,但不是常数,与温度、压⼒有关。
2、热⽔锅炉的出⼒如何表达?答:热⽔锅炉的出⼒有三种表达⽅式,即⼤卡/⼩时(Kcal/h)、吨/⼩时(t/h)、兆⽡(MW)(1)⼤卡/⼩时是公制单位中的表达⽅式,它表⽰热⽔锅炉每⼩时供出的热量。
(2)"吨"或"蒸吨"是借⽤蒸汽锅炉的通俗说法,它表⽰热⽔锅炉每⼩时供出的热量相当于把⼀定质量(通常以吨表⽰)的⽔从20℃加热并全部汽化成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3)兆⽡(MW)是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基本单位为W (1MW=106W)。
正式⽂件中应采⽤这种表达⽅式。
三种表达⽅式换算关系如下:60万⼤卡/⼩时(60×104Kcal/h)≈1蒸吨/⼩时〔1t/h〕≈0.7MW3、什么是热耗指标?如何规定?答:⼀般称单位建筑⾯积的耗热量为热耗指标,简称热指标,单位w/m2,⼀般⽤qn表⽰,上表数据只是近似值,对不同建筑结构,材料、朝向、漏风量和地理位置均有不同,纬度越⾼的地区,热耗指标越⾼。
4、如何确定循环⽔量?如何定蒸汽量、热量和⾯积的关系?答:对于热⽔供热系统,循环⽔流量由下式计算:G=[Q/c(tg-th)]×3600=0.86Q/(tg-th)式中:G - 计算⽔流量,kg/hQ - 热⽤户设计热负荷,Wc - ⽔的⽐热,c=4187J/ kgo℃tg﹑th-设计供回⽔温度,℃⼀般情况下,按每平⽅⽶建筑⾯积2~2.5 kg/h估算。
热工基础复习提纲
![热工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3c1071f524ccbff12184fe.png)
第一章小结1、平衡状态2、状态参数及其性质(掌握压力表与真空度测量的使压力的差值)3、准平衡过程4、可逆过程5、热力过程6、功和热量(过程参数)7、热力循环(重点掌握正向循环的热效率计算)重点:例题1-3,图1-13,公式1-17第二章小结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表明当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储存能系统储存的能量称为储存能,包括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
(1)内部储存能——热力学能(2)外部储存能(3)系统的总储存能(简称总能)系统的总储存能为热力学能、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总和。
3、转移能——功量和热量功量和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其大小与系统的状态无关,而是与传递能量时所经历的具体过程有关。
所以功量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而是与过程特征有关的过程量,称为转移能或迁移能。
4、闭口系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静止的)闭口系时的能量关系式即为闭口系能量方程。
其表达式有以下几种形式,它们的使用条件不同:=∆+Q U W(适用条件:任意工质、任意过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过程只能朝着能量品质不变(可逆过程)或能量品质降低的方向进行。
一切自发过程的能量品质总是降低的,因此可以自发进行,而自发过程的逆过程是能量品质升高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必须有一个能量品质降低的过程作为补偿条件才能进行,总效果是能量品质不变或降低。
6、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及其意义卡诺循环是为方便热力循环分析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实际上无法实现,但是利用卡诺循环分析得到的提高循环经济性的方法却具有普遍实用意义。
卡诺定理提供了两个热源间循环经济性的最高界限,给一切循环确定了一个判断其热、功转换完善程度的基础,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而且利用卡诺定理可判断循环是否可以进行以及是否可逆。
掌握卡诺循环的热效率计算公式:211C T T η=-1:C η<η,则此热机不能实现2:C η>η则此热机可以实现5、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重点理解)重点:例题2-1,图2-11,公式2-28,例题2-4,习题2-2。
热工基础总复习.doc
![热工基础总复习.doc](https://img.taocdn.com/s3/m/f74b9d334028915f814dc267.png)
总复习题型:填空2x9=18分,选择2x12=24分, 简答6x3=18分,计算10x4=40分。
请考试时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第一章基本概念1.热力系统的类型、边界的概念;2.可逆过程与准平衡过程;3.可逆过程功量的计算;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简单应用;2.技术功、膨胀功、轴功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理想气体性质与热力过程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焙;3.理想混合气体:成分、分压力计算;4.定爛过程:初、终态参数间的关系;5.多变过程:多变指数、膨胀功与技术功的关系;6.多变过程分析:在"V图和T-s图上表示某膨胀或压缩过程,并分析该过程q、w、Wt和△"的正负。
1.气缸中装有0.3n?氧气,初态为n=45°C> pi=1.032bar,先在定压条件下对氧气加热,然后再定容冷却到初温45°Co已知氧气的最终压力为0.588bar,气体常数为259.8J/(kg ・K),比定压热容为0.91kJ/(kg-K),试分别求两个过程中加入的热量、热力学能和焙的变化及所作的功。
2.如图所示,气缸壁和活塞均由绝热材料制成,活塞可在气缸中无摩擦地自由移动。
初始时活塞位于气缸中间,4、B两侧各有lkg空气,压力均为0.45MPa, 温度均为900Ko现利用冷却盘管对A侧进行冷却,使4侧压力逐渐降低,求当压力降低到0.3MPa时两侧的体积、冷却水从系统带走的热量。
Q- A B已知空气气体常数为287J/(kg・K), el.4,c v=0.717kJ/(kg-K)o3.空气由°i=2bar, Vi=2m3, g40°C,压缩到/92=10bar, V2=0.5m3,空气的比热容为c v=0.7174kJ/(kg-K),气体常数Rg=287J/(kg・K),求过程的多变指数、压缩功、交换的热量以及爛的变化。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bc6ae67561252d380eb6e39.png)
dh du d u pv du d u RgT du c p cV Rg d T dT dT
cp cV Rg
迈耶公式
12
三、 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 仅是温度的函数 1、 因理想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u uk u T
du cV dT
2、
h h T
h u pv u RgT
dh cp dT
3、利用气体热力性质表计算热量
q u w
q h wt
13
四、理想气体的熵是状态参数
s ds
1
2定Βιβλιοθήκη 热T2 v2 cV ln Rg ln T1 v1 T p c p ln 2 Rg ln 2 T1 p1
Cm混 xiCmi
2.热力学能
3.焓
U混 Ui
u混
U mi ui ( wi ui ) m m
H混 Hi Ui pV i Ui V pi U pV H混
H 混 H i mi hi h混 ( wi hi ) m m m
TH s23
TH
21
注意事项: 1) 2)
c f TH , TL TH , TL
TL 0, TH c 1
即
wnet q1 循环净功小于吸热量,必有放热q2。
c TL c 1 TH
3) 若TL TH ,c 0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4)实际循环不可能实现卡诺循环,原因: a)一切过程不可逆; b)气体实施等温吸热、等温放热困难; c)气体卡诺循环wnet太小,若考虑摩擦,输出净功极微。 5)卡诺循环指明了一切热机提高热效率的方向。
060102热工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060102热工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60f86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d.png)
《热工基础》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平板的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计算式应为()。
A.δ/λB.δ/(kA)C.1/hD.1/(kA)答案:A2.冷冻水管与支架之间垫以木托,是为了防止(),减少能量损失。
A.热辐射B.热扩散C.热传导D.热对流答案:C3.对流传热是以()作为基本计算式。
A.傅立叶定律B.牛顿冷却公式C.普朗克定律D.热路欧姆定律答案:B4.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8×104W/m2B.6×104W/m2C.7×104W/m2D.5×104W/m2答案:D5.在电站锅炉中,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热对流B.热辐射C.导热D.都不是答案:B6.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A.减少导热B.减小对流换热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答案:D7.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A.大于B.小于C.无法比较D.等于答案:D8.热量传递一般有三种不同基本方式,即导热、()和热辐射。
A.传热B.热对流C.对流换热D.反射答案:B9.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发射率应()。
A.大一点好B.小一点好C.大、小都一样D.无法判断答案:B10.下述几种方法中,强化传热的方法是()。
A.夹层抽真空B.增大当量直径C.加肋片D.加遮热板答案:C11.航空发动机技术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飞机的动力心脏,为飞机这个庞大的身躯提供新鲜的血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机翼B.机舱C.发动机答案:C12.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热量或功交换的热力系统是()。
A.开口系统B.闭口系统C.绝热系统D.孤立系统答案:B13.绝热系与外界没有()交换。
A.能量B.热量C.功D.物质答案:B14.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fa7e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0.png)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对于学习热力学的学生来说,热工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热工基础是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我们掌握热学基本概念、热学方程、热力学循环以及热力学系统等基本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复习这门课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复习热学基本概念。
热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量、状态方程、热力学性质等,这些是热力学分析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了解热力学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和表达式,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热力学的其他知识点,如热平衡、热传导和热传递等。
其次,我们需要复习热学方程。
热学方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等。
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热能可以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不会减少。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循环的基础,它描述了能量在热机中的转化和传输。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热力学系统的熵有关,它帮助我们理解系统能量趋向熵增的规律。
复习这些方程可以加深我们对热力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需要复习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如汽轮机、内燃机、制冷机等等。
掌握热力学循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力学中的第二定律,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最后,我们还需要复习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内部组分和能量的交换受到控制的物质系统。
对热力学系统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对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物质内能等概念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的本质,为我们在工程中的设计提供帮助。
小结起来,复习热工基础需要我们掌握热学基本概念、热学方程、热力学循环以及热力学系统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学科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复习。
希望能在复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补上,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工基础复习
![热工基础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a24d349e518964bcf847ccf.png)
一.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1.热力系: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地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割出来,这种人为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热力学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为热力系或系统。
闭口系,开口系2.工质:能量的转换必须通过物质来实现,把用来实现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
3.平衡状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重力场除外),热力系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特点:处于平衡状态的热力系具有均匀一致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可以用确定的温度和压力等物理量来描述。
4.基本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状态参数的值仅取决于给定的状态,状态一定,描述状态的参数也就确定了。
压力、比体积、温度可以直接或容易用仪器测定,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5.状态方程式▪ F (p, T, v)=0 建立了平衡状态下压力、温度、比体积这三个基本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6.热力过程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变化时所经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和。
准平衡(或准静态)过程—由无限势差推动的、一系列平衡态组成的热力过程(由一系列无限接近的平衡态组成的热力过程)。
实际中,将有限势差推动下的实际过程看作是连续平衡状态构成的准平衡过程。
可逆过程——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系统和外界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特征:准平衡过程;不包括诸如摩阻、电阻、磁阻等的耗散效应,不引起任何能量损失。
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不可逆因素。
7.功量——功是系统与外界间在力差的推动下,通过宏观有序运动方式传递的能量。
▪是与过程有关的量,微元过程记作δW,W=∫12 p dV系统对外做功时取正值,而外界对系统作功时取负值。
8.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之间在温差的推动下,通过微观粒子的无序运动的方式传递的能量。
▪过程量,微元过程用δQ 表示▪系统吸热时热量取正值,放热时取负值。
δQ=T.dS,Q =∫12 T dS熵,以符号S表示,熵一状态参数,她的变化来标志有无传热。
热工基础复习题
![热工基础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e161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0.png)
热工基础复习题热工基础是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对于理解和掌握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热工基础的复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学习成果。
1.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
请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2.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述热的自发流动方向。
请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讨论其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3. 熵的概念: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请解释熵的概念,并说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如何变化。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 是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基本方程。
请推导该方程,并解释各变量的含义。
5. 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理想化的热机循环,其效率最高。
请描述卡诺循环的过程,并计算在给定高温和低温下循环的效率。
6.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这三种是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
请分别解释这三种方式,并给出每种方式的一个实际应用实例。
7. 流体静力学:涉及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分布。
请解释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并说明如何计算不同深度下的流体压力。
8. 伯努利方程:描述在理想流体流动中能量守恒的方程。
请推导伯努利方程,并解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9. 雷诺数:是流体力学中描述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无量纲数。
请解释雷诺数的定义,并讨论它如何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
10.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热交换器是工业中常用的设备,用于两种或多种流体之间的热能交换。
请描述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并讨论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
通过这些复习题的学习和解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工基础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在热工基础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热工基础(张学学 第三版)复习知识点
![热工基础(张学学 第三版)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319974964bcf84b9d57bed.png)
式
数间的关系
交换的功量
w /( J / kg) wt /( J / kg)
交换的热 量
q /(J / kg)
定容 v 定数 定压 p 定数 定温 pv 定数
定熵 pvk 定数
v2
v1;
T2 T1
p2 p1
p2
p1
;
T2 T1
v2 v1
T2
T1;
p2 p1
v1 v2
p2 p1
1.理想气体:理想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理想气体分子之间
无作用力;理想气体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
碰撞。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克拉贝龙方程式)
PV mRgT
其中 R 8.314J /(mol K ),
或 PV nRT
RgΒιβλιοθήκη R M3.定容比热与定压比热。
定容比热 cV
wt
1 2
c f
2
gz
ws
当 p2v2 p1v1 时,技术功等于膨胀功。
当忽略工质进出口处宏观动能和宏观位能的变化,技术功就
是轴功;且技术功等于膨胀功与流动功之差。
在工质流动过程中,工质作出的膨胀功除去补偿流动功及宏
观动能和宏观位能的差额即为轴功。
7.可逆过程的技术功:
wt
2
vdp
6.边界: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
7.系统的分类:
(1)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2)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3)绝热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4)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交换和能量(功、热量)
热工基础总复习
![热工基础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20d5e392af90242a895e51d.png)
这种系统只交换热量和一种准静态的容积变化功, 或者说和外界只可能进行热能和机械能交换。 容积变化功
压缩功 膨胀功
12
1-3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和基本状态参数
一、热力学状态和状态参数
热力学状态 —工质在热力学变化过程中的某个瞬间所呈现的宏 观物理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学状态,简称状态。 状态参数 ———用来描述工质所处平衡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状态确定,则状态参数也确定,反之亦然
14
1-4 平衡状态
一、平衡状态
1.定义:如果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 保持不变(状态参数不随时间改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称 为平衡状态。 热平衡: 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的传递,则系统处 于热平衡。 力平衡: 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位移,则系统处于力 平衡。
循环),它使外界得到功。如内燃机、蒸汽轮机、喷气式发 动机等。在p-v图和T-s图上都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的。
工质完成一个循环后,对外作出正的净功(1-2-3-4-1);
输出净功的原因:膨胀过程线的位置高于压缩过程线。28
三、动力循环(正向循环)
要是膨胀过程线高于压缩过程线就需要:在膨胀开始前或
10
1
W 4
m Q
1 开口系
2
1+2 闭口系 1+2+3 绝热闭口系 1+2+3+4 孤立系
3
非孤立系+相关外界 =孤立系
11
4. 简单可压缩系(simple compressible system) 最重要的系统 !
由可压缩物质组成的有限物质系统,系统内无化学反应。 这种系统与外界可逆功交换只有容积变化功(膨胀功或 压缩功)一种形式。
热工基础考点总结
![热工基础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cfe8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0.png)
热工基础考点总结一、热力学基础1. 系统和界面•定义系统的概念,包括孤立系统、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熟悉系统界面的概念,如壁厚、界面温度等。
2. 状态和过程•熟悉系统状态和过程的概念,例如平衡态、非平衡态、准静态过程等。
•了解状态方程的概念和热力学基本方程。
3. 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
•知道内能和焓的概念及其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系。
4. 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形式,包括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原理,并能解释其物理意义。
二、热力学过程1. 等温过程•熟悉等温过程的特点和性质。
•掌握等温过程中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方法。
2. 绝热过程•熟悉绝热过程的特点和性质。
•知道绝热过程中的绝热指数和绝热过程的状态方程。
3. 过程方程•掌握平衡态过程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熟悉绝热过程和等温过程的过程方程表达式。
4. 循环过程•了解热力学中的循环过程,如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等。
•理解循环过程的工作假设和效率计算方法。
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熟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内能、焓、熵的计算方法。
•熟悉理想气体的定容热容、定压热容和绝热指数的计算。
2. 水和水蒸气的热力学性质•了解水和水蒸气的热力学性质,包括饱和蒸汽线和湿度。
•知道水和水蒸气的状态方程、焓、熵的计算方法。
3. 固体和液体的热力学性质•了解固体和液体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热容、热膨胀系数等。
•掌握固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焓、熵的计算方法。
四、热力学第三定律1.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含义•掌握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含义。
•了解绝对零度和熵的基态。
2. 剩余熵和等温线•掌握剩余熵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等温线的性质和特点。
五、热力学势函数1. 焓和熵的性质•掌握焓和熵的概念和性质。
•知道焓和熵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2. 内能和自由能的性质•知道内能和自由能的概念和性质。
•理解内能和自由能的物理意义以及与其他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b0d1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f.png)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热工基础复习资料热工基础是热能与工程热力学的基础学科,它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热工测量学等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在工程领域中,热工基础的理论和知识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热工设备设计和能源管理等方面。
因此,对于学习热工基础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热工基础的复习资料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两个方面。
理论知识部分应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分析方法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定律是理解和应用热工基础的基础,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同时,实例分析部分应包括热工设备的热力学分析、能源转换系统的热力学分析等。
通过实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工基础的知识。
其次,热工基础的复习资料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深度方面,复习资料应包括一些经典的问题和难点。
例如,热力学循环的效率计算、热力学过程的特性分析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例的分析来解决,对于理解和掌握热工基础的知识非常重要。
广度方面,复习资料应涵盖热工基础的各个方面。
例如,热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热力学分析方法的应用、热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等。
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复习,可以全面地掌握热工基础的知识。
此外,热工基础的复习资料还应包括一些实践性的内容。
例如,热工实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热工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等。
通过实践的学习和复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工基础的知识。
同时,实践性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实际的工作和应用。
最后,热工基础的复习资料应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复习资料。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教材、教辅资料或者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学习和复习。
同时,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和实践经验,进行综合性的复习和总结。
总之,热工基础的复习资料对于学习和掌握热工基础的知识非常重要。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工基础的知识。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精品PPT课件
![热工基础期末复习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adb7ef69dc5022aaea00b3.png)
14
六、水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1、水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预热
汽化
过热
t < ts
t = ts
t = ts
t = ts
t >ts
15
第三章 理想气体混合物和湿空气
一、混合气体的分压力定律和分容积定律
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 摩尔分数 各种分数之间的换算
二、混合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
1.比热容
c混 wici c混 xici Cm混xiCmi
们之间的比值是一定的。 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定产生相 应量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时,必出现与之相应量的热。 应用范围:系统、工质、过程
第一定律第一解析式 QUW δQdUδW quw δqduδw 热 功的基本表达式
9
六、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流入系统的能量 – 流出系统的能量 = 系统内部储能增量: ΔECV 考虑到稳流特征: ΔECV=0 m1=m2=m; 及h=u+pv
3、 cp- cV
cpcVdh d T dudud p T vduduRdgTTduRg
cp cV Rg
迈耶公式
12
三、 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 仅是温度的函数 1、 因理想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u u k u T d u c V d T
2、 hupvuRgT
hhT dhcpdT
3、利用气体热力性质表计算热量
Qmh2h1mc2f22c2f21mgz2z1W S
(A)
qh2h11 2cf22cf21 gz2z1 ws
(B)
1)改写式(B)为式(C)
q u w s p 2 v 2 p 1 v 1 1 2 c f 2 2 c f 2 1 g z 2 z 1 (C)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模版)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1089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b.png)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模版)第一篇:热工基础复习资料(模版)热工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压头、温度梯度、黑度、露点、压缩性、膨胀性、粘性、静压强、黑体、温度场、湿含量、辐射能力、有效辐射、灰体、煤的低热值、流速、空气过剩系数角系数流态二、填空:1、()称为液体的粘性。
2、平衡流体中某点静压强的方向()其作用面,其大小与()无关。
3、流体运动的两种状态是()和(),其判别式是(),判别标准是()。
4、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阻力损失有()和()。
5、流体最基本的特性是()。
6、服从()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型流体。
7、按流速和压强等物理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可把流体的运动分为()和()两类。
8、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改变自身容积的特性,称为(),通常用()来表示流体这种性能。
9、()称为流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式为()。
10、牛顿粘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公式中的负号表示()。
11、静压强的国际单位为(),绝对压强与表压强的关系为()。
一封闭容器内盛有空气,测得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5000Pa,则容器内的真空度为()。
12、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流速在管道截面上按()分布,最大流速与平均速度的关系为()。
13、有一变截面的自来水管,已知直径d1=100毫米处的断面平均流速为w1=1米/秒,则直径d2=200毫米处的断面平均流速为(w2=)。
14、气体垂直流动的原则是()。
15、风机采用联合工作方式来增加流量时,若()应采用串联,若()应用并联。
16、叶轮是风机的主要工作部件,起着()的作用。
17、离心风机按叶片的安装角度的大小范围可分为()、()、()三种型式。
18、离心风机应当()闸门启动,因为()。
19、通风管道特性是指()。
20、H-Q曲线上相应于效率最高之点,称为风机或泵的()。
21、离心风机主要由()和()组成。
22、任何一系列几何相似的通风机的比转数都是一个(),并且其大小又综合地反映出该系列的通风机在最高效率点运行时的()、()、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热工基础总复习
![热工基础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436bf3ea32d7375a417801a.png)
2
1
dZ Z 2 Z1
dZ 0
有U,H,S,p,V,T状态参数。 其中p,V,T为基本状态参数,状态参 数之间的方程称为状态方程。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为:pV=RT
三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 当不平衡势无限小时,系统经历的一系 列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准静 态过程。——它是理想化了的实际过程, 是实际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时的一种极 限情况。 • 系统经历一个过程后,如能在过程逆行 时使系统与外界同时回复到原始状态而 不留下任何变化。称为可逆过程。
1
S1 T1
P
2
S2
T 1 T1 2 S2 3 s S1 4
4
T2
3
V
T2
卡诺热机的效率:
W Q2 T2 1 1 Q Q1 T1
(1)效率只与热源温度有关,与工质无 关。 (2) T1 K ,T2 0K 都是不可能的。 (3)T1=T2时,=0。
• 卡诺定理:在相同热源间工作的一 切可逆热机效率相等,一切不可逆 热机效率小于可逆热机效率,与工 质的性质无关。
w
膨胀功 :
2
1
pdv
2
1
p1v1
k
dv 1 ( p1v1 p 2 v 2 ) k k 1 v
R (T1 T2 ) k 1
w 技术功 : t vdp 1
wt k
2
2
pdv kw
1
kR (T1 T2 ) k 1
吸热量 : q Tds 0
六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稳定流动——热力系统内工质的一切参 数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
1 2 q h c gz Wsh 2 h Wt Wt vdp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13c242a6c30c2259019e54.png)
膨胀功( w )是工质体积变化产生的功,是基本功。
推动功( pv )是工质在流动过程中所传递的功。
膨胀功和推动功的代数和为技术功( wt ),它是工程上可以利用的功量。
轴功( ws )是指从机器轴端输出的有用功,它等于技术功与流动工质的动、位能
变化量的代数和,即 wt
1 c2 2
gz ws
解:圆筒壁的稳态导热:
q tw1 tw2 = 400 50 160
1 ln d2
1 ln d2
2 d1 2 0.04 0.1
解得 d2 173.3mm
保温层厚度为 d2 d1 36.65mm 2
10-9 有一个直径为 d=20mm,长度为 l=30mm 的细长金属圆 杆,杆材料的热导率 λ=398W/(m·K);圆杆两端分别与温度
4.焓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焓(H),就是封闭系统中能做功的所有能量,即内能和热能的总和。内能就是宏
观上不体现,但是微观上一个分子或原子的不规则运动,热能则是宏观上的运动
(每个分子共有的)。
焓的物理意义是体系中热力学能再附加上������������这部分能量的一种能量。 练习题:
2-2 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50J,同时热力学能增加了 84J,问此过程
tm
1 2
tw
t
热工基础与应用考试复习资料
![热工基础与应用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ec5fb3c0b4c2e3f572763e1.png)
wt = −∆h = c p (T1 − T2 ) =
κ Rg κ −1
(T1 − T2 ) = κ w
注意:以上两式对可逆绝热(定熵)和不可逆绝热过程都适用,这是由于在 q=0 的条件下,容积功等 于状态参数热力学能的变化量,技术功等于状态参数焓的变化量,而状态参数与过程是否可逆无关。当然, 如果可逆绝热和不可逆绝热过程的初始状态相同,那么它们的终了状态一定不同,实际计算出的 w 和 wt 也不同。所以只是 w 和 wt 的计算表达式相同。 � 对于多变过程,其功量计算公式同定熵过程结构相同,只需将公式中的κ换成 n 即可,即与公式 (3.51)和(3.52)相同,因此,利用绝热过程求出功量计算公式后再用 n 代替κ的方法得到多变过程功量计 算公式,是一种捷径。具体公式在此不再列出。 � 除定容过程外,各种过程的技术功都是容积功的 n 倍,即 wt=nw,因此,只要计算出其中一个, 另一个也就很容易得到。 2 ○ � 热量 对于定容和定压过程,选用以下公式计算热量很方便,即
第一章小结 1、平衡状态 关于平衡状态的定义、实现条件、以及平衡与均匀、平衡与稳定的概念区别已在相应章节中进行了详 细叙述。平衡状态具有确定的状态参数,这是平衡状态的特点。平衡状态概念的提出,使整个系统可用一 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热力分析大为简化,这也是工程热力学只研究系 统平衡状态的原因所在。 2、状态参数及其性质 状态参数是定量描述工质状态的状态量。其性质是状态参数的变化量只取决于给定的初、终状态,与 变化过程的路径无关。如果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又返回初态,其所有状态参数的变化量为零。 在学过第二章之后,可与过程量—功量和热量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对状态量的理解。 3、准平衡过程 准平衡过程将“平衡”与“过程”这一对矛盾统一了起来。 定义:由一系列连续的准平衡态组成的过程称为准平衡过程,又称准静态过程。 实现条件: (1)推动过程进行的势差(压差、温差)无限小; (2)驰豫时间短,即系统从不平衡到平 衡的驰豫时间远小于过程进行所用的时间。这样系统在任意时刻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 特点:系统内外势差足够小,过程进行得足够慢,而热力系恢复平衡的速度很快,所以工程上的大多 数过程都可以作为准平衡过程进行分析。 建立准平衡过程概念的好处:(1) 可以用确定的状态参数描述过程; (2)可以在参数坐标图上用一条 连续曲线表示过程。 4、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概念的提出只是为了描述系统的热力过程,但为了计算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量和热量,就 必须引出可逆过程的概念。 定义:过程能沿原路径逆向进行,并且系统与外界同时返回原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 实现条件:在满足准平衡过程条件下,还要求过程中无任何耗散效应(通过摩擦、电阻、磁阻等使功 变为热的效应) 建立可逆过程概念的好处: (1) 由于可逆过程系统内外的势差无限小,可以认为系统内部的压力、温 度与外界近似相等,因此可以用系统内的参数代替复杂、未知的外界参数,从而简化问题,使实际过程的 计算成为可能,即先把实际过程当作可逆过程进行分析计算,然后再用由实验得出的经验系数加以修正; (2)由于可逆过程是没有任何能量损失的理想过程,因此,它给出了热力设备和装置能量转换的理想极限, 为实际过程的改善指明了方向。 上述概念的引出体现了热力学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热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希望深刻理解这些概 念,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从中学习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简化的方法。 第二章小结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表明当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换时, 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储存能 系统储存的能量称为储存能,包括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 (1)内部储存能——热力学能 它与系统内工质粒子的微观运动和粒子的空间结构有关。应牢牢记住热力学能是状态参数。 在简单可压缩系中,不涉及化学反应、核反应和电磁场作用,可认为工质的热力学能仅包括分子的内 动能和内位能。分子的内动能与工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内动能越大;分子的内位能与工质的 比容有关,比容越大,分子的内位能越小。 理想气体远离液态点,分子间距(比容)较大,分子的内位能忽略不计,其热力学能仅包括分子的内 动能,因此,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2)外部储存能 外部储存能是系统整体相对于外界参考坐标系的宏观能量,包括系统整体作宏观运动时的宏观动能和 相对于外界参考基准点的重力位能。 (3)系统的总储存能(简称总能) 系统的总储存能为热力学能、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总和。 3、转移能——功量和热量 功量和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其大小与系统的状态无关,而是与传递能量时所经历的具体过 程有关。所以功量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而是与过程特征有关的过程量,称为转移能或迁移能。 4、闭口系能量方程
复习题-热工基础知识
![复习题-热工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33fd516650e52ea55189882.png)
热工基础知识1、热工基础: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热机包括: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等2、工质是指:参与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
如:汽轮机是以水蒸汽作为工质的。
3、状态参数是:描述工质在某一给定瞬间的物理特性的各个宏观物理量。
4、基本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体积5、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数值表示称为温标。
热力学中,温度的测量采用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T,单位是开尔文(K)T = t + 273.15 (K)6、压力(p):大量分子对容器壁面频繁撞击的平均结果,以单位面积承受的力的大小来表示。
7、压力的单位:Pa,k Pa,M Pa。
(1 Pa = 1 N/m2)非SI单位:mmHg、mmH2O、kgf/cm2、at等;8、压力的测量:当实际压力(绝对压力)P高于当地大气压P b时,压力测量表的读数为表压力P g;P = P b+ P g ;当实际压力(绝对压力)低于当地大气压时,压力测量表的读数为真空度P v ; P = P b-P v9、比体积(v):单位质量的工质所占有的容积。
单位:m3/kg;密度(ρ):比体积的倒数。
单位容积内工质的质量;10、热力系统:工程热力学中把所要研究的,一定的边界围起来作为研究对象的物质的总和称为热力系统。
外界:热力系统以外的其它物体统称外界。
开口系: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热力系。
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
绝热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热力系。
孤立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无能量交换的热力系。
11、平衡状态: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使经历较长时间,热力系统的宏观特性仍不发生变化,称热力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经典热力学所研究的热力学状态都是平衡状态。
12、热力过程:系统由其初始平衡状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而达到某一新的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热力过程,简称过程。
13、可逆过程:系统完成某一过程之后,若能够沿原路径返回其初始平衡态,且系统和外界均不留下任何宏观的变化痕迹,则称该过程为可逆过程;反之则为不可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工基础》题库一、判断题(每题1 分,共96分):1、表压力和真空度都不能作为状态参数。
(√)2、热力学中,压力、温度和比容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3、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4、可逆过程必定是准静态过程,而准静态过程并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只有可逆过程p-v 图上过程线下的面积表示该过程与外界交换的容积功。
(√)6、若工质吸热,其热力学能一定增加。
(×)7、工质膨胀时必须对工质加热。
(×)8、系统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9、对可逆与不可逆绝热过程,都有w =-△u 和w t =-△h,说明可逆和不可逆绝热过程的功量相等。
(×)10、不管过程是否可逆,开口绝热稳流系统的技术功总是等于初、终态的焓差。
(√)11、没有容积变化的系统一定与外界没有功量交换。
(×)1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一定是常数。
(×)13、气体常数与气体的种类及所处的状态无关。
(×)14、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15、功量可以转换为热量,但热量不可以转换为功量。
(×)16、机械能可以全部转换为热能,而热能绝不可能全部转换为机械能。
(√)17、热效率较高的发动机,循环净功也一定较大。
(×)18、在相同的初终态之间进行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大于可逆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
(×)19、工质完成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的变化大于零。
(×)20、熵减小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21、系统熵增大的过程必为吸热过程。
(×)22、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的技术功是膨胀功的n 倍。
(√)23、理想气体在定熵膨胀过程中,其技术功为膨胀功的κ 倍。
(√)24、绝热过程熵变为零。
(×)25、可逆绝热过程熵变为零。
(√)26、单独能量品质升高的过程是不可能发生的。
(√)27、等量的高温热量与低温热量具有相同的品质。
(×)28、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但非自发过程是可逆过程。
(×)29、熵产是否为零是判断过程是否可逆的判据。
(√)30、因为熵是状态参数,所以熵流和熵产也都是状态参数。
(×)31、熵产是由不可逆因素引起的熵增。
(√)32、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表明:孤立系统内各部分的熵都是增加的。
(×)33、蒸气的压力越大,对应的饱和温度越高。
(√)34、水的汽化潜热在任何情况下都相等。
(×)35、在水蒸气的定压汽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为饱和温度不变,因此其焓也不变。
(×)36、焓变计算公式Δh= c pΔT适用于理想气体和蒸气。
(×)37、在湿蒸气区,定压线与定温线重合。
(√)38、水蒸气的过热度越高,其性质越接近理想气体。
(√)39、可通过等压降温或等温升压的方式将未饱和湿空气变成饱和湿空气。
(√)40、若湿空气的比湿度(含湿量)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其吸湿能力增强。
(√)41、若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其相对湿度降低。
(√)42、气体流经渐缩喷管,其出口截面的压力一定等于背压。
(×)43、气体流经渐缩喷管,其出口截面的流速不可能超过当地音速。
(√)44、渐缩喷管出口截面的压力为临界压力时,其流量等于最大流量。
(√)45、气体流经缩放喷管,其出口截面的压力恒等于背压。
(√)46、气体流经缩放喷管,其流量恒等于最大流量。
(√)47、绝热节流前后焓不变,因此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48、压气机定温压缩过程耗功最小,定熵压缩过程耗功最大。
(√)49、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越大,产气量越少,但单位工质的理论耗功量不变。
(√)50、压气机的压力比越大,容积效率越低。
(√)51、当需要压气机压力比较大时,应采取多级压缩。
(√)52、多级压缩时,最佳分级压力(最佳压力比)是按照耗功最小的原则确定的。
(√)53、增大内燃机的压缩比和定容升压比都有利于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54、增大内燃机的定压预胀比有利于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55、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是为了避免压缩机穴蚀。
(√)56、不同温度的等温线绝不会相交。
(√)57、热流线不一定总与等温线垂直相交。
(×)58、热流密度的方向始终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59、热对流和对流换热描述的是相同的概念。
(×)60、雷诺数表示流体的惯性力和浮升力的比值。
(×)61、雷诺数表示流体的惯性力和粘性力的比值。
(√)62、同样的对流换热现象,也可能有不完全相同的准则式。
(√)63、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0 K,该物体就具有热辐射的能力。
(√)64、在真空中不能进行辐射换热。
(×)65、两物体辐射换热时,只是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放热。
(×)66、两物体的辐射换热量为零,就表示两物体没有辐射换热。
(×)67、辐射换热时,能量的形式会发生变化。
(√)68、黑体的吸收比(率)和反射比(率)都是最大的。
(×)69、一定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最大。
(√)70、辐射表面的温度越高,辐射能量中可见光的份额越大。
(√)71、角系数是一个纯几何参数。
(√)72、辐射表面的温度越高,角系数越大。
(×)73、黑体和灰体的表面热阻均为零。
(×)74、角系数越大,辐射换热的空间热阻越小。
(√)75、在两个辐射换热表面间插入遮热板,原来两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减少。
(√)76、遮热板的表面发射率(黑度)越低,遮热效果越差。
(×)77、对流换热系数h 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表面加肋的方式强化换热。
(√)78、在管道外表面包裹保温层总能起到削弱传热的作用。
(×)79、在管径较小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临界热绝缘直径的问题。
(√)80、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相同、传热系数k、及换热面积都相同的条件下,换热器顺流布置和逆流布置的传热效果相同。
(×)81、导热系数越大,材料导热能力也就越强。
( √ )82、为了减少管道散热,可采用选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作保温材料,同时增加保温层厚度。
( × )83、通过壁面的导热量与平壁两表面的温差成正比,而与热阻成反比。
( √)84、对流换热系数越大,其它条件不变时,对流换热量也增大。
(√ )85、削弱传热的方法常有增加绝热层以减小导热热阻,设法减小设备外表面与空气间总换热系数等。
( × )86、流体通过单层平壁传热时的传热总热阻等于固体壁两侧流体换热热阻之和。
( √ )87、传热系数越大,即传热总热阻越大。
( × )88、功与能是同一个意思,其单位都相同。
( × )89、热量与热能的单位相同,其含义也相同。
( ×)90、热效率是评价循环热功转换效果的主要指标。
( √ )91、一定质量的工质其比容不发生变化,则工质不对外做功,其压力也不会降低。
( ×)92、绝热过程因工质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故工质温度也不会发生变化。
( × )93、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工质从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转化为功。
( × )94、由于状态参数温度下T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所以热量也是状态参数。
( × )95、物体的黑度在数值上等于同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
( √ )96、发电厂高温管道保温减小了导热热阻。
( × )二、选择题(每题3 分,共120 分):1、开口系统是指(D)的热力系统。
A、具有活动边界B、与外界有功量交换C、与外界有热量交换D、与外界有物质交换2、绝热系统是指(C)的热力系统。
A、状态参数不变B、热力学能不变C、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D、与外界没有功量和热量交换3、孤立系统是指(D)的热力系统。
A、与外界无热量交换B、与外界无功量交换C、与外界无质量交换D、与外界无任何相互作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B、稳定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C、平衡状态一定是均匀状态D、平衡状态是不存在内部势差的状态5、系统中工质的真实压力是指(D)。
A、p gB、p bC、p vD、p b+ p g或p b-p v6、在p-v 图上,(B)所包围的面积代表单位质量的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时与外界交换的净功量。
A、任意循环B、可逆循环C、正向循环D、逆向循环7、公式q = c V△T + w 适用于闭口系中(C)。
A、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B、实际气体的任意过程C、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D、任何工质的可逆过程8、气体吸热后热力学能(D)。
A、一定增加B、一定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9、在相同的温度变化区间内,理想气体定容过程焓的变化量与定压过程相比(B)。
A、较大B、大小相等C、较小D、大或小不确定10、对于闭口系,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目中哪一个值无法确定(A)。
A、QB、Q-WC、W(当Q=0 时)D、Q(当W=0 时)11、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该过程所做的膨胀功(B)。
A、W>0B、W=0C、W<0D、无法确定12、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当一部分气体进入真空容器后,余下的气体继续膨胀。
该过程所做的膨胀功(A)。
A、W>0B、W=0C、W<0D、无法确定13、理想气体的(C)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
A、温度与热力学能B、温度与焓C、温度与熵D、热力学能与焓14、如图理想气体的ab和cb过程,下列关系成立的为(A)。
A、∆U ab = ∆U cb ∆S ab > ∆S cbB、∆U ab = ∆U cb ∆S ab < ∆S cbC、∆U ab > ∆U cb ∆S ab = ∆S cbD、∆U ab < ∆U cb ∆S ab = ∆S cb15、在相同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其他可逆循环的热效率(C)卡诺循环的热效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D、小于或等于16、在两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可逆热机,其热效率的高低取决于(D)。
A、热力循环包围的面积大小B、高温热源温度C、低温热源温度D、高温热源及低温热源温度17、如果热机从热源吸热100 kJ,对外做功100 kJ,则(B)。
A、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B、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C、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D、A 和B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系统吸热后总是温度升高B、热量绝不能从低温传向高温C、只要过程的初终态相同,状态参数的变化就相同D、只要过程的初终态相同,过程中交换的功量就相同19、热熵流的计算式dS f=δQ/T适用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