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肺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肺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5862258bd63186bdebbc7b.png)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肺的生理功能
➢ 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
宗气
水谷之气 清气
元气
先天之精
➢肺气的运动推动并调节着一身之气的运行。
肺气的呼吸运动 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精选ppt课件最新
肺主一身之气
“肺者,脏之长也”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肺的生理功能
二、肺为娇脏
①肺为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 相通
②肺叶娇嫩,不耐寒热 ③肺居高位,为华盖而覆盖诸脏,又为百脉之所朝
所以,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或是他脏病变,多易 侵袭或累及于肺而为病,故称之为“娇脏”。
精选ppt课件最新
28
如秋金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 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
又如风寒束表,侵袭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 脉浮等外感表证时,用麻黄、桂枝等辛散解表之药,使肌表 之邪从汗而解。
精选ppt课件最新
37
课后作业(下节问题)
1、背诵: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 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 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 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 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 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肺的生理功能
水饮入胃后,经过胃的消化,其中的精 气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气布散水精 的作用,一部分水液布向全身,一部分水液 上输于肺。肺通过宣发,将津液散于上部和 周身皮毛;通过肃降,把津液输于肾、膀胱 及下部。这样就使水精布散于周身,流注于 五脏经脉,并随着四时气候、五脏阴阳的变 化,作出相应的调节。这就是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排泄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肺
![《中医基础理论》肺](https://img.taocdn.com/s3/m/e34a444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6.png)
《中医基础理论》肺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
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
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
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
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
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
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一)肺的解剖形态1.肺的解剖位置: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膈膜之上,上连气道,喉为门户,覆盖着其他脏腑,是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者,故称“华盖”,为五脏之长。
2.肺的形态结构:肺脏为白色分叶质地疏松含气的器官。
其“虚如蜂窠”,浮”,“熟而复沉”。
故称为清虚之脏。
(二)肺的生理功能1.肺主气: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
“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之气”(《周氏医学丛书·脏腑标本药式》)。
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论》),“肺主一身之气”(《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一呼一吸,与天气相通”(《医原》)。
肺为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天气至清,全凭呼吸为吐纳,其呼吸之枢则以肺为主”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所以说:“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
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
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空格”(《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
橐箭,古代冶炼用以鼓风吹火的装备,犹今之风箱。
橐,外面的箱子;箭,里面的送风管,以此来类比肺的呼吸运动。
总之,“肺为呼吸器官,一吸氧气纳入,一呼碳气吐出,肺予以换气转血,实司人身重要柳,能”(《中国医药汇海·论肺之功用》)。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 -肺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 -肺](https://img.taocdn.com/s3/m/11c277e3f705cc175527092a.png)
肺的生理功能
功能正常
肺主水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痰饮、水肿 小便不利等
肺失宣肃
治疗上:
宣肺化痰法
宣肺利水法—《内经》称之为“开鬼门”, 古人喻之“提壶揭盖”法。
肺的生理功能
三、肺朝百脉
肺朝百脉— 朝,有朝向,聚会之意;百 脉,泛指周身的血脉。肺朝百脉,是指肺与
百脉相通,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
肺的生理功能
功能正常 肺主呼吸之气 功能失常
气道通畅 呼吸均匀 咳喘、气短、胸闷 等异常表现
肺主呼气
呼吸的调节 肾主纳气
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
肺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呼吸运动不仅靠肺来完成,还有赖于 肾的协作。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肾主 纳一呼一纳,一出一入,才能完成呼吸运动。
肺的生理功能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主司一身之气的 生成与运行,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一身之气
的生成和实现调节全身气机的功能。
肺的生理功能
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
水谷之气 宗气 一身之气 元气 清气 先天之精
肺气的运动推动并调节着一身之气的运行。 肺气的呼吸运动 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一、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
表,为抵御外邪的屏障。
肺与皮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
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 皮肤作为屏障以御邪护肺
二、肺开窍于鼻,上系于喉
鼻与喉相通而连于肺,是呼吸的门户。鼻孔
是清气和浊气出入的通道,是肺系最外端,
侵袭或累及于肺而为病,故称之为“娇脏”。
肺的生理特性
中医基础---肺PPT课件
![中医基础---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6ff4e6700abb68a982fb8d.png)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亦。”《灵枢· 脉度篇》
(二)肺在窍为鼻
含义: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 称鼻为肺之窍。
在 窍 为 鼻
肺气和利 生理意义 肺津滋润 外邪袭肺,多从口鼻而入 病理意义 肺脏有病,多反映于鼻 鼻的功能正常
嗅觉灵敏
气道通畅 鼻塞流涕 鼻痒气热 咳喘等
(三)在志为忧 (悲)
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
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 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
(3)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 降布散气和津液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 用。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亦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 通过肺气的下降,使肺能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 气,合成宗气,以资元气,布散津液及水谷精 微濡润脏腑;二是由于肺气的下降,将吸入的 清气和由脾转输而来的津液和水谷精气向下、 向内布散到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及多余水液下 输于肾和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三是肺 气的肃降作用还有助于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 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四是通过肺气向内的运动, 使周身的血液经百脉流经于肺。
行。”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
“经脉流动,必由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 脉之朝会”(《类经》)。
(5)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经肺
呼吸、宣降进行气体交换后输送全身。
功能:助心行血。
主治节: 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 理功能的作用。
功能: 入; ①肺司呼吸,调节气体交换; ②调节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
皮毛汗孔宣肺气——汗孔开合有度,有助于肺的呼吸通利。
“肺主皮毛”《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皮毛者,肺之合”《素问· 咳论》 “肺主一身之皮毛“《素问· 痿论》 “皮毛属肺,肺多孔窍以行气。而皮毛尽是孔窍,所 以宣肺气,使出于皮毛以卫外也。”《中西汇通医经 精义》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主要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8c8b1c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c.png)
(⼀)主⽓,司呼吸 主,即主持、管理之意。
肺主⽓,即指全⾝的⽓均由肺来主持和管理。
肺主⽓包括主呼吸之⽓与主⼀⾝之⽓两个⽅⾯。
肺主⽓,与呼吸功能有关,即肺主呼吸之⽓。
呼吸功能是⼈体重要的⽣理功能之⼀。
⼈体⼀⽣中,都在不断地进⾏着新陈代谢,在物质代谢过程中,⼀⽅⾯要消耗⼤量的清⽓,同时⼜不断地产⽣⼤量的浊⽓,清⽓需不断地进⼊体内,浊⽓需不断地排出体外,都要依靠肺的⽣理功能。
肺既是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是⽓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功能,从⾃然界吸⼊清⽓,⼜把体内的浊⽓排出体外,从⽽保证了新陈代谢的顺利进⾏。
肺主⽓司呼吸功能正常,除了肺本⾝的⽣理功能正常外,还与⽓道的通畅与否有关。
所谓“⽓道”,是指⽓体进出体内外的通道。
包括⽓管、⽀⽓管、咽喉等。
⽓道通畅,也是维持呼吸正常的重要条件。
肺主⼀⾝之⽓,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各脏腑经络之⽓的作⽤。
肺主⼀⾝之⽓这⼀功能主要体现在⽓的⽣成,特别是宗⽓的⽣成⽅⾯。
宗⽓是由脾胃化⽣的⽔⾕精⽓与肺从⾃然界吸⼊的清⽓相结合,积于胸中⽽成。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宗⽓的⽣成。
⽽宗⽓通过⼼脉布散到全⾝也要靠肺⽓的协助。
所以肺通过宗⽓的⽣成与布散,起到主持⼀⾝之⽓的作⽤。
其次,肺主⼀⾝之⽓还体现在对全⾝的⽓机具有调节作⽤。
实际上,肺的⼀呼⼀吸运动,就是全⾝之⽓的升降出⼊运动。
肺主⽓的功能正常,⽓道通畅,呼吸就会正常⾃如。
若肺有了病变,不但影响到呼吸运动,⽽且也会影响到⼀⾝之⽓的⽣理功能。
例如,肺⽓不⾜,则呼吸微弱,⽓短不能接续,语⾳低微。
若肺⽓壅塞,则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
此外,如果影响到宗⽓的⽣成和布散,失去对其它脏腑器官的调节作⽤,则会出现全⾝性的⽓虚表现,如疲倦、乏⼒、⽓短、⾃汗等。
若肺⼀旦丧失呼吸功能,则清⽓不能吸⼊,浊⽓不能排出,宗⽓不能⽣成,⼈的⽣命也随之告终。
(⼆)主宣发与肃降 所谓“宣发”,即宣布、发散之意。
肺主宣发,即肺脏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肺
![中医基础理论-肺](https://img.taocdn.com/s3/m/7db4b83aff00bed5b9f31d8a.png)
主 治 节
意义: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生理
表现
治理调节呼吸,交换清浊之气 随呼吸,调布全身气机司水行,通调津液谢朝百脉,推动调节血行
主要病变:呼吸、水液代谢、气血运行异常,进而影响全身
相应脏腑的功能。
二、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华盖” 居高位,能行水——“水之上源”(黄河之水天上来) 宣发卫气,保护内脏——“五脏六腑之盖”
宣 发
肃 降
含义:指肺气具有向下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 生理作用: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 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 (2)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其他脏 腑以濡润之; (3)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夜生成之 源。 (4)以咳嗽这种保护性反射作用,肃清肺及呼吸道过多的分泌物, 以保持呼吸通畅 。 病理意义:肺失肃降——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
意义:助心行血,是血液循环正常的必要条件。
生理
表现:呼吸调匀,心跳正常。
主要病变: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
所谓“朝百脉”,其本质是肺的宣降运动在血液循环中的体现。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含义:肺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机理:通过治理调节呼吸和气血津液(人体基本物质)而起到治
全身之气生成充足 气的升降出入正常
主要病变:呼吸无力,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征
司呼吸与主气的关系
肺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机能
肺呼吸均匀协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
反之,气旺则肺司呼吸均匀有力
(二)主行水(通调水道)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生理特性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生理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463a1b9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8.png)
1. 肺为五脏之“华盖”,与外界直接相通:肺位于胸腔,居五脏之⾼位,并通过⼝⿐与外界直接相通,可以直接感受外来邪⽓的侵袭,尤其是风寒、温热邪⽓,常直接侵及于肺脏,引起肺卫失宣和肺窍不利等病变,初起可见恶寒发热、咳喘、⿐塞等症,故有“肺多表证”之说。
2. 肺为“娇藏”,不耐寒热:娇,即娇嫩之意。
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不耐寒热,不容异物。
肺主⽪⽑,通过⼝⿐与外界相通,⾃然界寒、热、燥、湿等邪⽓,常易侵犯到肺脏。
考试⼤站收集⼈体内的⽔饮痰湿也常停积于肺,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常影响到肺脏,由于肺体娇嫩,⼜易受侵害,所以不管是外感或者内伤,常可见到肺脏的病证。
3. 肺与秋⽓相应:肺⽓通于秋,在⽣理上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候清肃、空⽓明润相通应。
病理上,秋季⽓候⼲燥,容易伤害肺津,引起⼝⿐⼲燥、⼲咳少痰、痰少⽽粘的肺燥证。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docx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aa1534c9e3143323868938f.png)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肺在志肺在志:以五志分属五,肺在志,若以七情配属五,悲、同属于肺。
悲哀和,属不良性情志刺激,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都致人体病。
只有在度悲情况下,才能成致病因素。
它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
故《素 ? 痛》:“悲气消⋯⋯悲心系急,肺布叶,而上焦不通,不散,气在中,故气消矣。
”由于肺主气,所以悲易于肺。
反之,在肺虚,人体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从而易于生悲的情化。
肺在液涕肺在液涕:涕,鼻腔粘膜分泌的一种粘液,具有鼻的功能,并能防御外邪,有利于肺的呼吸。
故《素 ? 宣明五气篇》:“五化液⋯⋯肺涕。
”在正常情况下,涕液鼻而不外流;在床上察涕的化,常有助于肺病的断。
如寒犯肺,鼻流清涕;考大网站收集犯肺,鼻流黄稠涕;燥邪肺,干而无涕。
肺在体合皮,其在毛肺在体合皮,其在毛:肺与皮毛在生理或病理上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系,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肺精于皮毛:肺气宣,可以把气、水谷精微和津液布到体表,温养肌肤、皮毛。
故《素 ? 五生成篇》:“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肺的生理功能正常,皮肤致密,毫毛光,抗御外邪侵的能力亦;反之,肺气虚,宣气和精于皮毛的功能减弱,表不固,抗御外邪侵之能力低下,即可出多汗或自汗,或皮毛憔悴枯槁等病理表。
正是由于肺与皮毛相合,所以在外邪侵犯皮毛,腠理塞,气郁滞的同,也常可影响及肺,而致肺气不宣;反之,外邪肺,肺气不宣,也同能引起腠理塞,气郁滞等病。
2.皮毛助肺呼吸:在中医学中把汗孔称作“气”,即人体皮表之汗孔,不能排泄由津液所化之汗液,上也随着肺气的宣和降行着体内外的气体交。
所以唐容川在《医精》中指出,皮毛亦有“宣肺气”的作用,并指出:“遍身毛,俱暗随呼吸之气以鼓伏。
” 是肺合皮毛的有力明。
肺在鼻,喉肺之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窍,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与喉皆是呼吸道的重要部分。
肺通过鼻窍与外界直接相通。
鼻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方面:一是通气功能,鼻、喉本身即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其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呼吸的进行。
中基-藏象-肺 ppt课件
![中基-藏象-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783e9d83d049649b665887.png)
③临床意义:
呼吸有力
肺司呼吸正常 宗气旺盛 声音宏亮
脏腑功能 正 常 呼吸无力 肺司呼吸失常 宗气亏虚 语声低微 少气懒言
④肺主一身之气与肺主呼吸之气的 关系: 二者皆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而 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 的呼吸功能,反之,肺主一身之气 的作用又能促进肺的呼吸运动。
2.肺主宣发肃降:
肺朝百脉:指全身血液都通过 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 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输布全身。
《素问 .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 浊气(精华浓厚)归心,淫(输布) 精于 脉,脉气 (脉管流动血) 流经 (经脉) ,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 毛。”
肺主皮,其华在毛
①皮毛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皮肤与毫毛的合称,包括汗孔 在内。 护卫肌体 防御外邪 功能 调节体温 辅助呼吸 参与津液代谢
开阖排泄汗液调节体温
生理:皮肤启闭助肺气宣发助肺呼吸
病理:皮病及肺。邪袭肌表则肺气失
宣。
(2)肺开窍于鼻
① 鼻的功能:鼻为肺系最外端,肺通过 鼻与自然界相贯通。其功能有:
气体出入的通道 司嗅觉,辨香臭
《医学入门》:“鼻乃清气出入之道”。
《医宗金鑒》:“鼻者,司嗅之窍也”。
②肺与鼻的联系:鼻的通气,行呼吸, 司嗅觉及发声音的功能依赖肺的宣发 功能。 生理: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清稀,恶寒微发热,鼻塞,流清 涕,无汗,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分析要点: (1)具有风寒袭表、肺气失宣见证; (2)兼有风寒表证见症。
审证要点:以咳嗽、咳痰清稀及风寒表证表现为要点。
风寒犯肺证与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 很相近似,但辨证要点各有侧重。 风寒犯肺证以咳嗽为主症,兼见风寒 表证,且表证一般较轻;为表里同病 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为主症,咳嗽 为或有症,即使出现亦很轻微,这是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单一的表证。
?肺--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之一
![?肺--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3767923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6.png)
肺--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之一肺与大肠、皮毛、鼻构成肺系统。
肺在五行属金,在五脏阴阳属阳中之阴,肺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宣发卫气,朝百脉而助心行血,故称---“相傅之官。
”在五脏六腑之中,其位居最高,故称为五脏之长。
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肺位于胸腔,居横隔之上,上连气道,与喉相通。
肺在五脏六腑中居位最高,覆盖于上,故称---“华盖”。
肺与百脉相连通,肺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又分为二叶,右肺分为三叶。
肺呈白色,是一个质地疏松,内里含气之脏,“其虚如蜂巢”,“得水而浮”,“熟而复沉”,故称为清虚之脏。
一、肺的生理功能(一)肺主气肺主气指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
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肺总摄一身之气,即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故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1.肺主呼吸之气:机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之为呼吸。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主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为人体主司呼吸运动之脏,具有呼吸的功能,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不断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了人体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气化活动的正常运行。
人体内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均有赖于肺呼吸运动的均匀和调,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呼吸的调节:五脏六腑都参与其中,但与肺肾最为相关,呼吸运动不仅靠肺完成,还有赖于肾的协作。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一呼一纳,一出一入,才能完成呼吸运动。
故呼吸功能异常时,有新病在肺,久病在肾之说。
2.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为人体之气的统称,即是真气。
真气包括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诸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一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理功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参与生成宗气。
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
宗气是人体之气的中药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肺
![中医基础---肺](https://img.taocdn.com/s3/m/119632105a8102d277a22f16.png)
肺的主要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
肺与形窍志液时: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 液为涕,在志为悲(忧),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 通于秋季。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 《难经·十二难》:“心肺独居膈上”。 《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肺叶百莹,谓 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 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 人身之橐龠”。 《难经.四十二》:“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 八叶”。 清代王清任:“肺两页大面向背,上有四尖向胸, 下一小片亦向胸。肺管下分为两杈,入肺两叶,每杈 分九中杈,每中杈又分九小杈,每小杈长数小杈,枝 之尽头处,并无孔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庄子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 息以喉。”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景岳全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灵枢· 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灵枢· 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 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 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 《灵枢· 剌节真邪》:“气积于胃,以通营卫, 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 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 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灵枢· 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 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 经· 脏象类》,因此称肺为“相傅之官”。 “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 “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 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恰如花开向荣,色 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吴 克潜《大众医药:卫生门》)。 《华氏中藏经》称之为“华盖”。 《素问· 刺禁论》说:“肺藏于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