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机械原理实验——齿轮传动机构groups, Wujiang County. In September, the chapter in the Tomb occupied formally established the village of KMT: Wu Jiang County Government (known as "guerrilla Government") and against self-defence groups. Begins to flow from jiaxing railway Lili, Tan Hills area. In November, the County Government is based on the tomb of Lu Xiyan, mine-and from the pier at Dang, under Jin bang. County Government operates three Civil Affairs, finance, education一( 实验目的1. 掌握齿轮的相关几何参数的定义及其意义。

2. 了解齿轮传动的构成,认识其组成原件。

3. 掌握齿轮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4. 掌握齿轮的相关几何参数的计算。

5. 训练动手能力,培养综合设计的能力。

二( 实验仪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 1 试验台机架2 1 主动轴带轮3 1 电机轴带轮4 2 主轴5 3 端盖6 2 卡环三( 实验原理(一)齿轮参数groups, Wujiang County. In September, the chapter in the Tomb occupied formally established the village of KMT: Wu Jiang County Government (known as "guerrilla Government") and against self-defence groups. Begins to flow from jiaxing railway Lili, Tan Hills area. InNovember, the County Government is based on the tomb of Lu Xiyan, mine-and from the pier at Dang, under Jin bang. County Government operates three Civil Affairs, finance, education(二)传动比计算1、一对齿轮的传动比:传动比大小:i12=ω1/ω2 =Z2/Z1转向外啮合转向相反取“-”号内啮合转向相同取“+”号对于圆柱齿轮传动,从动轮与主动轮的转向关系可直接在传动比公式中表示即: i12=?z2/z1其中"+"号表示主从动轮转向相同,用于内啮合;","号表示主从动轮转向相反,用于外啮合;对于圆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由于主从动轮运动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不能用"?"号法确定,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只能用画箭头法确定。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解析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解析
第60页/共89页
二、正确啮合条件
第61页/共89页
三、传动比及从动轮转向

时,
v v v
c2
c1
c 2c1
第62页/共89页
四、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优点
第55页/共89页
四、 斜齿轮的当量齿数
1) 原因 2) 研究对象 3) 方法 其长半轴 a=d/2cosβ 短半轴 b=d/2 椭圆在c点的曲率半径 当量齿数: a2 d
b 2cos2
Zv
2p mn
d mn cos2
mn z mn cos2
Z
cos3
第56页/共89页
五、斜齿轮的优缺点
法向模数mn和端面模数mt mn= mt cos β
第52页/共89页
法向(AOC平面)压力角an、端面 (AOB平面) 压力角at
法向(AOC平面)压力角an、 端面(AOB平面) 压力角at
tgan
OC OA
,
tgat
OB OA
及 OC=OBcosB 所以
tgan tgat cos
第53页/共89页
①可以减小齿轮机构的尺寸 ②可以改善齿轮的磨损情况 ③可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 ④a’=a,可以成对替换标准齿轮和修复旧齿轮 ⑤必须成对设计、制造、使用,互换性差 ⑥εα略有减小 ⑦小齿轮正变位,齿顶易变尖
第39页/共89页
二、正传动(不等移距变位传动、角度变位传动)
(1)齿数条件:Z1+ Z2不受限制,α’>α,a’>a, y>0, △y >0
第9页/共89页
5-6 渐开线齿轮加工中的几个问题
1、齿厚计算与测量 2、 根切现象及原因 3、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4、避免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xmin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六章齿轮)333333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第六章齿轮)333333

rb 2 ra 2
26.2
6-25:已知一对无侧隙安装的正常渐开线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传动。Z1=19,Z2=42,m=5mm,α=20°。求实际啮合线长度 B1B2,基园齿距Pb,重合度εα,并绘出单齿啮合区和双齿啮合区及 一对齿轮自开始啮合至终止啮合时轮1所转过的角度Φ。
pb p cos m cos 14.76mm 0.633Pb=9.34 Pb=14.76
传动要求: i=2=Z1/Z2 a=m(Z1+Z2)/2
正确啮合条件: m1=m2=m a1=a2=a
序号 齿数Z 压力角a 齿顶圆da ha* 模数m
1
24
20
104
1
4

2
47
20
196
1
3
48
20
250
1
5
4
48
20
200
1
4

例7: 有一齿条刀具,m=2mm, α=20°,ha*=1,c*=0.25,刀具在切制
(1)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啮合角一定为20°。X (2)渐开线标准齿轮的齿根圆恒大于基圆。 X (3)影响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参数有Z、α等,但同模数无关。X (4) m,α,ha*,c*都是标准值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一定是标准直齿
圆柱齿轮。X (5)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不管是标准的,还是变位的,其齿顶压力角
1.选择题:
(14)有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变位系数分别为x1、x2。 如它们作无侧隙的传动 ,则 (1)x1 + x2 =0的零传动时,其安装中心距_C___标准中心距; (2)x1 + x2 >0的正传动时,其安装中心距_A___标准中心距。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原理第7章齿轮--习题及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原理第7章齿轮--习题及答案

习 题7-9 在图示的渐开线齿阔中,基圆半径100b r mm =,试求出:1)当135mm k r =时,渐开线的展角k θ,渐开线压力角k α和渐开线在K 点的曲率半径k ρ。

2)当020k θ=,025和030时,渐开线的压力角k α和向径k r 。

解:1) /cos k b k r r α= 100cos 0.741135b k k r r α=== 42.2ok α=tan 0.17022k k k θαα=-= sin 90.68k k k r mm ρα==2) 当20ok θ=时,51.15o k α=,/cos 159.42k b k r r mm α== 当25ok θ=时,'545o k α=,/cos 170.47k b k r r mm α== 当30ok θ=时,'5628o k α=,/cos 181.02k b k r r mm α==7-10今测得一渐开线直齿标准齿轮齿顶圆直径110mm a d =,齿根圆直径87.5mm f d =,齿数20z =,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m ,齿顶高系数*a h 和径向间隙系数*c 。

解:*(2)a a d m z h =+**(22)f a d m z h c =--f a d d d <<d mz = 5m mm ∴=代入求解,得:*1a h =,*0.25c =7-11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数120z =,241z =,模数2mm m =,*1a h =,*0.25c =,020α=,求:1)当该对齿轮为标准齿轮时,试计算齿轮的分度圆直径1d 、2d ,基圆直径1b d 、2b d ,齿顶圆直径1a d 、2a d ,齿根圆直径1f d 、2f d ,分度圆上齿距p 、齿厚s 和齿槽宽e 。

2)当该对齿轮为标准齿轮且为正确安装时的中心距,求齿轮1的齿顶压力角1a α,齿顶处齿廓的曲率半径1a ρ。

机械原理实验3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3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姓名:学号:专业: 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成绩:3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1 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2 实验内容(1)观察渐开线齿轮的形成过程;(2)观察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的现象;(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

3 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仪器实验仪器采用齿轮范成仪。

齿轮范成仪所用的刀具模型为齿条插刀,仪器的构造如图2所示。

它的结构可看成由轮坯与刀具两部分组成。

图1 齿轮范成仪结构与实物图(1)轮坯部分的结构如图2的扇形的构件3为模数m=18mm;齿数z=17齿轮分度圆;另一半圆2为模数m=18 mm,齿数z=9的齿轮的分度圆,它们一起装在同一轴上。

(2)刀具部分的结构如图2所示,齿轮范成仪所用的两把刀具模型为齿条型插齿刀,其基本参数为m=18 mm,α=20◦, ha*=1, c*=0.25。

圆盘2代表加工机床的工作台;固定在它上面的圆形纸代表被加工齿轮的轮坯,它们可以绕机架上的轴线转动。

齿条6代表切齿刀具,安装在溜板4上。

移动溜板4时,齿轮齿条使圆盘2与溜板4作纯滚动。

齿条刀具6可以相对于圆盘作径向移动,当齿条刀具中心线与轮坯分度圆之间移距Xm时(由溜板4上的刻度指示),分度圆则与刀具中线相平行的刀具切线相切并作纯滚动,具按移距的大小和方向切制出正变位或负变位齿轮的齿廓。

2、实验工具圆规(自备)、三角板(自备)、钢尺、剪刀、绘图纸、铅笔、计算器(自备)。

4 实验原理和方法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轮齿的。

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它们仍保持固定的角速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

这样所制得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

机械原理--齿轮传动及其设计--参考答案

机械原理--齿轮传动及其设计--参考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卡齿轮机构:习题1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1.渐开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所受正压力的方向与该点 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B .相对速度C .滑动速度D .牵连速度 2.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 。

A .20° ° C .15° D .25°3.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ac h m 、、、α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 齿槽宽的齿轮。

A .小于B .大于 D .小于且等于 4.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 必须相等。

A .直径B .宽度C .齿数5.齿数大于42,压力角α=20°的正常齿渐开线标准直齿外齿轮,其齿根圆 基圆。

B .等于C .小于D .小于且等于 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实际啮合线段与 的比值。

A .齿距 C .齿厚 D .齿槽宽 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上 的压力角。

A .基圆B .齿顶圆 D .齿根圆8.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1h 20*a==、 α的渐开线标准直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

A.14 B.15 C.169.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B.等于C.小于D.小于且等于10.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

B.等于C.小于D.小于且等于11.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在上。

A.端面B.轴面C.主平面12.在蜗杆传动中,用来计算传动比i12是错误的。

A.i12=ω1/ω212=d1/d2C.i12=z1/z2D.i12=n1/n2二、填空题1.渐开线离基圆愈远的点,其压力角愈大。

2.以渐开线作为齿轮齿廓的优点是保证定传动比,齿廓间的正压力方向不变,具有可分性。

3.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的标准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轮坯的分度圆之间作纯滚动。

4.用同一把刀具加工m、z、α均相同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它们的分度圆、基圆和齿距均相等。

机械原理大作业范文

机械原理大作业范文

机械原理大作业范文摘要:机械传动是机械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本文将对机械传动的原理、类型以及应用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探讨。

首先介绍了机械传动的定义和作用,然后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机械传动类型,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并分别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最后列举了一些机械传动的应用案例,证明了机械传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一、引言机械传动是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机械装置。

它作为机械工程学的基础内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机械传动具有传递力量的功能,并能实现运动的改变、平衡、变速等目的。

本文将对机械传动的类型、原理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二、机械传动的类型机械传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

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扭矩和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等优点。

皮带传动则是通过绕在两个轮子上的带子来传递力量,常用于需要减速的场合。

链传动与皮带传动类似,但是链传动的传动效率更高,扭矩传递更稳定。

三、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1.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采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实现传动的目的。

主要通过齿轮的大小、齿数来调整传递的速度和扭矩。

其中,齿轮的齿数比称为传动比,可以实现速度的改变。

齿轮传动通常包括齿轮轴、轴承、齿轮齿廓等组成部分。

2.皮带传动:皮带传动通过绕在轮子上的带子来传递力量。

常见的皮带传动有平行轴带传动和交叉轴带传动。

通过调整轮子的直径和材料来改变传递效果。

皮带传动具有传递动力平稳、减震效果好的特点。

3.链传动:链传动与皮带传动类似,也是通过绕在轮子上的链条来传递力量。

链传动具有噪音低、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

四、机械传动的应用1.工业应用:机械传动在工业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齿轮传动被广泛应用于机床、起重机械、输送设备等,实现力量的传递和工作的协调。

皮带传动常用于风机、泵等需要平稳传递动力的设备中。

机械原理齿轮啮合

机械原理齿轮啮合

机械原理齿轮啮合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运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在机械原理中,齿轮的啮合原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的啮合原理及其相关的机械原理。

1. 齿轮的类型齿轮可以分为直齿轮、斜齿轮、园柱齿轮、锥齿轮和蜗杆齿轮等几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齿轮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特点。

2. 啮合传动原理齿轮的啮合传动原理是通过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旋转运动和扭矩。

在啮合过程中,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和齿轮啮合面的接触性能等因素会影响传动效果和传动特性。

3. 齿轮啮合的计算齿轮啮合的计算是为了确定齿轮的尺寸和传动特性。

计算包括齿轮的模数、齿宽、齿数比、节圆直径等参数的确定,以及齿轮啮合传动的效率和扭矩的计算等内容。

4. 齿轮的设计齿轮的设计是根据具体的传动需求和工作环境来确定齿轮的型号、材料和加工工艺等。

设计需要考虑齿轮的载荷、传动比、传动效率、噪音和寿命等因素。

5. 齿轮的制造和加工齿轮的制造和加工是将设计好的齿轮图纸转化为实际的零件和组装件的过程。

加工齿轮需要考虑齿轮材料、齿轮加工工艺和齿轮精度等因素。

6. 齿轮的润滑和维护齿轮的润滑和维护是保证齿轮传动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润滑可以采用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方式,维护则包括定期检查、清洗和更换润滑剂等工作。

7. 齿轮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在使用过程中,齿轮可能会出现故障,如齿面磨损、断齿、齿面剥落等。

通过故障分析和排除,可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总结:机械原理中的齿轮啮合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涉及到齿轮设计、制造、加工、润滑和维护等多个方面。

了解齿轮的啮合原理及相关的机械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为机械设计和应用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支持。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合理设计和使用齿轮可以提高机械传动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发生。

齿轮的啮合原理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是机械原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机械原理齿轮实习报告

机械原理齿轮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机械原理中齿轮传动的理解,掌握齿轮的设计、制造和检测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习,我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三、实习内容1. 齿轮传动概述(1)齿轮传动的分类:齿轮传动分为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人字齿轮传动等。

(2)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齿数、模数、压力角、齿顶高、齿根高、齿宽等。

(3)齿轮传动的特点:传动平稳、效率高、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和安装。

2. 齿轮设计(1)齿轮设计的基本要求:满足工作条件、强度要求、寿命要求等。

(2)齿轮设计的主要步骤:确定齿轮类型、计算齿轮参数、绘制齿轮图纸。

3. 齿轮制造(1)齿轮加工方法:切削加工、磨削加工、滚齿加工等。

(2)齿轮加工设备:齿轮加工机床、刀具、量具等。

4. 齿轮检测(1)齿轮检测方法:实物检测、光栅检测、激光检测等。

(2)齿轮检测设备:齿轮检测仪、光学投影仪等。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通过参观工厂,了解齿轮传动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及齿轮制造、检测的流程。

2. 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齿轮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齿轮参数的计算方法。

3.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齿轮加工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学习齿轮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使用齿轮加工机床、刀具、量具等,掌握齿轮加工的基本技能。

5. 在齿轮检测环节,学习使用齿轮检测仪、光学投影仪等设备,掌握齿轮检测的基本方法。

五、实习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齿轮传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齿轮在机械传动中的重要性。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齿轮设计、制造、检测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师傅,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锻炼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使我更加坚定了学习机械原理的信心。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原理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的一种,它依靠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准确,传动平稳,噪声小,传动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3. 实验设备与材料1. 齿轮模型2. 测量工具(卡尺、千分尺等)3. 设计软件(如CAD软件)4. 实验报告模板4. 实验步骤4.1 齿轮模型的观察与分析观察齿轮模型的结构,了解齿轮的组成部分,包括齿顶、齿谷、齿廓等。

分析齿轮的工作原理,理解齿轮啮合的过程。

4.2 齿轮参数的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齿轮模型进行测量,获取齿轮的主要参数,如齿数、模数、齿宽、齿顶圆直径等。

4.3 齿轮设计软件的操作利用设计软件,根据测量得到的齿轮参数,进行齿轮的设计。

主要包括齿形、齿廓、齿轮的3D模型等。

4.4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根据设计软件生成的齿轮3D模型,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传动比、齿轮的材料选择、齿轮的强度校核等。

4.5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齿轮传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如齿轮的啮合性能、齿轮的承载能力等。

4.6 实验报告的撰写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此处为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设计软件的结果进行分析)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了解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7.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齿轮传动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2] 王五, 赵六. 齿轮传动实验教程[M]. 北京: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2015.附录(此处为学生附上实验数据、设计软件的截图等)。

机械原理齿轮

机械原理齿轮

机械原理齿轮机械原理中的齿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机械传动元件,它通过齿轮的啮合来实现传动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动力平稳、传动比恒定、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齿轮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齿轮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齿轮的基本原理。

齿轮是利用啮合齿轮的圆周上的齿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装置。

齿轮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啮合的齿轮组成,其中一个为主动齿轮,另一个为从动齿轮。

当主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也随之转动,从而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齿轮的传动比取决于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通过不同齿轮的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齿轮的结构特点。

齿轮通常由齿轮轮毂、齿轮齿、齿顶圆、齿根圆等部分组成。

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决定了齿轮的传动性能,不同的参数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效果。

齿轮的制造工艺一般包括铸造、锻造、车削、磨削等,以确保齿轮的精度和耐用性。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下齿轮的工作原理。

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

当主动齿轮转动时,齿轮的齿与从动齿轮的齿进行啮合,从而使从动齿轮也跟随转动。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动力平稳、传动比恒定、传动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传动装置。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齿轮在实际应用中的领域。

齿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船舶、飞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

在这些设备中,齿轮传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实现不同转速、不同转矩的传动,满足机械设备的不同工作要求。

总之,齿轮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元件,在机械原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齿轮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齿轮传动技术,提高机械设备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推动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机械原理齿轮大作业的齿轮几何尺寸表格

机械原理齿轮大作业的齿轮几何尺寸表格

表1 滑移齿轮1、2参数序号项目代号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1齿数齿轮11z 16 齿轮22z61 2 模数 m 2 3 压力角 α200 4 齿顶高系数 *ah 1 5 顶隙系数 *c0.256 标准中心距 a121()2a m z z =+=77 7 实际中心距 'a'a =778啮合角'α''arccos(cos )aaαα==200 9 变位系数齿轮11x *min 1minaz zx h z -==0.0588 齿轮2 2x21x x =-=-0.058810 齿顶高齿轮11a h *11()a a h m h x =+=2.1176 齿轮2 2a h*22()a a h m h x =+=1.882411 齿根高齿轮11f h **11()f a h m h c x =+-=2.3824 齿轮2 2f h**22()f a h m h c x =+-=2.617612 分度圆直径齿轮11d 11d mz ==32 齿轮2 2d 22d mz ==122 13 齿顶圆直径齿轮11a d 1112a a d d h =+=36.2352 齿轮2 2a d2222a a d d h =+=125.764814 齿根圆直径齿轮11f d 1112f f d d h =-=27.2352 齿轮22f d2222f f d d h =-=116.764415齿顶圆压力角齿轮1 1a α 111arccos(/)a b a d d α==33.9156°齿轮22a α222arccos(/)a b a d d α==24.2778°16 重合度ε''11221[(tan tan )(tan tan )]2a a z z ααααπ=-+-=1.6308 说明:为避免根切对齿轮采取正变位,同时为保证中心距,对齿轮2采取负变位,齿轮1、2为高度变位传动。

齿轮 机械原理

齿轮 机械原理

齿轮机械原理
齿轮是一种机械零件,常用于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并且能够改变传动方向和速度。

它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齿形成,通过齿间的啮合和滚动摩擦来完成工作。

齿轮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齿和齿间的空隙。

齿轮通常有一个中心孔,可以通过轴来固定,以便与其他齿轮或机械部件一起工作。

齿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设计,常见的有圆柱齿轮、锥齿轮和蜗杆等。

齿轮的原理是利用齿与齿之间的啮合作用,通过轮齿的接触和滚动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当一个齿轮转动时,它的齿与其它齿轮的齿相互啮合,并通过齿的滚动摩擦来转动其他齿轮。

由于齿轮的齿数不同,不同大小的齿轮之间的转速和转矩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速度和力的传递。

齿轮传动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齿轮可以实现不同转速和转矩的传递,使得机械设备的运行更加灵活和高效。

其次,由于齿轮的接触面积大,摩擦损失较小,能够实现较高的传动效率。

此外,齿轮传动还可以将动力从一个位置传递到另一个位置,方便布置和安装。

然而,齿轮传动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齿轮传动的精度较高,制造和安装相对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

其次,齿轮传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对于某些要求安静的应用来说可能不适用。

另外,当齿轮传动中的齿轮数量增多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也会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齿轮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装置,通过齿的啮合和滚动来传递动力和转动运动。

它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设备中。

机械原理—齿轮传动

机械原理—齿轮传动
4.4.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标准齿轮的特征:
分度圆上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齿距p所包含的齿厚s与齿槽宽e相等; 具有标准的齿顶高与齿根高。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式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4.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 节点→节圆→啮合角
4.5.1标准中心距-无侧隙啮合
外啮合β1=-β2
内啮合β1=β2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端面内的啮合相当于之齿轮啮合
mtt11
mt
t2
2
又12
mmn1mn2或mt1mt2
n1 n2或αt1αt2 12(外啮)或 合 12(内啮) 合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2)连续传动条件 1
直齿轮 : B1B2
pb
端面重合度
斜 齿 轮 B p 1B b2: Bpb tbg ta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zv
z cos3
zv一般不是整数
zzvco3s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
zmin17c3oβs17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4. 当量齿轮的用途
仿形法加工直齿圆锥齿轮时,选择铣刀; 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选择变位系数及测量齿厚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4.10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机构 4.10.1直齿圆锥齿轮齿廓的形成 1. 理论齿廓的形成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齿轮插刀
齿条插刀
优点:用一把插刀可以加工出 m、α相同而齿数不同
的各种齿轮(包括内齿轮)。
缺点:切削不连续,生产效率较低。
滚齿加工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机械原理—齿轮机构
优点:用一把滚刀可以加工出 m、α相同而齿数不同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24题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24题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机械原理大作业一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题目:齿轮传动机构设计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3/05/291、设计题目机构运动简图: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序号 电机转速(r/min )输出轴转速(r/min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动比模数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模数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模数24 745 33 37 41 5.2≤ 4≤ 2 4≤ 3 4≤ 3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电动机转速n=745r/min ,输出转速n 1=33 r/min ,n 2=37 r/min ,n 3=41 r/mi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p i =2.5,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v i =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d i =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171.184174511===n n i 135.203774522===n n i 576.223374533===n n i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61,15,60,17,58,181098765======z z z z z z 1*=ah 动的传动比为5.2m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和,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fv p i i i i 1max 1= fv p i i i i 2max 2= f v p i i i i 3max 3=令:4max 3==v v i i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 258.245.2576.22max max 3=⨯==v p f i i i i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219.3258.25.2171.18max 11=⨯==fp v i i i i567.3258.25.2135.20max 22=⨯==fp v i i i i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312.1258.2max 33=≤===d f d i i i3、齿轮齿数的确定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它们的齿顶高系数径向间隙系数25.0*=c ,分和10为度圆压力角α=20°,实际中心距77'=a 。

齿轮工作原理

齿轮工作原理

齿轮工作原理
齿轮工作原理是指由齿数不同的两个或多个齿轮进行啮合传动的一种机械原理。

其原理基于齿轮之间的啮合接触,通过齿轮之间的摩擦力和力矩传递来实现传动功能。

在齿轮传动中,一般认为大齿轮为驱动轮,小齿轮为被动轮。

当驱动轮旋转时,通过齿面之间的啮合接触,将转动力矩传递给被动轮。

因为齿轮的齿数不同,所以在传动过程中,驱动轮每转动一圈,被动轮的转动圈数将会有所变化。

齿轮传动中的传动比是指驱动轮的齿数与被动轮的齿数之比。

例如,如果驱动轮有20个齿,被动轮有30个齿,那么传动比就是1:1.5。

根据传动比的不同,齿轮传动可以实现不同的转速和力矩变化。

齿轮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传动比稳定等。

同时,由于齿轮的啮合接触是通过齿面来实现的,所以在传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摩擦和磨损。

为了减小齿轮传动的噪音和提高传动效果,通常会在齿轮表面涂覆润滑剂或加入齿轮润滑系统。

总的来说,齿轮传动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通过齿轮的啮合接触来实现力矩和转速的传递。

它在机械设备和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传动效率和工作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齿轮传动设计
一、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一个机械传动系统,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的转速。

根据表中的传动系统原始参数设计该传动系统。

1.机构运动简图
1.电动机 2,4.皮带轮 3.皮带 5,6,7,8,9,10,11,12,13,14.圆柱齿轮 15,16.圆锥齿轮
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二、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的转速1450/min n r =,输出转速1n =50r/min ,2n =45r/min ,3n =40r/mi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2.5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4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4d i =。

根据系统的原始参数,系统的总传动比为1i =
1
n n
=1450/50=29.00 2i =
2n n =1450/45=32.222 3i =3
n n =1450/40=36.25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max 2.5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1v i 、2v i 和3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为
1max 1p v f i i i i = 2max 2p v f i i i i = 3max 3p v f i i i i =
令3max 4v v i i ==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f i =
max
max 3
*v p i i i =4*5.225.36=3.625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1v i =
f
p i i i *max 1=
9
.2*5.229
=4
2v i =
f
p i i i *max 2=9.2*5.222
.32=4.444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d i =3f i =3625.3=1.536
三、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
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
52,19,41,17,50,231098765======z z 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a h *=,顶隙系数0.25c *=,分度圆压力角=20a o ,实际中心距取mm a 73=。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 12, 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齿数:==1311z z 17,==1412z z 23。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
1a h *=,顶隙系数0.25c *=,分度圆压力角=20a o ,实际中心距'=56mm a 。

圆锥
齿轮15和16选择为标准齿轮1517z =,1629z =,齿顶高系数1a h *=,顶隙系数
0.2c *
=,分度圆压力角=20a o。

'a a y m -=,或12'
1cos ()(1)2cos y z z a
a =+- 12y x x y D =+-
四、变位系数的选择
要充分发挥变位齿轮的优越性,关键是变位系数的选择,为保证变位齿轮能
正常啮合传动,选择和分配变位系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① 齿轮啮合时不产生干涉。

② 齿轮加工时不产生根切或仅有微量根切。

③ 齿轮的齿顶厚0.4a s m >。

④ 齿轮啮合时的重合度1.2a e ³。

选择变位系数的方法有很多,一般采用外啮合渐开线齿轮变位系数线图。


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右部分的横坐标为齿数和z å(12=z z +),纵坐标为总变位系数x å(12=x x +),阴影区内为许用区,左部线图的横坐标为1x 。

具体操作:首先通过z å和'a 确定x å,再由21/u z z =的大小分别按左部线图中的五条斜线之一分配1x 和2x 。

具体的数值见下表:
五、定轴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1.圆柱齿轮11与齿轮12(齿轮13和14与11和12的尺寸相同)
2.圆锥齿轮15和16
六、 实际输出转速
965.495.2/2917
2313231350231450/max 11=⨯⨯⨯⨯
=⨯⨯=p f v i i i n n 036
.455.2/2917
2313231341171450/max 22=⨯⨯⨯⨯=⨯⨯=p f v i i i n n 788
.395.2/2917
2313231352191450/max 33=⨯⨯⨯⨯=⨯⨯=p f v i i i n n
计算所得的输出转速与题述接近,在误差范围内,此设计方案可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