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点笔记
中古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部分的读书笔记
中古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部分的读书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与文学
理论。
文学批评是面向现实的、具体的,而文学理论则是指向逻辑的、抽象的,两者有所区别,但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书写形式
(一)注重阐述理论,建构体系的专著
(二)随笔摘记式的文论专著,大量的诗话、词话、文话、曲话、小说话等即属此类。
(三)文学选本。
(四)文学评点本。
(五)散见于论者别集或本人其他论著中的有关专论、序跋、书信、日记、札记,乃至诗词作品等。
(六)各类典籍与各种非本人之作中的论文资料。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历程与主要特点:先秦两汉是中国文论发展的奠基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承传了西周贵族构建的以“制礼作乐”
为核心的精神,将《诗》《书》《礼》《乐》《易》进行了加工、整理后奉为经典。
其中有不少直接论及了“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概括力与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概念与命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成熟期。
有关文学的作家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开拓与创新,初步建立了中
国古代文论的范畴体系。
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不《典论:论文》。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深化期。
随着唐诗的繁荣、宋诗的新变,文学批评家在用新的思想观念总结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时,出现了大量的诗格、诗话类著作,提出了“兴象”“意象”“意境”“兴趣”
等新的审美范畴,产生了殷播、皎然、司空图等重要诗论家和严羽《沧浪诗话》那样影响深远的诗学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点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发展史;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态。
教学重点: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教学难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特点教学学时:2学时一、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以中国历代(先秦迄近代)文学批评家的理论著作或篇章为依据,研究、探讨、总结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
(二)学科性质以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文艺学的三大分支、五小分支为指导,结合学科发展实际,辨析“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古代文论”(中国文论)课程命名的优劣。
所谓“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理论和思想的历史。
1、历史悠久。
2、内容丰富。
3、富有特色。
二、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一)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的原因1、“五四”时,文学史的编纂浪潮影响、刺激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诞生。
郭绍虞在《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文中回忆自己写作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缘起时说:“五四时期,我就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了,我当时的想法是要写一部中国文学史。
后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文艺理论的材料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方面而写起中国文学批评史来了。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郭绍虞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时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陈中凡、罗根泽、方孝岳、朱东润等都是当时声望颇著的文学史家,所以文学史编撰对文学批评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中外学术交流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学术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曾于1916年来华留学两年,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对批评史的个案研究已经起步许多报刊都刊登有关批评史的研究文章,铃木自然受到一些濡染和启发。
1925年铃木出版《支那诗论史》(实为三篇长文:《周汉诸家的诗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论》、《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由日本京都弘文堂刊行,并很快由北新书局易名为《中国文艺批评史》出版了汉译本,比国内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要早出两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及习题
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重点
1.为中国文论奠定基础的是儒家和道家文艺思想其主要论域分别是文艺的外部规律和文艺的内部规律。
2.“诗言志”说出自《尚书·尧典》朱自清先生称之为中国文论的“开山纲领”。
“志”的内涵是指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
3.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因此在美学思想上孔子强调美与善的结合即“尽善尽美”。
4.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主要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为后世“文气”说奠定基础的是孟子的养气说。
6.荀子的文学思想已包含了后世“明道---征圣----宗经”思想的萌芽。
荀子在《乐论》中还从人格修养的角度提出“以道制欲”的重要命题。
7.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纲领性文献是《礼记·乐记》和《毛诗大序》。
8.司马迁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为发愤著书和实录精神。
9.扬雄认为汉大赋在其社会作用方面表现出劝而不止的缺陷因而讥之为雕虫小技。
10.班固指出汉乐府民歌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因而可以发挥“观风俗,知厚薄”的认识作用。
11.王充谓《论衡》的主题就是“疾虚妄”。
12.《文心雕龙》中被刘勰称之为“文之枢纽”的几篇文献是《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
13.在审美观上钟嵘《诗品》以“自然英旨”即自然美作为最高美学原则。
他还指出获得这种美的途径“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14.唐初魏征倡导南北融合,亦即“气质”与“清绮”并重的文学观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5.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倡导汉魏风骨,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16.王昌龄诗论专著是《诗格》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诗歌意境的论述。
他指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
17.皎然诗论专著《诗式》把能否创造诗禅合一的诗境看作是决定诗歌艺术水平高下的关键。
18.新乐府诗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是不再沿袭乐府古题而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在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
19.韩愈的古文理论主要由以下几个观点构成:文以明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陈言务去。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笔记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第一讲本讲重点:1、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分期2、礼乐文明与文学观念3、“文学”、“文章”及两者之关系一、前言中国文学批评史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史。
当下,西化之风日炽,对于传统理论则有忘本之虞。
在此情形下,我们很容易一味附和某些专家的“失语说”(曹顺庆等)。
这显然是一个话语陷阱,它利用民族主义的情绪,完成了对学术资源的有效征用。
在我看来,“忘本”主要表现为不能有效完成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而不能简单归咎于少建了几所国学院。
传统理论的活力最终体现在阐释现实问题的能力上,而不是一个纯粹用于摆设的古董。
面对层出不穷的文学与文化现象,传统文论如何有效融入理论话语之中,并发挥其理论活力,显然是其完成现代转换的必由之路。
李泽厚、汪晖等学者是成功地完成这种转换的典型。
正如我们教材的扉页上所说的,“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
真正的学者大多学贯中西,但如何“学贯中西”则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点毋庸置疑:要有效征用古代文论资源,必须先熟悉它,完全了解它。
这就需要我们沉入其中,下一番苦功夫。
在进入正式内容之前,我们需要先谈谈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郭绍虞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商务印书馆1934)的自序和总论中,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分期提出如下看法:“自周秦以迄南北朝,为文学观念演进期。
自隋唐以迄北宋,为文学观念复古期。
南宋金元以后直至现代,庶几为文学批评之完成期。
”显然,郭先生将文学批评史划分为演进、复古、完成三个时期。
他认为:“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二时期,恰恰成为文学批评分途发展的现象。
前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偏于文,而后一时期则偏于质。
前一时期重在形式,而后一时期则重在内容。
所以这正是文学批评之分途发展期。
至于以后,进而为文学批评之完成期,则一方面完成一种极端偏向的理论,一方面又能善于调剂融合种种不同的理论而汇于一以集其大成。
由质言,较以前为精确,为完备;由量言,亦较以前为丰富为普遍。
中国文学批评史重点复习内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
“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
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
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
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
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 30页 打印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识记:美刺说:出处《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言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的说法。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其次有立功(立边功和武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的),以其为不朽。
理解:春秋时代所谓的“赋诗言志”的内涵: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的意思是:诗歌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人们可以通过诗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态度。
后世儒家学者特别把言志的“志”解释为与政教有关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断章取义”方法: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吴公子季札评论诗乐所表现的文艺观: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他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周南》、《召南》)。
他提倡“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
这就是《礼记、乐记》中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
这种见解开后世儒家文论的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点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点复习0.1 复习笔记一、文学、言、辞、文章(一)先秦两汉时代1.“文学”的含义(1)今天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
(2)古代“文学”的定义:“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
“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文化修养。
汉代依然如此。
“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
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
(3)先秦两汉的“文学”,“文学”一语与今日“文学”的含义不一样,它不但不是就审美而言,而且也不包含运用语言文辞进行写作的意思2.“言”、“辞”的含义先秦典籍中有论及“言”、“辞”的资料。
言、辞当然与运用语言有关。
以文字记录语言,便是文章。
典籍中论及言、辞之处,虽然还不能说等同于今日之论文学,但至少可以作为论文章写作的资料看待。
(二)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1.“文章”的含义(1)汉代写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①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应用性文字日益显示其重要性;②再一方面也是由于辞赋等受到帝王、上层人士的喜爱,实际上被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2)先秦两汉的“文章”的含义①“文章”一语先秦时就有,但只是泛指文采彰明之意;②汉代则在沿用其旧义的同时,赋予新义,用以指写作,“文章”一语指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或指具有写作才能。
有时也说成“文辞”、“文词”。
2.“文章”与今天的“文学”的关系“文章”既指写作,则与今日“文学”有关系,但仍不等于今日之“文学”。
因为当时“文章”所指范围甚广,富于审美性质的辞赋、诗歌固然在内,而一切实用性文字也都包含在内。
3.文章的范围:学术性著述也好,审美性强的作品(辞赋类)也好,成部的著作也好,单篇制作也好,都在“文章”范围之内。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与“文学”(1)“文章”的含义仍然宽泛,指一切用文字写下来的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1、文气中国古代文论术语。
指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精神气质。
但它的具体内容则在文论各个发展阶段有不同变化和侧重。
○1《周易·系辞上》中的“精气为物”,《文子·十守》中的“精气为人,粗气为虫” 。
“气”指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无形而无所不在。
○2春秋时代学者大都重视“气”的社会作用,并认为精气所体现的精神是通过人的心官发挥效用,主宰行为的。
儒家解释音乐的礼教作用,也强调“气”,认为诗、歌、舞“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礼记·乐记》)。
○3战国时代,出现了庄子、孟子对立的养气观。
庄子认为,专心一志地求道,应不用耳、心听断,而“听之以气”。
因为“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其实质是把“气”绝对抽象化,要求以虚无待物,绝对无为。
孟子则恰相反。
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他养的“气”有具体内容:“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集义所生”。
由于养气而可以“知言”, 所以孟子是把抽象的“气”变为具体的思想、充实的精神,具有刚强正直的道义内容。
共同特点是把“气”这一造物哲学概念发展为思想原则概念,成为指导人的行为的某种精神。
○4最早将气的概念运用于文学理论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他所说的“气”就是文气,是文章所体现的作家精神气质,其具体内容指作家天赋个性和才能,所以是独特的,不可强求,也不能传授。
他以这样的“文气”为文章的特征,用为写作和批评的准则。
他评论“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在《与吴质书》中说刘桢“有逸气,但未遒耳”,都是指他们个性才能所形成的精神气质在各自文章的体现,这是“气”的概念最早用于文章写作和批评。
文学批评笔记重点
【简述】一、孔子的文学思想1、兴观群怨:《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即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振奋,感情之波动,从吟咏、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观,时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指诗歌可以具体的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
群,时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孔子所说的“群”是“仁者爱人”、“泛爱众”基础上的群,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利益而组成的小宗派之群。
怨,是就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子允许百姓对不仁的现象通过诗歌来加以揭发,这也是和他提倡的“仁”相联系的。
2、思无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借“思无邪”来概括《诗经》全部的特征。
“思无邪”即思想纯正,无邪僻。
3、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孔子认为形式的目的在于完美地体现内容,不必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他主张以内容为主,形势与内容并重。
4、中和之美。
在孔子看来,诗人在表达情感时,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5、论德与言的关系。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二、《毛诗序》1、《毛诗序》是汉代时期的作品,主要说的是“诗三百”,每篇前都有一段解释说明性的文字,叫“小序”。
对《关雎》篇的题解前有一篇对《诗经》的总述,叫“大序”。
关于《毛》的作者,至今尚无定论。
2、情志合一。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毛》指出情感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明确强调了诗歌是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
3、诗乐与政通的关系。
“治世之音审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之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4、关于诗的功用,一是感动鬼神;二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5、六艺说:《毛诗序》中提到:“故诗有六艺也,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中赋比兴是诗之用,风雅颂是诗之体。
6、《毛诗序》的影响:积极方面,对诗形成温柔敦厚的诗风有重要的影响;消极方面,过分夸大诗与政治的关系。
考研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知识点解析
考研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知识点解析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论和方法,对于考研生而言,了解古代文学批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古代文学批评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加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掌握。
一、概论古代文学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艺术手法以及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古代文学批评家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剖析和评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古代文学批评的分类古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流派和学派,每个流派和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
常见的古代文学批评流派包括修辞学、比喻学、格律学、诗学等等。
在考研中,我们需要理解各个流派的特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研究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
三、辨析文学批评观点古代文学批评观点的辨析是考研阶段的重点之一。
考生需要学会辨析和评价不同文学批评观点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其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理解。
这需要考生对于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观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分析,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四、研究典籍和文学批评名著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阅读和研究典籍和文学批评名著。
考生需要熟读古代批评家的作品,掌握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批评方法。
著名的文学批评名著包括《文心雕龙》、《唐宋八大家文论集要例》等。
通过研究这些名著,可以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
五、文学批评与文化传承古代文学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考生需要把握好文学批评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深刻认识到文学批评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只有通过研究文学批评,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六、补习班备考与学术研究考研期间,参加一些文学批评补习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补习班可以帮助考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古代文学批评的知识点和方法。
同时,考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撰写一些古代文学批评的论文,积累研究经验和实践能力。
初中古代文学批评知识点汇总
初中古代文学批评知识点汇总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阶段,学习古代文学批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
以下是初中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知识点的详细汇总。
一、文学批评的概念和分类1. 文学批评的概念:指对文学作品内容、形式、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学科。
2. 文学批评的分类:包括历史批评、辞章批评、鉴赏批评、评点批评等。
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 从文本出发:批评的依据应该是文学作品本身,从文本中寻找对作品的评价和解析。
2. 主观客观相统一:既要关注作者的主观意图,也要注重客观作品的特点。
3. 辩证思维:要善于把握作品的矛盾和对立面,以及作品的内在联系。
4. 具体分析具体问题:从整体上分析文学作品,但也不能忽视作品中的具体细节。
三、古代文学批评的主要观点和流派1. 文言文批评观点:古代文学作品以文言文为主,重视修辞技巧、格律韵律和文意内在。
2. 诗歌批评观点:注重对古代诗歌形式、情感表达和意境的鉴赏与解读。
3. 散文批评观点:强调散文的写作技巧、表达形式和思想意义。
4. 笔记批评观点:注重对古代笔记文学的整体把握和评价。
四、主要古代文学批评家和其代表作品1. 《文心雕龙》:由刘勰撰写的影响深远的文学批评著作,对古代文学的分类、修辞技巧和文学创作有较为全面的论述。
2. 《古文观止》:清代吴楚材编著的一部选本,收录了古代文言文经典作品,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鉴赏有很大帮助。
3. 《唐宋传奇论述》:明代陈维崧撰写的一部专门研究唐宋传奇文学的批评著作,对传奇文学的发展和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
4. 《文心综述》: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著作的一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总结的批评著作,对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概述。
五、古代文学批评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关系1. 古代文学批评为现代文学批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文学批评的源头。
2. 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在现代文学批评中仍然有其参考价值。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重点复习汇总精讲
志”(《四一书章句集注》)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论语集解》引郑玄注
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论语集解》引孔安国
嵇康等人的文学批评思想
嵇康的文艺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一文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主要表达了“音乐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在
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这一思想对两汉以来把音乐简单 等同于政治,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甚至要它起到占卜作用 等方面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文心雕龙的体例
刘勰在《序志》篇中清晰的说明了本书的创作构架。 《文心雕龙》全书由50篇论文组成,是一个自觉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1)、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无乐之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 学思想
“无乐之乐”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
《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这种哲学 观点反映在义艺美学方面,就形成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 艺术创造原则。
第三节 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篇名作。它沿 着《典论·论文》的方向,着重探讨文学的内部规律,第一次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后来两晋南北朝的文 学理论批评是按《文赋》的路子继续发展的。
《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陆机在《文赋》 的小序中对《文赋》的写作目的及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曾作 了明确的叙述。“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批评史(上)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1.殷璠“兴象论”“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及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
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
“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
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
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
2.王昌龄“诗境论”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
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以心击物,深穿其境,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安神净虑”(“虚静”)的条件下实现。
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
此高手也。
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
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3.晚唐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
他在诗歌理论批评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诗歌的“味外味”---“文之难,而诗之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
为明代是阳明学派流行的时代。阳明学派从理学转变为心学,正和南宋蹈常习故
的风气绝不相同。理学精神是传统的,所以当时象薛这样,甚至谓“自朱子后
斯道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心学精神是反抗传统的,所以当时象李贽这
样,甚至以为“《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由于这种
清人说来无不求其着实,求其切实,决不是无根据的游谈,无内容的浮谈。
而清代的文学批评,其成就也正在于是。对于文集诗集等等的序跋,决不肯
泛述交情以资点缀,或徒贡谀辞作为敷衍,于是必根据理论作为批评的标准,或
找寻例证作为说明的材料。尽管他所根据的理论可能是不正确的,所找寻的例证
也可能是不全面的,但是他的方法他的态度总是比较切实而着实的。至于论诗论
隋唐到北宋,是文学观念复古期。这两个时期造成中国文学批评分途发展的现象。
前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又
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因此,这两个时期的批评理论,可以说是跟
着它对于文学的认识而改变它的主张的。至于以后,从南宋一直到清代,才以文
学批评本身的理论为中心,而文学观念只成为文学批评中的问题之一,我们假使
这样讲,是说文学批评必须在文学相当发展之后,才能产生,才能发展,才
能完成。可是,事实又不完全如此。文学批评和文学又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
这两种都是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生的。所以文学批评的产生虽在文学之后,但
是只须文学在发展中有一点缺点,自然会有人看到而指出、而纠正。同时,也只
须文学在社会中发生了一些作用或影响,也自然会有人肯定它的成绩的作用。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发展史;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态。
教学重点: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教学难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特点教学学时:2学时一、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以中国历代(先秦迄近代)文学批评家的理论著作或篇章为依据,研究、探讨、总结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
(二)学科性质以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文艺学的三大分支、五小分支为指导,结合学科发展实际,辨析“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古代文论”(中国文论)课程命名的优劣。
所谓“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理论和思想的历史。
1、历史悠久。
2、内容丰富。
3、富有特色。
二、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一)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的原因1、“五四”时,文学史的编纂浪潮影响、刺激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诞生。
郭绍虞在《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文中回忆自己写作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缘起时说:“五四时期,我就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了,我当时的想法是要写一部中国文学史。
后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文艺理论的材料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方面而写起中国文学批评史来了。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郭绍虞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时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陈中凡、罗根泽、方孝岳、朱东润等都是当时声望颇著的文学史家,所以文学史编撰对文学批评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中外学术交流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学术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曾于1916年来华留学两年,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对批评史的个案研究已经起步许多报刊都刊登有关批评史的研究文章,铃木自然受到一些濡染和启发。
1925年铃木出版《支那诗论史》(实为三篇长文:《周汉诸家的诗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论》、《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由日本京都弘文堂刊行,并很快由北新书局易名为《中国文艺批评史》出版了汉译本,比国内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要早出两年。
而且该书的一些主要章节早在1911年至1920年间,就以论文的形式付诸报端。
(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1、草创(20s)在中国,1914年至1919年,黄侃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对于古代文论的认真研究才算开始。
这一课程的讲稿,就是后来出版的《文心雕龙札记》。
1923年,范文澜也在南开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讲稿后来修订出版,成为《文心雕龙》研究的里程碑。
近百年来的古文论研究从《文心雕龙》起步,亦最先从《文心雕龙》取得突出的成绩,与这本书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地位十分相称。
可以说,这是古文论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
1927年,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陈著共12章,约七万余字,所涉及的批评家达90余人,大体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初步框架。
第一章总论“文学之界义”;第二章总论“文学批评”;第三章为“文学批评史总叙”,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始于《典论》、《文赋》、《流别论》、《翰林论》;自第四章后,直到第十二章,将我国的文学批评史划分为九大时期,其各时期的论述较详,如第五章中论王充的文论,就标列了七个方面。
该著或以批评家标目,或以时代为纲,或以文体为序,前后体制大不相同,但它对本学科的发展和成熟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从1927年至1940年短短十余年间,陈著再版达六次之多。
2、第一次高潮(30-40s)1934年是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
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和罗根泽的《周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以及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同时出版,一时云蒸霞蔚,使中国文学批评史顿呈显学之势。
40年代中后期,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郭著下卷、罗著魏晋南北朝、隋唐、晚唐五代分卷陆续推出,使持续了十余年之久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热潮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穴。
(1)1934、1947年郭绍虞先后出版了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70余万言,大大拓展了由陈钟凡建立起来的最初框架。
由于其规模之宏大,郭先生也被视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
(2)1931年,朱东润在武汉大学开讲中国文学批评史,写有讲稿《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也由开明书店出版了。
作者以慎思明辨的态度,采取“远略近详”的叙述方法,勾勒出了从周秦到清代陈廷焯的文学批评发展概况,“这还是第一部简要的中国文学批评全史”(朱自清语)。
此书“著者的长处在能够根据客观的态度选出一些前人未曾注意的代表批评家”(朱自清语),如南宋的张戒,清代的叶燮、纪昀、赵翼、金圣叹、李笠翁等批评家。
著者的另一长处则是用现代文艺观诠释古代文论家,如说殷璠、高仲武、司空图是“为艺术而艺术”;说元结、白居易、元稹是“为人生而艺术”等。
(3)1934至1943年,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一至四册出版。
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第二、第三分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一册论周秦两汉文学批评,第二册论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第三册论隋唐五代文学批评。
这部批评史较郭著“编制便渐渐匀称了,论断也渐渐公平了”,“这是一部值得细心研读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朱自清语)。
(4)1935年,许地山为香港大学中文教授,次年,港大成立中文系,由马鉴主讲文学批评,这是古代文学批评进入香港大学课堂的开始。
这时期,还有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批评通论》。
方著与傅著在体例上略有不同,然对于后来的文学批评史之撰写启迪不大。
对于后来文学批评史产生巨大影响的,是郭著。
直至今日,国内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体例,也还没有超越郭著的范围。
朱自清称他是“白手成家”,“可还得算是开创之作”。
3、平稳发展(50-60s)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郭绍虞先生的修订本和改写本(书名亦易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作者自称是“一部资料性的作品”,其实这是中国百年以来第一部完整的、影响最大的文学批评史,曾被教育部列入文科教材。
全书将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上古期——自上古至东汉(纪元期?——纪元190年)”,即“文学观念演进期”;其间周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中古期——自东汉建安至五代(纪元191——959年),即“文学观念复古期”;其间隋唐五代为一期,北宋为一期。
“近古期——自北宋至清代中叶(纪元960——1839年)”,即“文学批评完成期”;其间南宋金元为一期,明代为一期,清代一期。
前两期主要是论述对文学的认识,后一期“才是以文学批评本身的理论为中心”,这种划分法源于作者认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是有密切的关系的”观点。
黄海章先生则推出了《中国文学批评简史》。
这一时期最为学界称誉的是由刘大杰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
4、辉煌发展(70s末以来)197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撰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原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版)。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为七编:一,先秦两汉;二,魏晋南北朝;三,隋唐五代;四,宋元;五,明;六,清;七,近代。
刘大杰先生因全书未编完而仙逝,后续书稿则由其同仁们共同完成。
此书运用马列主义观点,系统介绍了上起先秦、下迄“五四”以前的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过程和文学理论斗争的概况。
敏泽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则严格区分文学观和文学批评理论,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划分为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每一时期中,著者以章题或概括断代的文学现状,或文学理论批评概况;以节题独标古代文论代表论家或代表作的批评观。
极具特色的是,各个时期的“绪论”对当时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现状的总揽,有助于人们在当时的整个时代背景下去探讨各个时期文学批评理论滋生的土壤及其意义。
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撰写的《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卷本,则从“经济、政治、哲学、文学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文学理论赖以发生、发展的客观因素,以及它们怎样以各自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方式推动着世世代代的中国古人对复杂的文学现象进行理论思维”。
张少康、刘三富合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全书分上下两卷共四编,重在用发展的观点来探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如“严羽《沧浪诗话》和诗禅说的发展”、“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发展”等章题。
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丛书共分七册:《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宋金元文学批评史》、《明代文学批评史》、《清代文学批评史》、《近代文学批评史》。
这套丛书以其宏大的规模展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全貌,以其各册的特点汇聚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多姿多彩的理论风貌,集近七十年批评史研究之大成,把本学科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80年代初,罗宗强提出把文学创作所反映的文学思想倾向与文学批评结合起来研究,以文学思想发展的不同段落为纲,出版了《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之后有张毅的《宋代文学思想史》等同类著作问世。
近十余年来,分类的文学批评史也大量出现,如蔡镇楚《中国诗话史》,王先霈、周伟民《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方智范等《中国词学批评史》、梁荣基《词学理论综考》、谭帆等《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等。
通史和分类批评史撰写,似乎正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
古文论作为一个学科进入大学课堂,如上所说,始于黄侃之在北大讲授《文心雕龙》,在20年代,此一课程之列入教学计划,除北大之外,目前所了解,似就只有南开了。
在1925至1926年文学系的学程纲要中,二年级有一门“文论”课,在注中说明:读《文心雕龙》、《史通》、《文史通义》,尤以《文心雕龙》为重要。
注中并且说明,以《文心雕龙讲疏》为课本(11)。
30年代以后,武大等校相继开出此一课程。
而本世纪的后半,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的高校,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教学体系中,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了。
大陆还在复旦、南开、川大、华东师大设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作为培养此一学科高层人才的基地。
古文论作为课程进入高校,这一点对于此一学科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
它不仅说明,此一科学成了高校中文系学生知识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保证了此一学科的研究者队伍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以台湾为例,70年代以来,研究古文论而取得博士学位的学者,现在已是学术研究中的中坚。
5、“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课题自1996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大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中提出至今已有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