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专题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
2. 生物的共同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影响环境。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等。
2. 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3. 器官的概念: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4. 系统的概念: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
三、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 生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3. 植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
4. 动物的分类:根据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等特征进行分类。
四、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人类的生殖: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3. 植物的生殖: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生殖,部分植物如草莓可以通过匍匐茎进行无性生殖。
4. 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五、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习性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
2. 变异的概念: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3.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4. 基因的概念: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六、生物的进化1. 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逐渐形成的。
2. 化石的证据:化石记录显示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趋势。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知识树(人教版)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二单元、生物题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当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五章、病毒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章、用药与急救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特
详细)
1. 植物的组成
-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根、茎、叶、花、果实)
- 植物生长的条件与方式
2. 动物的组成
- 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动物组织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骨骼、肌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排泄、生殖等特点
3.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基因型、表现型,遗传变异)
-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种起源与演化)
4.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重要性
- 动植物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特点
- 生物分类的意义与应用
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流动)
-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6. 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
- 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水、吸入的气体等)
- 生活方式与健康(运动、休息、饮食、卫生)
-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7.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 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细胞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遗传工程技术的道德问题与风险
这份文档总结归纳了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了植物和动物的组成、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生态
系统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以及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等
方面的内容。
它的特点是详细全面,能够帮助初中生系统地复习和
巩固生物知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重点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重点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心整理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1、生物的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3)制订计划:检验假定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请求:需设计比较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独变量。
其他条件都不异。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顺应举例:荒凉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如果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 植物细胞特点: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 动物细胞特点:无细胞壁、中心体。
2. 细胞内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
-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二、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2. 生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进化关系。
3. 生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和特征在亲子间的传递。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3. 进化论: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不断进化。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长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
2. 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五、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 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由多种组织构成器官,器官组成系统。
2. 人体的主要系统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六、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2. 环境污染物包括空气、水、土壤污染物。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七、传染病及其预防1.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八、人体的健康与卫生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 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有重要影响,如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等。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疏生物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养分;生物能进展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响;生物能生长和生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分类按形态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分,水生,陆生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了解生物圈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外表。
3、生物圈中的生物: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供给根本的条件:养分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肯定的生存空间。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3、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肯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生物局部消费者分解者〔如细菌、真菌〕非生物局部: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供给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1)食物链肯定是从生产者开头(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淌方向〔能量逐级递减〕(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简单的关系形成的网状构造。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终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淌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存,在食物链中,养分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存的有毒物质越多。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的一般方法2.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的荒漠环境。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
四、生态系统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 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等。
【复习资料】新人教七上生物复习知识点清单2023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清单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学习(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二、识图和实验学习(复习)要点:生物学简图(或实验)识图(实验)要点1.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步骤(顺序):“擦”“滴”“取”“展”“盖”“染”“吸”2.临时装片制作用到的“液体”:植物:清水+碘液;动物:生理盐水+碘液3.如何避免出现气泡:规范的盖盖玻片(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的放下)1.显微镜的重要结构:放大物像(目镜、物镜);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射光线:反光镜;转换物镜:转换器;调节光圈:遮光器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看物镜;视野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3.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4.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绿色部分才有)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和形成的链状关系;食物链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
3.生态系统的能量:能量最终来源——太阳能。
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传递。
4.生态平衡和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相对稳定;一种生物数量的减少,短时间内,被捕食者先增加后下降。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特殊生态系统:湿地(地球之肾)、森林(地球之肺)1.种子的结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种皮+胚乳(单子叶植物,如玉米)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储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储存在胚乳中。
3.种子萌发的探究:对照组(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实验组(多组,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其他条件相同)4.种子萌发:胚根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023年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填空:1.人体是一种统一旳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旳调整作用;尤其是神经系统旳调整作用。
人旳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整下进行旳。
其中神经旳调整起到了主导旳作用。
2.细胞组织(4种)器官系统(8个)人体。
3.人体细胞旳基本构造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旳构造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构造和功能旳基本单位。
4.组织是由某些形态和功能相似旳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旳。
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植物常见旳组织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5.器官由不一样旳组织按照一定旳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旳构造。
6.系统由可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旳多种器官构成。
7.人体内较大旳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旳下部是盆腔)。
8.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
心脏是血液循环旳动力器官。
11. 血液旳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
12.成年人旳血量约为体重旳7%—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健康旳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旳义务。
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旳次数。
正常值60——100次/分。
14. 心脏重要由心肌构成,它旳四个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15.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16. 把血液送出心脏旳腔:左心室、右心室;接受血液流回心脏旳腔:右心房、右心房。
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7. 体循环旳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中学生物总复习题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定义: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2、分类: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三、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等。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
如鹿以草为食、天敌(狼)以鹿为食物。
②竞争:不同种类的生物因争夺食物、生活空间等资源时发生的生存斗争。
如:鹿群与牛群争夺赖以生存的食物(草)。
③寄生:一种生物寄居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并从中直接获得营养使被寄生生物体遭受损害。
④有分工合作的蚂蚁、蜜蜂等体现同种生物的合作关系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7的例子:骆驼刺---根系发达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骆驼—-尿液很少,当体温升高到46℃才会出汗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本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能将动物的尸体、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这些物质可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初中生物人教版总结知识点

初中生物人教版总结知识点初中生物课程是学生们接触生物学的基础阶段,通过人教版教材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的进化等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初中生物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繁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3. 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是能量转换的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
二、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常见的生物分类,如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等。
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 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四、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五、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基因、DNA、染色体等。
2. 遗传规律,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流和物种形成等。
六、生物与环境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生态因素和生物因素。
2.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
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人体结构的基本认识,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2.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3.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如传染病、慢性病等。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
2. 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是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双层膜。
4. 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等。
5.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明显的器官之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复制。
6.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包括水、离子、分子等。
7. 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
8. 细胞的功能包括代谢、分裂、分化、调节等,不同种类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
二、细胞的遗传物质和信息传递1. 遗传物质是指DNA分子,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储存载体,能够传递基因信息。
2. 基因是指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核酸分子,是DNA 分子的一个区段。
3. DNA分子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每个核苷酸由磷酸、糖和一种氮碱基组成。
4. DNA分子通过连结作为某些特定蛋白质的模板来产生RNA分子,RNA分子再转化为蛋白质。
5.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构成细胞、调节代谢等的基本物质,是由氨基酸单元组成的链状分子。
6. 信息传递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过程,是细胞活动的核心。
三、细胞的生长和分裂1.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和质量增加的过程,分裂是细胞复制自身的过程。
2. 细胞生长的主要阶段包括G1期、S期和G2期,分裂的主要阶段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核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减数分离和核分裂等。
4. 无丝分裂是指原核生物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包括DNA的复制、核质分裂等。
5. 细胞分裂的意义在于使细胞数量增加,维持组织、器官和生物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四、基因和遗传1. 基因的现象遗传是指生物体内基因信息的传递和固定,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因。
2. 现象遗传的基本规律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遵循基因的随机分离和自由组合原则。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人教版生物知识点七年级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二、幼根的生长1、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生物与生物圈1. 生物的定义:具有生命特征的实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 生物的共同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 生物圈的范围: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二、细胞与组织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负责生命活动的进行。
3. 组织的构成:由相似的细胞聚集形成,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三、绿色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植物的分类:根据形态和结构特点,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2.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4.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四、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1. 动物的分类:根据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动物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3. 动物的生理功能:摄取营养、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
五、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等。
2. 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种类多、分布广泛、繁殖快。
3. 微生物的作用:参与物质循环、制造抗生素、发酵食品等。
六、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双螺旋结构。
3. 生物的进化: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不断进化。
七、人体健康与卫生1. 营养与健康: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初中生物【六大专题】必背知识复习资料(人教版)

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2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5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28专题五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48专题六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5(人教版)初中生物 【六大专题】必背知识点目录9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对于所有的生物来说,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都影响着它们的生活,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非生物因素发生急②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的预期要有科学依据,实验的各个环节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专题总复习

专题一科学探究一、本专题的主要考点:1、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考查探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与对照实验.3、考查探究实验的数据处理.4、考查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二、知识梳理:(一)、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
2.作出假设: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
3.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科学地设计实验,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4.实施计划:严格执行探究方案,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记录。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实验通常采取多个个体参与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
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若假设不正确,需重新提出假设进行新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6.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二)、初中生物学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多个参与原则(或实验重复多次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三、考点梳理: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实验变量: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个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
4.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实验组:通常是接受你所设计的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4.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
5.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二、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体现在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
4. 植物的分类依据包括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由遗传物质控制,并能传给后代的现象。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分子结构为双螺旋结构。
3.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4. 进化论是解释生物进化的科学理论,物种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实现的。
四、生物与环境1. 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2.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4. 环境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五、人体的生理功能1. 消化系统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血液,进行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4. 泌尿系统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平衡。
5.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
六、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植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其中有性繁殖通过种子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科学探究一、本专题的主要考点:1、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2、考查探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与对照实验.3、考查探究实验的数据处理.4、考查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二、知识梳理:(一)、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
2.作出假设: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
3.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科学地设计实验,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4.实施计划:严格执行探究方案,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记录。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实验通常采取多个个体参与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
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若假设不正确,需重新提出假设进行新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6.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二)、初中生物学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对照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多个参与原则(或实验重复多次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三、考点梳理: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实验变量: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个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
4.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实验组:通常是接受你所设计的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6.做结论: 结论要符合实验目的; 结论里一定要含有变量;结论要符合实验结果.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1、1665年,英国虎克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
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病毒既没有细胞结构又比细胞体积小得多的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它具有流动性性,这有利于细胞之间和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存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即DNA。
克隆羊最像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
④植物细胞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A、植物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B、植物细胞细胞质内有与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有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还有充满细胞液的液泡(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它被人叫做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二、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1、细胞的生长: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了细胞体积。
若你手上有10个细菌,细菌每隔20分钟繁殖一代,一昼夜细菌将繁殖72代,细菌总数将达到10×272个。
2、细胞的分化:多细胞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是有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在分裂过程中,小部分细胞继续保持原来的形状,具有分裂能力,绝大多数失去分裂能力,通过生长形态结构也发生差异,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我们把细胞这样的变化叫细胞分化。
(人体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人体各种细胞,而有的干细胞只能分化成某一类型的细胞。
)3、正常的细胞分裂,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成两份,分裂后的染色体一样,这就保证遗传物质在前后代的连续性、稳定性。
如果正常分裂的细胞失去控制,细胞就会过度分裂而发生癌变。
4、玻片标本有三种:装片、切片、涂片。
用碘液处理后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便于观察。
三、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1、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在生物体内执行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系统:在大多数动物体和人体中,一些器官进一步有序地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物活动,就构成了系统。
2、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4、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繁殖器官。
5、动物体组织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67、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各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8、从外形上看,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人体的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分别围成颅腔和体腔。
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胸腔有心脏、肺等器官,腹腔有胃、肠、肝脏等器官。
臀9、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中特点:(1)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2)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等。
草履虫1)形态:像倒转的草鞋底。
2)结构: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
3)生命活动:运动:纤毛摆动营养:食物细菌、单细胞藻类,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
排泄:伸缩泡、表膜呼吸:表膜生殖:细胞分裂10、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①草履虫与植物细胞相比,它没有叶绿体和液泡,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它和变形虫容易培养、繁殖快,是研究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的好材料。
草履虫能消耗水中的有机质,吞掉细菌。
有净化污水的作用②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生产面包、馒头和酿酒,也可制药。
专题三生物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一.根尖的结构1.根冠:细胞排列不规则,具有保护作用。
2.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细胞质浓,具有分生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3.伸长区:细胞迅速生长,体积增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
此部分能够吸收少量的水和无机盐。
注:根能够不断长长主要依靠分生区的分裂和伸长区的伸长。
4.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大量的根毛,增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二.根吸收水分的条件根毛细胞溶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根吸收水分。
三.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植物一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很多,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有:含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含钾的无机盐,被称为植物生长“三要素”。
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营养物质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2.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摄入人体的糖类最终被分解为基本的葡萄糖。
而葡萄糖为人体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3.脂肪:脂肪也是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
但在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起来,主要储存于皮下、肠系膜等处。
4.维生素:(1)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者往往出现暗视觉障碍。
皮肤粗糙。
(2)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
所以缺乏者,儿童宜患佝偻症,成人缺乏者得骨软化症。
(3)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维生素B1的来源是:糙米、鱼、瘦肉。
(4)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者会出现坏血病。
5.无机盐:在体内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但其作用十分重要。
缺钙的人患佝偻病(成年患骨软化症),再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缺铁会造成缺铁专题四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一.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一)组成及功能1.血液: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的组成: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的种类及功能: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在人体内,血红蛋白在肺部毛细血管处与氧结合,在组织处毛细血管内与氧分离。
血型与输血:A B AB O,输同型血为原则。
紧急情况下,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2.血管: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快。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慢毛细血管: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管壁最薄,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在体表测得脉搏的血管为动脉血管(桡动脉),在上臂肱动脉处测量血压。
3.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有四个腔,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
心室与动脉相通,交界处有动脉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
左心室------- 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二)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起点)------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终点)(此处进行物质交换)血液经体循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起点)-------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终点)(此处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经肺循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循环的功能:把氧气和养料运输给组织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废物运输到相应的器官排出。
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分散失的主要通道是叶片上的气孔。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1.降低叶片的温度。
2 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3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专题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1、叶片的结构:①表皮;②叶肉;③叶脉表皮上的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保卫细胞内含有少量的叶绿体;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使得叶片呈绿色)。
叶脉内有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具有运输和支持作用; 2、光合作用: ②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③场所:叶绿体; ④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⑤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⑥条件:光、叶绿体⑦实质:物质变化是把简单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复杂的有机物; 能量变化是把光能吸收并转变为贮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⑧意义: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为工业提供原料; 为动物的人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为人和动、植物的呼吸提供氧气,调节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3、呼吸作用:指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生物体内有机物(如葡萄糖)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注意:(1)能量的去向有两个: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 中;(2)ATP 是一种高能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澄清的石灰水的化学成分是氢氧化钙,遇到二氧化碳时就会生成白色沉淀;4②、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来储藏粮食的措施:(1)把粮食晒干后储藏;(2)选择通风、干燥的仓房;(3)低温储藏;③、新疆地区瓜果特别香甜的原因:新疆地区夏天白昼长,气温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夜间短,气温低,呼吸作用不强,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④、大气中碳——氧平衡的反应式:① 公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叶绿体① 公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呼吸作用、燃烧等 光合作用专题六生物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二、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