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动理论(1)课件

合集下载

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
(答案:前者是由于分子碰撞次数增加导致,后者是由于运动 加剧导致)
2.两种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压强相同,温度相同,体积不同, 试
问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是否相同?
(答案:相同)
3.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但气体的分 子数密度不同,试问他们的压强是否相同? (答案:不同)
4.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体积不同,但温度和压强相同,问气体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是否相同?单位体积中的分子的总平动 动能是否相同?方均根速率是否相同?(答案:相同,相同,不同)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包括哪些? 理想气体的内能=所有气体分子动能量的总和;
3. 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内能永不为零。
一摩尔理想气体的内能:
Emol N
i KT i RT
2
2
M千克理想气体的内能: E M i RT i vRT
M mol 2
2
问题:
1.三个容器内分别储有1mol氦气(He),1mol氢气(H2),1mol氨 气(NH3)( 三种气体均 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 温度都升高 1K , 则三种气体内能的增加分别是多少? (答案:12.5J, 20.8J, 24.9J) 2.写出下列各量的表达式:
(2) 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是均等的,没有任何一个 方向上气体分子的运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即沿着各 个方向运动的平均分子数应该相等;
(3) 分子速度在各个方向的分量的各种平均值相等。
五、气体动理论的统计方法 (statistical metheds)
用对大量分子的平均性质的了解代替个别分子的 真实性质。对个别分子(或原子)运用牛顿定律求 出其微观量,如:质量、速度、能量等,再用统计的 方法,求出大量分子关于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并 用来解释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的物体的宏观性质, 如:温度、压强、热容等。

气体动力学基础PPT课件

气体动力学基础PPT课件

气体动力学基础_1
23
第二章 一维定常流的基本方程
§2.1 应知的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 无限多个连续分布的流体微团 组成的连续介质的假设(
Euler明确,1752)。而非分子论。适用于l/L<1/100,例
如100公里以下的大气与飞行器
• 一维定常流 1-D Steady flow,流线 Streamline,
3
第一章 绪论
§1.1 气体动力学的涵义
气体动力学是
➢ 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在连续介质假设下,研
究与热力学现象有关的气体的运动规律及其与
相对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气体在低速流动时属不可压缩流动,其热力状
态的变化可以不考虑;但在高速流动时,气体
的压缩效应不能忽略,其热力状态也发生明显
的变化,气体运动既要满足流体力学的定律,
学科名 Discipline 流体力学 Fluid Dynamics 空气动力学 Aerodynamics 气体动力学 Gas Dynamics
主要研究范围 Primary Scope
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 Incompressible Fluid Flow
不可压缩+可压缩流体动力学 Incom-+Com-pressibleLeabharlann 解析解,螺旋桨理论,飞机设计
1904-20年代,普朗特Prandtl(德)的普朗特-迈耶流动理论,(超音
速膨胀波和弱压缩波),风洞技术,边界层理论,机翼举力线、举
力面理论,湍流理论,接合理论流体与实验流体,奠定了现代流体
力学气体动力学研究的基础
1910年瑞利和泰勒研究得出了激波的不可逆性
1933年泰勒和马科尔提出了圆锥激波的数值解
气体动力学基础_1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1 3 2 m v kT 2 2
v
2
v
2
3 RT 3kT M m
可见,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子质量大 13. 的气体,其方均根速率小. 七、道尔顿分压定律 在温度T一定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混合气 体(无化学反应)的总压强,等于各气体分压强 之和. 即 p p1 p2 pm 证明: T1 T2 Tm T
2 x
2 p nm v x
2 p nE t 3
1 Et mv 2 2
1 2 1 2 nm v n( m v 2 ) 3 3 2
10.
注意:这里m 为一个分子的质量; n为分子数密度.
称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物理意义: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碰撞 的统计平均效应. 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E t 及分 子数密度n越大,则气体压强p越大. (如雨点打雨伞) 注意: 1.)n太小或太大时,压强公式不成立; 2.)理想气体压强公式是统计规律,而不 是力学规律.

v v v v 1 2 2 2 2 v x v y vz v 3 2 为所有分子速率 v
2 2 x 2 y 2 z
平方的平均值
三、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设第i组分子的速度在vi~vi+dvi区间内 以ni表示第i组分子的分子数密度 总的分子数密度为n=n1+n2+· · · +ni+· · · 设 器壁上面积dA 的法向为 x 轴
1.
§ 12-1 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for Molecular Kinematical Theory)
2.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1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1
1
=-kT
2
1
题号:21011001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1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5kT
2
5
(B)— RT
2
7
(D)-RT
2
答案:(B)
题号:21011002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每一自由度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1
质量为Mkg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自由度为i,摩尔质量为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有一瓶质量为M的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摩尔质量为4,温度为T,则该瓶气 体的内能为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mol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氨(NH3),当其温度升高1K时,其内能的增加值为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4
(760mmHg =1.013咒105Pa,空气分子可认为是刚性双原子分子)。
其中
N-----分子数
= 1.38X10- J .k-为玻耳曼常数。
v—物质的量
R =8.31 J mol」为摩尔气体常数。
n----分子数密度
253
(标况下n=2.69X10m
附: 理想气体的压强式:
1—2
P=—nmV
3
1
其中n-----分子的数密度。瓦=-mv2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瓦与温度T的关系式:(联立①②式)
2
答案:
分值: 难度系数等级:3
如果氢气和氦气的温度相同,摩尔数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平均动能也一定相同。

《气体动理论》课件

《气体动理论》课件

理想气体和非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特点
非理想气体行为
介绍理想气体的定义及数学模型, 并讨论实际情况下的限制。
讨论非理想气体的行为和模型, 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中的工作流 程。
气液相变
深入介绍气体液化过程,重点解 析液化温度、压力的变化以及转 化过程对气体状态的影响。
气体的状态方程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理想气体。
Brownian运动及其应用
1
Brownian运动的定义
深入解析Brownian运动的概念以及相关特征,探究这一运动常见于哪些实际场 合。
2
Brownian运动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
说明Brownian运动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具体场合和应用方式。
3
Brownmann分布
深入探究Maxwell-Boltzmann速度分布函数的计 算方法和理论分析。
气体状态参数的统计分布
温度的分布
探究气体温度的分布规律,着重 讲解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应用。
压强的统计分布
其他参数的分布
讲解气体状态下压强的统计分布 规律,为大家解析气体物理原理。
介绍气体其他状态参数的统计分 布规律,从宏观视角理解气体行 为。
气体动理论
欢迎来到《气体动理论》课件!本次课程将会深度探究气体动力学原理,从 理想气体以及状态方程到分子运动论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气体动理论的定义
1 定义
介绍气体动力学的含义,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 分子速度分布
讲解分子运动的速度分布规律,从微观层面理解气体特性。
3 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探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状态方程的推导。

12气体动理论 (1)

12气体动理论 (1)

1 T 一定时 λ ∝ p p 一定时 λ ∝ T
25/26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物理学
第五版
12-8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试估计下列两种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例 试估计下列两种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1)273 K、1.013 ×105 Pa 时; ) (2) 273 K、1.333 × 10 −3 Pa 时。 ) d = 3.10×10−10 m) (空气分子有效直径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1/26
z
物理学
第五版
12-5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内能
刚性双原子分子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ε kt
1 1 1 2 2 2 = m v Cx + m v Cy + m v Cz 2 2 2
分子平均转动动能
1 1 2 ε kr = J ω y + J ω z2 2 2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4/26
物理学
第五版
12-5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内能
刚性分子能量自由度 刚性分子能量自由度 自由度 分子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t 平动
3 3 3
r
转动 0 2 3
i
总 3 5 6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5/26
物理学
第五版
12-5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内能
能量均分定理(玻耳兹曼假设) 二 能量均分定理(玻耳兹曼假设)
∆S
o
v1 v2
v
∆N = N

v2 v1
f ( v )d v
12/26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物理学
第五版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讲义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讲义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热力学第零定律: 假如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到达热平衡,
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热平衡定律)
当热接触旳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就不会有 热传递,所以热力学第零定律阐明,处于相互热平 衡状态旳系统肯定拥有某一种共同旳宏观物理性质。 定义: 处于相互热平衡状态旳系统所具有旳共同旳 宏观性质叫着温度。
假如考虑A、B、C三个系统: A和B分别与C热接触, 并到达热平衡;然后将A和B分别与C系统隔离开,让 A和B热接触,则A和B两系统旳平衡态不会发生变化。 这表白: A和B两系统也到达了热平衡。
C AB
C AB
若A与C热平衡 则A与B必然热平衡
B也与C热平衡
-------------------------------------------------------------------------------
-------------------------------------------------------------------------------
二.热力学第零定律 温度
1.温度旳概念 温度表征物体旳冷热程度。冷热是人们对自然
界旳一种体验,是对物质世界旳直接感觉,但单 凭人旳感觉并不能精确而定量地表达出物质旳冷 热程度。
-------------------------------------------------------------------------------
热力学温标:是开尔文在热力学第二定律旳基础上建 立旳。要求水旳三相点(水、冰和水蒸气平衡共存旳 状态)为273.16K。由热力学温标可导出摄氏温度。 热力学温标:T ,SI (开尔文, K)
系统与外界之间 ①能量互换:做功;传送热量(传递热量)。 ②物质互换:蒸发、凝结、扩散、泄漏等。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课件:气体动理论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课件:气体动理论

分子的自由度为i,则一个 分子平均能量为ikT/2, 1摩尔理想气体内能
E= i 2
kT
NA
i 2
RT
m/M摩尔理想气体内能
说明: •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分 子数和分子的自由度有关。 •理想气体内能仅是温度的函 数,即E=E(T)。 •理想气体从T1→T2,不论经 过什么过程,内能变化为
E= m i RT M2
3. 分子(或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如: 铅柱重新接合、流体很难压缩 吸引力——固、液体聚集在一起 排斥力——固、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
分子力 f 与分子之间的距离r有关 存在一个r0——平衡位置
r= r0≈10-10m时,分子力为零 r < r0分子力表现在排斥力 r > r0分子力表现在吸引力
J z2
t = 3, r = 2, v = 0
i=t+r+v=5
(3)非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其分子运动比刚性双原子 分子多了一个沿x轴方向的振动
1 2
mvC2x
1 2
mvC2y
1 2
mvC2z
1 2
J
2 y
1 2
J
2 z
1 2
v
2 Rx
1 kx2 2
t = 3, r = 2, v = 2
i=t+r+v=7
t
1 2
mv
2 x
1 2
mv
2 y
1 2
mv
2 z
t = 3, r = 0, v = 0
i=t+r+v=3
(2)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即分子中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 固定不变,只有整体平动和转动,绕x轴的转动惯量近似为 零,没有振动

《应用物理》课件第2章

《应用物理》课件第2章

力为
Fi
Pi t
2mix 2L ix
mi2x
L
(2-5)
第2章 气体动理论
容器内有大量分子,这些分子不断地与A1面碰撞,因 而使A1面受到一个持续的作用力。把容器中N个分子对器壁 的作用都考虑进去,则A1面受到各个分子的平均冲力之和 为
F F1 F2 FN
N
Fi
m12x
L
m22x
L
m
2 Nx
统是天文的、化学的、生物的或其它系统,也其涉及的现
象是力学的、电磁的、天体的或其它现象,只要与热运动
第2章 气体动理论
有关就应遵循热力学规律。然而,这种方法不能揭示宏观规 律的微观本质。所谓微观方法,也称分子运动理论方法或统 计力学方法,是指从系统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前提出发, 根据一些微观结构知识,把宏观性质视为微观粒子热运动的 统计平均效果,运用统计的方法,找出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关 系,确定宏观规律的本质。比较这两种研究方法可知,宏观 方法和微观方法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热运动性 质和规律,它们彼此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使热学成为联系
P
F S
1 L2
N L
m
2 x
nm
2 x
(2-9)
第2章 气体动理论
式中 n N 表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它也是统计平均值。
由于分子L速3 率的平方可表示为i2
2 ix
2 iy
2 iz
,所以,N
个分子的速率均方值为
N
N
N
N
2 i
2 ix
2 iy
2 iz
2 i1
N
i1 N
i1 N
i1 N
第2章 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ppt课件

气体动理论ppt课件

一 自由度
kt
1 mv2 2
3 kT 2
v
2 x
v
2 y
v2z
1 v2 3
z
oy
x
1 2
m
v
2 x
1 2
mv2y
1 2
mv2z
1 kT 2
28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单原子分子平均能量
3 1 kT
2
刚性双原子分子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kt
1 2
mvC2 x
1 2
mvC2 y
1 2
mvC2 z
29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摩尔热容比
E m i RT M2
dE m i RdT M2
CV ,m
i 2
R
C p,m
i
2 2
R
Cp,m i 2
CV ,m i
36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7-6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接抽气泵
2
l v vl
Hg
金属蒸汽 狭缝
l
显 示

37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分子速率分布图
12
第六章 气体动理论
二 分子力
现主为要当斥表力 现r; 为当 引r力0r时.,r分0时子,力分主子要力表
F
o
r 109 m, F 0
r0 ~ 1010 m
r0
r
分子力
三 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及统计规律
热运动: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分子都在作永不停止的
无规运动 . 例 : 常温和常压下的氧分子
v 450m/s ~ 107 m; z ~ 1010次 / s

第三十七讲气体分子动理论之一——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

第三十七讲气体分子动理论之一——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

mv 2 3/ 2 ) e 2 kT
v
2
1920年斯特恩从实验上证实了速率分布定律
分子速率的实验测定
Stern 做了分子射线束实验
A
S S B C P B l C
t=l/v=/
v = l /
只有满足此条件的分子才能同时通过两缝。 通过改变ωφ可获得不同速率区间的分子。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0

可将h 推广为任意物理量。
分子速率分布函数
处于平衡态的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在每一个时刻都 在随机变化着,但是大多数分子之间存在一种统计相关 性,它表现为平均来说气体分子的速率介于v – v + d v 的概率是不会改变的。
可将上面的h 推广为任意物理量,如理想气体系统中分 子的速度v . 讨论分子数按速率的分布函数。 速度为v→v + dv 间隔内的分子数为dN dN f (v )dv 归一化条件 N
等于圆柱体体积中的分子数。
设圆柱体的截面积为πd 2 。在 实际上其它分子也在运动 B D u t Δt内,分子所走过的路程 相应圆柱体的体积为 d 2u t 设气体分子数密度为n,在Δt时间 A 2 C d n u t 内与A相碰的分子数为
d d d
2 2 z d n u t / t d nu 平均碰撞频率为
这就是玻尔兹曼分布律.
在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任何系统的微观粒子按 状态的分布,即在某一状态区间的粒子数与该状 态区间的一个粒子能量有关,与 E / kT 概率因子: e 成正比。 它说明分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状态. 由于:
(
m 3 / 2 Ek / kT ) e dv x dv y dv z 1 2kT

大学物理 第二章 气体动理论1

大学物理 第二章 气体动理论1
何谓运动自由程度呢? 举例说明:单个质点 能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质点就比能在一固定线 或固定平面上运动的质点来得自由。
31
所谓自由度就是指 为了描述物体运动所需最多独立坐标的个数。
下面具体来讨论 (1) 单个质点自由度
z
P(x, y,z)
在一条固定直线上运动 1
o
y
在一条固定平面上运动 2 x
在空间中运动
必然沸腾
这类现象的 事先可以断定其结果
一个共同点是:
7
随机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 具有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现象
例如: 掷硬币 掷以一枚硬币,落下以后可能是正面朝上, 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掷一枚骰子,落下后可能是 1点, 也可能是2、3、4、5、6点朝上。
这类现象的
事先不可能预言多种可能结果中
一个共同点是: 究竟出现那一种结果
1
一.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特征
看一组数字:
气体分子的线度(直径) ~ 10 -10 m (埃) 气体分子间距 ~ 10 -9 m (纳米) 室温下,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 10 2 ~ 10 3 m/s
分子在两次“碰撞”之间自由飞行的路程约为 10 - 7m分子自由飞行时间约10 -10 s
因而单个分子在 1s 内将会遇到约 1010 次碰撞
N = N = n 为一常数
V V
在容器内,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n 处处都相等
15
n = N V
说明:
ΔV
n 是对 V 内可能出现的分子数统计平均的结果
由于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不断有分子进进出出 V
这样各个时刻 V 的实际分子数 ni 可能大于 n 可能小于 n ,可能等于 n 。
ni n叫涨落,但取 V 得足够大时, Nhomakorabea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2
O
v iz
v iy v i

v ix
A1
l2
F F P S l2 l3
l3 x
z
1 分子i 的 ki m0vi2 平动动能 2
1 N 1 2 m0 v nm0 v 2 3 l1l 2 l 3 n 3
对N个分子求平均值
N 1 1 1 1 1 2 2 vi k i m 0 v i m0 2 N N i 1 N i 1 2 i 1
N
,
vz
v iz
i 1
N
N
2 vx
v
i 1
N
2 ix
N
,
v2 y
v
i 1
N
2 iy
N
,
v z2
v
i 1
N
2 iz
N
根据假设2得
v 0
v x v y vz 0
由 v v v v
2 i 2 ix 2 iy 2 iz
① ②
2 2 得 v2 vx v2 v y z
Δt 时间内分子i与 A1面碰撞的次数
v ix / 2l1
t v ix / 2l1
l3 x
z
Δt 时间内分子i作用于A1面的冲量
2 m v I i 2m0vix t vix / 2l1 0 ix t / l1
Δt 时间内所有分子作用于A1面的冲量
N N 2 0 ix
N m t Nm0 t 1 m v t 2 0 ( v ix I Ii l1 N l1 i 1 l1 i 1 i 1 Nm0 t 2 vx l1
v
2
N
N
1 2 k m0 v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
1 2 1 2 2 2 p nm0 v n( m0 v ) n k 3 3 2 3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p n k 3
四、 温度公式
2 将 P n k 代入 P nkT 得 3
温度公式
3 k kT 2
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v
2
3kT m0
3 RT M
v T
2
v 1/ M
2
注意
v v v
2 2
§11 .3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温度公式
一、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基本特征 1、气体分子之间,气体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除了在碰撞的瞬间很大之外,其它时间基本上就 没有作用力,重力也可忽略不计,所以,气体分子 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可看作是在惯性支配下的自 由运动。 2、在室温下,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是很大的, 约几百米每秒;同时,气体分子间的碰撞是及其频繁 的,每一个分子每秒内要和其他分子碰撞约1010 次, 所以,分子所走的路程非常曲折。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pV C T
(1)
上式中, p、V、T 只有两个是独立的。 设在标准状态下, 摩尔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0 标准状态:p0=1atm=1.013×105Pa, T0=273.15k 在标准状态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为 Vm = 22.4 l = 22.4×10-3 m3
则V0 = Vm ,
p0V0 p0Vm C R T0 T0
p0Vm R 普适气体常量 R 8.31( J mol 1 K 1 ) T0
将C代入(1)式得
m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pV RT RT M
m —— 气体质量, M —— 气体的摩尔质量
(2)
பைடு நூலகம்
m 气体物质的量 M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又无物质交换
封闭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
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
物质的热运动,虽然个别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 的,即任一时刻它在什么位置、以什么速率朝什么 方向运动完全是偶然的,随机的。但就大量分子的 集体表现来看,却存在着一定的统计规律。
1、统计规律
设气体分子总数为N,则
N NA
N pV RT RT NA
N R p T V NA
N n V
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R k 1.38 10 23 ( J K 1 ) NA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玻耳兹曼常量
(3)
p nkT
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
在平衡态下,凡是状态参量满足理想气体物 态方程的气体就称为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近似满足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2 v ix ) i 1
N
设A1面所受的平均冲力为 F , 则有 I F t
Nm0 t 2 Nm0 2 F vx vx t l1t l1 I
y
l1
m0 v ix
平衡态下 v 2 v 2 v 2 1 v 2 x y z 3
m0 v ix
Nm0 2 F v 3 l1
3、对任一个分子来说,它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完 全是随机的;连续两次碰撞之间分子的自由运动路程 也时长时短,分子运动的轨迹是不规则的折线。
二、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与统计假设 1、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微观定义) (1)分子直径远小于分子间的距离,故分子大小 可忽略,其运动遵守经典力学规律。 (2)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器壁之间作频繁 的碰撞,除碰撞瞬间之外,它们无相互作用力,重 力也忽略不计。故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势能,也 不计重力势能。 (3)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容器器壁之间的碰撞是 完全弹性碰撞,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
二、状态参量——宏观量
平衡态下描述宏观属性的相互独立的物理量。
对气体来说,如 压强 p、体积 V、温度 T 等。
(1)压强 p
F 气体容器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正压力 P S
SI制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1 Pa=1N/m2 其它单位: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高(mmHg) 单位换算:1atm=1.013105Pa=760mmHg (2)体积V 气体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体积。单位:m3
1、宏观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之间有间隔 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等宏观物体由大量分 子组成。实验证明,1mol任何物质的分子数均为
N A 6.022 10 mol
23
1
阿伏伽德罗常数
实验还证明,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2、物体内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表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非平衡态: 不具备两个平衡条件之一的系统。
说明: 平衡态是一种热动平衡 处在平衡态的大量分子仍在作无规则的热运动, 而且因为碰撞, 每个分子的速度、动量和能量等经常 在变,但是系统的宏观物理量不随时间 改变。 例如:粒子数 假想箱子分成两相同体积的部
分,达到平衡时,两侧粒子有的
穿越界线,但两侧粒子数相同。 •平衡态是一种理想状态
即分子以相同速率朝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等。
推论:以相同速率朝各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相等。
分子速度在各方向上的分量的各种平均值相等。
定义速度的各种平均值
v
vi
i 1
N
N
N i 1
,
v
v
i 1
N
i
N
N i 1
,
v
2
2 v i i 1
N
N
vx
v ix
N
,
vy
v iy
一般来说,气体的体积就等于盛气体的容器的 容积。注意:气体的体积与所有气体分子体积的总 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温度 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初
A B 绝热板
末 态
A B
导热板

A、B 两体系互不影响
A、B 两体系达到
各自达到平衡态
共同的热平衡状态
A B
C
若 A 和 B、B 和 C 分别热平衡, 则 A 和 C 一定热平衡。 (热力学第零定律)
§11.2 平衡态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一、平衡态 按系统所处状态对系统分类: 平衡态系统
非平衡态系统
平衡态: 在无外界的影响下,不论系统初始状态 如何,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的宏观性质不
随时间改变的稳定状态。
平衡条件: (1) 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2)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
考虑第i个分子
v ix
A1
l2
i分子动量增量
pix 2m0v ix
l3 x
i 分子对器壁的冲量
z
2m0 v ix
y
m0 v ix
l1
m0 v ix
i分子相继与A1面 碰撞的时间间隔
2l1 / v ix
A2
O
v iz
v iy v i

v ix
A1
l2
单位时间内i分子 对A1面的碰撞次数
讨论
1. 温度 是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是统计的结 果 。压强也是如此。 (N-- 数目少无意义)
2. 物理意义: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小的量度,即 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系统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大小。 3. 在温度T 的情况下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分子种类 无关。
五、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3 RT 3 RT 1 3 3kT 2 2 由 k m0 v kT 得v M 2 2 m0 N A m0
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是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
2、 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统计性假设
(1)分子在各处分布的等概率假设 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在无外场的情况下,分子
在各处出现的概率相同。
结果:在平衡态时,系统内分子数密度处处相同。
dN N n dV V
(2)分子速度分布的等概率假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