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调查通知
漯河市民族宗教局关于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通知

漯河市民族宗教局关于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漯河市民族宗教局
•【公布日期】2007.01.16
•【字号】漯族宗[2007]4号
•【施行日期】2007.01.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宗教
正文
漯河市民族宗教局关于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通知
(漯族宗[2007]4号)
各县(区)民族宗教局,市级各宗教团体:
春节将至,为了确保全市信教群众度过一个祥和、安全、有序的节日,切实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市宗教领域的稳定,现就加强双节期间对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各县(区)、各市级宗教团体要在元月22号到28号之间立即开展为期一周的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大检查,主要是完善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及时发现和排查各种隐患,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春节期间的全市各宗教活动场所和广大信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各县(区)民族宗教部门和市级宗教团体要严格执行值班和报告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各宗教活动场所要立即对本场所的房屋设施、电力设备、卫生防疫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应立即封存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民族宗教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信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各县(区)务必将检查落实情况于2月1号之前以书面形式报市民族宗教局,市民族宗教局将对各县(区)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二○○七年一月十六日。
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度民族宗教领域政务信息和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

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度民族宗教领域政务信息和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3.03•【字号】•【施行日期】2021.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侨务、宗教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度民族宗教领域政务信息和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各区(功能区)民宗部门、委属各事业单位、委机关各处室: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统战部长、民委主任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民宗系统政务信息和调查研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充分发挥其服务决策、推动落实、宣传引导等重要作用。
政务信息工作是及时反映工作情况的有效途径,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关键渠道,是各级领导把握工作动态,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及时编报工作信息,反映工作进展、落实情况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研究预判,科学决策,制定措施等有很大的先导性作用,对总结前期工作,梳理工作脉络,谋划未来工作由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
(一)增强信息意识。
政务信息是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直接影响科学决策,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政务信息工作纳入日常重要工作内容,树立“人人都是信息员”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分析研究,梳理信息线索,挖掘优质信息,加强信息工作指导,抓好抓实信息编报工作。
(二)提高信息质量。
注重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深入性、精炼性。
围绕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民族宗教年度重点工作内容,报送推动重要工作发展的主要措施、进展,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观点,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新经验,推动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预警性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提高信息编报数量和质量,提高信息采用率。
(三)严格信息审核。
按照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信息员三个环节的政务信息审核机制。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9.23•【字号】湘政办发〔2022〕51号•【施行日期】2022.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宗教信仰,侨务、宗教其他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51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9月23日湖南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我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规范管理,根据中央关于做好民间信仰工作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民间信仰,是指以多种神祇为崇拜对象,以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民间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具有民俗性、自发性、分散性、地域性、历史传承性等特点。
本办法所指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是指群众因崇拜神祇、祈福禳灾而建立的,进行民间信仰活动的各类庙宇,但不包括文庙、宗族祠堂。
第三条民间信仰工作应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尊重现实、把握特点、规范管理、积极引导”的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依法规范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尊重信众的信仰和风俗习惯,深入挖掘民间信仰的当代文化价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发挥民间信仰在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公益慈善、民间交流、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民间信仰信众爱国守法、团结友善、服务社会、维护和谐,维护民间信仰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民间信仰工作负总责。
明确相关机构承担有关工作,保障必要的工作力量和经费;统战、防范处理邪教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做好政策指导;宗教事务部门负责行政监管,牵头协调相关综合事务和重要事项;宣传、公安、国家安全、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农业农村、文物、市场监管等部门分工协作,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或综合执法机制,对民间信仰活动及相关场所进行监督和检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8.10•【字号】皖政办〔2024〕8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宗教信仰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8月1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分类管理第三章场所登记编号第四章民主管理组织第五章管理制度第六章活动管理第七章建设管理第八章发挥作用第九章监督管理第十章附则安徽省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间信仰事务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央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民间信仰,是指以多种神祇为崇拜对象,以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民间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具有民俗性、自发性、分散性、地域性和历史传承性等特点,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神话传说和佛道教神灵、历史人物、行业神崇拜,祖先崇拜,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民间信仰事务,是指民间信仰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是指群众因崇拜神祇、祈福禳灾而建设的,进行具有一定规模民间信仰活动的各类建筑物,不包括文庙和宗族祠堂。
第五条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尊重现实、把握特点、规范管理、积极引导的基本原则,尊重信众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其他方面和谐共存,做到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活动有序、安全和谐。
第二章分类管理第六条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实行分类管理。
(一)对在当地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信众较为广泛、主体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含50平方米)或一年中单次活动规模达1000人次以上的活动场所,实行登记编号管理。
农村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情况调查(精选多篇)

农村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情况调查(精选多篇) 第一篇:农村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情况调查宗教工作历来是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做好农村的宗教工作,事关农村社会稳定。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基层“宗教热”不断升温,宗教信徒人数日益增长,宗教事务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如何稳妥有效地做好农村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每位基层~干部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本文笔者结合近两年来从事基层宗教管理工作的实践,以某乡镇为个案,对农村中~教私设聚会点这一现象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该现象的有关方面的问题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农村中~教私设聚会点的有关基本情况(一)、被调查单位宗教工作概况本文所选择的调研个案某镇系xx区的宗教工作重点镇之一。
该镇镇域面积达28.5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万,其中常住人口4.2万。
202*年末,该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6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为7802元。
该镇共有寺观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58处,佛、道、天主、~四教齐全,已登记发证的宗教活动场所46处(其中佛教11处,道教27处,~教7处,天主教1处)。
全镇四大教的信人数难以统计,但从该镇202*年组织开展的天主教、~教信(本站推荐某全家和隔壁几户邻居自1997年从邻镇来某镇购得拍卖的宅基地建房搬至此村后,在与原聚会点较远过宗教生活不便的情况下,先是在家组织邻居进行规模为十几人的小型聚会。
后因m某家隔壁一位邻居n某生重病,这些信徒日夜为之做祷告,该邻人病愈后,愈发信仰~教,于是主动将家中后院空地与m某家空地相连而合建成平房二间,作为家庭聚会点。
随着聚会人员的日益增多,此聚会点还添置了风琴、黑板、空调等设施,俨然象个“小教堂”,平时星期日最多聚会人数在70-80人左右。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某镇已登记的6个各个教堂(或聚会处)的建造时间较久,场地都很小,假设将私人聚会点的信徒都动员疏散到各堂点,那么届时会出现这部分信徒在聚会时连个座位也会没有。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调查背景及目的 • 调查方法及样本情况 • 调查结果概述 •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存在的问题 • 对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建议 • 结论及展望
01
调查背景及目的
调查背景
• 近年来,宗教活动场所数量不断增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进一步 落实。然而,在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场所设施不 完善、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宗教活动的正常开 展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此,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情况调查, 了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宗教政策提供依 据。
调查目的
•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情况,包括场 所设施、管理制度、安全措施等,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 因,提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宗教 活动场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宗教和社会的和谐 发展。
02
调查方法及样本情况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文献资料搜集和分析 等方法,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 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 群众的管理力度,确保各项规定得到落实。
提高素质和能力
加强交流与合作
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 们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
加强各宗教活动场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 进宗教和谐,共同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宗教活动场所设施设备情况
调查发现,大部分宗教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比较完善,能 够满足信教群众的日常需求。
分析指出,部分宗教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存在老化、损坏 等问题,需要及时维修或更新。
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开展情况
关于加强民俗文化活动管理的公告

尊敬的读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活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更是民众精神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加强民俗文化活动的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现就加强民俗文化活动管理发出以下公告:一、关于加强民俗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管理1.对于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其设施完好,安全有序。
2.对于民俗文化活动设施,加强巡查和维护,保障民众的参与体验和安全。
二、关于加强民俗文化活动内容的指导和规范1.加强对民俗文化活动内容的审核和指导,督促活动主办方注重传统文化内涵,避免商业化和低俗化倾向。
2.鼓励开展有益于民众身心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如传统民俗表演、手工艺制作等,严格禁止违法违规的内容和行为。
三、关于加强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和宣传工作1.鼓励各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韵味的民俗文化活动,加强对相关活动的宣传和推广。
2.加大对民俗文化活动组织者的指导和培训力度,提高其组织能力和宣传水平。
加强民俗文化活动管理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有关部门和民众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同保护和促进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笔者对于加强民俗文化活动管理的个人观点是,这不仅是一项有益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工作,更是对我国深厚传统文化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希望通过以上公告的发布,能够引起各地相关部门和民众的重视,共同推动我国民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谨此公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民俗文化活动在民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不仅是人们精神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更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展现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关于农村中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现象的调研报告

上屯镇关于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调查报告宗教工作历来是农村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做好农村的宗教工作,事关农村社会稳定。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基层“宗教热”不断升温,宗教信徒人数日益增长,宗教事务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如何稳妥有效地做好农村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每位基层统战干部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近期我镇组织专门人员对本镇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报告汇报如下:一、上屯镇宗教基本情况我镇镇域面积达117平方公里,耕地10.3万亩,总人口为7.6万人。
2010年,该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37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为5781元。
该镇共有寺观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11处,伊斯兰教、佛、道、基督四教齐全,已登记发证的宗教活动场所6处(其中伊斯兰教3处,基督教3处)。
全镇四大教的信教人数分布松散,统计困难,但从这次调查情况来看,全镇基督教信徒为170多人(包括家庭聚会点信徒)。
实际情况表明,这仅仅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登记数目,上述信徒仅仅是指参加教堂或聚会点聚会次数较多而又能被别人熟知的人数。
二、私设聚会点问题的由来近几年来,农村基督教信徒人数一直处于持续递增发展趋势。
据了解,各教堂或聚会点每年均把发展信徒人数作为一种必然的“工作任务”,且内部还有分工。
随着基督教信徒人数的日益增长,基层宗教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基督教信徒人数持无序状态持续递增,必然会导致私设聚会点的出现和增多。
就我镇而言,全镇除了3处有一定规模的且已办登记证的基督教堂或聚会处外,还有3处未经批准设立的家庭聚会点。
三、活动和信徒情况这些聚会点的活动时间一般为周六或周日一天,其它时间晚上分别安排学圣经、唱诗歌,作祷告活动。
家庭聚会点的信徒以女性信徒偏多,约占参与总人数的95%。
年龄结构以中、老年居多,也有部分青年人。
其中50%的信徒信教时间均在十几年以上,几乎是在聚会点形成的前期。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1.22•【字号】汉政办发〔2017〕76号•【施行日期】2017.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宗教信仰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汉政办发〔2017〕7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汉中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1月22日汉中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民间信仰活动,维护民间信仰信众和活动场所合法权益,引导民间信仰发挥其积极作用,根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和我省有关规定,结合汉中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间信仰,是指以多种神祗为崇拜对象,以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民间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
本办法所指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是指除《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第十五条确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文庙、文物保护单位及宗族祠堂以外,具有原生性、地域性、民族性、历史传承性和原始宗教特点的庙宇。
第三条民间信仰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级政府负责本辖区民间信仰管理工作。
市级宗教工作部门具体指导开展民间信仰管理,对县级宗教工作部门审批登记的民间信仰场所进行审核备案;县级宗教工作部门负责民间信仰场所的规划、审批、登记,重要活动的监督管理等;镇政府(街道办)负责民间信仰事务日常管理;村民(居民)委员会协助监督管理日常事务。
公安、国土、建规、住管、文广、文旅、农业和林业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各类开发区(园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旅游区)等管理机构要在属地政府领导下,协助宗教工作部门做好辖区内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
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专项检查实施方案

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专项检查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旅游局等六局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意见》(旅发〔2009〕30号)、《关于贯彻实施“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等3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国标委服务联〔2011〕58号)要求和2012年全国旅游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规范我省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保障游客及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有燃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的文明、安全、环保和秩序。
引导我省有燃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不断树立管理规范、服务文明、质量提升的良好形象。
二、检查范围有燃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
三、文件依据及国家标准(一)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场所燃香活动的通知》(旅发〔2009〕30号)。
(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文物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实施“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等3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国标委服务联〔2011〕58号)。
实施的3项国家标准:1.《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燃香安全规范》(GB26529-2011)。
2.《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26386-2011)。
3.《燃香类产品有害物质测试方法》(GB/T26393-2011)。
四、工作任务(一)积极组织标准的宣贯培训和实施的监督检查。
全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检查、经验交流等形式使旅游管理部门、有燃香活动场所和旅游场所管理和从业人员等能够准确理解、掌握和执行国家标准。
乡宗教场所专项巡查行动方案

乡宗教场所专项巡查行动方案一、背景与目的为贯彻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抓好乡宗教场所管理工作,加强对乡宗教场所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方案。
二、巡查时段本次巡查活动时间为2021年7月至9月,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或提前。
三、巡查范围本次巡查活动主要针对乡宗教场所进行,包括佛教寺庙、道教道观、基督教堂会、伊斯兰清真寺等各类宗教场所。
四、巡查内容1.宗教场所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是否在信教场所周围设置指示标志;2.宗教场所是否加强安全防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宗教场所是否开展合法宗教活动,是否存在非法活动或受到非法组织的干扰;4.宗教场所是否传播不良思想,是否进行非法宣传或从事违法活动;5.宗教场所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是否给周围居民带来不良影响。
五、巡查方式1.采取镇、村干部及公安、文化、宗教等部门联合巡查的方式;2.利用巡回宗教服务车等移动服务设备巡查宗教场所;3.在巡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督促宗教场所整改。
六、巡查要求1.采取与乡宗教场所管理部门和信教群众沟通的方式,加强与当地宗教界的联系和交流;2.加大宣传力度,让发现的问题被公开,透明化巡查工作;3.在巡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4.落实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巡查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七、巡查总结与报告巡查活动结束后,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巡查报告,提出改进提高措施,及时将巡查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将报告送交有关职能部门和宗教团体。
同时,对整改到位的宗教场所进行表扬和奖励。
对于未整改或不配合整改的宗教场所,依法进行处理。
洛江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情况的调查报告

洛江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情况的调查报告洛江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二00七年十二月据统计,我区现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196座(其中万安16座,双阳30座,河市47座,马甲31座,罗溪65座,虹山7座),基本上分布在每个自然村。
一、我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基本情况(一)规模情况。
196座庙宇中,20M2以下的15座,占7.65%;20--50M2的44座,占22.45%;50--100M2的32座,占16.33%;100M2以上的74座,占37.75%。
其中较大的有罗溪龟峰岩,建筑面积660M2,场所面积6600M2;郭垅庙建筑面积625M2,场所面积800M2;马甲昭灵宫建筑面积500M2,场所面积700M2。
类似面积的场所全区有10多座。
(二)奉祀神祗及信众情况。
196座庙宇中奉祀着形形色色的神祗,主要有妈祖、观音、王爷、玄天上帝、吴真人、福德正神、相公爷、田都元帅、文武判官、社会社妈等等。
各个庙宇的信众人数不一,大多数是本乡本土信众活动的场所,吸引外乡信众跨区域来朝拜的庙宇只是少数。
但到活动场所朝拜的信众人数在农村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二、我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情况我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目前还是处在民间自发管理的状况,大致分为4种情况:一是由寺庙管委会管理。
这种场所一般香火较旺、环境较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如龟峰岩、郭垅庙、昭灵宫等。
成立管委会的场所,一般有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设立财务帐目等,整个庙宇的环境卫生、活动秩序较好。
二是由老人会管理。
这种场所一般在村民居住区内,庙宇由热心老人管理,平时成为乡村老人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是由1--2名老人在看管,有的是需村里照顾的老人委托其在庙宇收取微薄的香火钱;有的是自发到庙宇居住,靠庙宇收入维持生活。
各座庙宇看管情况不一。
四是无人管理。
这种场所一般规模较小,大多设在村头、路边。
无人管理的庙宇在我区大体占50%左右。
三、民间信仰不稳定的原因分析民间信仰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人类社会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关于开展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通知

关于开展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通知
各乡镇,社区及宗教活动场所:
为进一步提高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水平,督促指导宗教活动场所落实安全工作,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和顺安宁,顺利迎接建国70周年的到来。
XX将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安全检查,并与各乡镇和宗教活动场所签订安全责任书。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X年X月XX日-X月X日
二、检查范围
全县范围内所有宗教活动场所。
三、检查内容
1.《XXX》及《XX”》工作整改落实情况
2.安全管理方面:宗教活动场所的房屋建筑安全情况,包括在建项目和工程的施工安全情况,危房及其附属物的加固修缮和安全措施情况;宗教活动场所有无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消防通道、疏散通道是否畅通;佛教、道教场所是否存在明火进殿、杂物过多等问题;老化的用电线路和设备是否及时进行改造,线路铺设是否符合要求,有无乱拉电线插头或线路超负荷承载等现象;场所周边是否存在火灾和自然灾害隐患,是否制定防范措施或应急预案。
傍山而建、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宗教活动场所是否设置防患的安全隔离带或安全设施;各项安全制度或每日巡查、每月自查、安全会议记录等相关的内业资料是否健全。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2.10•【字号】•【施行日期】2015.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侨务、宗教综合规定正文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我市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宗教活动场所分布面广点多,消防安全、建筑安全、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为确保宗教活动场所信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宗教活动正常开展,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对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安全进行全面清理整治。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以《宗教事务条例》《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安全生产法》《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紧紧围绕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促规范、除隐患、保平安”的总体要求,全面清查,对标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
二、整治的对象和内容此次整治的对象为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包括已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拟申请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整治:(一)消防安全方面。
宗教活动场所要把防火安全摆在首位。
宗教活动场所大多是木质结构,易发生火灾,按照消防规定建设安全通道,确保消防通道畅通,配足、配齐消防设备和器材,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良好使用状态。
在未禁鞭的宗教活动场所,严格限定烧香、燃放鞭炮地点,严禁在规定地点之外烧香、燃放鞭炮。
(二)建筑物安全方面。
严格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或新建建筑物审批程序,申请材料需提供规划、建设、文物、消防、环保等部门的审核意见,建设部门要加强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管。
对未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建造,且年久失修,房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宗教活动场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县(市)区民族宗教部门、开发区社会发展局联合当地建设、房产等部门进行检查,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危房检测、鉴定。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整治乱滥建寺观教堂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通告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整治乱滥建寺观教堂和民间
信仰活动场所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06.13
•【字号】宁政文[2014]200号
•【施行日期】2014.06.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整治乱滥建寺观教堂和民间信仰活
动场所的通告
(宁政文〔2014〕200号)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乱滥建寺观教堂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近期有回潮的趋势。
为保持良好的宗教信仰环境、维护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建设秩序,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根据《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城乡规划法》、《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规定,特通告如下:
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治理乱滥建寺观教堂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坚决遏制、严肃整治乱滥建行为。
二、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建设寺观教堂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对已动工的责令停工、限期拆除,对已建成的限期拆除,逾期不拆的给予强制拆除。
三、严禁非法买卖土地用于寺观教堂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一经发现并查实,将予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四、对拒不配合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阻挠、围攻、滋事或暴力抗法的,
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14年6月13日。
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查的通知

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查的通知各县市区民宗局、各园区党群工作部:为进一步做好宗教活动场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和宗教领域安全,经研究,我局拟于近期将对各地宗教活动场所的防汛和地质灾害排查、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一、提高思想认识根据今年汛期雨情水情预测,我市总降水量较同期略偏多,7-8月有强降雨集中时段,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面临严峻形势。
各地民宗工作部门要深刻认识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市决策部署上来,强化隐患排查,日常检查,及时整治排危,扎实抓好宗教活动场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一是各地民宗部门对安全工作及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工作方案;二是各宗教活动场所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记录、宣传动员,制度建设,值班安排,责任落实等情况;三是各宗教活动场所应急工作机制建设,应急预案等落实情况;四是各宗教活动场所应急保障措施情况,物资抢险、救灾队伍、资金保障、应急演练等情况。
三、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协作机制。
加强县、乡(镇)村(居)三级统筹协调,水务、国土、林业等部门协作联动,加强日常协作会商并作好相关工作的痕迹管理;二是建立预警机制。
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完善群策群防体系,加大宗教活动场所巡查监测;三是完善信息报送机制。
各地民宗部门要建立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工作台账,对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相关工作情况及时报送辖区防震减灾部门和市民宗局。
四、注重督查实效督查组将采取座谈、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深入细致开展督查工作,注重督查实效,并将本次专项督查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在督查期间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七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的通知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岳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2.21•【字号】岳政办函[2008]16号•【施行日期】2008.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宗教正文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的通知(岳政办函[2008]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有关单位:自2008年1月12日以来,我市遭遇了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部分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因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抗灾救灾指示精神,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我市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对全市所有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成立岳阳市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隋国庆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曹治平任副组长,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规划局、市房地产局、市建设局、市消防支队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民宗局,熊伟任办公室主任。
二、检查内容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筑物的报建、报批、验收等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完备。
三、工作步骤(一)自查阶段(3月1日-3月25日)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和市属宗教团体要广泛进行动员,督促宗教和民间活动场所组织人员,认真做好有关场所建筑物面积、栋数、报建手续、安全隐患、消防设施的登记造册等准备工作。
(二)检查阶段(3月26日-4月30日)由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建设局、市房地产局、市消防支队组织对全市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对没有按程序报批的违规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整顿。
(三)总结阶段(5月1日-5月31日)对存在问题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回访,验收整顿效果;对安全检查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关于排查宗教场所和个人收养弃婴的函

关于排查宗教场所和个人收养弃婴的函
尊敬的相关机构/个人,
我写信是希望与您合作,进行关于排查宗教场所和个人收养弃婴的工作。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对保护弱势群体,特别是弃婴的权益感到深切的关注和责任。
近来,我们接到了一些关于宗教场所和个人收养弃婴的举报,并且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为了保护婴儿的权益和确保他们得到妥善照顾和保护,我们希望与您合作,展开一系列的排查行动。
我们的合作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排查宗教场所:我们需要确认宗教场所是否存在收养弃婴的情况,并核实收养的合法性和儿童照顾的质量。
我们将与您共同查明具体情况,并根据结果采取必要的行动。
2. 调查个人收养者:我们需要对个人收养者进行背景调查,以确保他们具备合适的条件和能力,能够为收养的弃婴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成长条件。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严格的保密原则。
3. 收养流程审查:我们将仔细审查收养的法律程序和流程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我们将与您共同检查并确保收养的透明性,并解决任何可能的不合规问题。
4. 儿童福利监督:我们将建立一个监督机制,以确保已收养的弃婴在收养后得到妥善照顾和关注。
这包括定期的检查和访问,以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通过我们的合作,我们希望能够消除一切可能给婴儿带来伤害的因素,确保他们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我们真诚邀请您与我们携手合作,为保护儿童权益贡献一份力量。
请您尽快回复,告知您是否愿意与我们合作,并方便的时间进行详细的讨论。
我们期待着您的积极回应,谢谢!
此致,
[您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基本情况
进行调查的通知
各镇、街道:
为加强我市民间信仰事务管理,推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整治工作,根据《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意见》(温委发[2011]123号)、《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整治工作方案》(温委办发[2011]129号),按照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的总体部署,决定在全市开展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开展全面调查。
对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各地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量分布、历史沿革、信仰特征、建筑年代、面积规模、管理组织、资金财产等情况和民间信仰活动类型、方式等情况。
二、及时填表上报。
将调查情况按民间信仰活动场所逐个填报《瑞安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并提出“四个一批”的初步甄别意见,于2011年12月30日前报市民宗局政策法规科,联系人蔡一珍,电话。
附件:
一、《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四个一批”甄别基本标准》
二、《瑞安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
瑞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二O一一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