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语文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职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惊愕(jīng è)沉默(chén mò)B. 炽热(chì rè)纷扰(fēn rǎo)融洽(róng qià)C. 蹉跎(cuō tuó)恬静(tián jìng)纠葛(jiū gé)D. 奔腾(bēn téng)纷飞(fēn fēi)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技巧。
C.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D. 这个方案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基本上是可行的。
3.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深远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举世无双B. 破釜沉舟C. 青出于蓝D. 画蛇添足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书面语的一项是:A. 看法B. 高兴C. 玩笑D. 严谨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B. 他昨天去北京,明天就回来。
C. 他今天上午去图书馆,下午去上课。
D.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今天看了一半。
7. 下列词语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灵魂:指人的精神或意识。
B. 意气:指人的气质和风度。
C. 精神:指人的思想、意志和情感。
D. 气质:指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田野上尽情奔跑。
B. 那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2023年灌云中等专业学校单招部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附答案
-第二学期灌云中专综合高中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 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谭桂吉阐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语文两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第Ⅱ卷答案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 每题2分, 共36分。
在下列各小题旳备选答案中, 选择一种对旳旳答案)1. 下列加点字注音对旳旳一项是()A. 眼翳(yì)蟋蟀(shuài)嗜好(pì)文绉绉(zhōu)B. 涂墁(màn)狩猎(shòu)哽咽(yàn)巷道(xiàng)C. 纶巾(guān)蜕变(tuì)佛狸祠(fó)褴褛(lán)D. 凝噎(yē)吝啬(lìn)消遣(qiǎn)拮据(jié)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旳一项是()A. 自顾不瑕疾言厉色无动于衷相形见绌B. 冠冕堂皇一丝不苟迫在眉睫暝思苦想C. 雄姿英发连锁反应烟熏火燎震耳欲聋D. 笔管条直曲指可数不可逆转不堪回首3. 下列加点字旳解释所有对旳旳一项是()A. 后治汉印( 研究) 浅尝辄止(就)不刊之论朽(刊登)B. 栩栩如生(生动旳样子)文过饰非(掩饰)雕栏玉砌(台阶)C. 早生花发(花白)莫名其妙(明白)化险为夷胜(平安)D. 休戚与共(欢乐)数见不鲜(少)猝不及防(忽然)4. 下列句子横线处应填旳关联词最恰当旳一项是()轮子旳效率______如此之高, _______动物在漫长岁月中可以进化出多种高效率器官, _______偏偏没有进化出轮子_____取代他们那效率_______很高旳四肢。
A. 虽然那么却来并非B. 既然那么为何来并非C. 由于因此可固却D. 既然假如因此但却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旳词语, 最恰当旳一项是()①时间是最基本旳原因。
对口单招 高一语文 苏南十校 联考期中调研试卷(含答案)
十校联考期中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X页,第Ⅱ卷X页至X 页。
两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项目。
2.用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A.船舸.(gě)青荇.(xìnɡ)眷.属(juàn)煤屑.(xiè)B.跋.涉(bá)翡.翠(fěi)河畔.(bàn)婀娜.(nuó)C.草坂.(bǎn)滟滪.(yù)启碇.(diàn)剥.落(bō)D.漫溯.(shuò)峥.嵘(zhēng)寥.廓(liáo)宁谧.(mì)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
B.山峡却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恃,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C.不过,如果到非洲去看看,还是可以找出伯格曼法则的蛛丝马迹来。
D.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聘怀。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峨.冠博带(高)迁延顾.步(回头看)层峦.叠嶂(连着的山)B.挥斥..方遒(奔放)推陈.出新(旧的)宁谧.(静谧)C.漫.江碧透(满)妖.童媛女(艳丽)倩.影(美丽的)D.蓊蓊..郁郁(草木茂盛)雷霆万钧.(古代时间单位)休憩.(休息)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伯格曼法则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
如此,仔细观察一下,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似乎留下了某些痕迹。
例如,白人是在欧洲比较靠北的地方演化出来的,个子比较大。
职专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jīng zhàn)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莫衷一是(mòzhōng yī shì)B. 沉着(chén zhù)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C.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D. 炽热(chì rè)持之以恒(chí yǐ zhī héng)持之有故(chí zhīyǒu g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C.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
D. 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努力。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B.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C.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银梭,在天空中穿梭。
B.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一把利剑。
C. 那高耸的山峰,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D. 那飘落的雪花,像无数只白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道题很难,我做了好长时间才做出来。
职高语文高一下册试卷期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谈笑风生惊弓之鸟B. 比比皆是倾盆大雨C. 风和日丽雪中送炭D. 轻歌曼舞振聋发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场音乐会吸引了众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
B.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C. 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D.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当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3. 下列词语中,与“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雾里看花B. 雾锁山头C. 水落石出D. 桃红柳绿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如画卷。
D. 他的歌声如黄鹂般动听。
5. 下列词语中,与“临危不惧”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临渴掘井B. 临危受命C. 临阵磨枪D. 临深履薄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柳树绿了,小草发芽了。
B. 他的成绩优异,品德高尚,为人诚实。
C. 雨后的空气清新,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D.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C. 雨滴在窗玻璃上跳舞。
D. 阳光洒在田野上,照亮了大地。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厚得像砖头一样。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这里的风景美得像仙境。
D. 他的声音大得能震破窗户。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吗?B. 今天天气怎么样?C. 你喜欢这本书吗?D.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的吗?B. 这件事你难道没有做过吗?C. 你不是早就知道了答案吗?D.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恬静恬淡B. 着急着落C. 考验考试D. 纯洁纯朴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相同的一项是:()A. 坚强坚定B. 舒服舒畅C. 欢快欢乐D. 慈祥慈爱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 精彩精美B. 稳定安定C. 伟大崇高D. 美丽美好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职高语文高一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B. 惊慌失措C. 震耳欲聋D. 震天动地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视力,我国规定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B. 近期,我国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了生命的迹象。
C. 这次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充分证明了他聪明过人。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变换后:这件事一定要做好。
B. 原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变换后:万物复苏,春天来了。
C. 原句: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
变换后:成绩优异,他刻苦学习。
D. 原句:小明的歌声很动听。
变换后:动听的是小明的歌声。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每天起早贪黑,勤奋学习,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
B. 这个计划实施起来难度很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C. 他的表演十分精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这场火灾造成多人伤亡,教训十分深刻。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B. “你看过这本书吗?”C. “我们学校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D. “请你把这份文件送到办公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7.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的情景,表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真挚情感。
8. 《最后一课》一文中,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对法国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反映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强烈情感。
9.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__________年,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回到了家乡。
对口单招 高一语文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升学班期中试卷一年级·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8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眷.属(juàn) 漫溯.(sù)长篙.(gǎo) 百舸.(gě)B.敛裾.(jū)霎.时(shà) 启碇.(dìng) 山脊.(jǐ)C.譬.如(pì)着.力(zháo) 狩.猎(shǒu) 攥.紧(zuàn)D.尽.打 (jìn) 踱.步(duò) 煤屑. (xiè) 颤.动(zhà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颗恒星爆发起来产生的能量等于十万亿亿个氢弹爆炸的能量,而一个星系爆发起来的能量等于亿亿个恒星爆发的能量。
B.江随璧转,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其余天空各处还是云海茫茫。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稍的痣一点。
D.涂色料的工作既然叫点蓝,不用说,烧的工作当然叫烧蓝。
一个烧得挺旺的炉子,燃料用煤,炉堂比较深,周围不至于碰着等着烧的铜胎。
3.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 (顺流而下) 弥.望(满) 峨冠.博带(帽子)B.斑斓.. (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百舸. (小船) 蛛丝马.迹(灶马)C.阡陌.. (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 樊.笼(篱笆) 妖.童媛女(艳丽)D.宁谧. (平静) 峥嵘.. (不平凡) 俯.仰天地(抬头)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以此类推到黑人,似乎就有点矛盾了。
按理说,黑人一直生活在热带,个子应该最小。
,现在的黑人比黄种人个子大,有的甚至比白人还高大, 美国的篮球运动员,大部分都是黑人。
高职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qǔ)B. 畏首畏尾(wèi)C. 雕梁画栋(diāo)D. 雷厉风行(l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考试,他几乎每天晚上都熬夜到深夜。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还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
C.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性格比较内向。
D. 她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她非常努力。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雕梁画栋C. 指鹿为马D. 一丝不苟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B. “这孩子真聪明!”老师笑着说。
C. 我问:“你今天去哪儿?”他回答:“我去图书馆。
”D.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红楼梦》。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海洋里辛勤地采蜜。
B. 这座山真高啊,仿佛要插入云霄。
C. 他走路的样子真难看,就像一只笨拙的企鹅。
D. 这个故事讲得太好了,听得我如痴如醉。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言谈举止优雅大方。
C. 这场雨下得太大了,简直倾盆而下。
D. 他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
7.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的书法写得非常漂亮,堪称一绝。
C. 这道题很难,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答案。
D. 他的性格开朗,乐于助人。
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B. 她的歌唱得很好听,余音绕梁。
C.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论证有力。
D. 他的想法过于简单,缺乏深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____,《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望庐山瀑布》。
职业高中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沧桑(cāng sāng)振奋(zhèn fèn)B. 惊愕(jīng è)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炽热(chì rè)C.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纷繁复杂(fēn fán fù zá)D. 精卫填海(jīng wèi tián hǎi)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雕虫小技(diāo chóng xiǎo j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B.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D. 为了完成作业,他加班加点,结果累得晕头转向。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惊天动地C. 一丝不苟D. 举世闻名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展翅高飞,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天际。
B. 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C.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温暖。
D.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现代汉语常用词的一项是:A. 健康B. 和谐C. 勤奋D. 稀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儿子去车站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________。
2.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赞美。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新八省专用)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含解析)适用地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4单元。
5.难度系数:0.7。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
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中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sī)胸无点墨(diǎn)B. 独树一帜(zhì)亘古不变(gèn)C. 蹑手蹑脚(niè)滔滔不绝(tuó)D. 源远流长(yuán)精疲力竭(ji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B. 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深受观众喜爱。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聪明才智的体现。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3.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著名B. 出名C. 有名D. 闻名遐迩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真是一个人间仙境。
B.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仿佛插上了翅膀。
C.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D. 那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5. 下列词语中,与“欣喜若狂”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欣喜B. 兴奋C. 高兴D. 愉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庐山谣》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的喜爱。
7.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描绘了_______的壮阔景象。
8. 《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描绘了桃花林的_______。
9.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的感慨。
10. 《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句,描绘了诗人_______的壮丽景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要概括《庐山谣》的主旨。
12. 请简要分析《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职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愤填膺洒家遗臭万年B. 恣意妄为沮丧挑剔无厌C. 恍若隔世鸡飞蛋打颠簸流离D. 雕梁画栋毛骨悚然荒无人烟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精彩的演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他终于走出了困境,获得了成功。
C.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禁止乱砍滥伐、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D. 他的成绩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勤奋刻苦、老师教导有方。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老教授的学术成就令人敬佩,他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
B. 面对疫情,我们要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共同抗击疫情。
C. 这个小村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十分缓慢。
D. 他在工作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4.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张老师,您辛苦了,今天晚上我请您吃饭,表示感谢。
B. 李经理,您好!关于这个项目,我想请教一下您的意见。
C. 老师您好,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复杂,能否再给我讲一遍?D. 小明,你这次考试成绩怎么样?别太在意,下次努力就好。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我们班的“学习标兵”,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灯火辉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D. 她的笑声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情愉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责时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之情。
7. 《阿Q正传》中,阿Q被枪毙时,他自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说革命就是造反的人”,这反映了他的()。
8. 《离骚》中,屈原在表达对楚国命运的忧虑时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2023-2024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
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
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对口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药材(cǎo cái)拙劣(zhuō liè)走私(zōu sī)B. 赋予(fù yǔ)炽热(chì rè)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C. 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酝酿(yùn niàng)碧螺春(bì luó chūn)D. 振奋(zhèn fèn)拙作(zhuō zuò)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让新同学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B.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我国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C. 面对疫情,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D. 她的微笑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实现:完成;实现:实现某种愿望)B. 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高度:很高的程度;高度:高)C. 阅读名著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
(丰富:使丰富;丰富:种类多)D. 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
(美丽:好看;美丽:美丽)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从远方赶来,带来了亲朋好友的问候和祝福。
(逗号改为冒号)B. 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繁星点点,月亮像一块银盘。
(逗号改为分号)C.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逗号改为句号)D.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顿号改为逗号)5.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的演讲声情并茂,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 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学年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课内知识考查(每题2分,12小题共计24分)1.下列各项对划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食野之苹苹:青草②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的小洲B.①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②如今有谁堪摘?堪:可以,能够。
D.①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悲伤②赢得仓皇北顾顾:回头望2.下列各项对划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契阔谈讌契阔:久别重逢②落木:落叶B.①户庭无尘杂尘杂:灰尘杂物②最难将息将息:养息,休息②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蓝色单衣,唐代地方官员的服色D.①虚室有余闲虚室:静室。
潦倒:漂泊沦落3.下列各项中对划线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悠悠:从容自然的样子②水澹澹兮生烟澹澹:水波平静的样子B.①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内心悲伤的样子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叫的声音C.①云青青兮欲雨青青:黑沉沉的样子②凄凄惨惨戚戚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D.②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形容风声4.下列各项划线的词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①低眉信手续续弹,C.①势拔五岳掩赤城②出类拔萃5.下列各项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B.①我从去年辞帝京②莫辞更坐弹一曲C.①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②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①秧根未牢莳未匝②绕树三匝,何枝可依?6.下列各项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未若柳絮因风起C.①忽魂悸以魄动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①为君翻作《琵琶行》②初为《霓裳》后《六幺》7.下列选项中全为通假字一项是()①契阔谈讌②樯橹灰飞烟灭③曲终收拨当心画④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⑤列缺霹雳,丘峦崩摧⑥一尊还酹江月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8.下列各项两句中划线的词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B.C.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D.①乌鹊南飞②浔阳江头夜送客9.下列各项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②渌水荡漾清猿啼B.①失向来之烟霞②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C.①整顿衣裳起敛容②梦啼妆泪红阑干D.①赢得仓皇北顾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0.下列各项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A.①唯有杜康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B.①身登青云梯②主人下马客在船C.①一夜飞度镜湖月。
高一职高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谦恭有礼(qiān gōng yǒu lǐ)B. 眺望(tiào wàng)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C. 崇山峻岭(chóng shān jùn lǐng)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D.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决定举办一场阅读比赛。
B.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C.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勇气和毅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我国的科技水平在短短几十年里,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 下列词语中,与“与时俱进”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一步一个脚印B. 一丝不苟C. 争分夺秒D. 不断进取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风景如画。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座城市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D. 他工作起来像机器人一样。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离骚》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还有《九歌》、《天问》等。
7.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这篇文章以“ ”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8.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的《登鹳雀楼》。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完整版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惊愕(jīng è)沉默(chén mò)B. 漫步(màn bù)稳健(wěn jiàn)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C. 精湛(jīng zhàn)磅礴(páng bó)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D. 纤夫(xiān fū)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艳阳高照(yàn yáng gāo zh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差异很大,所以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
B. 近来,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使得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D.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引经据典,使我们深受启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终于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
B. 她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对待同事热情周到,深受大家的喜爱。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全体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一线。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为人却非常谦虚,从不张扬。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这次的成绩提高了。
变换后:他的成绩这次提高了。
B. 原句:我们都认识他。
变换后:他我们都认识。
C. 原句:这个消息令人震惊。
变换后: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消息。
D. 原句:我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变换后:我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看法。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职业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沉鱼落雁B. 豁然开朗倾国倾城C. 雕梁画栋妙笔生花D. 倾盆大雨惊心动魄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 她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D.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让人百看不厌。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娇”:美丽)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生”:生长)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莺”:黄莺)D.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请问)4.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B.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
C.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D.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人爱不释手。
B. 天空中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着光芒。
C. 这个城市就像一座花园,到处都是绿树成荫。
D. 他努力学习,希望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优秀优异B. 精彩精妙C. 丰富丰盛D. 高兴高兴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B. 这本书是我最近阅读的一本好书。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招语文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⒈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脍(hu )炙赁(l n)屋横亘(g n) 萌孽(ni )
B、汴(bi n)京参(c n)差掰(b i)开兀(w )立
C、犄(q )角小憩(q ) 当(d ng)铺水獭(t )
D、桀(ji )骜汆(cu n)汤惩创(chu ng) 浸渍(z )
⒉下列选项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团花簇锦常歌当哭因地制宜立竿见影
B、赏心悦目广有羽冀良师益友忐忑不安
C、难可明状殒生不恤鞠躬尽瘁马革裹尸
D、聊胜于无死而后己五采缤纷锋芒必露
⒊给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⑴龟(龟甲)裂⑵伫(长时间的站立)立⑶迁徙(迁移)⑷鲜(新鲜)为人知⑸深味(味道)⑹横亘(横跨)⑺暮霭(云雾)⑻聊(无聊)胜于无⑼酒肆(店铺)⑽平添(凭空增添)
A、⑴⑵⑷⑺
B、⑵⑶⑻⑽
C、⑹⑺⑼⑽
D、⑸⑻⑼⑽
⒋按短语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⑴台湾蝴蝶甲天下⑵团花簇锦⑶山峦爽朗⑷惊心动魄⑸记念刘和珍君⑹风景秀丽⑺干练坚决⑻独具特色⑼快活极了⑽体型严整⑾饱览春色⑿广有羽冀⒀爽心悦目⒁发展演变⒂得景建筑⒃艺术之城
A、⑴⑵⑷⑺/⑶⑸⑾⒂⒃/⑹⑻⑼/⑽⒀/⑿⒁
B、⑴⑶⑹⑽/⑵⑷⑺⒀⒁/⑸⑻⑾⑿/⒂⒃/⑼
C、⑴⑹⑺⒀/⑵⑻⑼⒁⒂/⑶⑽⒃/⑷⑾/⑸⑿
D、⑴⑻⑼⒂/⑵⑹⑺⒀⒁/⑶⑸⑿/⑷⑾/⑽⒃
⒌依次填入下列句中各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⑴楼的繁简不一,人们常见的钟楼、鼓楼、城楼是较简单的。
⑵据说,仅“黄蝶幽谷”一处,一年就能生出二百万只蝴蝶。
⑶重庆的大足石刻中外。
A、形式体型五光十色知名
B、型式造型五颜六色著名
C、体型型式五彩缤纷驰名
D、造型形式绚丽多彩有名
⒍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现经研究证实,。
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便于长期运输。
A、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
B、温度保持在1℃到5℃左右,可贮藏三十天。
C、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D、温度保持在1℃到5℃左右,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⒎下列选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此句描绘出威尼斯的总形象,运用了把形状与色彩相结合,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
B、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但只有一册,就是被称为“皇历”的那本历书。
(此句在幽默的背后,流露出辛酸之情。
)
C、《南州六月荔枝丹》以诗句为题,不但文艺性强,而且表明了说明对象、产地、成熟时间、成熟时颜色四种意思。
D、吃荔枝时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花桃雨后娇”。
(此句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
⒏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全部参加了这次知识竞赛。
B、在这次座谈会上,张强端正了学习态度。
C、经过努力,存在的问题不是不难解决的。
D、旧中国是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
⒐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威尼斯》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
B、《天山景物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碧野。
C、《记念刘和珍君》的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
文中鲁迅表明了他并不赞成徒手请愿。
D、《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藉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⒑下列知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写景状物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而且可以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写景中的抒情有借物抒情和即景抒情;状物中的抒情有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
B、复杂的记叙文中,有的以记事为主,有的以记人为主。
叙事为主的文章应做到条理清楚,记人为主的文章应重视选取最具典型意义的事情。
C、说明的顺序一共有四种,它们分别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程序顺序。
D、诵读的重要作用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速读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筛选和取舍,作进一步的研读。
⒒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B、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C、“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六月”,指的是阴历六月。
D、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⒓对下面单句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A、主语是“中国军人”、“八国联军”,谓语是“抹杀”
B、主语是“中国军人”、“八国联军”,谓语是“被”
C、主语是“伟绩”、“武功”,谓语是“被”
D、主语是“伟绩”、“武功”,谓语是“抹杀”
(二)、按要求填空(共6分)
⒈写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4分)
⑴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
⑵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
⑶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
()
⑷这象征着哈萨克族不幸的湖,今天已变成实际的幸福湖.()
⒉默写。
(2分)
长安回望绣成堆,。
一骑红尘妃子笑,。
二、阅读与理解。
(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⑴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
只是没有便死。
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
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⑵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赅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赅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17分)
⒈本文段选自课文《》,此课文出自鲁迅的《》。
(2分)
⒉给第⑴段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2分)
⒊第⑴段多用短语的作用是()(2分)
A、简洁、明快,有利于表达愤怒之情。
B、行文活跃,避免平淡,有利于充分表达作者的悲愤情感。
C、一字一顿,有哽咽之感充分表达了作者悲愤痛惜之情。
D、节奏紧凑,充分表现青年学生被屠杀时毫无精神准备。
⒋第⑵段里要在刘和珍三人前加上“微笑”、“和蔼”、“沉勇”、“友爱”等字眼,其原因是()(2分)
A、表现了三位女学生的文静
B、表现了三位女学生的善良
C、表现了三位女学生的团结和互助
D、既是A,又是B和C
⒌这两段文字主要记叙了。
第⑴段用的表达方式是,具体叙述了,其中用“”一词,揭露段政府的虐杀是有预某的;第⑵段用的表达方式是,同时融入了。
(7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⑴在天山的高处,常常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
⑵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
⑶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光山色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⑷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
⑸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⑹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
⑺如果你站立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那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
⑻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非常分明。
⑼传说中这么一个湖,湖水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下是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
⒈第⑴句是一个单句,句中有主语吗?如果有,请在原句中用符号标出来;如果没有,请补出来。
(2分)
⒉文中空出的四个词语分别是⑴淡蓝、⑵深青、⑶银白、⑷墨绿,其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⑴⑵⑶⑷
B、⑴⑶⑵⑷
C、⑶⑴⑵⑷
D、⑶⑴⑷⑵
⒊这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湖的?(3分)
主要是三个方面:、、。
⒋对这段文字层次结构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⑵⑶
B、⑵⑶
⑴⑷⑸⑴⑷⑸⑼
⑹⑺⑻⑼⑹⑺⑻
C、⑵⑶⑷⑸
D、⑵⑶⑷⑸
⑴⑴⑼
⑹⑺⑻⑼⑹⑺⑻
⒌文中有一处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映衬手法,请把它找出来,将句子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 )(2分)
⒍从文中⑺、⑻句可以看出,其采用了的观察方法。
(2分)
三、作文。
(40分)
要求:⒈写一篇叙事记人的文章,题目自拟。
⒉字数600字以上。
⒊字迹清楚,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