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性恶论
《荀子》 “性”与“性恶”观念辨析
《荀子》“性”与“性恶”观念辨析性恶说是荀子人性学说的主流,但实际上此说最不完善,遭到各方面的质疑。
有的学者认为人性之恶不是人性的本质,而是顺应,沉溺于人的本性的结果。
有的学者主张荀子的性恶论只是表面的,人性中潜在地蕴含着性善。
有的学者则认为《性恶》篇非荀子所做。
谢晓东提出性危说,把性看成是一种倾向于恶的势能,其要义在于人性本质无善恶,但倾向于为恶。
以上学说凸显了荀子人性学说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大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试图从善恶角度来理解荀子的人性论,这种思路可说是人性本体论,即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恶或善;第二种思路则试图跳出善恶的角度来看人性,力图摆脱人性本体论,而以伦理学观点来阐释荀子人性说,即认为性恶的根源不在人性本质,而在人的伦理行为。
笔者认为,这两种思路都没有跳出从善恶立场来看人性的思维模式。
第二种思路貌似超越了善恶立场,其逻辑前提实则仍局限于人性善恶与否的潜在追问。
性恶本体论类似于问石头吃荤还是吃素。
性恶伦理学论则类似于说石头既不吃荤也不吃素,但有吃荤的倾向性。
真正超越善恶立场的人性论则认为:对人性提所谓善恶问题本身就无意义,站在这种立场上看问题,则会清楚地认识荀子的“性”与“性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观念,荀子人性学说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性”的内涵及外延荀子原文中关于“性”的描述,大致有以下几类:1.“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荀子·正名)2.“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3.“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荀子·性恶)4.“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荀子·荣辱)5.“今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性恶论”浅析
荀子“性恶论”浅析23120130 洪月摘要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强调化性起伪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观念,为提高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提供了理论基础,还肯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作用。
当然,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一种先验论的唯心史观。
他把人的自然属性看做是人的本性,是限于其时代的局限性。
【关键词】人性性恶本性自然性【正文】“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
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只有通过化性起伪才能做到趋恶向善,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一、荀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恶的本性性恶论虽然在名声上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
但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非准许人随意作恶。
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
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
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
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
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
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
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恶论并非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荀子在《性恶》里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这里的“性”是指天性,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性,人之“欲饱”、“欲暖”、“欲休”是人之自然本性,是满足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人生活不仅需要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感官方面的精神享受,荀子在《性恶》里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是说耳目口腹肌肤骨体的愉悦享受,产生于人的本性,各种感觉是自然形成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显露。
荀子认为正是因为人不但会物质享受还会精神感官享受,因而会为满足自己的享受和欲望而争夺,会导致社会混乱。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摘要】荀子在儒家思想中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
他认为人性本恶的理由是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没有良知和道德的约束。
荀子的思想对儒家人性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和思考。
他的影响和贡献在于引导人们思考人性的根源和道德的建立方式。
荀子的性恶论不仅对儒家思想有所启发,也对后世的思想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荀子的性恶论在儒家人性观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激发了人们对人性本质的思考和探讨,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荀子, 儒家, 人性观, 性恶论, 质疑, 理由, 影响, 贡献, 发展, 结论.1. 引言1.1 荀子对儒家人性观的质疑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孔子的人性观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儒家经典《论语》中提倡的“人之初,性本善”截然相反。
他指出,人的本性倾向于邪恶、贪婪、暴力,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和调整。
荀子的这一观点直接挑战了孔子的人性观,引发了对儒家传统观念的深刻反思和探讨。
荀子的质疑不仅是对孔子人性观的质疑,也是对整个儒家传统的挑战,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对荀子的性恶论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儒家人性观的发展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2. 正文2.1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思想核心之一,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
荀子认为人性天生贪婪,自私,贪图享乐,缺乏自制力和责任感。
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恶的,只有经过道德的磨砺和教育的培养,才能使人成为一个正直、谦虚、仁爱的人。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鲜明对比。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品质,只要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发挥出善的本性。
荀子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改变。
荀子的性恶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也为儒家人性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为后来儒家注重教育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
荀子的性恶论辩证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荀子》一书中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和改造人性。
然而,这一观点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受到了不同的解读和批评。
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对荀子的性恶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天生具有贪婪、自私、残忍等恶劣的本能。
他认为,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教育,人们会沉溺于个人欲望,无法实现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礼仪来改造人性,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和公共利益。
辩证分析1. 人性的复杂性荀子的性恶论过于简化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类作为社会动物,既有自私贪婪的一面,也有善良正直的一面。
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经历等。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归结为恶。
2. 社会的作用荀子强调了教育和礼仪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存在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符合公共利益。
然而,过度依赖教育和礼仪也可能导致人们变得虚伪和机械化,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3.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荀子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而忽视了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在改造人性时,应该兼顾个体和社会的利益,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
4. 历史发展的变革荀子提出性恶论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道德风气败坏。
他希望通过改造人性来实现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人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因此,荀子的性恶论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总结荀子的性恶论是他对于人性本质的一种观点,强调了教育和礼仪对于改造人性的重要性。
然而,这一观点在辩证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人性复杂性的简化、过度依赖教育和礼仪、忽视个体需求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和社会的利益,探索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性观。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赏析
《荀子性恶》原文及译文赏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钩木必将待櫽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
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节选自《荀子·性恶》)[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
②文理:礼法。
③从:通“纵”,纵容。
④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亡:消失B.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砻砺:打磨C.合于犯分乱理分:等级名分D.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顺应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人之学者,其性善古之学者必有师C.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苟以天下之大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荀子对“人性恶”的看法的一组是()①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③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④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⑤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⑥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人缺少谦让、诚信、礼法,是因为人好利、有嫉恨、好声色。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查的频率相对来说不是太高,但是经常出现在一些干扰选项当中,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知识点呈现:1.“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统一于恶,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好味、好利、好声、好色的,这是圣人与平民百姓所一致。
荀子认为善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因此称它为“伪”,即人加工的结果,就有了我们所提到的“化性起伪”。
2.教育目的:培养“大儒”作为儒家学者,荀子从其人性论基础和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出发,主张培养能够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
荀子依据当时儒者的情况,将其划分为大儒、雅儒、俗儒三类。
大儒不仅有广博知识,而且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能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因而能自如应对未曾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能够治理好国家。
雅儒熟悉已存典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仪规范要求,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欺欺人,因而显得光明坦荡。
俗儒仅仅披着儒者的外衣,死记硬背已存经典而不知如何去应用,只能以谄谀、巴结的形式为自己谋取好处,而不顾他人与社会。
荀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儒而非雅儒或俗儒。
他认为这样的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来,“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3.荀子的教学方法荀子对学习过程作了如下系统的论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到百举而百陷也。
”这个学习过程有三个阶段:闻见、知、行。
具体说来有这样几个层次:其一,对事物一无所闻,不如有所闻;其二,仅有简洁的闻知,不如亲自去经历;如果不亲自去经历,虽闻知再博,也不免有荒谬;其三,只有感性的经验,而无理性的理解,虽记得再多,也不免有虚妄;其四,仅有理解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深厚的知识,也不免陷入困顿;只有实行了,才算完成了学习的过程。
所以,学习是一个理性思维(知)参与下的外求过程,不仅是认识主体向外界求知识(闻见),而是在实际行动中求知识(行)。
荀子性恶论的观点
荀子性恶论的观点
荀子不同于孟子,他的性恶论是从天命——自然法的实然层面来展开的,而孟子的性善论则是从天命——自然法的应然层面来展开的。
基于性恶论,荀子学说的重心就是礼法关系。
荀子的学说虽然是从天命——自然法的实然层面来展开,但他的性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所强调的人的自然本能性,此性因有利欲而恶。
又“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于是,荀子认为性善必有伪,从而主张化性起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这是荀子总的思想脉络,其性恶论的最终目的在于确立礼义与法度。
而显然的问题是,荀子的性与孟子的性概念不同——孟子的性只是天命的道德应然性,也就无法对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直接比较。
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
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荀子性恶论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
”曰:若是则过矣。
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
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荀子的性恶论及其影响
荀子的性恶论及其影响荀子是先秦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地位和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他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华,但同时将法、道、墨各家的思想纳入儒家思想的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家。
其中性恶论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之一。
性恶论作为与孟子性善论的对立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对人性的探讨,同时也对法家思想及中国古代的法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性恶论是什么?(一)人性是什么荀子指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即人性是基于人的生命本体而存在的,是与生俱来的。
荀子还指出:"性之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这句话意指,性从阴阳相合之气中产生,是精神和物质相接触而感应的,不经过人为而自然是这样的,这里荀子进一步将人性界定为人的自然性质和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
荀子将人性界定为人的自然本性,成为其性恶论的必要前提。
(二)人性何以为恶荀子指出:"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在这里指出顺从人的各种欲望则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罪恶,而辞让、忠信、礼义文理则会遭到破坏,更通俗一点讲,人的各种欲望导致了社会罪恶,而人的各种欲望又是人性的基本内容和表现,所以人性是恶的。
(三)如何去恶存善荀子在《性恶》一开篇就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中的"伪"即人为之意,此句意指人性是恶的,而人性之善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
这种后天的的学习和教化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在《礼论》中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这就是说,人性本来是有缺陷的,后来经过学习和教化逐渐完善,没有人性的缺陷,则学习和教化都没有用处,不经过学习和教化,人性的缺陷是不能自己弥补的,这里指出了人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教化而改变的,即通过学习和教化人性可以去恶存善。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荀子“性恶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诸子中可谓独树一帜。
荀子“性恶论”的提出有怎样的社会背景,它的内容如何,它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标签:荀子性恶论思想政治教育荀子的“性恶论”在我们古人关于人性的探索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性恶论”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同时它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荀子“性恶论”提出的时代背景荀子生活在诸侯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统一趋势逐渐明朗的战国中后期。
当时,各国都在进行着变法改革,但大多数都以失败而告终,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一红到底。
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战以及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等内容都很好的迎合了人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的本性。
商鞅变法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商鞅认识人性的成功,这为荀子的“性恶论”提供了一个历史根据。
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争于气力的年代,荀子看到了太多的杀戮和人性的欺骗,特别是秦赵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40万军队令荀子对人性失望之极,而儒家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这时却是一个“无辨合符验”的无用主义,于是荀子寄希望于走“性恶论”这条路来解释人和世界。
荀子的“性恶论”立足于纯政治官僚机构改革繁盛进行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是为当时的诸侯征伐、“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进行了充分的诠释。
说“人性恶”实际上是说人生来就有一定的“恶的可能性”,这实际上为诸侯们进行的战争、政变、改革等破坏性行为提供了一定的伦理空间。
2 荀子“性恶论”的解读荀子从“人同与禽兽者”的角度对人生进行界定,也就是从人与动物的共同性属性的视角对人性进行规定。
他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在荀子看来,人与动物所共有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生理本能和自然心理本能显然是人的本质属性。
由此可见,从人本能的角度出发,荀子对人的属性进行界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荀子的人性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形而下的色彩。
性恶论名词解释
性恶论名词解释
性恶论,是指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荀子性恶论的内容及辩难
荀子性恶论的辩难打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以来,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一直就是思想家讨论人性的焦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源来自于恻隐之心,而荀子却以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所有的善都来自于后天的人为。
孟子的性善论有本源、有主张,而且可以解释人之所以性善的可能,而荀子的性恶论却屡被后世的思想家批评不够周延,而且无法自圆其说!到底问题出再那儿呢?以下,是这个问题的对话。
张书豪:“人性”的最大争议大概是先秦时的孟、荀间的善、恶说,先谈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由两种方式展开,首先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这就是所谓的“类差法”,人和禽兽都是动物,而其中的差别在于,人之所以为人,乃是人有“四端”,也就是“性善”。
其次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这就是以先验的直觉来立论,这才是孟子和其他论性的思想家所不同的关键之处,影响至为深远,一直到陆、王,又重新受人了解。
接下来谈荀子的“性恶论”,其实荀子并非完全主张性恶,而是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他对性的定义在于“自然和本能”,而性恶如何产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就是当人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时,如同禽兽一般,失去道德,恶便由此而生。
荀子只是从人和禽兽间相同之处著眼,如此便人和禽兽无异。
以孟子的论点而言,首先注意到人、兽之异故人的特出之处被凸显,其次在“善的可能(根源)”之处,孟子将它归于每个人的普遍善性,不假外求,而且注意,并非人一出生就有全德,就是圣人,故孟子说“四端”,便只是性的起点,所以还需后天的扩充功夫才行。
而荀子一开始便把人、兽之间的差别混淆,并且在“善的可能”上无法安置,因为他不理解孟子的说法,而又不愿意将善归于天(因为荀子的天是自然天),而他在解释如何修养的时候,只是说向圣人学习,那可以进一步问:“圣人的善又是如何修养来的?是天生的吗?若是,那和孟子又有何不同?不是,那圣人在成为圣人之前,又是向谁学习的?向前一个圣人?那前一个圣人又是向谁学的?”如此的问题将没完没了,若荀子愿意像董仲舒一样,将“善的可能”归于神秘的天(天的意义,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一直有不同的诠释。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
荀子“性恶论”是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荀氏思想或荀学。
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性观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先天本性。
这种本性使人类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福祉。
荀子《性恶论》是他对儒家人性观的发展,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荀子《性恶论》揭示了人性本恶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人的本性恶,是因为奉行亲情、友情、爱情等感性情感所致。
感性情感本身没有错,但人类因为这些情感而忠于自己的家庭和私人利益,违背了道义和公义。
荀子认为,具有理性和道德观念的人,应该以公义和道德为行为准则,而不是纵容感性情感的发挥。
为了克服人性本恶的弊端,荀子提出了“性恶当择”和“正名定分”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人类的行为上,可以选择去强化人性中善的方面,而抑制恶的方面。
也就是说,人应该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教育,控制自己的感性情感,发扬人性中的善良和道德。
荀子也强调了“正名定分”的重要性,即要依据道义和道德规范来规定人类社会的分工和标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遏制人性本恶的发展,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道德水平和公正意识。
荀子《性恶论》对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传统儒家思想中,人性本善主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观念。
而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观念,则是一种新的思路,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荀子的思想成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来的儒家学者,并继承了唐宋以后中国哲学思想的一部分。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并不意味着人是不能被教化的。
荀子提出的“性恶当择”和“正名定分”等思想,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荀子所提出的道德教化理论,在中国哲学史和全球哲学界均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摘要:荀子,名况,字卿。
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为或后天所成就的东西,而是“天之就者”。
在他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善良的行为是后天“化性起伪”的结果。
“伪”即人为。
圣人和众人之所以有区别,不是在于先天的性,而是在于对先天恶性的加工改造,众人和圣人要修养身性、治理国家就要“起伪”,人为地将人性之本恶改造成为道德之善性。
荀子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更可贵的是他的“化性起伪”思想的提出。
荀子“性恶论”思想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荀子;性;伪;化性起伪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就已经明确的开始探讨人性问题了。
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哲学中讨论的重要思想观点,这个思想观点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开创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
荀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见解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使之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荀子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先秦各家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虽然以儒为宗,但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一、荀子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一)荀子生平简介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38年间。
荀子是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儒家思想史上,荀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荀子可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他和孟子一起呈现出了儒家思想内部的张力和弹性。
他扬弃了孔孟儒家思想,综合了儒、道、墨、法等各家的思想精髓,集百家之长,儒而不纯,开创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儒家思想体系——荀学。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首先,荀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这种善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得以培养和发展。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善的倾向,然而,如果不加以教育和修养,人的本性容易被恶习所侵蚀,从而变得堕落和邪恶。
因此,荀子提出了“性恶”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性善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荀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使人的本性得以发展和完善。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注重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引导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
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修养的人才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其次,荀子的性善论对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善的倾向,但这种善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因此,社会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人们才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道德行为得到普遍遵守,社会才能够实现和谐共处。
此外,荀子的性善论还对社会的政治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自私自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约束和规范,人们就会陷入争斗和冲突之中,社会秩序就会被破坏。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
这对于社会的政治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制度和法律的约束,才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荀子的性善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荀子过于强调了人的本性的善良倾向,忽视了人的自私自利的一面。
荀子性本恶的观点
荀子性本恶的观点
其观点主要出现于其《性恶篇》、《正名篇》。
但若要完整地了解荀子的性恶论,就还必须参考《解蔽篇》、《王制篇》等重要篇章。
荀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末期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也是我国“性恶论”的首倡者和系统论述者。
它对人的总体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即人虽然在社会中生活并以“礼义”为原则,但最初显示出来的却是无限的欲望与争斗,因而是“恶”的。
后来,人进入社会,过起群居生活之后,其中的精英人物(君子、圣贤)才逐渐认识和揭示了“礼义”这一人生之道,从而“化性起伪”,用道德教化和法律规制的办法,使人类懂道义、讲礼节,因而也成为天下最强大和最高贵的物种。
浅谈荀子的性恶论及其意义
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荀子则提出了“礼、法”。
并且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与孟子的“人性本善”截然相反的“性恶论”,在先秦百家中也是独树一帜。
我们组将从以下三点探讨荀子的“性恶论”及其现实意义:第一,何为“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翻译过来就是说,现在人的本性中,生来就贪图名利,有恶的念头,有耳目之欲、喜好声色;如果对于人的本性不去克制,随其所欲,那么就会导致争乱不止,忠信之士死于小人的谗言,个人生活淫靡而礼义廉耻都会被丢掉。
完全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混乱而不得治理的社会状况,这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
第二,人性本恶与个人的修养但是人性本恶并不是说人就是罪恶的,荀子提出通过后天的教化我们可能成为有道德的善良的人,甚至是圣人。
同出于《性恶》篇: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为)也。
圣人与众人没有区别的地方,是人的本性,都是恶的,但是圣人的过人之处,是其个人修养,可以克制自身多余的但是出于天生的欲望,这就是儒家理想中的个人修养的极致。
而我们自小熟读的《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性恶论“的一个证明,只因人性是恶的,才需要编著《三字经》这种启蒙读物,去引导小孩子的天性,从小灌输其仁义伦理思想,才不致于小孩子们随乎本性而走上歧途。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意思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意思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的人是通过后天努力达到的。
出自《荀子·性恶》。
《性恶篇》是《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阐述了荀子的伦理思想。
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
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
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一方面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
总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宗旨则在于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
1、人的本性,因贪图利益就不推辞谦让;因忌妒憎恨就不忠诚信实;因喜好声色就不讲就礼义文理。
2、人没有了老师所传授的方法,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了礼义,就会违法乱纪而不安分讲理。
所以放纵本性、情感,习惯于任意妄为,而违背礼义的人,就是小人。
3、人的本性,由于一生下来便脱离了它原有的质朴,脱离了它原有的资质,所以就一定会丧失那善良的本性。
4、人的本性是,饿了就要吃饱,冷了就要取暖,累了就要休息。
5、凡是人们想要去行善,就是由于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原本是浅薄的则希望变成深厚的;丑恶的则希望变成美好的;狭窄的则希望变成广阔的;贫穷的则希望变成富有的;卑贱的则希望变成高贵的。
6、凡古今天下人所说的善良,指的是端正、治理、和好、太平;所说的邪恶,指的是偏斜、危险、违逆、混乱。
如果君主停止礼义的教化,除去法令制度的管理,那么强横的人就会去危害并掠夺弱小的人,人多势众的会欺凌、伤害、侵扰人单势薄的,不用多久天下就会因为混乱不安而相继灭亡。
7、承第6点,孟子说人性善,如果人性本善,就要去除圣明的君王,停止礼法义理的施行;如果人性是邪恶的,就要赞许圣明的君王,崇尚礼法义理的施行。
设置君王,显明礼义,是因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孟轲与荀况的教育思想的比较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张性恶,孟子主张性善,二人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 的思想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
孟荀二人之所以能成为早期的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孟荀二人在思想方法论上的一致。
荀子和孟子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表面上看性善和性恶正好相反,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荀子和孟子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
那么这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故此,特将此二人的人性论做一简单比较。
1.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相同点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
孟子的“善”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苟得其。
养,无物不长;苟得其养,无物不消” 。
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
荀子的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 ,。
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
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
所以说,性善论和性恶论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关于“仁”的主张,二人观点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并且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独断的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致的。
从儒家的性质上看,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 、,直至向法家的“法”过度的流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核心是“仁”“义”与“礼”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
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
“义”与“礼”变了,性善论与性恶论变了,但是“仁”并没有变。
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点之归宿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
孟子信性善,因此注重精神上的扩充,荀子信性恶,因此注重物质上的调剂。
孟子说“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荀子正好相反,说争夺之心人皆有之。
所说出发点的小异指孟子和荀子二人的论证手法不同,归宿点的全同是指其儒家的本质的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的关键问题在于取舍一点,孟子提出性善说的目的也是要归结于取舍的选择。所以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又引孔子语说:“操则存,舍则亡。”孟子自述,则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引孔子语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又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万物皆备于我。强怒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告子上》、《孟子·离娄上》、《孟子·尽心上》。)
孔子重“仁”,孟子重“义”。“仁”与“义”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在内涵上却是可以合为一体,重合为一的。“仁”具体化就是“礼”,遵“礼”而行就是“义”。《孟子·尽心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与“义”的差别,不在于概念的内涵不同,而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仁”是名词性的,是理论上的、本体的、静止的。“义”则具有行为和实践的含义,是动词性的一个概念。《孟子·公孙丑上》:“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又《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又《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仁”是一个原则,一个标准。“义”是有所作为,有所取舍,以达到这个原则和标准。所以孟子说“仁”是“居”,是“宅”,而称“义”为“路”。依“仁”而行,有所由,有所取舍,就是“义”。所以“义”是一个带有实践性倾向的概念。
既然人是性善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施展人的这一性善本质,也就是如何依据性善而实践的问题了。
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遵守性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得以成功。不遵守性善的,就不得天助,不得人心,就非正命,就要逆天而亡。有行之者,有不行之者,孟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强调一个“求”字。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说过的几句最著名的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万物皆备于我”和“舍生而取义”,都是从“义”的取舍意义上的阐述,其逻辑线索则来自于他的性善理论。性善论表面上看是对人性的抽象论述,实际上则是孟子思想中实践原则的最得力的理论论证。
由此可见,性善论是一个实践的概念,而非出于严格的逻辑推理。但是,孟子在提出性善论时,却赋予了它一个逻辑论辩的形式,孟子自己也以“好辩”自诩,这就等于是承认了性善是可以通过逻辑进行论证的,结果反而使性善论的问题复杂化了。
一 学术界对于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
我们并不怀疑将荀子视为儒家人物,荀子与孔子、孟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儒家就其总体上说,自然是以“仁”的概念贯穿始终,这是没有疑问的。(《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说自己“一以贯之”,明白地表示他自己的思想学说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以贯之这个完整体系的最基本概念就是“仁”。《庄子·天道》及《吕氏春秋·不二》也说:“孔子往见老聃,繙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孔子贵仁。”“仁”的概念也是为孟子与荀子所共同遵循的。)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
张京华
本文提要:
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那么究竟谁的观点代表儒家原则?是孟子对而荀子错,还是荀子对而孟子错,抑或是二人都错?结论只能是二人都错,也就是说二人在逻辑思辨上都是独断的,而都是出于独断这一点又恰恰便是包括二人在内的儒家的共同原则。儒家学说是一道德体系,其中的许多原则属自明性质,非由逻辑论辩可以证明,也无须通过逻辑论辩的形式证明。
《孟子·滕文公下》:“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在孟子当时,关于“仁”、“义”这两个概念,诸家已有争论。《管子·戒》说:“仁从中出,义由外作。”告子也持此说,认为:“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告子上》)。以仁为内,以义为外,即以仁为本性和本体的,以义为非本性和非本体的。其目的有可能是为了否定作为本体的“义”的概念,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管子·戒》与告子强调“义”的外在实践性的合理倾向。《孟子·告子上》说:“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孟子坚持认为“义”与“仁”没有内外之分,反对“义”为外,而强调“义”出于天,出于普遍心理。但孟子说“义”是“行吾敬”,“敬”就是“仁”,“行吾敬”就是“行仁”,对于“义”的实践特点是明白承认的。
孟子以“邪说诬民,充塞仁义”,“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所以要大张旗鼓地对儒家学说做一番维护论证,认为只有“能言距杨墨”,才是真正的“圣人之徒”,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后世滔滔雄辩者所师法。但是另一方面,孟子对于诸子百家不同学说的态度,就没能像《易传·系辞下》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也没能像《庄子·天下篇》的“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对各家学说给予长短两方面的分析。孟子是以“一治一乱”的判断方法来评价诸子,对诸子进行是非取舍。或者仁,或者不仁。或者可以治,不可以治则必可以乱。孟子对待其他诸子的态度,从理论上的全面否定,一至情绪上的声色俱厉,实开李斯禁百家语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先河。
然而在人性问题这一方面,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庄子·齐物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非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则无论另一方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关于庄子的详尽论述,参见张京华《庄子哲学辨析》,《国学丛书》之21,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在这一段论辩中,“熊掌”的价值大于“鱼”的价值,为世所公认,应视为公理。所以从“鱼”到“熊掌”的推理:“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是符合逻辑的。但是第二个命题“舍生而取义”中,以“生”比同于“鱼”,以“义”比同于“熊掌”,这个前提条件并非世所公认,所以这个环节是独断的。因而“义”的价值大于“生”的价值的结论:“舍生而取义”,也是独断的,是不能成立的。 在这一逻辑推理中,孟子确实做出了一个论辩的形式,但其“好辩”性质实有赖于道德的力量。
冯友兰先生曾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棗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棗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麦克米伦公司1948年出版英文原版。此据涂又光先生汉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1996年第二版。)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互绌互非是很激烈的,因此各家各派之间的名分与界限都有截然的划分。而由学术渊源上看,诸子中的很多重要人物实际上都缺少严格的师承关系。道家一派老子与庄子,法家一派管子、商鞅、韩非都没有师承关系。即如儒家一派,孔子多学而能,孟子本“私淑孔子”,荀子“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而序列著述,孔孟荀三人同样没有直接的师承。在此情况下,要想确定学派中人物的名分与地位,衡量其思想体系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此而论,孟子与荀子的差异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如吕思勉先生就曾提出怀疑:“荀子之书,狭隘酷烈之处颇多。孔门之嫡传,似不如是。”(见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下编第二章《儒家》第五节《荀子》。世界书局1933年出版,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重印版。)
《孟子·告子上》:“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