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3 热学 (原卷版)
十年高考题汇总13 选修3-3
十年高考真题:热学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温度、内能ⅠⅠⅠⅠ固体、液体与气体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饱和蒸气压相对湿度ⅠⅠⅠⅡⅠⅠⅠ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ⅠⅠⅠ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例如摄氏度、标准大气压Ⅰ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要求会正确使用温度计1.(2013年新课标Ⅰ卷T33)(1)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2.(2019年新课标Ⅰ卷T33)(1)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
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
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2)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
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部其性能。
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容积为013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
已知每瓶氩气的容积为3.2×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5×107 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2.0×106 Pa;室温温度为27 ℃。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热力学第一定律)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热力学第一定律)汇编一、多选题1.(2023ꞏ山东ꞏ统考高考真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温度为300K,压强为5110Pa。
经等容过程,该气体吸收400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100K;若经等压过程,需要吸收600J的热量才能使气体温度上升100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始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6L B.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400JC.等压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加了原体积的14D.两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都为400J2.(2023ꞏ全国ꞏ统考高考真题)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下列过程,其初始状态的内能与末状态的内能可能相等的是( )A.等温增压后再等温膨胀B.等压膨胀后再等温压缩C.等容减压后再等压膨胀D.等容增压后再等压压缩E.等容增压后再等温膨胀3.(2023ꞏ全国ꞏ统考高考真题)在一汽缸中用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下列缓慢变化过程,气体一定与外界有热量交换的过程是()A.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B.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降低C.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D.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不变E.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4.(2023ꞏ山西ꞏ统考高考真题)如图,一封闭着理想气体的绝热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连接的两绝热活塞将汽缸分为f、g、h三部分,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
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等。
现通过电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A.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B.f与g中的气体温度相等C.f与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D.f与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5.(2022ꞏ天津ꞏ高考真题)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可提高汽车发动机效率。
将涡轮增压简化为以下两个过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首先经过绝热过程被压缩,然后经过等压过程回到初始温度,则()A.绝热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加B.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负功C.等压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等压过程中,气体内能不变6.(2022ꞏ湖南ꞏ统考高考真题)利用“涡流效应”可实现冷热气体的分离。
10年高考(2011-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项全解专题13 交变电流(解析版)
【答案】B
【解析】开关S断开时, ,根据 ,则 ,同理,当S闭合时, 。又 得 ,解得 ,
3、(2015·全国 卷·T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k。则
A.U=66V,k= B.U=22V,k=
C.U=66V,k= D.U=22V,k=
【答案】A
【解析】设变压器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分别为U1和U(U已知),变压器原线圈上的电压为U2;原、副线圈的电流分别为I1和I。根据变压器变压比公式 ,理想变压器 ,所以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 ,所以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 ,所以
10年高考(2011-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项全解全析
专题13交变电流
1、全国 卷2020年高考使用的省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江西、安徽、广东、福建9个省份
2、2011-2020年全国 卷分布情况概况:
考点
年份
题型
题号
分值
交变电流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选择题
16
6分
2017年
2016年
选择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6分
2015年
选择题
16
6分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选择题
17
6分
3、2011-2020年全国 卷试题赏析:
选择题
1、(2018·全国 卷·T16)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正。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0,周期为T,如图所示。则Q方:Q正等于
2010年高考热学试题归类解析
器 , 面及侧 面为隔 热材 料 , 面 为透 明玻 璃板 。 底 顶
集热 器容 积 为 V 。 始 时 内部 封 闭 气 体 的 压 强 。开
0 A 0
l B
为p, o 经过 太 阳曝晒 , 体 温度 由 T 一 3 0 升 气 o 0K
至 Tl= 3 0 5 K。
( ) 此时气 体 的压强 。 1求 ( ) 持 丁 = 3 0 不变 , 2保 1 5K 缓慢 抽 出部分气
体, 使气 体 的压强再 变 回 到 P 。 集 热器 内剩余 。求
气体 的质量与 原来 总质 量 的 比值 。 断在抽 气 过 判 程 中, 剩余 气 体是 吸热还 是放 热 。 简述 原 因 。 并
出气 口
C
1
0
D
1
图
6
解 析 由理 想气 体状 态方 程 = c知 =
知, 体积一 定减 小 。
得p一号( +告g) 2 p P 。 z
③
V0 _ 9 No 4 9 l2 .0
( 32 1 . S) . Ol 46
物
理
教
学
探
讨
第2 9卷 总 第 4 9期 0
21 0 1年 第 3期 ( 半 月) 上
J u n l o P y is Te c ig o r a f h sc a hn
CT × 1
,
进气 口 =
图 5
故选 B。
例 9上海卷第 2 ( 2题 )
解 析 本题 ( ) 查查 理定 律 ,2 1考 ()考 查玻
意耳定律 和热 力学第 一定 律 。
如 图 7所示 , 上端 开 口的圆 柱 形 气 缸 ,横 截 面 积 为 5 ×
(精编)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Ⅰ卷)含答案
(精编)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2. 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B.0.4 C.2.0 D.2.53. 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子均为10m ,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m/s ,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A.200NB.400NC.600ND.800N4. 图(a )所示的电路中,K 与L 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U C ,如果U C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 )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 两端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C. D.5. 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ab 为半圆,ac 、bd 与直径ab 共线,ac 间的距离等于半圆的半径,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q >0) 的粒子,在纸面内从c 点垂直于ac 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时间为( )A.7πm 6qBB.5πm 4qBC.4πm 3qBD.3πm 2qB6.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 X 1,X 2,X 3,X 4代表α粒子的有( )A.12H+12H →01n +X 1B.12H+13H →01n +X 2C.92235U+01n →56144Ba+3689Kr +3X 3D.01n+36Li →13H +X 47. 一物块在高3.0m 、长5.0m 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 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则( )A.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m/s2D.当物块下滑2.0m时机械能损失了12J8. 如图,U形光滑金属框abcd置于水平绝缘平台上,ab和dc边平行,和bc边垂直,ab、dc足够长,整个金属框电阻可忽略,一根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MN置于金属框上,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金属框,运动过程中,装置始终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MN与金属框保持良好接触,且与bc边保持平行.经过一段时间后()A.金属框的速度大小趋于恒定值B.金属框的加速度大小趋于恒定值C.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趋于恒定值D.导体棒到金属框bc边的距离趋于恒定值二、非选择题9.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 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kΩ,电流表内阻为0.5Ω.该同学采用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中标记为Ⅱ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________(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________(填“Ⅰ ”或“Ⅱ”)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10.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定理,所用器材包括:气垫导轨、滑块(上方安装有宽度为d的遮光片)、两个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光电门、砝码盘和砝码等.实验步骤如下:(1)开动气泵,调节气垫导轨,轻推滑块,当滑块上的遮光片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________时,可认为气垫导轨水平;(2)用天平测砝码与砝码盘的总质量m1、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m2;(3)用细线跨过轻质定滑轮将滑块与砝码盘连接,并让细线水平拉动滑块;(4)令滑块在砝码和砝码盘的拉动下从左边开始运动,和计算机连接的光电门能测量出遮光片经过A、B两处的光电门的遮光时间Δt1、Δt2及遮光片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12;(5)在遮光片随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如果将砝码和砝码盘所受重力视为滑块所受拉力,拉力冲量的大小I=________,滑块动量改变量的大小Δp=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6)某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为:d=1.000cm,m1=1.50×10−2kg,m2=0.400kg,Δt1=3.900×10−2s,Δt 2=1.270×10−2s ,t 12=1.50s ,取g =9.80m/s 2.计算可得I =________ N ⋅s ,Δp =________kg ⋅m ⋅s −1;(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7)定义δ=|I−Δp I|×100%,本次实验δ=________ %(保留1位有效数字).11. 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 可用F =kv 2描写,k 为系数;v 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 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 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1.21×105kg 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m/s ;装载货物后质量为1.69×105kg ,装载货物前后起飞离地时的k 值可视为不变. (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521m 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12. 在一柱形区域内有匀强电场,柱的横截面积是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AB 为圆的直径,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q >0) 的带电粒子在纸面内自A 点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电场,速度方向与电场的方向垂直.已知刚进入电场时速度为零的粒子,自圆周上的C 点以速率v 0穿出电场,AC 与AB 的夹角θ=60∘.运动中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2)为使粒子穿过电场后的动能增量最大,该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应为多大?(3)为使粒子穿过电场前后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mv 0,该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应为多大?13. 分子间作用力F 与分子间距r 的关系如图所示, r =r 1时, F =0,分子间势能由r 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 ,另一分子从距O 点很远处向O 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 2的过程中,势能__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由r 2减小到r 1的过程中,势能__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r 1处,势能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14. 甲、乙两个储气罐储存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甲罐容积为V ,罐中气体的压强为p ;乙罐的容积为2V ,罐中气体的压强为12p ,现通过连接两罐的细管把甲罐中的部分气体调配到乙罐中去,两罐中气体温度相同且在调配过程中保持不变,调配后两罐中气体的压强相等.求调配后: (1)两罐中气体压强;(2)甲罐中气体的质量与甲罐中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15.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 ) 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B.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C.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D.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E.天文学上观察到双星(相距较近、均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的两颗恒星)光谱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16. 一振动片以频率f 做简谐振动时,固定在振动片上的两根细杆同步周期性地触动水面上a 、b 两点,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c 是水面上的一点,a 、b 、c 间的距离均为l ,如图所示.已知除c 点外,在ac 连线上还有其他振幅极大的点,其中距c 最近的点到c的距离为38l .求:(1)波的波长;(2)波的传播速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精编)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2 力(解析版)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专题02 力一、选择题(2020年第1题)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答案】D【解析】A .因安全气囊充气后,受力面积增大,故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故A 错误; B .根据0mv mv P -=∆有无安全气囊司机初动量和末动量均相同,所以动量的改变量也相同,故B 错误; C .因有安全气囊的存在,司机和安全气囊接触后会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汽车的动能,故C 错误;D .因为安全气囊充气后面积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也增大,在司机挤压气囊作用过程中由于气囊的缓冲故增加了作用时间,故D 正确。
故选D 。
1.(2010年)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121F F l l -+【答案】C【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101l l k F -=,)(022l l k F -=,解得:k=2121F F l l +-。
本题考查弹簧的胡克定律。
注意:一个是压缩,一个是伸长。
2.(2010年)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1-B.23-C.3122-D.1-32【解析】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N 、摩擦力f 、已知力F ,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60sin (60cos 0101F mg F -=μ,)30sin (30cos 0202F mg F +=μ,联立解得:=μ23-,选B 。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4 振动和波(解析版)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专题1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2020年高考)[物理——选修3-4]15.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__________。
A. 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B. 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C. 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D. 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E. 天文学上观察到双星(相距较近、均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的两颗恒星)光谱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答案】BCE【解析】A.之所以不能同时观察到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慢,所以A错误;B.超声波与血液中的血小板等细胞发生反射时,由于血小板的运动会使得反射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B正确;C.列车和人的位置相对变化了,所以听得的声音频率发生了变化,所以C正确;D.波动传播速度不一样是由于波的波长不一样导致的,D错误;E.双星在周期性运动时,会使得到地球的距离发生周期性变化,故接收到的光频率会发生变化,E正确。
故选BCE。
16.一振动片以频率f做简谐振动时,固定在振动片上的两根细杆同步周期性地触动水面上a、b两点,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c是水面上的一点,a、b、c间的距离均为l,如图所示。
已知除c点外,在ac连线上还有其他振幅极大的点,其中距c最近的点到c的距离为38l。
求:(i)波的波长;(ii)波的传播速度。
【答案】(i )14l ;(ii )14fl 【解析】(i )设与c 点最近的振幅极大点为d ,则3588ad l l l =-=根据余弦定理2272cos 608bdcd bc bc cd l =+-⨯︒=根据干涉加强点光程差的关系:12x x x n λ∆=-=(最近的,n=1) 即14bd ad l -=,所以波长为14l(ii )由于受迫振动的频率取决于受迫源的频率由v f λ=得,14v fl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课标Ⅰ卷)全解全析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课标Ⅰ卷)全解全析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2.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改用大小为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弹簧在拉伸或压缩时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 B. C. D. 3.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υ-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 A .在10~t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10~t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2t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4.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
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 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
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
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 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5.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1B .2C 12- D .6.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6 机械能(原卷版)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原卷版)第6章机械能一、选择题(2020年第7题)7.一物块在高3.0m 、长5.0m 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 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则()A.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m/s 2D.当物块下滑2.0m 时机械能损失了12J1.(2010年)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v 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 .在10~t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10~t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2t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2.(2011年)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3.(2011年)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4.(2013年)21.2012年11日,“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
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
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
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
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13 热学(解析版)
10年高考(2010-2019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3章 热学1.(2010年)33.[物理——选修3-3](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 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4l 。
现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
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2l ,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为p 0,重力加速度为g 。
【答案】(1)BC(2)【解析与答案】设当小瓶内气体的长度为34l 时,压强为1p ;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瓶内气体的压强为2p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3p 。
依题意gl p ρ21p 01+=① 由玻意耳定律 123()42l l p S p l S =-② 式中S 为小瓶的横截面积。
联立①②两式,得 2031()22p p gl ρ=+③ 又有2312p p gl ρ=+④ 联立③④式,得30324gl p p ρ=+⑤ 或者设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 ,有=+s l gl p 43)21(0ρs l gl p 2)21(ρ+,解得gl p p ρ41230+=2.(2011年)33.【物理——选修3-3】(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2)(9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 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13-15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解析版)第13章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学科网金牌名师戴儒京解析(2020年高考)[物理——选修3-3]13.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r=r1时,F=0。
分子间势能由r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
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另一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向O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2的过程中,势能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由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势能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r1处,势能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答案】(1).减小(2).减小(3).小于【解析】[1]从距点很远处向点运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的过程中,分子间体现引力,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2]在的过程中,分子间仍然体现引力,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3]在间距等于之前,分子势能一直减小,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在处分子势能小于零。
14.甲、乙两个储气罐储存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甲罐容积为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p;乙罐的容积为2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
现通过连接两罐的细管把甲罐中的部分气体调配到乙罐中去,两罐中气体温度相同且在调配过程中保持不变,调配后两罐中气体的压强相等。
求调配后:(i)两罐中气体压强;(ii)甲罐中气体的质量与甲罐中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
【答案】(i);(ii)【解析】(i)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对甲乙中的气体,可认为甲中原气体由体积V变成3V,乙中原气体体积由2V变成3V,则根据玻意尔定律分别有,则则甲乙中气体最终压强(ii)若调配后将甲气体再等温压缩到气体原来压强为p,则计算可得由密度定律可得,质量之比等于。
【解法2】根据克拉伯龙方程(n为摩尔数,R为常数)所以,因为(为摩尔质量),所以。
1.(2010年)33.[物理——选修3-3](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的某种液体;一长为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9 电学实验电路(原卷版)
图a 实验步骤如下:○1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S; ○2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I 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 R 2 ;
6
○3以 1 为纵坐标,R 为横坐标,作 1 -R 图线(用直线拟合);
I
I
○4求出直线的斜率 k 和纵轴上的截距 b。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用 E 和 r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 1 与 R 的关系式为 。 I
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 Ic 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999.9Ω),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 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00Ω),滑动变阻器 R2 (最大阻值为
20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 U 约为 18V, Ic 约为 10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 20mA 时,报警器可能
V,电阻“ lk”
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kΩ。
6.(2014 年)23.(9 分)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电源,电阻箱 R(最大阻值 999.9Ω),电阻 R 0 (阻值为 3.0Ω),电阻 R 1 (阻值为 3.0Ω),电流表A○(量
程为 200mA,内阻为 R A =6.0Ω),开关 S。
相应温度下 R2 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 25.0°C,实验得到的 R2-t 数据见下表。
3.(2011 年)22.(5 分)
C. 1 、 1 22
D. 2 、 1 33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 A 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 是标准电流表,R0 和 RN 分别是滑动
变阻器和电阻箱,S 和 S1 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 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2010-2020)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8 电场(原卷版)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原卷版)第8章电场一、选择题1.(2010年)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
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
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
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2.(2012年)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3.(2013年)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
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A.B.C.D.4.(2013年)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处返回5.(2014年)21.如图,在正点电荷Q 的电场中有M 、N 、P 、F 四点,M 、N 、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 为MN 的中点,∠M=30°,M 、N 、P 、F 四点的电势分别用M ϕ、N ϕ、P ϕ、F ϕ表示。
已知M ϕ=N ϕ,P ϕ=F ϕ,点电荷Q 在M 、N 、P 三点所在的平面内,则()A .点电荷Q 一定在MP 的连线上B .连接PF 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C .将正试探电荷从P 点搬运到N 点,电场力做负功D .P ϕ大于M ϕ6.(2015年)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ϕ、N ϕ、P ϕ、Q ϕ。
10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2010-2019)专题13 热学(原卷版)
10年高考(2010-2019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第13章 热学1.(2010年)33.[物理——选修3-3](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 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 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4l 。
现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
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2l ,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为p 0,重力加速度为g 。
2.(2011年)33.【物理——选修3-3】(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 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2)(9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 1=66cm 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 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
已知大气压强为P o=70cmHg。
如果使玻璃管绕低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
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
3.(2012年)1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D.不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3.(2012年)33.[选修3-3]14.如图,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i)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ii)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4.(2013年)33.【物理—选修3-3】(1)(6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
2020高考物理专题13 热学(讲)(解析版)
专题十三 热学本专题主要解决的是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固、液、气三态的性质。
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要求较低,《考试说明》明确提出“在选考中不出现难题”,高考命题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小题的拼盘。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分子大小的估算;②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③物态变化中的能量问题;④气体实验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⑤固、液、气三态的微观解释和理解;⑥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⑦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等内容。
预测高考会涉及在以下方面: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进行微观量估算和涉及分子动理论内容的判断性问题,以选择填空题形式命题;气体压强为背景的微观解释问题,以简答形式命题;以理想气体为研究对象考查气体性质和热力学定律的问题,以计算题的形式命题。
知识点一、固体、液体、气体微观量的估算 1.固体、液体微观量的估算 (1)分子数、分子质量的计算 分子数N =nN A =m M 0N A =VV 0N A分子质量m ′=M 0N A ,其中M 0为摩尔质量,V 0为摩尔体积,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分子体积(分子所占空间)的估算方法 每个分子的体积V ′=V 0N A =M 0ρN A,其中ρ为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3)分子直径的估算方法如果把固体分子、液体分子看成球体,则分子直径d =36V ′π=36V 0πN A;如果把固体、液体分子看成立方体,则d =3V ′=3V 0N A.利用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层分子膜,可得油酸分子的直径d =VS,其中V 、S 分别为油酸的体积和油膜的面积.2.气体分子微观量的估算(1)物质的量n=V22.4,V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其单位为L.(2)分子间距的估算方法:倘若气体分子均匀分布,每个分子占据一定的空间,假设为立方体,分子位于每个立方体的中心,则每个小立方体的边长就是分子间距;假设气体分子占有的体积为球体,分子位于球体的球心,则分子间距等于每个球体的直径.特别提醒:(1)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因此求出的数据只在数量级上有意义.(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知识点二、分子力做功及物体的内能1.分子力的特点分子间作用力(指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1)r<r0时表现为斥力;(2)r=r0时分子力为零;(3)r>r0时表现为引力;(4)r>10r0以后,分子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如图11-1.图11-12.分子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变化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所有势能都有同样结论: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图11-2由上面的分子力曲线可以得出如果以分子间距离为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而变化的图象如图11-2.可见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变化,分子势能也变化.3.物体的内能及内能变化特别提醒:内能与机械能不同.前者由物体内分子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决定,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具体值难确定,但永不为零;后者由物体的速度、物体间相互作用、物体质量决定,可以为零;内能和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知识点三、气体性质的比较知识点四、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的大小可用油膜法估测:将油酸分子看成一个个紧挨在一起的单分子层,若用V 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S 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油膜面积,则分子直径(大小)d =V S.(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既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现象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二者均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且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变化得比较显著.分子力指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当r =r 0(数量级是10-10m)时,分子力为零.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单位面积器壁上的平均作用力.其微观决定因素是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密集程度,宏观决定因素是温度和体积.3.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距决定;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摩尔数)、温度和体积决定.知识点五、热力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2.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了涉及内能的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1)克劳修斯表述(热传导的方向性):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开尔文表述(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方向性):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知识点六、气体实验定律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气体实验定律: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p 1V 1=p 2V 2;等容变化——查理定律:p 1p 2=T 1T 2;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V 1V 2=T 1T 2.只适用于一定质量的气体.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或pVT=C (恒量).适用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高频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内能例1. (2019·北京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 .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答案】A【解析】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确定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和分子平均动能变化,内能是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总和,由气体压强宏观表现确定压强。
2020年高考物理《热学》专题训练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热学专题训练卷一、选择题1.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解析气体的内能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之和,不包括分子的重力势能和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选项A、C错误,B、E正确;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分子势能可能增加、可能减小,而分子的动能可能增加、可能减小,其内能可能不变,选项D 正确。
答案BDE2.如图所示,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
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
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
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解析由于隔板右侧是真空,隔板抽开后,气体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并不做功也没有热量交换,所以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故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气体被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没有热量交换,根据ΔU=W+Q,气体的内能增大,故选项B、D正确;气体被压缩过程中,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选项E错误。
答案AB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晶体,玻璃和木炭是非晶体B.同种元素形成的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C.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D.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E.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解析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和分类知A项正确;同种元素原子可以按不同结构排列,即具有不同的空间点阵,物理性质则不同,如石墨和金刚石,B项错误;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规则,构成空间点阵,非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不规则,C项正确;由于物质内部原子排列的明显差异,导致了晶体与非晶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巨大差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项正确;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故E项错误。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原子核变为原子核U 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Pa ,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Th ,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U .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 .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C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B .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D .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2.(6分)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有()A .a 1=g ,a 2=gC .a 1=0,a 2=g B .a 1=0,a 2=gD .a 1=g ,a 2=g 3.(6分)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4.(6分)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4.5×10﹣5T .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 ,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
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B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C.河南岸的电势较高D.河北岸的电势较高5.(6分)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B.C.tanθD.2tanθ6.(6分)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一)(含详细解析)
C.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0 m/s2
D.当物块下滑2.0 m时机械能损失了12 J
8.如图,U形光滑金属框abcd置于水平绝缘平台上,ab和dc边平行,和bc边垂直。ab、dc足够长,整个金属框电阻可忽略。一根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MN置于金属框上,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金属框,运动过程中,装置始终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MN与金属框保持良好接触,且与bc边保持平行。经过一段时间后( )
(6)某次测量得到的一组数据为:d=1.000 cm,m1=1.50 10-2kg,m2=0.400 kg,△t1=3.900 10-2s,Δt2=1.270 10-2s,t12=1.50 s,取g=9.80 m/s2。计算可得I=________N·s,Δp=____kg·m·s-1;(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2.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B.0.4C.2.0D.2.5
3.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 )
A.200 NB.400 NC.600 ND.800 N
4.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C。如果U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2020年新高考I卷物理热学题及解答
2020年新高考I卷物理热学题及解答2020年新高考I卷物理试题中,热学部分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其中的热学题目及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学知识。
【题目一】某理想气体的3mol在温度为300K下体积为40L,气体进行绝热膨胀过程后,体积变为100L。
求该气体的最终温度。
【解答一】根据理想气体的绝热膨胀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P1V1^γ = P2V2^γ其中,P1和P2分别为初始状态和终态下的气体压强,V1和V2分别为初始状态和终态下的气体体积,γ为气体的绝热指数。
由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P1V1^γ = P2V2^γP1 * 40^γ = P2 * 100^γ同时,我们还知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结合以上两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P1 * 40^γ = P2 * 100^γP1 * (nRT1 / P1)^γ = P2 * (nRT2 / P2)^γ化简后得到:(40 / P1)^(γ - 1) = (100 / P2)^(γ - 1)将P1V1 / T1 = P2V2 / T2 代入,得到:(40 / P1)^(γ - 1) = (100 / (P1 * 40 / 100))^(γ - 1)化简后得到:(40 / P1)^(γ - 1) = 2^(γ - 1)两边取对数,得到:(γ - 1) * ln(40 / P1) = (γ - 1) * ln2化简后得到:ln(40 / P1) = ln2进一步得到:40 / P1 = 2P1 = 20由此可知,初始状态下的气体压强P1为20Pa。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我们可以得到:P1V1 / T1 = P2V2 / T2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20 * 40 / 300 = P2 * 100 / T2化简后得到:T2 = 200K因此,该气体的最终温度为200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年高考(2010-2020年)全国1卷物理试题分类解析(原卷版)第13章热学2020年高考[物理——选修3-3]13.分子间作用力F 与分子间距r 的关系如图所示,r =r 1时,F =0。
分子间势能由r 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
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 ,另一分子从距O 点很远处向O 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 2的过程中,势能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由r 2减小到r 1的过程中,势能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r 1处,势能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14.甲、乙两个储气罐储存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甲罐的容积为V ,罐中气体的压强为p ;乙罐的容积为2V ,罐中气体的压强为12p 。
现通过连接两罐的细管把甲罐中的部分气体调配到乙罐中去,两罐中气体温度相同且在调配过程中保持不变,调配后两罐中气体的压强相等。
求调配后:(i )两罐中气体的压强;(ii )甲罐中气体的质量与甲罐中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
1.(2010年)33.[物理——选修3-3](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 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 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4l 。
现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
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2l ,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为p 0,重力加速度为g 。
2.(2011年)33.【物理——选修3-3】(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 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2)(9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 1=66cm 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 2=6.6cm 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 3=44cm 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
已知大气压强为P o =70cmHg 。
如果使玻璃管绕低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
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
3.(2012年)13.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B .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C .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D .不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E .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3.(2012年)33.[选修3-3]14.如图,由U 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 、B 和C 浸泡在温度均为0℃的水槽中,B 的容积是A 的3倍.阀门S 将A 和B 两部分隔开.A 内为真空,B 和C 内都充有气体.U 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 .打开阀门S ,整个系统稳定后,U 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 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i )求玻璃泡C 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 为单位)(ii)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5.(2014年)33.[物理-选修3-3](1)(6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E.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4.(2013年)33(2)(9分)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
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o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
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o 和Po/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o/4。
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
已知外界温度为To,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
求:(i)恒温热源的温度T;(ii)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X。
6.(2015年)33.[物理——选修3-3](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l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地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7.(2016年)33.[物理——选修3–3](1)(5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8.(2017年)33.[物理——选修3–3](1)(5分)氧气分子在0℃和100℃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时相比,100℃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9.(2018年全国1卷)33.[物理—选修3-3](1)(5分)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状态c、d的内能相等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12.2019全国1卷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
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
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5.(2014年)(2)(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气缸内,气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地滑动。
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外界的温度为T0。
现取质量为m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4.若此后外界温度变为T,求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的体积。
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6.(2015年)33.(2)(10分)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
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kg,横截面积为s1=80.0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kg,横截面积为s2=40.0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40.0c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105Pa,温度为T=303K。
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l2,两活塞问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K。
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
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
求(i)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ii)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7.(2016年)33.(2)(10分)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Δp=2σr,其中σ=0.070N/m。
现让水下10m处一半径为0.50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i)求在水下10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8.(2017年)33.(2)(10分)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
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 0的3倍后关闭K 1。
已知室温为27℃,汽缸导热。
(i )打开K 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ii )接着打开K 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iii )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9.(2018年全国1卷)33.(2)(10分)如图,容积为V 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 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