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针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专业课程。
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排水工程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排水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是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包括: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排水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排水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以及排水工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等。
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规划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课程设计要注重实践教学。
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程设计要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排水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例如,无人机巡检、地下调蓄、分布式自主控制等技术。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需要关注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原理和优缺点,为今后的排水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法。
第四,课程设计要注重实际应用。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实际应用。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最后,课程设计要注重交流与分享。
排水工程建设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交流和分享。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讲授课程,提高学生对行业发展趋势、技术革新以及市场变化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的知识点广泛,注重实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排水灌溉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重要性和作用;2. 学生能掌握排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3. 学生能了解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排水灌溉工程的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整理排水灌溉工程的相关信息;3. 学生能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对排水灌溉工程的认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认识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结合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排水灌溉工程的认知。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排水灌溉工程基本概念:讲解排水灌溉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排水灌溉工程类型及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排水灌溉工程,如地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喷灌、滴灌等,分析各自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现状与趋势:阐述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实践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排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及运行效果。
教材章节:第二章5. 排水灌溉工程与生态环境:探讨排水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是建筑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建筑工程实施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它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其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从而为学生们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设计任务是设计一个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方案,包括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以及计算和分析水量、水压等参数。
2. 设计流程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开始任务:学生了解设计任务的背景和目的,收集相关信息。
•收集和处理数据:学生需要收集并处理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关的数据,包括建筑图纸、水力参数表等。
•目标确定:学生需要确定本次设计的目标和设计范围,明确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准。
•方案设计:学生按照设计标准和设计要求,设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方案。
•参数计算:学生需要进行水量、水压和水力损失等参数的计算,并分析得出合理的设计解决方案。
•方案评估与改进:学生需要评估设计方案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以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设计总结:学生需要对本次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汇报设计成果。
3. 总结评估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次课程设计,并提交设计方案和设计文稿。
教师将对学生的设计实践操作、方案设计、参数计算和设计方案评估、总结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数打分。
四、课程设计实施本次课程设计可以采用课堂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授课方式:与课程理论知识相结合,按照设计流程逐一讲解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排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排水工程是指为了解决城市雨水、污水等排放问题而进行的设施建设工程。
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品质,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合理规划和设计排水工程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排水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技巧。
二、排水工程规划2.1 城市排水系统结构在排水工程规划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城市排水系统的结构。
城市排水系统一般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排放途径等。
其中,雨水管网用于收集、运输和排放雨水,而污水管网则用于收集、运输和处理污水。
2.2 雨水排水设计在规划设计雨水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城市区域的降雨量、排水能力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置雨水下水道和雨水口等设施,以及进行管道的布置和排列,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雨水积聚和洪涝灾害。
2.3 污水排水设计污水排水设计主要是为了将城市产生的污水收集、运输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设计污水管网时,需要考虑城市建筑物的数量、人口密度、污水产生量等因素,以及确定合适的污水处理设施。
三、排水工程设计3.1 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在进行排水工程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设计原则,以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这些设计原则包括流量计算、管径选择、坡度设计、排气装置设置等。
3.2 雨水排水设计方法雨水排水设计方法包括理论计算和实测方法两种。
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降雨量和泄洪能力等指标进行计算,而实测方法则是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数据来确定设计参数。
3.3 污水排水设计方法污水排水设计主要涉及到污水管网的设计和污水处理设施的选择。
在设计污水管网时,需要考虑污水流量、管道材质、管道覆土深度等因素;而在选择污水处理设施时,需要考虑处理效果、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3.4 排水系统施工技术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开挖、管道铺设、连接和检测等。
排水课程设计
四川大学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一、设计原始资料1、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尺为1∶5000,等高线间距为1m。
2、居住区情况居住区情况如表1所示。
表1-1 居住区基本情况表3、工业区情况工业区情况见表1-2。
表1-2 工业区基本情况表4、公共及公用建筑物情况公共及公用建筑物情况见表1-3。
表1-3 公共及公用建筑物情况表5、城市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可不考虑冰冻情况。
6、土壤为粘土;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7、在公路桥2处,河流二十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180.15m ,最低水位170.50m ,常水位176.50m 。
8、雨量资料 ⑴ 暴雨强度公式58.0916t gp 5910161383q ).().(.++=⑵ 地面种类地面种类及所占比例见表1-4。
表1-4 地面种类及所占比例表二、排水管网设计方案比较1、分流制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去排除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其中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排除雨水的方式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截流式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前者汇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送至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或加以利用。
后者通过各种排水设施汇集城市内的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较洁净),就近排入水体。
但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对水体污染严重。
近年来,国内外对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雨水径流特别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因此提出对雨水径流也要严格控制的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
截流式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与完全分流制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它具有把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管道的特殊设施,称雨水截流井。
在小雨时,雨水经初期雨水截流干管与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大雨时,雨水跳跃截流干管经雨水出流干管排入水体。
截流式分流制的关键是初期雨水截流井。
城市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第一节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一、课程设计题目德阳市城市排水管网设计二、设计任务根据设计资料,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城市的排水管网进行初步设计。
三、设计基本资料1.城市平面图(1:5000)2.城市各地区人口密度取 540 人/公顷;3.城市居住房中的卫生设备情况: 有完善的给水排水设施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7~8 层- 1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5.暴雨强度公式:lgP)⋅C+167A1(1=qb)n+(t其中地方常数取A1= 17.25 ,C=0.625 ,b= 11.56 ,n= 0.6986. 地面的地形、地质条件、地面建筑与绿化、主要的污水单位:地形为近似平原的丘林地带,城市规划区域最大相对高度仅为4.5米。
地面以不超过30米的中低层建筑为主。
主要污水单位为各种服务行业(主要是餐馆)及居民小区日常生活用水。
四、设计依据:本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确定设计题目,依据教材《排水工程(上册)》选择污水和雨水流量与水力计算方法。
设计中部分计算方法及参数均依据《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和第五册城市排水。
五、排水体制的选择:综合以上各方面资料,采用雨、污分流,可在城市东南方设置一个污水处理厂,污水经主干管进入污水厂处理后排放。
主干管铺设在城市最南面街道,沿河岸接入污水处理厂。
六、设计内容λλλλ干管和主干管定线;计算设计流量;进行水力计算;绘制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图和纵剖面图。
七、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污水管道系统的布置① 确定排水区域、划分排水流域②管道布置与定线管道定线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地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使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
在整个排水区域较低的地方敷设主干管和干管,便于支管的污水能自流接入,而横管的坡度尽可能与地面坡度一致。
在地形平坦地区,应避免小流量的横支管长距离平行于等高线敷设,让其尽早接入干管,宜使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
排水规划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规划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排水规划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设计要求;3. 了解我国排水规划的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城市排水现状,提出改进措施;2. 能够运用排水规划方法,设计简单的排水系统;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排水系统的模拟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排水规划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明确排水规划工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评估;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分享学习心得;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排水规划工程概述- 排水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排水规划的基本原则- 排水规划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 城市排水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 排水管渠系统- 雨水泵站与污水泵站- 排水泵房与调蓄设施- 排水设施设计要求3. 排水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 排水系统布局设计- 排水管渠设计方法- 雨水收集与利用- 案例分析:国内外排水规划实例4. 排水规划标准与规范- 我国排水规划相关标准- 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环境保护与排水规划5. 排水系统模拟与分析- 排水系统模拟软件介绍- 模拟与分析方法- 实际案例分析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排水规划工程概述第二周:城市排水系统组成与设计要求第三周:排水规划方法与案例分析第四周:排水规划标准与规范第五周:排水系统模拟与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涵盖排水规划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案例分析及规范要求,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排水规划知识,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课程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
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本次课程设计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作为教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工作;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领域中独立思考和创新。
三、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2.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及其流程;4.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运维管理及其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理论部分主要采用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实践部分主要采用实验、模拟和场地观察等教学形式。
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铺垫知识在第一阶段,我们将重点讲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设计原理和方法。
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在第二阶段,我们将采用实验、模拟和场地观察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及其流程,并掌握相应的实操技能。
第三阶段:综合评估在第三阶段,我们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主要采用考试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实践操作。
六、教学考核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考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考试和实践操作。
其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程课程设计排⽔⼯程课程设计 排⽔⼯程是指收集和排出⼈类⽣活污⽔和⽣产中各种废⽔、多余地表⽔和地下⽔(降低地下⽔位)的⼯程。
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排⽔⼯程课程设计,欢迎⼤家分享。
⽔污染控制⼯程 课程设计 班级:环⼯1302 姓名:李璐 学号: 131702207 指导教师:陈⼴元 环境科学与⼯程学院 2016年01⽉ ⽬录 1、资料收集 (1) 1.1 ⼯程概述 (1) 1.2 ⾃然资料 (1) 1.3 设计任务和内容 (2) 1.4.污⽔处理⼯艺选择——A?/O⼯艺 (2) 2、设计规模的确定 (4) 2.1设计规模 (4) 2.2设计流量 (4) 3、⼯艺处理构筑物与设备 (4) 3.1粗格栅 (4) 3.2集⽔间与提升泵房 (6) 3.3 细格栅 (6) 4、沉砂池 (8) 4.1设计参数 (8) 4.2设计计算 (8) 4.3曝⽓沉砂池的设计计算结果 (9) 5、⼆级处理 (9) 5.1⼯艺原理 (9) 5.2初次沉淀池 (10) 5.2.1 设计参数 (10) 5.2.2 设计计算 (10) 5.3 A2/O⼯艺设计计算 (12) 5.3.1设计参数 (12) 5.3.2采⽤A2/O⽣物脱氮除磷⼯艺 (12) 5.3.3反应池主要尺⼨ (13) 5.3.4反应池进、出⽔系统计算 (13) 5.3.5剩余污泥量的计算 (15) 5.3.6曝⽓系统设计计算 (16) 5.3.7厌氧池设备选择(以单组反应池计算) .................. 18 5.3.8污泥回流设备 .. (18) 5.3.9混合液回流设备 (18) 5.4⼆沉池计算 (19) 5.4.1设计参数 (19) 5.4.2池体设计计算 (19) 5.4.3进出⽔系统计算 (20) 6、深度处理⼯艺设计计算 (22) 6.1混凝 (22) 6.1.1混凝⼯艺作⽤ (22) 6.1.2滤布滤池中污泥量计算 (23) 6.2 设计消毒接触池各部分尺⼨ (23) 7、污泥处理系统 (24) 7.1污泥泵房 (24) 7.1.1设计参数 (24) 7.1.2污泥泵 (24) 7.1.3集泥池 (24) 7.1.4泵位及安装 (24) 7.2污泥浓缩池 (24) 7.2.1浓缩池尺⼨ (25) 7.2.2浓缩后污泥体积 (25) 7.3贮泥池 (25) 7.3.1污泥量 (25) 7.3.2贮泥池容积 (25) 7.3.3贮泥池尺⼨ (26) 7.3.4搅拌设备 (26) 7.4脱⽔间 (26) 7.4.1压滤机 (26) 7.4.2加药量计算 (26) 8、⾼程计算 (26) 9、选泵 (28) 10、总体布置 (28) 10.1 平⾯布置 (28) 10.2 ⾼程布置 (31) 附录 (32) 1、资料收集 1.1⼯程概述 某城镇位于江苏苏北地区,现有常住⼈⼝35000⼈。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相关规范及标准。
3. 学生能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设备、材料及其性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运用CAD等软件,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图纸的绘制。
3.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关注建筑给排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职或大专院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 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定义、作用及发展历程。
- 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原则与规范- 掌握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学习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相关规范及标准。
3. 常用设备、材料及其性能- 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设备、材料及其性能。
- 掌握设备、材料的选用原则及安装要求。
4.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学习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 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
5. 建筑给排水工程图纸绘制- 学习使用CAD等软件绘制建筑给排水工程图纸。
- 掌握图纸的组成、表达方式及规范要求。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 设计原始资料-------------------------------------------------------22. 设计任务-----------------------------------------------------------33. 污水管道的设计-----------------------------------------------------33.1 在小区平面图上安插污水管道------------------------------------33.2 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33.3 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43.4 水力计算------------------------------------------------------53.5 本卷须知------------------------------------------------------7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7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74. 雨水管道的设计-----------------------------------------------------74.1 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74.2 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84.3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以及折减系数m--------------------------------------------------------8-------------------------------------------9 求单元面积径流量q列表进行雨水干管的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以求得各管段的设计流量--9绘制雨水管道平面图及纵剖面图----------------------------------9本卷须知------------------------------------------------------95. 设计小结-----------------------------------------------------------96. 参考文献----------------------------------------------------------107. 图纸局部1.设计原始资料湖南地域某城镇总平面图一张。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一、引言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保障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防止洪涝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于排水工程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一次完整有效的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标1. 熟悉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和原理;2. 能够独立完成小型排水工程设计;3. 掌握常见排水设施的选型和使用方法;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 理论学习:通过教材、PPT等方式讲解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和原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城市雨洪管理规划;(2)雨洪径流计算方法;(3)雨洪系统结构及构造;(4)雨洪设施选型及使用方法;(5)管道布置和管径计算原则等。
2. 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基础测量技能;(2)排水管道施工技能;(3)排水设施维护和管理技能等。
3. 课程设计论文:通过对某一具体排水工程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完整的课程设计论文,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2)方案设计和实施计划;(3)预算和资源调配;(4)现场监测和效果评估。
四、课程设计步骤1. 确定课程设计主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确定一项具体的排水工程为主题。
2.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市政工程规范、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等。
3. 进行理论学习:通过教材、PPT等方式讲解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和原理。
4. 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
5. 撰写课程设计论文:根据所选排水工程主题,撰写一篇完整的课程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
五、注意事项1. 选择适合自己的排水工程主题,避免选择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项目;2. 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3. 撰写课程设计论文时,要注重实际操作和效果评估。
六、总结通过对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探讨,可以看出,一次完整有效的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应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课程设计论文三个方面。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
3. 引导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中的水质标准及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水排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的给水排水系统的方案和施工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水质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给水排水事业的关注和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但给水排水专业知识相对薄弱,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给水排水系统概述-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给水排水工程的重要性2. 给水系统- 给水水源及取水工程- 水质标准与处理技术- 输配水工程3. 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设施- 污水处理技术- 再生水利用4. 水质分析与评价- 水质参数及检测方法- 水质评价标准- 案例分析5.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与流程- 简单给水排水系统设计- 施工图绘制6. 水资源保护与节约- 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节约用水措施- 水环境保护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教学。
具体教学内容如上所述,涵盖给水排水系统的基础知识、工程技术、水质分析、设计方法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知识。
给水排水专业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水力学基础、流体输送和水质处理等关键概念。
2. 学习并识别各类给水排水工程设施的构造、功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3. 掌握我国给水排水工程相关法规及标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水力学原理进行简单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和工具进行给水排水工程图纸的绘制和方案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包括现场考察、数据分析、技术报告撰写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给水排水专业,树立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给水排水工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给水排水专业学生设计,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工程案例,强调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给水排水工程概述:介绍给水排水工程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应教材第一章。
- 水资源与水环境基础知识- 给水排水工程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 水力学基础:讲解流体力学基本原理,流体运动方程,对应教材第二章。
- 流体的性质与分类- 流体运动方程及其应用3.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学习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原理、流程与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
-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原则- 管网设计与计算方法4. 水处理技术:介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及其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
- 水处理技术分类及原理- 水处理设施的设计与运行管理5. 给水排水工程设施:学习各类给水排水工程设施的构造、功能及选型,对应教材第五章。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原理,能够分析给水排水工程中的问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给水排水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基本原则;(4)熟悉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常用材料和设备。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给水排水工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2)能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3)具备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给水排水系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工程中能够与他人协同工作;(3)培养学生对给水排水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排水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给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基本原则;4.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常用材料和设备;5.给水排水工程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原理;2.案例分析法:分析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实验法:学生进行给水排水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给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4.讨论法:分组讨论给水排水工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的给水排水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给水排水工程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给水排水系统;4.实验设备:准备给水排水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10916011课程名称: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for Drainage Engineering学分:1设计周数:1适用对象:全日制四年本科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水力学、水泵与水泵站、物理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等。
一、目的和意义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设计使学生掌握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培养学生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计算的能力和工程制图的能力,使学生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与工艺设计,构筑物的工艺计算,以及对处理厂进行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等环节进行训练。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专业核心课《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方法及工艺计算。
该课程设计属于专业核心课的一门课程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制图的能力。
二、选题要求进行城市污水厂的设计。
三、任务及要求1、本设计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和图纸1张。
2、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以下各项:目录;1、概述设计任务和设计依据,简要分析设计资料的特点;2、计算设计流程和水质污染程度;3、污水、污泥处理流程选拟的各种因素分析和依据说明;4、各处理构筑物及辅助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其工作特点的说明;5、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力计算及其高程设计;6、处理构筑物总体布置的特点和依据说明。
7、绘制厂区总平面图设计图纸1张。
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内容必须概念准确,参数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手册与设计规范要求, 计算正确,计算书书写工整、清晰,计算草图符合要求。
图纸应符合《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设计合理,文字线条优美。
四、进程安排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课程设计成绩分两局部,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各占50%。
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设计态度、组织纪律、设计完成情况、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图纸等。
2、成绩评定课设成绩评定按五级分制评分标准,参考内容如下:优:认真完成规定的课设任务,遵守纪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到达课程设计大纲要求,没有明显遗漏和原那么性错误;绘图清晰正确;计算准确;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整洁、字数满足要求。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
一、设计背景
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涉及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各个
方面,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等诸多方面。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项目,以此学习相关
知识和技能,掌握设计和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
1.让学生了解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其对城市发展的重
要性。
2.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
行规划和设计。
3.通过实际项目实践,让学生掌握整个规划和设计流程,具备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实践经验。
4.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其职业道德和工程师素养。
5.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就业和发展奠定基
础。
三、课程设计内容
1、理论讲授
本课程的理论讲授包括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整个规划、
设计和实施的流程。
包括但不限于:
1.市政工程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目录前言 (3)第一章 (4)第一节设计任务 (4)1.缘由 (4)2.必要性 (4)3.设计任务 (4)第二节设计资料 (4)1.概况 (4)2.气象资料 (5)3.地质资料 (5)4.水文资料 (5)5.有关工程情况的资料 (5)第三节设计依据 (6)第四节排水体制的确定 (6)1.依据 (6)2.合流制与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比较 (6)3.结论 (7)第五节污水管道系统设计 (8)1.布置原则 (8)2.污水厂及出水口选址论证 (8)3.流域划分 (8)4.工业废水处理方案 (8)5.管道系统布置方案 (8)6.过河构筑物的选项及布置 (9)7.设计参数的确定 (9)8.水力计算结果 (10)第六节管材、接口、基础及附属构筑物 (10)1.管材 (10)2.接口形式 (10)3.管道基础 (10)4.排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 (11)第七节污水厂面积估算及外轮廓确定 (11)第二章设计计算书 (14)第一节污水管网设计计算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14)参考资料 (14)致谢 (15)前言水是人类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质,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人类习惯把水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的自然资源,但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正在很多地区相继出现,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形成威胁,所以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正确处理城镇中工业与农业、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集中与分散、排放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通过全面论证,做到确能保护环境,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合当地实际情况。
根据所给的各种资料做出合理的排水管网.第一章设计说明书第一节设计任务1.缘由此城镇为洛阳新建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其排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规划时必须对雨水、污水进行综合考虑,在经济情况合理的情况下完善城市排水管道,这样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水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
2.必要性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大量有机物、有毒物质等不断地向湖泊倾泻会导致水质不断恶化,使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该城镇为新建城镇,必须在建设初期完善其排水系统,防患于未然。
3.设计任务此次课程设计任务为全面规划该城镇的排水系统。
第二节设计资料1.概况洛阳位于我国华东地区,位于洛阳地区某城镇位于洛河上游,洛河主流在城北自西向东流过。
城内有两条支流在城东与洛河主流汇合,城南有公路与铁路各一条,东西向的公路穿城而过,铁路南侧地势较高。
该城镇已制定好城镇建设规划,公路以北为北区,公路与铁路之间三角地带为南区。
2.气象资料洛阳年平均气温14.6℃,最热月平均为32.6℃,最冷月平均为-4.1℃,极端最高为44.2℃,极端最低为-18.2℃;年平均降水量为601.1mm;冰冻线深度为0.8m;暴雨重现期为一年,地面集为t1为10分钟。
常年风向为西北风。
3.地质资料该城镇土壤为砂质粘土。
马路路面均为柏油铺设。
4.水文资料该城镇为洛河上游,洛河主流在城北自西向东流过,两条支流在城东与洛河主流汇合。
河流常水位高程为66.00m,地下水位埋深平均为4.2m。
5.有关工程情况的资料按城镇已制定好的规划,公路以北为北区,人口密度为880人/公顷;公路和铁路之间三角地带为南区,人口密度为450人/公顷。
各区各地占地面积分配如下表:在该县东北角有一工厂,日产量为55吨,工业污水量为18m3/t产量,总变化系数为2.0,污水性质、成分与生活污水类似。
工厂生产分两班,每班工作8小时,各班人数:第一班783人,第二班297人,各班热车间工人数占最大班人数的55%,冷车间工人数占45%,淋浴人数:热车间淋浴职工工人数占热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的88%;冷车间淋浴职工人数占冷车间最大班职工工人数的45%。
火车车站的设计污水量为6.2L/s。
第三节设计依据a)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b)《水污染控制工程》c)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指导书d)《室外排水设计规范》e)《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四节排水体制的确定1.依据《水污染控制工程》2.合流制与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比较(1.)合流制指用同一管渠收纳污水、雨水和雪融化水的排水方式。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道内排除的系统.早期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对水体污染严重。
改造老成市直排式合流制派水系统时,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这是在早期建设的基础上,沿水体岸边增建一条截流干沟,并在干沟末端设置污水厂.同时,在截流干沟与原干沟相交处设置溢流井.晴天和初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污水厂,经处理后排放入水体;随着雨量的增加,雨水径流相应增加,当来水流量超过截流干沟的输水能力时,将出现溢流,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直接溢入水体。
这种排水系统虽比直排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在与天,仍有可能有部分混合污水因直接牌坊而污染水体.(2.)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沟道内排除的系统.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的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雨水排水系统.由于排除雨水的方式不同,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半分流制三种.新建的城市及重要的工矿企业,一般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可以保护环境.(3.)排水制度(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程度及尾水利用等综合考虑确定。
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
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
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
(4.)污水由污水收集系统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厂处理;雨水由雨水系统收集,并就近排入水体,可达到投资低,环境效益高的目的,故推荐新建地区采用分流制。
旧建成区由于历史原因,一般已采用合流制,要改造为分流制难度较大,故规定同一城镇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度。
同时规定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设置污水截流设施,以消除污水和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初期雨水由于路面污染和管渠中的沉积污染,其污染程度相当严重,对水体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调蓄和处理。
雨水资源是陆地淡水资源的主要形式和来源,在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
3.结论由于该城镇为新建城镇,综上所述应该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第五节污水管道系统设计1.布置原则尽可能地在路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除。
2.污水厂及出水口选址论证污水厂和出水口要设在城市的下风向,水体的下游,离开居住区和工业区。
其间距必须符合环境为甚高的要求,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最终确定。
3.流域划分在排水区界内需根据地形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属相规划划分排水流域。
一般来说,流域边界应与分水线相符合。
如在地形平坦无显著分水地形的地区,应使干管在最大合理埋深情况下,尽量使绝大部分污水能以自流排水。
如有河流和铁路等障碍物贯穿,应根据地形情况,周围水体情况及倒虹管的设置情况等,通过方案比较,决定是否分为几个排水流域。
4.工业废水处理方案工业废水先排到污水管道中,再由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管道接入城镇排水系统时,必须按废水水质接入相应的城镇排水管道。
废水管道宜尽量减少出口,在接入城镇排水管道前应设置监测设施。
对于含重金属废水、有毒有害废水,原则上应做好清浊分流的工作,并在工业企业车间内回收、处理,不得稀释排放或未经处理就排入城镇下水道。
5.管道系统布置方案根据污水厂和出水口的数目和分布位置确定主干管的数目和走向。
在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地区,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干管与等高线垂直敷设。
当地形斜向河道的坡度很大时,总干管与等高线垂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
管道应尽量避免后减少与河道、山谷、铁路及各种地下构筑物交叉。
管道不应直接穿过无道路的场地,必须演到绕过它。
污水干管一般不宜在交通繁忙而狭窄的街道下敷设。
管道定线应考虑居住区和工业企业的近远期规划以及分歧建设的安排,还需考虑远期有无扩建的可能。
总干管应尽量布置在坚硬密实的土壤中,当遇到劣质土壤后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时,污水管道可考虑绕道后采用其他施工措施和其他方法解决。
污水直观的平面布置还需考虑解放的建筑特征,并便于用户的接管排水。
一般有三种形式:低侧式、围坊式、对边式。
6.过河构筑物的选项及布置过河构筑物为倒虹管。
倒虹管由进水井、管道及出水井三部分构成,进出水井内应设闸槽和闸门,确定倒虹管的路线时,应尽可能与障碍物正交通过,以缩短倒虹管的长度,并应符合于该障碍物橡胶的有关规定,穿过河道的倒虹管,应选择在河床和河岸较稳定、不易被水冲刷的地段及埋深较小的部位敷设。
倒虹管管顶与河底垂直距离一般不宜小于 1.0m,其工作管线一般不小于两条,当排水量不大,不能达到设计流量时,其中一条可作为备用。
7.设计参数的确定在水力计算时需考虑不溢流、不淤积、不冲刷管壁及通风的原则。
所以在设计参数中需考虑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速、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管道的埋深和覆土厚度。
a)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量下,管渠中的水深和管径的比值b)设计流速:管渠中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的水流速度c)最小管径:管道在保证能运送污水又不极易堵塞时达到的最小直径d)最小设计坡度:同最小设计流速相应的坡度为最小设计坡度e)埋设深度:管底的内壁到地面的就来。
管道越深,造价越贵,施工期越长,所以管道的埋深有最大埋深的限值。
f)覆土厚度:管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
由于有各种因素的制约,管道的覆土厚度有最小覆土厚度的限值。
8.水力计算结果(见附表1)第六节管材、接口、基础及附属构筑物1.管材管材选用钢筋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口径㎜以及更大的混凝土管通常都加钢筋,口径700㎜以上的管子采用内外二层钢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为25㎜.钢筋混凝土管适用于排除雨水.污水等.当管道埋深较大或敷设在土质条件不良的地段,以及穿越铁路.河流.谷地时都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从500㎜至1800㎜,有时甚至做成口径为2400㎜的大型预制沟管,长度在1-3之间。
钢筋混凝土的钢筋扎成一个架子,有纵向(与管轴平行的)钢筋和横向(与管口平行的)钢筋.横向钢筋是主要钢筋.2.接口形式企口式、承插式、平口式3.管道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4.排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4.1检查井为了检查、清通和连接管渠设置检查井。
通常设在管渠交汇、转弯、管径后坡度改变处、跌水处及像个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
4.2 雨水口雨水口是设在雨水管道后河流管道上收集地面雨水的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