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汇总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二、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实词)一、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用在状语前后
附加 成分
用在补语前后
返回
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 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 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 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_回__家___的___感___觉__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返回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 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 或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和 形容词充当。如:
如: 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他一口水都不喝.
他一向态度和蔼. 这孩子,我也疼他 . 全班同学,我就服你.
返回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 ” “—— ” “~~”
“( )” “[ ]” “< >”
划在主语下面
划在谓语下面
主要 成分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后
——————
———
~~~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
词
句例: (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
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 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
语
句例:
[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
~~~~~
(全体) 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
~~~~~
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2
句例:
1、今天星期六。
——— ————
2、今天是星期六。
——— — ~~~~~~~~~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2、谓 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经常由动词、 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
(1)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 树叶黄了。 (3) 今天是感恩节。
文言倒装句式(一)——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 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 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 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2)偏正短语
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 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 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 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如: (我的)老师 [恭敬地]鞠躬
(清晰的)字迹
(一个)顾客 (可爱)的人 (可贵的)精神
[小心地]翻阅
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主谓) 发展经济(动宾) 描写景物(动宾) 景物描写(偏正) 表达见解(动宾 ) 表达的见解(偏正 ) 我国文学( 偏正 ) 我国的文学(偏正 )
历史悠久(主谓 ) 悠久历史( 偏正) 市场繁荣( 主谓) 市场的繁荣( 偏正) 我的弟弟( 偏正) 我和弟弟( 并列) 小说散文(并列 ) 小说和散文( 并列)
(7)的字短语
• 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 加“的”组成的短语。的字短语可 以用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的功能。如:
集体的 小红的 大家的 别人的
吃的
用的
红的
大的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巍峨挺立(偏正)废寝忘食(并列) 历史悠久(主谓)色彩缤纷(主谓) 交通规则(偏正)大家的 (的字) 风和日丽(并列)激动不已(动补) 禁止吸烟(动宾)从北京来(介宾) 辛勤耕耘(偏正)竞选州长(动宾) 气氛热烈(主谓)热了起来(形补)
自考《现代汉语》语法复习资料汇

2、名词有哪些语法特点?
答:名词1)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如“一座山”。2)不能用“不”修饰。3)直接用在介词后组成介宾词组,如“在教室”。
3、什么是方位词?方位词的基本用法?
答:方位词包括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种。1)单纯方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中间旁”2)合成方位词是在单纯方位词的基础上形成的,前面加“以、之”如“以上、以前、之内、之间”。方位词的基本用法从现在起:经常用在其他词或短语后边,组成方位短语。方位短语的基本用法是1)表示处所,如“灯下、桌子上”;2)表示时间,如“放假前、比赛中”;3)表示某个方面,如“事实上、政治上”;4)表示界限,如“县以上、五天之内”。
8、从结构的内部关系分析,汉语短语的基本类型有五种: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还有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和同位短语。
9、从句法的结构功能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体词性句法结构、谓词性句法结构和加词性句法结构三类。1)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包括:a带有定语的偏正短语、b由各种体词组成的联合短语、c同位短语、d“的”字短语。2)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谓语,功能与谓语相当。包括:a述宾短语和述补短语,b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c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短语,d带有状语的偏正短语,e主谓短语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3)加词性句法结构经常用作定语和状语,一般不作主语、宾或谓语,它们的功能与加词相当。介词短语是加词性的,它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修饰成分,最常见的是用作状语,有时也可作定语,如“从北方来”。
18、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称为联合复句。联合复句可以分成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几种。
19、由具有主从关系的分句构成的复句,称为偏正复句。偏正复句可以分为因果、假设条件、转折、让步几种。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本课内容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二讲汉语句型与句类第三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第四讲汉语中特殊句式的教学第五讲汉语中反问、活用、引申与比较句的教学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精讲多练二表达浅化、简化三形式化、少用术语四形式、语义、语用并重五注重学生偏误第一讲汉语句型与句类第一节单句第二节句型第三节句类第一节单句一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状中偏正/定中偏正)、动补词组、联合词组二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动语(述语)、中心语主语和谓语;动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三单句分析方法1.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主、谓、宾、定、状、补)2. 层次分析法(二分法)第二节句型一句型:根据结构关系划分的句子的类。
二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主谓句: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三主谓句按照谓语性质的分类动词谓语句(普通动词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名谓句)主谓谓语句四非主谓句的分类名词性非主谓句:谁?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好!叹词句:哎呀!第三节句类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1 肯定形式的陈述句2 否定形式的陈述句3 特殊形式的肯定句1)双重否定句2)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的陈述句三疑问句1 一般疑问句1)是非问句(吗)2)特指问句(疑问代词)3)选择问句(还是)4)正反问句(不/没)2 反诘疑问句(反问句)3 测度疑问句(带“吧”表示猜测)第二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本节介绍汉语中的七种补语。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结果补语的意义;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的位置,尤其要弄清楚说话人所处的位置;可能补语与程度补语在重音上的区别:可能补语重音在前,程度补语重音在后;时量补语中要弄清楚补语与宾语的位置。
现代汉语 语法

(二)动词
1、动词的种类
(1)动作 (2)心理活动(3)存在、变化、消失 (4)判断动词(5)能愿动词(6)趋向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前面能加副词“不”,但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一部分表示可持续动作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短暂。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 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组成BB式。
BB式重叠量词作主语、定语表示“每一”或“许 多 BB式重叠量词作谓语表示“多” BB式重叠量词作状语表示“逐一” 数量短语重叠作定语,表示数量多 数量短语重叠作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
所见所闻 不要被他的话所蒙蔽。 为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给——加强语气。 连——表示强调。 们——表示群体。
这事儿被他给办砸了。
我把房间都给收拾出来了。
我连想都没想过。
连三岁孩子都懂这理。
小弟弟小妹妹们。
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
半夜未到家。
(四)语气词 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啊、啦、也好、嘛
名、动、形、区别、数、量、副、代、拟声词、叹词
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种类(1)表示人和事物 (2)表时间 (3)表处所 (4)表方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一般能加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有的名词能加“们”表示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以及状语。 方位名词组成方位短语表处所或时间,也可单用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括(一)词类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抽象名词 "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
表示方向的叫做 " 方向名词 " ,如 "上""下 "" 左"" 右"" 前"" 后"" 中"" 东"" 西"" 南""北"" 前方 ""后边 ""东边 "" 南面 "" 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腾飞、审察、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想、重视、着重、敬爱、认识、相信、钦佩、挂念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能够加上 "很、十分 "。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能够、应当、应当、愿意、能够、可能、一定 ",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能够做、能够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现代汉语语法要点

现代汉语语法要点
一、词类与词性
汉语词类主要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其中,名词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和代词所指的事物;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介词用来表示位置、方向、方式等;连词用来连接句子和词语;助词用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叹词用来表示感叹或命令。
二、语序与语音
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基本音节结构是声母+韵母,音调是汉语的特特点之一,汉语有四个声调。
三、句子成分与句子类型
句子成分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语是句子的中心成分,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是表达动作、状态的成分,定语用来修饰名词,状语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补语用来补充或说明动词的意义。
句子类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四、句法关系与短语结构
句法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状关系、主谓宾关系等。
短语结构由词语组成,常见的短语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等。
五、语法范畴与句法功能
语法范畴指的是汉语中的动补结构、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状语从句等,它们在句子中起到特定的语法作用,用来完成句子的表达。
句法功能指的是汉语中句子成分的具体作用,例如主语、宾语、状语等。
六、语法规则与用法注意
以上只是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要点,实际上,现代汉语语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学习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一、实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XXX、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发展、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生理动词:如喜欢、恨、生气、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乐意、可以、能够、宁肯;有趋势动词:XXX、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外形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透露表现状态的:如快、浓、满、多、疾速、静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透露表现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人人、咱们;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二、虚词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频率等。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1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有规模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完整word版)《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一、名词解释1.向心结构: 一个句法结构s由a和b构成, 如果a或b的功能同s的整体功能相同, 那么a或b就叫做s的核心, 有核心的句法结构就叫做向心结构。
2.直接成分: 一个句法结构s, 如果由a和b两个成分直接构成, 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或: 对一个句法结构s进行切分, 得到两个构成成分a和b, 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 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3、狭义同构: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 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①同模。
②相对应的成分的功能都相同。
那么它们狭义同构。
4.语义特征:一组词或一类词共有的, 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具有语义兼容关系的语义成分叫做这组词或这类词的语义特征。
5.语义指向: 句法结构中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6、区别词: 属于实词中的饰词部分的词类, 只能充当定语修饰名词, 同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的词类。
7、变换: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也指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
8、异类同构: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满足如下条件: ①核心的功能相同;②它们的推导式有部分对应关系。
那么这些句法结构异类同构。
9、语义属性: 定中结构中的定语所表示的语义, 这是以名词为主体而确定的语义性质, 包括形态属性、质料属性、数量属性、来源属性等等。
10、语义格:以谓语动词为中心, 根据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同谓语动词的语义联系而确定的成分性质及其类别。
如施事格、受事格、工具格。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词组是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答:①由于汉语的词多功能, 词同句子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以汉语不能根据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不能把句子层面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②词组是静态的结构单位, 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到比句子平面较为严格的制约, 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的区别。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语法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语法词类一、 词类划分依据词类: 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 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 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实词或短语) 形态: 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 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 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语法意义。
(一)名词 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③时间名词所名词位名词 语法特征: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四、单复句的辨别 1.看句子成分
单句: 一套句子成分 复句: 两套或两套以上句子 成分
〔结构上互不包含
2.分句一般是主谓句 例如:因为脏,病就多.
如果逗号前只有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使 有关联词语,也不是复句.
例如: ①只有不睡懒觉的人,才能上学不迟到. ②人只有不睡懒觉,才能上学不迟到.
3.只有一个主语的连动句一定不是 复句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 词短语.
•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 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 为".
• 妈妈朝我点了点头. • 我们在操场上打球.
9.连词: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 用的词汇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小明和小文都是学生.
• 5、他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是高大的,虽然他的姓名我并不知道.
• 6、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 7、你既然知道错了,就赶快纠正.
• 8、假如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清早就出发.
• 9、鲁迅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中,不管敌人打什么旗号,玩什么花样, 都不受骗,不怕压,愈战愈勇.
• 10、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 理由.
• 宾语:它在充当谓语的动词后边,表示动作涉及 的人或者事物
• 定语:它修饰或者限制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名词, 指出其属性、形状、数量等
• 状语:它修饰充当谓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 动作变化发生的情况、方式、时间、处所等,或 表示性状的程度等
〔定主 [状] 谓 〔定宾 <补>
①伟大的祖国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 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四、单句五、复句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两大类,12小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方位词: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一、句子成分1. 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者是被描述的对象。
2. 谓语: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核心部分。
3. 宾语:句子中受动作影响或者是动作的承受者。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的成分。
6. 补语: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二、句子的基本结构1. 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构成。
2.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谓结构并列排列构成的句子。
3. 复合句:由一个主要分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属分句构成的句子。
三、名词1. 分类:名词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2. 数量:名词可以有单数和复数形式。
3. 所有格:表示名词所有关系的词语。
4. 冠词:用于修饰名词的语法成分。
5. 量词:用于修饰名词表示数量和程度。
四、代词1. 分类: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反身代词等。
2. 作用:代词可以替代名词在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五、动词1. 分类: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虚词(包括情态动词、助动词、系动词等)。
2. 时态:动词表示时间的变化。
常见时态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3. 语态:动词表示动作的主动或被动。
常见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4. 语气:动词表示说话人的情绪或态度。
常见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等。
六、形容词1. 作用: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和代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2. 构成:形容词可以通过添加后缀或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进行构成。
七、副词1. 作用: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构成:一些副词可以通过在形容词后面加上“地”来构成。
八、介词1. 作用: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2. 常见介词:常见的介词有在、向、从、往、为等。
九、连词1. 分类:连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
2. 作用:连词在句子中起连接的作用,使句子具有逻辑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汇总

一、词 类
实词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别
举例
(一) 名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表示人或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 ①具体名词
事物名称的 (不楹联、很对联)。
词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 ②抽象名词
联了)
人、牛、山、水、对 联
友谊、立场、观点、 思想
(附)
名词中表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
“地”连接,有的不用。
述宾 短语
由动词(述)和被动词支配的词(宾)两 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宾”在 看书 后。又称动宾短语。
洗衣服
联系实际
建设中国
名
定
义
称
举
例
述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
补 (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 写得简明扼要 好得很 看
容词
好、坏、大、小、方、 高、美丽、英明、宽 广
通红、雪白、红通通、 黑不溜秋
实词
名 定义
称
类 语法特点
别
①基 数
②序 数
表示数目的 (五)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 ③分
数词 词。
为数量词。
数
④倍
数
⑤概 数
举例 一、二、百、千、万、 亿 第一、第二、第三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一倍、十倍、百倍 几(个)、十来(个)、一 百上下
方位词
示方向位置 面
的词
东、西、南、北、前、 后、中间、下边
(二) 代词
具有替代 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或指示作用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 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汇总

一、词 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
能、能够、可以
②表示必要的
该、当、应当
③表示愿意的
敢、肯、愿意
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
(四)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名 词
我写字,你读书
代 词
大家喜欢他
短语
我们要学习对联格律和有关知识/我看见他来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名词的语法特征
(2)形态特征 A、不能重叠。“妈妈、星星”语素重叠, “姥姥”是叠音词。 B、表人名词后可加“们”,表示复数。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词除作主语、宾语外,还可以直接作 状语。例如:他昨天来了。 方位词主要表示方向位置,但一部分还可 以表示时间,如:内、之内、以内,前、 之前、以前,后、之后、以后,左右等。
能否受“不”的修饰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
不能
不能
能
绝大多数能
能否重叠
概括意义
不能
部分能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
谓词:动词、形容词经常做谓语,功能相近,统称之。
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区别 语法特征
1 2 3 能否带宾语
词类
动词 绝大多数能 形容词 不能 多数能 AA、AABB 表示程度加深 或程度适中
能否受“很”修饰 多数不能 重叠方式和意义 AA、ABAB 表示数量少或 时量少
(2)形态特征 A、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 态形容词。 单音节重叠形式:AA(早早、好好) 双音节重叠形式:AABB(高高兴兴) A里AB式:糊里糊涂 状态形容词重叠形式:ABAB(雪白雪白) B、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或其他词缀 红彤彤、黑咕隆咚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区别 主要语法特征 1 2 3 4 5 6 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 能否经常作谓语 词类 名词 能 不能 谓词 动词、形容词 不能 能
二、实词
1、名词 2、动词 3、形容词 4、数词 5、量词 6、副词
7、代词 8、拟声词 9、叹词
(一)名词
现代汉语语法

• 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 同 如:姐姐和我 (名词+代词) 勤劳、勇敢、不怕苦 (形+形+代)
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 之分,是平等的联合。
• 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如:工厂、农村 我、你、他
•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 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如: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语言习惯:男女老少 金银铜铁 油烟酱醋
练习四、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1、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 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 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2、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 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 3、鲁迅先生小心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 人要他写“白皮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 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 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 是状语的标志。如: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 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 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例三
1、天才的学者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让自己的思想 远远走到前面去。 2、海水碧蓝碧蓝的,蓝得使人心醉,我真想变成一条 鱼,钻进波浪里去。 ——以上为复句 3、就是脚扭伤的小李,也在大厅里苦练。 4、无论在哪里,他都用自己的行动履行自己的诺言。 5、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6、虽在匈牙利本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7、应用这种罗盘,即使在阴云密布以及黎明或傍晚看 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以上为单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
如,走看说进行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
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
如,能够解决)
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Kou 录散领就其吴旧叄期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