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实例分析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实例分析

教育和研究设施得到 了更新和扩展,满足 了学术发展的需求。
05 案例四:清华大学校园规划
历史与发展
1
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 学之一,其校园规划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2
在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 扩建,重点建设了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基 础设施。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清华大学再次进行了校园规划,以适应新的发展 需求。
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大学校 园规划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空间需求 的增长、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校 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案例选择标准
A
典型性
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当 前大学校园规划的普遍问题与趋势。
多样性
案例应涵盖不同类型的大学,如综合性大 学、理工科大学、文科大学等,以便更全 面地了解校园规划的特点。
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
明确校园功能分区,优化交通组织, 提高校园运行效率。
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
在规划中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08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规划理念先进
大学校园规划应注重生态、人文 、科技等方面的融合,营造开放
、包容、创新的校园环境。
功能分区明确
校园内各功能区域应明确划分 ,便于教学、科研、生活等不 同活动的开展。
与周边社区的互动与融合,推动了地区经济 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进步。
D
案例三:麻省理工学院校园规
04

历史与发展
01
1865年建校,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科技研究型大学之一。
02
校园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以适应科技和学术发展的需求 。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课件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课件

历史与发展概述
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被誉为“中国高 等教育的摇篮”。
校园规划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革和发展 。
近年来,清华大学致力于推进校园规划的优化和升级,以满足学校日益增 长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需求。
规划理念与目标
规划理念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 续发展。
规划实施效果与影响
实施效果:哈佛大学的校园规划取得 了显著的效果,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 了一个优美、舒适、便捷的校园环境 。
规划实施对哈佛大学的学术声誉和校 园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吸引了世 界各地优秀的学生和教职工。
校园内拥有丰富的绿化景观、开放的 公共空间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利于 学术交流和跨学科合作。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代表性院校之一,清华大 学的校园规划成果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 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PART 06
案例五:北京大学校园规 划
REPORTING
历史与发展概述
创立时间
北京大学成立于1898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之 一。
历史背景
北京大学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校园规划 也随之不断调整。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 析课件
REPORTING
• 引言 • 案例一:哈佛大学校园规划 • 案例二:斯坦福大学校园规划 • 案例三:麻省理工学院校园规划 • 案例四:清华大学校园规划 • 案例五:北京大学校园规划 • 总结与启示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大学校园规划的重要性
学术环境塑造
校园规划对学术环境的塑造至 关重要,它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研究和生活质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改造案例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改造案例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改造案例分析按照“加强南北两个校区建设,构成网络链接的空间结构”的构想,从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规划将通过对土地的地貌形态分布、持续开发利用、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功能区的总体布局,并依据功能布局的不同特点,协调各分区的相互关系,使功能布局具备先进性、合理性和完善性。

校园建设规划按功能布局分为六大功能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应遵循下列原则:①同一功能的用地应相对集中;②职工住宅区应与教学科研区分离;③科技产业开发区应布置在交通便利、相对繁华的地带;④教学科研试验区应布置在相对僻静、受城区干扰较小的区域。

具体分区如下:1、教学区:教学区分南北两片。

北片在原教学区的基础上,东西两边扩至边界围墙,向北扩至北门的孟杨路,进一步对道路交通系统更新改造,结合院系调整将作为主教学区使用,除本科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全部安排在北校区外,还将作为动科学院、生命学院、葡萄酒学院、经管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学院、外语系、体育部等教学空间;同时将原植物所校区作为食品学院建设规划用地,进一步对园区进行改造,并完善配套实习工厂设施,北片规划用地面积924亩。

南片以原教学区为基础,向北扩至农业博览园以南,向西纳入原农科院办公区,主要作为林学院、农学院、园艺学院、资环学院、植保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及研究生院教学空间;原水科所用地作为合并后的水建学院院址,新建水建学院综合教学楼,南片规划用地面积832亩。

教学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1756亩。

2、学生生活区:分南北两片。

北片保留原学生生活东区,在学生西区一期南边新征土地150亩建学生生活区二期;南片以林学院学生生活区为基础向西到南校区西围墙。

规划用地面积492亩(包括待征地150亩)。

3、职工生活区:南校区农科院4栋住宅楼置换为研究生公寓,其他职工生活区原则上不做调整,但必须与教学区分离。

依据杨凌示范区总体规划,在高干渠以北、农校以西新征地180亩,其中80亩作为附中建设用地,100亩地作为青年教工住宅建设用地;在水运中心北面新征的200亩土地划作二类居住区,用于专家公寓建设。

北京大学案件分析

北京大学案件分析
规划用地已基本建设完成,加之校园北部为 圆明园遗址,西部以西校门为界,规划者建 议在原燕园内不塞建新房子,学校要向东、 向南寻求发展空间,远景规划东至蓝旗营与 清华相联。10年或15年后,学校用地面积有 133公顷扩大到18 边是教职工住宅区,主楼以东为理科教学 区(包括工厂),主楼以西现今办公楼一 带改为文科教学区。
北京大学
• 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校园规划
解放后开始院系调整,特别是1952年进 行了大规划的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包括院系 合并、院校增设、专业调整等北京大学成为 综合性大学,燕京大学校名撤销,北京大学 迁至燕京大学校址,迎来了新的发展环境。
北京大学
• 规划思路: (1)空间扩展 由于燕园未名湖区域的
北京大学
• (3)轴线设计 北大新校区在50年代初也 规划了一条长得主轴线,东西走向,与今 天得成府路相重合,拟建得北大主校门和 主楼都在这条轴线上,在五道口以西与清 华轴线交汇,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扩建完 成后,校内轴线对称的局面已经形成,但 是后来80年代理科楼规划设计不再认同该 轴线规划,未留下充足空间,而使轴线无 法贯通。
• 道路绿化
• 校园中的路,有笔直平坦、曲折起伏之别。 1.南校门至图书馆教学区的主路,四行国槐浓荫如盖 。等距离列植所产生得中心透视给人以鲜明、通畅速 效,豪迈气魄之感。 2.西校门折南的主路,左右国槐交复,自然有秩,有 林中穿路之感。 3.一教北侧得一条直路,以桧柏密林为背景,元宝枫 、丁香、连翘,前后上下参差自由种植,形成富于变 化的植物景观,打破了直路的单调感,是一个四季有 景、色、香、形美兼有的直路。
北京大学
• (4)东校门确定 三校建委会与北京市都 市计划委员会相关专家研究决定,规划将 成府路的西向延长线作为北大东西轴线, 东门即在这条线上。 (5)“品”字形成建筑格局延续 新区得 建筑群重复燕园的“品”字形布局,即三 合院的组合,图书馆规划在老校园----未名 湖与新校园的过渡位置,在预留的图书馆 两侧,所有新建建筑得到形式需与原燕园 建筑保持一定联系。

《校园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校园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建筑与山水的自然融合,
人的活动与校园景观的和谐共生。
鸟瞰模型
心得体会
(一) 山东艺术学院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充分反映地方特点与专业 特色,继承了历史文脉,新校区的校园规划解读了场地的基础元素, 形成“青山碧水,凤笙和瑞”的校园空间“和谐、协调” 之意,笙的造型优美,古代称为“凤翼”,暗合其形,校园整体结构 舒展典雅。新校区“依山而筑、临水而居”,最大限度地融合了学习 生活休闲空间与景观生态空间, 有助于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沉静优雅的 气质与文化生活情调。 所以我们在做规划时,也必须多了解我们规划地区的历史、文 化等多方面的知识,一方面人们可以接受并很快的融入我们的规划之 中,同时这对我们规划的一个方向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就像长江大 学新校区的规划,我们就可以考虑石油方面的一些规划意向,以及如 何与荆州这座古城照应,同时也反映好时代的变迁。
(二)有关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
• 山艺图书馆位于山东艺术学院 长清新校区总体规划的核心部位。 是学校信息、文教、科研服务的重 要基地。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万 平方米,集图书馆、美术馆为一体。 长清地区本来就风景如画,而 艺术学院所在位置更是青山环绕、 绿树成荫。其中,图书馆的位置, 是校园的中心,从所有邻近的地方 都能看到它。这座建筑物的独到形 状是根据这样一个纲要来设计的: 它需要紧凑而合理地组织安排,各 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合适的,并且在 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场所都要有日光。 它要遵循校园中的两条重要的轴线, 还要考虑到校园的远期发展而表现 出高雅的艺术气息空间的同一性和 种种步行者的感受。另外,同所有 其它的类似建筑一样,这座图书馆 在校园中的象征意义要与它的实际 性质同等重要。
• 功能设计

分。 首层是美术馆的展览、对外培训、图书馆的后 勤以及展示空间的组合。图书馆的报告厅也设置于 这一层。由于立体交通体系的存在,图书馆的主体 人流——读者被安排到了二层的中心平台,所以首 层的交通和功能体系非常顺畅。建筑临近教学区的 北侧布置报告厅入口,利于学生使用。在报告厅入 口的两侧分别是美术馆的展览和培训;一层的中间 布置报告厅,与展示相结合有利于高峰期的大量人 流使用;在建筑的南侧设置图书馆的后勤部分,使 其入口避开校门和教学区的集中人流,减少后勤对 其他功能的干扰。 二层的中心广场是图书馆的读者人流的集散地, 这层设置了图书馆的读者入口和总服务台,在中心 广场的东北侧和西南侧两个次入口,同时在校区主 轴线上的视觉通廊将多媒体阅览和视听室独立开来, 方便管理和使用。在靠近中心广场外围布置采光带, 并在阅览室的内侧设计直通一层的共享及交通空间, 使二层的功能与一层的展示在空间上联系起来,丰 富了室内外的空间层次,解决了大进深造成的一系 列通风和采光问题。 三层的美术馆与图书馆在交通组织上完全分开, 在这里利用了屋顶采光设置了创作室及名家工作室, 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创作空间。图书馆设置 了音乐和美术阅览,并在共享空间即“光内蕊”的 内侧临近中心广场的地方设置了公共交流空间,这 里与阅览室之间被“光内蕊”共享空间分开,减少 了交流休憩活动对阅览室的影响,使图书馆真正成 为人们汲取知识和交流知识的场所,完善了图书馆 的使用功能 四层除了布置了综合阅览室和样本阅览室以及 文献储备库以外,在三层交流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 室外的交流空间。在临近两个阅览室的地方设置了 两个屋顶花园,顶部在不影响天井采光的基础上以 玻璃天棚覆盖,供读者休息讨论使用。 这座建筑的功能主要包括图书馆和美术馆两部

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配置植物考虑到植物 物种多样性 ,植物布
置应遵循四季景色各 异,季相变化明显的 原则
主广场
景观大道
图书馆的西面是开敞的校园主广场, 连同景观大道,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 的风景
建筑形式和谐统一,又 应各富特色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
用地:200公顷
在校生:21000人
位置:江苏无锡 毗邻太湖风景区
江南大学蠡湖校区总 体规划中沿一条贯穿 南北的河流形成线形 发展轴线,并沿轴线 布置中心生态公园、 各教学区与生活区。 各功能区彼此以绿带 相隔,深入用地的河 网以及依势而建的建 筑与道路,共同形成 了与太湖长广溪风景 区融合渗透的指状布 局。
将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运用其中,对穿过校园的新桥港和小河道加以利用,营造河网,教学、宿舍楼群沿河布置,面向校园西侧的长
广溪与均章山展开,得以饱览美景
江南大学蠡湖校区总体规划中沿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形成线形发展轴线,并沿轴线布置中心生态公园、各教学区与生活区。
将传统园林的借景手法运用其中,对穿过校园的新桥港和小河道加以利用,营造河网,教学、宿舍楼群沿河布置,面向校园西侧的长
广江溪南与 大均学章蠡山湖展校开区,总得体以规饱划览中美沿景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形成线形发展轴线,并沿轴线布置中心生态公园、各教学区与两生活区区。
7公顷,在校生12000人。 主干道不均等分割场地,车行环线包围场地,形式较为简单 校园建筑的整体色调采用用灰色,联同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碧水一起体现水乡风格。
整体化:采用多层次的绿化和建筑体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学校园。校 园由两条轴线贯穿加强整体性。
生态化:形成大、中、小结合,层层递进的多层次绿化系统。
特色化:校园水网纵横,继承水乡元素体现学校特色。校园建筑的整 体色调采用用灰色,联同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碧水一起体现水乡风格。

(完整版)厦门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完整版)厦门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厦门大学襟山面海,校本部 漳州 翔安 三个校区, 环抱大海,背倚青山形成山海交融之势,校在海中,湖在 校中,描绘出山水互抱的学府秀丽风光。现代与传统,中 国与西方的合壁,雄浑与幽美,自强与至善的统一,构建 起这座南方学府规划与建设的美学风格。
厦门大学区位分析:
• 厦大依山傍海,本部位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厦门岛南端,全校总 区9000多亩,学校一边是南普陀寺,一边是海滨与胡里山炮台,1、尊重原有山 脉的自然形态,建 筑以一种低密度的、 散开的、不规则的 有机生长的形态, 轻轻地散落山间。 2、放大中心的水 面,并将基地环境 中的三个水库连成 一体,兼顾东面临 海的优越地理条件, 创造山海之间、溪 水环绕生动的校园 环境。
3、保持原基地 良好的植被、果 林,将校园空间 的组织与原基地 上的植被、果林 有机融为一体。 在建筑和校园道 路之间,利用建 筑临街退界空间, 形成浓郁的街道 园林景观 。以 满足校园绿化的 覆盖率。
4.在校园与邻里边界增加绿化、小品和活动设 施,以便更好地满足交通和其他功能需求。
个人启示
通过对厦门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我了解到只有 合理的校园定位、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才能建造出 一所优秀的大学校园。以下几点是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的重要要素。
• 1.功能区划 适宜的地方功能叠置,强化各片区 之间的联系
厦门大学功能分区图
厦门大学各功能区混合布局,错落有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基本上符合学习型校园、生态校园 、绿色校园 、和谐校园的构建原则。
厦门大学鸟瞰图
厦门大学校园特色:
风景:厦门大学校园风光秀 丽,秀色可餐,建筑散落云 雾之中,若蓬莱仙境;最妙 海塘堤岸,红花绿影,仿佛 珍珠翡翠,镶嵌于鹭岛之西, 这是对厦门大学最美的概括。 厦大校园依山伴海,背靠五 老峰,与闽南古刹南普陀寺 为邻,出了白城校门就是海 滨浴场。校园建筑独特,风 景秀丽,被誉为“中国最美 的大学校园”。

校园规划布局分析 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优秀9篇)

校园规划布局分析 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优秀9篇)

校园规划布局分析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优秀9篇)如何写校园设计方案范文(精篇一站在校门口,你会看见“蒲鞋市校区”五个大字,后面则是一个女教师的雕像。

这位教师的神情严肃,手里捧着一朵蒲公英,仿佛在暗下决心,要把这朵蒲公英培养长大。

绕过雕像,你将会看见一把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和开启人生的金钥匙。

这金钥匙上写着“勤奋文明求实进取”八个大字,着八个大字引导着我们,打开我们心灵的锁,人生的宝箱。

让我们时时刻刻记住它,时时刻刻不会忘记。

进入操场,一眼就可以看见我们的文化长廊,有些版块上贴着优秀教师的31张荣誉证书。

有些版块上放着同学们唱歌跳舞时的精彩画面。

所以,一有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做客时,一定会来我们的文化长廊来看看。

文化长廊前,就有许多运动器材:双杠、云梯、单杠等等。

一到下课,这里就欢声笑语,仿佛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文化长廊对面,有三棵树。

我们学校的树很多,但这三棵树是“人气”最高的:两棵松树、一棵桂树。

我看见过长松果的松树,却没看过不长松果,但又常年绿着,不会枯萎的松树。

它是那么绿,像永远用不完的绿绸带一样;它是那么坚定,像两位士兵,挺拔直立,不会倒下;它们又是那么的柔美,风一吹,它们便随风舞蹈,像个成功的舞蹈家。

八月份桂树花香飘满校园。

她的花是那么香,像是身上喷满了香水;她是那么美,赛过仙女下凡,凡是路过的老师同学都要停下来看看她;她是那么使人快乐,不开心的人只要看看她的花,闻闻她的香,准会让那个心情不好的人变的心情舒畅起来。

走过操场,就来到砖子地。

如果我没猜错,你第一个看到的肯定是博艺堂。

它面呈粉绿色,有红色条纹,配上各色的蝴蝶兰,显得格外漂亮。

走进去,像是到了一个演唱会会场,容纳三、四百人一定不觉得拥挤。

艺术节时,这里就像开了演唱会似的,热闹极了!同学们优美的表演,可真让人羡慕啊!走进小花园,你会被它的美丽吸引!春时鸟儿的歌在花园荡漾;夏时的花园是最好的避炎所;秋时的凉爽在花园洋溢;冬时的花园白花似雪。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校园设计案例分析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校园设计案例分析

自由曲线、直线以及不 规则的线条形成了一个 环境多变的地形。给平 目在校园中的行走带来 乐趣。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
其中它独特的弧 形长廊和座椅的 设计带给整个空 间一种流畅感和 节奏感。
其中一个广场 模拟了日本传 统的梯田,利 用学校天然的 地形进行设计 改造,绿化阶 梯一年四季带 给人们不同的 视觉感受。
其设计公司是福冈市
Design Network (设计网络)景观公 司。这个类似公园的 校园设计旨在为学生 提供一个多变的休息 空间,他们可以行走 在其中、享受时光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
根据学生平时行走路线 和交通量。通过将校园 各个不同的地方有机的 联系起来,完成了一种 既能加强人群流动又能 使人们在某些地方聚集 的景观设计。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
外 部 街 道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与分析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与分析

厦门大学
案例三、武汉大学
• 1.区位分析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学校占 地面积5166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校 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 ,巍峨壮观,堪称“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 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 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如送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半 山庐,十八栋。武汉大学法学大楼、经管大 楼、外语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气势雄伟,新 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 大礼堂和体育馆在运动场东西轴线上下端正。运动场 西向山起箕(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多米)地势 骤降,为校区下沉式中心园林地。体育馆在其下方。 于是形成贯穿工学院、理学院的南北轴线,及由大礼 堂延伸至体育场以西的体育馆的东西轴线,空间呼应 ,地形错落,章法井然却又十分生动而切合地形。中 心区西北侧的狮子山从东、北两个方向可远眺东湖, 从东湖亦可见狮子山山顶轮廓,形成以图书馆为主体 的另一组建筑群,在北山丘陵地带的狮子山,坐南朝 北。图书馆居山顶中央突出;东、西两翼为文学院、 法学院,相对矗立;南面学生宿舍抱坡而建。飞檐碧 瓦掩映在绿树丛中,使山体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错落 有致。
厦门大学
建筑设计特色 • 1.建筑设计整体性 • 2.建筑生态化 • 3.地域化、人文化建筑设计风格 • 4.组团化,网络化
建南楼群矗立在临海的上弘场上,一样的一主四从一样 的中西合璧,主楼建南大堂雍容大气,礼堂的四楼设置 外廊,登斯楼,可将厦门 港湾的豪气美景尽收眼底。 建南楼群的四大从楼以礼堂 为中心,分东西两侧弧线堆 成摆开。利用建南群楼与上 弘场的落差,砌造出足以容 纳2万人的砌石看台,在砌 石看台棕榈与建南楼群的环保下构建出厦门大学最大的 运动场和大集会广场,开阔的广场的雄伟的建筑汇合, 奏响出一曲天人合一的凝固交响乐。

大学修建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

大学修建性详细规划案例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校区规划
松江校区位于松江大学城内,规划总用地 100公顷,在校生规模约1.5万人。从整体上看, 功能布局为:中心是教学区,行政区位于北面,
东南角是体育区,在基地的中部有一条南北向
的轴线。 方案中对中心湖的处理手法是值得我们借鉴 的。
4
中心湖
在基地内开挖了大量的水面,水 面周边以人工的硬质界面为主。中 心教学区周边以水环绕,形成岛状, 构成视线和活动中心。 中轴线南北向穿过中心教学区和 行政区,湖的西面是公共实验区, 与公共教学区一同坐落在整个基地 的中心。外围则是体育、生活等辅 助功能。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诗性思维和体验性设计
厦门大学新校区将百年果林保护
下来,将其作为整个校园的生态景观
核心,进而在果林旁边开挖人工湖面 将其凸现出来,并使湖畔成为校园公 共活动中心;将建筑群与自然地形, 绿化脉络有机结合,使山水特征和校 园特色公共活动空间达到统一。 正是这样诗意的设计,使这一方案 摆脱了当时千篇一律的校园规划模式, 营造出一个富有特色的校园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上采用“一轴两带“的 空间结构:”校前区—图文信息中 心“主轴、人文共享枢纽带和生态 共享带。 其中主轴:主轴线为一系列的广 场开放空间,序列从东大门为入口, 以中部的图文信息中心为对景,尺 度舒坦,高潮迭起。 生态共享带:同为江湾城绿化水 系的一部分,以植物为主,建设少 量的活动场地和景观建筑是师生感 悟自然、接触自然的公共园林
中南大学校园规划
规划布局将校园主入口布置在潇湘大道上,
滨临湘江,视野开阔,交通便捷。从主入口引 入一条步行广场景观轴线,将湘江风光引入校 内以图书馆与公共教学楼为轴线形成对景。图 书馆与公共教学楼为校园主要共享教研资源, 布置在校园中心,与学院区,新老区学生公寓 联系便利,临城市支路,也便于与北部的大学 城区共享。从主入口广场引出了一条流线型的 绿色通道,沟通校园内部各功能区,联系老校

大学校园案例分析(完整版)

大学校园案例分析(完整版)

意境的营造——山、水、城 山:尊重场地原有丘陵,创造景观特色。 水:在基地核心依山造水,形成全校的生态景观核心。 城:将教学区与生活区赋予“城”的概念及城市化的空间形态。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绿化分析
一带
一心
一核



结合丘陵地形, 融入生活休闲空 间与景观生态空 间
形成教学区与生 活区共享的自然 开放空间与景观 核心
虚实相生互相渗透和谐一体体育运动区体育运动区教学区教学区教学区科研区科研区学生生活区主入口次入口次入口次入口学生生活区行政区文化展示核心资源共享核心背山面水
大学校园案例分析
(一)山水孕育的美丽校园
——重庆科技学院大学城主校区概念规划设计
总用地:100公顷
运动 场
景观绿 化
宿舍 楼
教学楼与图书馆
运动 场
• (三)成都中医药大学 ——体现中医特色 营造文化校园
• 风水 生态 人文
•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道路 湖面 河道 山体 • 龙穴——山水交汇处——图书馆、药学博物馆 • 虚实相生 互相渗透 和谐一体
次入口
体育运动区
科研区 教学区
学生生活区
文化展示核心 资源共享核心
次入口
科研区
次入口
学生生活区
教学区地势较为 平坦;且对外交 通便捷,校园主 入口可获得开放 大气的空间;严 谨的建筑布局
交通分析与步行关系
•校园主路与次路交叉 少,主路以外设置生 活用房与对外设施, 以内设置教学设施、 绿化等; •教学区、生活区与运 动区之间的联系方便。
宿舍楼
宿舍楼
(二)青山碧水,凤笙和瑞
——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规划设计
教学区

高校规划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高校规划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高校规划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于高校规划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高校规划案例的分析与经验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规划工作,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高校规划案例入手,进行分析与总结。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高校规划案例:某大学的校园改造与功能优化。

该大学校园面积广阔,但建筑分散且陈旧,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

在规划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到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未来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通过与相关专家、师生的讨论和交流,最终确定了一个综合性的规划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他们注重与周边社区的合作与沟通,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推进。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大学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功能也逐渐完善。

这个案例的成功经验是:要充分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市场调研与分析,多听取不同角色的意见,并与周边社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另一个案例是某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与优化。

该院校在过去一些年里,专业设置较为杂乱,很多专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率,他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专业调研和分析。

通过与相关行业的对接,他们确定了几个有潜力和需求的专业方向,并对原有专业进行了优化和整合。

通过引入新的专业和调整原有专业的设置,该院校的专业衔接性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这个案例的成功经验是:要密切关注行业需求,勇于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专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高校规划案例的分析与经验总结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规划中,要充分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注重市场调研和分析。

与此同时,也要与相关专家、师生的讨论和交流,多听取不同角色的意见。

另外,与周边社区的合作与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推进。

最后,要密切关注行业需求,勇于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专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校规划案例的分析与经验总结能够为高校规划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广西大学校园景观案例分析

广西大学校园景观案例分析

• 作为国家“双一流”“部区合建”建设高校,当前的广西大学比过去更有机遇和条件成 为一流大学。面对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 大学”的要求,西大人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结合“六破六立”深入推动各项 改革事业,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激励教师职工担当作为,以崇学尚教的内涵式发展推进 “双一流”建设。
理解您传达的思想。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
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西大按照“双一流”建设方案学科 建设要求,打造研究型本科教育。将二级学院由31个优化为25个,撤销硕 士点16个,撤停本科专业32个。调整学科专业,学科、专业间要相互支撑, 构成共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学科专业调整也谋加法,围绕国家战略、学校未 来发展,在海洋学院、医学院设置海洋科学与技术、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学科,增设东盟国家小语种专业。
如果你想进入王城老校区旅游,就必须购买门票,当然如果你不想买门票的话, 那就努力靠近这所学校吧。想象一下每天在5A景区上课,吃饭,睡觉,散步也 是很爽的一种体验吧。置身于这所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你会不自觉间对读 书充满很大的兴趣吧。这种既能省门票又便于学习的校区环境,当真是不错的选 择。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
不知道南宁学院里的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有人说喜欢生活在这样一所大学里, 每当伤心难过的时候就去不孤湖景区逛一逛,让眼前这美丽的风景赶走悲伤与难 过,有人说学院里游客太多以至于校园里总是热闹不断,除了图书馆,似乎没有 让自己觉得能够安静学习的地方,相信每个南宁学院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但 不论如何,总会有好的与坏的相存,也许看淡了,也就习惯了。

规划案例分析

规划案例分析

规划案例分析
某大学规划了一项新的校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将包括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和运动场等设施。

以下是对该规划案例的分析。

首先,该规划案例中提到的新的教学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施。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目前的教学楼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因此,建设新的教学楼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室和实验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新的教学楼还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其次,学生宿舍也是一个关键的设施。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住房问题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新的学生宿舍可以提供更多的住房空间,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

此外,宿舍区还可以提供公共设施,如洗衣房、学生活动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

图书馆是另一个重要的设施。

学校的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通过建设新的图书馆,学生将有更多的资源和空间进行学习和研究。

此外,新的图书馆还可以提供更先进的图书检索系统和学习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运动场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设施。

运动场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为学校举办体育比赛和活动提供场地。

通过规划建设新的运动场,学校将有更多的机会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该规划案例中的各项设施都非常重要,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通过建设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和运动场等设施,学校将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生服务,促进学校的发展。

山地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山地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1.3 理念的选择
综合四个方面的分析与思考,毕节学院校园总体规划 的设计理念定位在“廊〃园”二元体系。通过“廊” (包括道路、水系、绿带、步行空间、走廊等)来联 系各个功能区。这种“廊”既是规划中的空间走廊, 更是一种内在的学术走廊、文化走廊。由“廊”串联 起来的各个“园”(包括学习园地、工作园地、休憩 园地、休闲园地、实验园地、思索园地等)是学习、 工作、生活的基本活动空间,是大家交流的场所,这 种“园”既是师生授课学习的校园,同时也是他们的 生活家园和精神乐园。
利用可能:面积越大,利用可能性越大,并可向山腹部位延伸
山腰
Mountainside
空间特征:空间方向明确,可随水平方向的内凹或外凸形成内敛或发散
的空间,并随坡度的陡缓产生紧张感或稳定性
景观特征:具有单向性的景观,视野较远,可体现层次感 利用可能:使用受坡向限制,宽度越大、坡度越缓,越有利于使用
山谷
D 区的功能定位主要为学校最大 部分的教育学学科为主的校区。
分校区 (D区)
1.4.2 交通组织
规划中的车行道以环形为主,环路 为车行,中心为步行区,各庭院车 行不连通。网状的支路布局,使各 区之间便捷联系并满足消防要求。 用多层次的车行系统把多元化的各 功能区块联系起来。
步行交通,因直接与地面相接,更像 是一种“廊道”而不是一条轨道,通 过巧妙的规划,这种“廊道”可以被 激发、停滞、分流、汇集、导入、定 向、转换或加速。 A 上下课;B 课后散步;C 休闲漫步; D 跑步 在教学楼群、宿舍楼群之间设置廊道, 在各功能区块之间设置便捷通道,遵 循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设置主动脉 生态绿带及系统中心绿地,以及功能 区块的建筑组群间的绿色交流空间中 的小路,以满足师生们课后漫步等随 意性交流的需求。在主动脉生态绿带 的节点空间上,形成适当的向心空 间——广场,提供滞留及交往的场所, 满足师生交谈、聚会、休息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
建筑设计特色 • 1.建筑设计整体性 • 2.建筑生态化 • 3.地域化、人文化建筑设计风格 • 4.组团化,网络化
建南楼群矗立在厦临海门的大上弘学场上,一样的一主四从一样
的中西合璧,主楼建南大堂雍容大气,礼堂的四楼设置 外廊,登斯楼,可将厦门
港湾的豪气美景尽收眼底。
建南楼群的四大从楼以礼堂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班级:14城规二班 组员:王璇 郝月华 侯秀娟 邢久洁
张乐 孙艳雪 刘天琦 张立坤
案例一:耶鲁大学
项目背景:
耶鲁大学(英语:Yale
University) 是一所坐落于美国 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创于1701年,初 名“大学学院”(Collegiate School),是全美历史第三悠 久的高等学府,亦为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与哈佛大学、普 林斯顿大学齐名,历年来共同角逐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前三 的位置。该校教授阵容、学术创新、课程设置和场馆设施等 方面堪称一流。除了研究生课程之外,耶鲁同时也非常注重 本科生教育。在各个大学排名榜单中,都一直名列前茅。
厦门大学 借助大自然的造化,因地制 宜以广场为中心,线性展开 一主四从的建筑群楼,成为 了厦大校园拓展建设的主要 规划思路,以精美的建筑为 音符,以开阔的广场为空板, 构成了校园设计的主旋律,
楼群主楼群名群贤,寓意厦 大群贤备至,左右楼群建筑 风格趋于西式,构成与主楼 的联系与对比,整个楼群呈 现出中式的飞脊彩檐,西式 的廊柱,房间,形成中西合 璧,恢宏秀丽的身姿,被后 人称为嘉庚风格的建筑群落。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 大礼堂和体育馆在运动场东西轴线上下端正。运动场 西向山起箕(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多米)地势 骤降,为校区下沉式中心园林地。体育馆在其下方。 于是形成贯穿工学院、理学院的南北轴线,及由大礼 堂延伸至体育场以西的体育馆的东西轴线,空间呼应, 地形错落,章法井然却又十分生动而切合地形。中心 区西北侧的狮子山从东、北两个方向可远眺东湖,从 东湖亦可见狮子山山顶轮廓,形成以图书馆为主体的 另一组建筑群,在北山丘陵地带的狮子山,坐南朝北。 图书馆居山顶中央突出;东、西两翼为文学院、法学 院,相对矗立;南面学生宿舍抱坡而建。飞檐碧瓦掩 映在绿树丛中,使山体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错落有致。
厦门大学
1.项目概况
截至2015年3月,学校占地超过9000亩, 其 中思明校区位于厦门本岛南端,占地2596 亩,漳州 校区占地2568亩,翔安校区占地 3645亩。
2.规划理成长
厦门大学
• 整体规划分析
摆脱轴线+庭院的大学规划设计的固有模式,以 一种低密度的、 散开的、不规则 的、有机成长的 开发规划理念, 顺应基地的山水 文脉。摆脱传统
校园的空间模式,最大限度的表现基地的风景特征, 将创建具有山水特色的校园形态作为思考的起点。
厦门大学功能分区图
厦门大学各功能分区混合布局,错落有序成为一个 有机整体。 能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构成一个和 谐生态的校园。
厦门大学
空间布局
1921年的春天,陈嘉庚抱着教育乃立国之本的信 念,回乡创办了厦门大学,刚成立时厦门大学师生只 有100多人,校园以一直二弧的线性结构构成校舍群 落,以南北直线的交叉构成校园的主干通道,整个校 园一直延伸到万吨巨轮进出的厦金海峡。楼群一主四 从,坐北朝南一字排开,直面大海面对南太武高峰。 主楼广场中轴背靠五老主峰,从楼两翼对称展开,并 以一条笔直的连廊以贯通大楼整体。楼前规划为开阔 的广场,由此行成了尊重广场,以学生为主的建筑布 局。
2.线性校园
南北长2千米 东西长0.5千米 沿学院和展望街构成一条长脊
3.分散的停车场
集中的停车库只占校园一半的停车面积 另一半分散在60多处地面停车场 大量停车空间不在合理的服务半径内
案例二:厦门大学
• 项目背景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 程”、“985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由著名
为中心,分东西两侧弧线堆
成摆开。利用建南群楼与上
弘场的落差,砌造出足以容
纳2万人的砌石看台,在砌 石看台棕榈与建南楼群的环保下构建出厦门大学最大的 运动场和大集会广场,开阔的广场的雄伟的建筑汇合, 奏响出一曲天人合一的凝固交响乐。
案例三、武汉大学
• 1.区位分析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学校占 地面积5166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校 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 巍峨壮观,堪称“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 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 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如 送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半山 庐,十八栋。武汉大学法学大楼、经管大楼、 外语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气势雄伟,新老建 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耶鲁大学
• 项目概况: 拥有835英亩土地,
340栋楼宇和1250万平 方英尺建筑面积。
Cooper Robertson&Partners设计公司2000 年成功完成校园规划设计咨询。
耶鲁大学
三、环境空间特征: 1.混合使用 2.线性校园 3.分散的停车场
耶鲁大学
1.混合使用
耶鲁大学与纽黑文市互相咬合 校园边界被师生、市民、外来者共享 Chapel大街既是大学的视觉和行为艺术中心, 又是城市的主要零售街 住宿、学院,多种功能相叠合,体现都市 化校园特征。
武汉大学
2.空间布局 整体布局上,充 分依托地形,利 用围合空间,总 体布局结合地形 以分散院落式组 合为主,院落内 部打造良好的景 观中轴,严格保 护古建筑,协调
新旧建筑。
• 校园分析
校园中心区由2条南 北轴线和2条东西轴线相交 汇形成两大组建筑群,总体 规划因山就势,利用东、南、 北三面环山,西侧为低洼地 的区域规划校园中心区,低 洼地作运动场,看台依坡而 筑。建筑群沿看台外面凹 形校前大道上侧布置。南山 (火石山)建工学院,北山 (小龟山)建理学院,东侧 山脊规划了大礼堂。形成以 运动场为中心,大礼堂为主 体的一组建筑群。工学院、 理学院分别在运动场中线 400米的南北端,为大礼堂 的左右翼。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
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 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
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
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被誉为“南方之强”。
厦门大学
• 区位分析
厦门大学本部位 于厦门岛南端,厦门 市思明区思明南路 422号,约2500多亩。 学校一边是南普陀寺, 一边是海滨与胡里山 炮台,被誉为中国最
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