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审定)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客户的满意度。
二、检验内容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评估。
2. 尺寸检验: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化学成分检验: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 物理性能检验:对原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方面的评估。
5. 导电性检验:对导电材料进行导电性测试,以确定其导电性能是否达标。
6. 导热性检验:对导热材料进行导热性测试,以确定其导热性能是否达标。
7. 包装检验:对原材料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目测法、比色法、显微镜观察等。
2. 尺寸检验:测量仪器(如卡尺、量规、投影仪等)进行测量。
3. 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4.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如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
5. 导电性检验:采用导电测试仪进行测试。
6. 导热性检验:采用导热测试仪进行测试。
7. 包装检验:目测法、包装材料强度测试等。
四、检验标准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应根据公司的质量要求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对于没有相关行业标准的原材料,可参考类似材料的标准进行制定。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每次原材料检验都应有相应的检验记录,记录检验项目、方法、结果等信息。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六、检验频率原材料的检验频率应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产品的重要性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对于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和常用的原材料,可以适当减少检验频率;对于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和关键的原材料,应增加检验频率。
七、检验设备与人员原材料检验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检验设备,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判定。
八、检验结果的处理对于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入库并进行标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
钕铁硼磁铁原料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XXXXXXXXXX
工序名钕铁硼原料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作业名称线别工位文件版次文件编号
A/0
一.操作示图:
使用工具/辅料注意事项
修
订
记
录
NO版本修订内容日期修改人做成确认承认电子称 1.新供应商的原材料初次检验采购加严抽样标准,依抽样计划作
业指导书实施。
2.取样应采取多箱抽查,避免全部在同一箱检测。
3.检测记录在《来料检验记录表》。
卡尺/千分尺
永磁特性自动测量仪
外观不合格品
外观合格品
1.称重检查:
将钕铁硼原料在电子称称重,重量要与送
货单一致。
2.外观检查:
依据MIL-STD-105E,LEVEL Ⅱ进行抽样,AQL:1.0 进行。
缺边/缺角的缺口尺寸≤0.1.5mm,裂缝、变形、氧化不
可接受,检测材料的边角是否氧化,来料标签是否与采
购订单的材料性能、规格一致,外包装有无破损。
3.尺寸检查:
尺寸检测每批次抽检5PCS.
方块型:用卡尺检测长、宽、高尺寸是否与材料规格符
合,公差±0.5mm。
圆柱型:用千分尺检测外径、长度是否与材料规格符合,
长度公差±0.5mm,外径公差±0.05mm。
4.性能检查:
性能检测每批次抽检5PCS. 依各种原材料规
格书进行。
方块型:切割成标准块(10*10*10MM),充磁
后使用永磁特性自动测量仪测试相应参数。
圆柱型:切割成标准块(直径*12mm厚度),
充磁后使用永磁特性自动测量仪测试相应参
数。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原材料检验是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负责原材料检验工作的人员提供操作指导,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检验目的1.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防止缺陷产品进入生产环节。
2. 验证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三、检验步骤1. 接受原材料交付a. 检查原材料交付单,验证原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等信息。
b. 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c. 仔细检查原材料外观,确认无异样或污染。
2. 取样检验a. 按照规定的取样标准和方法,从原材料批次中取样。
b. 确保取样过程的卫生和准确性。
c. 将取样的原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3. 实验室检测a. 根据检测要求,将取样的原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化学、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b. 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细节。
4. 数据分析a. 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判定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b. 如果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问题解决。
c. 记录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数据记录档案。
5. 检验报告a.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编制检验报告。
b. 将检验报告送交给有关部门,以支持后续决策。
四、质量控制1. 供应商质量管理a.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的质量水平符合要求。
b. 对供应商进行合格评估,建立供应商库,及时更新供应商评估结果。
2. 内部质量控制a. 建立严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定期复核检验标准和方法,及时更新并加以执行。
c. 建立质量异常处理流程,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
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对原材料检验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检验员进行准确、高效的原材料检验工作。
二、检验范围原材料检验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金属材料、食品原料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检验准备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称量器、试剂、显微镜、卡尺等。
3. 制定检验方案: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包括样品的采集方式、检验方法和标准等。
四、检验步骤1. 样品采集:根据检验方案,采集符合要求的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外观检验:将样品放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外观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检查样品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破损或污染等。
3. 尺寸检验:使用卡尺等工具对样品的各项尺寸进行准确测量,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4. 化学成分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比如使用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等。
5. 物理性能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设备和方法对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如强度、硬度、粘度等。
6. 检验结果记录:将每次检验的结果准确记录,并进行归档,为今后的参考和追溯提供依据。
五、检验风险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原材料检验过程中,检验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风险和错误:1. 个人保护: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人身安全。
2. 样品处理: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检验项目,确保样品的正确处理,以避免样品的污染或损坏。
3. 仪器操作:使用仪器设备需要按照操作说明进行,确保操作正确、稳定,以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冲压件钢板原材料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模板】

5.1。
3.目测钢板边或断口处无分层,夹渣,表面不应有裂纹结疤折叠现象。
6.规格(尺寸)检验标准及方法
6.1.厚度。
用卡或千分尺测量厚度,
6.1。
1牌号为Q235钢板:其尺寸应符合《GB/T709—2006》中表5的普通精度要求。
6。
1.2。
宽度。
用圈尺测量,其尺寸应符合《GB/T709—2006》中表7要求。
6.1。
3。
长度用圈尺测量,其尺寸应符合《GB/T709—2006》中表11要求。
6。
1。
4.化学成份,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书,材质证明书的化学成份应符合《GB/T709-2006》中表1和《GB/T1591—2008》中表1要求,
6.1。
5。
力学性能,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书,其性能符合《GB/T700-2006》中表2和《GB/T1591—2008》中表6要求。
6.2生产厂家为宝钢钢板:
6.2。
1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Q/BOB 401的规定(附件一)6。
2。
2化学成份标准。
6。
2。
3拉伸试验标准
6.2。
4每批取样标准。
7.检验完毕后做好记录并张贴产品检验标识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具体细节按《入库检验规范》与《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附件一:Q/BOB 401标准。
执行日期:
编制: 审核:批准:。
原材料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原材料质量检验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涉及原材料质量检验的工作环境。
二、检验方法和步骤1. 确认原材料标准:在进行检验之前,要先明确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例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
确保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2. 选择检验方法: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3. 准备检验设备和仪器:根据选择的检验方法,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4. 进行检验:按照检验方法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根据标准和要求,对原材料的外观、性能、成分等进行检查和测试。
记录检验结果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5. 判定原材料质量: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判定。
如果原材料符合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如果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
6. 处理不合格原材料: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退货、退换、返工等。
确保不合格原材料不会被误用或进入生产过程。
7. 记录和报告:对每次检验的过程、结果和处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报告检验结果,以便后续的跟进和处理。
三、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检验设备和仪器。
2. 检验环境要符合要求,保证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样品的选择要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原材料的质量。
4. 检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和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原材料质量的准确评估。
四、常见问题解答1. 检验标准有哪些来源?检验人员应如何确定正确的标准?检验标准可以来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等。
检验人员应仔细研究相关标准文件,确保对标准要求有充分理解和掌握。
2. 如何处理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原材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退货、退换、返工等。
家电行业原材料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家电行业原材料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为了保障家电产品品质,确保产品在质量上符合标准要求,家电企业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来料检验。
通过制定本作业指导书,可以保证来料检验作业的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把握检验标准,避免原材料质量不过关而带来的后果。
二、作业对象: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家电企业的原材料来料检验岗位工作人员。
三、作业流程:1、收集来料信息从供应商处获取原材料入厂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并了解原材料的生产日期、批次号、规格型号等基本信息,以及物料是否采用了新原材料、是否过检、检测人员名称等情况,定期更新对供应商的评估等。
2、样品准备根据采购单据,取出对应的原材料样品,并按供应商提供的标准,在样品上进行标注以及及时存档管理。
3、检验样品根据来料文件,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物理性质检验和检验项目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等方面的检验。
4、处理检验结果如果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按照规定进行封装、标识和存储;如果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反馈处理,并及时通知供应商。
5、记录数据按照规定记录原材料品质数据,包括样品编号、检验人员、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等信息,并及时上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为后续流程提供依据。
四、注意事项:1、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时,需对样品进行管理,保证样品的完整性,避免样品污染等问题。
2、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切勿随意操作或违规操作,以确保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检验过程中的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问题,注意使用防护用品和物品。
4、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或者超出标准限值范围的原材料,必须进行退货或返工处理,同时需要及时通知供应商,要求其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控制。
五、作业流程图:收集来料信息→样品准备↓↓检验样品处理检验结果→记录数据六、作业流程优化:1、对原材料进货质量进行评估,加强对供应商的自我约束,降低退货率。
2、仪器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提高样品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提高检验效率和检测精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各种原材料每批进货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复印件,并进行以下检查:一、无缝钢管1、材料牌号:20钢2、.执行标准::GB/T699-19993、化学成分:C 0.17~0.24.、Si 0.17~0.37、Mn 0.35~0.65、P≤0.035、S≤0.035、Cr≤0.25委托化验室化验.4、检验执行标准:GB/T17395-1998随机每批抽一件取样.5、检查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二、圆钢和方钢的检查项目1、材料牌号:45钢。
2、执行标准.GB/699-1999。
3、化学成分: C0.42~0.50 Si 0.17~0.37 Mn 0.50~0.80S ≤0.035 P≤0.035 Cr≤0.25。
4、化验项目:C 0.42~0.50 S ≤0.035如有需要可按委托做Si 0.17~0.37 Mn 0.50~0.80 P≤0.035 等成分分析。
5、检验执行标准:6.检验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三、热轧钢板1、材料牌号:Q345B Q235A2、执行标准:GB/T1591-1994。
3、化学成分:Q345B:C≤0.2. Mn 1.00~1.60 S≤0.40 Si≤0.55P≤0.045 Q235A:C0.14~0.22 Mn 0.30~0.65 S≤0.0502 Si≤0.3 P≤0.0454、检查项目: . Q345B尺寸检查厚度.8~16mm. 最大允许-0.2mm,检查厚度25~35mm. 允许-0.6mm5、检验执行标准:6、检验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确保所有进料能达公司产品质量要求,满足客户需要,以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能力,促使其提高产品质量水准。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文具、包材或板材等检验。
3、工作职责3.1质检科检验员:负责来料质量检验判定与质量状态标识。
3.2质检科主管:不定时对检验员的检验工作状况进行督导,对控制失效的检验及时纠正,以确保品质的稳定性。
4、作业标准4.1本公司来料分类办公用品:圆珠笔/中性笔类文具,包材:包括彩盒、纸卡、彩贴、条码、纸箱等,板材:各种规格板材。
4.2资料准备:抽样计划表、进料检验记录、各检测仪器、进料检验方法及标准等准备。
4.3供货人或供应商送货后,检验员按照客户订单数量核对数量、品名等,将来料放置于待检区。
4.4检验员根据《进料检验方法及标准》进行检验、判定。
检验过程中,出现轻微不良的,要求工作人员进行修整,并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中,修整后仍不合格的,将不良者剔除,并要求供应商或供货人进行补货,待补货再次进厂后在进行检验判定。
4.5检验员根据《进料检验方法及标准》进行检验、判定。
检验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的,交由主管提出改善措施,并判定合格与否,并将此份报告转交公司管理者批示。
5、具体细则办公用品:圆珠笔/中性笔类文具根据MI1-STD-105E一般检验水平1eVe1n进行抽检。
包材:一般检测项目采用MI1-STD-105E一般检验水平1eve1II,AQ1CR=O,MA=I.5,MI=4.0,印刷内容、尺寸、粘性、实配及条码扫描均抽样检验5PCSCR=O板材:一般检测采用GB10009-1988GB11447-1989GB11548-1989等。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摘要原材料检验是制造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指导书旨在为企业的原材料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检验步骤和要求,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要求。
背景原材料检验是制造企业中的一项关键控制点,它对于保证制造产品质量、确保用户健康和安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至关重要。
因此,原材料检验工作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确保原材料检验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检验标准•产品合同及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企业标准或内部标准。
检验流程步骤1:接收原材料•检查运输和包装是否完好,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反馈供货商。
•根据送检单确认物料种类、数量、规格等信息。
•对于易受污染的原材料,应进行隔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步骤2:取样•根据标准抽取合适数量、合适位置的样品,二次封存、标识。
•分类存放样品,便于后续检验和跟踪。
步骤3:检验•根据产品合同及相应标准进行检验,包括外观、颜色、气味、质地、pH值、杂质、微生物等方面。
•对于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代谢物的检验应在封闭式抽样柜内完成,以保证检验人员的安全。
•对于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应有相应不同的检验流程。
步骤4:判定结论•根据检验结果作出判定结论,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进行接收,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退回或安排处理。
•检验人员应保留相关检验记录、样品、委托检验单等文件以备追溯。
检验设备和仪器•天平、分析天平、电子天平等称重仪器。
•电磁振荡器、离心机、搅拌器等混合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分析仪等分析仪器。
•称量纸、色卡、化学试剂等辅助工具和耗材。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问题1:样品制备不当,影响检验结果。
•备用样品足够。
•根据不同种类原材料考虑不同的制备方法。
•样品制备过程应详细记录,避免遗漏。
问题2:检验人员人为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与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
•建立健全的检验流程和标准,规范检验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程序的准确性和容错性。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原材料检验作业流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和标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高成品质量,最终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
2.检验标准和方法2.1 检验标准公司对原材料的质量有明确的标准要求,由质量部门制定相关的检验规范和标准,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在进行检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是指在实际操作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特点和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可采用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拉伸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对于橡胶材料,可采用硫化试验、拉力试验、硬度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
3.检验流程本公司原材料检验流程如下:3.1 材料接收原材料到货后,应由仓库人员按照采购订单进行签收,同时将所有相关文件资料交给质检部门。
3.2 材料检验3.2.1 样品提取从批次中随机取得合适数量的样品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3.2.2 样品标识对样品进行编号,并在样品上做好标识,确保样品不会与其他批次或其他样品混淆。
3.2.3 检验项目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3.2.4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其中包括检验日期、批次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判定结果等信息。
3.3 检验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对样品进行判定。
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材料可直接放行到生产线上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应按照相关流程进行退货或处理。
3.4 检验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档,形成检验报告并上报给质量部门,为公司内部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4.作业安全原材料检验作业涉及到很多危险因素,例如各类化学试剂的使用、仪器设备的操作、样品制备等。
因此,在进行原材料检验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原材料检验是确保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原材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入生产环节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 原材料的外观检验2.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3. 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4. 原材料的微生物检验5. 原材料的残留物检测三、检验设备和试剂1. 外观检验:放大镜、显微镜、计量器具等2. 化学成分分析: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3. 物理性能测试: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密度计等4. 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培养基、显微镜等5. 残留物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四、检验流程1. 外观检验:a. 检查原材料的外观,包括颜色、形状、纯度等。
b.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原材料进行细致观察,检查是否存在异物或缺陷。
c. 使用计量器具进行尺寸测量,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的尺寸要求。
2. 化学成分分析:a. 根据原材料的种类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
b. 取样并制备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c. 使用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或液相色谱仪等设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d. 比对分析结果与规定标准,判断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3. 物理性能测试:a.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选择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b. 准备测试样品,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测试。
c. 使用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密度计等设备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d. 比对测试结果与规定标准,判断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4. 微生物检验:a. 根据原材料的用途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b. 取样并进行微生物培养,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c. 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结果,检查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
d. 比对检验结果与规定标准,判断原材料的微生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 残留物检测:a.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残留物检测方法。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原材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质检人员正确进行原材料检验工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检验前准备1. 确定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国家标准,确定所采购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方法,准备好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 确保检验环境:检验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并避免任何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
三、检验过程1. 样品采集:根据采购合同或协议,从供应商处获取原材料样品,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
2. 样品标识:对每个样品进行标识,包括样品编号、采样日期、产地等信息,以便后续追溯。
3. 检验项目选择:根据检验标准,选择适当的检验项目,确保对原材料的关键参数进行检验。
4. 检验方法执行:按照标准要求执行相应的检验方法,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有不合格项,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 报告编写:根据检验结果编写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等内容,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四、问题处理1.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需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如退货、索赔等。
2. 异常情况处理:如出现检验设备故障、样品污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异常处理:如出现异常数据,应仔细核对并重新进行检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记录和归档1. 检验记录:对每次检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等内容,确保追溯性和可查性。
2. 报告归档:对检验报告进行归档,确保报告的保存和保密。
六、总结与改进1. 总结经验:根据检验结果和问题处理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IQC原材料检验 作业指导书--钢化玻璃

目的目的外 观 要 求使IQC检验更标准,操作更规范,确保合格的原材料流入生产线。
6.玻璃表面不允许存在结石、裂纹、夹钳印。
7.夹杂物:尺寸超过1.5×0.5mm不可接受;尺寸小于1.5×0.5mm可接受。
任何可接受的2夹杂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m,并且1片玻璃上夹杂物最多不允许超过4个 从玻璃边缘8mm范围内的不影响玻璃强度的夹杂物不作数量限制。
8.磨边要求:磨成C型边,四个边角倒角2mm~5mm,边缘不允许有突出。
9.弯曲度:钢化玻璃的总体弯曲度小于0.3%;边缘最大弯曲度要求:从玻璃边缘向内25mm的范围内,任何跨度300mm的弯曲高度不超过1.0mm;品名/型号 局部弯曲度要求:从玻璃边缘向内25mm的范围内,任何跨度300mm的弯曲高度不超过0.5mm;钢化玻璃 检测方法:玻璃垂直立放,水平放置直尺贴紧试样表面进行测量。
弓形时以弧的高度与弦的长度之比的百分率表示。
波形时,用波谷到波峰的高与波峰到波峰的距离之比的百分率表示。
计量器具1.卷尺2.外径千分尺3.放大镜管理要点对钢化玻璃的长度、宽度、弯曲度的尺寸严格控制。
性 能 要 求1.抗冲击性能:验证供应商的测试报告(每批一次,由技术部认定供应商测试方法)。
编制依据 2.透光率要求:验证供应商的测试报告(每批一次),波长在400~1100nm的光谱范围内其透光率>91%。
按照:钢化玻璃技术要求3.抗风压要求:验证供应商的测试报告(每批一次),抗风压>2400Pa。
文件号:QM-钢化玻璃-01-14.碎片状态试验:验证供应商的测试报告(每批一次),50×50㎜区域内碎片>40PCS,允许少量长形碎片长度≤75㎜,端部不得为刀状,与边夹角不得≥45度。
判定标准1.外观检验按来料数量在1~5箱抽1箱;6~10箱抽2箱;11~50箱抽4箱;大于50箱抽6箱,并以所抽箱玻璃总数为基数再按GB/T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平Ⅰ,AQL=1.5的标准进行平均抽样。
【精品文档】原材料检验指导书-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篇一: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篇二: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中智环保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制:黄立华 201X年03月03日审核:徐春元 201X年03月15日批准:201X年00月00日版本状态:01版201X年00月00日发布 201X年00月00日实施控制状态:受控1.目的规范物料的通用检验标准,确保检验工作有充分依据。
2.范围此标准适用于原材料入库检验,其中斜体字部分,因当前测试设备所限,暂不强制要求检验。
3.职责质量控制部依据本检验标准进行原材料入库检验。
4.工作程序4.1 定义4.1.1 缺陷类别分为:严重缺陷缺陷(CR)、主要缺陷(MA)和次要缺陷(MI); 4.1.2 严重缺陷(CR):不符合安全规范或可能对使用者、维护者造成人身危害的缺陷; 4.1.3 主要缺陷(MA):关键质量特性不合格,影响生产并可能导致故障或降低产品性能的缺陷;4.1.4 次要缺陷(MI):一般质量特性不合格,但不影响使用功能及性能的缺陷。
通用检验要求电阻检验方法4.7 电感、磁珠检验方法篇三: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各种原材料每批进货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复印件,并进行以下检查:一、无缝钢管1、材料牌号:20钢2、 .执行标准::GB/T699-19993、化学成分:C0.17~0.24.、Si 0.17~0.37、Mn 0.35~0.65、P≤0.035、S≤0.035、Cr≤0.25委托化验室化验.4、检验执行标准:GB/T17395-19985、检查方法:随机每批抽一件取样.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家纺行业原材料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家纺行业原材料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家纺行业原材料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为了确保家纺制品的质量,避免原材料带来的质量问题影响到产品质量,在原材料进场时进行来料检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要求。
二、作业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家纺企业对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三、作业要求1、准备a) 配备检验工具:显微镜、刻度尺、卡尺、照明设备、洁净室等。
b) 参考资料:国家有关规定,家纺行业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
c) 接受标准:家纺企业应当依据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进行检验,并保持记录,以便于在后续流程中进行追溯。
2、检验流程a) 在原材料到达检验区之后,检验员应当先进行初始视觉检查,确认原材料的品种和数量是否与采购订单相符,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b) 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主要针对原材料的颜色、纹路、杂质、损伤、污染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原材料的外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c) 进行尺寸检查:检验员应当使用刻度尺、卡尺等工具,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原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d) 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主要是指原材料的力学强度、抗拉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等方面的测试,使用相应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e) 进行化学性质检查:不同种类的家纺制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有所差异,针对不同的原材料进行相应的化学性质检查,肯定原材料符合要求。
f) 确认原材料是否需要进行处理:在进行以上检查后,检验员应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如清洗、消毒等操作。
3、操作要点a) 检验员应当对每一批原材料都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b) 在原材料到达检验区之后,应尽快进行检查,避免原材料在存放过程中受到污染、变质等影响。
c) 在检查过程中,检验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d) 如有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处理。
四、操作记录a) 采用表格记录原材料的品种、数量、批次等信息。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000字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本作业旨在培养学生检验原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原材料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工艺生产提供合格的原材料,保障产品品质安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学生适用范围适用于学习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专业的高校学生。
三、作业内容1.了解原材料检验的重要性及其检验标准。
2.了解原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等基本知识。
3.掌握原材料检验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外观检验、物理性质检验、化学性质检验等。
4.能够使用基本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如取样器、外观比较板、显微镜等。
5.了解原材料检验的记录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的填写和统计分析等。
四、作业要求1.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化学、物理和数学知识,能够理解和应用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学生应熟悉原材料的基本知识,包括原来材料的种类、规格、生产工艺、用途等。
3.学生应能够正确使用检验仪器和设备,掌握检验步骤和方法。
4.在作业过程中,学生应认真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并及时报告问题和异常情况。
5.学生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安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五、作业评价1.学生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实验中的表现、作业质量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
2.学生在检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并能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的,应给予加分。
3.学生在实验室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操作规范,能够自主完成实验任务的,应给予加分。
4.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注重记录和报告工作的细节,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应给予加分。
5.学生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评估,能够及时上报结果并提出分析结论的,应给予加分。
六、作业参考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进口化妆品原料质量检验规范》。
2.《化妆品质量检验规程》GB/T 7912-2019。
3.《一般物质保质期试验指南》GB/T 6682-2008。
4.《化妆品原料标识管理规定》。
5.《化妆品原料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7.《化妆品原料检验手册》等相关资料和标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对进厂的原材料及产品等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直接用在本厂产品上的原材料、及产品、半成品进行检验。
3..职责:技术部负责对原材料及产品的验证及检验。
4.程序:4.1原材料的检验4.1.1.原材料采购进厂后,采购员按定货合同及相关采购文件,对实物规格、型号、等级、数量、重量等验证无误后,填写送检单,通知质检员进行检验。
4.1.2.质检员核实交检内容和质量证件齐全后方可进行检验。
4.1.3.检验和验证a)对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进行检验。
b)按国家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具体见《来料检验单》。
4.2.不合格品处置4.2.1.经检验和试验确定为不合格品的原辅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4.3.过程产品检验4.3.1.操作工必须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质检员及时进行首件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向操作者交待清楚。
4.3.2.首检合格,质检员通知操作工继续生产。
4.3.3.在首检合格的基础上,质检员和班组人员应做好巡检,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把发现的质量问题向工人交待清楚。
质检员及时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4.3.4.经质检员检验出的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经主管人员签字后方可回用。
4.3.5.质检员按照产品加工工艺进行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4.4.最终产品出厂检验4.4.1.全性能检测委托检验;4.4.2.本公司能进行检验的项目及时检测,结果填写在检验报告单上。
5.相关文件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HBAL-P-19-C06.记录记录名称编号保管部门保存期《出厂检验报告》HBAL-QR-8.2.4-02 质量部2年原材料检验卡塑料材料性能供方提供性能检测报告材料标识 同采购记录上要求相符 采购记录、材料标示 目测每袋材料颜色 同样品(标样)相符 工艺卡、样品 一袋/批 包装 无破损样品每袋 铜材标识同采购记录上要求相符采购记录、材料标示 目测 每卷 外观 表面光滑、无划痕、起皮、杂质等现象 工艺卡、样品 一卷/批厚度 符合要求 工艺卡 千分尺 包装 无破损目测 每卷 外购塑料件外观外表光洁、无毛刺、缩坑、变形等现象 样品 目测 3% 尺寸检验符合要求图纸、专项、样品 卡尺 〉1模/批 护套互换性 对插顺利、自锁灵活 试装 〉1模/批 端子试装 连接最细导线能顺利装入护套,自锁牢靠样品 试装 〉1模/批外购端子外观外表光洁明亮、无毛刺、锈斑、变形、污迹、裂纹等现象。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要求1.1 原材料、元器件的质量必须符合其相应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或者 生产厂的技术条件的规定。
1.2 原材料、元器件到货后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干入库。
1.3进货检验普通只作初检检查,即对货物合格证明及外观进行检查。
1.4 每批原材料、元器件经检验后,必须由检验人员填写元器件、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附录 A)并存入档案。
1.5 原材料、元器件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检验完毕,质量不合格或者有其 他质量问题时, 放入不合格品区并及时反馈有关科室进行调换或者退货 处理。
1.6 原材料、元器件需在车间生产使用时需进行确认检验,即对货物进行上电、 动作性能等检查。
并填写元器件、 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附 录 B)并存入档案。
2 检验项目标准及方法检验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 或者标记。
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无机械损伤及气泡。
成品的导电线芯不允许断芯。
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导线两端用万用表 测量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其他 名称聚乙烯绝缘 电线[BV][BVR]聚乙烯绝缘 软线[RV]备注名称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铜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三角口、裂纹、折叠及杂物。
允许有轻微的斑疤、麻坑、划道、起皮、机械损伤、氧化、变色等缺陷。
铜母线无明显弯曲变形。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
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目测检查游标卡尺(0.02)名称冷轧钢板槽钢角钢扁铁绝缘支撑件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4.其他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三角口、裂纹、折叠及杂物。
允许有轻微的斑疤、麻坑、划道、起皮、机械损伤、氧化、变色等缺陷。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无明显弯曲变形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完整、无明显损伤和缺陷。
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游标卡尺(0.02)目测检查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游标长尺(0.02)备注名称各类启动器检验项目合格证明外观动作性能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CP管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保证PCCP管材制作用原材料满足生产要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辽西北供水工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采购二标,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制作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3、水泥3.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检验标准:GB175,GB748。
3.2 进厂的每批水泥均应提供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包括厂别、品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和试验数据)。
以表明水泥质量符合GB175-2007的要求。
对进厂的水泥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进行验证,主要是化学成分分析报告等。
3.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检验频率3.4取样方法3.4.1 对每个出厂批号和每批到货不超过400t(不足400吨按400吨计)。
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罐车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拌和均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由试验室按标准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项目的试验,一份密封保存,以备复验用。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袋装水泥或超过六个月的散装水泥,使用前必须重新检验其强度,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水泥进厂时的温度不得超过60°。
3.4.2 在选择水泥供应厂家或客户要求时进行碱含量、CA项目的试验。
33.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T1346、GB/T17671、DL/T5144执行。
4、砂4.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所有砂必须符合GB/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
管芯混凝土采用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砂,保护层砂浆采用细度模数为1.6~2.2的细砂,且比重不得小于2.6,天然砂含泥量不大于1%。
4.2 进厂的砂要对厂家提供的报告做验证,以表明符合GB/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
4.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检验频次4.4 检验频次及抽样方法砂试验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50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0t亦为一验收批。
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在砂进厂时取样,数量为每组22kg,进行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颗粒级配项目检验;首次使用、每一个月一次或改变来源时进行坚固性、比重、氯化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项目的检验。
详细内容见上表。
4.5 检验、评定方法按照GB/14684执行。
5、石5.1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所有石子必须符合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
管芯混泥土用碎石应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且不得大于混凝土厚度的2/5,其比重不得小于2.6,含泥量不得大于1%。
5.2 石子进厂后,要对厂家提供的报告做验证。
5.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检验频次5.4 检验频次抽样方法:碎石试验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50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0t亦为一验收批。
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进行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等项目的检验;首次使用、1次/3月或改变料源时,进行坚固性、岩石抗压强度、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等项目的检验;首次使用、1次/1月或改变来源时进行碱活性项目的检验。
具体内容见上表。
5.5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GB/T14685执行。
6、外加剂6.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所用外加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其质量应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50119的规定。
使用的外加剂不应对管子或水质产生有害影响。
6.2 对进厂的外加剂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分析等报告做验证。
6.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6.3.1含固量、PH值、密度。
(厂家提供证明)6.3.2 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外委)6.4 检验频次及抽样方法混凝土外加剂的批量规定:每100t抽取一次(不足100t按100t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每一编号取样量不少于2kg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进行上表项目的试验。
6.5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GB8076、GB/T50119执行。
7、薄钢板7.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制作钢筒用薄钢板应符合GB/T700、《碳素结构钢》、GB91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扎薄钢板及钢带》、GB1125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扎薄钢板及钢带》的规定。
7.2 进厂的薄钢板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予以验证。
7.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7.4 检验频次及抽样方法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5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t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1个),进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弯曲试验项目的检验;每制作500个钢筒进行一次焊缝抗拉强度的试验。
每6个月一次或料源改变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验。
7.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T228、GB/T235、GB700、GB912执行。
8、承、插口钢板8.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制造承插口接头钢圈所用的承口钢板和插口型钢应分别符合GB/T699、GB/T700、和GB3274的规定,插口钢圈断面形状及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光滑,无锈皮、毛刺及麻面。
8.2 进厂的承插口钢板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做验证8.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8.4 检验频次及抽样方法每批炉号的钢板按500个承、插口一次(不足500个按500个计)取样进行常规检验,每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1个)进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项目的试验;每6个月一次或料源改变时进行钢板化学成分检验,每制作500个钢圈进行一次钢圈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试验。
8.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699、GB700、GB3274、GB/T228、GB/T232 、JC/T1091执行。
9、预应力钢丝9.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缠绕于管芯的预应力钢丝力学性能应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2002标准规定,制管用钢丝应采用冷拉钢丝。
待使用的钢丝,由质检部门核实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钢丝在拔制过程中表面任何点温度不超过182℃,且钢丝的氢脆性灵敏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需做抗拉、伸长率、弯曲等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并标识后生产部方可使用。
9.2 对进厂的预应力钢丝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做验证。
9.3 检验项目9.4 检验频次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丝,每5盘抽一盘进行抗拉强度、弯曲次数、扭转试验等项目的试验。
每一批钢丝供应商提供钢丝表面温度报告。
料源改变时进行化学成分、应力松弛率、氢脆性灵敏度试验。
9.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5223、GB/T228、GB/T238、GB/T239执行。
10、锚固块10.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按合同文件规定。
管芯两端的锚固块所能承受的抗拉力至少应为钢丝最小极限抗拉强度的75%。
10.2 对进厂的锚固块要对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做验证。
10.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0.4 检验方法:把钢丝与锚固块锚固在一起,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
试验时不允许锚固块直接放置在拉力试验机钳口上。
10.5 检验频次同一厂家、同类别、同规格、数量以500个为一检验批(不足500个也可作为一批),从中随机抽取1组进行锚固块与钢丝连接抗拉力试验。
10.6 合格判定:试验拉力达到钢丝抗拉强度的75%时,锚固块与钢丝没有相对滑动,判该批锚固件合格;如果不合格,允许复检一次,复检试样数量为双倍,再次出现不合格品,此批锚固件作不合格品处理。
11、橡胶密封圈11.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承插口采用双密封胶圈,双密封胶圈的力学性能、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应符合GB/T19685-2005、JC/T748、JC/T 749的规定。
11.2 进厂的橡胶密封圈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对饮用水无害证明书做验证。
11.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1.4 检验频次按500根一次的检验频率选择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物理、化学试验;逐根进行外观质量、尺寸检验。
11.5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GB/T19685、JC/T748、JC/T 749执行。
12、拌和用水12.1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用于混凝土、水泥砂浆和水泥净浆拌和用水和管道养护用水均应符合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的相关规定。
12.2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2.3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执行。
13、配件用钢板13.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配件用钢板分别符合GB/T1591、GB/T700、GB/T709、GB/T3274。
13.2 进厂的配件用钢板要对厂家提供的化学成分分析等报告做验证13.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3.4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T1591、GB/T700、GB/T709、GB/T3274执行。
14、砂浆外表面防腐涂料14.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砂浆外表面防腐涂层采用无溶剂环氧煤沥青涂料,应分别符合GB3186、GB9278、GB/T1725、GB/T1728、GB/T6750、GB1724、ASTM D4541-02、ASTM G14、GB/T6739、GB/T1731、ASTM D1653、GB/T1771、GB/T9274、GB/T1763、JTJ270、GB/T1768、GB/T1410、GB/T1408、GB/T6753的要求。
(1)采用涂装前后电阻的比值进行涂层抵抗腐蚀介质的能力检查,对每10根抽1根进行涂层电阻率检查,要求涂装后电阻率较涂装前电阻率的比值不小于100,每节管道随机检测点数7个。
(2)防腐管干膜厚度检查:用超声波测厚仪对每10根抽1根进行干膜检查,要求达到设计干膜厚度600μm的比例不低于85%,最小干膜厚度不小于400μm,每节管道随机检测点数30个。
(3)防腐管附着力检查:涂层涂装完成后,对每200根抽1根采用附着力试验仪进行防腐涂层附着力测定,每根管道检测点数为7个,若附着力达不到2.0MPa(或小于混凝土本身粘结强度),应在此批次管道中另外随机抽取得1根管道重新进行附着力试验,如仍不合格,此批次管道重新做防腐涂层。
(4)防腐管漏点检查:采用电阻法对防腐管逐根进行漏点检查。
14.2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及检验频次14.3 检验频次每一批材料进厂时,供应商提供上表中项目的检验报告。
14.4 检验、评定方法参照GB3186、GB9278、GB/T1725、GB/T1728、GB/T6750、GB1724、ASTM D4541-02、ASTM G14、GB/T6739、GB/T1731、ASTM D1653、GB/T1771、GB/T9274、GB/T1763、JTJ270、GB/T1768、GB/T1410、GB/T1408、GB/T6753进行。
15、承、插口防腐材料15.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承、插口用防腐材料分别符合SY/T0457、GB5749、GB/T1723、GB/T1724、GB/T1725、GB/T1728、GB/T5210、SY/T0442、GB/T6739、GB/T9274、GB/T1733、GB/T1771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