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949-1949)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2

合集下载

土地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

土地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

土地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土地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过程,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变化和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到社会主义改革再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演变。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从封建制度到社会主义改革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土地是世袭的,并且主要由地主和贵族掌控。

农民的土地权益非常薄弱,经常受到剥削和压迫。

随着中国的革命斗争的不断深入,封建制度被推翻,土地改革成为新中国建立的重要任务之一。

194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实现了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

从此,土地被国家所有,分配给农民个体的经营权。

接下来,在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中,土地继续发生着重大的转变。

在农村集体经济时期,土地被划归村集体所有,并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配。

这一阶段,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得到保障,但无法流转和交易。

二、从社会主义改革到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土地制度也开始发生重大的变革。

在1978年,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调整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责任制。

这一改革鼓励农民通过个体经营和耕作自己的土地来增加产出和收入,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政府开放了土地入市的渠道,允许农民以转让、租赁等方式流转土地。

从2003年开始,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逐渐扩大,并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

这使得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来提高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三、土地制度演变的挑战和机遇然而,土地制度演变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土地流转市场的不平等和不完善。

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以及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土地流转市场存在固有的不平等性。

这使得一些农民难以获得公平的土地交易机会,而另一些人则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土地资源。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一、历史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1、第一阶段(1949-1956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农村土地经济处于极度困难的局面,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高度分散,土地占有面积不足平均尺度,大多数农民处于贫困状况。

因此,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政策,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地主土地兼并等政策,确立了“土地属于全体人民”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新政府对土地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对地主的土地进行了裁决、对没收土地进行了平分,同时建立了农户耕地、集体土地和国家耕地的三级制度,并建立了农民自治组织,加强了贫困农民的组织力量,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2、第二阶段(1956-1976年)这个阶段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此期间,中国全国实行了农村集体化的政策,实现了土地的社会化管理,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加强了农村建设,是当时中国农村最为富裕的时期之一。

3、第三阶段(1978-现在)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新的改革时期。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中央政府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态度,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如土地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制等制度,并且加强了农村土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与股份、发展标准农业等。

二、现实问题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到今天,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土地承包制度仍不稳定,没有被真正落实自1980年代开始,中国推出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将原来的大规模社会化土地管理模式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制,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分开,使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和支配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政府对土地的管理不够规范,导致土地承包合同不时违约或改变。

同时,承包土地过程中产生的租金、收入等权益分配问题也非常尖锐。

2、农民的土地流转和产权转让难度大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产权转让谋求增收。

中国近代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中国近代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的社会存在。

几千年延续至今,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而与农民问题联系最密切的则是土地。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土地则是农业的基础,它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证。

而我国只占世界7%的耕地却要养活占世界20%以上的人口,土地显得更加重要,土地的占有和利用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国的稳定。

因此,土地问题是维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围绕土地问题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一切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一、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1.土地改革阶段: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革为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了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开辟道路。

”规定了对“所有没收和征收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应“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到1952年底,除新疆、西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以外,全国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已全部完成。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把土地农民私有制改为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

在根据地,农业合作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劳动互助,但也发展了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

建国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观点和政策变化回顾及趋势研究

建国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观点和政策变化回顾及趋势研究
建国后,中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最初,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确保了农民的土地权益。随后,在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渐兴起,土地由个体经营向集体经营转变。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形成了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模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再次面临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这一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入新世纪,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创新政策相继出台,旨在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未来,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仍将继续,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历史小作文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历史小作文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历史小作文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要求,适时调整、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从初期的“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到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权分离”到新时代的“三权分置”,党对农村土地政策的适时调整与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的农村土地政策的确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长期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但农民的土地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如果不及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践行党“耕者有其田”的承诺,新生的国家政权就难以巩固。

在这种情况下,对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紧迫任务。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任务、目标及具体办法,强调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根据土地质量好坏和数量多少,“用抽补调整方法按人口统一分配”;“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分得土地的农民,“有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随后,全国各地按照《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了土地改革,至1952年春,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基本完成土改任务。

农村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意义深远而巨大。

首先,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逐渐形成了“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农民对土地拥有明确的所有权和自由经营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其次,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1950-1953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棉花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3%,油料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发展,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溯源出发,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以及当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首要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制度,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土地国有制。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实现了农村土地的公有化。

这一变革,解放了农民,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开始出现了僵化和束缚农民生产力的问题。

土地承包制度限制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开始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体制。

1997年,中国实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流转政策,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土地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

2004年,中国开展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初步探索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置改革。

根据这一试点经验,2008年,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承包经营权分开,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统一确权登记。

这一改革,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增强了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适度放活,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逐渐形成,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成果逐渐显现。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举措,包括扩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范围,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鼓励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企业等,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及改革前景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及改革前景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及改善前景土地制度是指国家和政党等政治实体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土地管理任务和土地利用目标、围绕着特定的经济社会利益而规定的用以调整人地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方向与指南的总和。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而“三农问题”却逐步浮出水面,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性因素。

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之后,明确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政策,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却在以每年近千万亩的速度递减。

并且随着全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直至取消农业税,农村的土地纠纷冲突却逐渐激烈,由此导致的农民维权上访层出不穷。

第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第一,土地增值严重流失,农村缺乏公共建设的资金.目前农村土地准国家所有制使得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过程中,名义上属于集体的土地通过土地征用程序让渡给国家,国家再通过协议出让或公开拍卖给开民商。

协议出让时政府将土地以很低的价钱转让出去,土地增值的收益大部分被开发商拿去,农民只获得极少的补偿。

如果村集体真的对农村土地享有完全处分权,直接在土地市场对土地进行交易,就可以把这两万亿拿到自己手里。

而用这笔钱建设乡村供电,供水,邮电,公路等基础设施,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可迅速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

第二,所有权虚位,土地成为私人谋利工具。

准国家所有制导致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民缺乏行使土地所有权的组织形式和程序。

所谓土地集体所有,实际上成了乡,村干部的个人所有,土地成为他们以权谋私,欺压村民的工具。

在目前农村的矛盾冲突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乡,村干部强行或私下将土地租给外人作为建设或工业用地,而收益却被他们瓜分造成的。

第三,导致了农村金融体制破产。

在工业化过程中,土地所有权是农民企业家融资的主要手段。

而土地所有权抵押更可以说是不发达经济中农村金融事业的基础。

大量的个体农户可以有小额储蓄,如果贷款也给小规模农户,由于贷款的管理成本,正式金融机构根本无利可图,只能够通过民间互助或者民间贷款中介人的方式解决。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回顾反思与展望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回顾反思与展望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回顾反思与展望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暴露出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回顾其发展的大致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展望。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可以追溯至1949年,建国初期,国家将土地通过土地改革的方式,归还给广大农民。

这一时期,农村土地的占有关系逐步得到改善,也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增长。

1956年,全国土改基本完成,实现了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全面确立,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个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但此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土地承包期限较短、土地交易渠道闭塞等。

1978年,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家庭农业和集体经济,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占有关系。

这一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得到释放,农业生产正式进入现代化的轨道。

19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迅速发展,而土地制度改革又成为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改革过程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方案》等,以此保障农民的权益。

21世纪以来,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激发了土地的活力和价值。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比如土地资源的集中化严重、部分地区土地流转难度大、土地交易过程中存在不公等。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农村土地权益的保护,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迈上新的阶段。

中国土地制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中国土地制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中国土地制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土地制度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革和发展。

在古代,土地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为核心,农民缺乏土地所有权,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方式受到限制。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土地革命等,为农民争取土地所有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中国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更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自主经营权。

此后,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政策,包括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等,不断完善和发展土地制度。

当前,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趋势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同时,还需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和监管,防止土地流
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和可持续发展
的方向不断前进。

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949-1949)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2

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949-1949)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2

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949-1949)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学院:专业:年级:组长:组员:二零一一年一月九日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949-1949) 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其作用至关重要。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复杂的道路,历经了四次重大的变革。

历史经验表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近年来,“三农”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农村土地产权机构只有进行改革,实现体制创新,才能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并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我国党和政府也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些问题,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充分重视了这些新形势、新问题,并制定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和举措,这些措施能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又会怎样修改这些现有举措和制定出新的举措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1949-1978)1949年以前的中国,土地的私人所有制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迅速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基本任务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到1953年春,除了新疆、西藏和台湾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三亿多的无地、少地农民先后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缴纳大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

土地改革确立的农民土地私有制,在随后几年农业增长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制度绩效。

但是,以农民私有为基础的单一农地产权结构并不是我国产权结构演进的目标,加之分散、落后的小农所固有的排斥生产力发展的弱点及两极分化同公平原则的背离等因素,都决定了这种产权结构在我国当时条件下的命运只能是短暂的。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对1949年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分析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对1949年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分析

科斯、诺思等开创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将以往经济外生变量——制度引入研究领域以来,对制度的研究的起源、功能、绩效和变迁路径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化,并结合历史、现实,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经济学者运用此理论工具,对我国的经济改革过程进行了出色的分析,盛洪主编的《中国的过渡经济学》和《现代制度经济学》,就是这时期研究的初步总结,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的进入攻坚阶段,制度研究的方法更显重要。

一、以往农地制度变迁研究的回顾所谓的制度,“是社会的博弈规则,并且提供特定的激励框架,从而形成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组织。

制度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及其实施政策构成”,[2] 对制度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则是制度变迁理论。

简要来说,制度变迁即为在潜在利益的刺激下,有创新精神的初级行动集团将寻求制度外的潜在利益,并引发次级行动集团追随行为,从而推动制度变革的过程。

“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制度变迁方式主要有两种: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3]。

在国内,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更多的表现在经验检验、发展的层面。

如杨瑞龙认为,我国改革深化固然受制度需求的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权力中心在既定的政治经济秩序下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4],姚洋认为,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5]。

对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以往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纯粹从经济史的角度详细说明了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阶段,优点是主要用史事说话,根据所有制关系,将1949年以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正确的加以划分。

但理论论述不够详细,且对现今的农地制度并不能提供具体的结论[6]。

(2)采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研究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过程,这种研究角度虽然有其独到的一面,但难免有生搬硬套理论之感[7]。

因此,已有的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或失之于理论解释的无力或失之于历史说明的非经济学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1. 引言1.1 农村土地制度历史背景中国的土地制度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土地制度就是封建制度”这一说法。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严重不对等,农民承包不足以维持生活。

在清朝时期,土地典型表现为“三农”被奴役,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将土地重新归还农民,实现了“土地归农”的宏伟目标。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翻天覆地的变革。

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背景,直接影响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

土地制度改革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也为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背景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才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重要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实现土地所有制的社会化,实行土地分配制度等。

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中共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减租减息,解放农民”的口号,劳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改革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经过土地改革,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土地改革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改革,为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将继续不断改革和完善,为中国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000字】2. 正文2.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演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演变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1949年后,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彻底改革,实现了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摘要: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发生了几次重大变迁,根据不同时期的土地制度大致可将农村划分为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时期,土地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广大农民由翻身做主到摆脱贫困,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建国六十年农村土地政策变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尤其把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发生了几次重大变迁,使广大农民由翻身做主到摆脱贫困,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建国六十年的土地政策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思考,将对我党更好地处理“三农”问题产生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1950一1952 土地改革时期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 的地主、富农, 占据着70%- 80% 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 的贫雇农和中农, 却只占有20%- 30% 的土地”[1],导致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民极端贫困。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统一的人民政权,人民当家作主,迫切需要推翻原有的封建剥削制度,使老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

土地改革便被提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议事日程。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由刘少奇主持制定、经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讨论后提交政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它明确地提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法是在总结以往的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的情况下,确定的新政策,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中国农用地政策演变、影响及建议

中国农用地政策演变、影响及建议

中国农用地政策演变、影响及建议
王淑婷
【期刊名称】《智慧农业导刊》
【年(卷),期】2024(4)5
【摘要】中国农用地政策对农村和农民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策经历了多次演变,从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占用补偿政策,再到现阶段鼓励农业现代化的政策。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农业生产方式。

过去的土地承包制度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经营权益,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占用和流转的不规范,以及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不足等。

因此,应加强农用地保护,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推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稳定和完善,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农用地政策,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4页(P119-122)
【作者】王淑婷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211
【相关文献】
1.中国科协政策体系的演变历程、趋势与建议——基于2001年以来469项中国科协文件的统计分析
2.美国海运政策演变及中国海运政策趋向建议
3.双积分政策
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及政策演变趋势研究4.全球产业链演变趋势下中国城市发展格局的未来走向及政策建议5.中国省域碳减排:时空格局、演变机理及政策建议——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地制度变迁经历了70年的风雨历程。

这个历程充满了曲折和变化,但却展现出了一条清晰的逻辑和方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历程,分析其中的逻辑和原因,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农地改革时期(1949-1978)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归集体所有,实行农业合作化。

农民通过集体经营方式,取得了长期以来被剥夺的土地权益,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于集体经济规模小,生产方式单一,农村经济增长面临瓶颈,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逐渐显现。

二、家庭联产承包时期(1978-2008)1978年,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并允许农民自愿流转土地。

这一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断下降,农地利用方式单一,农村空心化加剧,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2008至今)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农地制度改革政策,旨在推动农地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以及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利用的高效化和现代化,增强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动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与此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土地保护不力、大规模流转导致农村空心化、土地财富失衡等。

四、未来农地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农地制度改革中,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加强土地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2.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交易行为,避免土地资源被大规模侵占,促进行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现代化。

3.完善土地规划和管理制度,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村一体化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与展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与展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与展望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了国家的重点议题。

这一改革旨在促进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首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民群体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

改革过程中,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解决了农民群体长期以来对土地权益的担忧。

农民不再担心土地被征收或被侵占,并可以通过流转土地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这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此外,改革还加强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农民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农业产业,使农村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其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后,不少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务工,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农民的收入增加,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

这有助于打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另外,土地流转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回流农村,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然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监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流转补偿标准不统一、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不明显等。

这需要政府加强监管,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障,同时落实好相应的政策和扶持措施。

其次,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和效率亟待提高。

一些地区的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需要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流转意识和流转能力。

此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需要与城市化进程相衔接,加强乡村土地规划和保护,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望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继续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的数字化管理将成为可能,这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土地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政策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实现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这期间,国家陆续制定了一些土地政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1,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共15章60条,简称六十条。

有关土地方面的政策规定有:保护人民公社各级所有权;国家和集体建设占用土地,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并尽量不占耕地;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有宜农荒地的社队,在不破坏水土保持,不破坏森林草原条件下,经县批准,可以有计划的开荒;一切宜林荒山、荒地、沙区,都要有计划造林种草,封山育林,扩大覆盖面积;农田基本建设以改土治水为中心,遵循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原则,认真搞好规划,有步骤地进行统一治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大力改良土壤,定期进行土壤普查,建立土壤档案,根据土壤状况采取改良措施;不断改善水利条件,搞好水土保持;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

2,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主要内容有:不允许无偿调用和占用生产队的劳力、土地、牲畜、机械、资金;社员自留地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补充部分;继续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因地制宜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耕地,有计划地开垦荒地,围海造田,社队所造耕地从收获之年起,五年不计征购,垦荒、围海造田要注意生态平衡,不准破坏森林、草原、水产资源,不准妨碍蓄洪泄洪;基本建设要节约用地,尽量不占少占耕地;尽快制定土地法;运用现有大城市力量,逐步建设卫星城镇和小城镇;加强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领导。

3,1979年4月1日,由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农垦总局、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农村人民公社开荒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规定:公社开荒应当采取小片、就近、自办为主的方针;开荒社、队一定要种好现有耕地,确保开荒种地两不误;开荒要发挥自有资金能力;完成当年开荒任务后,要登记造册上报验收,不得不报、少报或以少报多。

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中国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两轮高潮。

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是以农村土地权属改革和城市土地收归国有的改革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进行土地的没收、征收和分配。

另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农村土地联产责任制和城市征收合资企业土地使用费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土地使用权的下放和有偿使用。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土地制度演变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行政划拨,二是土地无偿使用,三是无限期使用,四是不准转让。

其实质就是土地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土地使用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和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扩大,这种土地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

主要问题是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出现浪费和资产价值的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单位又无法获得土地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分布和合理布局形成体制障碍;企业成本失准,难以准确衡量经济效益;城市的房地产业无法进入良性循环,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制度演变过时的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导致文革结束不久中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而土地制度改革又成为大陆改革开放的先声和贯穿整个过程的主要内容。

从那时开始对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在不改变国家对土地的所用权的前提下,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变无限期使用为有限期使用,变无流动使用为流动使用,沿着土地市场化的道路摸索前进。

1.开始向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收取土地使用费1979年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首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之先河,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打破大陆延续了将近30年的国有土地无偿使用制度。

该法规定:“中国合营者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展望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展望

农村·农业·农民2020.4B 苏晓斌摘要: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耕经济养活了我国14亿人民,因而农耕的土地问题就成了我们的生存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针对农村的土地政策一直在改进,所以我们才在人口越来越多的中国得以温饱。

土地政策也需要发展完善,我们要学会在回顾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变迁中总结经验,结合当前国情展望农村土地政策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村土地政策;历史变迁;展望未来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一)土地私有,农民自主耕作阶段建党以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一直都是封建土地制度,我国90%的中农、雇农和贫农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我党把所有地主阶级、军阀的土地没收分给农民,让农民私有,自主耕作。

而后,其他没有土地的人也分到了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村土地政策也由“消灭富农经济”改良成为“保存富农经济”“保证富农能生产”的土地政策。

(二)土地集体所有,农民集体耕作阶段1953年,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推进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集体耕作的进程。

当时,我党认识到让中国在国际上站住脚跟,必须发展工业,所以决定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当时“土地私有,农民自主耕作”政策产生的个体经济不足以满足城市和工业的需求,所以实行集体所有制。

但土地集体所有,农民集体耕作的阶段在收益分配上实施平均主义,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农村土地发展越来越慢,直到1978年才有所好转。

(三)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阶段1978年,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农民在“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下取得重大突破。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制”一直延续到如今。

二、当前农村土地政策的缺陷及现实影响第一,在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中,土地产权主体虚置、产权客体模糊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农村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承包方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承包方又会对现行的土地政策产生顾忌,同时,建立健全的有偿使用土地和合理流动机制也在市场经济中产生了不适。

1949年之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启示

1949年之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启示

1949年之后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特点及启示
杨蕙而;胡钢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24()5
【摘要】土地问题是我国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休戚相关。

1949年以来,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发展变迁,其变迁历程大致可分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

我国在不同阶段根据国家主要矛盾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

通过研究1949年以来土地制度的变迁,可以清晰地把握我国现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这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全面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总页数】6页(P1-6)
【作者】杨蕙而;胡钢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1
【相关文献】
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启示与思考
2.我国农村土地制度60年:回顾、启示与展望——以政策与法律制度变迁为视角
3.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以1949年-1982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浅谈我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
应有的角色定位4.基于制度变迁的我国农村土地从“三权分置”到土地经营权的改革5.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特点及其“内卷化”防范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949-1949)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学院:专业:年级:组长:组员:二零一一年一月九日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1949-1949) 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其作用至关重要。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复杂的道路,历经了四次重大的变革。

历史经验表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近年来,“三农”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农村土地产权机构只有进行改革,实现体制创新,才能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并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我国党和政府也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些问题,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充分重视了这些新形势、新问题,并制定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和举措,这些措施能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又会怎样修改这些现有举措和制定出新的举措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1949-1978)1949年以前的中国,土地的私人所有制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迅速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基本任务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到1953年春,除了新疆、西藏和台湾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三亿多的无地、少地农民先后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缴纳大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

土地改革确立的农民土地私有制,在随后几年农业增长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制度绩效。

但是,以农民私有为基础的单一农地产权结构并不是我国产权结构演进的目标,加之分散、落后的小农所固有的排斥生产力发展的弱点及两极分化同公平原则的背离等因素,都决定了这种产权结构在我国当时条件下的命运只能是短暂的。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拉开了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序幕。

到1956年底,参加高级合作社的农民就达到一亿多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8%。

在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制度变迁过程中已经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原则和渐进的改革方式,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由于当时一些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没有认清事实,于是开始领导建立人民公社的跃进式产权变迁。

1958年中共中央又部署和掀起了人民公社会运动,试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这种形式的生产关系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结果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破坏。

1962年9月,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即土地归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归生产队所有,有农民统一使用,劳动报酬按工分分配。

此时,土地经营规模也基本退到高级社阶段的水平,生产经营和进行分配的单位统一了起来,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解决了集体经济长期以来生产和分配的矛盾。

经过此次的变革,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得到了重大调整,农民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此后,我国土地制度基本保持稳定,对农业方面的投入也有所增加,在各地实施了一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的不同举措。

至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关系相对稳定下来了。

尽管在“文革”我国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我国的粮食产量也在稳步的增长。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1978-2010)1978年,在“文革”结束,当时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国内经济建设水平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在许多农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大背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了。

会议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号召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会后,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农民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解放了思想,积极谋划着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途径,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我国现实生产力的农村土地制度,发展好农业,摆脱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全面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冒着杀头的危险,将农村土地包产到户,实行大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先例。

从那时起,我国农村土地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粮食产量,推动了我国经济在此后30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

1978年发轫于安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对中国农村改革起到先导作用。

此后,我国的农村改革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像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生根发芽,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粮食产量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大部分地区变粮食输入为粮食输出,给党和国家减轻了负担,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有着一些适应性变化。

我们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对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研究,力求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按照规律制定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大政方针,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业的繁荣。

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自然条件的变迁而产生了调整的需要。

现行土地承包制的调整方式包括以“大稳定.小调整”和两田制为代表的集体统一进行的土地制度调整.和以反租倒包、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农地权利行使方式上的调整;而各地区间调整方式不同是由各地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并且是国家、集体和农户进行博弈后的最终结果。

土地承包制调整实践经验证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不同方式的调整仍将长期存在,但主流趋势将会是在有法律保障的各项权利完整的前提下,由于土地使用权市场不断趋于完善,而实现逐步消除农地细碎化。

并实现农村土地资源更合理有效的配置。

为了制定出更加符合我国农村目前土地问题现状的政策,解决我国目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8年9月30日特意前往安徽凤阳县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

胡锦涛在考察时告诉乡亲们,“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这个词,从此获得了更多媒体和相关专家的关注和分析。

而对于土地流转的解读,尚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般认为,“土地流转”是一种通俗和粗略的说法,其本意应该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通及转移。

其实,土地流转的提法和实践都早已不是新鲜事物。

2001年中共中央首次就农地承包权流转发布文件,此后的相关政策文件对这一制度多有提及和强调。

但可能是时机尚不成熟和缺乏经验,党和国家也没有真正把这一制度全面推开,各种媒体对此制度的关注也不够多。

所以,不少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新名词儿,感觉也比较陌生。

2005年,国家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了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信针对土地流转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国家会根据具体的实际继续做好政策的制定,切实保障流转制度的顺利实施。

土地流转必将是自实行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以来乡村财产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农村经济、乡村治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十年多来,中国农村体制机制的转换、变革及产业的发展经历风风雨雨,它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等方方面面.在这些变革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土地问题.中国的发展,必然是和农业的发展史息息相关的,如何振兴农业,发展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座大山,用怎样的精神、用怎样的方式去移走这样一座山,对于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三、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和人民的实际需求来看:坚持完善集体所有权,确立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根本的。

农地分散功在一时,损在久远,人地亲合力强的优点抵消不了狭小的经营规模给随后的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损害,而且,农地产权一旦分散,因土地价格、农民的惜土心理等原因,再次集中相当困难。

而农业的规模经营在我国具有普遍意义,对于经济发达水平不同的地区,只具有层次和进展程度上的差别。

如何规划我国农村农业的规模经营是涉及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的重要问题。

根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规模经营的趋势,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新连片分配土地,化零为整无疑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过去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造成了农村土地过于零散,灌溉设施严重损坏,农业生产浪费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于当代农村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是极其不利的。

而连片分地,农民对土地拥有使用权,就能够有效的对土地进行规整和生产,大大提高生产了效率。

人口多,土地少,人均土地不足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方面存在的客观现实。

农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

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探求其发展到底面临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发展。

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农业也被包括在其中,农业的市场化在所难免。

从现阶段我国对农业方面的一些政策来看,国家可能会继续坚持目前的土地政策,短期不会有大的重大变化和调整。

但与此同时,国家也会根据现阶段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出并制定实施一些方针政策以促进农业良好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为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做好基础性的保障。

我们也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农业发展的新方案、新制度,培育新事物,以取代违背历史潮流的旧事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其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的农业制度出谋划策,争取造福于全人类。

参考文献:1、温铁军. 《“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姚洋. 《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朱富强. 《三农困境导向:近期文献综述》,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3期4、陶林. 《2000年以来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综述》,载于《沧桑》2008年0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