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现代医学在临床治疗中,血液及血液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
血液输血已经成为常规的治疗措施之一,对于一些急诊及手术病人来说,用血时是最需要迅速而有效地进行的,故而尽可能使用血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是众多医护人员的关注重点,而医院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也应运而生。
一、医院临床用血前评估制度临床用血前评估是指将临床用血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病史、临床表现等进行评估,以便合理、科学、安全地用血。
医院临床用血前评估制度的实施对于患者的用血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做到精准的用血,从而减少患者的用血风险。
1、患者情况评估对于每一位接受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必须要做好客观、全面、细致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病史、诊断及并发症等。
2、血型、血凝血原性评估血型、血凝血原性评估是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前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不同血型和血凝血原性的患者所需要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也是不同的,评估后才能明确选择合适的血液。
3、病情进展的监控针对那些需要长期用血或连续用血的患者,要专门开设用血监测卡,每次用血后要及时记录用血量、用血情况、效果等信息,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4、严格认证的外源性因素在给患者输血时,外源性因素也非常重要,如输血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输血采集器、输送管路等器材必须要经过认证,保证素质优良,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医院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是指对接受血液及血液制品治疗后的患者进行评价,以便调整未来的疗效方案,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医院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的实施可以做到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血液治疗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血液治疗的质量。
1、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针对接受血液及血液制品治疗后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病情是否有所改善,临床指标是否有所改变等。
2、疗效分析和治疗调整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于那些疗效不好的患者,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1目的明确临床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的内容与要求,促进临床医师科学、合理、有效用血。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是临床科室;执行人员主要为临床医师。
适用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评估、决策输血治疗方案以及对输血后效果进行评价的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异体输血(a1Iogeneictransfusion):在患者需要时,安全输入与患者血型相同或相容的其他人的血液(全血或成分血)的一种输血治疗方式。
自体输血(auto1ogoustransfusion):采集患者自身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在其术中或术后或紧急情况时,予以回输的一种输血治疗方式。
大量输血(massiVetransfusion):短时间内连续、快速输注大量血液。
通常是指24h内输入的血液总量等于或超出患者全身血容量,或3h内的血液输注量达到受血者自身血容量的50%以上。
4.目标5.1患者每次输血前,临床医师均进行正确评估。
4.2患者每次输血后,临床医师均进行输血效果评价。
5.3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记录规范、完整。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6.1临床医师负责对患者输血前进行正确评估,输血后进行效果评价,决策是否需要输血以及制订/调整输血治疗方案。
7.2必要时输血科医师参与评估与评价工作。
8.工作程序9.1输血前准备手术患者手术前临床医师应当了解患者详细的病史(输血史、出血史和用药史等)、体格检查(心、肺、肝、肾功能等)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评估患者贫血状况、凝血功能、预计出血量和输血风险,制定适宜的术中备血方案,包括:(1)评估患者是否适合采用自体输血方式,对符合自体输血条件的手术患者,首选自体输血备血方案,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订适宜的自体血采集方案;(2)对无条件实施自体输血的患者,应评估患者病情及手术情况制订异体输血备血方案,包括血液品种、血量、预定用血时间等。
10.2输血前评估6.2.1非手术患者输血前,临床医师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史(输血史、失血情况)与代偿功能、实验室结果,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正确评估的基础上制订最适宜患者的输血治疗方案。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一、 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结合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输血前评估。
2.评估内容:病情摘要;输血前相关检查(如:WBC、RBC、PLT、HGB 、HCT、APTT、PT、血型、肝功能、病毒筛查结果)、有无输血史、是否需要输血(需要输血说明输血目的)、输血的方式,输血品种和用量、什么时间输、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不同意输血要注明拒输血原因)等内容。
3.输血前评估必须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我院《临床用血指南》要求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符合适应症要求的不予输血。
4.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签名。
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并签名。
二、输血后评价: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经治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病程记录”填写评价结果和签名。
输血后评价内容:实际用血量(时间、品种、用量);输血后相关检查结果(如:WBC、PLT 、HGB、HCT、APTT、PT);有无输血反应;输血效果(满意 / 欠佳)。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
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部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
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处罚并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输血标本采集、送检管理规范一、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1.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细则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细则一、用血前评估1.患者基本信息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史等基本信息,以便准确评估用血的必要性和用血量。
2.疾病评估:通过检查患者的病情、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输血,并确定输血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贫血、止血或其他病情需要。
3.贫血评估: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同时评估可能的贫血原因,以便选择适当的输血成分。
4.输血前其他检查评估: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的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以评估患者是否有输血的绝对或相对禁忌症。
二、用血后效果评价1.血液学指标评价:在输血后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评估输血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2.临床症状评估:观察患者输血后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如乏力、头晕、皮肤苍白等,评估输血是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形态学评价:通过骨髓象、外周血涂片等形态学评价方法,观察患者输血后血液形态学的变化,评估输血对于改善患者血细胞形态学的效果。
4.常规化验指标评价: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的需要,进行输血后的相关化验指标监测,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输血对这些指标的影响。
三、其他相关事项1.用血前和用血后的记录:对患者的评估和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评估、血液学指标、临床症状、形态学评价和常规化验指标等,以便于后续评估和对比分析。
2.用血前和用血后的教育宣传: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相关教育宣传,让其了解血液的正确使用和评价的重要性,以提高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不必要输血。
3.不良反应处理和统计:对于可能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改进用血质量和安全性。
4.定期评估和改进制度:对血液科或输血中心的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血液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是指在患者需要输血的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输血的必要性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同时,在输血后需要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输血的效果和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临床用血前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化验结果等。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医务人员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输血,输血的类型和量,以及是否存在输血的禁忌症。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输血相关疾病进行评估,如输血反应的发生概率、输血前是否需要特殊处理等。
通过这些评估,可以降低输血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输血相关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输血产品,如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浆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方法。
同时,还需要检查输血所需的血型和配型,并进行交叉配血和阴性血型的抗体检测。
另外,还需要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处理的准备工作,如输血反应的治疗药物、宽域抗生素的预防使用等。
然后,在输血后需要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
这包括对输血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如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判断是否发生了输血反应。
同时,还需要对输血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监测,以评估输血的效果和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如果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最后,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改进。
医务人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工作,它可以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评估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方法和产品,并进行输血后的监测和处理,可以降低输血相关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一、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的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了缺失病人4、严重烧伤病人二、成分血的适应病症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走超过1000ml-2000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Ⅹ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作、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三、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非排行榜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
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
这样使患者及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是指医院或医疗机构在临床用血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患者获得合适的输血治疗,并对输血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测。
该制度旨在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输血相关风险,同时也能够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在临床用血前评估中,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流程和细则,包括诊断标准、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输血指征、用血量的估算等。
在评估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病情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学指标等,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输血治疗。
2.血型鉴定和配血:根据患者的血型和抗体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配血。
血型不匹配是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用血前应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和配血。
3.柳叶刀型病毒筛查:对临床用血前的血液制品进行柳叶刀型病毒筛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4.输血反应的风险评估:评估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风险,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感染等。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中,主要评估输血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评价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症状的改善等。
同时,还需要对输血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价。
此外,为了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收存储血液制品的管理、输血操作规范的制定、医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总之,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对于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确保输血治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能够对输血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是医疗机构在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之前和之后进行评估和评价的一种规范化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用血过程中能够获得适宜、安全和有效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以下是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的内容和流程。
一、临床用血前评估1.患者血液需求评估:通过患者的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紧急程度。
2.血液成分选择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特殊需求,评估并选择适宜的血液成分,如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新鲜冷冻血浆等。
3.输血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如输血反应、过敏反应、感染风险等,以及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的预防措施。
4.输血适应症评估: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接受输血的适应症要求,并给予输血的决策建议。
5.血液产品质量评估:评估所使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包括供血者的献血历史、病毒和细菌感染标志物筛查结果等。
二、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1.输血反应监测:对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观察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
2.患者血液状况评价: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评估,评估患者接受输血后的血液参数和功能是否得到改善,如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
3.输血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输血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如改善贫血症状、恢复组织灌注、提高血氧饱和度等。
4.输血并发症评估:对输血后出现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进行评估和记录,如感染、输血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等,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以上所述的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发生。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质量的控制。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为切实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第19条“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和第28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
”之规定,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
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
二、本制度规定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
医师在对上述五种不列入评估的类型进行输血时,应在“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手术科室)”(附表1)和/或“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非手术科室)”(附表2)中相应选项处注明三、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四、临床用血前评估:1、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2、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手术科室)”(附表1)和/或“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运行住院病例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非手术科室)”(附表2){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一、输血前评估。
1.进行输血前评估应详细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应了解有无输血并发症;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性疾病;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完善输血前相关检查指标;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等。
2.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3.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对患者输血的必要性、成分、输血量等进行输血前的综合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
4.医师应将输血前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5.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也必须要有评估并详细记录在手术记录或麻醉记录单上。
二、输血后效果评价。
1.病历中应记录本次输血过程的主要细节,包括输血前评估、输血指征、成分、输血量、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等。
2.血液输注完毕后24-48 小时医师应参照用血前的评估项目进行输血后效果评价,并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应包括患者症状是否改善、输血后有否达到输血效果(检查相应指标),评估是否需要继续输血。
3.患方对本次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的认同情况也是用血后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本制度所指输血是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
四、医务科每季度组织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在内网公示,科室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1.患者的临床状况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体能状况、血红蛋白水平、出血风险等,确定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紧急程度。
2.病史调查和体征检查: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和手术史等,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黏膜颜色、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综合判断患者的输血风险。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血液状态、凝血功能和疾病风险,制定适当的输血方案。
4.输血反应风险评估: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前次输血或输血反应史、血型不合等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输血方案和预防措施。
5.输血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输血的血制品种类、数量、输注速度、输血前后药物的应用等,确保输血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临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包括心率、血压、皮肤黏膜颜色、呼吸等,及时发现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干预和处理。
2.监测血液指标和功能状态:如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凝血功能等,评价输血效果和患者的血液代谢状态。
3.评估输血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等,评价输血对患者主要疾病的治疗效果。
4.引导治疗调整:根据输血效果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输血方案和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效果。
5.记录和总结:记录患者的输血相关信息、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改进临床用血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通过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输血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良反应,确保输血安全并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也有助于规范临床用血操作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用血操作技能,加强用血管理和质量控制,降低输血风险,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效果。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依据《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液制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制定《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及公示管理操作规程》,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
1.临床用血适应证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血
液制品应用指导原则》执行。
2.对于拟输血患者,主管医师必须先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
传染病四项检查等相关指标检查,根据检验结果并结合临
床表现进行合理评估后方可申请输血。
3.择期手术患者,主管医师应在术前加强凝血方面的准备,
纠正重度贫血;对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血情况进行充分
评估,制定输血方案,选择合理的血液成分输注;对于大
量输血者,术中、术后进行Hb/Hct、凝血指标监测,如
有异常及时诊断和治疗。
4.大量输血的患者要根据输血量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合理
补充血液成分,预防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5.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
登记手续(医务部),由科室主任签名在输血科登记。
抢
救患者需紧急输血时可在事后补办手续。
6.输血治疗后,主管医师对患者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和凝血功
能等各项指标,对患者有无临床症状的改善、输血效果进
行综合评价并记入病程。
7.医务部负责定期对临床用血进行的评价与考核,发挥临
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对大量输血的案例进行评价与监督。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一、评估内容1.输血前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内容。
病史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输血史以及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异常反应的评估;体征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心肺功能、循环状态等方面的评估;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型鉴定、血型抗体筛查、感染标志物检测等。
2.输血后评估:包括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和并发症的评估。
输血过程中的观察主要包括监测输血速度、观察输血过程中是否发生输血反应等;并发症评估主要包括输血后发热、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的评估。
二、评估指标1.输血前评估指标: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免疫学检查等。
血型鉴定主要用于确定患者的血型,以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抗体筛查主要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与输血血液制品相匹配的抗体,以避免输血过程中引发免疫反应;免疫学检查用于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以判断患者对输血的耐受性。
2.输血后评估指标:体温、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尿量等。
体温异常可能是输血反应的表现之一;血压和心率异常可能是输血反应、输血过量等问题的表现;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反映输血的效果;尿量的监测可以判断输血过程中是否发生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三、评估方法1.临床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评估输血过程中是否发生输血反应等,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2.实验室检测法:通过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感染标志物检测等,评估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问卷调查法:通过患者填写相关的输血效果评价问卷,了解患者对输血过程中的感受,评估输血效果的满意度。
以上是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的相关内容,通过对输血前后的评估和评价,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处理并发症,提高输血效果。
同时,对于评估内容、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疾病和临床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甲医院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三甲医院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为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考评体系,特制订本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中。
具体要求:1、输血前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1)临床医师在准备给患者实施输血治疗前,要对患者的病状进行评估,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治疗。
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广西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节约用血考核标准(试行)》的要求执行。
(2)医师应将患者“输血前输血适应证评估”的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内容包括:1)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2)手术患者出血量和生命体征情况等,综合分析需要输血的原因。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临床医师要对输血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病程记录中要记录输血后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记录患者发生反应的症状体征和处理过程。
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1、每月对临床科室和医师的临床用血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与科室质控分挂钩,作为科室、个人的绩效考核和全面考核内容之一,并对超越用血权限或不合理用血的医师达3次以上者(包括3次),在全院例会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通讯》中公示,以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用血合理、安全、有效。
2、医务科和输血科每月对输血病历进行检查(抽查输血病例资料至少 30份),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针对临床科室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3、输血病历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3)输血前是够有免疫学检查(ABO、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传染病标志物);(4)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回报。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定义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定义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是医疗机构中一项重要的医疗制度,旨在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
该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输血适应症评估、输血风险评估、输血效果评价、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输血感染预防、输血记录管理、输血定期培训与考核以及输血满意度调查。
1.输血适应症评估输血适应症评估是指在患者需要输血时,根据其病情、生理状况以及输血指征,对是否需要进行输血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需考虑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生命体征、年龄、体重等因素,以及是否存在输血禁忌症。
2.输血风险评估输血风险评估是指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可能影响输血安全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免疫状况、感染史、血型等,以及可能影响输血效果的并发症。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降低输血风险。
3.输血效果评价输血效果评价是指在输血后,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以确定输血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生理功能等。
此外,还需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对输血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4.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患者出现的与输血相关的异常反应。
处理流程包括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记录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发生时间、进行相应处理并追踪观察等。
同时,应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5.输血感染预防输血感染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因输入感染性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感染。
预防措施包括采用无菌技术采集、储存和处理血液及血液制品;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以及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等。
同时,应定期对输血相关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降低感染风险。
6.输血记录管理输血记录是指对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管理的过程。
这些数据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献血者信息、血液类型、输血量、输血时间等。
记录应准确、完整并及时更新,以便医生随时了解患者的输血情况。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
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
二、除以下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制度执行,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
医师在对上述五种不列入评估的类型进行输血时,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并有相应的病程记录。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在病人的病程记录中阐明病人的输血理由及输血指针。
2、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3、输血后评价:
1)由临床经治医师对患者输血后进行疗效评估,需复查血常规、凝血项等。
并做好相应的病程记录。
2)各科室质控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两份,一份作为科室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另•份送质控科保存,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质控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简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
以确保
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至少10份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简报的一部份内容。
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学习、培训。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细则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细则一、临床用血前评估:1.患者信息收集:在输血治疗前,医护人员应详细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手术史、化验检查结果等。
2.临床评估:医护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临床状况,包括血液学指标、体征、症状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治疗以及输血的数量。
3.输血指征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护人员应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输血指征,如血红蛋白水平低于特定阈值、失血量过多等。
4.输血需求评估:根据患者的输血指征和输血治疗的目的,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包括输血的血型、交叉配血等。
5.输血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输血不良反应、传染病感染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预防措施。
6.输血风险告知: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输血治疗的风险,并获得其知情同意。
二、用血后效果评价:1.观察期限和方式:医护人员应在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设定观察期限,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观察,如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等。
2.临床症状评价:在输血治疗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如是否发热、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
3.实验室指标评价: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评价,如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等。
4.输血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评价,医护人员应评估输血治疗的效果,如血红蛋白水平是否回升、出血症状是否改善等。
5.不良反应监测: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性肺损伤等,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用血结果记录: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接受输血治疗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原因、输血血型、输血量、观察结果等。
通过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可以更好地确保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前后的安全性和疗效。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评估和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输血治疗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一、临床用血评估制度1.评估内容(1)确定血液丢失量:评估患者的病情、手术创伤及其他血液丢失的情况,确定患者的血容量损失情况。
(2)血红蛋白水平: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贫血的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3)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判断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或病理情况导致的贫血。
(4)输血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等因素,评估输血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
2.评估结果(1)输血指征: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血液输注。
(2)输血种类:根据患者的血型和血型抗原抗体情况,确定输血的种类。
(3)输血量与速度:根据患者血容量丢失情况和血红蛋白水平,确定输血的量和速度。
用血效果评价是指在患者接受血液输注后的一定时间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评估,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评价指标(1)Hb水平:检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输血后患者的贫血情况。
(2)症状改善:检查患者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如疲乏、乏力、头晕、心悸等。
(3)体征改善:观察患者的皮肤色泽、黏膜湿润度、皮肤弹性等情况,评估液体代谢和组织灌注改善情况。
(4)实验室指标:观察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2.评价结果(1)用血效果良好:患者的贫血症状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水平达到预期范围。
(2)用血效果不佳:患者的贫血症状未明显改善,血红蛋白水平未达到预期范围。
(3)不良反应:观察是否出现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感染等。
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明确用血的指征、种类、量和速度等,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风险,提高输血效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用血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调整并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完善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对于临床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为了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和有效性,建立的一套评估和评价血液使用的制度。
该制度对临床用血的需求进行评估,血液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旨在确保血液的科学合理应用,提高血液使用的效果。
一、临床用血评估制度1.医疗机构应建立用血评估小组,由血液科、输血科、临床治疗科、药学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定期对血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制定血液使用的指南和流程。
2.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血液需求、血液成分的选择、输血时机的确定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情况和生理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患者的用血符合指南要求。
3.血液需求评估的指导原则是“无血不输,少血少输,多血多输”。
遵循安全用血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液指征来决定输血与否以及输血的数量。
4.评估结果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确保血液的供应和患者的需要相符合。
1.医疗机构应建立用血效果评价小组,由临床医生、血液科医生、实验室医生等相关人员组成。
定期对用血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包括血液使用后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Hb值的提高情况、疾病状态的改善等。
需要将评价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和手术效果进行对照,判断血液使用的有效性。
3.用血效果评价的指导原则是“输血能少则少,少则早,早则获益”。
要遵循安全用血的原则,尽量减少用血的数量和频次,尽早进行输血,降低输血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评价结果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建立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可以有效监控血液的使用情况,确保血液的合理应用。
评估和评价结果能够指导医生的临床决策,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能促进医疗机构内部各个科室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血液使用的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病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 000 ml~1 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
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
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
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
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2000ml以上,除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
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大量用血审批表》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
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四、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填写结果、签名。
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
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按照“大足区人民医院输血检查表”(附表3)抽查至少30份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
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
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