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浅析

合集下载

第13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第13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第13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与变革“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新旧文化激烈冲突,思想革命波澜壮阔,预示着传统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机已经到来。

与文化革命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开始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以更为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多元文化,深刻反思,积极选择,首先从思想意识方面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袁世凯上台后,出于复辟帝制的需要,竭力推崇孔孟之道。

复古主义教育的回潮一开始就受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击。

随后,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核心,以1915年9月创刊的《新青年》为标志和主要阵地,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里兴起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批判武器,反对尊孔读经,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并在“五四”运动时期达到了高潮。

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拄——儒家思想,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之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批判,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文化运动,是对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它的爆发,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磨难和阵痛后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寻求新出路、寻觅新曙光的思想前奏。

2.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传统教育的抨击新文化运动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抨击封建教育的危害和没落,反思民族教育传统的固有不足,大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新教育。

民主主义者们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对中国教育现状作了深刻批判,力图以包含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和重视科学技术、崇尚自然、讲究实用等科学精神的新教育,来取代迷信权威、窒息思想、压抑个性、脱离实际、忽略身心的旧教育,为新教育观念的形成作了准备。

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56255(共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名词解释1.有教无类本意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私学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办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扩大了受教育范围。

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 稷下学宫所谓“稷下”乃是指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

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应此得名。

稷下学宫约与公元前370—前360年间创立,齐国亡而稷下学宫终。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

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3. 《学记》《学记》为《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它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学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4. 求其放心本意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在此表达了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体现了“人性本善”,是民本思想的基础。

5. 科举制度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的,606年“始建进士科”是科举制度确立的标志,此后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废除,它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6. “六学二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六学”隶属于国子监。

二馆:崇文馆,弘文馆7. 师说“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师说》于贞观十八年(802年)写成并公开发表,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第十四章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第十四章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 也是在法国产生的法国唯物主义教育思想,更是充满了批判和战斗的精神。就 批判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教育来说,它显然是与自然教育思想一致的。法国唯 物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爱尔维修、狄德罗与卢梭一样,都是 18世纪法 国启蒙思想家。法国唯物主义教育思想论述了教育、环境和遗传三者的关系, 强调培养资产阶级“新人”,提出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而成为反封 建和反教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武器。这一教育思想后来直接影响了19世纪空想 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来看,18世纪中期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一个新的时代。 1764年11月,法国国王路易十五(Louis ⅩⅤ)宣布解散耶稣会的决定,结束了耶稣会垄 断教育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许多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教育家积极提倡国民教 育思想,要求建立国家教育体制。例如,法学家拉夏洛泰1763年出版了《论国民教育》, 政治家罗兰(B. Rolland)1768年提出了《呈国会的教育报告》,启蒙思想家狄德罗1773 年拟写了《俄罗斯大学计划》等。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表达了大致相同的 基本思想:学校必须由国家办理,对所有的公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努力按照国家 的智力和道德标准去塑造国民。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第四编 18世纪
西方教育思想史
‐ 德国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康德提出的理性主义教育思想在尊重人类 文化、重视道德教育及强调思辨能力的训练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见 解。它为18世纪和19世纪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哲学方法 论。
‐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成了要素教育 思想,初步探索了教育和心理的关系,强调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的 发展,同时又论述了儿童的体力、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主张简 化教学方法。要素教育思想和实践,充分体现了裴斯泰洛齐的“一 切为了孩子”的精神。正如有的西方教育家所指出的,在19世纪欧 美国家教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要素教育思想的影响。当然,也应该 看到,要素教育思想并没有真正解决“教育心理学化”问题,而是 留给了19世纪西方教育家去解决,其中主要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教育史(一)

教育史(一)

教育史(一)六、颜元的教育思想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是批判宋明理学教育,这是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

1)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2)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

3)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2、学校为“人才之本”1)“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人才之本也”2)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包括通才和专门人才二种类型。

3、“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1)借古:周孔时代的学术即六府、三事、三物。

其核心是六艺教育2)托今:体现在漳南书院的六斋及各斋的教育内容上。

(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4、“习行”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惟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第八章近代教育第一节洋务与维新教育改革一、洋务教育的改革1、创立新式学校创办洋务学堂的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西文和西世为主。

1)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广州同文馆2)军事学堂: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3)技术实业学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2、举办留学教育1)幼童留学美国1872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

2)派遣留欧学生二、洋务教育宗旨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容《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

其中最注重的是三纲名教,三纲是维持封建王权和家族伦理的基本准则,三纲的废除必然招致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

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西政指西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即近代西方科技。

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用偏废。

”在《循序》篇中论证了中学之体对西学之用的主导和导向作用。

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在《会通》篇中论证了二者的结合和共存:“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教育思潮

教育思潮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原则和方法体系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化,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其不足之处是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

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基本观点为: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如培养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等;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使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如纳粹政权手中的工具。

自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一起,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

一、工读主义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思想萌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对旅法华工的教育活动,后又受一战后国际工人运动和“劳工神圣”思想的影响,以及“五四”运动的激荡,渐次形成颇具声势的工读主义思潮,出现工读互助教育实践活动。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与当时流行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其基本内涵有: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以求消弭体脑差别。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总分180, 做题时间180分钟)名词解释题《劝学篇》SSS_TEXT_QUSTI分值: 10答案:<p>张之洞在《劝学篇》中集中阐述了&ldquo;中体西用&rdquo;的思想。

《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ldquo;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rdquo;。

通篇主旨归于&ldquo;中学为体,西学为用&rdquo;。

&ldquo;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rdquo;&ldquo;中学&rdquo;着重强调的是人的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ldquo;中学&rdquo;治身心,&ldquo;西学&rdquo;应世事。

如此一来,&ldquo;西学&rdquo;是&ldquo;中学&rdquo;的补充。

&ldquo;中学为体,西学为用&rdquo;的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p>六艺SSS_TEXT_QUSTI分值: 10答案:<p>&ldquo;六艺&rdquo;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的教育内容。

礼,即道德规范和礼仪;乐,即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等;射,即射箭的技术训练;御,即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即文字书写;数,即算法。

其中礼、乐教育是&ldquo;六艺&rdquo;教育的中心。

&ldquo;六艺&rdquo;教育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

此外,西汉后,将孔子编订的&ldquo;六经&rdquo;(《诗》《书》《礼》《易》《乐》《春秋》)也称为&ldquo;六艺&rdquo;。

</p>苏格拉底法SSS_TEXT_QUSTI分值: 10答案:<p>苏格拉底法,又称&ldquo;问答法&rdquo;&ldquo;产婆术&rdquo;。

教育学知识点之中国教育史部分12

教育学知识点之中国教育史部分12

教育学知识点之中国教育史部分129.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为李璜、余家菊、曾琦等人,该思想流派是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的中坚力量,主张①在教育中强调“国性”、“民族性”的教育②重视情感教育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10.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最有影响力的新教学法有设计教学法(1919年由北高师附小首先试验,1922、1923年进入高潮,1924年后沉寂)和道尔顿制(1922年舒新城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试行,1925年赫克帕斯特访华后进入高潮)11.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1)教会学校的发展情况:进入20世纪以后,教会学校在数量上和办学层次上都有所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封闭体系,与中国政府制定的学制迥然不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中国政府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一些教会学校后升格为大学,如苏州的博习书院(1901年改为东吴大学),上海的圣约翰书院、广州的格致书院(1916年改为岭南大学),还有杭州之江大学、武昌华中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北京燕京大学等。

天主教会办的大学,著名的有上海的震旦大学和北京的辅仁大学,当时中国高层次教育事业的优势为外国人所把握;(2)收回教育权运动动始末:①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第四卷第3期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极力主张教育脱离政党与宗教而独立,率先举起反基督教教育的大旗;②1923年9月,余家菊在《少年中国》月刊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一文,率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要求对教会学校“施行学校注册法”;③率先拉开收回教育权运动序幕的是广州圣三一学校的学生(1924年),1924年6月,“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宣告成立;同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都在年会上通过了“收回教育权决议案”;④1925年与五卅反帝爱国主义运动汇合在一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中外教育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五)

中外教育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五)

中外教育史重难点权威解析(五)中外教育史补充资料一、工读主义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思想萌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对旅法华工的教育活动,后又受一战后国际工人运动和“劳工神圣”思想的影响,以及“五四”运动的激荡,渐次形成颇具声势的工读主义思潮,出现工读互助教育实践活动。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与当时流行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其基本内涵有: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以求消弭体脑差别。

由于提倡和参加者思想立场的差异,在“工读”旗号下形成了关于工读目的意义的不同主张。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渐趋沉寂。

二、职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

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加之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民主战士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产的抨击,从1915年起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多次提出推行职业教育的议案,早期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也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思潮逐步形成。

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行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推行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思潮达到高潮。

职业教育思潮大大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对1922年学制的制订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思潮趋于消沉。

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民国初年经蔡元培的译介而为中国教育界所了解的,而人们对“实用主义”教育产生兴趣是源于黄炎培发表的《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大量传播并在中国形成一种思潮,是在“五四”前后尤其是杜威来华讲学之后。

1919年5月之后的两年又两个多月时间里,应邀来华的杜威足迹遍布中国南北11省和几个主要城市,作了多次演讲。

中国近代教育

中国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1,教会学校: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2,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第一,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儒学,自然科学也是重要教育内容;第二,规模较小,文化教育起点低;第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第四,引入了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3,洋务学堂的类型:方言学堂(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1862年在北京设立4,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左宗棠建立)。

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训练造船技术;后堂学习英文,又称“英国学堂”,训练驾驶技术。

课程除外文及专业技术科外,还讲授儒经并兼习策论。

福建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5,洋务派派遣留学:幼童留美以及派遣留欧(容闳是发起者);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有一定贡献:一是培养了一批中体系统的洋务人才;而是留学生一经接触西方文明,学到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介绍到了中国;三是传播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维新变法时期维新学堂: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于广州,变法派第一所学校,并撰有《长兴学记》为学规)、时务学堂(谭嗣同等创办于长沙,中西学并重,分经史子和西学几类,功课分作普通课和专门课两大类。

学完普通课后,再根据每人的志愿和特长,分别学习各种专门性的课程,以充实专门知识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和维新运动家的教育思想(见下页)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颁布学制、废科举(1905年废除;废科举标志着封建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推动了新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各地纷纷开始兴学;标志着天下士子所以来入仕的途径不复存在,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发生巨大变化;去掉了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紧箍咒,为新思潮传播奠定基础)和建立行政体制(1905年清政府效仿日本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1966年,在地方设劝学所,管辖当地学务;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制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留学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留日教育)中国近代学制的比较(见下页)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教育学原理文献综述

教育学原理文献综述

教育学原理发展历程回顾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系统化、理论化上已趋于完善,但在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方面仍有许多发展空间。

教育学原理可以说是随着教育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发展贯穿于教育学发展始末。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教育学一、教育学原理发展历程回顾(一)教育学的萌芽时期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指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他们的政治、哲学等思想中有了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和说明。

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

《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它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遥望同时代的西方历史,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中,也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都是欧洲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时期培根是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的。

培根在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中,他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认为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

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个时期是教育学发展的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著名教育家。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学论》,这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摘要: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教育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其关于教育的许多主张与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

他对教育的政治意义与作用、教育的实施、人才的选拔等方面都作过精辟的论述。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意义和作用,其教育思想是为其乌托邦式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其教育目的是培养经世致用的治国人才——哲学王及其辅助者,其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女子教育、音乐体育教育都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字:柏拉图、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国》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既是苏格拉底的直接继承者,又是另一位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重要影响者。

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逻辑学等领域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近现代的几乎所有学术思想均可在柏拉图的思想中找到源头。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在其流芳后世的《国家篇》和《法律篇》中,他关于幼儿教育、女子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及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社会学基础哲学观:柏拉图将世界分为感观世界和理念世界,感观世界是指人们现实生活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是一个独立存在于人们生活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这两个世界是不同的层次。

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这个理念世界就是他头脑中的理想国。

这就是说,超越现实,先天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本体,是第一性的,而现象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阴影或摹本,是第二性的。

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

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

政治观:想建立一个完善、理想、稳定、和谐、正义、不变的理想社会,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军人居于辅佐地位,第三类人则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12章“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1.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教育改革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多方面地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

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1)废除尊孔读经,提出新的教育宗旨1919年4月,教育部组织的由范源濂、蔡元培等参加的教育调查会,提出新的教育宗旨应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2)在文学革命和普及教育要求的推动下,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1920年1月,教育部通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白话文),同年4月,训令从1922年以后凡国民小学教材一律改为语体文。

至此,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渐被淘汰,在教学上使语言文字更接近人民生活实际,从而有利于教育普及,是教育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3)男女平等教育权的确立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取消了男女中学之间的差别。

至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从教育制度上得到了正式确立。

(4)师范教育和大学的改革1913年教育部调整全国师范教育布局,筹划直隶、东三省、湖北、四川、广东、江苏六大师范区,每区设一所高等师范学校。

6所高师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又形成了北京高师和南京高师两所代表性的高师,各具特色,南北呼应,带动了全国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改革。

开大学改革风气之先的是北京大学。

蔡元培就任校长后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以其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全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2.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过哪些比较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别是什么?答:(1)平民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萌生于民国初年,形成于新文化运动期间,“五四”运动之后达到高潮,它是民主思想在教育领域里的直接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国影响比较大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潮。

宣传平民教育思想、投身平民教育运动的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平民教育思潮的共同点在于批判传统的“贵族主义”的等级教育,破除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独占教育的局面,使普通平民百姓享有教育权利,获得文化知识,改变生存状况。

明清时期教育思潮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

明清时期教育思潮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

明清时期教育思潮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明清时期教育思潮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主要涉及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1.平民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是“五四”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教育思潮。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于平民教育思潮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15年,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提出要“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从而确立教育的“惟民主义”方针,要求一切学校教育机关向全民开放,使“引车卖浆之徒,瓮牖绳枢之子”,均能进学校读书。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平民主义,或“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要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主张无论是什么人,都应无条件地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1919年3月,邓中夏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该团“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以教育普及与平等为目的”。

1919年10月,北京高师的部分教职员和青年学生,在杜威来华讲演的影响下,组织了“平民教育社”,以研究、宣传、实施平民教育为宗旨,并创办《平民教育》杂志,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政治,明确提出平民教育就是要“教国民人人都有独立人格的与平等思想的教育”。

1920年,晏阳初归国后,在上海、长沙、烟台、杭州、嘉兴等地作了大规模识字运动的试验,轰动一时。

1923年8月,由朱其慧、陶行知和晏阳初发起,在北京清华学校召开全国平民教育大会,会议决定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此后,总会通过各地分会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办了大量“平民学校”,设立了许多“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还设立了广播电台,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

1925年以后,平教会工作逐渐向农村转移。

1929年秋,平教会总部也由北京迁往河北定县。

平民教育运动逐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

2.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思潮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国民性问题。他们认为,我国国民素乏国家思想,其原因
主要为: (1)国家组织一向未完全,政府对于人民,常取放任态度; (2)国家为一人所有物,与人民关系浅薄; (3)革命后结果,不外政权之授受,与社会组织、国民精神无
多大影响;
(4)伦理趋向,常偏重个人道德。因为上述原因,遂使我国国 民薄十国家观念,此国民性之大缺点。国民缺乏国家观念,则 国本易于动摇。民国成立伊始,欲组织完全国家,非使国民富 有国家思想不可。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乡村教育的倡行者和理论构建者而且是近代中国新式学校军事训练的最初提倡者对儿童教育及儿童心理义务教育民族教育及国家主义教育等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或主国家主义概论中国教育史要孔子教育学说孟子教育学说荀子教育学说陆象山教育学说教育与人生余家菊先生回忆录
中国
西方:
1、拉·沙洛泰:作为一名政治家,十分热衷于教育,在
确定了国家世俗政权对教育的领导后,对教育的学制系统、 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及教师选用等重大问题上都发表了中 肯的见解 2、米拉博:出身于贵族,是法国作家、雄辩家和政治家。
他背叛了家庭,投身革命,被选为第三等级的代表
3、塔列兰德 4、康多塞 5、费希特
(二)民国初年出现的相对国家主义教育观 (三)“五四”时期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民国初年出现的相对国家主义教育观 相对的国家主义,其要点在强调国家主义的同时,不 背世界进化原则,不妨碍个性发展。刘以钟、昊曾提认为, 当时国内教育家所论之实利主义、军国民主义、人道主义
气德育主义、美育主义及世界观主义均为“内容上主义”,
从国体上观察。他们认为,中国是个多民 族的国家,各族宗教言语风俗习惯,各有差异, 欲求民族精神的统一,非施以强固严肃的国家 教育,不可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中外教育管理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中外教育管理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29.第9题赫尔巴特答案:赫尔巴特(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以伦理学和心理学观点为基础建立了科学教育学体系。

他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强调运用严峻方法管理儿童,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 的概念,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来被他的门徒发展成为“五段教学法”。

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等。

29.第11题杜威答案:美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

杜威呼吁民主的教育,借以实现民有、民享、民治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

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他把理论和实际贯穿起来了。

29.第13题夸美纽斯答案: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在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他吸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撰写了《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的入门》、《世界图解》等教育著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教育问题,揭露与抨击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促进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教育见解,奠定了欧洲近代教育理论的基础。

35.第13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具有哪些新的特点?答案:(1)尊重儿童,以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全知全能、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2)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改变了教会学校占绝对优势的状况;(3)教育内容大大扩展,神学学科不再占绝对统治地位;(4)注重研究与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

36.第14题中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主张如何发展人的自然本性?答案:教育的作用就应该是促进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展现,而不应该是相反。

要发展人的自然本性,就必须反对将外在的,人为的所谓知识去教育人们。

教育救国思潮

教育救国思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教育救国思潮摘要教育救国思想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

它的兴起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萌发时期、勃兴时期、发展时期、高涨时期、拓展时期。

教育救国思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教育救国思潮;发展历程;进步性;局限性Abstract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thought to take an important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once had widespread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t is the modern China society saves the nation one of positions, is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the sense of hardship common product. Its starting has experienced the following several stages approximately with the development: Germination time, vigorous growth time, development time, surging upward time, development time. 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ideological trend to take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o affect the profound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has the rationality and progressive, simultaneously, also has certain historical limitation.Keywords The education saves the nation the ideological trend; development process ;progressive; limitatio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为帮助家境贫寒,但聪明敏慧的学生继续深造下去,他提
议国家每年发给4000名学生奖学金。
5、费希特主张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国民的素质;国 家的振兴应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应培养国民的爱国主 义情操,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的利益,国民教育应通过
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来实现。
中国:
国家主义的教育含义: 一、主张教育是国家的工具,教育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 家安宁与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 二、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任务,教育设施应完全交由国家
第五:教育与宗教分离,一切学校均须受国家监督,不得施宗教及宗教仪 式,除大学哲学科外不得有违反国定道德要旨的宗教讲演。
三.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价
西方:
法国大革命前后出现的国家教育思潮是继自然主 义教育思潮之后,外国教育史上又一个较大的思潮。 该思想对法国大革命时期各种教育改革方案,以及拿
破仑的中央集权教育体制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价 四.参考文献
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 奴隶制国家斯巴达,为维护军事统治 柏拉图《理想国》,培养统治国家的哲学王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16.18世纪的德国,部分推行教育国家所有 法国启蒙运动,真正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完全 属于国家的事业,并且在理论上对国家教育提出具 体实施方案
根本利益所要求的,不容放弃。二者不但不相抵触,恰 恰相反,国家管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资产阶级个人 的自由、平等。
其次,国家教育应分级开办,合理布局。康多塞将学校机 构分为五个等级:初级小学,高等小学、中等学院、专科
学院和全国科学艺术学会。各个级别学校之间不仅课程设
置前后衔接,互相连贯,而且在行政上,上一级学校对下 一级学校还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再次,还规定各级学校一律免费。男女儿童入学机会 平等,每个学生只要力所能及就可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刍议

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刍议

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刍议一、醒狮派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培养国民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救国主张。

其教育思想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

陈启天曾说过:“今日中国危乱之征有二:一曰国内之政治、社会以及思想之状况,无一不由混乱而入于恐怖;二曰外来之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教育文化之势力,无一不由侵略而至于垄断。

”的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讨论利益分配问题,中国在名义上是战胜国而实际上依然是列强刀俎下的鱼肉。

而国内,北洋军阀统治着中国,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五四运动时期,各种新思潮不断传入中国,由于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驱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

醒狮派信奉的国家主义也随之形成了一股政治思潮,同时也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流行一时。

醒狮派的代表人物大都经历了新式学校教育和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对当下的问题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思考,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念。

醒狮派的代表人物曾琦、李璜、余家菊等人相继赴欧留学,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直接了解、吸收西方教育思想的机会。

特别是余家菊,在赴英求学期间先后主修心理学和哲学,回国后他发表了大量关于国家主义教育的文章和著作。

另外,少年中国学会分化后,曾琦、李璜、左舜生、余家菊、陈启天、等由爱国主义者发展成为国家主义派,从此致力于国家主义运动。

同时,把国家主义思想运用于教育领域,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二、醒狮派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针对中国社会当时所处的国情,醒狮派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1、国家管理教育—收回教育权醒狮派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会使国家昌盛繁荣。

那么,教育权必须要掌握在国家手里。

余家菊在《国家主义的教育》中说到:“留心中国命运的人,若能不为一时的内乱现象所迷惑,而注意探索中国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的问题,当无不明了外人在中国办教育对于中国前途之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浅析摘要:国家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兴盛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但从思想的渊源看,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所谓国家主义的教育,一是主张教育是国家的工具,教育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与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二是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任务,教育设施应完全交由国家负责办理、经营,国家对教育不宜采取放任的态度。

本文试图从思想理论、方针政策方面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思潮。

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由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Johann Heiorichi Pestalozzi)提出。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费希特(Fichet)在裴氏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对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对外宣扬民族至上的精神,开始形成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

中国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

同治年间容闳、曾国藩等所提倡的兵工教育与光绪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所主持的西政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国”,这种思想己初具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特征,但尚未形成系统。

清末民初,教育界出现的“国民教育”和“军国民教育”思潮均含有国家主义教育的成份,是国家主义教育的渊源或表现形式,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对“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深恶痛绝,提倡和平主义教育,羞言国家主义的教育已成世界教育的大势。

同时,随着各种西方思想的传入,美国的教育思想也被大量地介绍到中国,尤其是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挟杜威、孟禄来华之威在中国教育界广为传播,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且在这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所体现的“教育本义”,重视个性发展为其本质,几乎没有国家主义教育的色彩,反映了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处于中衰期。

1922年以后,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以“新”的面目出现。

余家菊、李璜合著的《国家主义的教育》一书于1923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他们发起国家教育协会,出版协会丛书,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由此重振。

1924年至1925年,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盛极一时”,大有取代平民主义教育而主宰教育界之势。

当时许多教育刊物如《中华教育晃》、《教育杂志》、《新教育》、《少年中国》、《教育汇刊》、《新闻报》、《国家主义与教育》等报刊都刊登了大量宣传或讨论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文章。

中华教育改进社甚至在1924年年会上提出了“请教育部依据国家主义明定教育宗旨”的议案,1925年7—8月,《中华教育界》连续两期刊发了“国家主义的教育研究”专号。

但1927年以后,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国民党严厉禁止国家主义的宣传,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也自此蛰伏不起。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是围绕着国家这一中心、按照国家的需要并符合国家的共同利益和要求实施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国民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内除“国贼”,外御侵略,从而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的统一,绵延民族的生命,进而振兴国家,教育应是一种国家的主权,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工具,是一种国家教育制度,而不是任何私人、党派、地方、教会和外国的主权、工具。

[1]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目的和任务国家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对外抵抗侵略,对内抑制“国贼”,造就具有爱国精神、国民意识的好公民。

李璜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这一目的,他说:“教育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丙不是个人理想的产物。

一个社会要想保着他的生存,必须这个社会内的份子有共同的情感和信仰,然后才能聚散沙于一盘,以共同扶持这个社会生存予不坠”。

[2]这就是所谓的“同化”,而教育则是实旌同化的段好工具。

要拯救中国社会,只有依靠教育,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就在于沟通一国人之情感,养成国民意识,使国民个人的意识与国家社会的意识沟通,即提倡教育上的国家主义。

李璜认为,通过以国家为前提的国家主义教育,一方面可以调和个人与个人之间、党派与党派之间以及省与省之间的权利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在“爱国”的旗帜下,同心合力做出一些于国家的精神上、物质上有价值的事业。

反观中国的现实,大多数人并非没有爱国的本能,但却缺乏爱国意识,爱国信念不够,导致人心不齐,爱国运动常常一鼓便衰。

通过国家主义的教育不仅使国民掌握国民知识,更让其充满热情,使他愿意去尽一位国民的天职。

而陈启天也认为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为改造国家的唯一工具。

”[3]面对中国当时的“混乱”与“不能独立”的局面,他宣称,唯有国家主义的教育才是促进国家统一和独立的根本方法。

他说中国目前的政治、社会、思想无一不呈混乱的状态,表现在教育上则是学校风潮四起,罢课屡禁不绝,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矛盾尖锐,关系紧张,整个教育界呈一无序状态。

另外,外国人在华大设殖民学校、教会学校,丙他们的目的并非为中国造就良好的公民,乃是为了进行文化侵略,破坏了中国教育权的独立。

因此,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既是以国家为前提的教育理论,它的总目标就应该对内求国家的统一,对外求国家的独立。

确立真正能救雷的,并能为全国所认可的共同理想是当时教育的急务。

真正能救国的教育理想不但能增加知识,还要能激励感情,训练意志;不但能促进个人的福利,还要能保障国家的安宁;不但要能爱好和平,还要能捍卫正义。

而唯有国家主义的教育在不否认个性发展的同时,能注重国性的发展与国魂的铸造,以培养爱国国民,因而应以国家主义的教育理想为救国的理想。

此外,国家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是一种国家的工具,主张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方针与政策,以便“建设国民信条,统一国民意识。

”防止教育落入私人或党派之手而成为植党营私的工具,否则“因教育上宗旨分歧,情形混乱,不但使国家得不到教育的好处,反受教育大害”。

[4]陈启天认为国家主义的教育不仅在具体目标上有助于社会发展,而且在具体措施方面也最适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改造。

他说,当前中国最为忧虑的是国民意识的模糊与国家观念的淡薄,这是实现国家统一和独立的一大障碍。

国家主义的教育首先主张借助教育以唤起国民对国家的自觉心。

其次主张依靠教育振发民气,鼓励国民捍卫国家正义的勇气,并通过教育培养国民对于国家服务的观念和态度,这是国家能否存在和进步的决定因素。

二、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宗旨陈启天认为,国家教育应有宗旨以明示教育的趋向,而完成建国的功用。

除了一般的教育,其教育宗旨必须有国家主义色彩外,各级教育也应有国定宗旨以明示各级教育的特殊趋向,合乎国家主义的精神,如师范教育,应以“造就一般能传播国家文化,适应国家需要,实现国家理想的中小学教师”为宗旨;留学教育的宗旨应羞眼于国家和地方的需要,“酌在外国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促进本国学术与技艺的独立”。

[5]而当时的中国完全没有适合当时需要的教育宗旨。

自清朝以来,教育宗旨的沿革共有三次变更,第一次为清朝末年,定为“忠君尊孔,尚武尚公”;第二次在民国初年,定为“以道德教育为主,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为辅,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第三次在1919年,定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到1922年新学制制定的标准,也不外乎“平民教育”与“职业教育”,国家主义者认为此二者都是以个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个性为整个教育的精髓,但却忽视了国性的养成,有违教育是国家工具的原则。

[6]陈启天认为,没有国家,个人也难得到发展,故须本着国家主义的精神矫正之。

它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教育宗旨须能唤起国民对于国家之自觉心、责任心。

二是教育宗旨须能激励国民对于国家之感情以养成扶危戡乱之热诚,然后能对国家尽维护之责。

二三是教育宗旨须能涵盖立国之各要素,而无所偏倚与遗漏。

余家菊也非常重视教育宗旨的制定,认为这是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1919年4月,范源濂、蔡元培等在教育调查会上提出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教育宗旨。

这一宗旨体现了“五四”时期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潮流,从总体上说具有进步意义。

但余家菊对此批评说笼统而空泛,中国用之可,英国、法国、德国用之亦无不可。

盖全无国家性者也。

他认为,由于教育宗旨的不适当,使教育成为无中心思想的教育,由此又产生出无中心信仰之国民。

他提出教育宗旨在整个教育工作中若真要发挥最大的作用,必须合于下面三点:“国家性”,即必须适于此时、此地、此民族之需要;“渗透性”,即可以贯彻于各项教育活动中,避免适于此而不适于彼;“确定性”,即能够明确指示教育者努力的方向,便于把握与实施。

要制定中国的教育宗旨,必须认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使教育宗旨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此外,还必须有助于“救亡”。

他主张中国的教育宗旨为精忠报国、慈祥恺悌、独立进取。

[7]余家菊对教育宗旨在教育事业中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教育宗旨内在因素的规定,以及适应抵御外侮需要的教育宗旨的特性等作了阐发,其中有指向革命的一面。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产生了积极性的影响。

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政策实现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必须依靠制定相应的持久一贯的国家教育政策。

陈启天认为,当时的教育界恰恰是缺少这种政策,人人各自为政,提出的教育主张或不切实际,或支离破碎、朝令夕改、无有所持,因而也难见成效。

要改革这种现状,与其寄希望于现在的政府,由它定一个国家教育政策而令教育界施行,使教育受政府的制约,毋宁教育界人士联合起来,自行协定达成共识,确定一种持久一贯的教育政策,并竭力实施之。

这种不受政府更迭的干扰,超越党派之上,并为全体教育界所接受,且与教育宗旨的精神一致的持久一贯的教育政策,当然非国家主义的教育政策莫属。

国家主义的教育政策是一种集权教育政策,它要求教育应由国家经营,任何私人、教会或党派均不得染指。

针对中国的教育现状,陈启天一方面提出严格取缔私立学校,禁止教会教育和殖民教育,另一方面要求确定“国办教育”的范围。

他认为提高高等教育是国家学术独立的要求,因而包括文理兼备的大学和高等学术的大学院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应完全交由国家建设;师范教育操国民教育之命脉,是一种国家教育的根本工具,“非由国家主办不能收整齐划一的功”,[8]留学教育是为了造就国内缺乏的急需人才,以补本国教育之缺,陈启天要求取缔自费留学,建立统一由国家根据国家和地方需求选派的留学教育政策;国民教育承担着统一国民思想的责任,赦也主要应由国家主办。

若因经费拮据,可允许在国家办理的基础上,由地方量力续办,但不得全由地方自由办理:中学教育实行国家办理与地方办理相结合的办法,国家主要是在每省建设一所国立模范中学,为其它中学的样板,而地方则主要是以省办为原则。

为了保证各级各类教育贯彻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必须厉行国家监督,即由国家对教育机关实施督察,这也是国家的职能与义务。

陈启天说:“今日整顿教育的要务,严定各种教育的标准,无论何种学校须一律遵守”。

[9]为此,必须制定国家统一的教育标准,如教师聘任标准、学校课程与设备标准等,并随时对各级学校进行指导,以求改进不合标准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