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
教改实验报告材料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XX年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实验。
本实验旨在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验目的1. 通过教改实验,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实验内容1. 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1)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设置多元化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创新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2)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四、实验实施1. 实验组织(1)成立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成立实验课题组,负责具体实验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总结。
2. 实验过程(1)实验初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实验的认识和参与度。
(2)根据实验方案,分阶段实施实验,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3)定期召开实验研讨会,交流实验经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实验总结(1)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成果进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语文教改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名称动脑、动口、动手,以练为主。
二、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 遵循“三个面向”的原则,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3. 教师要朝着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三、实验内容1. 课堂教学六课型(1)总览课(一课时):即单元预习课。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单元提示及各课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掌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
预先下发预习表格,学生完成表格中的各项要求,有困难的部分可让学生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部分可填入表格中疑难问题一栏中。
教师汇集学生疑难问题,进行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2)导读课(一课时):共分为五大环节。
A. 口头训练:授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口头训练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定内容。
各年级根据学生实际订好训练计划,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观点明确,语言通顺流畅,词语运用正确,叙事完整,声音洪亮,内容可配合教材确定,说一个故事,刻画一个人物,写一段风景,说明一个道理都可;还有学习古诗、文言文、警句等。
B. 基础知识部分:5~8分钟左右,动脑记、动笔写、动口说。
C. 阅读分析部分:20~25分钟,动脑分析、动口说。
D. 知识迁移部分:8分钟左右,动脑想、动笔写、动口说。
(3)自读课(一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4)扩读课(一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兴趣。
(5)自结课(一课时):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6)作文课(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四、实验效果通过实施“动脑、动口、动手,以练为主”的语文教学改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2. 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3. 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4. 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在药剂学的教学领域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同一潭死水,缺乏活力与创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一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正悄然兴起,为这个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这种改革强调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它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
在药剂学课程中,这种改革尤为重要。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应用能力。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实践导向。
药剂学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学习和锻炼。
可以通过模拟药房、实习基地等方式来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体系改革。
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论文撰写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水平。
四、师生互动加强。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需求。
可以通过定期交流会、个别辅导等方式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形成积极的教学氛围和合作关系。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当然,这种改革也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以学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索
一、引言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推动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求知,培养创新型、多样性人才,是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核心[1]。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以教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缺乏创新能力、主动性和求知欲的培养。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学生和学习两个重要维度,更加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收益,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能力,培养了什么综合素质。
以此为目标的教学须遵从“以学为本,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通过“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可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2],之后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主流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
近年来,该教育模式也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3,4]。
“以学为中心”的术语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此为目的的课程改革以及培养模式逐渐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5-7]。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课前活动和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课前预习,以解决问题代替实验模仿,最终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掌握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这种模式不仅能实现获取核心知识、学以致用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而且在全程参与中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探索前沿的方法。
同时,课程实施中强调人性维度、志趣情怀塑造等情感目标,最终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西北工业大学“普通化学实验”是一门面向全校工科和理科学生开展的公共实验必修课,每年选课人数超过600人。
中学教材教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探索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中学教材教法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探索,验证新教材、新教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我校乃至全区中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实验内容本实验针对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个学科,选取各学科新教材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以下内容:- 新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目标;- 新教法的应用与实施;-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理论、教材教法研究文献,了解国内外教材教法改革动态。
- 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验目标和要求,对教材教法进行实践探索,并及时总结经验。
-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新教材、新教法的应用效果。
- 问卷调查法:对实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的适应程度和学习效果。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过程(1)实验前期准备:成立实验小组,明确实验目标、内容、方法等。
(2)实验实施:教师根据新教材、新教法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3)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实验结果(1)新教材内容丰富,编排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教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3)实验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的适应程度较高,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实验过程中,教师积极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
四、实验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实验表明,新教材、新教法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新教材内容丰富,编排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2. 建议(1)学校应加大对新教材、新教法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新教材、新教法的认识。
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2
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作者:诸城市龙…实验学校:诸城市龙源学校课题主持人:孙立平实验教师:孙庆海毕金善李志海王新屏王克军执笔人:孙庆海2002年12月,我们学校接手了潍坊市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初中作文创新教学实验与研究》。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下,由于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三年多来,我们围绕“创新作文教学实验与研究”这个中心任务,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已告结束,我们特准备此报告,申请对我们实验和研究的成果进行鉴定。
一、回归人文本质,做好“作文创新”课题研究。
我校是一所建校时间接近五年的年轻的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有初中四个年级计4 2个教学班,小学于04年8月份建成,共六个年级计24个教学班,三千多名学生。
作为一所年轻的普通初级中学,我们没有历史的负累,没有成见的束缚。
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是我们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
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一个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定基础;办学目标是:以生为本,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基于这样的理念和办学目标,我们决定将思想内蕴丰富,教育功能显著的作文教学作为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抓手,并进一步丰富作文教学的内涵,努力变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教学”为创新意义上的“作文教育”。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的发下几点:一是随意性:表现在随意布置作文题,想到什么就布置什么,无目的可言。
二是无序性:表现在作文训练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缺乏有效的训练内容及步骤使得作文教学没有效率。
三是死水型:表现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内容单调、枯板,很难超越以下三项:①不注重生活积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②过多地传授作文技巧;③考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作文训练。
教师教改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任。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改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4.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验内容1.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1)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拓宽教师视野。
(3)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2.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培养(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课程质量提升(1)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课程评价,确保课程质量。
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实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
2. 实施过程:按照实验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实验。
3. 数据收集: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4.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实验结果显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教师培训参与率100%,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人数逐年增加,教师科研能力得到加强。
2.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良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1二、初三的艺术课,与综合性、多元化的艺术课相比,音乐课应该更强调学科本位的特点,运用音乐的手段和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标。
在此,结合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谈谈心得体会。
1、以音乐为主线,合理组织、整合教材内容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主题式的,如“世代相传的民歌”、“欧洲民间歌舞音乐”等,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划分为音乐人文、欣赏、歌唱、创作活动、音乐常识等几大版块;同时,每学期的单元主题都相互对应承接。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当以音乐为主线,紧紧围绕本课音乐人文的主题,把听、唱、表演、知识等各版块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堂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情绪流畅,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同时,注意各学期教材平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音乐人文的导入、过渡与小结,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也为新课做好铺垫,并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2、抓住音乐的基本元素,把音乐的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教学版块虽然教材中每课都分为听、唱、表演、常识、探究等多个版块,但我们在处理版块教学中不能孤立地使用这些音乐手段。
例如在欣赏教学中,除了听之外,加入节奏模仿、声势律动或歌唱;在歌唱环节中强调听觉先导、动觉切入;用欣赏浏览的方式引出音乐人文或回顾小结---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教学版块中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手段,都能明显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旋律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用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学习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方式有许多种,最多的是语言交流,而教师应当善于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握适当的机会,使用音乐的语言进行特殊的交流,使学习和互动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节奏模仿、歌唱接龙,不需要唠唠叨叨的说教与谈话,让学生跟着教师拍击的节奏,进行即兴模仿;教师唱上一句、学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学生相互接龙;这些亲切而随性的方式,能够鼓励和带动学生更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音乐的乐趣与合作的默契。
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毕秀伟单位: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13年10月12日教学改革实验报告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毕秀伟在任现职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和高中数学教材、教学的特点,我进行了多次卓有成效的教改实验,着重突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2009--2012年,我对十个班研究学生对课改的认识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个性品质等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给课改做了理论上的铺垫。
经过我自己的探索,总结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得到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现将多年的教学改革情况汇报如下:一、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全面推行新课改的进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必须实行更高层次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此基础上,我积极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其具体内容如下:1:“问题-----探究”教学的含义“问题-----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教学实验,主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辅导者、帮助者。
提倡落实学生的文体地位,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2:“问题----探究”教学的环节“问题-----探究”教学基本上有创设问题精神、确实研究问题,处方讨论,探索研究定向问题(探颖)突破创新、验证反馈研究结论(释颖)(1)创设问题精境。
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问题情景,要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疑难情境,使学生的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新性的探索、然后,教师在全面分析问题情境的在、基础上,确定需要桥墩的实质性问题。
2024年新教材试验总结范文
2024年新教材试验总结范文____年新教材试验总结一、引言____年,我国教育部组织了一次新教材试验,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次试验历时一年,覆盖全国各地的中小学。
经过一年的实施和调研,本文将对新教材试验进行总结,以期对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二、新教材试验的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偏重知识灌输,缺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此,教育部决定开展新教材试验,通过改革教材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教材试验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三是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三、新教材试验的内容和实施情况1. 教材体系改革新教材试验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了教材体系的改革。
在小学阶段,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入了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探究课题。
初中阶段,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中阶段,教材内容更加深入,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专业能力。
2. 教学内容更新新教材试验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使之与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相适应。
教材内容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实践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入了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经验。
3. 教学方法改革新教材试验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被逐渐淘汰,而引入了更多的探究式教学、任务型教学和团队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新教材试验的效果评估新教材试验的效果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师生反馈教师们普遍认为新教材试验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现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讨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动力的影响。
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我们分析了学生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表现,并对改革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动力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积极思考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1. 引言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我们进行了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希望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实验设计2.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择了100名初中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资源等方面保持一致。
2.2 实验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教师充当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讨论和实验,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2.3 对照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师以讲解知识点和解答问题为主要任务,学生主要扮演接受者的角色。
3. 实验过程3.1 数据收集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成绩等方式,收集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反馈意见。
3.2 数据分析与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他们在学习成绩上与对照组学生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讨论和发表个人见解。
4. 讨论和评价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动力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教育改革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同时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不断的专业提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书一、问题的提出及课题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翻阅我们学生的习作不难发现,无论是从选材上,还是文笔上,作文水平一般,有的还有跑题现象;由此看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通过作文教学研究对学生进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研究;二、课题界定及其研究目标一课题界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教学生在貌似不变的学习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认识生活的精彩纷呈提高学生从生活中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合有利信息,以及分析整改的能力;能充分运用这些信息;提高写作能力,以写作呈现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的充分认识,做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并且能够写的精彩;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是走向社会的“介绍信”,写作是更好拥有生活的需要;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和建构主义理论是开展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2、实践意义通过开展此项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作文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使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改变学生作文存在“抄、套、编,假、大、空”现象,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四、研究内容1、语文学习是与生活分不开的,因此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探索研究如何将作文训练内容向生活延伸;2、如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兴趣;3、如何在讲评作文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何在批改作文时实施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品尝习作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4、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有个性地表达;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说真话,写真话,表真情;五、课题研究的策略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1、自主学习,深化理论素养课题组要求每一位课题成员订阅一份教学杂志,不断充实、更新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定期做好阅读摘抄;2、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作文教学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能“我手写我心、我口表我意”,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有创意的文章;实验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围绕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开展本课题以来,我们致力于作文教学方法的探寻,以自主作文的基本方式进行教学;每学期开展两次课题研究课的设计、教学实施、反思活动,促进课题实验的开展;三、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发展开展课题研究,贵在探索,重在实践;为此,实验教师把开展作文课堂教学作为有效的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致力于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努力写出有真实内容、有独特感受、有个性思想的文章;六、课题研究的不足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然而,对于我们偏远的农村孩子来说,写作文往往成为他们的难题;1、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匮乏农村的师资配置不够,很少有体育和音乐教师,还有资金的短缺,所以,校内活动也很少开展;生活的单一,见识面的狭窄,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做到读写结合,不注意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和背诵;大部分学校又没有图书室,学生阅读面狭窄,语言能力缺乏,不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2、作文题材雷同,千篇一律农村大多远离城市,村里人们生活很单一,见识较少;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外及节假日也只能在孩子们的嬉闹中打发;加上乡村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具体都反复强调,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得死死的;本来学生就没多少内容可写,教师这么一限制,写出的文章理所当然雷同甚至千篇一律;总之,我们将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必须利用现有的条件,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认真琢磨科学的指导方法,给学生营造起适合其乐于表达的作文平台,让他们以正常的心态,愉悦的情感,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步入人生书面作文表达的第一道门槛,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初中数学教改实验报告材料
初中数学教改实验报告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死记硬背、机械化运算等,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学界和教育界开始尝试进行数学教改实验,探索更科学、更灵活、更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数学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学习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教改实验进行报告。
一、教改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改内容我们的教改以“因材施教、感悟启发、合作探究”为主要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1.因材施教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测评,了解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给予个性化辅导。
2.感悟启发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再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手段,而是通过展示数学的美、讲述数学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合作探究我们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不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思路。
我们设置一些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改实施为了验证教改的效果,我们在一所普通初中选择了两个班级进行实验,一个是传统教学班级,一个是教改实验班级。
我们在教改实验班级中使用了上述的教学方法,而在传统教学班级中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1.班级调查在实施教改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班级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
教改实验报告
教改实验报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教育也在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在过去的几年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实验。
本文将对这些实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一、课程改革首先,我们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引入了更多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深入学习和研究,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跨学科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培养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尝试了更多的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而探究式学习则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评价方式改革在评价方式上,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应试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除了学术表现,我们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
四、教师培训与发展为了保证教改实验的有效进行,我们注重教师培训与发展。
我们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育研讨和学习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此外,我们也注重教师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
五、教改实验效果分析经过几年的教改实验,我们发现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他们更乐于学习和探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评价方式的改革也使得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和进步。
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更有自信和能力应对教学中的挑战。
教改实验报告
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改革课堂让数学课堂动起来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把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理解是: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是让课堂“动”起来,向课堂要效率。
一、将多种教学法,多种元素引入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
1、利用挂图,模型,实物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节课中如果出现了除课本以外的教学用具,学生的注意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课堂中利用挂图,模型,实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律:挂图没有模型吸引力大,模型没有实物吸引力大。
所以数学课堂上要求实物更多。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实物教具。
应加以利用,丰富课堂。
2 、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实验都很感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其实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载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实验。
3、运用现代教学设备通过动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学。
运用多媒体展示信息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课本内容,情境模型,状态,发展过程进行生动呈现,就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复杂抽象的课题。
我认为: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快捷的特征,也是一种良好的媒介和手段。
二、锤炼语言艺术,巧设问题启迪学生思维。
1、问题语言的准备,反映着教师教学的功底,知识的深广和修养水平,在课堂问题用语时,首先不能模棱两可,应具有科学性。
问题的设置要立意明确,严谨规范;其次主要是问题的针对性,问题不能漫无边际,盲目,随意,甚至偏离大纲,出现不应有的错误;最后注意问题的启发性,注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力求让学生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2024年新教材试验总结范文
2024年新教材试验总结范文2024年,我校开展了新教材试验项目,旨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一年的试验与实践,我对新教材试验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首先,新教材试验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生动的学习内容。
该教材以实际案例为依据,通过引入真实的故事、数据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使用了教材中的短篇小说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教训,使学生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
同时,新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实验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新教材试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材侧重知识的传授与考核,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通过设计各种课外活动和社团实践,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比如,数学课堂上,教师组织了一个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复杂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反应能力。
再次,新教材试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中引入了大量的思维导图和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组织了一次实验,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验证,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总的来说,2024年的新教材试验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教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效果。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新教材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教师培训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此外,如何评价新教材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总之,新教材试验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变革,对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总结和评价,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学校教学改革工作总结汇报
学校教学改革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将向大家做一份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学校着力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积极鼓励老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激励老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其次,学校注重课程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开设了一系列新的课程,涵盖了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家校合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与家长们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们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增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最后,学校还加强了教学管理,提升了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了教学流程,确保了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注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总的来说,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教学改革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谢谢大家!。
教育实验分析报告范文
教育实验分析报告范文近年来,教育实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改革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本篇文章将对一项教育实验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的影响。
本次教育实验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动力。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由同一所中学的两个班级组成,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在实验前进行了初步测评,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数学成绩和学习动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在实验组中,教师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探究式学习法”。
在这种教学法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组织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实验组中的学生还参与了一些课外活动,如数学竞赛、小组研究等,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再次进行了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的测评。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动力也有所提升。
具体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数学成绩提高了10%,而对照组学生的成绩只有5%的提升。
此外,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动力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课外活动的参与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实践和合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的角色转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本次教育实验的结果表明,探究式学习法和课外活动的参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教师的角色转变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的关键。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些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示例文章篇一:《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嘿!你知道吗?最近我们学校进行了一场超级厉害的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改革!这可把我们的作文课堂变得有趣极啦!以前呀,一提到写作文,我就头疼得要命!坐在那里,咬着笔杆,半天也挤不出几个字来。
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我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
写出来的作文呢,也是干巴巴的,就像没浇水的小花,一点儿也不鲜活。
但是现在可不一样啦!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就像是给我们的作文世界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比如说,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描写春天。
要是以前,老师可能就是干巴巴地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红柳绿。
”然后让我们写。
可现在呢,老师通过多媒体给我们展示了好多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哇,那粉嫩的桃花,像不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那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难道不像小姑娘柔软的长发吗?还有那欢快流淌的小溪,叮叮咚咚的,难道不是在唱着春天的歌?这还不算完!老师还让我们分成小组讨论。
“你们觉得春天的风是什么感觉呀?”“春天的雨又像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我也忍不住加入进去:“春天的风就像妈妈的手,轻轻拂过我的脸,可舒服啦!”“对呀对呀,春天的雨就像一颗颗珍珠,落下来的时候可漂亮啦!”我们说得热火朝天,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兴奋的光。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个自己敬佩的人。
这可难倒我了,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写谁。
就在我愁眉苦脸的时候,老师又用多媒体给我们展示了好多英雄人物的故事。
有勇敢的消防员叔叔,在大火中冲锋陷阵;有善良的医生阿姨,在疫情期间不顾自己的安危,照顾病人。
看着这些感人的画面,我的心里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
我突然想到了我的爸爸,他每天辛苦工作,为了我们的家默默付出,难道不值得我敬佩吗?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可不光是看看图片、视频,讨论讨论这么简单。
老师还会让我们在网上找一些好的作文来读,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
这就像是给我们打开了一个作文的宝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宝贝等着我们去发现!你说,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好不好?反正我觉得太棒啦!以前我讨厌写作文,现在我居然盼着上作文课!我觉得自己的作文水平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嗖”地一下就上去了!我觉得这种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就像是给我们的作文插上了翅膀,让我们能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这样学习下去,我们一定能写出更多精彩的作文!示例文章篇二:《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哎呀!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最近搞了一个超级厉害的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改革,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以前写作文的时候,我总是抓耳挠腮,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感觉脑袋里一团乱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范文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为主、以“考”为主。
文章被异化为考试升学的“敲门砖”,偏重写作理论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只顾从考试出发照本宣科、按纲施教,而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学生鲜活的体验拒之门外;只顾操练“文字编织术”,而把陶冶学生心灵的宗旨列在教学目标之外;只顾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求“稳妥”、求“保险”,而把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育宗旨置于脑后。
一言以蔽之,“作文”与“做人”被割裂开来,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失落。
许多学生在“八股文”式的训练中呻吟,作文充斥着假话、套话、空话和废话。
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还造成了不少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如惧怕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平时说话很流利的学生一写作文就“大脑短路,笔头卡壳”;应付心理——缺乏兴趣、热情,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训练任务,敷衍成篇;速成心理——希望借助各类写作辅导书,寻找“速成”的捷径。
更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变得对生活麻木、思想浅薄、认识偏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能“心动”、对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不会“笔动”,对美德善行更不想去”行动”。
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教学模式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目标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名目繁多的语文课题实验中,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主持的“初中语文以学为主教学改革实验”,是一个与新课标、新形势完全吻合的全新课题,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
20xx年我们承担该课题的子课题——“‘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想借“以学为主”这一课题研究,深入探讨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促进我县初中语文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本课题属于学科教学实验研究,侧重于实践应用。
旨在树立“大语文”作文教学观,探索一条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和谐发展的途径。
课题实验积极体现语文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的新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建立起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科学民主的评价机制和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通过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
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开阔视野,丰富体验,陶冶情感,磨砺思维,历练能力,全面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作文与做人一起进步。
三、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
(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处理好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
(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五)广泛开发、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六)加强形成性评价,重视定性评价。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本。
课题的研究、实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说,本课题以当前的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现代科学教育理论和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有效做法,有极强的理论包容性和丰厚的学术内涵,是一个开放性、生成性的课题。
从实践上说,本课题的着力点放在教学实践上,操作性强,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课题实验和研究,可以进一步转变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改革落后的教学和评价模式,带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五、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
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周密的实验计划,积极发动学生,提高学生参与、配合改革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及时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对一些确有成效的经验积极推广,组织全县初中语文教师观摩研讨。
及时将实验体会形成文字材料,向报刊投寄,并参与论文交流和评选,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接受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实验计划和内容。
六、课题的具体实施(一)、确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目标。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其教学目标应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具体说来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多元性。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目标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情感的张扬三方面内容。
我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整合教学目标,确立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维目标,让学生既学作文、又学做人,既培养能力,又习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内驱性。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提倡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倡导“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
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写作的内驱力,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最终达到“我会写”。
3、选择性。
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避免了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个体差异的一刀切的做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等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特点灵活地制订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4、开放性。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强调写作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教学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5、发展性。
写作教学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选择、增加新内容,如随着人才推向市场,求职信、自荐信等应用文文体的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应增加这方面的训练。
另外要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积极运用新的教育技术。
(二)、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积累,丰富写作储备。
学生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无话可说,勉强去写,往往也是随意编造,敷衍成篇。
因此,我们注意指导学生加强自主体验和积累,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1、自主阅读,以读促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可以领略前人磨练成熟的思想作风和符合规律的思维方法,能够学习到前人来自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富有成效的表达技巧。
袁枚说:“万卷山积,一篇吟成。
”元代程端礼也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因此,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是弥补学生直接经验不足、丰富学生素材储备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越广泛越好。
我们还注意加强阅读指导,如怎样选择读物、怎样读懂文章内容、怎样培养好的读书习惯、怎样提高读书速度等。
进行读书指导,不仅要讲道理,而且要教一些具体方法。
如要求他们认真看准字词句段,做到边读边想,细心体会字句的意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等;可以引导他们先通篇粗读,后重点细读.不大理解的要反复读、反复想;可以辅导他们先了解文章大意,后体会文章中心等。
并教育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
2、开放课堂,走进生活。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鲁迅先生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因此,我们带领学生到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感受、体验,如组织春游,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组织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让他们领略美妙的自然,感受火热的生活,触摸时代的脉搏,获得鲜活的素材和写作的灵感。
(三)、开放写作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
1、开放写作内容,引入生活活水。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强调写作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教学中,我们开放作文的内容主题,保证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说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既可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既可写真实的生活,也可写合理的想像。
2、开放写作形式,鼓励创新表达。
如果把各种鲜活的思想和内容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必然带来思想的僵化、天性的压抑、个性的湮没。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强调开放习作形式,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记叙、议论、抒情或综合等表达方法和诗歌、剧本、广告词等体裁,让他们自由展示个性。
如我们进行了“活动作文”教学,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
如“信息技术作文”,即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集成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开展作文教学。
其一,运用多媒体创设优美的习作氛围,努力营造唤起学生作文意识的良好氛围;其二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其三可以虚拟现实的环境,多媒体可以精确、生动而安全地虚拟一些事物、现象、情景,让学生获得真切体验。
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练笔、想像式练笔、改写缩写式练笔、感受式练笔等形式的训练,使他们养成善于动笔的好习惯,学生基本上做到了精彩的文章读了写,优秀的影视观后写,生动的叙述听了写,感人的事件见了写。
(四)、实行多元化评改,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以学为主”作文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的开放,彻底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和讲评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学生本人、同学和家长,使评价更加全面、公正。
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
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
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多做正面引导。
评价时,还要有育人观念,使评价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实行多元化评改。
①自我评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
在修改过程中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独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