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_曹志超

合集下载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一、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在当今社会,交通运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车辆行驶中的换道行为也是不可忽视的交通问题。

针对路面出现破损时,车辆如何根据它们所处的状态来更有效地换道,这就成为了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是基于一定的规则,利用概率和统计模型来预测车辆行驶中换道行为的结果。

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者在路面破损的情况下,对车辆换道行为作出合理的预测,有助于提高道路安全性,改善交通状况。

1.建模原理在进行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时,首先要明确模型的建立原理,即基于一定的规则,根据车辆换道行为的特征,利用概率和统计模型来预测车辆换道行为的结果。

(1)概率模型概率模型是基于一定的规则,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来预测车辆换道行为的结果。

例如,从车辆换道行为中可以得出某一道路上每次车辆换道行为的概率,并建立一个概率模型,用来预测车辆换道行为的结果。

(2)统计模型统计模型也是基于一定的规则,根据车辆换道行为的特征,利用统计学的原理,来预测车辆换道行为的结果。

例如,从车辆换道行为中可以得出某一道路上每次车辆换道行为的平均时间,并建立一个统计模型,用来预测车辆换道行为的结果。

2.建模方法(1)概率模型概率模型是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原理,来预测车辆换道行为的结果。

在建立概率模型时,首先要确定模型的变量,如车辆的行驶速度、路面的状况以及换道行为的前后关系等,然后根据这些变量,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建立车辆换道行为的概率模型。

(2)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利用统计学的原理,来预测车辆换道行为的结果。

在建立统计模型时,首先要确定模型的变量,如车辆的行驶速度、路面的状况以及换道行为的前后关系等,然后根据这些变量,用统计学的原理,建立车辆换道行为的统计模型。

3.应用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不仅可以帮助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者在路面破损的情况下,对车辆换道行为作出合理的预测,还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以及公共安全管理者更好地控制交通流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水泥混凝土凹坑路面破损对大客车乘员平顺性影响分析

水泥混凝土凹坑路面破损对大客车乘员平顺性影响分析

水泥混凝土凹坑路面破损对大客车乘员平顺性影响分析
曹源文;李林峰;王杰;张璞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年(卷),期】2024(22)2
【摘要】不平整水泥混凝土路面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平顺性,为揭示大客车与不平整路面相互作用关系,本文以重型大客车为研究对象,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和达朗贝尔原理建立7自由度整车平顺性模型。

通过滤波白噪声法建立4轮路面激励模型,借助ADAMS仿真软件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路面和凹坑模型,并结合大客车与不平整路面平顺性评价标准,以Z轴最大加速度绝对值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凹坑路面对车辆平顺性影响显著。

后排座椅位置受到的振动要远高于其他座椅位置处受到的振动。

在同一位置的不同两侧,左侧的Z轴最大加速度绝对值明显高于右侧,特别在后排位置其Z轴最大加速度绝对值大约是右侧的1.5倍。

当凹坑深度较小时,并不随着车速的增加与位置的不同而对乘坐的舒适性有较大影响;而当凹坑深度较大时,随着车速的增加,虽然4个位置的Z轴最大加速度绝对值变化较大,但均小于31.44 m/s^(2),不会对大客车上的乘员造成影响,平顺性良好。

【总页数】6页(P185-190)
【作者】曹源文;李林峰;王杰;张璞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1.4
【相关文献】
1.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的主要原因
2.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的主要原因
3.水泥混凝土凹坑路面破损对重载车辆动荷载影响分析
4.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对重载车辆动荷载的影响分析
5.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换车道的安全模型

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换车道的安全模型

文 章 编 号 : 2 33 4 2 l ) 40 2 —5 0 5 .7X(O 10 .5 90
D I1 .9 9ji n 0 5 —7x 2 1 .4 0 1 O :0 3 6 /. s .2 33 4 .0 10 . 1 s
恶 劣 天 气 条 件 下 车 辆 换 车 道 的 安 全 模 型
b t k n t e o i f e c o d ie s’ v sb l y n o y a i g h f g n l n e n rv r u ii i t i t i
c n ie a in. B s d o v h ce r n ta k smp i e a o sd r t o a n e e il u - c i l i d s r f c n i u e e s — ice. e c ii g l n — h n i g mo e s o t e r v r cr l a d s rb n a e c a g n d lwa n e s t u is l .C mb n d e p f t r y o i e wi t e a ・o lwi g h t h c rf l o n mo e ,t e d l h
时距 [ 4为换 车 道 条 件 , 当车 辆 产 生 换 车 道 的需 2] - 即 求时 , 如果 目标 车 道 上 的 车 头 时距 大 于 人 工假 设 的 可接 受 车 头 时距 , 么 车 辆 在下 一 时 刻 就 瞬 间变 换 那
到 目标 车 道上 , 之 车 辆 不 变换 车道 . 反 目前 , 车 道 换
变 道
中 图 分 类 号 : 9 . ; 9 . U412 U428 文献标识码 :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安 全管 理方 法 主要 以管理 者 经验 的限速 和警 示等 方

城市交通事故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模型分析

城市交通事故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模型分析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云南农业大学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杜红2. 普志红3. 龚方盛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

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

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3年 9 月 16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城市交通事故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模型分析摘要车道因交通事故、路边停车、占道施工等元素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了解其影响机制是疏导交通、设计各种减少交通拥堵措施的重要依据。

本文主要是根据城市某个路段发生交通事故至事故被清除期间的视频资料,研究交通事故发生前后该路段的交通通行能力变化情况、同一横断面交通事故所占车道不同对该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差异、路段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路段上游车流量间的关系。

车辆换道模型中的同步更新与异步更新

车辆换道模型中的同步更新与异步更新

车辆换道模型中的同步更新与异步更新吴开腾;喻斌【摘要】现实中,车辆在同一时空尺度运行时,不可避免存在行为冲突.然而在交通仿真层面上,受限于模型逻辑、编码实现等因素,仿真平台在模拟换道行为时多采用异步更新的方式,故未能较好地考虑车辆间的博弈与竞争行为.以交通仿真平台AE 为基础,对比强制换道中的同步更新与异步更新2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可更真实地展现车辆间的行为冲突.【期刊名称】《交通科技》【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5页(P97-100,117)【关键词】换道模型;交通仿真;同步模型【作者】吴开腾;喻斌【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正文语种】中文交通仿真是对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和实验的重要工具[1]。

目前,交通仿真中对车辆行为的描述主要包括跟车模型、换道模型等。

跟车模型描述的是在单一车道上,车辆在列队行驶过程中,前车对后车行驶方式产生的影响。

换道模型描述的是车辆由于速度变化或道路行驶条件的制约而采取的变更车道的行为。

相较于跟车模型,换道模型更为复杂,除了道路状况、车辆类型等因素外,还涉及到车辆间的相互竞争关系。

在现有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中,包括VISSIM[2]、PARAMICS[3]和MITSIM[4]等,使用的都是基于间隔的换道模型。

以MITSIM为例,其换道模型基于GIPPS模型[5],过程分为3步:①判断换道的必要性;②检测车辆间距是否满足安全间隔并选择换道方向,③实施换道。

在这些仿真平台中对换道行为的模拟均采用异步更新的方式,在这种更新方式下,通常只考虑了相邻车道前后间隔空间的大小是否容许换道,并不考虑多个车辆同时争夺同一车位的情况,这将导致仿真系统在车辆换道的情况下的潜在误差。

1 同步更新与异步更新在微观交通仿真中,同步更新可以确保在同一时刻,所有车辆看到的交通场景是一致的。

而异步更新中,同一时刻每个车辆所看到的交通场景是不同的。

2013数学建模A题问题一解析--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2013数学建模A题问题一解析--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车型
小型载货汽车 中型载货汽车 大型载货汽车 特大型载货汽车
拖挂车 集装箱车 小型客车 大型客车 摩托车
折算系数
1.0 1.5 2.0 3.0 3.0 3.0 1.0 1.5 .04-0.6
车型辆数
e f g h i j k p m
n
移 标准车当量数:M= AiB(i i=1,2…) i=1
(1)
26
车辆通过能力 根据表 1 和公式(1),采集数据周期 1min 断面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图像呈上升趋势,堵塞的车辆越
时,记录统计视频一中每一个数据周期事故所处横断面距 来越多,车辆实际通行能力[1]越来越差。
离上游路口为 120m 的标准堵塞车辆数,然后运用 Excel
3 问题一的答题要点解析
统计整理数据得表 2。
降,好的结果应该明确指出这一点。事故横断面下游交通
问题一数据的合理收集也是答题的必备条件。根据视
流方向需求不同,会导致上游每条车道分配到的车辆数不 频收集数据的类型:车流量(堵车点的车流量、上游路口的车
同,使两种情况事故所处道路横断面形成多车道排队的机 流量、小区出入的车流量、大车、小车、摩托车),排队长度。时
高外,具有重量轻,携带性好等特点。因此,上述产品价格均 想,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充、供电
电气控制系统
较高。本文研究一种低价位多功能助站轮椅,更有助于患关 系统和速度控制等功能转换系 图 1 系统结构框图
(上接第 319 页)
以上四点为问题一的关键所在。道路被占用后,实际的通 整程度、行车视野、驾驶员对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车辆的
由的陈述或分析;在被占用道路没有车辆排队时,通行能 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到实际的地形、道路和交通状

路面损坏的预测模型

路面损坏的预测模型

路面损坏的预测模型16.1 耐用性能的说明和路面损坏预测耐用性能这个概念(如八章所述)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已成为路面技术中有价值且重要的部分,依据PSI或RSI与期龄或集中轴载的应用相对的好的预测路面性能模型的发展,已成为路面工程师的抗战。

自从卡里——依瑞克对耐用性能概念发展以来,尽管耐用性能早已形成为精确定义,但在路面领域内,耐用性能这术语用得较笼统。

主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它含意很普遍。

因此,在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中,人们已习惯于使用它的替换词如损坏或破坏。

需预测的参数和必要条件为估计路网中某些路段的服务年限,就有必要预测标准中已建立的那些量值的变化率。

另外,也许还期望能预测某量值组成部分的变化率,如预测路表损坏的开裂部分的变化,以期评价维护需求。

图16.1 说明损坏预测模型怎样用来预测已有路面的未来损坏以及在重修年限内的比较方案图16.1简要说明了路面损坏测怎样应用于评定已有路段未来损干活需维修年限。

并且也说明预测模型在维修年限中重建方案中比选中的应用。

任何预测模型在[DO Her 800]中已叙述过的基本必要条件,包括下如几点:1 充足的数据库2 包含影响路面损坏所有重量变量3 谨慎选择代表实际情况的预测模型形式4 评价模型精度标准16.3 基本预测模型与示例基于以经工作[IYHon 87][Mahoney 90]所建议的预测模型分类主要列于表16.1中。

考虑到路网级和项目级的路面管理,预测模型又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确定型和概率型,确定型模型包括基本反应,结构性能,功能性能和破坏型等。

概率模型包括残有曲线,转够概率模型等。

表16.1 预测模型的分类1 能力学模型,基于基本响应(使用)参数,如应力,应变,挠度等。

2 力学经验模型,通过回归方程建立路面响应参数与测待的结构性能或功能性能损坏(如弯沉,不平整度)关系。

3 回归模型——由观察,或测量所得的结构性能或功能性能损坏的相关变量与其他一个或更多独立变量如路基强度,轴载分布,路面厚度,性质和环境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关系。

高速公路出匝车辆车道变换模型及应用

高速公路出匝车辆车道变换模型及应用

高速公路出匝车辆车道变换模型及应用
随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管理部门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其中一项重要措
施是实施车道变换模型。

因此,车道变换模型如何在高速公路出匝车辆时运用成为了研究
者们的主要关注点。

首先,车道变换模型可分为两类:线性车道变换模型和非线性车道变换模型。

线性车
道变换模型是利用有限状态车辆行为预测模型来进行道路变换,主要是用于经验车辆数据
的分析。

另一种,非线性车道变换模型也可用于预测模型,但是它所考虑的因素丰富多样,其中可能会融入视觉、情感、甚至技术性等各种因素,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道路选择的概率。

在高速公路出匝车辆时,车道变换模型的运用可以确保司机安全地选择最恰当的车道,减少危险。

例如,当发生拥堵时,非线性模型可以考虑司机喜好,利用照片计算围绕当地
路况的概率,帮助司机确定最佳选择。

另外,针对该路段的硬度、交通流量及车辆种类等,采用不同的非线性模型,使模型分类更加丰富,便于高速公路出匝车辆实现更加安全的车
道变换。

另外,还需要对车道变换模型的训练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使用,以确保模型精度,
便于司机在各种路况下正确选择车道。

此外,还需要对司机在应用车道变换模型时,熟悉
路况并及时作出决策,以便安全行车。

总之,车道变换模型是实现安全出行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其在高速公路出匝车辆中的
应用更加重要。

在应用车道变换模型时,必须注意管理部门针对该路段车流量、类型等进
行有效调整,以保证司机能够安全并舒心地出行。

高速公路施工区车队被动换道行为建模与仿真

高速公路施工区车队被动换道行为建模与仿真

高速公路施工区车队被动换道行为建模与仿真
张俊杰;马永锋;陈淑燕;邢冠仰;张子煜
【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卷),期】2024(58)2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施工区域车速波动大,通行效率低的问题,从网联环境车队行为协同优化角度出发,构建车队被动换道行为模型.利用Plexe-SUMO搭建仿真平台,设计相应车队生成及换道选择算法,实现车队行为的生成与仿真.考虑不同的流量状态,通过调整车队规模,探究不同车队规模对施工区通行效率提升的影响,寻求较理想的车队组织形式.结果表明,在中、低流量(小于900辆/h)状态下,车辆以较小规模(小于4辆)的车队形式行驶较合适.随着路段流量的增多,尤其在高流量状态下,车辆组成规模较大的车队(大于6辆)更能够提升通行效率.在实验场景下,当单车道流量小于1100辆/h时,理想的车队规模为2辆.当流量较大时,理想车队规模为6~8辆.这表明在不同流量状态下的施工区域,存在某一合理车队规模,使得路段通行能力达到最优.
【总页数】7页(P381-387)
【作者】张俊杰;马永锋;陈淑燕;邢冠仰;张子煜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
【相关文献】
1.基于Simulink的换道防碰撞预警建模与仿真分析
2.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强制换道耗时生存模型
3.微观仿真中车辆换道的行为分析和建模
4.基于换道意图识别的高速公路换道驾驶行为预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行为及模型研究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行为及模型研究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行为及模型研究2023-10-27CATALOGUE目录•引言•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概述•车辆换道行为分析•车辆换道模型构建•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是保证道路安全和交通顺畅的重要区域,但车辆换道行为在养护作业区中具有较高的风险,可能导致交通事故。

研究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行为对于提高道路安全性和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车辆换道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和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换道模型。

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实际交通数据,对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的车辆换道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换道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建立换道模型,模拟车辆在养护作业区的换道行为,评估交通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02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概述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Maintenance Work Zone,MWZ)是指高速公路上进行养护维修作业的区域,一般由作业控制区、作业区和缓冲区组成。

定义根据养护作业类型的不同,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可分为普通公路养护作业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和应急救援养护作业区。

分类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定义及分类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速快,交通压力大。

车流量大道路条件变化交通控制措施养护作业区道路条件会发生变化,如路面坑洼、施工标志等。

需要采取交通控制措施,如标志、标线和警力疏导等。

03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特点0201通过媒体、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等途径提前发布养护作业预警信息。

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在养护作业区附近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警力,进行交通疏导。

交通疏导在养护作业区及其前后设置限速标志,提醒驾驶员降低车速行驶。

限速行驶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管理策略03车辆换道行为分析当驾驶员发现前方道路出现问题或拥堵时,他们可能希望通过换道避免堵塞或降低安全风险。

车辆换道动机分析安全通过驾驶员可能因为行驶效率的考虑而进行换道,例如为了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或避免延误。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以《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为标题,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在交通安全及路况数据分析方面变得越发重要。

因此有必要研究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及模拟以分析车辆在路面破损状况下的行驶和驾驶行为。

首先,要研究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必须从路面破损的定义及其有效表示入手。

材料力学的定义认为,路面破损就是一种路面损伤,它可能包括路面破坏、路面磨损、路面裂缝等。

路面破损可以用力学破坏数量表示,破损程度随着力学破坏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次,研究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换道行为的建模,应考虑车辆的换道行为及其受路面破损程度影响的行为变化。

根据交通安全研究,驾驶行为与路面状况有关,路面破损是车辆行驶行为变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换道及其相关行为的变化影响较大。

因此,在建模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换道行为时,必须考虑到这种行为及其受路面破损程度影响的变化。

最后,在建模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换道行为时,必须考虑到仿真模拟的可行性及其可行的算法。

从理论上讲,对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换道行为的建模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模拟,研究者可以选择合适的算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要研究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必须从路面破损的定义及其有效表示、车辆换道行为及其受路面破损程
度影响行为变化及仿真模拟可行性及其可行算法入手。

针对上述问题,将建立完整、有效的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模型,从而推进智能汽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及路况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
张叠;杜荣华;刘理
【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年(卷),期】2017(041)005
【摘要】针对车辆换道行为受交通环境影响较大而难以识别和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学习模型用以仿真驾驶员在高速路上关于车辆换道的行为决策.通过分析车辆在换道阶段的特征与规律,选择适合的物理量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以NGSIM数据库为基础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样本提取,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差分滤波、卡尔曼滤波、归一化预处理.在构建SVM模型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算法搜索最优参数.为了验证模型的泛用性,使用不同的数据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最终取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与拟合度.
【总页数】5页(P849-853)
【作者】张叠;杜荣华;刘理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所长沙 410004;长沙理
工大学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所长沙 410004;长沙理工大学工程车辆轻量
化与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04;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车路协同技术
研究所长沙 4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2
【相关文献】
1.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车辆安全换道时机决策模型研究 [J], 王俊彦; 蔡骏宇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研究 [J], 赵树恩; 柯涛; 柳平
3.基于决策机理与支持向量机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 [J], 谷新平;韩云鹏;于俊甫
4.基于效用理论的车辆换道交互行为及决策模型 [J], 郭海兵;曲大义;洪家乐;赵梓旭;黑凯先
5.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双编队车辆换道决策模型 [J], 谢光强;戴金刚;李杨;许浩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路车辆自主性换道准备过程车辆交互行为建模

公路车辆自主性换道准备过程车辆交互行为建模

公路车辆自主性换道准备过程车辆交互行为建模聂建强;张健;冉斌【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年(卷),期】2018(034)004【摘要】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accuracy of microscopic traffic flow simulation, two acceleration models are presented to simulate car-following behaviors of the lane-changing vehicle and following putative vehicle during the discretionary lane-changing preparation ( DLCP) process,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acceleration models can reflect vehicl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Samples used for describing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ing point of DLCP are extracted from a real NGSIM vehicle trajectory data set. The acceleration model for a lane-changing vehicle is supposed to be a linear acceleration model. The acceleration model for the following putative vehicle is constructed by referring to the optimal velocity model, in which optimal velocity is defined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velocity of putative leading vehicle. Similar calibration, a hypothesis test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on the acceleration model of the lane-changing vehicle and following putative vehicle, respectively. The valid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proposed models suggest that the training and testing errors are acceptable compared with similar works on calibrations for car following models. The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ubtle observed error does not lead to severevariations of car-following behaviors of the lane-changing vehicle and following putative vehicle.%为提高微观交通流模拟的准确性,分别建立加速度模型来模拟换道车辆和潜在后随车辆在自主性换道准备过程中的跟驰行为,所建模型能够反映车辆之间的交互特性.自主性换道准备过程起点和终点的样本数据从NGSIM实际车辆轨迹数据集中提取.换道车辆加速度模型假定为线性加速度模型,潜在后随车辆加速度模型参考最优速度模型建立,最优速度定义为潜在前导车速度的线性函数.分别对换道车辆和潜在后随车辆加速度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假设检验和参数敏感性分析.2种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与同类车辆跟驰模型的标定结果相比,训练和测试误差可以接受.此外,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微小的观测误差不会导致换道车辆和潜在后随车辆的跟驰行为发生剧烈变化.【总页数】8页(P524-531)【作者】聂建强;张健;冉斌【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南京210007;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11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2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N109948801A】基于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的车辆换道概率输出模型建立方法【专利】

【CN109948801A】基于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的车辆换道概率输出模型建立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7515.2(22)申请日 2019.02.15(71)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18号(72)发明人 董红召 赵晨馨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代理人 王兵 黄美娟(51)Int.Cl.G06N 7/06(2006.01)G06N 7/02(2006.01)(54)发明名称基于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的车辆换道概率输出模型建立方法(57)摘要基于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的车辆换道概率输出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当前时刻t 时换道车辆j和车A之间的车间距d i ,j (t),和车B 之间的前车距d fron (j ,t),以及和车C之间的后车距d beh (j ,t);获取当前时刻换道车辆j的速度v i,j (t),车C的速度v j (beh ,t);步骤2,建立基于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的模糊逻辑换道概率输出模型;步骤3,判断车辆j驾驶员处于自由换道还是强制换道;如果处于自由换道进入步骤4,如果处于强制换道进入步骤5;步骤4,结合对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设计自由换道中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步骤5,设计强制换道中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09948801 A 2019.06.28C N 109948801A1.基于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的车辆换道概率输出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中设换道车辆为j,最大车速为5cells/s,其当前车道前车为A,其换道目标车道前车为B,换道目标车道后车为C:步骤1,获取当前时刻t时换道车辆j和车A之间的车间距d i,j(t),和车B之间的前车距d fron(j,t),以及和车C之间的后车距d beh(j,t);获取当前时刻换道车辆j的速度v i,j(t),车C 的速度v j(beh,t);步骤2,定义换道安全预判车距,表示车辆j的驾驶员如果执行换道后自车后车之间的间距,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在安全换道的前提下,对驾驶员的换道心理进行分析:在满足换道安全的条件下,驾驶员更倾向于越小影响后车行驶的换道行为,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车辆j的换道概率输出模型如式(2)所示;其中P lc是驾驶员在不同下的换道概率;这里存在三种情况:①说明若车辆j换道后,不影响后车的正常行驶,驾驶员在产生换道动机的前提下,一定会换道,即P lc=1;②说明车辆换道后会影响后车的正常行驶,此时换道驾驶员存在一个与后车博弈的心理,仍有一定概率α换道;③说明车辆不满足换道安全条件,不能换道;当时,进入步骤3,否则输出换道概率P lc;驾驶员的换道操作本质是一种决策思维过程,模糊逻辑思想很适合描述这类由人做决定的主观判断过程;因此,针对情况②,采用模糊逻辑思想输出换道概率α,由此建立基于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的模糊逻辑换道概率输出模型;步骤3,判断车辆j驾驶员处于自由换道还是强制换道;如果处于自由换道进入步骤4,如果处于强制换道进入步骤5;自由换道与强制换道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即使在原车道上也能完成行驶任务;步骤4,自由换道是指驾驶员为追求更好的驾驶环境(一般为更高的车速)所采取的换道行为,由驾驶员主观自由选择是否换道;而在追求更高车速的同时,驾驶员更倾向于越小影响后车行驶的换道行为,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结合对驾驶员换道心理分析,设计自由换道中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如式(3)所示,换道概率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x0和x1,输出为换道概率α;其中x0表示车辆j换道对后车正常行驶的影响程度;x1表示车辆j换道后可以提升的速度,可以表征换道对驾驶员的诱惑程度;由于车辆j最大车速为5cells/s,因此x0的基本论域为[1,4],将其离散化取论域V0={1,2,3,4},定义描述换道对后车影响的模糊子集A i,该离散论域上的隶属度用表格法描述如下:表1 x0的隶属函数离散化表x01234q010.750.50.25表中q0为表示换道对后车影响小的隶属度;q0越高,说明后车受换道减速行驶影响越小,驾驶员越趋于换道;同理,x1的论域V1={1,2,3,4}(x1∈min(x1,4)),定义描述换道对自车速度提升的模糊子集B i,该离散论域上的隶属度用表格法描述如下:表2 x1的隶属函数离散化表x11234q10.250.50.751表中q1为表示换道对车辆速度提升高的隶属度;q1越高,说明车辆换道后可提升的速度越大,换道对驾驶员的诱惑力越大,驾驶员越趋于换道;换道概率α的输出与两个输入的权重有关;不同驾驶员驾驶风格的差异(冒进或者保守)也会造成换道概率输出的不同,采用广泛的问卷调查,结合驾驶员性格分类,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权重;针对驾驶员性格的差异性,将驾驶员分成3类,冒进型、普通型和保守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别确定每种驾驶员性格的所对应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权重ε0和ε1,则相应驾驶员性格所对应的换道概率α的输出函数如式(4)所示;则模糊控制器的输出α即为当时,在自由换道环境中,车辆j的换道概率P lc;步骤5,强制换道是指由于外部客观环境或驾驶员驾驶路线需求,需在特定的时间、区域内必须执行换道操作;与自由换道不同,在强制换道环境下,驾驶员不是追求更高的速度而是驾驶员有目的性的行驶到另一车道;当车辆不能换道时,会以前车或者最迟换道位置作为跟驰对象,并尝试在下一时刻换道,若一直无法换道,车辆将最终停在最迟换道位置等待直到满足换道条件;因此在强制换道环境中,车辆只需满足换道安全条件就有概率发生换道,而同样驾驶员更倾向于越小影响后车行驶的换道行为,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通过对驾驶员在强制换道中的换道心理分析,在强制换道模型中引入了换道压力概念,与带约束条件下的换道时间窗有关;定义换道压力系数ζ如式(5)所示;其中Δt为当前时刻强制换道车辆j剩余的换道时间窗;T为总换道时间窗;β为严格时间窗换道系数;ζ为换道压力系数,系数越大,换道压力越大,驾驶员越趋于换道;β表示驾驶员在较少时间窗下换道压力增加的影响系数,它被描述如下:其中θt为严格时间窗阈值,不同性格的驾驶员的θt不同;定义当Δt<θt时为严格时间窗,反之为宽松时间窗;在严格时间窗下,β为0~1之间的随机数,这是考虑到了不同驾驶员换道心理的差异性;由此,设计强制换道中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如式(7)所示,换道概率模糊控制器的输入为x0和x1,输出为换道概率α;其中x0表示车辆j换道对后车正常行驶的影响程度;x1为换道压力系数,可以表征驾驶员的换道压力程度;与自由换道中的模糊控制器输入设计同理,x0的隶属函数离散化表如下所示:表3 x0的隶属函数离散化表x01234q010.750.50.25表中q0为表示换道对后车影响小的隶属度;q0越高,说明后车受换道减速行驶影响越小,驾驶员越趋于换道;与自由换道同理,强制换道环境中的换道概率α的输出与两个输入的权重有关;针对驾驶员性格的差异性,将驾驶员分成3类,冒进型、普通型和保守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别确定每种驾驶员性格的所对应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权重ε0和ε1,则相应驾驶员性格所对应的换道概率α的输出函数如式(8)所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α即为当时,在强制换道环境中,车辆j的换道概率P lc。

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换车道的安全模型

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换车道的安全模型

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换车道的安全模型蒋锐;郭忠印;李振楠【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9)004【摘要】考虑雾天对驾驶员能见度的影响,提出雾天驾驶反应延迟时间模型.依据车辆换车道的行车特征,提出基于连续反向圆曲线的换车道几何描述模型.结合车辆跟车行驶模型,建立恶劣气象条件影响下车辆换车道的安全模型,制定了不同天气条件和能见度范围下禁止换车道的车道流量控制标准.采用历史事故资料分析和现场实验的方式,验证了换车道时距比与事故比之间的良好关系.%A driver postpone response model was put forward by taking the fog influence on drivers' visi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Based on vehicle run-track simplified as continue reverse-circle,a describing lane-changing model was set up bined with the car-following model, the safety lane-changing model was introduced to audit the vehicle lane-changing safety during deteriorative weather.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lane volume criterion of lanechanging restriction was then set up for deteriorative weather.Field survey and accidents investigation were carried out, good proportion between lane-changing related headway and accidents was testified.【总页数】5页(P529-533)【作者】蒋锐;郭忠印;李振楠【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2;U492.8【相关文献】1.恶劣天气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应急处置 [J], 龚鹏飞2.高速公路强风恶劣天气下车辆行车安全性分析 [J], 肖志军;栾利强3.恶劣天气因素下最优车辆路线调度路径选择 [J], 薛明4.恶劣天气对轨道交通车辆段出车能力的影响及对策 [J], 胡玉山5.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出险与预警系统 [J], 孙艺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道模 型 ( 和紧急反应模型( L a n e C h a n o d e l E gM
等认 为 车 辆 换 道 行 为 会 产 生 道 路 空 隙 , L a v a l J . A. 而空隙将导致交通 量 陡 降 现 象 , 并基于此假设建立 模型 , 解释了 高 速 公 路 的 两 种 瓶 颈 现 象 。S i n h K. g 等分析了考虑时间变化的驾驶员换道行为对交通流 的影响 , 并通过大量离散选择模型拟合了换道概率 。
x≥ rm ì i n
v2 L K -M 2 2 ( ) ( ) ≤ rm ≤ L + C + + i n a t a n θma 2 x 式中 : v 为车辆当前速度 ; a 为 车 辆 转 弯 加 速 度; rm i n
为车身最外点的最小转弯半径 ; L 为车身长度 ; C为 前悬长度 ; θma K 为整车 x 为 转 向 轮 外 轮 最 大 转 角; 宽度 ; M 为主销中心距 。
影响道路交通自由 流 的 顺 畅 行 驶 而 可 能 造 成 拥 堵 ,
场景进行研究 , 计算了车辆可换道的最小纵距空间 ,
1 建模背景
艺欠佳 、 运行中超载 超 限 严 重 和 不 可 抗 拒 的 自 然 因 裂缝 、 错台等线型破损 。 针对隧道 、 桥梁和中小城市 道路养护维修不及 时 的 交 通 现 状 , 从路面破损对驾 驶员微观行为的影 响 机 理 进 行 建 模 分 析 , 以揭示路 面破损对道路交通 运 行 的 影 响 , 为路政单位提供理 论指导 、 为驾驶员安全出行提供合理路径建议 。
并且此 单 元 在 同 一 时 刻 具 有 3 种 状 态 : 占据( S i=
导致的线路择异行为过程可通过单元格的离散选择
换道区域坐标应满足 :
基于图 1 抽象图的坐标系 , 点亚概率 B( x1 , y1 )
过程中将其行驶的 单 元 赋 予 不 同 的 效 益 , 路面破损 和已占据单元阻力 大 , 并且不同路径的效益支出和 收益是不同的 。 基于以上思想 , 模型具体规则如下 : 车辆可选择单元格为车辆周围前视距和左右范围内 中心间距不超过 2Ψ ( 的5 Ψ 表示一个车道的宽度 ) 个单元 , 车辆的路径 选 择 结 果 依 赖 于 当 前 单 元 格 的 状态和移动效益之和 。 效益支出计算公式为 :
x≥ rm ì i n
xrm i n ( ) rm rm c o s a r c s i n i n-2 i n y≥3 2 rm í i n
3 rm x i n( ) rm rm c o s a r c s i n i n+2 i n y≤ 2 rm î i n
2 0 1 4年 第2期
B C
曹志超 , 等: 路面破损情况下车辆行驶换道行为的建模
车辆行驶的微观行为模 现代交通流理 论 认 为 , ) 、 型大体可分 为 跟 驰 模 型 ( 换 C a r F o l l o w i n o d e l gM ) 。 对理想 交 通 环 境 下 的 车 辆 行 驶 m e r e n c o d e l g yM 换道模型 , 国内外学者已作了大量研究 , 但对路面破 损对驾驶员的微观驾驶特性和道路交通流宏观特性 影响的研究和分 析 较 少 。L 等基于数据统计研 iY. 究表明 : 路面破损程 度 是 与 事 故 严 重 性 和 频 数 构 成 相应比例关系的 , 并且道路交通流的复杂特征将导 致 3 种不同的复 杂 交 通 现 象 。 所 以 , 路面破损不仅 并且严重威胁车辆 驾 驶 的 安 全 性 , 针对路面破损对 交通流和驾驶员影响效应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 要 。 该文以路面破 损 的 道 路 场 景 为 研 究 基 础 , 重点 进行换道机理分析 , 提出换道效益概率模型和换道 的社会力模型 , 并对模型算法进行简析 。
5 4
探索中国道路状况和交通密度等条件下 , 路面破损对 车辆驾驶换道行为影响的规律和换道微观机理 。
公 路 与 汽 运 2 0 1 4年3月 点常概率换道区域坐标应满足 : D( x2 , y2)
2 路面破损下换道的概率性分析
)换道流线为车身航向角和转弯半径不断变化 析: 1 的圆弧线 , 也就是说 一 般 情 况 不 会 出 现 长 距 离 的 换 道轨迹 , 符合驾驶员短距离 、 快速以致加速换道的心 )换道与否是驾驶员 概 率 选 择 的 结 果 ; 理; 2 3)换 道 行为是由前方路面 破 损 的 基 本 情 况 、 相邻车道交通 流状况和车辆自身的速度和换道空间所决定的 。 另 外, 换道行为需满足文 献 [ 阐述的“ 正 常 换 道” 的 1 3] 约束条件 。 到破损区域后实行换道的流线和基本参数如图 1 所 示。在 X 车辆 A 和车辆 C 正前方有路 Y 平面上 , 面破损 , 驾驶员选择换道绕过破损区域 S 区 , 假设换 道前航向角 ( 车辆与 路 面 中 心 线 的 夹 角 ) 为 零, 车辆 和C 前者换道空间 D 流线为顺 利 换 道 的 路 径 示 例 , ; 较小 , 需降低车速进而驶入 “ 亚概率换道区域 ” 后者 较为通畅 , 驾驶员 提 前 换 道 , 速 度 较 快, 航向角变化 。 起伏不大 , 流线顺畅地驶入 “ 常概率换道区域 ”
等通过设定场景的实验和检测数据 , S a l v u c c iD. D. 分析了驾驶员轻减 速 、 快加速的操作行为和位置选 择等微观 特 性 。v 等将车辆换道策 a nW i n s u m W. 略分为高速小转弯角 、 中速中转弯角 、 低速大转弯角 三类 , 基于 3 种策略研究了车辆转弯时间 、 速度和转 弯角三者之间 的 交 互 关 系 。S 等提出了考 u nD. J . 虑驾驶员自身习性信息的换道模型 , 基于实验 , 通过 定量 、 定性反应建立 了 驾 驶 特 性 和 换 道 行 为 的 关 系 模型 。 等对 高 速 公 路 换 道 行 为 引 起 事 故 的 J u l aH. 通过仿真阐述了车辆安全换道和避让行为的临界状 态 。Q 等通过建立效率驾驶和目标驾驶不 iH. S. 同状态下换 道 的 L 阐述了车道不同 o i t概 率 模 型 , g 交通现象 。L 等 基 于 宏 观 的 换 道 模 型, 解 a v a l J . A. 释了微观的驾驶松 弛 现 象 , 通过将换道行为转化为 随机过程 , 将换道的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相结合 , 分 析了换道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机理 。 H 提出 i d a sP. 了侧重换道和并道的微观交通模型 , 将换道情形分为 并据此解释了换道引起的流量密度变化规律 。 因拥挤或事故而导致的强制性换道和自由换道两种 , 基于国外学者对车辆换道行为的研究成果 , 该文
Y B (x1 ,y1) D (x2 ,y2)பைடு நூலகம்
驾驶员的换道可行性基于以下几种假设进行分
自身参数 和 行 驶 速 度 决 定 的 。 当 车 辆 行 驶 速 度 大 时, 根据离心力公 式 , 转 弯 半 径 也 较 大, 换道距离较 长, 也就是 C D 流线可从容驶入常概率换道区 。
í xrm i n ( ) rm rm c o s a r c s i n i n-2 i n y≤3 2 rm î i n 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最小转弯半径rm i n 是由车辆
5 5
的复杂性将引起道路上游交通流排队换道行为和换 道的渠化现象 。 同 时 , 渠化交通流也可能产生瓶颈
4 β
破损路面
2 α 1 Ψ α 3 β A 5
。 振荡现象 ( 这在高 速 公 路 维 修 时 体 现 得 尤 为 明 显 ) 交通流因路面破损 而 出 现 的 自 组 织 现 象 , 往往由于 或障碍带不仅严重 影 响 了 道 路 通 行 能 力 , 而且导致 道路服务水平和乘 客 舒 适 度 大 幅 度 下 降 , 并产生很 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 身驾驶等耦合关系 的 前 提 下 , 提出破损路面换道的 社会力模型 。 该模型以不大量减速 、 安全驾驶 、 保证 乘客舒适性三者为 目 标 假 设 , 效率驾驶和目标驾驶 的连续函数 。 为自驱动力 , 换入车道为引力项 , 破损路面区域和周 围交通流形成斥力为基本思想形成随时间步长变化 破损路面换道的社会力模型假定车辆行驶轨迹 在考 虑 周 围 车 辆 行 驶 状 况 、 路面破损影响和自 未产生严重的交通拥堵及交通波的变化机理不明确 而被路政部门所忽视 。 但路面破损作为道路障碍点
亚概率换 道区域
2r m
in
破损路面 极限转 弯可行 性区域 O
A C
S
常概率换 道区域
rmin X
虚线 AB 和实线 CD 分别为换道路径示例 。
图 1 破损路面换道流程抽象图
) ; ) ; 空闲 ( 路面破损( 根据 1 S S δ; 0< δ<1, i =0 i= 。车辆因为路面破损而 路面实际破损情 况 需 标 定 ) 。 进行描述 ( 如图 2 所示 ) 驾驶 员 出 行 秉 承 效 益 最 大 化 原 则 , 在路径选择
) ∗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委项目 ( Z 1 3 1 1 0 0 0 0 4 1 1 3 0 0 3
路面 破 损 主 要 是 指 由 于 设 计 方 法 缺 陷 、 施工工
流量密度情况下换道行为将出现不同的能力损失等
素导致的路面产生拥包 、 坑洞 、 网裂等面型破损和 D
复 杂 的 交 通 流 特 性 决 定 了 交 通 分 析 方 法 较 少。
基于 以 上 假 设 和 约 束 , 在驾驶员视距范围内看
) 理 论, 考 虑 了 驾 驶 员 提 前 换 道、 快速换道 C h a n i n g g 的心理和习惯 , 从车辆换道行驶轨迹算法进行研究 , 提出了路面破损约束条件下车辆换道的可行性量化 区域 。
该模 型 借 鉴 了 强 制 性 换 道 ( M a n d a t o r a n e y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