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_B

合集下载

《预防医学》(专升本)习题库+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专升本)习题库+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现况调查的目的:A、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B、评价药物的疗效C、检出病原携带者D、检出现症患者E、描述疾病的地区分布正确答案:B2、哪一组疾病,都应以第一级预防为重点A、职业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B、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C、地方病、肿瘤、职业病D、食物中毒、肿瘤、公害病E、社会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个人疾病. 属于疾病预防的范畴正确答案:B3、病例对照研究时,进行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A、检验年龄等混杂因素是否得到控制B、检验对照组是否存在选择偏倚C、检验病例组的代表性是否良好D、检验是否存在回忆偏倚与错分偏倚E、检验样本大小是否恰当正确答案:A4、有的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浓度极低且极为稳定,该污染物通过水生物摄取进入食物链系统,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A、生物转化作用B、生物富集作用C、生物降解作用D、生物放大作用E、生物对污染物的自净作用正确答案:B5、随机对照试验中使用盲法的目的是A、控制抽样误差B、控制混杂因素C、控制随机误差D、增加样本的代表性E、控制主观因素的影响正确答案:E6、土壤污染的来源不包括()A、固体废弃物B、地质环境中区域性差异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高C、大气污染物D、化肥及农药的使用E、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正确答案:B7、在营养学中,矿物质是指()。

A、微量元素+金属元素B、金属元素十宏量元素C、金属元素D、宏量元素E、宏量元素+微量元素正确答案:E8、对100名钩端螺旋体患者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实验和显微镜凝聚实验进行血清学诊断,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抗体实验诊断阳性率80%,显微镜凝聚实验诊断阳性率为70%,两法诊断一致阳性率为60%,则两种方法检验一致阴性的人数为A、15B、10C、30D、20E、25正确答案:B9、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 )A、患病率B、死亡率C、病死率D、发病率E、罹患率正确答案:A10、家庭人口数(人/家)的资料,该资料为A、样本资料B、等级资料C、离散型定量资料D、连续型定量资料E、观察单位正确答案:C11、2003年以来,我国开展SARS病例及疑似病例的报告制度,这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流行病学D、疾病监测E、生态学研究正确答案:D12、钙的最佳食物来源是()A、蛋类B、蔬菜类C、坚果类D、奶类E、水果类正确答案:D13、我国的法定传染病包括3大类39种,其中甲类传染病是A、结核与血吸虫B、鼠疫与艾滋病C、鼠疫与霍乱D、炭疽与霍乱E、霍乱与伤寒正确答案:C14、配对四格表中,为比较两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率有无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预防医学B作业

预防医学B作业

题目内容1 D2 B3 B4 A5 C6 C7 C8 A9 B10 C11 C12 A13 C14 A15 C16 C17 D18 D19 C20 D21 D22 D23 C24 C25 D26 D27 A28 D29 D30 D31 A B C32 B C D33 A C D34 A C35 A B D36 C D37 A B C38 A B C D39 A C D40 A C D 总分:1. 预防医学的对象()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个体和群体2.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C)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3.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D)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4.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6. 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A)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B)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C)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D)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癌物7. 次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的环境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非生物所形成的环境8. 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A)绿色植物、自养菌C)细菌、真菌及放线菌D)人类9. 环境的自净作用是()A)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发生了理化性质的改变B)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C)污染物在环境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D)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其成分没有发生改变10. 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11.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A)UV-AB)UV-BC)UV-CD)UV-D1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扬尘13. 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A)生物学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氧化、中和14. 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A)SO2和NO XB)SO2和CO2C)NO2和CO215. 建筑材料中和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A)甲醛和铅B)甲醇和氡C)甲醛和氡D)甲酸和氡16. 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A)含镉玉米B)含镉面粉C)含镉大米D)含镉食油17.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地方病的是()A)碘缺乏病B)大骨节病C)克山病D)高山病18. 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A)甲状腺肿B)斑釉齿C)龋齿D)克汀病19. 维生素A相对较少的食物是()A)肝脏B)鱼卵C)肉类D)全奶20. 下列哪些食物含核黄素最少()A)肝脏B)牛奶C)大豆D)大米21.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B)坏血病C)脚气病D)阴囊皮炎22. 哪种营养素不能用蔬菜瓜果作为主要来源()A)维生素B)矿物质C)纤维素D)氨基酸23. 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沙门氏菌食物中毒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24. 毒蕈中毒中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A)胃肠炎型B)神经精神型C)肝肾损害型D)溶血型25. 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食物中毒C)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26.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精神紧张27. 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病因明确B)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C)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D)工作有关疾病也可以在一般人群中出现28. 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A)多为突然发作B)常在脐周C)腹部平坦柔软D)有固定压痛点29. 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不包括下列哪项?()A)神经衰弱综合征B)白细胞降低C)血小板减少D)有固定压痛点30. 张先生夫妻与父母同住,生育一女在读小学,其弟新婚暂住张宅内。

预防医学概念

预防医学概念

预防医学概念
预防医学是一种医学分支学科,旨在通过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发预防:是指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接种疫苗、改善环境卫生、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等。

2.继发预防:是指采取措施减轻疾病的后果,如及时治疗、康复治疗、心理疏导等。

3.社区预防:是指在社区层面开展的预防措施,如健康教育、群体预防接种、健康检查等。

4.个体预防:是指针对个体进行的预防措施,如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指导、健康风险评估、遗传咨询等。

通过预防医学,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医疗压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预防医学B150作业3-1

预防医学B150作业3-1

题目内容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1 2.0 D2 2.0 B3 2.0 B4 2.0 A5 2.0 C6 2.0 C7 2.0 C8 2.0 A9 2.0 B10 2.0 C11 2.0 C12 2.0 A13 2.0 C14 2.0 A15 2.0 C16 2.0 C17 2.0 D18 2.0 D19 2.0 C20 2.0 D21 2.0 D22 2.0 D23 2.0 C24 2.0 C25 2.0 D26 2.0 D27 2.0 A28 2.0 D29 2.0 D30 2.0 D31 4.0 A B C32 4.0 B C D33 4.0 A C D34 4.0 A C35 4.0 A B D36 4.0 C D37 4.0 A B C38 4.0 A B C D39 4.0 A C D40 4.0 A C D 总分:100.00题目内容1. 预防医学的对象()A)个体B)病人C)健康人D)个体和群体2.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C)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3.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C)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D)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4.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传染病B)常见病C)慢性病D)急性病6. 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A)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B)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C)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D)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致癌物7. 次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的环境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造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非生物所形成的环境8. 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A)绿色植物、自养菌B)草食、肉食、大型肉食动物C)细菌、真菌及放线菌D)人类9. 环境的自净作用是()A)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发生了理化性质的改变B)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C)污染物在环境中,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D)污染物进入环境中,其成分没有发生改变10. 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A)相加作用B)独立作用C)协同作用D)拮抗作用11. 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A)UV-AB)UV-BC)UV-CD)UV-D1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扬尘13. 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A)生物学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氧化、中和14. 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A)SO2和NO XB)SO2和CO2C)NO2和CO2D)SO2和CO15. 建筑材料中和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A)甲醛和铅B)甲醇和氡C)甲醛和氡D)甲酸和氡16. 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A)含镉玉米B)含镉面粉C)含镉大米D)含镉食油17.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地方病的是()A)碘缺乏病B)大骨节病C)克山病D)高山病18. 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A)甲状腺肿B)斑釉齿C)龋齿D)克汀病19. 维生素A相对较少的食物是()A)肝脏B)鱼卵C)肉类D)全奶20. 下列哪些食物含核黄素最少()A)肝脏B)牛奶C)大豆D)大米21. 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A)夜盲症B)坏血病C)脚气病D)阴囊皮炎22. 哪种营养素不能用蔬菜瓜果作为主要来源()A)维生素B)矿物质C)纤维素D)氨基酸23. 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沙门氏菌食物中毒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24. 毒蕈中毒中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A)胃肠炎型B)神经精神型C)肝肾损害型D)溶血型25. 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A)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B)肉毒毒素食物中毒C)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26.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精神紧张27. 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病因明确B)职业因素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C)通过控制或改善职业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D)工作有关疾病也可以在一般人群中出现28. 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A)多为突然发作B)常在脐周C)腹部平坦柔软D)有固定压痛点29. 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不包括下列哪项?()A)神经衰弱综合征B)白细胞降低C)血小板减少D)有固定压痛点30. 张先生夫妻与父母同住,生育一女在读小学,其弟新婚暂住张宅内。

(B型题)预防医学题库

(B型题)预防医学题库

C, B ,, A o 。

[1-3]A. —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D. 常规报告E. 哨点监测1. 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2. 提倡妇女用自检乳房来发现乳腺癌属于( B )3. 手术切除整个肺叶来防止癌的扩散和转移属于(HIV 的传播属于(A ) C )A ,B , Coo 〃$$第一章绪论//[1-3] A. —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常规报告 E. 哨点监测1. 用联合疗法(鸡尾酒疗法)来治疗艾滋病属于( C )2. 在高危人群中进行 HIV 抗体的筛检属于(B )3. 通过检测供血者的 HIV 抗体来保护受血者属于(A )//$$第四章合理营养//[1-3]A.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B. 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等C. 植物化学物D. 水分、含氮化合物、酸价等E. 维生素、蛋白质、黄酮类等1 .食品卫生标准中,对人体有一定威胁或危险性的指标是 (A )2 .食品卫生标准中,间接反映食品卫生质量或与卫生质量相关的指标是(D )3 .食品卫生标准中,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指标是(B ),A, , D,, B o o[1-3] A. 正常 B. 超重 C. 偏胖E. 肥胖1 •某人身高180cm,体重80kg,按我国判定标准该人属于(B)2 .按WHO^定标准,该人属于(A)3.某人BMI指数为22,按我国的判定标准为 D,,B, , A, , D。

[1-3]A. 干眼病B. 克汀病C. 癞皮病D. 异食癖E. 坏血病1•胎儿期缺乏碘易发生:(B)2•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居民易发生:(C)3 •膳食缺乏锌可引起:(D),,B,, G, D。

[1-3]A. 剩饭、粥、米面B. 水产品、盐渍食品C. 自制发酵食品或罐头D. 乳和乳制品、剩米饭E. 豆类及其制品1. 易引起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食品为:(C)2•易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为:(B)3.易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为:(A)C,, B,, A o。

预防医学B作业

预防医学B作业

题目内容1 2.0 C2 2.0 B3 2.0 C4 2.0 A5 2.0 D6 2.0 C7 2.0 A8 2.0 B9 2.0 C10 2.0 B12 2.0 B13 2.0 D14 2.0 C15 2.0 C16 2.0 B17 2.0 C18 2.0 D19 2.0 B20 2.0 C21 2.0 B23 2.0 D24 2.0 D25 2.0 B26 2.0 A27 2.0 A28 2.0 D29 2.0 D30 2.0 A31 4.0 A B D32 4.0 C D34 4.0 A B D35 4.0 A C D36 4.0 A B C D37 4.0 A B C38 4.0 A D39 4.0 A C40 4.0 A B C 总分:100.001.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病人B疾病C人群D健康人2. 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不包括A病例报告B病例对照研究C横断面研究D生态学研究3.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观察法B实验法C动物法D理论法4.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5. 疾病的分布是指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C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6. 描述疾病死亡频率常用的指标是A罹患率、死亡率、患病率B死亡率、病死率、患病率C死亡率、病死率、婴儿死亡率D死亡率、病死率、罹患率7. 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A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8. 下面关于普查的描述正确的是A适用于病程短的疾病B适用于患病率高的疾病C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D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9. 无应答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对敏感问题调查对象不愿做正确答复B健康人常遗忘以往的暴露情况C调查对象不复函、不合作D调查人员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得到的回答10. 以下关于生态学研究错误的说法是A也叫对比调查研究B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C生态学谬误难以避免D不能直接测量发病率11. 采用某项诊断实验对200例经活检证实患乳腺癌病例和200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其他非癌病例做检查;结果前者中100例为阳性,后者50例为阳性;该试验的灵敏度为A25%B50%C12.50%D37.50%12. 对误诊后果严重的疾病,要求筛查试验A重复性好B特异度高C灵敏度高D防止出现假阴性13.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A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为疑似患某病的人B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也是患某病的人C病例和对照均为未确诊患某病的人D病例组应是确诊患某病的病例,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14.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此因素可能为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无关因素D无法判断15. 混杂因素的作用是A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加B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减弱C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增加或减弱D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无关16. 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检验病因假说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17. 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主要优点是A省钱省时B易于获得研究对象C因果顺序合理D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18. 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A选择偏倚B回忆偏倚C混杂偏倚D失访偏倚19. 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本区别是A需要以盲法观察B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因素C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D病例需要以公认的诊断标准确定20. 实验性研究中采取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C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D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21. 以下是临床实验效果的评价指标,除了A有效率B患病率C治愈率D生存率22. 临床实验的三项原则是A单盲、双盲、三盲B随机、对照、盲法C真实性、可靠性、可行性D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因素23. 在临床实验中以下人群可以作为研究对象,除了A轻症患者B能够从实验中获益C自愿合作从实验安排的人D具备某病基本特征的老人、儿童和孕妇24. 判断某因素是否为某病的病因时,必须证明A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强度B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特异性C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联系的可重复性D患者对该因素的暴露出现在该疾病发生之前25. 疾病轮状模型的核心是A环境B遗传因子C宿主D生物环境26. 若有某因素存在,必定导致某疾病发生,则该因素为该病的A充分病因B必要病因C即不充分也不必要病因D直接病因27. 对病因未明的疾病,初次进行病因学研究应选用哪种方法开始研究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28. 对某疫苗进行现场实验,下列哪一项属于双盲试验A试验组不知道谁是对照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谁是对照组C试验组接种疫苗注射,对照组接种安慰剂D观察者和两组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疫苗性质29.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属于观察法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C设立对照组D由果及因30. 关于病例对照研究配比的目的,下列哪项回答是错误的A研究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B平衡外部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C平衡混杂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影响D平衡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31. 人群分布可按下列哪三种特征进行描述A行为B性别C地点D家庭32.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发病率B患病率C爆发D流行33. 以下哪几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以从收集的资料中很快得到结论B在一次调查中可以调查多个危险因素C可以正确的计算疾病的发病率D适用于研究罕见病和常见病34. 下面哪几项是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的用途A为疾病防治或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B为疾病病因或危险因素或与健康有关的因素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C检验病因假设D为疾病控制对策与措施效果提供信息35. 抽样调查的缺点是A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复杂B调查范围大,调查工作难以做到细致C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研究对象D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36.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包括A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B探讨疾病的病因C用于临床诊断的评价D用于临床治疗的评价37. 实验性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要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选择依从性好的人B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C选择预期发生率较高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D实验组是确诊患某病的人,对照组是未患某病的人38. 病例对照研究中,关于对照正确的说法是A是某地区人口的无偏样本或是病例人群非病例者的一个随机样本B对照可以患有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共同病因的疾病C对照不可以患有任何疾病D按照与病例一致的人口学特征和其他外部特征的相同要求选择对照39. 队列研究的用途包括A检验病因假设B提供病因线索C描述疾病的自然史D评价干预效果40. 下面有关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叙述正确的是A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B关于因素与疾病出现的时间顺序,在前瞻性研究中容易确定C关联的一致性是指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在不同时间、地点、由不同学者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的结果D如果观察到随着某因素暴露剂量增加,人群中发生某疾病的危险性也增加,因果关联的强度增大,此时该因果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小。

预防医学(B1型题1)

预防医学(B1型题1)
(83-85题共用备选答案)
A.直线相关
B.多元相关
C.直线回归
D.逐步回归
E.等级相关
83.拟了解身高与体重关系选
84.拟了解甲状腺肿患病率与水中碘含量的关系选
85.拟了解光密度与某种物质含量依存关系选
正确答案:83.A;84.E;85.C
(86-89题共用备选答案)
D.日射病
E.混合型
29.强干热型或湿热型高温作业下常发生
30.夏秋露天作业及强热辐射作业下可发生
正确答案:29.A;30.D
(31-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单盲
B.双盲
C.三盲
D.样本含量
E.随机分组
31.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分组情况是
32.目的是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已知和未知混杂因素的是
96.χ2值分布的形状取决于
正确答案:94.E;95.A;96.C
(97-98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个案调查
B.现况调查
C.回顾性调查(病例对照研究)
D.前瞻性调查(队列研究)
E.实验流行病学
97.哪种流行病学调查不设专门对照
98.哪种流行病学研究中,被研究的因素是人为控制的
A.高温高湿作业
B.高温强辐射作业
C.高湿强辐射作业
D.强热辐射作业
E.以上都不是
86.工作地点气温37℃,相对湿度75%,热辐射强度1.5cal/(cm2·min),该作业属于
87.工作地点气温为36℃,相对湿度85%,热射强度为1.0cal/(cm2·min),该作业属于
88.工作地点气温为30℃,相对湿度85%,热辐射强度为1.5cal/(cm2·min),该作业屑于

预防医学B150作业3-3

预防医学B150作业3-3

B150作业3-3单选题1、“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目标之一是()(2 分)2、社会动员包括()(2 分)3、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之一是()(2 分)4、“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社会基础描述正确的是()(2 分)5、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2 分)6、经水传播是发展中国家哪型病毒性肝炎地方性流行的重要原因?()(2 分)7、“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之一是()(2 分)8、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是()(2 分)9、初级卫生保健是()(2 分)10、下面哪项是针对传染病易感人群的措施()(2 分)11、21世纪健康促进的优先地位之一是()(2 分)12、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因素为()(2 分)13、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哪一项()(2 分)14、传染病的恢复期是指()(2 分)15、健康促进的概念为()(2 分)16、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2 分)17、决定隔离期期限长短的重要依据是()(2 分)18、哪项不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2 分)19、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2 分)20、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2 分)21、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取决于()(2 分)22、社区卫生服务是()(2 分)23、传染源是指()(2 分)24、下面哪项属于传染病的传染源管理具体内容()(2 分)25、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2 分)26、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性行动之一是()(2 分)27、卫生监督的特征有()(2 分)28、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2 分)29、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2 分)30、哪种传播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大多见于儿童()(2 分)多选题31、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包括()(4 分)32、下面关于“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描述正确的是()(4 分)33、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4 分)34、下面哪几项对社区卫生服务描述是正确的()(4 分)35、“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政策基础包括()(4 分)36、下面哪几项属于健康促进策略的主要活动领域()(4 分)37、下面哪几项是传染病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4 分)38、下面哪几项是卫生法的发法源包括()(4 分)39、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包括()(4 分)40、下面哪几项不属于21世纪健康促进的优先地位()(4 分)。

预防医学(B1型题3)

预防医学(B1型题3)
24.对传染源曾经存在的场所进行最后、彻底的消毒是
正确答案:21.C;22.D;23.B;24.A
(25-26题共用备选答案)
A.高热不退
B.失眠
C.头昏、恶心、呕吐、体温升高
D.腹痛
E.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炎
25.一般性的预防接种反应有
26.异常性的预防接种反应有
正确答案:25.C;26.E
1.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过去每年发生伤寒患者30例左右,某年发生了300名,此种情况称为
2.几个省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大量的间日疟病例,此种情况称为
3.某单位突然在一天内发生食物中毒病例数百名,此种情况称为
正确答案:1.C;2.C;3.A
(4-5题共用备选答案)
A.现况调查
B.回顾性调查
正确答案:16.A;17.B;18.D;19.C;20.A
(21-24题共用备选答案)
A.终末消毒
B.随时消毒
C.疫源地消毒
D.预防性消毒
E.定期消毒
21.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场所消毒是
22.传染病未发生前对食具、饮用水、乳制品、公共场所消毒是
23.存在传染源时的疫源地消毒是
正确答案:8.D;9.B;10.A
(11-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接触性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空气传播
E.虫媒传播
11.传播快,明显季节性,儿童发病多是
12.暴发或流行,有季节性、地区性,停止饮或接触疫水,可短时间控制疾病流暴发即平息
C.前瞻性调查
D.现场试验
E.随访研究
4.哪种流行病学调查不设专门的对照

预防医学,B150,3-2

预防医学,B150,3-2

B150作业3-2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2 分)A.病人B.疾病C.人群D.健康人我的答案:C得分:2分2、对某疫苗进行现场实验,下列哪一项属于双盲试验()(2 分)A.试验组不知道谁是对照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谁是对照组C.试验组接种疫苗注射,对照组接种安慰剂D.观察者和两组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疫苗性质我的答案:D得分:2分3、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不包括()(2 分)A.病例报告B.病例对照研究C.横断面研究D.生态学研究我的答案:B得分:2分4、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此因素可能为()(2 分)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无关因素D.无法判断我的答案:C得分:2分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2 分)A.观察法B.实验法C.动物法D.理论法我的答案:C得分:2分6、混杂因素的作用是()(2 分)A.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加B.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减弱C.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增加或减弱D.使暴露因素与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无关我的答案:C得分:2分7、疾病轮状模型的核心是()(2 分)A.环境B.遗传因子C.宿主D.生物环境我的答案:B得分:2分8、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本区别是()(2 分)A.需要以盲法观察B.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因素C.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D.病例需要以公认的诊断标准确定我的答案:B得分:2分9、无应答现象的产生是由于()(2 分)A.对敏感问题调查对象不愿做正确答复B.健康人常遗忘以往的暴露情况C.调查对象不复函、不合作D.调查人员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得到的回答我的答案:C得分:2分10、以下是临床实验效果的评价指标,除了()(2 分)A.有效率B.患病率C.治愈率D.生存率我的答案:B得分:2分11、采用某项诊断实验对200例经活检证实患乳腺癌病例和200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其他非癌病例做检查。

预防医学试卷(B

预防医学试卷(B

B(一).单项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共计50分)1.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B )A.具有比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更着重于护理与康复C.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2.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B )A.急性病B.慢性病C.传染病D.常见病3.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污染物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环境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此为(A )A.环境自净作用B.污染物的转化C.污染物的迁移D.生物富集作用4.环境污染是指( A )A.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使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或生物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危害B.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使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环境自净能力,影响居民健康C.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改变环境构成,造成地球上地质化学因素的区域性差异D.污染物在生物之间传递,并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通过食物链影响居民健康5.根据第二届哥本哈根光学会议的紫外线辐射分段,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是( B )A.紫外线A段B.紫外线B段C.紫外线C段D.紫外线D段6.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C )A.生物学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氧化、中和7.常用的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的指标不包括( C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8.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中,细菌总数不能超过( A )A.100CFU/LB.3CFU/ mLC.100CFU/mLD.3CFU/L9.引起痛痛病的化学物质是(C )A.铅B.汞C.镉D.铬10.下面哪项属于生物源性地方病( B )A.克山病B.鼠疫C.大骨节病D.克汀病11.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 D )A.甲状腺肿B.斑釉齿C.龋齿D.克汀病12.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 B )A.夜盲症B.脚气病C.坏血病D.口角炎13.哪项不是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B )A.促进钙的吸收B.维持正常神经功能C.促进心肌利用葡萄糖D.调节钙磷代谢14.膳食中铁的最好来源是( A )A.肝脏B.粮谷类C.奶及奶制品D.蔬菜15.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是( C )A.细菌B.病毒C.酵母D.霉菌16.下列哪项是容易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 C )A.肉类食品B.加热不彻底或生熟交叉污染的食品C.海产品和咸菜D.奶类及奶制品17.职业病的特点不包括( D )A.病因明确B.有接触剂量-反应关系C.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人群中有多人发病D.及早治疗,预后良好,但易复发18.气态毒物在体内排出的主要途径是( D )A.肾脏B.皮肤C.毛发D.呼吸道19.慢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D )A.化学性肺炎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C.中枢神经麻醉D.造血障碍20.治疗铅中毒首选药物为( D )A.美蓝B.L-半胱氨酸盐C.二巯基丙磺酸钠D.依地酸二钠钙21.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程度的是( B )A.粉尘的分散度B.粉尘的化学组成C.粉尘的硬度D.粉尘的溶解度22.下面有关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D )A.社会环境影响健康具有作用的广泛性、持久性和累积性的特点B.社会环境作用于人类健康常以交互作用的方式产生效应C.社会因素主要通过心理认知的中心环节产生作用D.社会环境影响健康具有作用的直接性、持久性和累积性的特点23.下面选项中属于预警性行为的是( D )A.酗酒B.污染的环境C.驾车使用安全带D.预防接种24.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在于( C )A.观察期内,发病率的分子不包括新发病例数B.观察期内,患病率的分子不包括新发病例数C.观察期内,发病率的分子仅包括新发病例数D.观察期内,患病率的分子仅包括新发病例数25.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 A )A.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动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26.普查的优点是( C )A.适用于患病率低的调查B.最不容易出现漏查C.确定研究对象简单D.能较快得到发病率27.采用某项筛查试验对400例经活检证实患结肠癌病例和400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其他非癌病例做检查,结果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

《预防医学》期末试题B卷

《预防医学》期末试题B卷

《预防医学》期末试题(B 卷)班级姓名学号1.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公共卫生的使命不包括(B)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岀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2. 日本的水俣病的病因为(A )A慢性有机汞中毒B急性有机汞中毒C急性无机汞中毒D慢性无机汞中毒E急性金属汞中毒3. 儿童铅中毒最敏感的靶系统(器官)为(A )A造血系统B神经系统C内分泌系统D生殖系统E肾脏4. 哪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A )A属于传染病B可造成政治影响C造成严重健康和生命损害D公共卫生属性E突发性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包括那些内容(E )A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B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C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D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E 加强临床医生作用6.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C )A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B 疾病的人群、性别和职业分布C 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D 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E 疾病在国际、国家和城乡的分布7. 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E )A 每10 万人的粗死亡率B 某病的死亡专率C 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 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 该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百分比8. 出生队列是指(E )A 将同一民族的人列为一队B 将同一年龄组的人列为一队C 将同一性别的人列为一队D 将同一职业的人列为一队E 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列为一队9. 维生素B2 缺乏,可发生(C )A 脚气病B 夜盲症C 口角炎D 癞皮病E 坏血病10. 下列哪一种食物中毒的机理与其他几项不同(D )A 沙门氏菌中毒B 副溶血性弧菌中毒C 大肠埃希菌中毒D 肉毒梭菌中毒E 葡萄球菌中毒11. 位于膳食金字塔底部的食物为(A )A 粮谷类B 蔬菜和水果C 鱼、肉、蛋D 豆制品E 奶制品12. 关于食物中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C )A 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B 潜伏期短C 呈爆发性D 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胃肠道症状E 能够在食物或病人排泄物中分离出致病菌或毒素13. 下列关于卫生服务提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E )A 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B 卫生服务需求包括由需要转化来的需求和没有需要的需求C 卫生服务利用是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D 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E 卫生服务利用可以直接用于评价卫生服务的效果14. 下列各项中属于医疗事故的是(C )A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医学紧急措施造成的不良后果B 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的不良后果C 医务人员违反诊疗护理规范造成患者人身损害D 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E 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不良后果15. 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C )A 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B 中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C 农村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D 城市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E 西部和东北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16. 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不包括(D )A 健康教育B 健康促进C 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D 专科治疗E 社区康复17.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的危险因素是(B )A 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B 吸烟、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C 吸烟、饮酒、静坐生活方式D 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E 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18. 某2 型糖尿病人,已开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他若要成为一个积极的自我管理者他应该(B )A 完全听医生安排B 学会调整不合理饮食及注射胰岛素C 完全靠自己进行管理D 尽量不要外出与人交往E 以上都是19. 健康促进的核心是(C )A 教育B 行为改变C 增权D 环境改变E 社会干预20. 哪些人可以考虑用尼古丁辅助疗法来戒烟?(E )A 以往戒烟后有严重的症状B 每天吸2 包烟C 起床后半小时内就要吸烟D 以上都不合适E 所有愿意使用的吸烟者2. 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1. UL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P62)2.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Events (P472)3. Health-promoted behavior (P107)4. Equity (P138)5. Community-based health care services (P380)3、简答题(每题5 分,共25 分)1. 简要说明三级预防策略。

预防医学课程期末试卷B卷

预防医学课程期末试卷B卷

2022年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预防医学》期末考试题B卷(含答案)课程名称:预防医学试卷(B)(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20分)( )1.预防医学在医学的学科分级中属于。

A.一级学科B.二级学科C.三级学科D.四级学科E.独立学科( )2.以下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

A.健康检查B.免疫接种C.戒烟D.计划生育E.治疗残疾( )3.全人群策略的特点正确的是。

A.针对高危人群B.通常人群参与及依从性高C.只需要医学干预,可操作性强D.针对病因链发生的远端,疾病的病因采取措施E.范围广、费用高( )4.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比较多见的是。

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畸D.致癌E.致突变( )5.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是。

A.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数据B.病人的职业史C.职业损害表现D.测量病人血尿中有害因素结果E.病人自述接触史( )6.光化学烟雾对机体危害的主要特点是。

A.肺水肿B.神经系统损害C.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D.肝肾损害E.皮肤损害( )7.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为。

A.三层B.四层C.五层D.六层E.七层( )8.下列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A.牛奶B.瘦猪肉C.豆制品D.鱼E.鸡蛋( )9.A型行为模式与下列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

A.冠心病B.糖尿病C.高血压D.心律失常E.恶性肿瘤( )10.烟草中对人体产生成瘾作用的有害成分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焦油D.尼古丁E.氮氧化物( )11.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不包括。

A.劝告B.达成共识C.协助D.安排随访E.健康体检( )12.对成人进行健康干预时最应侧重的内容为。

A.树立健康意识B.定期健康体检C.形成健康行为生活方式D.关注体重变化E.预防意外伤害( )13.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应放在。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一、二级预防E.二、三级预防( )14.传播源是指。

《预防医学》B卷标准答案.doc

《预防医学》B卷标准答案.doc

《预防医学》B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preventive medicine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2.environment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的作用,(环绕在人类周围的一切因素综合即为人类的环境,)3.health promotion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疾病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4.food poisoning凡是进食被致病菌及其毒素、真菌毒素、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物,或因误食含有自然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

munity health services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健康为中心,人民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适宜技术向社区居民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病因、宿主、环境2.情绪、情绪3.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4.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食物中毒5.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6.生物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7.矽结节、肺间质纤维性变、矽结节8.金属硫蛋白9.职业病、职业性外伤、工作有关疾病10.营养素、热能、营养11.食物分类、摄入量范围12.基本膳食、治疗膳食、试验膳食13.社会支持、社会支持14.温室效应、酸雨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V X X X X X X V V X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 D A A B A C D B 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 A B D A C D B A 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D ACD BD ABC BCD ABD ABCD CD ACD ABC五、问答题:共20分。

预防医学B150作业3-1

预防医学B150作业3-1

B150作业3-1单选题1、病死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2 分)2、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多不包括下列哪项?()(2 分)3、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2 分)4、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2 分)5、预防医学的对象()(2 分)6、次生环境是指()(2 分)7、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2 分)8、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2 分)9、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2 分)10、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2可引起()(2 分)11、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2 分)12、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2 分)13、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是()(2 分)1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地方病的是()(2 分)15、哪种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反射性呕吐()(2 分)16、环境的自净作用是()(2 分)17、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2 分)18、日本发生的痛痛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2 分)19、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是()(2 分)20、张先生夫妻与父母同住,生育一女在读小学,其弟新婚暂住张宅内。

该家庭类型属于()(2 分)21、下列哪些食物含核黄素最少()(2 分)22、下面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2 分)23、毒蕈中毒中哪种病型死亡率最高()(2 分)24、两种化学物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时,其中某一种化学物质可使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毒性增强,且其毒性作用超过两者作用之和,这种情况是()(2 分)25、维生素A相对较少的食物是()(2 分)26、哪种营养素不能用蔬菜瓜果作为主要来源()(2 分)27、严重缺碘地区的最严重表现形式是()(2 分)28、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铅绞痛的特征?()(2 分)29、建筑材料中和装饰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2 分)30、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2 分)多选题31、评价居室空气清洁度的常用指标包括()(4 分)32、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包括()(4 分)3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主要有()(4 分)34、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4 分)35、污染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表在()(4 分)36、煤烟型烟雾事件发生的气象条件为()(4 分)37、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的远期作用包括()(4 分)38、关于预防医学的特点,正确的有()(4 分)39、关于维生素B1,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有()(4 分)40、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有哪三项()(4 分)。

预防医学B作业

预防医学B作业

题目内容小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生答案1 2.0 D2 2.0 D3 2.0 A4 2.0 A5 2.0 D6 2.0 A7 2.0 A8 2.0 C9 2.0 D10 2.0 C11 2.0 D12 2.0 A13 2.0 C14 2.0 B15 2.0 D16 2.0 D17 2.0 A18 2.0 C19 2.0 B20 2.0 D21 2.0 D22 2.0 C23 2.0 A24 2.0 C25 2.0 C26 2.0 A27 2.0 C28 2.0 D29 2.0 B30 2.0 B31 4.0 A D32 4.0 A B C D33 4.0 A C34 4.0 A B C D35 4.0 A B C D36 4.0 A B C37 4.0 A B C D38 4.0 A C D39 4.0 B C40 4.0 A B C D总分:100.00题目内容1. 传染源是指()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2. 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因素为()A)新生儿增加B)易感人口的迁入C)免疫人口的死亡D)预防接种3. 经水传播是发展中国家哪型病毒性肝炎地方性流行的重要原因()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4.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从传染源到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B)病人从家到医院所经过的路程C)病人在医院住院期间所走过的路程D)动物发病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5.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A)是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病原体的人B)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的动物C)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的人D)是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持续排除病原体的人6. 哪种传播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大多见于儿童()A)经空气传播B)经食物传播C)经饮水传播D)经血液传播7. 下面哪项属于传染病的传染源管理具体内容()A)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病人B)对接触者进行检疫C)预防接种D)从事饮食人员加强健康教育8.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取决于()A)排除病原体的数量B)携带病原体的时间长短C)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D)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9. 决定隔离期期限长短的重要依据是()A)有无临床症状B)患者的活动范围C)疾病的严重程度D)疾病的传染期10. 传染病的恢复期是指()A)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特异症状和体征之间的一段时间B)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之间的一段时间C)机体遭受的各种损害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段时间D)机体出现临床特异症状和体征的一段时间11. 下面哪项是针对传染病易感人群的措施()A)消毒B)改善卫生条件C)病原体携带者应登记和治疗D)预防接种12. 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A)高血压B)高胆固醇血症C)行为生活方式D)遗传因素13. 哪项不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A)高血压B)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D)糖尿病14.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之一是()A)人人不得病B)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C)全民免费医疗D)医疗保险15.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目标之一是()A)人人不得病B)人人都得到全民免费医疗C)人人都得到医疗保险D)人人都得到基本药物16.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之一是()A)人人健康长寿B)人人平等和健康C)人人富裕和长寿D)使全体人民达到最高的生活质量17.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性行动之一是()A)与贫困作斗争B)与疾病作斗争C)与环境作斗争D)与行为不端作斗争18.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社会基础描述正确的是()A)伦理不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政策的实践的基础B)性别观不能体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C)公平是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础D)公平是21世纪人人得到同样的卫生保健19. 初级卫生保健是()A)是一种低级的卫生保健B)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C)是一种免费的卫生保健D)是一种预付的卫生保健20. 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A)病人B)健康人群C)亚健康人群D)全体居民21. 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是()A)平等互惠、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B)社会公正、国家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C)社会公正、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低成本D)社会公正、社区和群众参与、部门间协同行动、成本效果与效率22. 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哪一项()A)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B)减少死亡、预防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C)提供基本的清洁卫生环境D)增进健康、不得疾病、治疗病伤、康复服务23.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之一是()A)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B)以生物-心理-经济医学模式为指导C)以社区重点保健人群为指导D)以健康为指导24.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A)体格检查B)社区卫生C)社区康复D)社区检查25. 社区卫生服务是()A)病人为中心、社区为导向B)老年人为中心、社区为导向C)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D)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导向26. 健康促进的概念为()A)包括一切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更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D)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7. 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A)控烟、控酒、控制高血压、控制性病、控制艾滋病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D)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依靠科技进步28. 社会动员包括()A)开发领导层、促进个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B)开发基层人员、促进社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C)开发领导层、促进家庭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D)开发领导层、促进社区参与、发动非政府组织、利用专业技术人员29. 21世纪健康促进的优先地位之一是()A)提高对疾病的社会责任感B)提高对健康的社会责任感C)提高对治疗的社会责任感D)提高对人群的社会责任感30. 卫生监督的特征有()A)公益性、保护性、普遍性、综合性B)公益性、保护性、技术性、综合性C)事业性、保护性、垄断性、综合性D)公益性、公开性、技术性、专科性31. 下面哪几项是传染病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原因()A)新生儿减少B)易感人口迁入C)免疫人口死亡D)人工免疫32. 下面哪几项是卫生法的发法源包括()A)宪法B)卫生法律C)卫生行政法规D)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33. 下面哪几项不属于21世纪健康促进的优先地位()A)提高对疾病的社会责任感B)增加健康发展的投资C)调整卫生服务方向D)保障健康促进所需的基础设施34. 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包括()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高危人群D)儿童、妇女、老年人、疾病康复期人群等35. 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A)促进健康B)预防保健C)合理治疗D)社区康复36. 下面哪几项属于健康促进策略的主要活动领域()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调整卫生服务方向D)加强医院的行动37. 下面关于“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描述正确的是()A)全方位促进健康B)部门间的协调C)将卫生列入可持续发展计划D)与贫困做斗争38. 下面哪几项对社区卫生服务描述是正确的()A)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B)通过医院的广泛参与才能得以实现C)工作重点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D)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39.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政策基础包括()A)以疾病为中心B)以健康为中心C)可持续发展战略D)与贫困做斗争40. 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包括()A)全人类获得最高可能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B)对卫生保健工作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D)社会公正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_B一、单选题1.(4分)铅作用于机体出现的早期变化• A. 贫血• B. B.腹绞痛• C. C.腕下垂• D. D.卟啉代谢障碍• E. E.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六章第二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2.(4分)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

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河水中。

该县1986年1月~11月份伤冷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同期均匀发病人数的6.9倍。

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

这一地区• A. 产业用水管线泄漏,产业废水污染了水源• B. B.城市污水污染了水源• C. C.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 D. D.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E. E.以上都不是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第五章第三节水环境与健康3.(4分)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粮食应该占每日食物总量的• A. A.30%-50%• B. B.10%-20%• C. C.30%-40%• D. D.30%-60%• E. E.40%-50%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答案A解析第二章第三节社会卫生保健和护理4.(4分)APGAR家庭功能问卷评定结果,家庭功能中度障碍标准为• A. 4-6分• B. B.7-10分• C. C.0-3分• D. D.5-6分• E. E.>9分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答案A解析第四章第四节家庭因素与健康5.(4分)诊断职业病的重要前提是• A. 职业史• B. B.生产环境调查• C. C.临床观察• D. D.实验室检查• E. 排除其他疾病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答案A解析第六章第一节职业有害因素概述6.(4分)某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为10天,天天经口喂养小鼠,经测定小鼠天天摄进量为1 mg,连续喂养100天,则动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最大蓄积量为• A. 1mg• B. B.5.4mg• C. C.2.8mg• D. D.14.4mg• E. E.10mg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五章第一节人与环境7.(4分)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 A. 不发生消化道疾病• B. B.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C. C.不发生食物中毒• D. 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 E. E.不发生水型地方病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第五章第三节水环境与健康8.(4分)与人类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空气物理因素有红外线,可见光和• A. 微波• B. B.宇宙射线• C. C.X射线• D. D.紫外线• E. E.γ射线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五章第二节空气环境与健康9.(4分)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A. 交通运输• B. B.自然灾害• C. C.生活性污染• D. D.生产性污染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五章第一节人与环境10.(4分)某制革厂设在室内的废水池阀门堵塞,一名工人欲用水泵抽废水疏通,下池后即感胸闷,爬出时突然神志不清,有3名工人进行救助,也先后昏倒。

治疗时应预防• A. 脑水肿• B. B.肺水肿• C. C.心肌损害• D. D.肾脏损害• E. E.迟发脑病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第六章第二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1.(4分)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 A. 吸氧• B. B.应用解毒药物• C. C.应用镇静剂• D. D.防治肺水肿• E. E.防止心肌损害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六章第二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2.(4分)多种毒物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于每种毒物分别作用的总和为• A. 相加作用• B. B.协同作用• C. C.联合作用• D. D.相乘作用• E. E.拮抗作用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答案C解析第六章第二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3.(4分)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阻留的部位主要与哪项理化性质有关• A. 粉尘的比重• B. B.粉尘的硬度• C. C.粉尘的溶解度• D. D.粉尘的分散度• E. E.粉尘的荷电性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六章第二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4.(4分)APGAR家庭功能问卷评定结果,家庭功能良好标准为• A. 4-6分• B. B.7-10分• C. C.0-3分• D. D.5-6分• E. E.>8分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四章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第四章第四节家庭因素与健康15.(4分)某蓄电池厂磨粉工,工龄14年,近半年来出现头痛、头昏、肌肉关节酸痛、手指麻木等症状,化验室检查有轻度贫血,该患可考虑诊断为• A. 急性铅中毒• B. B.慢性铅中毒• C. C.急性苯中毒• D. D.慢性苯中毒• E. E.慢性汞中毒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第六章第二节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6.(4分)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A. 中位数• B. B.相对数• C. C.标准误• D. D.标准差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十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十章第三节描述性研究17.(4分)关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正确的说法为• A. 听觉疲劳后进入听觉适应• B. B.听觉疲劳是噪声性耳聋的前驱信号• C. C.听觉疲劳为功能性改变,听觉适应为器质性改变• D. D.听觉疲劳为器质性改变,听觉适应为功能性改变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六章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第六章第三节物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8.(4分)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 B.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C.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 E.分母不宜过小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九章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第九章第四节计数资料的分析19.(4分)保证饮用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 A. 寄生虫虫卵• B. B.总大肠菌群• C. C.细菌总数 D.痢疾杆菌• D. E.钩端螺旋体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五章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第五章第三节水环境与健康20.(4分)目前我们要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A. 黑色文明• B. B.黄色文明• C. C.白色污染• D. D.绿色文明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二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二章第一节保护健康的基本国策21.(4分)下列哪种方法最能说明定群研究中失访所致的选择偏倚• A. 用相对危险度而不用绝对危险度来测量效应• B. B.努力确定失访者与未失访者在危险因素上有没有差异• C. C.选择混杂因素分布相同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使两组的失访情形没有差异• D. D.如果能很好地预计失访情况,则可通过增加原始样本的含量来消除预期失访的影响• E. E.上述答案都不对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十章收起解析答案B解析第十章第三节描述性研究22.(4分)我国居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热占总热能的适宜比是• A. <50%• B. B.50%• C. C.60%~70%• D. D.>70%• E. E.以上都不是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八章收起解析答案C解析第八章第二节营养调查23.(4分)某医生整理资料时有以下指标:年龄、身高、体重、胸围等,上述指标属于• A. 定量指标• B. B.半定量指标• C. C.分类指标• D. D.定性指标• E. E.等级指标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十章收起解析答案A解析第十章第三节描述性研究24.(4分)下列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中,哪种说法是错的• A. 水中氮磷含量增加• B. B.水质感官性状恶化• C. C.溶解氧急剧减少• D. D.水藻类大量减少• E. E.水中微生物死亡纠错得分:0知识点:第五章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第五章第三节水环境与健康25.(4分)发热,消化道疾病,术后病人适宜吃• A. 普通饭• B. B.软饭• C. C.半流质食物• D. D.流质食物• E. E.固体食物纠错得分:4知识点:第八章收起解析答案C解析第八章第二节营养调查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