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法化
第一讲 语法化理论概说
第一讲语法化理论概说1.1 理论框架这一部分将简要论述我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从历史事实中归纳规律,揭示汉语语法发展的具体过程。
但是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个适合描写汉语语法史的理论框架。
尽管我们认为新近的历史语言学理论−语法化最适合于我们的研究目标,但是该理论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对印欧语言历史发展的考察,因此不能简单照搬,必须加以修正以适合汉语的情况。
1.1.1 语法化理论凡是对历史语言学感兴趣的读者,一定都会对“语法化”和它的相应英语叫法grammaticalization不陌生。
然而在目前通行的英语辞典中尚见不到grammaticalization这个词条,甚至大部分的语言学辞典也未收录该词条(如Trask 1993)。
要了解该词条的定义只能到有关的历史语言学书中去找。
下面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解释。
语法化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时性的,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特别是它们的具体发展过程。
从这一角度看,语法化是关心一个普通词汇如何演变成一个语法标记,以及一个语法标记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共时性的,基本是把语法化看作一种句法、篇章和语用现象,即语言使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各种各样格式。
(Hopper & Traugott 1993:2)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有关语法化现象的文献。
首先注意到有关现象的人是中国学者。
根据郑殿、麦梅翘(1964),过去一千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很注意语言中的“虚化”现象,相对于普通历史语言学中的“语义虚化(semantic bleaching)”或者“语法化”。
一个名叫周伯奇的元代学者已经注意到,很多当时语言中的虚词都是来自实词。
清代涌现出了一批研究虚词的优秀学者和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如王引之和其《经传释词》、袁任印和其《虚字说》等。
在西方历史语言学中,法国学者Meillet于1912年在其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语法形式的演化》中首先使用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这一术语,用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
语法化理论
概念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语法化的概念不一。几家有代表性的解释有: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 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刘坚、马壮寰等也有过这样的表述,即一般 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位的过程,可分别简化为词 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江蓝生,2001)语法化是实词或者松散的篇章结构变为稳固的语法手段的历时,其 结果是新的语法标记或者句法结构。(石毓智,2003)上述语法化的概念,都有其合理性。因为“语法化”是一 个新创的学科术语,汉语“语法化”一词来源于英语grammaticaliation,结合汉语的特点,国内语言学家自然 对语法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范围上。
语法化理论
汉语语法研究理论
目录
01 概念
03 动因与机制
02 兴起和发展 04 思路和特点
语法化理论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语法化的概念、研究动向、语 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语法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中国语 言学界对语法化理论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 语法化的概念、研究动向、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少有成就的学者在这个领域结合汉语的 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最早提到语法化的语言学家是法国学者Meillet(梅耶),他在《语法形式的演变》(1912)一书中使用了 grammaticaliation一词,用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他把语法化解释为一个词语演变为 附着语素,一个附着语素演变为词缀,以至于一个词缀演变为另一个不能进行分析的语素的过程,并提出三个观 点:1.由虚化产生的新的语法形式会引起语法系统的变化;2.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虽然也可以分出阶段 来;3.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
论语法化
学年论文题目论语法化姓名王吴琪所在学院政法学院专业班级 08级汉语言一班学号 20084601指导教师钱少青、张素宁日期 2010年 12 月 20 日论语法化08汉语言一班王吴琪指导教师钱少青张素宁摘要:“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从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的分类、语法化的机制、语法化的动因、语法化的特征等方面对语法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顺便对语法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语法化分类机制特征“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1]于1912年创造并最先使用的,指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发展过程。
国际上认为,最早关于语法化的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即A.Meillet创造并使用),事实上早在13世纪的中国,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汉语中实词虚化的现象,这正是语法化研究的开始。
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2]。
语法化具有普遍性,所有语言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而且这种演变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
一般认为,语法化中的“语法”是指宏观意义上的语言构词、造句、谋篇等规则。
关于语法化的机制、动因和特征的具体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就大的方面来说,以语法化的机制[3]为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的说法是Hopper&Traugott的诠释,他们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语法化的发生有两种机制:重新分析(reanalysis)和类推(analogy),其中,重新分析起主导作用,类推起次要作用。
实词虚化(语法化包含实词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的固定为途径(解惠全1987,张其云刘小玲2009)。
语法化研究综述
语法化研究综述国内语言学家也对语法化的定义进行了探讨:1.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2.刘坚等的定义如下: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
3.马壮寰认为,语法演化是单向的,即从实词向虚词、向语法形式和结构进展,而不是相反。
语法形式的演进是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变为程度较高的,从开放类变为封闭类,从具体变为抽象。
4.杨成虎的定义更为简洁,即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一般说来,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
实词虚化三种情况中,实词虚化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因而有被误解为语法化概念本身的倾向。
实词虚化的实质就是某个词新的词类语法功能的获得,或者说从一个语义域的成员化为另一个语义域的成员。
句法化句法化现象即章法成分向句法成分的转变,语用因素规约后向语法因素过渡以及词序在实际使用中被凝固化,从而表达某一具体语法功能等转变过程。
词汇化词汇化现象指的是引起词语表达(lexiclexpression)失去其直接性和透明度,进而演化成不能从字面意思推测出其真正意义的词组。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所达成的共识国内外关于语法化,已达成四点共识:一是语法化的主体是句法化(尤其是实词虚化)、形态化;二是语法化大多是有理据的,有动因、有机制,语言的经济性、像似性、明晰性以及说话者的目的、语用推理等,都是影响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语法化是渐变的过程;四是语法化是单向性为主的(从实到虚,从比较虚到更虚),语法化体现着一个基本的特征,即坚持走由实到虚,而不是相反的进程,这是一个单向性的特征或者说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特征。
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
当今国外研究语法化的认知语言学家主要 有: Langacker, Lakoff, Taylor, Heine, Hopper, Traugott, Ungerer&Schimid, Sweetster, Dirven & Verspoor等.他们对语 法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且将其研究范围从 “实词虚化” 扩大到句法和章法,甚至将从 典型概念结构所产生出的句法结构的论述 也囊括其内,强调了语法化与隐喻, 象似性, 主观化(subjectification)等现象密切相关,与 人类的认知机制密不可分,以其通过语法化 将语言的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结合起来,寻 找语言产生和发展的理据性,揭示语言演变 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动因规律.
而第三层次的研究则是广义上的语法化, 涉及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 语言结构如何体现出典型的概念结构或事 体结构等。典型的概念结构或事体结构等 如何被显性化为语法构造,人们在体验的 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概念基型,在其上有形 成了几个“典型事件模型”,语言中的语 法构造和基本句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 的。这也是一种广义的语法化现象。
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 (梅莱) 于1912年在其论文 “语法形式的演化” 中首先提出 “语法化”这 一术语, 认为语法化主要研究自主词转化为起语 法作用的成分 (the transition of autonomous words into the role of grammatical elements, 参见Ungerer & Schmid, 1996: 255) 他们都认为通过语法化过程的研究, 可以从历时 的角度寻找语言形式和功能演变的动因,进一步 揭示人类的认知与语言发展之间的象似性现象, 以进一步证明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并将语 言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更深 层次上对语言作出认知解释.
论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F e b 。 20 1 3
论 语 法 化 的机 制 与动 因
凌 剑 春
( 长沙理工大学外 国语学 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6 )
摘
要: 语 法化是指语 言形式的意义从 实义 向虚义转 变, 其 功能从 实词 向语 法功能词、附着成分 、词
缀乃至屈折形式 的演变过程 。语 法化 是语 言演 变的 重要 方面 ,是认 知语 言学研 究的重要 内容之一。主观
素如人 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 。 本 文主要讨论语法化 的机制及动 因。 提 出语 法
C O W的复数形式原为 k i n e , 后来 遵循一般情况下复 数 只在单数形式后加 s 的规则类推出 C O W S 这个复
数形式, 且代替 了原来 的 k i n e, 在这个过中, 原有 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 重新分析 和类推对一般语言 演变也很重要 , 但要注意的是重新分析不一定导致
语法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 2主 观 化
化的机制 除了重新分析和类推 以外 , 主观化也是语
法化 的一个重要机制 , 语法化 的动 因和语用推理密
切相关 。 目的是为 了说 明语言演变不是源 自语 言 自 身, 而是源 自语言 的使用 , 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
能力密切相关 。 2 .语法化 的机制
语 法化是 一种语 言演变 现象 , 指 的是语言形式
的意 义从 实 义 向虚 义转 变,其功 能从实 词 向语 法 功能词 、附着成 分、词缀 乃至屈折 形式 的演 变过 程。 ” 。 认 知语 言学认 为语法化是规律化最强 的语义
演变类 型。 语法化的研究 是从语 言历 时变化来看语
化。 笔者认 为主观化应当视为语 法化 的一个重要机
也谈语法化
也谈语法化*北京大学郭锡良近若干年来有关汉语语法化的研究十分兴盛,确实出了一些有内容、有价值的好作品;但是又不能不看到,语法化研究中也存在概念混淆不清、滥用语法化和理论偏颇的倾向。
下面我们举例就语法化的个别问题、个别论点(x标记)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比如,有的论著用“语法化”作理据把许多带“说”的词语(“x说”)都论定为词。
这是很难令人苟同的。
作者说:“现代汉语中有一批‘x说’正在发生词汇化,其中的‘说’已不再表示具体的言说之义,而是虚化了,可以表示打算、计划、考虑等心理活动,有些‘说’的意义甚至变得很难分析,与其前的x合为一体,成了词内成分。
”接着分成五类,列举了五十多个“x说”:1、“x说”构成的动词:再说心说2、“x说”构成的副词:再说照说不用说可以说应该说难道说按理说一般说依我说俗话说老实说实话说比方说譬如说比如说好比说怎么说再怎么说就是说不说正说本来说还说刚说严格地说具体地说反过来说换句话说总的来说不管怎么说不是我说3、“x说”构成的连词:甭说别说漫说不要说不用说纵说就说或者说与其说······不如说与其说······毋宁说如果说所以说这么说那么说再者说虽然说4、、“x说”构成的话题标记:要说就说5、“x说”构成的话语标记:我说大都作了一些分析。
下面不妨引几条来作些评点:1、“心说韩有福心说,你又错打了主意,我老韩为人滑头点儿,可不至于出卖中国人,这点还能把握住。
(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心说’是一个偏正结构,字面的意思是“在心里说”,实际义为“想”,在句中作谓语。
“心说”中“心”和“说”之间不能插入任何副词性成分,可以看作一个动词。
”评议:这样的分析、论证妥当吗?因为“心说”的“实际义为‘想’”中间“不能插入任何副词性成分”,就能把一个“偏正结构”定作动词吗?按语法化的说法,“说”是行为动词,到了“心说”中就转为心理动词了,意义虚化了。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综观语法化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语言中形式和结构在语境中逐渐固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并影响着语言的各种层面。
本文将回顾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分析语法化的概念、特点、作用,介绍语法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并对语法化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一、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回顾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自Humboldt和Jakobson 等学者首次提出“语法化”这个概念以来,语法化研究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百年中,语法化研究从早期的语用学和语义学角度,逐渐拓展到认知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多个领域。
研究方法也从单一的静态描写向动态的、历时的方向转变。
二、语法化的理论分析1、语法化的概念语法化是指语言中形式和结构在语境中逐渐固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使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逐渐变得更为稳定和一致。
2、语法化的特点语法化的特点包括抽象性、稳定性和系统性。
抽象性指的是语法化的过程不依赖于具体的语境,而是基于语言的整体语境进行归纳和总结。
稳定性指的是语法化的形式和结构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具有一定的传承性。
系统性指的是语法化的过程并非孤立的,而是与语言的其它层面相互、相互影响。
3、语法化的作用语法化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语法化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高效和明确,减少了歧义和模糊性。
其次,语法化使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更加规范化,有助于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语法化还使得语言更加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提高了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语法化实证研究及应用1、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语法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通过研究语法化的过程和机制,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从而更有效地教授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此外,通过对母语者和非母语者语法使用的研究,可以为二语习得提供重要的参考。
2、翻译中的应用翻译中的语法化研究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
【资料】语法化说略0706汇编
2020/7/12
7
(4)语言系统并非自足,跟语言之外的认知、语用 和社会因素等密不可分。如:
2020/7/12
15
这种学说叫“方位说” (localist hypothesis or localism)。
Heine(1991)等认为,作为语法化的“输 入”成分,最基本的参照点是人对自己身体的 认识。如: 门脸儿 靠背 山头 墙脚 圆心
可见,前后上中下这些空间概念来自于身体部位的 引申。这可以叫“人类中心说”,一切都是从人自 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 质等等。
我们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介词:表处置
把左手:表工具
以上 握持义→ 处置义
2020/7/12
12
此乃释氏之说,陷於其中不自知。不知当时曾把与 韩退之看否?(朱语·59)
(西门庆)包了一包砒霜来,把与王婆收了
(水·25)
施+V1+受+把与+间/施+V3
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 取了去? (元杂·杀狗劝夫)
11
不把厅前竹马骑。(敦煌变文集) 把+物+V
莫把杭州刺史欺 (白居易·戏醉客)把+人+V
若尧当时把天下与丹朱,舜把天下与商均,则
天下如何解安?(朱语·卷16) 把+物+V
我常把伊思念,你不将人挂恋。(元杂·闺怨佳人 拜月亭)
智深……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 绿杨树带根拔起。(水·14)
语法理论化
语法理论化一、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跟语法化类似的概念在中国叫做“实词虚化”。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元人周伯漆《六书正论》:“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即现在的虚词由古代的实词转变而来)二、语法化现象(一)处置式1、“处置式”定义形式上:用“把”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意义上:表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一种处置2“把”字句发展七世纪以前,“把”字句还未存在史记:皆沉船,破斧甑,烧庐舍(项羽本纪)初期:处置式是用“将”字句“将”和“把”在唐以前是纯粹的动词,都具有“拿”或“持”的意义例: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蠃(“把”有“拿”意)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
”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两鬓愁应白,劳心把镜看(连用结介→语法化为介词)孙子将一鸭私用,佑以擅破家资,鞭二十。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把卷看”和“把镜看”、“把剑看”是有区别的“把卷看”:未完全丧失动词的性质“把镜看”两者看的东西(N1≠N2)“把卷看”“把”、“将”虚化为表处置和引进工具两类动词“将”“把”+名词(将、把的宾语是后面动词的宾语)+及物动词将、把虚化为表处置的介词料理中堂,将少府安置莫将杭州刺史欺(介词)表处置介词动词“将”“把”+名词+及物动词+名词(将、把虚化为引进工具的介词)例把门开(×)把门开开(√)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将、把虚化为引进工具的介词雁持一足倚,猿将两臂飞。
(用)“支分闲事了,把背向阳眠近代汉语“把”字句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现代:动词与它的补语结合得更为密切,处置式也运用得更加普遍把一天好事都惊散(惊散一天好事)把索子都割断了(割断索子)宾语提前,补语与动词结合(动词+补语),宾语无处安放,所以用“把”字句把宾语提前用“把”把动词的宾语提前,当宾语和补语都出现时,宾语可以在补语前也可以在补语后否定处置式:否定词可以放在“把”“将”之后你将我这臂膊休扳了者林冲每日与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否定词放在动词前(二)被动式是指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1、先秦被动句三种类型(1)“于”字句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郤克伤于矢(2)“为”字句不为酒困止,将为三军获胥(伍子胥)之父兄为戮于楚(3)“见”字句(“见”字与动词之间不插名词实施者)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语法化”问题
“语法化”问题关于《“语法化”问题》,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 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最典型的表现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汇或结构式演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较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
在现代语言学中,研究这种语法化现象的理论通常被称为“语法化学说”或“语法化理论”。
本版邀请我院语言所吴福祥介绍近年来国外语法化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同时也对国内近年来的语法化研究情况作一简介。
1.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最近几年来,单向性(unidirectionality)无疑是语法化研究中争论最为热烈的一个问题。
单向性是语法化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假设,指的是语法化的演变是以“词汇成分>语法成分”或“较少语法化>较多语法化”这种方向进行的。
语法化的单向性由Givon首先明确提出并作出解释,此后一直被认为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单向性问题的争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个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Newmeyer引起并由DavidLightfood以及RichardJanda和BrianJoseph等学者所推动。
Newmeyer的《语法形式与语法功能》一书中专门有一章叫做“解构语法化”,列举了大量的所谓单向性反例,据此否认单向性的存在;不仅如此,Newmeyer甚至宣称“根本没有语法化这样的东西”。
DavidLightfood则指责单向性的研究本质上是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反结构主义”(anti struc鄄turalist)的东山再起。
此后,《语言科学》(LanguageSciences)专刊(2001,23.2 3,由LyleCampbell 编辑,收有Campbell,Joseph,Newmeyer,Norde,Janda等五人的文章)整个一期几乎无例外地致力于否定单向性的理论价值,并提出反对单向性的各种理论和经验上的证据。
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
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分析论文一.语法化概念阐释“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 实词虚化”。
例如汉语“把”、“被”、“从”等原来都是有实义的动词,现已虚化为介词。
介词属于虚词,西方叫功能词。
虚化有程度的差别,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也是虚化。
西方人承认,“语法化”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13世纪就提出来的,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说:“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
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欧洲到18世纪才有法国哲学家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最先指出动词的曲折形态,如时态标记,是由独立的词变来的。
“虚化”主要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到虚,“语法化”一词则偏重于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例如主语和宾语这样的语法范畴以及主格和宾格标记这样的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的。
“语法化”有五条原则———并存原则,歧变原则、择一原则、保持原则和降类原则。
此后,陆续有学者提出了滞后原则和频率原则。
二.“来”的起源和产生关于“来”的产生年代,资料显示,目前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是在唐代,如太田辰夫、龚千炎认为是在唐五代,曹广顺和蒋冀骋、吴福祥认为是在初唐前后。
关于它的来源,太田提及:“助词‘来’当然是从动词‘来’产生的,原来是做了某事之后来到现在的场所的意思,后来‘来’成了附加的,就把重点放在了过去曾做某事上了。
”曹广顺认为,“来”在唐代从表示趋向的动词,发展处表示完成、以来、后来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的“来”都有表示动作、事件是“曾经发生”的意思,在这些条件下,当“来”转化为特指“曾经”的意思,并用于句尾时,就产生了事态助词“来”。
江蓝生和蒋冀骋、吴福祥推测事态助词“来”可能与唐代代表完成或实现的“来”有关:党表示完成或实现的`“来”用于“曾然”的语境,用以特指过去曾做某事,居于句末时,就变成了表曾经的事态助词。
语法化研究浅论
的先 驱 , 其 《 法形 式 的 演 化 》 1 1 ) , . ie 不 的 基本 概念 。 实词 是 指 那 些 具 有 实 实在 在 的词 汇 意 义 在 语 (92 中 AMe l lt “
仅 使 用 了 ga ai l ai rmm t a zt n一 词 . 而 且 提 出 三 个 值 得 的 词 ,虚 词 是 指 那 些 没 有 词 汇 意 义 而 仅 有语 法 作 用 的 ci o 注 意 的观 点 :一 是 虚 化 产 生 的 新 的 语 法 形 式 会 引 起 整 词 。 ” 后 得 出结 论 : 词 一 般 是 由 实 词 发 展 变 化 而来 然 虚 个 语 法 系 统 的 变 化 ; 是 语 法 化是 个 连 续 不 断 的 过程 . 的 。最 后 指 出语 法化 就是 某 一 个 实 词 的 词 汇 意义 首先 二
来 的 , 朝 的 周 伯 琦 在 其 《 书 正 》 指 出 :大 抵 古 介 词 。介 词 属 于 虚词 。虚 化 有 程 度 的 差别 , 词 变 为虚 元 六 中 “ 实
人制字 , 皆从 事 物 上起 。今 之 虚 字 , 皆古 之 实 字 。” 洲 词 是 虚 化 , 词 变 为 更 虚 的 成 分 ( 词 缀 和 屈 折 形 态 ) 欧 虚 如 直 到 1 世 纪 才 有 法 国 哲 学 家 E i n o n td 也 是 虚 化 。 8 t n e B n o e e
[ 陈杭 柱 . 语 简 史 【 . 京 :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出 6 】 德 M】 北 外
[ 杜 登 . 语 规 范 词 典 【 . 语 教 学 与 研 究 出 版 版 社 . 0 0 2 】 德 M】 外 20 .
社,0 5() 20, . 3
语法化理论
• 石毓智在《汉语语法化的历程》一书中说:“语法化理论 是普通历史语言学的最新发展。该理论强调从语言的内部 寻找语法发展的动因,注重分析一个新语法现象的具体发 展过程,并全面考察新语法手段的出现对业已存在的语法 系统有何影响。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特别重视从词语的 语义特征、人类认知、篇章组织、使用频率等角度探求汉 语史上新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从人类 语言普遍规律的角度,探讨汉语的有关现象,力求从更宽 的视野来概括和总结汉语的发展规律。从系统的观点探求 语法的发展,把个别现象的演变放在整个语法系统发展的 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注重功能相同或者相近的多个语法手 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语法化概念
西方“语法化”
“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 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如现代英语中助动词do在古英语中原 是实义动词,有“行动”之义。这一术语最初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 (梅耶) 提出来并在《语法形式的演化中》中使用。他认为研究语法化 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他把语法化解释为一个 词语演变为附着语素,一个附着语素演变为词缀,以至于一个词缀演变 为另一个不能进行分析的语素的过程。Mileelt以后的欧美学者给出了许 多语法化定义,其中以Hoppre 和Truagtot的定义最为经典。单向性是语 法化理论最激进的假设去范畴化、斜坡和主观 化是单向性的重要表现。
• 其实不管语法化的定义如何,大家对语法 化都有个一致的看法: • 语法化是一个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语法化的成分由原来 的表示实在意义转化为表示语法功能意义; • 语法化在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是当今“语法化”学界关注的焦点,不同的人有 不同的理解,大家在这一点上还未达成共识。 • 沈家煊(1994)提出了四条制约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语用原因、心 理原因、语言接触因素、语言内部结构的制约。 • 1、语用原因,从语言交流信息所要满足的条件出发来寻找语法化的 原因。例如语言交流必须同时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理解两个条件,因 此语篇的组织和交流的意图等语用因素是语法化的重要原因。 • 2、心理原因,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寻找原因。比如说人的认知规律 就是从具体到抽象,“隐喻”是认知的主要方式,用虚化成分来表现 语法关系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 • 3、语言接触因素,语法成分的借用和仿造现象。 • 4、语言内部结构的制约。从结构类型上看,像汉语这样的分析型语 言,实词虚化到一定程度后似乎不再继续下去,没有像屈折型语言那 样虚化为屈折形态。 • 跟原因和条件相关的问题是语法化的实践跨度。实词虚化的速度有快 有慢,有的要经历漫长的世纪,有的好像在短期内就可观察出来。
语法化——精选推荐
从历时性角度看语法化“共时性”和“历时性”是语言学的重要区别性概念,共时的描写取特定的时刻作为观察点,大多数语法描述就是这种性质的。
历时语言学是在语言的历时烟花中研究语言。
我认为这两者在研究语言现象的时候是密不可分,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平面,它俩是相互启迪启发的。
下面着重从历时角度看语法化的发展。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例如:go在 it’s going to rain中的意义,词缀-ful;-less;-ship;-ly 等……一开始是自由词素,渐渐失去其词汇意义而带有更抽象的意义,形式上也简略了些。
既然语法化,是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成分,是一个“渐渐失去其词汇意义的”过程,那么语法化肯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其历时性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语法化,要了解语法化产生的原因,其发展的过程,和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及特征。
先来看语法化产生的原因。
至于语法化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尝试解释。
有人从语言交流信息所要满足的条件出发来寻找语法化的原因,,有人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寻找原因, 比如说, 人的认知规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我认为语法化产生的原因肯定不是单一的,必定是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
像词缀的产生,既是满足语言productivity的表现,因为与词缀想结合可以再创造出许许多多新词,它也是满足语言交流需要经济性的表现,因为人们不用再去创造新的单词,可以大大的减少记忆量。
沈家煊说“研究虚化能够揭示人的语言心理, 虚化研究也必须跟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结合起来。
”按照沈家煊的观点,虚化的机制有五种:( 1) 隐喻, ( 2) 推理, ( 3) 泛化, ( 4) 和谐, ( 5) 吸收。
除了举出这五种机制,他还着重强调不同的虚化机制并不都发生在虚化的全过程, 而是发生在虚化的不同阶段,隐喻机制只在虚化的早期阶段起作用, 也就是发生在实词变为较虚实词的阶段; 推理机制贯穿虚化的全过程; 泛化基本上也贯穿始终, 但是语素变得越虚就越不易再继续泛化; 和谐和吸收两种机制只在虚化的晚期起作用, 也就是发生在虚词变为更虚成分的阶段。
也谈汉语语法化-最新文档
也谈汉语语法化语言的发展是渐进性的,正确认识汉语语法化不仅有利于了解语言的发展,对于高中语文语法教学也起有重要作用。
1.语法化的特征(1)历时性和共时性语法化的内涵决定了它属于语言的历时研究,而且被认为是历时语言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毫无争议的。
不过,历时与共时不能截然分开,既然是历时的,语法化过程大部分必然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渐进过程构成一个语法化链的连续体,而不是毫无联系的离散体。
各个共时截面的语言现象,都是历时发展的积淀和反映,或者说是语言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演变的结果。
因而,作为历时现象的语法化的研究,应该包括对语言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追溯,目的是推导出语言形式的演变和形成过程,共时的变异或许是历时演变的浓缩和写照,从共时描述可用来推断历史的演变,或预测语言未来发展的方向。
语法化的结果是,有的实词虚化后还包含着原有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有的语法功能可能同时用几种语法形式来表示,它们可能虚化自不同的实词而且经历了不同的途径。
这些微妙现象或复杂过程都应该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来观察考察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答案。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三过不入(孔鲤过庭)→过犹不及→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不过如此→不过得有量的限定其中“过”的词义和用法的演变,就需要做历时和共时的双维度的研究才能说得清楚。
况且,在大部分语法化有渐进过程之外,也有学语法化过程较短的现象。
如从“的士”到“打的”“面的”“摩的”“土的”,“的哥”“的姐”的发展。
对于这种由名词迅即语法化为词缀的现象的考察,是共时研究还是历时研究很难说清。
(2)单向性和连续性语法化的过程一般是单向的且连续的(语法化是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这就是渐变原则)。
从总体上说,是从实变为虚,从虚变为更虚,而不是相反。
各个环节之间边界往往不甚分明,可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单向性和连续性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总是从独立实体向非独立实体演化,最终可能成为不可独立运用的附着词缀形式;2)总是从较为具体的向较为抽象的、概括的方向演化;按照认知域转移过程排成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表达式,为: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〇3)总是从复杂表达向简单表达方向演化;4)语法化过程中形成的虚化特征链或虚化语义链不是用一个新形式完全代替旧形式,一个意义突然代替另外一个意义的过程。
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
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一、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
1. 语法化。
- 词性:“语法化”是名词(míng cí)。
2. 词汇化。
- 定义:词汇化(cí huì huà)是指短语或跨层结构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
例如,“国家”最初是由“国”和“家”两个词组成的短语,表示“国”和“家”的概念,后来词汇化为一个表示特定政治实体的单词。
- 词性:“词汇化”是名词(míng cí)。
1. 区别。
- 语义方面。
- 语法化往往伴随着语义的虚化(xūhuà),从有实在语义向语法意义转变。
例如“把”字,原本有“握持”等实在意义,在“把书拿来”中,“把”已经语法化为一个介词,主要表示处置意义,语义变得很虚。
而词汇化更多的是从组合义向单一的词汇意义转变,如“火车”,原本是“火”和“车”组合起来表示靠火力运行的车,词汇化后就是一个表示特定交通工具的固定词汇意义。
- 结构方面。
2. 联系。
- 相互影响。
- 语法化和词汇化有时会相互影响。
一方面,语法化可能为词汇化创造条件。
例如,一些虚词的产生(chǎn shēng)和语法功能的固定化,可能促使一些原本松散的结构词汇化。
比如“而已”,“而”和“已”最初是两个虚词,它们的语法化过程使得“而已”逐渐词汇化为一个表示限止的词。
另一方面,词汇化也可能对语法化有反作用。
当一个新的词汇形成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语法系统的平衡,促使语法进行调整。
例如,一些新兴词汇的出现可能会改变原有的词类系统或句法结构,从而影响语法化的进程。
- 共同的演变基础。
- 它们都基于语言的使用(shǐyòng)和演变(yǎn biàn)规律。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的需要,不断地对语言进行调整。
无论是语法化还是词汇化,都是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现象,都受到语言经济性(jīng jì xìng)、表达明晰性(míng xīxìng)等原则的制约。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
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语法化是近年来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对汉语语法化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研究汉语共时语言现象与历史语法化过程相结合,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语境语法化、典型确认、词汇结构变化、词义变化等)。
标签:语法化发展机制狭义语法化机制指语法化方式,广义语法化机制包括诱因和方式。
笔者主张结合历时与共时这两个层面,辩证完整的分析语法化的动机,从共时层面(篇章、词汇、语言接触)解释语言历时语法化的机制。
一、篇章结构的语法化①(1)语境语法化由客观情境(不是狭义的上下文语境)而起的常规含义在语言中发生固化,可导致语法化的产生。
也就是指客观现实对交际语句的意义起到了限制作用,使它的意义精确化,并排除歧义。
比如“你打他,他打你”通常分析为并列关系,但特殊情境可适当搬用并列标记外形来表达假设(意为“如果你打他,那么他打你”)和因果(意为“因为你打他,所以他打你”)。
(2)典型确认人们在语言使用时,常常出于经济性需要,将语言中的有特征现象即非典型范畴与典型范畴用形式标记区别出来,这就使得某些语言现象中产生了零形式的语法化现象。
当然,这有个前提,对于这种典型与非典型,人们需要一个提前的对客观世界的确认和体验。
凡是典型的范畴即是我们平常所熟知、所默认的常态,也就是说无需特别说明就已经会有一个常用意义。
相反,则用有标记形式,比如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往往是没有标记的,只要没有使用特殊的标记,也就是说按一贯的认知表示一般现在时。
二、词汇语法化(1)词汇结构形式的变化不改变结构表层形式而改变它内部切分:(AB) C →A (BC),也就是说在句子表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认知角度的变化,内部切分从(AB)C 变成A (BC)。
就比如“长于X、困于X、勇于X”这些词组,由于人们在朗读的时候注重音节的协调与顺口,分割并组成为新的形式“A 于/ X”,从而使双音节“A 于”词产生了,与此同时也使“于”这个词语法化了。
“论”的介词义的由来
中图分类号 : H1 3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3 0 5 4 ( 2 0 1 3 ) 0 3- 0 0 2 8- 0 3
语法化是 当前语法研究 的热点 , 在 P a u l J . H o p p e r 和 E l i z ・
a b e t h C l o s s T r a u g o t t 所 著( G r a m m a t i c l a i z a t i o n ) ) -书是这样定义
l i n g u i s t i c c o n t e x t s t o s e r v e ra g mma t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s a n d, o n c e g r a m—
m a t i c a l i z e d , c o n t i n u e t o d e v e l o p n e w ra g m m a t i c l a f u n c t i o n s . ”此
2 . 论长幼 , 论力 气 , 他是 都敌不 过我 的 , 我 当然 得到 完全 秦多 , 计 强则 燕弱。《 燕丹子》 的胜 利 , 于是傲 然走出 , 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 风 筝》 因为动词“ 量” 、 “ 计” 都有 “ 衡 量” 义, “ 论” 受 这一对举 格 “ 衡量” 义得 以固定下来 。 3 . 在北平 的学者文人们 , 又大抵有 着讲 师或 教授 的本 业 , 式 的影响 , 论理 , 研究或创作 的环境 , 实在是 比“ 海派 ” 来得 优越 的, 我希 另外 , 这一时期 , “ 论” 还与介词 “ 随” 形成对举格 式。如 : 望着 能够 看见 学 术 上 或 文艺 上 的大 著 作。《 “ 京派 ” 与“ 海 故圣人论世 而立法 , 随时而 举事 。尚古之 王 , 封 于泰 山 , 禅于
论述语法化的单向性
论述语法化的单向性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所有语言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单向性又是语法化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假设。
语法化的单向性假设作为词汇、形态及句法演变的一种普遍制约和共性概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单向性假设背后的认知理据加以分析,则更能辩证地来看单向性之争,并且正确地对待单向性的反例。
1语法化的单向性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有实在意义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语法化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沈家煊,1994)。
语法化的定义中已经预示着:语法化是一个由实→虚的单向演进的过程。
单向性是语法化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假设,指的是语法化演变是以“词汇成分>语法成分”或“较少语法化>较多语法化”这种特定方向进行的(吴福祥,2004)。
单向性是语法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随着语法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单向性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加。
在语法化学说中,词类不是相互独立、不相关联的,而是存在着序列化的词类演进。
Givo@n首先明确提出语法化的单向性并作出解释,此后单向性一直被认为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20世纪90年代末期,单向性问题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是由Fredrick J.Newmeyer (Newmeyer 1998)引起。
Newmeyer(1998)首先向单向性及语法化学说发难,并由David Lightfoot(Lightfoot 1999,2002)以及Richard Janda(Janda 2001)和Brian Joseph(Joseph 2001)等学者所推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题目论语法化姓名王吴琪所在学院政法学院专业班级 08级汉语言一班学号 20084601指导教师钱少青、张素宁日期 2010年 12 月 20 日论语法化08汉语言一班王吴琪指导教师钱少青张素宁摘要:“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从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的分类、语法化的机制、语法化的动因、语法化的特征等方面对语法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介绍,顺便对语法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语法化分类机制特征“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1]于1912年创造并最先使用的,指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发展过程。
国际上认为,最早关于语法化的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即A.Meillet创造并使用),事实上早在13世纪的中国,人们就已经注意到汉语中实词虚化的现象,这正是语法化研究的开始。
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2]。
语法化具有普遍性,所有语言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而且这种演变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
一般认为,语法化中的“语法”是指宏观意义上的语言构词、造句、谋篇等规则。
关于语法化的机制、动因和特征的具体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就大的方面来说,以语法化的机制[3]为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的说法是Hopper&Traugott的诠释,他们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语法化的发生有两种机制:重新分析(reanalysis)和类推(analogy),其中,重新分析起主导作用,类推起次要作用。
实词虚化(语法化包含实词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的固定为途径(解惠全1987,张其云刘小玲2009)。
孙朝奋认为,语言虚化横跨历时和共时两个领域,涉及词类转换、结构分化、重新组合等重要语言变化。
吴福祥总结说,语义演变的机制主要有类推、重新分析和主观化三种,而主观化最基本。
鹿钦佞认为语法化机制指一个语言单位得以语法化的条件,它决定一个语言单位为什么发生语法化,制约着语法化的方向和途径,机制一般来自于语言系统内。
就小的方面来说,以主观化为例,吴福祥将主观化归为语法化的机制,唐燕玲在其《疑问词的语法化机制和特征》中将主观化归到语法化的特征中,而王寅和严辰松的《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中则将其归为语法化的机制。
吴福祥还认为传统上隐喻与转喻、泛化与特化、褒化与贬化并不是演变的动因或机制,而是上述三个演变机制的结果。
1 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语法化有着不同的定义:Kurylowicz (1965) 指出:“我们将语法化定义为某些语言语境中的词汇项目和结构执行语法功能的过程,而且一旦语法化,会继续生成新的语法功能。
”沈家煊(1994)认为语法化一般指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或现象。
[4]刘坚(1995)等认为:“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或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语法化。
”马壮寰(2000)对语法化做了如下说明:语法演化是单向的,即从实词向虚词或向语法形式和结构发展,而不是相反,语法形式的演进是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变为程度较高的,从开放类变为封闭类,从具体变为抽象。
胡壮麟(2003) 说道:“语法化存在于词汇成分变为语法成分或较低的语法位置转变为较高的语法位置的过程中。
”[5]吴福祥(2004)认为“语法化”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其搭配和功能在此期间都发生了变化。
[6]2 语法化的分类一般认为,语法化分为狭义语法化和广义语法化。
最近,王寅教授提出了狭义、广义和最广义(的)语法化的分法。
2.1 狭义语法化所谓狭义语法化,就是传统上所说的语法化,传统上认为语法化是一种经验性现象,指的是语言中的独立词向语法成分转化、词汇项转变为语法项或语法项获得更多的语法功能的语言现象。
也就是“语法化”的最早提出者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的说法,即独立词逐渐演变为语法形式的一种现象。
Langacker对它的定义是“词项演变成一个语法成分的过程”。
这就是人们常议论的语法化,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实词虚化。
王寅教授认为,狭义语法化指的是一种词汇层面的东西,所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中实词演变成语法标记、语法范畴、语法构造或惯用表达的过程或现象。
[7]狭义语法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语用目的(心理化为思想、概念、观点),在一种语言里找到一个表达式,久而久之,该表达式除了表达原有的内容之外,还可以表达“徒有虚表”的同一形式有联系而意义不同的那个语用目的。
Hopper列出了五条(狭义)语法化的原则:“并存原则、歧变原则、择一原则、保持原则、降类原则”,沈家煊补充以“滞后原则、频率原则、渐变原则、单向循环原则”。
2.2 广义语法化所谓广义的语法化涉及到了“词汇层面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和语用层面”,指的是“语篇语法化和语用功能语法化”,或者称其为“语法的形成过程”,目的是“要弄清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
广义语法化的形成过程是:任何一个语用目的在一种语言里得到一个(假设只有一个)固定的表达式。
即任何一个语用目的总是由一定的相应形式表达。
2.3 最广义语法化关于最广义的语法化的研究比较少,这里只找到了王寅教授关于最广义语法化的范围的一个概括。
王寅教授指出,最广义的语法化是指典型的概念结构、事件结构等如何演变为语法手段或构块(construction)的过程。
3 语法化的机制关于语法化的机制,本文采用的是吴福祥的说法,即语法化的机制包括:重新分析、类推和主观化。
[8]3.1 重新分析Langacker曾经这样定义重新分析:“一个或一组表达中不直接涉及表层形式变化的结构变化,后来重新分析被认为是一种参量变化”。
一般认为,“重新分析”是指的是表层相同的结构,其内部构造因语用或其他原因被重新划分边界,从而从底层上改变了音位、词法、句法的结合方式。
重新分析主要是改变底层表达式(不管是语义的还是词法句法的),从而引起规则的改变。
重新分析主要是在语言横向组合层面,即语言结构的“组合”轴上起作用,它是“隐性的”,在表层形式上看不出来。
重新分析可衍生新创结构。
表人体部位的词的语法化过程是重新分析的鲜明例证,人类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是各种抽象概念和意义的源泉之一。
如“背”原指身体的一部分,后虚化成空间概念。
3.2 类推语法化中的类推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将语法中尤其是形态层面的不规则形式规则化的过程。
类推主要改变的是表层形式,不造成规则的改变,只与规则的扩散有关。
类推主要发生在一个成分的“聚合”轴上,即主要发生在语言纵向聚合层面,指的是原有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因套用某个法则,类推出不同于原来的新结构,新结构表层不同于旧结构,但两者的底层意义不变,它是“显性的”,即在表层形式上会有所体现。
比如英语中shoe的复数形式原为shoen,后来依据一般情况下复数只在单数形式后加-s的规则类推出shoes这个复数形式,并代替原来的shoen。
在此过程中原有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3.3 主观化[9]在日常话语交际中说话人不仅要表达命题意义而且要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而后者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
所谓语言的主观性,指的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语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
如果这种主观性在语言中用明确的结构形式加以编码,这种含有说话人主观信念和态度的形式和结构逐渐衍生出可识别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语言形式经过演变而获得主观性的表达功能,则谓之主观化。
Traugott最早将主观化纳入语法化的研究框架,并从语法化的角度对主观化作出定义:主观化指的是“意义变得越来越植根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这样一种语义-语用演变过程。
他认为语法化中的主观化表现在如下几个相联系的方面: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功能;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由非认识情态变为认识情态;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由自由形式变为粘着形式。
4 语法化的动因语言意义和形式的演变是“有理可据的”即有各种动因。
引起语法化的因素不是绝对的或必然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性。
这种变化有的源于语言之间的接触,有的来自交际中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的互动,有的形成于创新用法,也有的产生于对语言的误解和误用。
然而不管是哪种原因,语法化的发生必须是高频率重复和惯常化的结果。
在一般文献中讨论的最多的三个动因是儿童语言习得、语言接触和语用推理。
下面就误解和误用、语言接触、语用推理和仪式化四个方面做出介绍。
4.1 误解和误用语言的误解和误用主要会发生在儿童习得语言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是按照“指称原则”来学习语言的,即指称某一事物的“能指”与“所指”(包括情景)紧密结合在一起。
用于指称的语音序列(即“能指”),无论它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是短语还是句子,儿童在开始时都不知道也不会去分析它的构造,因此“能指”是作为单一的整体习得的。
如儿童在习得英语复合词等的时候,是不会觉察到其中的组成成分的。
儿童时期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和语法知识,有的会伴随一生,而个体的知识有可能影响整个语言的发展。
当然,语言的误解和误用也有可能会在成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中发生,比如很多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同样的错别字,如“像”和“象”不分,“尴尬”中的“尤”旁写为“九”字。
4.2 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包括语言与语言或一种语言内部各方言的接触。
任何一种语言在其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跟其他语言发生接触。
语言接触常常会导致形态、句法成分的借用和影响。
语言接触不仅会通过句法借用和句法影响促成特定语法化过程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导致语法化机制的跨语言扩散。
语言接触对语言最大的影响在于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如汉语中的后缀“化”“者”“性”(工业化、实用主义者、专业性等)等就是在西方语言的影响下产生的。
再如从英语taxi到汉语中的“打的”、“bar”到汉语中的“吧”,还引申出“网吧”、“茶吧”等。
4.3 语用推理语用推理一般包括两个过程,即隐喻和转喻。
隐喻是用一个相似的概念来表达另一个概念,动因是像似性和类推。
转喻是一种在同一范畴内进行推理的过程,主要依赖临近性和重新分析,是基于部分和整体、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动因是联想和重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