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复习课评课稿
九年级复习课评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有幸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收获颇多。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听、所得、所感。
贾老师的课是一个话题复习课,课堂设计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课本,她将整个单元中关于英语学习的话题进行整合,让整堂课条理有序,散而不乱。
在课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流动的思维,学生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享受学习的过程。
下面我仔细的谈一下这节课:1、导入自然,直接切入主题。
2、教学流程设计合理,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体现了整节课的完整性。
尤其是贾老师设计的English language 和Skills这两个思维导图,让本堂课的知识层次更加清晰,整堂课都仅仅围绕这一话题展开。
听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上课的时候不能想出这样的课堂设计,除了经验不够以外,主要的还是对教材把握不透彻,研究不深入。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使整堂课的教学达到了高潮,让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而且从本质上让学生了解了如何去学习英语!秦老师的课,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教的有效,学的愉快”。
在这节课上,教师系统的归纳了被动语态,精心设计练习,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进步,并适当结合中考考点,突破难点,是非常有效、实用的一节课。
再来仔细的看一下秦老师的课:在专项复习课上,秦老师打破了传统的语法课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循序渐进,而是由做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避免了复习课“嚼剩饭”食之无味的尴尬,又当好了课堂的指挥棒,成就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喜悦。
本堂课最后设计的任务型阅读,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和之前的部分构成了一个点、线、面的立体化的复习模式。
学生把复习的东西活学活用,从而感受到复习的价值。
听的感受:教师如何做好课堂的指挥棒,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
九年级数学《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评课稿
九年级数学《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评课稿
池老师展示的是《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课上,池老师以“转”和“折”两个角度引出圆的旋转不变性和轴对称性。
并以圆的旋转性为出发点将弦与圆周角的问题抛出,让学生思考多种求解方法,从而简单的复习圆心角、弧、弦心距、圆周角、弦等知识点的联系以及垂径定理的运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基本性质的了解和认识。
本节课,池老师设计的综合型较强的圆与动点问题,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在给定的条件下,老师先让学生尝试性的出题,然后学生自己解决,课堂效果较好,学生乐学其中。
最后老师出手,将难题抛出,学生独立思考并分析解决。
整堂课,思路清晰,内容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另外,池老师的将圆的知识结构化,问题设计又充分体现着综合性,结合富有新意的板书,使人印象深刻。
初三历史复习课评课稿
初三历史复习课评课稿初三历史复习课评课稿采众长,促发展山东省潍坊新华中学孙文香学校组织了组内听评课活动,目的在于促进老师的发展。
在听了郑老师和王老师的复习课之后,确实收获颇丰,这两堂课从大的方向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是比较成功的课改课。
郑老师和王老师的自主复习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整堂课是通过教师的精新设计和学生的自主互助复习、检查进行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
课堂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第一是知识能力目标;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课堂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相互渗透,既有知识的传承、能力的提升,又有情感的培养与熏陶。
通过教师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以及引导,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细致的认识了解,不仅知识目标很好地达成,而且更深层次的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使学生了解人才对社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落实较好。
整节课始终贯穿着情感的熏陶,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更使本课的情感得以升华。
值得商榷之处:复习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有效资料、整合分析资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课前学生的准备中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这一目标是不是在复习课中都不能设计和实现呢?二、教学内容课堂的时间分配比较科学合理,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
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重难点非常突破,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比较到位。
课堂中选取了许多相关习题材料,非常贴切地解决了复习课的相关问题,而且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能有效地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英语复习课评课稿
评陈晓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陈晓萍老师所上的是初三复习阶段的听力及阅读理解课.针对中考的要求,让学生训练练习为主,抓住试听、读题、初听、再听和解题这五个解题要领,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和提高一些听力技巧, 其间做到精泛结合、听读结合、听译结合,注意到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
教师在这堂课上扮演了“战场上的指挥员”,“学生情况的检查员”,“听力问题的讲解员”等。
其实,对于每一节复习课都应有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把课堂作为复习的场所,学生作为复习的主体,老师作为复习的指挥棒,要求我们任课教师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听力和阅读理解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若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等综合能力,必须做到层层突破,循序渐进.对于学生来讲,提高听力和阅读理解等综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要求相当程度的英语基本功,正确的听音和阅读方法,快速的语感反应和熟练技巧的运用。
因此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听多练是最重要的。
蔡蓓芳2004.6评童垚老师的一堂公开课童垚老师所上的课是一堂针对中考题型---补全对话的一堂复习课. “补全对话”是“情景交流”题型的最基本考查方式。
“补全对话”是中考的必考题。
要做好这类题目,尤其重要的是熟悉初中教材中的30个交流项目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
这堂课中童老师让学生对此类题的考查形式及解题方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能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大训练量,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此堂复习课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对补全对话这一中考题型进行横向或纵向综合, 在复习中,全面、整体地对语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发现中思索,在思索中提高,在提高中运用,也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复习中,让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结构与框架,这样既便于记忆,也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当然复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种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其能触类旁通,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初中数学复习课评课稿
初中数学复习课评课稿篇一:数学复习课评课数学复习课评课本周三上午,我们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数学复习课的教研活动,大家对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总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特别是孟老师的《乘法口诀》和朱老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真是有效复习的典范,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提供思维空间,激活分散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总复习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和深化小学数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点,以便能由此出发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点间的关联。
孟老师的喜欢怎样背乘法口诀,朱老师的关于周长问题的认识,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回忆、提取相关内容,加深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交流。
从而达到再现、激活以往分散学习的知识点的目的。
二、突出沟通整理,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
三、重视实际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复习中光讲不练,难以取得复习的效果。
只有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孟老师的课在练习设计上形式多样:乘法口诀》和朱老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课堂,真是有效复习的典范,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提供思维空间,激活分散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总复习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和深化小学数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点,以便能由此出发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点间的关联。
初三英语话题复习课的评课稿
初三英语话题复习课的评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钱老师上的是一个话题复习课,这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之上的复习课.他将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人的话题进行整合,把人分为Ordinany people 和Great people 两类进行复习教学。
课堂设计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课本.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
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享受学习的过程。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是一个新的设想,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1. 钱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整堂课都是用英语进行组织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2. 导入新颖,过度自然.教者在Say you say me的歌声中,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以自我介绍引出话题简述,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3. 教学流程设计合理,针对中考适时进行能力训练,如在介绍普通人的品质时,复习跟人有联系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操练运用一些形容词,以及描写人的句型,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介绍伟人时,适时增加了听的训练等。
在谈论people around as 的同时,尽量使听说读写的形式多样化。
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注意及时鼓励,及时点评,及时纠错。
最后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People around as 这一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让学生由衷地说出:We are proud we are Chinese.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使整堂课的教学达到了高潮,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这是一节不可多得的成功的复习课。
不足之处:1. 如能将圣诞树上单词的红色改为白色,效果更好.2. 板书还欠规范.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商榷!希望今天的复习课能使大家学有所获!优点: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系统地归纳复习了定语从句,精心设计练习,讲练结合,让同学们在练中进步,并适当联系中考考点,突破难点,同时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九年级专题复习的评课
九年级专题复习的评课4月5日在新塘二中听了两节关于九年级专题复习课——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中考试题中都体现了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问题中,数量关系与图形位置关系这两者之间有着紧密却又隐含的相互关系。
解题时,往往需要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图形,探究数量关系,再由数量关系研究图形特征,使问题化难为易,由数想形、由形知数,给人以直觉的启示,。
两位老师对本节课的把握都非常到位,从选题中我们看到两位老师都做了精心的筛选,例题讲解中,两位老师都能指导学生在数形转化结合的过程中,遵循转化等价原则;数形互补原则;求解简单原则。
二中尹老师善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师生互动,学生完成速度较快。
可见这位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已经能很好的把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教学之中。
凤凰城学校的老师选取的两道例题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解题既是思想又是方法,作为解题方法,“数形结合”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对“形”的问题,引入坐标系或寻找其数量关系式,用“数”的分析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对于数量间的关系问题,分析其几何意义,借助形的直观来解。
例题1体现了“形”中觅“数”,例题2体现了“数”中思“形”。
在讲解练习5时,这位老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数形结合的实施架设桥梁。
对于一些较复杂、抽象、需有一定想象能力、老师光用嘴和笔说不清的问题,借助于多媒体将数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使数学关系的静态结构表现为时空中的动态过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减轻教学负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发现的能力。
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对于本次我们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课,这是对我们平时教学所渗透的思想方法的一次总结,通过这次听课,我们老师不但要学习怎样开展专题复习,更重要的是要提醒我们在平时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时,应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 善于观察图形,以揭示图形中蕴含的数量关系。
2. 正确绘制图形,以反映图形中相应的数量关系。
英语复习课评课稿
英语复习课评课稿篇一:初三英语复习课评课稿评杨老师的初三复习课杨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有关状语从句的复习课。
杨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杨老师一开始就直入主题,明确的出示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复习状语从句。
1、用学过的时间状语引导词造句2、学生讲解完型一篇3、根据历练中考题讲解状语从句4、作文一篇本节课,杨老师主要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精讲多练,有的放矢。
本节课以高效课堂为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的操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掌握了解题技巧,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我认为这节复习课有以下几个亮点:一、运用时间状语引导词造句。
造句是知识运用的一项很好途径。
这节课的第一项任务是造句,80%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这不仅很快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量。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这个环节,大家可以吸收很多新的ideas. 二、作文训练指导。
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审题;第二步,引导学生构思提纲。
很多学生苦于作文无法动笔,无发下手,那是因为他没有方向,思维未能打开,这时老师就需要帮助他打开思维。
引导学生说说作文顺序,用到的句子,补充一些黄金句。
这样使得作文行笔变得简单很多,学生也有一种迫不及待完成作文的冲动。
杨老师组织这堂课时,充分考虑到语法与作文的相互关系——培养了学生如何讲学过的语法实际运到作文中的能录。
另外,在完形填空训练方面,杨老师实行精讲精练的教学策略。
通过让学生自己主题分析题目、讲评答案,帮助学生及时弥补存在的知识缺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陈教师让学生来主讲题目的答案,自己则充分了解学生在试题、试卷中反映出的知识缺漏,对认为还有必要、针对学生未讲透、未归纳完整的,经过讨论还有疑问的易错的内容加以强调,并进一步就解题方法和技巧作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实做到"精讲"。
复习课评课稿
复习课评课稿复习课评课稿四篇篇一:复习课评课稿初三英语复习课评课稿--曹雄这学期,我们听了两堂初三英语复习课,其中徐秋妍老师上的一堂复习课让我印象深刻。
徐老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等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主动地发言、质疑。
在本节课中教师既有讲解,又有思维方法的引导和解题技巧的归纳,既有评学生的解题中的不足,也评学生答题中的闪光点,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个性化评价,即有老师的“讲”,也有学生的“讲”,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进行了真实而有效的互动,关注个性差异,体现人文关怀。
徐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把语法讲解与语篇练习进行了有机结合,而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大胆创新。
从徐老师的尽心设计的环节看: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标题猜测生词的含义;指导指导学生对全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强调了语篇的重要性。
有效设计了课堂练习,它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的练习题,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进行大容量、快节奏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已有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巧用关联词,增加书面表达的色彩和观赏性,从而在中考作文中获得高分。
复习是知识的再现、巩固与提高。
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概括,揭示有关规律;帮助掌握一定的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力求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运用中突破,理解中记忆,使每个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篇二:数学复习课评课稿这节课一改以往传统复习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复习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心加工教学材料,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
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和加工,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进学生的实际。
运动和力复习课评课
《运动和力》复习课评课张老师讲的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这一单元的复习课,在这节课上,张老师用它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富于幽默的语言,给在座的师生奉献了一堂精彩的好课。
本堂课张老师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认知,合理把握教材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在把握学科特有的价值内涵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通过出示考纲要求、复习基础知识、中考真题赏析、课堂互动等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到对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从而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一、张老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处理1、在引入环节中:张老师首先用多媒体出示课程标准中有关本章的考纲要求,然后话锋一转,“你们想知道近三年来我们德州市中考题中有关本章的题型有哪些吗?”激发了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兴趣。
通过运用多媒体出示考纲要求和德州市近三年来考查的有关本章的题型,使学生对中考中对本章的要求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面的复习确立了复习的目标。
2、在基础复习环节,张老师结合考纲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章的各知识点进行逐一复习。
在这一环节,张老师不是对知识简单地重复,而是采用问答、交流的形式进行复习,即对本章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复习,又及时了解了学生本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进行适当点拨、补充,有效提高了复习效率。
在知识的层面上,学生对诸如机械运动、力、惯性、二力平衡等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从方法的层面上,进一步强化了“控制变量法”在多因素问题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提升了学生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知识应用与课堂检测这一环节中,张老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大屏幕出示2011年全国各地的有关本章知识的中考试题,并引导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点拨,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考纲要求和本章知识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
从求力的大小、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规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进行了讲解,并通过练习进行了相关的训练,从而使其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初三第一轮复习《全等三角形》评课稿
初三第一轮复习《全等三角形》评课稿王老师的这节复习课,我谈几点肤浅的个人见解:关于复习课,我们有太多的话题,而知识和方法的整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
复习课目前有几种倾向:一是复习整理知识点干巴巴,概念定理逐一罗列,费时费力而学生听的效率低下;二是不进行知识点的整理,直接以题海代替复习,通过练习和讲解习题来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这两种我们都能感受到效率不高);三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节复习课,以数学题带知识点复习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解题时,把涉及的知识点和方法特别指出,加以梳理,再通过典型题型的解决,完成复习任务——知识和方法的整理。
而学生的良好素质和数学能力也反映出王老师平时教学的效果。
王老师这节复习课主线清晰:以提问题的正反面角度组织复习(正面就是如何证明三角形全等,反面就是三角形全等之后能得到什么),之后用回顾反思的方法全面复习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然后通过“闯关活动”的4道习题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思考。
复习中最难的是怎样运用这些知识点,问题的正反面往往是数学问题的基本构思,这样的复习,正好抓住了运用。
课堂节奏控制恰当,张弛有序,聆听、提问、思考、书写、陈述、分析、质疑、评价等师生课堂动作变化不断引领学生把知识和方法的整理深化。
学生不是忙碌的做题,教师不是单纯的讲题,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对题目解题方法的思考、引申和应用。
一、流程回顾本节课通过“热身训练——知识归纳——闯关活动——小结反思——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每个环节都可圈可点,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在“热身训练”环节用两道练习引导学生全面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此唤起学生的回忆。
在“知识归纳”环节,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及在后续的几何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归纳概括,突出了全等三角形在初中空间与图形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和工具性价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网络化,体现了初步的体系化思想。
并借助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手段回顾、认清全等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为后续应用奠定基础。
初中数学复习课评课稿精选
初中数学复习课评课稿_初中数学复习课评课稿精选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
复习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辩。
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学生复习了知识后,体验到了学习数学和获得成功的快乐。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这些知识点,并说说各概念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抓住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关注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将学生的作业本上平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归类,并拟出了针对这一部分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或者采用合作互助的方式先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做错的题进行归类,还要试着找相关类型的题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辅导,然后教师将自己拟定的题出示到黑板上让学生练习,检验一下学生掌握得如何。
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
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复习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对那些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另外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让他们练习,以达到分层学习、分层辅导的目的。
这样的复习,即弥补了学生的薄弱环节,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更进一步地得到提高。
精选例题和练习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平时我有一个记载本,每次作业批改后,我认真记录学生作业中错误的题目及错误的原因,复习时我从记载本中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错题,让学生先练,让再次出现错误的学生说出或写出他的想法,由学生评讲、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纠正过程中易于接收,学生爱讲、爱听,效果要比教师讲好得多。
另外精心选择或自编一些综合性较强但不一定繁的例题,题目设计到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帮助学生薛泽一些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
初中物理复习课评课稿3篇
初中物理复习课评课稿3篇(完整文档)初中物理复习课评课稿1一、教师素养好,教学气氛和谐、积极。
教师的根本功扎实,讲授学问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
教师的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清楚、流畅、幽默。
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气氛和*等、民主、自由的师生的关系,很好的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说通俗点简直不象是教师,而是学生的朋友和兄长)。
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对科学的试验和学问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学铺垫。
课堂气氛活泼有序、教师调控力量和应变力量强、富有激情。
使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承受学问。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根底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根本理念,面对全体学生。
这节课彻底转变了学生被动承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整个课堂设计完整、构造紧凑、规律严密、前后照应。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1、首先从生活走向物理,导入新课。
(奇妙激趣)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模拟到商店为家里新买的电器买电线的真实情景导入新课,并绽开热闹争论。
让学生明白这么简洁的生活小事中也包含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物理学问,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一开头就让学生处在深厚的学习兴趣中。
2、注意探究,教学方法多样。
(大胆尝试,探究环环相扣,不断推出学生活动高潮)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深厚的探究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索和探究活动中。
比方:有学生的独立思索、有分组沟通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有个小组间的评比等。
设计的分组试验让学生主动参加试验的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到最终学生自主地总结出每一局部的试验结论和由学生自己对试验结论的综合总结。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试验——分析论证——加以评估”探究环环相扣,都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完成,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全部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物理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育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复习课评课稿
复习课评课稿复习课评课稿篇一本节课王老师针对中考要求、中考体型,对锐角三角函数作了系统的复习。
从特殊角三角函数和单一的锐角三角函数到新体型与综合性较强的体型,都配有相应的练习与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以指导为主,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题量大,内容广,而学生的能力显示也很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相当扎实,本节课多媒体体现了很大的优点。
纵贯全过程,这么大的体量及体型,也只有象三(2)班这样的班级才能实施,王老师抓住了班级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从目前中考来看,好象难度没有这么大,略显过难。
对于有些题还有多种解法,为让学生充分发挥,涉及实际应用的问题也没有设置,有点赶时间的感觉。
这节课针对以中考考纲中“三角函数”的内容、要求为基础,突出考题热点的形式。
细仔地考虑了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技巧技能方面入手,列举了学生难以理解及易出错的题型(应用练习中确定值的范围)和近几年对“三角函数”这一节以开放题的形式出现的例题。
把新旧知识融为一体,通过数形结合方法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进一步到理性认识,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进一步的突破。
本节课还体现了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和“认识过程”的两个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通过问题的情境设计――探索――应用,让学生经历认知过程,学生学科能力。
这也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课堂气氛活跃,老师通过启发、点拨、纠偏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创造和发散思维能力。
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容量,提高效益。
本人认为这一节课不论从设计(过程、例题选择)、教学(教法、学法)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等方面分析评价是成功的。
有几点与王老师共商:在应用练习中确定值范围是否可结合三角函数表的变化规律来选择;说明siaα+cosα>1时,直接用定义更简单;(3)已知tana=2,则sina-cosasina+cosa的值为。
可用多种方法开拓学生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有幸听了三位老师的课,收获颇多。
下面我代表我们年级组的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听、所得、所感。
本节课是一个话题复习课,三个老师的课堂设计都是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课本,她们都将整个单元中关于英语学习的话题进行整合,让整堂课条理有序,散而不乱。
在课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三个老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活跃的思维,学生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享受学习的过程。
下面我分别谈谈我们对这三节课的看法
一:第一节凭祥一中黄春玲老师的课:
二:第二节龙州一中农春丽老师的课
1、导入自然,直接切入主题。
2、教学流程设计合理,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深入,体现了整节课的完整性。
尤其是农老师设计的游戏,让本堂课的气氛轻松活跃起来,听课的时候我们根本感受不到传统复习课的沉闷与无趣。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农老师都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渗透,小组共同完成,组长上台充当老师,使整堂课的教学达到了高潮,让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而且从本质上让学生了解了如何去分析题目,如何去答题,如何复习好英语!听课的时候我在想,我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想出这样的课堂
设计,除了拘泥于复习资料以外,主要的还是对教材把握不透彻,研究不深入。
4、本堂课最后设计的课堂达标演练,学生把复习的东西活学活用,从而感受到复习的价值。
本节课的不之处是:复习和练习的深度还不够。
总之,农老师在这节课上,系统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归纳了if和unless的用法,精心设计练习,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进步,并适当结合中考考点,突破难点,是非常有效、实用的一节课。
第三节宁明一中农小丽老师的课
农老师的这节课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围绕一条主线: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host you must …,来组织教学,这个设计很完美。
我们认为农老师的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农老师教态自然,和蔼、有亲和力,整节课始终面带笑容,课题气氛活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堂课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们感动很轻松。
2. 农老师用著名节目主持人的照片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每个任务中所运用的练习都是中考题型,并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增强了学生的中考信心,整节课呈现了中考的各个题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了农老师很强的备考意识。
4.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本堂课最后设计的写作与会话,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和之前的部分构成了一个点、线、面的立体化的复习模式。
学生把复习的东西活学活用,从而感受到复习的价值。
6. 在本节课上,农老师打破了传统的语法课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循序渐进,而是由做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避免了复习课“嚼剩饭”食之无味的尴尬,又当好了课堂的指挥棒,成就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喜悦。
7.此外,农老师还让学生做学后反思,让他们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课堂上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发给学生的学案上面有),农老还不失时机的渗透情感教育。
如果要说不足之处,那么就是:学生上台展示练习的答案较少,容量有点大,学生可是不能完全掌握。
从中考备考的角度来说,这节课是很成功的一节课,从单词到语法再到听力、作文,循序渐进,层次感很强,是值得学习的一节课。
最后,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这三节课:“教的有效,学的愉快”。